《女媧造人》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女媧造人》課文教學設計

1、複述故事,瞭解神話的特點。

2、理解文章的聯想與想象的寫作手法。

3、感受人類誕生的喜悦之情。

【教學重點】

1、複述故事,理解文章的聯想與想象的寫作手法。

2、感受人類誕生的喜悦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的聯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這則神話的寫法和風格。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導入

以神話的概念直接入題:關於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美麗的嚮往,常有濃厚的幻想色彩。如:《盤古開天》、《夸父追日》等。

提問:人,是從哪兒來的?古時候,科學並不發達,人們對此不能做出科學的解釋,於是,許多民族都有神創造人的傳説。

請學生自己介紹西方的“上帝造人説”。(投影出示:上帝在創造天地和萬物以後,在第六日造人。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塵土造一個人,往他的鼻孔裏吹一口氣,有了靈氣,人就活了。能説話,能行走,上帝給他取一個名字叫亞當。後來,亞當成了伊甸園的守護神。亞當給伊甸園裏的各種飛禽走獸起了名字,它們都聽從於亞當。上帝看亞當辛苦,決定為他造一個配偶,以便幫助他工作。於是,上帝在亞當睡覺時,抽了亞當的一根肋骨造成一個女人叫夏娃,做了亞當的妻子。從此,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裏無憂無慮,過着和諧美滿的生活。)

引出: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女媧造人》,這篇課文是根據中國古代神話《風俗通》裏的兩則短文改編的。看看人是從哪兒來的?(投影出示《風俗通》文字)

請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概括其中的主要意思。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熟悉本文情節。

2、投影出示《風俗通》裏的兩則短文,然後讓學生複述故事情節,其他學生邊聽邊在課文中劃出投影短文中所沒有的內容。看看課文中豐富了哪些內容,哪裏最見的作者的想象力。(課後練習題一)

這一環節目的在於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鍛鍊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如果學生對課文情節的複述有遺漏,教師要提醒學生補充。

3、討論:女媧造人的過程是真的嗎?你怎樣理解這種寫法?

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明白,神話是在科學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的人們無法對人的誕生做出科學的'準確的解釋。但是人類又想探求自身的起源,於是只好藉助於想象來解決問題,而這種大膽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話的迷人之處。

三、品讀賞析

1、討論:對女媧形象的認識:

⑴ 故事中哪些內容體現出女媧的“神”性?

⑵ 故事中哪些內容體現出女媧的“人”性?

要求:分小組討論,並由小組代表作好討論記錄,然後由小組代表發言交流。

將答案歸結到:“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表現在:一天變化七十次、揉黃泥造人、揮灑泥漿造人……

“人”的心理、情感、活動表現在:寂寞孤獨、自豪欣慰、忙碌疲倦……

想像大膽奇特、真實合理

2、跳讀課文,劃出文中對人類誕生的喜悦感的有關語句,説説你對這一喜悦感的體會。

設題意圖:對人類誕生的喜悦感的描述,是比較能體現作者合理豐富想象力的地方,也是動人的地方。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

解題思路:標畫出文中以下描寫──人落地後開口叫“媽媽”;“媽媽”女媧的心理及神態描寫;女媧給孩子命名;許多小人的歡呼跳躍;女媧的辛勞。

體會:可讓學生各抒己見,答案不要求統一。要點提示:人的產生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的生機;人類產生的同時,也產生了“愛”,產生了人間的温暖。

四、拓展延伸

1、你能對女媧造人的原因、方法或經過進行新的想像嗎?

2、發揮想像,請以第一人稱“我”敍述女媧見到自己造的人後的喜悦心情説一段話。

五、教師小結

女媧造人,體現了人類可貴的創造力與探求精神,也使我們感受到了生而為人的自豪。今天,我們面對的廣大世界,依然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我們去探求,去感受。

六、作業

1、蒐集有關人類起源的資料。

2、摘抄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3、發揮想像,請以第一人稱“我”敍述女媧見到自己造的人後的喜悦心情寫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