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課文燕子的教學設計

《燕子》教學設計

關於課文燕子的教學設計

鄭振鐸的《燕子》一直是國小語文教材選錄的重點——人教版課標本第六冊第1課、滬教版第八冊第1課、魯教版第六冊第1課、蘇教版課標本第八冊第3課、浙教版第八冊第4課、冀教版第六冊第2課、長春版第九冊第7組。其結構,其視角,其語言,其情感都堪稱經典。燕子外形的描寫是最簡潔的勾勒,如同一幅工筆,又似一幅剪影,寥寥幾筆,一個生機勃勃的燕子就展現眼前:燕子飛行的場景是最動感的流線,稻田上滑向高柳下,掠過湖面,輕沾水面,圓暈盪漾;燕子停歇的一幕是最優美的樂曲,嫩藍天空,幾痕細線,黑色音符,一曲讚歌。還有那爛漫無比春天的描繪,都是筆墨恰到好處,言辭錯落有致。這實在是學習觀察,學習選材,學習表達的經典範例。

在編入教材時,編者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從兒童學習語文的角度進行選擇,根據其在教材中的位置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改動後,進入教材的《燕子》基本保留了以上特點,語言上,把距離兒童生活較遠的生僻詞語,換成學生常用的詞語,對句式結構也做了相應的調整,降低難度,更貼近兒童,明瞭直白,一讀就懂。當然,改動後,“燕子”已不完全是原文中的藝術形象,其藝術感染力削弱了,文章也不能完全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筆者比較了不同教材中的《燕子》一文,發現內容差不多,語言修改卻有著不一樣,特別是關鍵詞句,表達效果不盡相同。比如描寫燕子外形的第一自然段: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人教版課標本三年級下冊)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這就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蘇教版課標本四年級下冊)

一身烏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一個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原人教版六年制國小課本第十冊)

“湊成了”與“這就是”哪個更妥當,“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與“一身烏黑的羽毛,光滑漂亮”哪一句更合適,原文更好還是修改更恰當,筆者並不想去分析,更不想去探究哪個版本的修改為最佳。我在想既然有這麼多不同的修改,何不拿來為我們的教學所用,讓我們的教學多一點新的嘗試,於是,我這樣教《燕子》。

第一步:觀察燕子,練習說寫,比較品評

1.說一說:觀看錄影(現在,即使是農村的孩子,想看到燕子都很困難,只能觀看錄影),說說燕子的樣子,你喜不喜歡燕子。

2.寫一寫:用幾句話描寫燕子的外形特點,儘量表達自己的感情。

3.比一比:出示不同教材中燕子外形描寫片段(上述),讓學生閱讀,並與自己的描寫比較,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

4.品一品:都是描寫小燕子的外形,你更喜歡哪段描寫?為什麼?引導學生品味關鍵字詞的意思,如:俊俏輕快、湊。

5.背一背:將自己最喜歡的描寫背下來。

一改通常的做法,先讓學生觀察說寫,用自己習慣的語言方式來表達。在描寫事物外形時,不少學生常常用這樣的句式:“燕子的`羽毛是……,翅膀是……”通過比較,就容易發現問題,學生才會更真切地體會到課文中語言的準確和生動,鍛鍊遣詞造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第二步:感受美麗春天,學習抓典型景物描寫

1.過渡:相信每一位小朋友心中都有一隻飛翔的燕子。小燕子只有在春天裡才能盡情飛行,讓我們和小燕子一起走進春天。

2.師:我們一起找一找,春天在哪裡?(讓學生先說說自己找到的春天)

3.出示課文語段:

才下過幾陣濛濛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豔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人教版課標本)

師:讀一讀,看看作者從哪裡找到了春天?(相機板書:雨、風、柳、草、葉、花)

4.師:雨是什麼雨?風是什麼風?柳是什麼柳?草是什麼草?葉是什麼葉?花是什麼花?強化感受景物的特點。

5.師:再讀這句話,你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

引導整體感知,理解“趕集似的聚攏來”這種擬人化的描寫所表達的效果。

6.師:細雨、微風、柔柳、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豔的花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也有人這樣寫,一起欣賞一下:

二三月間,微風輕輕地吹拂著,毛毛細雨從天上灑落下來。千萬條柔柳展開了鵝黃色的嫩葉。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豔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蘇教版課標本)

7.師:小燕子從南方趕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板書:趕、增添、生趣)圍繞這幾個詞語,你能自己問一問,並答一答嗎?

第三步:比較閱讀,咬文嚼字中揣摩詞句的表達效果

1.師: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它的飛行,它的停歇都是那麼富有生趣。先來看一看它的飛行。讀一讀課文中小燕子飛行的描寫: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人教版課標本)

師:讀一讀,看看寫了飛行的哪兩個場景?

在討論中板書:稻田上-柳樹下下 橫掠 沾 盪漾

同時指導書寫“稻”“掠”“沾”“漾”。並用弧線、直線、圓輕輕地畫出小燕子飛行的軌跡,留下的痕跡。

師:從這段描寫中你感受到什麼?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師:小燕子的飛行,也有人這樣描寫:

在微風中,在陽光下,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的一聲,已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那邊的柳樹下了;還有幾隻橫掠過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蘇教版課標本)

師:比較一下,這兩段描寫有什麼不同?你更喜歡哪段描寫?說說你的想法。

“一轉眼…“唧’的一聲,已……”都表現了小燕子飛行的輕快,但表達的效果有區別,“一轉眼”只表示時間短,而“‘唧’的一聲,已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那邊的柳樹下了”寫得有聲有色,更形象。“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直接易懂,把“波紋”說成“小圓暈”似乎更有情趣。

引導學生品味時,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理解,教師不要過多牽制,最終讓學生體會用詞造句的細微差別,以培養他們敏銳的語感。

3.師:選擇你喜歡的那段,讀一讀,比一比,看誰更能表現小燕子飛行的輕快敏捷,優美而富有生趣。

4.師:小燕子的停歇是一樣的美妙,一樣的有趣,那簡直就是一幅畫,就是一首歌。出示: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杆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人教版課標本)

幾對小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休息。在藍天的映襯下,電線杆之間連著的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哇。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春天的歌。(蘇教版課標本)

師:分別讀一讀,你看到一幅什麼畫面?

師:這兩段話寫得基本一樣,它們為什麼都說“幾痕電線”不說“幾根電線”?(板書:幾痕)請同學們品一品。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這電線上,(板書:落)從“落”字你感受到什麼?

燕子是音符,譜出了春天的歌,這首歌會歌唱些什麼?

5.師:這兩段話微小的差別在哪裡?如果你來寫,你打算怎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