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中秋節作文八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中秋節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八篇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

“真是太香了!太香了!”月餅真好吃呀,是中秋節到了。我們這裡的中秋節有個習俗,那就是吃月餅和觀賞月亮。

八月十五的晚上,我們一家人把桌子搬到院子裡,然後在上面擺上月餅和各種水果。我拿起一個月餅咬了一口,“哇,真好吃呀!”我閉上眼睛,好像自己在一個月餅城堡裡一樣。我又抬起頭望月亮,好像看見了嫦娥。我突然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中秋節的習俗是吃月餅和觀賞月亮呢?我迷惑不解,就問爸爸。爸爸說:“這個習俗有很多傳說,其中有一個最美麗的傳說就是‘嫦娥奔月’。”爸爸凝神仰望著皎潔的月亮,給我講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相傳古時侯有一個叫后羿的人,他力大無窮且箭法高超。那時天上有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像蒸籠,后羿就為了百姓射下了九個太陽,讓人間恢復了正常。從此人們非常尊重他,天上的王母娘娘為此給了他一包不死藥,吃了以後可以長生不老昇天成仙。后羿的妻子嫦娥非常美麗且賢惠善良,后羿不忍心捨下她,就把藥交給嫦娥保管。有一個壞人知道了這事,就趁后羿不在家的時候逼嫦娥交出不死藥,情急之下,嫦娥一口吞了仙藥,之後她的身子就變得很輕然後就飛上了天際。嫦娥捨不得后羿,就飛到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后羿趕回家時再也見不到嫦娥了。他只好搬出桌子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果子仰望著月亮,祈禱妻子能早日回家。這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於是人們也一起和后羿祈禱善良的嫦娥早日重返家園。這樣代代相傳,就有了今天的習俗。

我聽了爸爸的故事,終於明白了這個習俗的來歷。中秋節呀,中秋節,這一習俗的文化真是太美了,原來還有這麼美麗的傳說。我又抬頭看了看那銀盤似的月亮,真希望那個叫嫦娥的人到我們地球來,看看我們飛速發展的家鄉,看看我們正日益強大的祖國,看看現在這美麗的世界。

“快吃,快吃,別光顧著說呀,要不嫦娥也不好意思吃了,豈不怠慢了客人。”“哈哈哈······”奶奶熱情風趣的招呼引來大家一陣大笑,一下子把我從遐想中驚醒。這笑聲在中秋的夜空中久久迴盪。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2

家鄉的中秋節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節日。

中秋節我們都要吃月餅,月餅是一種圓形的點心,大的有醬盤那麼大,小的只有瓶蓋那麼大,一口就能吃一個,厚度大約一釐米左右,上面還寫著中秋佳節,萬事如意等吉利話的字。月餅有各種花式,內中的餡也不一樣,有果仁餡,草莓餡,花生餡等等不勝列舉,而我最愛的就是草莓餡。

到了晚上,我們吃完月餅,就到院子裡賞月啦。我的爸爸先在院子裡放一張桌子,然後媽媽就在上面擺放上桃子,香蕉,蘋果,月餅,在桌子的旁邊還擺放著幾把椅子,然後我們一家就一邊聊天一邊等月亮的升起。時間不長,一輪圓月就從山邊冉冉升起,如同一個銀盤,四周一下子亮了許多,四周望去,什麼東西都像蓋上了一層薄紗,很美麗,讓人有種朦朧點的感覺。之後大家就開始吃水果賞月啦。四周靜悄悄地,月色皎潔,群星閃爍,只有晚風在低低吟唱。柳樹嫩綠的枝條輕輕地隨風飄搖,發出沙沙的聲音,和月光一樣輕柔。

我喜歡過中秋節,那是團圓的象徵,是團圓的日子。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我更祈望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3

此時秋已經不知不覺得來到我們身邊了,家鄉的秋色是從中泥土種的桂花樹開始顯現的。那些樹長在肥沃的泥土中,淡綠色的葉子從樹枝中抽出。越到秋天,葉子越顯得綠得發黑,葉子邊的小鋸齒顯得“鋒利”那一朵朵淡淡的小花從葉子中間顯露出來,正在這時它們正散發出來一種迷人的清香,是家鄉充滿了成熟的氣息。

早晨,晶瑩的露水珠在葉面上滾動著,彷彿在葉面上做早操似的。瑟瑟的秋風從身邊吹過;太陽出來了,露水又回到了天空中,陽光在小溪上跳躍,岸邊的小花搖曳著,好像在跳著優美的跳舞。山中充滿了秋天的秀麗。

中午,一陣陣秋風帶著陣陣桂花的香氣撲鼻而來,陽光照在身上,彷彿在和地上的影子玩耍。有時影子跑到河裡陽光就跟到河裡;有時影子跑到山谷裡陽光就跟到山谷裡......峽谷裡充滿了秋天的歡快的氣息。

下午,太陽還沒落山,此時升起了一層淡淡的霧,使黃昏彷彿和霧連在一起一樣使黃昏來得特別早去的特晚,使小溪邊的倒影一起湧向江心,使家鄉充滿了涼爽。

夜,終於來了。早晨還開著的桂花現在已凋謝,小花和小草在月亮的指導下唱著安眠曲,讓人們帶著對明天的憧憬入夢,月亮如玉盤一樣掛在天上,使人想起了李白的詩“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讓人身臨其鏡。月亮高高的掛在雲梢,像一幅優美的詩卷出現在我們眼前。

這一天,正是中秋。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4

我今年十歲,是一名普通的二年級學生,我的家鄉在上海,一年中上海最美麗的季節是秋天,而秋天中最重要的節日就是中秋節。從我記事開始,每年的中秋節都是我最喜歡和難忘的。

過中秋節的時候,爸爸媽媽會早早地準備好各種各樣好吃的月餅,而我最喜歡吃的是豆沙月餅,那豆沙糯糯的、酥酥的,咬一口,啊!香極了!在中秋節的晚上,月亮早早地掛在了天上,又大又圓。我們會在陽臺上放一個小桌子,上面擺好月餅、水果、花生……先“拜月光”,祝福大家團團圓圓,然後就放開肚子吃月餅、水果、花生……等到肚子也變得圓鼓鼓的時候,就提上燈籠到樓下小區的花園裡去“晒月光”啦!天上是圓圓的月亮,花園裡是星星點點的燈籠,小朋友們跑著、跳著,開心極了。

我喜歡中秋節,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收穫。今年正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90週年,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祝願我的家人、老師、同鄉們健康、快樂,我的家鄉越發繁華和美麗。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5

皎潔的月光,射在了寬闊的院子裡……那一天,正是中秋。

中秋節的夜晚,我和小夥伴們來到小河邊點燈籠,大家都聚集在小河邊。頓時,小河邊充滿了幸福快樂的氣氛,充滿了甜蜜的童年味道,充滿了愉快的笑聲……點燈籠遊戲開始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可愛的小燈籠,我們把燈籠插在了泥土上,每個人插燈籠的地方都不同:有的插在小河邊,好像一顆美麗的“仙女草”點綴著小河;有的正插在草叢中發出光亮,好像一顆閃閃的“夜明珠”;有的插在離草地遠一些的小橋邊,向那裡一看,就像一隻只閃著微光的“小螢火蟲”……我們玩了許久,才回家吃月餅。

剛回到家門口,就聽到一陣朗朗的讀書聲:“中秋節的夜晚,爺爺和孫子……”我心裡正奇怪著:“這不是妹妹課本中的《爺爺和孫子》嗎?沒想到她那麼會在這個時候用課文,萬萬想不到啊。”我走進屋子裡,見桌面上擺放著新鮮的水果和我最喜歡吃的月餅,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呀!我摸了摸飢餓的肚子,向“美味佳餚”靠近。當我剛要拿一顆葡萄放入口中的時候,媽媽拍了一下我的手,說道:“幹嘛呀,跑步不能偷步,吃東西也不能“偷步”,知道嗎?”我嘟起小嘴,媽媽便向我投來生氣的目光,我只好乖乖的變回媽媽的乖乖女。

過了不久,妹妹已經朗誦到:“要是您變成月亮,該多好呀!您願意嗎?”“我願意!”爺爺自然地答上了。大家聽了後,歡笑聲充滿了整個屋子……中秋節的夜晚,是我最開心、最幽默的一個童年時光!

中秋節的月亮,又圓又大又漂亮;中秋節的夜晚,又樂又苦又有趣——這就是我家鄉的中秋節!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6

每到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會買來月餅,晚上賞月。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中秋節,是在我6歲的時候。

那天的中秋節,爸爸媽媽早早地準備好了大大的月餅,還有各種水果。所以在這一天,家裡就會瀰漫著月餅濃濃的香味。到了晚上,天漸漸黑了下來,月亮也漸漸升起來,但還是有幾片雲擋著月亮。爸爸媽媽把桌子抬到屋外,擺上水果和月餅。等到雲全部散開,月亮的光瞬間灑滿了大地。這天的月亮又大又圓,上面好像有幾團黑黑的影子,像是嫦娥和玉兔在看著我們,吃著月餅呢!

那時天真的我,指著月亮對爸爸說:“爸爸,月亮好漂亮,你幫我摘下來好不好?”全家人都被我逗笑了,可我卻認真的看著爸爸,拽著爸爸的衣服不肯放,爸爸想了一會兒,說讓我閉上眼睛,就幫我把月亮摘下來。我閉上眼睛,爸爸立馬拿出手機,拍了一張照,然後便讓我睜開眼睛。“哇!爸爸好厲害!真的把月亮摘下來了!”我伸手就想去碰,爸爸卻連忙阻止了我,說:“別碰呀!一碰月亮就不見了!”我一聽,連忙收回手,靜靜地看著。

過了許久,爸爸媽媽便把東西搬入家中,我和姐姐也走了進去。開啟電視,剛好趕上了中秋晚會,我們坐在沙發上,其樂融融的聊著家常。過了一會兒,我們便開始吃月餅了。媽媽把月餅切成了四份,一人一份,大家都因為這天的氣氛開心了起來。

中秋節,顧名思義,也就是在秋天的.中旬,在這個節日裡,家家都會團聚起來,賞月、吃月餅。這天的月亮又大又圓,也表示著團圓的意思。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7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按照風俗習慣人們在這一天都會吃月餅表示全家團圓的意思。

今年的八月十五媽媽帶著我去商場購買一些節日的商品一進大門哇!這裡早已經人山人海了人們都懷著喜悅的心情爭先恐後地採購者所需的節日禮品。貨架上包裝成五顏六色的月餅最引人注目它們在絢麗多彩的燈光照耀下彷彿在對我打招呼並且說:“快把我們帶回家一起過節吧!”到了晚上我和幾個小夥伴提著燈籠來到小區的花園玩在這裡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讓人眼花繚亂。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一隻小鳥的燈籠它的頭和腳會一上一下一前一後的活動翅膀忽閃忽閃的拍著好像要飛起來似的。我覺得燈籠太神奇了怎樣才能做出來呢?帶著問題回家請教了爸爸爸爸告訴我燈籠裡面放著小機關是用來控制小鳥的只要你通了電它就會動了。想不到小小的燈籠居然還藏著學問呢!以後我要好好學習多動腦筋做出更好玩、更先進的燈籠來!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8

月圓之日,圍繞在家鄉的戲臺下欣賞那精彩的高甲戲,這已成了家鄉中秋節的習俗。當然,今年也不例外。

懷著淡淡的鄉愁,我和父母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那裡的空氣像被過濾了一般清新,我貪婪地呼吸著;隔壁的老爺爺仍在拉著鋸子,那曾令我厭惡的刺耳鋸木摩擦聲,現在聽起來竟有些像樂曲;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那戲臺竟還如同以前一樣,充滿了神聖和莊嚴。

晚飯過後,鑼鼓聲轟鳴,震天動地,威震四方。伴隨著轟鳴聲的是高甲戲的開始。往常,家裡的每個人都爭先恐後地趕去搶好座位,可現如今已沒幾個人願意去看。無奈之下,只好我和堂弟陪爺爺奶奶去看戲。

一路上說說笑笑,不到五分鐘就到了戲臺,而此時臺下已是人山人海,淳樸的鄉親們如同群蟻排衙般坐著。我們便找了個位置坐下,開始欣賞《山伯英臺》。

大幕開啟,站在戲臺上的是一位風度翩翩長相英俊的“公子”,他手揣一本書,正準備去杭州讀書,我從他的眼睛裡看到了對知識的追求與渴望。

其中最精彩的是梁山伯去提親的那段。山伯聽到英臺已經定了婚,他全身如墜冰窖,險些跌倒在地。他一手捂著胸口,一手伸向天空。他懊悔自己為什麼來晚了一步,他的眼神充滿了迷茫,然後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這一個個細節,演員都演繹得淋漓盡致,加上一旁演奏二胡的樂師所拉出的傷感的樂曲,臺下許多人眼眶紅了起來……

大幕落下,臺下許多人為之感動,演員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在牽動著我的心,這大概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這就是我家鄉的中秋節,是在傳統文化中度過的中秋節,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