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的開題報告範文

微課的出現,將會打破的傳統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以下內容是本站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微課的開題報告,歡迎參考!

微課的開題報告範文

  微課的開題報告範文

一、選題背景

如何才能構建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主動權在教師的手裏,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我們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讓課堂凝聚力更強,如何讓現代教學中的信息技術自然迅速的融入我們的數學課堂,如何使得課堂某個環節主題突出,層層剖析,這些都是我們選題前認真思考的問題。

自2009年起,微博以其互動性和參與性強、信息傳播速度快、目標明確的特點,在我國迅速地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微”熱潮,拉開了“微”時代的序幕。於是,微課也應運而生。微課在美國又稱為短期課程、課程組件。微課程是一個簡化了的、細分的教學,學生因而易於掌握。微課程是一個有控制的實踐系統,它使學生和教師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或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它圍繞某一問題或某一情景而形成的目標明確、內容短小精悍的教學活動,具有內容廣、容量小、目標明確的特點。具體的説微課程關注“小現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題突出,一課一事。它由文字、音樂、畫面三部分組成。在優美的輕音樂中,教師或學生可以靜靜地閲讀文字,欣賞畫面,進而引發思考。一集微課程長度在5分鐘左右,所謂“5分鐘完成一次學習,300秒經歷一次思考”,可讓師生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時間學習。

為了促進教師自我提升,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我們選題為《微課輔助與高效課堂》,以便為我們以後的教學提供很大的幫助,同時也給他人一些分享.

二、研究假設

微課的出現,將會打破的傳統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在高一實施“微課輔助於初高中數學知識銜接”。

近年來我國的課程標準、普通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對國中數學教學要求和內容的調整,較大地降低了有關知識的要求,造成了初高中數學教學的較為嚴重的脱節,眾多聲音表示“學生感到難學,教師感到難教”,初高中數學知識銜接問題已引起了教育者們的廣泛關注。具體知識內容上,如立方差(和)公式國中已不作要求,而高中的許多題目還在運用它。二次函數配方、作簡圖、求值域、二次函數的觀點解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閉區間上求最值等問題,國中的要求較低,學生處於瞭解水平,但二次函數卻是高中貫穿始終的重要內容,是高中數學必須熟練掌握運用的。幾何中部分概念(如三角形的五個心等)及部分定理(如三角形角平分線定理等),國中生大都沒有學習,而高中都要涉及……

因此,我們擬自行編寫《初高中銜接教材》,按重點劃分錄製系列微課。利用下午課前、晚自習前等瑣碎時間,給高一學生播放微課,並可以留相應的練習題目進行鞏固和提升。後期製作調查問卷,瞭解學生對這一舉動的.意見和建議,瞭解數學教師對本活動價值的看法。希望通過本活動積累經驗,使得教師在處理教材銜接問題時有的放矢,優化備課環節,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2、在高二實施“微課輔助於課堂教學”

選取合適的課題,設計創新教學環節(如:介紹課題數學史部分,加入課題與其他學科、與生活的聯繫等),製作相應微課。安排實驗班和對照班。實驗班翻轉課堂——進行微課教學,教師輔助答疑。對照班按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後,在兩班發放相同的小測題進行學習效果的檢測,教師綜合分析兩班的答題情況。並在實驗班發放問卷,調查學生是否接受、喜歡這種課堂,甚至訪談部分學生。最後,結合成績、問卷、訪談,聽課教師之間評課、反思、研討。

四、研究內容

本文希望就微課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應用與探索中,具體地,主要通過上面兩個項目(“微課輔助於初高中數學知識銜接”與“微課輔助於課堂教學”),能較好地回答和解決幾下問題:

1、進一步探索微課輔助教學學生是否樂於接受,教學效果是否較好?

2、微課所帶來的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衝擊究竟是好是壞,有待進一步地實踐檢驗。

3、 進一步探索微課的使用價值(如:彌補學生初高中數學知識斷層)。

4、微課如何更好地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互相交流學習,使教師能夠關注學生,踐行“生本課堂”,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服務。

5、微課發展到現在,以其簡單化、實用化、多樣化和智能化備受師生歡迎。可是,我們的教師,有些是年輕富有激情的,可是卻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這這可能就會影響到他對知識內容理解和講解上的把握,內容華而不實。有些是經驗豐富的,他可能對知識的把握很到位,可是對於新生事物,總是接受的慢一些,運用起來並不是那麼理想。還有些既有經驗又有技術的,由於微課是新生事物,缺乏一定的理論指導,還處於自我摸索階段,這就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矛盾。這些重要方面該如何協調、結合呢?

五、特色和創新點

現在的微課熱,是對過去“課堂實錄”式的視頻教學資源建設的反思和修正。過去錄製的大量“課堂實錄”式的視頻資源,但是這些資源大而全,宂長,難以直接加以使用。本課題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展開的,主要的特色和創新點有幾下幾個方面:

1、很多學校、文章已經在關注初高中數學銜接問題了,大多數數學老師邊教邊補,小部分編寫專門的《初高中數學銜接教材》在高中的前1-2個周實行先補後教的策略,目前兩種方法的優劣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爭議。將近年新生事物——微課輔助於初高中數學知識的銜接,這是目前幾乎沒有的,所以我們擬針對這種數學知識銜接方式對數學學習效果的影響進行實驗研究。

2、通過課題的研究,構建教師的交流平台,定期組織微課的觀摩、學習、評課、反思、研討等活動,達到資源共享,分享他人的意見和建議;

3、課題研究中製作的微課程因其獨特的視角,有助於走出思維定勢,拓寬思考問題的角度,尋找新的問題解決策略;

4、形成微課庫,大問題小視角,小問題深追問,返樸歸真,積累真正資源庫;

5、微課程音樂美,畫面精,放鬆中陶冶情操,融入課堂中後,讓學生在休閒中快樂學習,讓學生在放鬆中思考,拓展課本內容,調動積極性,促成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形成。

無論是對於學生還是對教師而言,微課無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種自主學習模式,同時,還提供教師自我提升的機會。最終達到高效課堂和教學相長的目標。

  微課的開題報告範文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老師們:

我校《微課在國小綜合學科中的應用實踐研究》課題,獲開陽縣縣級課題課題(課題批准號:KYJY(1509)號),經領導批准,今天開題,我代表課題研究組,將本課題的有關情況向各位領導、專家和老師們彙報如下:

一、 本課題選題的依據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出真知,實踐是一切認識的源泉。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形成各種能力和習慣,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都離不開深入紮實的學習實踐活動。一切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是各個學科必須遵循的思想原則和客觀規律,美國教育家杜威針對傳統教育的弊端,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應是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兒童對知識的學習可採用類似科學家發現知識的過程獲得。隨着現代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生動的並且容易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方便有效的學習方式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迫切,與此同時,網絡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微”元素也在推動着“微”時代的到來。在教育領域,教師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繁重,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集中學習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方便有效的學習方式成為他們迫切的需求,而微課程的出現恰恰可以滿足教師的這種學習需要。因此研究國小微課程的設計原則與方法等相關內容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深遠的實踐意義。在理論方

面,通過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對微課程、微學習等相關概念進行了概述,並在此基礎上做出個性化的概念界定。分析了與國小微課程設計、開發與應用相關的理論,提出了與國小微課程設計與開發相關的原則與應用方法等;在實踐方面,以聯通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同時將理論部分分析總結的原則與方法應用於國小微課程的實際開發應用中,嘗試設計開發了適用國小教學的微課程案例,把設計的案例微課程應用於實際教學中並對應用效果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進行了調查並做了相應的分析。

二、本課題研究的條件

開展本課題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條件:

我校有較為良好的課題研究傳統,形成了廣泛的課題研究氛圍,豐富的文獻資料和校園網、互聯網,為本研究的理論和實踐來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校有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購買了兩台很專業的攝像機,綜合組配備了五台電腦,還可以使用學校的其他電腦供老師們學習及微課的製作。課題組成立了課題研究領導小組,成員有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還有充滿科研熱情的年輕教師,他們都具有較好的研究能力。

三、 本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1、 觀念問題:傳統的教學觀和教學實踐把課堂教學的目的看成是人類所積累的系統知識的傳遞,把課堂教學的過程簡化為教師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這種狀況使得理解、體驗和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課堂教學也因此僅僅停留在知識的

灌輸和記憶上,而沒有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如果觀念不更新,那就失去了研究價值。本課題必須着力解決教師教育觀念更新的問題。

2、理論問題:教研活動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學習系統的微課理念。本課題應在實踐中創造不斷探索、創新、總結、歸納、概括,形成新的微課理念。

3、實踐問題:如何在這個平台上,創造出符合自己實際的微課模式,需要從實踐中不斷總結,不切實際地模仿別人,拷貝別人,是不可取的。本課題倡導教師努力進行實踐。

四、 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總目標

製作適合國小各學科課堂教學使用的微課程,參加各種級別的微課程比賽

微課程製作突出“小”、“實”、“新”、“效”的特點; 根據國小各學科教學的實際情況製作多方面的微課。注重微課的實效性,促進課堂教學中學生層面素養的提高。

(二)各階段目標

準備階段2015年03月——2015年09月:

由教研組長牽頭,帶領綜合組全體教師確立課題《微課在國小教學中的開發和應用》,準備申報書申報立項研究。

實施階段2015年10月——2016年12月:

組織綜合組全體教師學習“微課”理論知識,在理論支撐的基礎上根據學科特色組織實施開發“微課”,然後應用於課堂教學。

總結階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

收集整理“微課”資源,保存於學校資源庫,撰寫結題報告。 研究方法:

學習製作微課程的製作程序,為優化微課程做準備。進一步認真研讀《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根據《標準》中的規定對課程內容進行適當的定位。

在微課程製作過程中,注重各學科老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合作製作高效實用的微課程。

學習各學科微課程,學習課程的構思與實際製作的結果,為優化微課程做好準備。

加強網絡學習和交流,研究《課程標準》、學習微課程製作技術為製作精美實用的微課程打好基礎。

五、 本課題的前期準備工作

1、撰寫開題報告

2、召開課題組會議,開題。

3、制定第一階段工作計劃,制定師生調查問卷。

4、調查問卷分析,形成綜合組課題調查報告。

5、教師培訓,統一認識,更新觀念。

六、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以“文獻研究——調查研究——制定方案——形成團隊——具體實施——方法構建——課程資源——推廣應用” 為研究思路

文獻研究——通過查閲與微課相關的文獻資料,探討相關理論。

調查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方式獲取研究前後的詳細資料。 制定方案——研製本校實施“微課”應用實踐的規劃和方案。 形成團隊——形成比較穩定的綜合學科教師團隊。

具體實施——“微課”課程應用進課堂,研究階段每位參與制作課件和課題演示都要有成果展示出來,有比較詳細的活動過程記錄。 方法構建——教師在參與研究活動過程中要形成切實有效的方法。 課程資源——簡歷“微課”課件製作與應用實施的課程資源庫。 推廣應用——在實踐應用中提升理論,形成成果,在一定範圍內推廣應用。

七、預期突破的重難點

突破的重點是國小生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突破的難點是教育策略和教學方式。

八、 課題研究實施步驟和要求

準備階段2015年03月——2015年09月:

1、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制定課題管理辦法和實施方案,召開課題開題會。

2、組織調查師生對微課的認識和建議。

實施階段2015年10月——2016年12月:

1、組織學習——組織學習微課的理論知識和課件賞識(舉行資料交流)

2、操作設計——學習製作微課件的製作(舉行課件製作交流與評選)

3、實踐演練——根據微課應用進行實踐(舉行經驗交流與研討)

4、研討反思——研討反思實踐的過程及效果並在再實踐(進行優質

課論文交流與評選)

5、總結經驗——形成階段性成果

組織綜合組全體教師學習“微課”理論知識,在理論支撐的基礎上根據學科特色組織實施製作“微課”,然後應用於課堂教學實踐。   總結階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

1、課題驗證——各學科在實踐中取得的成果。

2、提交成果——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資料撰寫課題論文心得

3、成果展示——舉辦課題及研究教師成果評獎活動,通過各種形式

4、展示成果,進一步把研究成果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