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設計作文四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設計作文四篇

設計作文 篇1

我的夢想是要當設計師。

很小的時候我就迷戀手工製作,剛上一年級時,媽媽還在少年宮給我報了一個航模班,我是航模班最小的男孩兒,因為年齡小,航模班的張老師不讓我動那些電鋸呀之類的工具,我只能做一些打磨之類的“小工活”,這個航模班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後來由於功課緊,我不得不放棄了航模班,被迫去上華英數學,英語什麼的,哎!沒辦法,都是媽媽擠對我。

20xx年春節,我在家做了一架立交橋模型,是用爸爸、媽媽辦公用過的廢紙製作的。首先,我剪裁好若干長短不一的長條形紙張,用來做高矮不等的橋墩和橋面。我興奮地做了好幾個小時,先做橋墩,我把紙條捲成一個卷,用膠水粘好,一個橋墩就做好了,這樣總共做了三十二個橋墩。橋面是最難做的,因為弧形橋面有坡度,做起來十分困難。我請媽媽幫助,最終我們還是做好了。這是我的第一件作品,爸爸、媽媽評價我肯動腦筋,做的還是不錯的,只是比較粗糙。媽媽給了我一個建議,讓我提前先有設計方案,而不是想到哪兒做到哪兒。媽媽還提醒我方案設計一定要有準確的數據,那樣製作的模型才能有好的效果。

暑假期間,我又做了一架立交橋,我聽從了媽媽的建議,做了各種準備工作,沒有任何人幫助,獨立完成了製作,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如果學習不好,我的製作之路不會走很遠。

設計作文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和玩具交朋友,學習利用玩具來豐富自己的生活,發展想象力。

2、選擇一個或幾個玩具編寫一個故事,做到語句通順,有創新。

教學準備:學生帶一件自己喜愛的玩具。

教學過程:

一、 故事引路 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小烏龜”的玩具,並用“小烏龜”的語氣説:“同學們,我今天來到三(4)班做客,你們歡迎我嗎?喜歡我嗎?我就是那隻敢和兔子比賽跑步的烏龜,今天我再給同學們講一講我當年和兔子賽跑的故事,你們愛聽嗎?”

(師有聲有色地講《龜兔賽跑》的故事)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喚起學生編寫故事的記憶,為下文的編寫故事做好鋪墊。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編寫故事的興趣。)

二、展示玩具 揭示課題

師(用熱情的語調)説:“同學們,你們帶來什麼玩具?把它們請出來,在全體同學面前亮一亮相吧!”“來,告訴大家,這是什麼?”

(指名展示玩具,並説出玩具的名字。)

師(鼓勵的語氣):同學們,這麼多可愛的玩具,它們的身上一定有許多精彩的故事。我相信你們一定能選擇幾個玩具編一個好聽的故事,讓這些可愛的人物、動物都活起來。來吧,插上你們想象的翅膀盡情地飛翔吧!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玩具的故事》,看誰的故事編得最好聽,最能打動讀者的心。

板書課題《玩具的故事》

(精巧可愛的玩具加上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營造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創造的慾望。)

三、 放飛想象 自由練説

1、自主編故事。

學生獨自根據所選擇的玩具編一個童話故事。要想清楚故事裏的人或物,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想象合理,富有創造性,不要背看過的童話故事,不要人云亦云。教師巡視,發現有困難的給予指導,發現有創新的想象給予表揚和鼓勵。

2、小組內交流。

以四人為一小組,每人輪流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編的童話故事。其他同學對所編的故事若有疑問,可以提出問題,組內的同學互相補充,共同改進,編好組內的每一個故事。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深入到學習小組中,去發現,去感受學生思維的火花,對學生交流時出現的思維受阻不能深入的情況,教師要及時地點撥。

3、組際交流。

每一組選一名中心發言人代表小組在班內彙報自己編的故事。其他同學可以質疑、評議,然後師生共同修改、補充,達到較好的水平。

(這一環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努力使學生處於一種積極、主動、學習的狀態中,讓他們在探究中進行豐富多樣的實踐,

設計作文 篇3

一、基本思路

1.出發點

我先認真學習新的《語文課程標準》,重點研讀了寫作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以及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然後,比較分析了第四、五、六單元的“引寫”,一個是觀察事物的特點,一個是觀察景物的特點,再有一個就是想象。最後選定了“想象”是因為它更能反映新標準的特點,這是基於以下幾點來考慮的:

第一,新標準的教學目的中提到,要“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而“想象”作為寫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思維因素,顯然比另外兩者——觀察——更能體現這一教學要求。思維呆滯、想象力貧乏的學生,寫文章總是吃力的、枯燥乏味的;想象力豐富,語文基礎較紮實的學生,則可能寫出妙趣橫生的文章。這是考慮到想象本身在思維及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新標準也十分重視想象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寫道:“運用聯想或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還有,“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我們選擇了想象這一具有一定難度的課題。

2.對本節課性質的認識

我們認為,這是一節作文課,是融入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作文課,也是一節片斷作文課。

這是一節作文課,是學生運用文字進行表達的訓練課,“寫”應當是整個課程設計的核心,以發展學生寫作能力為這節課的終極目標。

但是,鑑於想象的重要性,這節作文課又不同於其他作文課,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應當是貫穿全課的一條線索。新標準要求:“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那麼,在這節課中,突出的就應當是藉助於想象作

文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豐富性、敏捷性、嚴密程度和創造程度。

通過對教材的研究,我們發現,教材設計的三條練習都不是通常所謂“大作文”的題目。或者説,要求學生運用想象去創作的部分,都不是很長,是片斷作文的練習。我們認為,這是恰當的,是符合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因此,我在這節作文課的設計中納入了整個作文的全過程:作前、作中、作後的練習與指導,這樣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較為準確的理解和把握了編者的意圖。

3.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新標準要求:“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科學的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因此,我們的一個指導原則就是,能交給學生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去做。在這節課中,學生寫作、討論、評點、修改的時間佔整個學時的一半以上。

另外,新標準還要求:“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 在教學設計中,我們也力求做到這一點。

二、教學要求的定位

1.本課時在想象作文訓練序列中的定位

無論是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還是想象作文的訓練,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應當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和智力的發展循序漸進的有計劃、有序列的培養。這一節課是學生進入國中以來第一次接觸到想象作文,是一節起始課,因而,不能追求面廣量大,否則會導致浮泛而不紮實,如蜻蜓點水,如浮光掠影,無所收效。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中只選擇一個題目,集中力量在這個題目的完成中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力求開口小而挖掘深,為以後繼續深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學習目標及重點難點的定位

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定位於學習寫想象作文,其中不僅有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是能力培養。因而,對“引寫”的知識短文中的要點要求學生在預習中達到了解的層次即可,在課上也只提及要點,而不作全面的研讀。

這節課的學習重點定位於想象要合理和想象要有新意,學習難點定位於想象要有新意。這樣的安排在配套的教參中有詳盡的論述,這裏不多説了。我們要強調的是採用“有新意”這樣的措辭,而不採用創造性或創新精神這樣的説法,是因為教學要求要切合學生的實際,不宜拔高學生的水平,對學生提過分的要求。課本上知識短文的提法是科學的,合理的,我認為作為教師要靈活運用好教材。

3.對於學生的定位

因為面對的是七年級剛進校的學生,學生的社會閲歷和知識面都有限,所以,我們選擇了最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拆鬧鐘這一則,讓學生有話可寫,不在選材上設置障礙,就可以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想象上來,也保證了寫作的速度。選擇練習一作為課外作業,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

三、教學結構的設計和學習目標的落實

教學內容的設計突出了寫、議、評、改四個字,力求做到隨着學生寫作過程的發展,思維的訓練也步步推進,在不同層次中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

1.作前指導

本課旨在培養學生想象作文的能力,而“想象”要做到合理於有新意,特別是要做到有新意,就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有充分的自由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因此,本課的設計是在寫作之前讓學生感知想象以及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然後立即迅速的使學生切入到自主思維即作文中,以免適得其反,指導過多可能束縛住學生的思維。在這樣的思路下,我在導語之中融入提出想象的要求,既是一個由讀引入寫的導入,一個想象能力的遷移過程,也是體會和明確想象的要求的重要的過程。在寫作之前只對學生提出兩點要求:一是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並注意想象的合理與有新意;一是對字數和時間的要求。就後者而言,標準上的要求是“45分鐘能完成500字左右的習作”。我們發現,由於課本上設計的這個題目很貼合學生實際,有不少學生自己就拆過鬧鐘或類似的經驗,他有話可寫,所以事實上學生寫起來還是很快的。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在12分鐘左右的時間完成300字以內的想象片斷作文。實際操作下來,這是可行的。

2.寫作

寫作的時間完全交給學生,教師不多説一句話。這段時間看似寂靜,實際上是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活動都高度緊張的時刻,是決定這節課能否收到效果,收到多大效果的基礎。

3.作後評點

先是學生的小組討論。這段教學過程設計的用意有兩點:其一,學生起初思維的活動是有層次之分的,寫出來的作文是有高下之分的,而且,由於作前指導得較少,這個區別可能還很大。那麼,通過這樣的一個小組交流,學生自然心中有了比較,吸取了別人作文中想象的優點,從而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異,為後來的全班點評做好鋪墊。其二,我們原來的作文教學模式是單向的,學生寫,教師改,然後又回到這個學生手中。這堂課中增加小組討論樣一個環節,就使得學生在一個民主合作的氛圍中,形成多向的信息的交換,這對學生的思維的刺激是巨大的,學生的收穫也是豐富的。 然後是比較評點,這是教學目標得以落實的關鍵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我們力求做到安排好所評點的作文的層次:想象,合理的想象,有新意的想象。對於每一篇例文的評點都突出推究是否合理與有新意,做到重點突出,使學生學有收穫。在評點中,也不搞老師的一言堂,先讓學生説,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加以引申,力求學生的所得都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解,而不是老師強加給學生的東西。

4.作文修改

學習效果的呈現主要在於修改。學生如果在評點中對於想象有所感悟,那麼,在修改中將反映出來。應此,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學生才能真正做到有所收穫。在修改中,教師要發現範文,及時反饋給學生。

這就是我所做的教學設計,希望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設計作文 篇4

【摘 要】在高三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用最科學、最有效、最快捷、最易於學生接受的訓練方法,巧妙合理利用已有資源,加工生成新的教學資源;緊密結合學生作文實際,創新作文積累訓練講評,提高學生作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三作文 訓練設計 教學資源

在大學聯考語文試題中,作文的分值佔的比重非常之大,提高作文能力是教師和考生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環節,作文能力的提高,不僅僅意味着考生在考場上能否拿到一個漂亮的分數,更重要的是作文的能力與水平的高低。實質上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體現,它關係到學生的今天與未來。因此,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作文能力的訓練,除了平時的滲透之外,筆者認為高三語文教師更應該在作文教學與訓練方面智足謀多,用最科學、最有效、最快捷、最易於學生接受的訓練方法,提高作文教學水平,提高學生作文綜合素養。

一、巧妙合理利用已有資源,加工生成新的教學資源

1抓住教材中每一個可生成資源,以讀帶寫,一舉多得

在教學韓愈的《師説》時,筆者寫下了“韓潮”這個在當時很時尚流行的詞,它形象地概括了當時在韓愈的文風影響和帶動下,所形成的一股“文道統一”、“文以載道”的寫文章的風尚與潮流。根據這種現象,筆者就設計了一個作文訓練題目《“寒流”與“韓潮”》,當堂專門訓練學生的立意與構思,啟發學生在主題立意上要學會這類題目的審題技巧,引導學生要特別注意:當今流行文化我們要關注,而經典的傳統文化我們更要重視,這是高三學生在讀寫方面要切實關注的一個話題。這樣的資源利用與生成既鞏固了學習的新課文,又在寫作素材及其立意方面有了新的拓展,一舉兩得。

教學《陳情表》時,在同學們都驚歎李密感人的真情和嚴密的説理的同時,針對高三學生考場作文存在的一些情況,以及大學聯考作文評分標準中一直強調要注重的真情實感等問題,筆者在給學生總結本文的寫作技巧的同時,根據本文作者的“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特點,給同學們歸納出考場議論文的“九字方針”,即“擺事實、講道理、訴真情”,在國中議論文“擺事實講道理”的基礎上強調真情的重要,也針對現在的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真情實感的現狀,詳細分類介紹並強調“情”對議論文來説與“事”、“理”同樣重要的道理,並且逐條講析這九個字在作文中具體落實的情況,以學生的作文實例為例分析,收到很好的效果。然後乘勢而上,再設計相關的作文訓練,進行這方面的單項強化訓練,目的性明確,可操作性強。

2利用學生已有資源生成新的可以為我所用的教學資源

在訓練“海門元素”這個話題作文時,筆者着重強調擬題的訓練技巧,並且讓學生注意文與題的關係,自擬的題目除了具備明確、簡練、新穎的特點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注意文與題的有機統一。並且要注意避免平時學生作文中出現的面面俱到、蜻蜒點水的毛病。筆者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訓練,班級中一名學生的題目自擬為“吾哩”,筆者認為有創意,題目本身就包含了海門元素,可仔細閲讀全文,發現他介紹的是海門的“一人、一山、一港、一品”(一人:清末狀元張謇;一山:南黃海中的蠣岈山;一港:東灶港;一品:“疊石橋繡品)四個部分,就有了文章題目與內容不太吻合的感覺。於是筆者與他商討如何改變一下題目,才能使得文與題統一,經過提示,這位學生思考片刻便在“吾哩”的後面加了兩個字“海門”,題目因此變成了“吾哩海門”,改過之後感覺比以前的題目好多了。作者在寫作中充滿自豪地從海門的“一人、一山、一港、一品”四個部分介紹海門,文章主題突出,基本達到了訓練要求。筆者忽然又想到了海門電台一檔知名節目“吾哩海門人”,就建議他把作文題目改成《吾哩海門人》。如此一改,文章中的四個部分,就只保留一個部分,就是從介論文聯盟www。LWlM。cOm紹清末狀元張謇再到介紹現代海門人這一部分,這又可以避免出現修改之前作文中存在的面面俱到、蜻蜒點水的問題,可以分幾個層次專門集中介紹海門人的方方面面。經過這樣的修改,這篇作文的內容就顯得明確集中,而且題目與內容緊緊相扣。文章最大的亮點,最有新意、最奪人眼球的是題目《吾哩海門人》,題目本身就充分凸顯了海門元素這個話題,既巧妙新穎,簡潔精煉,又鮮明地彰顯了主題,擬題的的幾個要素全部具備。

在這次擬題的訓練中,這個題目的修改過程(吾哩——吾哩海門——吾哩海門人)讓筆者非常清楚地給學生講明白作文擬題的重要性,以及在修改過程中碰到的許多作文中常見的問題,這種靈活生成的教學資源,源於學生,經過教師的加工,又用於學生,易於被學生接受,筆者就把它作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案例,不斷研究推敲,反覆修改、補充、完善,科學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效果頗佳。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筆者經常設計擬題訓練,明確擬題的幾個具體要求,請每位學生完成一個作業:在我們平時在學校閲覽室閲讀的雜誌中,精心篩選出十個好題目,並且分析這些題目好在哪裏、怎樣才能為我所用。之後是同學交流,教師點評,有很多題目得到大家認可和好評。例如《最終,在淚水中明白》、《流淚》、《奉獻並非三兩天》、《有朋自遠方來》、《我心目中幸福》、《愛心需要複製粘貼》等等。筆者還以近三年的全國各地的大學聯考作文材料為例,要求學生練習擬題,同學們在前面講解訓練、積累材料的基礎上,擬出了一些好的題目,例如《尊嚴》、《遠望》、《感受都市》、《感受田野》、《一步與未來一生》、《守望心中的那盞燈》、《廣告讓生活絢麗多姿》、《一次的感悟》、《回首》等等。同學們經過這樣的訓練,擬題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類似這樣訓練的方式很多,這種資源的形成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機智,需要教師用心捕捉、精心修改提煉,這樣才能形成非常好的即時課堂教學資源。因為是自然生成,又源於課堂、源於學生,因此針對性、適用性強,學生也喜歡和樂於接受。

二、緊密結合學生作文實際,創新作文積累訓練講評

要促使學生寫出好的作文,高一高二的基礎積累和有序訓練非常重要,到高三作文材料的積累這一項更是必不可少。筆者每週都佈置積累的作業,可以是配合教材內容專題積累的拓展補充,可以是最新的熱點話題的蒐集整理,可以是學生自己最喜歡的材料,可以是自己最需要、最欠缺的資料補充,可以是同齡人的大學聯考範文,還可以是名家美文、專家點評等等。到高三,教師就必須用最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進入高三,筆者就把江蘇大學聯考作文的最新評分標準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作文的要求;然後每間隔一週讓學生積累一篇自己喜歡的近幾年江蘇大學聯考高分作文,找出一到兩個優點並加以點評;每次作文訓練後,筆者的批改都給每個學生提出一個比較明顯的不足,提醒學生注意,讓學生每次訓練都有一個集中訓練的目標,並且對照評分標準找出自己作文欠缺的部分,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更有效的辦法是每次考試作文,筆者都細心挑選出所教兩個班級不同層次的作文,並且把南通市統一批改的樣卷一起打印好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分兩次把自己的作文和南通市的作文對照評分標準排序,並説明排序的理由,並且在不同的對照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如此幾次的訓練,學生就非常清晰地明白自己作文努力的方向。這樣的一系列積累練習評價之後,學生就可以掌握寫好考場作文應該注意的問題,並且很有針對性,時效性也很強。

高三作文訓練的方法很多,要凸顯高效,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和學生的有效資源,不斷吸收、整合,生成新的教學資源,有物有序,堅持長久,學生的作文水平必定會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