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學校管理調研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校管理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優)學校管理調研報告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1

一、基本情況

XX縣中心國小是一所農村完全國小。學校現有教學班27個,學生1266人。現有教師72人,其中女職工58人。學校現有校長一名,副校長一名,教導主任、政教主任、總務主任各一名,各類組織機構齊全,職責明確,五名班子成員分工協作,有序推進學校整體工作。學校成立了由教導處主管的教育教學工作小組,下設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四個教研組,主抓學校教學工作;成立了由政教處主管的德育工作小組,下設黨小組、團小組和少先大隊,主抓學校精神文明及校園文化建設,師生政治思想工作,學生家校聯絡工作;成立了由總務處主管的總務後勤工作小組,下設法制安全、財務衛生、後勤服務、營養餐管理組,主抓學校安全、財務、後勤、衛生、維修、採購、營養餐供應等工作的管理及實施。

二、學校管理現狀

1.修訂完善各類制度,推進制度化管理。學校制定了校長、班子成員、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班主任、科任教師及其他專兼職人員工作職責,做到職責明確,分工清楚,銜接緊密,不留空擋,體現科學性、規範性、公平性、人文性和激勵性;建立健全教職工學習、工作、生活制度,師生請銷假、教學常規管理、校本培訓、校本教研、集體備課、學生管理、財務管理、門衛管理等42項制度,完善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和諧五星”創評、教職工綜合考核評價辦法等教育教學考核評價辦法,建立健全教代會、女工組等群團組織機構,充分發揮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堅持校務、政務、財務公開制度,實行民主管理,定期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妥善解決學校工作中的熱點、焦點問題,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三風”轉變。學校以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規範辦學行為,積極實施精細管理,全力推動教育改革,全面構建和諧校園。緊緊圍繞教育教學質量這一中心;突出素質教育和校園文化兩個重點;實施集體備課、課堂教學、師生評價三項改革;加強制度建設、隊伍建設、質量建設、校園文化和學生教育管理體系五項建設;深入開展課改實驗、校本研訓、師德師風教育、“五星”創評、“六園”建立、陽光體育六項活動。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實現了教職工思想觀念、教育理念、工作作風、教學方式和學生行為習慣、校園三風的根本轉變。

3.細化隊伍管理,提升師德師能。

(1)加強師德建設。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積極開展師德演講、“五星園丁”和師德標兵評選活動,嚴格落實師德百分制量化考核,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

(2)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學校通過在教職工中廣泛徵求意見,認真修訂了教師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建立科學、合理、公正的教師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

(3)加強教師培養和培訓工作。採用“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坐下來研”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教師培訓,結合繼續教育、“國培計劃”和網路研修等培訓,積極開展 “六個一”活動,即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讀一本教育專著,參與或主持一個課題研究,上一節優質課,在校報校刊發表一篇作品,寫一篇教學案例,每天進行一次自我反思。

4. 細化辦學行為管理,提升學校規範化水平。學校嚴格規範辦學,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一師嚴格開齊開足上好課程。二是堅決執行規定作息時間。三是嚴格控制作業留量,科學設計作業內容,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四是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及各類文藝體育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切實增強辦學的活力和吸引力。五是加強圖書借閱活動,把學生個體借閱和班級集體借閱結合起來,在教室內建立圖書角,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自覺讀書的好習慣,積極建立書香型、學習型校園。

5.細化教學管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按照新課改理念和要求修訂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

(2)建立由校長主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具體負責,教導處具體實施的教學管理工作體制,形成“業務校長—教導主任—備課組長—教師”相互貫通的教學管理網路。

(3)加強教學常規檢查,採用隨機抽查和集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堅持每天抽查一個班級、一門學科的作業、教案,每週找一名教師和一名學生談話,每月進行一次教案、作業檢查,每學期進行一次教案、作業展評,推行超前一週備課、教案簽字審批、“問題”回查及跟蹤督查制度。

(4)落實校長帶頭上課、聽課、評課、說課、賽教制度。校長每期聽課不少於30節,班子成員不少於20節,一般教師不少於15節。實行推門聽課、隨機聽課,堅持有聽必評,有評必改和回聽、回查、回訪制度。實行“2+2+2”評課模式,即每節課至少提出兩個優點、兩個不足和兩條建議。

(5)嚴把“五個”關口, 落實“五字”要求。一是嚴把集體備課關,突出一個“細”字;二是嚴把課堂教學關,突出一個“新”字;三是嚴把作業關,突出一個“精”字;四是嚴把輔導關,突出一個“實”字;五要嚴把測試關,突出一個“效”字。

(6)加強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各學科教研組堅持每週召開一次教研組會,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課標學習、專題研討及學術沙龍活動,全面推行“集體+個人”雙色筆備課法,確立了“研課、備課、上課、說課、改課”五環節備課模式。堅持開展教學基本功大比武、優質課、優秀案例、教研論文評選等系列活動。

6. 細化評價管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1)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機制。改變單純以考試為手段、以分數為標準的學生評價方式,實行多元評價,建立學生成長記錄,做好綜合素質評價。

(2)積極開展“和諧五星”創評活動,制定“五星學生”評選辦法和評選細則,把“五星學生”評選作為學生評價和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長期堅持。

(3)利用每週升國旗儀式、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媒介,通過開展主題演講、德育講座、重大節日慶典、“孝敬父母月”“文明禮貌月”“雷鋒在我心中”“感恩勵志教育”等德育教育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五愛”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想信念、公民意識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增強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堅持課程育人,把德育教育滲透於各門功課的教學之中,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方面;堅持家校聯絡制度,定期進行家訪、召開家長會(期中、期末各1次),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立體育人網路。

(5)開展主題班會,落實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範,建立班紀班規和操行評分細則,狠抓行為養成教育,持之以恆的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培養良好的衛生、飲食、行為和學習習慣。利用品德社會課、法制講座、板報宣傳等形式,加強法制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6)通過開展安全知識問答、講座、競賽,安全消防疏散演練等活動,加強安全教育;逐級簽訂各類安全責任書,堅持每天的教師值日、領導值班制度,做好課間教師的巡視、路隊護送和領導巡查工作,建立學校安全工作預案和特殊學生健康檔案,把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7)加強體育藝術教育。堅決落實“陽光體育”,開展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1小時的課外活動時間。積極舉辦各類專項體育比賽,每學年召開一次運動會,設立競技運動和趣味運動專案,使全體師生共同參與。學校體育隊堅持經常訓練,在全縣中國小生運動會、崆峒武術比賽等活動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三、困難和問題

1.學校管理人員數量不足,精細化管理落實不力。學校現有27個班,1266名學生,僅有5名縣教育局任命的班子成員,其中,副校長郭、教導主任李、政教主任張還擔任基礎課教學工作,學校事務性工作千頭萬緒,對學校管理工作分身乏術,一些教育教學檢查、評價工作交由學校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等中層管理人員去做,但是這些中層管理人員普遍老好人思想嚴重,怕惹人,不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長期以往,使一些消極怠工、溜號鑽空的教師有了可趁之機,工作落實不力。

2.學校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足。長期以來,由於班子成員數量少,工作壓力大,加之中心國小地理位置優越,是上級各類檢查必經之地,班子成員週末、節假日經常加班加點,比其他老師多付出了很多。但是,根據現行的激勵機制,班子成員多做的工作幾乎沒有任何回報。一個班子成員的工作量是一個班主任工作量的幾倍,班主任每月有班主任津貼,在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的時候還予以加分,而班子成員既沒有任何津貼補貼,又沒有加分,只能是任勞任怨的奉獻,導致學校班子成員面對學校管理工作缺乏積極性,不能主動的思考謀劃工作。

3.教師缺乏奉獻精神,思想功利化。老師普遍認為自己就是教書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是自己的份內事,其他都是份外事。對自己有益的事願意做,對自己無益的事想法設法逃避。多數老師不願當班主任,不願承擔其他兼職工作,遇到迎接檢查的勞動、打掃衛生、檔案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上級安排的精準扶貧摸底、掃盲工作等,都是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學校把這些工作分配給老師,老師就一百個不情願,然後消極怠工,矇混過關,隨便弄個東西交給班子成員,學校也沒有專職人員去做這些事情,最終還得班子成員一一審查修改,比班子成員自己做還費力。對班子成員而言,所有的事情都是份內的事,安排給你的你就要負責到底,老師乾的事情你要幹,老師不幹的事你也得幹,24小時隨叫隨到,隨時待命。班子成員有苦無處訴,老師還會說,誰叫你是班子成員呢?你幹得多就活該。

4.學校管理人員思想觀念落後,實施素質教育措施不力。

受社會大環境、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評價指揮棒和學校安全嚴峻形勢的影響,學校管理人員普遍認為在學校管理中安全第一,成績第二,把握了這個前提,凡是有安全風險的活動即使對學生再好也可以不開展,凡是對提高學生成績無益的事情能省則省,導致重智育輕德育、重結果輕過程、重成績輕能力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依然不能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只教書,不育人,忽視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知法不守法,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依然存在。

5.家長教育觀念落後,掣肘學校教育。農村學生家長普遍文化素質偏低,對學校教育不僅不能助力,有時候還會起反作用。一是家長對孩子溺愛、嬌慣,不注重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部分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差、行為習慣差。有的學生直到三年級,穿衣、整理學習用具還要家長協助完成,離開了家長,上課時一會兒找不見尺子,一會兒丟了筆;學校里老師教育學生不能隨手扔垃圾,見到垃圾要主動撿拾,走出校門,接學生回家的家長在校門口、公路上隨地吐痰,扔垃圾,讓學校教育的成果瞬間化為泡影;二是部分家長不懂教育,不會教育孩子。有很多家長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顧,內心又覺得對孩子有虧欠,於是想通過金錢彌補,學校有60%的學生每天有5角到1元的零花錢,學生用這些錢在校外的小商店裡買麻辣片等各種小零食、小玩具,儘管老師一再教育學生那些是三無食品、垃圾食品,但是屢教不改。有的學生長期已形成了上學前買小零食的習慣,如果家長不給零花錢,就以不上學相威脅,家長的溺愛造就的壞習慣讓家長也束手無策。有的家長長期對孩子的事情包辦代替,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作遲緩,跟不上大多數學生。三是有的家長把教育責任完全推給老師,見到老師就說:“他老師,你要把我娃抓緊哩。”但是家長自己,對孩子的表現不聞不問,認為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不生病,作為家長的責任就盡到了,甚至有的家長認為老師教育學生,是怕學生不好好學習,影響自己的教學成績,工資獎金。總之,家長的不作為或反作用,給學校教育造成很大困擾,我們老師深切體會到:家長是需要教育的。

四、學校對貫徹《標準》的理解和認識。

《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是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彰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為規範辦學指明瞭方向,因此,學校要根據《標準》,不斷加強學校的規章制度建設,通過學校制度化、規範化的管理和教育,不斷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上,以往我們學校在許多方面的做法是與《標準》相契合的,但要達到《標準》要求,在現行的實際教學工作中還存著一定的缺失、問題、困惑和難度,例如我校音體美專業教師缺乏,近年來各級組織關心支援教育,為我校配備了充足的音體美器材,但由於缺乏專業教師,這些器材的利用率不高。再如在“培養學生生活本領”方面,由於我校地處農村,學生在家中參與種植養殖等活動的機會非常多,因此學校為學生安排的勞動實踐機會較少,今後在這些方面要多做工作,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

總之,貫徹落實《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對於促進學校和諧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意義深遠,我們將深入學習《標準》要求,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實施細則,通過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2

當下提倡素質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則是課堂教育。課堂教育佔據孩子十多年的時間歷程,對孩子的成長几乎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何引導好孩子這關鍵的十幾年,讓我們的孩子能保持想像力、創造力而不被課堂教育所泯滅,這將是教育改革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針對這一課題,我們開展了學校管理的調查報告。

一、學校的現狀

1、教學條件得到改善

一是,校園建設得到加強。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藉助“逸夫資金”等專案的實施,爭取多渠道、多元化的方式籌措校建資金,消除了危房,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二是,中國小資訊科技教育得到提高。通過實施“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學校實現了聯網,計算機數量逐年增加,資訊科技教育硬體設施大為改善。

三是,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等功能教室的建設有所改善。近幾年來投入不少資金用於實驗室的改造,實驗室裝修一新,配備了標準的實驗桌等實驗設施,實驗條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等功能教室的普及程度有較大提高,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室。

2、教育投入逐年增加

隨著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撥放到位保障了義務教育的經費來源。

3、教師待遇得到保障

政府建立了與其相適應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和財政統一發放教職工工資的保障機制。不僅教育經費實現全區統籌,而且,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各項補貼、教職工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相關政策措施也逐步推進。

4、“兩免一補”措施到位

建立了貧困家庭子女教育幫扶制度,設立了助學基金,“兩免一補”等助學資金做到專款專用,而且,教育、財政、民政、團市

委、婦聯等部門共同參與,採取多種 渠道,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實施了減免、資助和結隊幫扶等辦法,使“兩基”成果進一步得到鞏固,“兩免一補”等資助措施取得了明顯效果。

雖然學校近幾年來取得了明顯變化,但是,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尤其是農村學校的管理,許多方面都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主要問題和建議

1、教育資源的不足

從我瞭解的情況來看,就以袁州區為例,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要入學,可學校的教育資源卻遠遠根不上需要入學孩子的要求。一般來說教育局規定每個班不能超過五十個孩子,有的.地區則規定不能超過四十五個。中國是美國班級孩子的數量的二倍。而現如今的狀況是每個班級嚴重超越五十個的數量,基本上每個開學班級都達到七十幾個孩子,甚至有些班級達到八十個孩子。學校教育原本是為五十個孩子的容量而建造的,可現在的狀況是原本容納五十孩子的地方現在要容納八十個孩子,空間之狹窄讓幼小的孩子也不得不身子挨子桌子坐在一起了。

2、教師素質在提高,卻仍然存大較大的差異

教育工作者的競聘制度的推出,大大提高了其從業者的素質,一大批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過競聘這樣一種制度湧現出來,但與教育現狀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調動全體教師積極性

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教師自身發展和個人利益,面向全體教師。一方面,加強教師管理和教育教學過程評價,完善教師評價機制,參考家長、學生的意見,優化教師管理,建立獎懲制度和正確的評價體系,堅持正確的導向,大力提倡敬業精神和協作精神,反對一味競爭,減輕教師心理壓力,為教師發展創 造寬鬆環境。另一方面,對邊遠學校的教師,給予政策性補貼,促進城鄉教師待遇上的公平,穩定農村教師隊伍。

(2)、注重農村骨幹教師培養

由於近年來,一些中青年教師,尤其是骨幹教師選調進城,造成農村學校優秀教師的缺乏,農村學校成為縣城中學骨幹教師培養基地,這種釜底抽薪的做法,常使農 村學校因骨幹力量的流失而元氣大傷。一方面,要注重農村骨幹教師的培養;另一方面,要在職稱評定、聘任等政策上,向農村學校實行傾斜。

(3)合理進行教師結構調整

學校國小英語、音體美教師缺乏,無法開課。國中數、語、外等主要學科教師明顯不足,兼職或改行現象普遍,對教學質量造成很大影響。一方面是學校老師的大量不足,一方面則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無法解決。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區域間的教師行業結構調整,鼓勵、動員一部分過剩學科教師參加轉崗培訓,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的招聘錄用,鼓勵新錄用教育工作者主動到農村學校進行支教。

3、授課方式必須進行改革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課堂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以老師為主,以老師為權威,而這種教育模式就註定老師會打壓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老師出一道題,如果孩子的答案不是標準答案則會判定錯誤,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靈性就這樣生生的被老師給打壓下去,長大後還談什麼想像力、創造力。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如同沒有一模一樣的花朵。我們不能用同一個模式來對待我們天性不同的孩子,課堂不是流水線不需要將孩子鑄成同一個標準的模具,而需要我們的老師進行引導其正確的成長。

4、加強學術交流,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包含各類專業文獻、高等教育、中學教育、生活休閒娛樂、各類資格考試、文學作品欣賞、當今學校管理現狀調查報告[1]48等內容。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3

為了促進學校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於20xx年5月17日對學校管理工作進行了深入的調研。本次教學管理工作調研主要圍繞六方面內容進行:一是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情況;二是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情況;教師專業素質提高的具體措施;四是骨幹教師培養的有效途徑;五是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六是學校領導在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方面作用發揮情況,收到了預期的調研效果。現調研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亮點點選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學校在教學管理中能依據教學規律,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工作,突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常規管理制度化。

2、教研活動校本化。

3、素質提高多途徑。

4、骨幹培養重幫帶。

5、學科活動顯特色。

6、領導深入抓教學。

  二、問題連結

1、部分幹部工作思路不清,職責含糊。不知道該幹什麼,怎麼幹。新課程背景下教研工作的職能應轉變,部分業務幹部沒有自己的思路,隨聲附和,專業引領不到位。

2、硬性制度多,人本激勵少。學校要從教師、學生的終身學習

與發展的.角度建立評價制度。(教學評價內容)

3、部分業務幹部應付差事多,主動學習創新少。

4、部分交流教師工作不能盡職盡責,成為受援學校的負擔。

5、名優教師少,特別是專業科目。

7、校本教研層次不高,實效性有待加強。與資訊科技結合點把握不好,缺少交流與溝通,資源共享意識薄弱。

  三、感悟與建議

1、提高交流教師的層次。

2、領導幹部要增強自主學習的緊迫感。

3、校本教研要深入開展。

4、要創新管理機制,重建管理制度。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4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尤其是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教育部門出臺多項措施,加大對學校食堂的改造和投入, 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一直以來將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年對學校都要開展2次以上專項檢查,並通過推動 “明廚亮灶”工程、校園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建立快檢室、簽訂目標責任書等多項措施,促進學校食堂的硬軟體條件得到了大幅提高,學生就餐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成績有目共睹。

今年以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相關人員,通過實地檢視、隨機詢問、聽取彙報等形式對市內學校食堂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就調研情況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食堂836家,其中,托幼機構食堂326家,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466家,高中學校食堂41家,大中專院校食堂3家,在校學生387945人,就餐人數約28萬人。

二、學校食堂風險隱患分析

(一)基礎裝置設施不完善。一是學校食堂硬體投入不足。中心城區中國小和規模較大的民辦學校食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較為完備,但是農村學校民辦幼兒園食堂條件普遍簡陋,餐廚面積狹小,房屋破舊,排煙、排氣、排水等設施和防鼠、防蠅、防塵等“三防”設施不到位。二是食堂布局不合理。部分學校食堂沒有按照標準化設計,佈局設定未經相關職能部門審查,造成食堂布局不合理,功能配套不完善。三是裝置普遍落後。部分學校食堂沒有配置基本的餐具消毒裝置,即使配有簡單的消毒櫃,也是為應付檢查,平時基本不開啟使用。有的學校甚至未購置留樣櫃,工藝流程也不合理,生熟混雜,冷熱不分,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隱患。

(二)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學校主體責任意識淡薄,對食品安全重視不夠,食堂的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流於形式,甚至沒有進行崗前培訓,隨機抽查時部分食堂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知識一問三不知,食品安全意識亟待提高。還有一些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崗前沒有參加健康體檢,存在先上車後補票的現象。部分學校仍存在無證經營現象,還有部分學校食堂對外承包經營,有的甚至層層轉包,存在諸多的弊端,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三)學校管理機制不健全。學校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沒有建立相關制度,有的雖然建立了制度,但也未按規定很好地執行。具體表現為進貨臺賬不完善,不能夠及時、全面對購進食品及原料進行登記;食品留樣工作也欠規範;食堂供學生使用的餐具消毒未完全按照“一清、二洗、三消毒、四保潔”規定執行。這些情況表明學校食堂管理仍存在漏洞,存在著許多食品安全隱患。

(四)基層監管能力受限。一是監管力量不足。目前,雖然建有鄉鎮、街道或片區食品藥品監管所,但監管人員嚴重不足,監管力量與監管的物件數量和頻次要求不匹配,存在可能因監管不到位被追責的風險。二是監管能力不足。部分監管人員對食品安全知識、法律法規等掌握還尤顯不足,檢查力度不高,對食品安全監管究竟應該監管什麼,怎樣監管認識模糊,處於被動監管狀態,監管形式化。

三、措施和建議

(一)高度重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緊迫性,應把學校食堂建設作為最基礎、最優先的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加大經費投入,對學生食堂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型裝置購置及維修進行必要的投入,全面實施“明廚亮灶”工程。同時,開展學校食堂“升A滅C”行動,有計劃、有步驟的改造陳舊的`的食堂,及早實現“三化”(瓷化、鋼化、亮化),提升學校食堂的硬體水平。在新建、改建、擴建學校食堂時,主動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溝通,從而確保食堂功能齊備,佈局合理、設施完善,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食堂布局不合理的狀況。

(二)加強管理,落實學校主體責任。一是督促學校承擔主體責任,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和評價,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建立自查制度,定期對學校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二是強化食堂內部管理,嚴把食品及原料的採購關,加強食品加工過程控制,建立嚴格的食品留樣制度,嚴格落實保潔消毒制度,加強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健康管理。三是教體部門要切實強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行政主管責任,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和目標考核,有效杜絕無證經營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食堂對外承包。

(三)強化培訓,提高食品安全意識。一是加強對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以“全國食品安全宣傳月”為契機,大力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提高學校和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二是加強對學校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的培訓,按照新《食品安全法》建立監督抽檢考核和公示制度,推進食品安全的責任和制度逐層落實。三是強化技能培訓,全面落實“四有兩責”,不斷完善應急響應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隊伍能力提升,以便在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面前,能做到判斷準確、組織有力、反應迅速、處置高效,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充實力量,提升餐飲執法水平。一是要增加投入。要加大對餐飲安全工作的財政投入,解決好監管部門執法交通工具,快速檢測裝備,取證工具,資訊化裝置等。二是要完善隊伍,配齊配強監督執法人員,特別是要將具備專業素質、責任心強的年青人快速補充到執法隊伍中,為確保學校餐飲安全提供強大的後盾。三是強化對監管人員的培訓。根據國務院《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及省裡、市相關要求,有計劃地對監管人員在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等方面進行培訓,切實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水平。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5

一、基本情況

xx縣中心國小是一所縣城所在地的中心國小。學校現有教學班31個,學生1199人,其中住校生659人。現有教師75人,職工25人。學校現有校長一名,書記一名,副校長兩名,教導主任、德教處主任、總務主任、辦公室主任、電教辦主任、財務主任各一名,各類組織機構齊全,職責明確,四名班子成員分工協作,有序推進學校整體工作。學校成立了由教導處主管的教育教學工作小組,下設語文、數學、藏語、綜合四個教研組,主抓學校教學工作;成立了由德教處主管的德育工作小組,下設學生會和少先大隊,主抓學校精神文明及校園文化建設,師生政治思想工作,學生家校聯絡工作;成立了由總務處主管的總務後勤工作小組,下設安衛辦、後勤服務、營養餐管理組,主抓學校安全、後勤、衛生、維修、採購、營養餐供應等工作的管理及實施。

二、學校管理現狀

(一)修訂完善各類規章制度,推進制度化管理。學校制定了校長、班子成員、中層、教研組長、班主任、科任教師及其他專兼職人員工作職責,做到職責明確,分工清楚,銜接緊密,不留空擋,體現科學性、規範性、公平性、人文性和激勵性;建立健全教職工學習、工作、生活制度,師生請銷假、教學常規管理、校本培訓、校本教研、集體備課、學生管理、財務管理、門衛管理等制度,完善學生思想品德評價、“校園之星”評比、教職工綜合考核評價辦法等教育教學考核評價辦法,建立健全教代會、婦聯等群團組織機構,充分發揮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堅持校務、政務、財務公開制度,實行民主管理,定期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妥善解決學校工作中的熱點、焦點問題,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二)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三風”(教風、學風、校風)轉變。學校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規範辦學行為,積極實施精細管理,全力推動教育改革,全面構建和諧校園。緊緊圍繞教育教學質量這一中心;突出素質教育和校園文化兩個重點;實施集體備課、課堂教學、師生評價三項改革;加強制度建設、隊伍建設、質量建設、校園文化和學生教育管理體系五項建設;深入開展課改實驗、校本研訓、師德師風教育、“校園之星”評比、“平安校園”建立、陽光體育六項活動。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力爭轉變教職工思想觀念、教育理念、工作作風、教學方式和學生行為習慣、校園三風的根本轉變。

(三)細化隊伍管理,提升師德師能。1、加強師德建設。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積極開展師德培訓、和師德標兵評選活動,嚴格落實師德百分制量化考核,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2、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學校通過在教職工中廣泛徵求意見,認真修訂了教師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建立科學、合理、公正的教師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3、加強教師培養和培訓工作。採用“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坐下來研”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教師培訓,結合繼續教育、“國培計劃”和網路研修等培訓,積極開展“六個一”活動,即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讀一本教育專著,參與或主持一個課題研究,上一節優質課,在校報校刊發表一篇作品,寫一篇教學案例,每天進行一次自我反思。

(四)化辦學行為管理,提升學校規範化水平。學校嚴格規範辦學,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一是嚴格開齊開足上好課程。二是堅決執行規定作息時間。三是嚴格控制作業留量,科學設計作業內容,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四是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及各類文藝體育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切實增強辦學的活力和吸引力。五是加強圖書借閱活動,把學生個體借閱和班級集體借閱結合起來,在教室內建立圖書角,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自覺讀書的好習慣,積極建立書香型、學習型校園。

(五)細化教學管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按照新課改理念和要求修訂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

2、建立由校長主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具體負責,教導處具體實施的教學管理工作體制,形成“業務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教師”相互貫通的教學管理網路。

3、加強教學常規檢查,採用隨機抽查和集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堅持每天巡課,每週找一名教師和一名學生談話,每月進行一次教案、作業檢查,每學期進行一次教案、作業展評,推行超前三課備課、教案簽字審批、“問題”回查及跟蹤督查制度。

4、落實校長帶頭上課、聽課、評課、說課制度。校長和班子成員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一般教師不少於15節。實行推門聽課、隨機聽課,堅持有聽必評,有評必改和回聽、回查、回訪制度。實行“3+3+3”評課模式,即每節課至少提出三個優點、三個不足和三條建議。

5、嚴把“五個”關口,落實“五字”要求。

一是嚴把集體備課關,突出一個“細”字;

二是嚴把課堂教學關,突出一個“新”字;三是嚴把作業關,突出一個“精”字;四是嚴把輔導關,突出一個“實”字;五要嚴把測試關,突出一個“效”字。

6、加強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各學科教研組堅持每週召開兩次教研活動,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課標學習、專題研討及學術沙龍活動,全面推行“集體+個人”雙色筆備課法,確立了“研課、備課、上課、說課、改課”五環節備課模式。堅持開展教學基本功大比武、優質課、優秀案例、教研論文評選等系列活動。

(六)細化評價管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1、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機制。改變單純以考試為手段、以分數為標準的學生評價方式,實行多元評價,建立學生成長記錄,做好綜合素質評價。

2、積極開展“校園之星”創評活動,制定“校園之星”評選辦法和評選細則,把“校園之星”評選作為學生評價和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長期堅持。

3、利用每週升國旗儀式、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媒介,通過開展主題演講、德育講座、重大節日慶典、“孝敬父母月”“文明禮貌月”“雷鋒在我心中”“感恩勵志教育”等德育教育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五愛”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想信念、公民意識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堅持課程育人,把德育教育滲透於各門功課的教學之中,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方面;堅持家校聯絡制度,定期進行家訪、召開家長會(期中、期末各1次),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立體育人網路。

5、開展主題班會,落實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範,建立班紀班規和操行評分細則,狠抓行為養成教育,持之以恆的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培養良好的衛生、飲食、行為和學習習慣。利用品德社會課、法制講座、板報宣傳等形式,加強法制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6、通過開展安全知識問答、講座、競賽,安全消防疏散演練等活動,加強安全教育;逐級簽訂各類安全責任書,堅持每天的教師值日、領導值班制度,做好課間教師的巡視、放學執勤和領導巡查工作,建立學校安全工作預案和特殊學生健康檔案,把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7、加強體育藝術教育。堅決落實“陽光體育”,開展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1小時的課外活動時間。積極舉辦各類專項體育比賽,每年度年召開一次運動會,設立競技運動和趣味運動專案,使全體師生共同參與。

三、存在困難和問題

(一)學校管理人員數量不足,精細化管理落實不力。學校現有31個班,1199名學生,僅有4名縣教育局任命的班子成員,並且每名班子成員還擔任基礎課教學工作,學校事務性工作千頭萬緒,對學校管理工作分身乏術,一些教育教學檢查、評價工作交由學校教導處、教研組長等中層管理人員去做,但是這些中層管理人員老好人思想嚴重,怕惹人,不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長期以往,使一些消極怠工、溜號鑽空的教師有了可趁之機,工作落實不力。

(二)學校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足。長期以來,班子成員思想意識不高,凝聚力不足,不能嚴格落實既定的工作要求,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打折扣、搞變通的問題,甚至還存在推諉扯皮、推脫等現象,缺乏創新意識,使得好多工作成效不明顯,老好人思想嚴重,在工作中不敢說、不敢管,不能很好地起到帶頭作用,學校班子成員數量少,工作壓力大,加之學校地理位置優越,是上級各類檢查必經之地,班子成員週末、節假日經常加班加點,比其他老師多付出了很多。但是,根據現行的激勵機制,班子成員多做的工作幾乎沒有任何回報,只能是任勞任怨的奉獻,導致學校班子成員面對學校管理工作缺乏積極性,不能主動的思考謀劃工作,歸根結底都是思想上的問題。

(三)教師缺乏奉獻精神,思想功利化。老師普遍認為自己就是教書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是自己的份內事,其他都是份外事。對自己有益的事願意做,對自己無益的事想法設法逃避。多數老師不願當班主任,不願承擔其他兼職工作,遇到迎接檢查的勞動、打掃衛生、檔案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上級安排的精準扶貧摸底、送教上門、統計等工作,都是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學校把這些工作分配給老師,老師就一百個不情願,然後消極怠工,矇混過關,隨便弄個東西交給班子成員,學校也沒有專職人員去做這些事情,最終還得班子成員一一審查修改,比班子成員自己做還費力。對班子成員而言,所有的事情都是份內的事,安排給你的你就要負責到底,老師乾的事情你要幹,老師不幹的事你也得幹,24小時隨叫隨到,隨時待命。班子成員有苦無處訴,老師還會說,誰叫你是班子成員呢?你幹得多就活該。

(四)學校管理人員思想觀念落後,實施素質教育措施不力。

受社會大環境、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評價指揮棒和學校安全嚴峻形勢的影響,學校管理人員普遍認為在學校管理中安全第一,成績第二,把握了這個前提,凡是有安全風險的活動即使對學生再好也可以不開展,凡是對提高學生成績無益的事情能省則省,導致重智育輕德育、重結果輕過程、重成績輕能力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依然不能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只教書,不育人,忽視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知法不守法,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依然存在。德教處和班主任在開展學生養成習慣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時,工作方式、方法老套、陳舊,存在只要完成任務就好,不重視教育效果,缺乏如何有效開展活動的思考和創新,導致年年都在搞,年年沒提高,年年沒轉變的問題,這主要是對該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夠,育人意識觀念淡薄導致的。

(五)家長教育觀念落後,掣肘學校教育。農村學生家長普遍文化素質偏低,對學校教育不僅不能助力,有時候還會起反作用。一是家長對孩子溺愛、嬌慣,不注重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部分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差、行為習慣差。有的學生直到三年級,穿衣、整理學習用具還要家長協助完成,離開了家長,上課時一會兒找不見尺子,一會兒丟了筆;學校里老師教育學生不能隨手扔垃圾,見到垃圾要主動撿拾,走出校門,接學生回家的家長在校門口、公路上隨地吐痰,扔垃圾,讓學校教育的成果瞬間化為泡影;二是部分家長不懂教育,不會教育孩子。有很多家長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顧,內心又覺得對孩子有虧欠,於是想通過金錢彌補,學校有60%的學生每天都有零花錢,學生用這些錢在校外的小商店裡買辣條等各種小零食、小玩具,儘管老師一再教育學生那些是三無食品、垃圾食品,但是屢教不改。有的學生長期已形成了上學前買小零食的習慣,如果家長不給零花錢,就哭鬧,家長的溺愛造就的壞習慣讓家長也束手無策。有的家長長期對孩子的事情包辦代替,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作遲緩,跟不上大多數學生。三是有的家長把教育責任完全推給老師,見到老師就說:“他老師,你要把我娃抓緊哩。”但是家長自己,對孩子的表現不聞不問,認為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不生病,作為家長的責任就盡到了,甚至有的家長認為老師教育學生,是怕學生不好好學習,影響自己的教學成績,工資獎金。總之,家長的不作為或反作用,給學校教育造成很大困擾,我們老師深切體會到:家長是需要教育的。

四、下一步工作改進措施

(一)加強教職工思想教育,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利用每週的政治學習教育活動時間,組織教師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師行為準則》,觀看全國模範教師、感動中國人物等視訊,要求教師做交流發言,從中找差距、找不足,探索解決之道,形成人人崇尚模範、爭做模範的良好氛圍;組織教師到條件更為艱苦的偏遠學校進行學習、參觀,讓事實說話,在一定淡化教師盲目攀比、不敢擔當、不願奉獻的想法,通過以上方式,讓教師進一步認清自己的職責所在,增強大家的奉獻意識。

(二)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進一步明確班主任工作,強調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每月召開一次班主任工作會議,為班主任搭建共同交流、學習的平臺,從中查擺問題,探討解決辦法,分享好做法、好經驗,從而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三)抓班子建設

定期組織班子成員召開學習會,進一步提高思想、統一認識,對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要學深、吃透,領會上級部門的工作要求,同時要求實事求是彙報近期工作開展情況,以此督促班子成員真抓實幹。

(四)加強常規工作的督查力度

建立常規工作臺賬,定期召開中層會議,逐項檢查落實情況,對未完成的要當面說清原因,並保證完成時限,同時不定期對相關工作進行抽查,避免陽奉陰違或彙報不實的情況發生。

(五)狠抓教育教學質量

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計劃,通過校本研修、校本培訓以及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為教師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將教研工作抓細、抓實。

(六)強化工作責任

進一步細化責任分工,將工作責任到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良好氛圍。

(七)完善考核評價機制

重新推薦、挑選教師代表,定期召開教代會,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努力營造公正、公平的競爭氛圍,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進取心。

(八)凝心聚力,團結一致

多開展有益於教職工身心健康、拼搏進取的集體活動,豐富教職工的業餘生活,讓大家在實踐活動中形成默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從而進一步凝聚人心、團結協作。

(九)加強家長學校建設

定期召開家長培訓會,分批次、有針對性地組織不同型別學生家長到校進行座談,就學生學習、安全、行為習慣等對家長進行培訓、教育,對優秀家長要進行表彰,邀請其做交流發言,對思想意識觀念淡薄的家長要進行批評教育,讓廣大家長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從而形成家校聯合、家校共育的良好模式。

五、學校對貫徹《標準》的理解和認識

《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是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彰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為規範辦學指明瞭方向,因此,學校要根據《標準》,不斷加強學校的規章制度建設,通過學校制度化、規範化的管理和教育,不斷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上,以往我們學校在許多方面的做法是與《標準》相契合的,但要達到《標準》要求,在現行的實際教學工作中還存著一定的缺失、問題、困惑和難度,例如我校數學、科學、語文專業教師缺乏,近年來各級組織關心支援教育,為我校配備了充足的教學硬體器材,但由於缺乏專業教師,這些器材的利用率不高。再如在“培養學生生活本領”方面,由於我校生源絕大部分來自農村,學生在家中參與種植養殖等活動的機會非常多,因此學校為學生安排的勞動實踐機會較少,今後在這些方面要多做工作,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

總之,貫徹落實《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對於促進學校和諧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意義深遠,我們將深入學習《標準》要求,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實施細則,通過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6

為了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根據教委的統一部署,我校圍繞上級提出的幾個問題,深入教師、深入班級、深入學生,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調研活動。本次調研目的是瞭解學校管理工作亮點及做法,學校規章制度執行情況,校園文化建設,各功能室使用和教學工作常規管理情況,共同探討完善教學管理制度,促進學校形成以提高整體工作全面發展的教學管理機制。現將調研情況簡單彙報如下:

一、學校管理亮點及做法

談起亮點工作,基於我校實際情況,不敢橫向與先進學校相比,只能縱向與我校過去相比。在學校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分工合作和全體教師的認真努力下,與我校以往相比,以下兩個方面有了明顯提高。

(一)、抓好業務建設,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教師要教好學生,必須精通所任學科的大量專業知識,還必須具有廣泛的文化修養。有了“一桶水”,還需要不斷更新補充,才能源源不斷地提供給學生的“一杯水”。為了讓教師們的知識能不斷進行更新,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在工作中具體是這樣做的:

1、開展練兵活動,提高教學能力

每年開展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評比活動。教師們都能積極參與,近幾年選出10位校級骨幹教師,5位校級學科帶頭人,6位市骨幹教師,4位市學科帶頭人,1名教師的優質課在棗莊市獲一等獎。

2、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水平

(1)提高集體備課質量。各教研組有研討主題,備課組有活動重點。

(2)深入開展教研活動。內容多元,形式多樣,途徑多種,重點採取“走出去聽聽”和“請進來講講”兩種形式。安排教師外出學習。學校定期開設研討課、專題講座、教研論壇以及“讀書沙龍”活動、開展教師繼續教育活動,教師利用業餘時間參加提高學歷學習。

(3)開展課題研究活動。老師們在教學和開展課題研究中表現積極,四項課題分別在省、市、縣立項結題。老師們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多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市級獲獎。

(二)、抓好道德建設,提高學生德育素質

1.從學生的一日常規抓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形成良好的品德修養和嚴謹的校風校紀。利用黑板報、紅領巾廣播臺、家長會,對學生進行一日常規教育。做到校內校外相結合。

2.是通過班會狠抓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做到警鐘長鳴。為落實該項活動,我校充分利用晨會課、班會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3.繼續利用晨間活動,嚴格升降國旗制度,向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的三愛教育,陶冶了學生情操。並且開展了校內值日、公益勞動、愛國主義教育、環保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規劃實施及制度建設情況

學校三年規劃的制定到開始啟動,歷時一年時間。一年中,學校一切工作以學校三年發展規劃為依據,緊緊圍繞三年發展規劃實施、調整、補充和完善這一主線,以建設“人文校園、和諧校園”為導向,以“科研興校、質量立校、特色亮校”為策略,以注重培養學生“會學習、守規範、學做人”為要求,以“夯實基礎、勤于思考、注重實踐”為抓手,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學校通過不懈努力,基本達成了以下目標。

(一)、改善辦學條件

一年來,學校的面貌得到了較大的改觀,總投入15多萬元。安裝了取暖裝置、配齊了膝上型電腦、完善了電子監控系統、更換了防盜門和學生課桌椅;對校園部分線路進行重新鋪設;對校園的圖畫和牆壁進行了粉刷,美化了校園。

(二)、完善常規管理,落實素質教育

我們從實施素質教育的高度,認真紮實地做好校園、教師、學生、教育教學、後勤服務、資料建設等六項常規管理工作,並努力做到工作有長打算,有短安排,每項工作有專人負責,責任到人,並定期檢查、考核,將工作目標落到實處。

⑴重管理方法的改進。在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上,我們採用經緯交叉的立體管理模式。所謂“經”,即縱向的條線型管理,就是在校長的領導下,班子成員分管各自的一條線,直接為管理負責,獨立開展工作。根據學校的工作目標、任務、要求以及實際情況等,分工負責,確保了學校各項工作向基層落實。所謂“緯”,就是加強橫向聯絡,班子成員實行“包班”制度,定期深入各班,瞭解老師和學生,把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

⑵重教學規範的完善。教育質量是學校生命所在,學校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工作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中心環節,我們重視加強教學管理,並不斷規範和完善。

我們認真組織教師學習課程計劃,使我校教師認識到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是依法治教的具體表現,努力優化學科課程,不斷強化活動課程,並加強課程的調控管理。我們按照課程計劃開齊各類課程,並要求教師上齊、教好每門課。一是加強課程監管力度。加強平時的調查、檢查,特別是加強對薄弱學科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改進。二是重視學科質量提高。通過檢查,開展教研活動,進行質量揣測等方法,保證各學科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經過我們的努力,在上學期教育局的抽檢中我校畢業班成績在一般國小中排名第四位,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平時的工作是分不開的。

通過調研我們對我校制定執行情況進行了分析,在制度執行過程中,出現了打折扣的現象,制度建設的目的仍然是應付檢查,削弱了制度的約束和激勵功能。

要解決學校這些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正視存在的問題,提高管理水平,端正辦學思想,明確辦學宗旨,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樣,學校才能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1、正確處理好幾種關係,保證學校管理制度的實施。

(1)約束和自由的關係。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必須接受各項規章制度的約束,這是為了維護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利益,保證學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作為學校管理者,在建立健全制度的過程中,要引導廣大師生員工正確認識自由和約束的關係;

有關制度的建立要充分發揚民生,廣泛聽取意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所制定的制度要取得大多數教職工的認同,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科學性。

(2)全員和主體的關係。完善的學校管理制度,應該是對學校內所有的人都起作用的,對全體人員都具有約束力。

(3)過程考核和階段考核的關係。要把學校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實處,發揮制度的調控功能,必須把過程考核和階段考核相結合,堅持以過程考核為主,階段考核為輔。所謂過程考核就是該注重對每節課、每個活動、每項工作的考核,並記錄在案。所謂階段考核就是以平時過程考核為依據,一定時期(一個月或一學期)內的考核,這樣做有利於保持制度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避免“平時不抓緊、期末算總賬”,有利於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又能突出階段工作重點。

2、堅持“以師為本”,拓寬情感渠道。

以師為本,實行民生管理,就要充分相信教師,依靠教師,讓廣大教職工參與學校各項重大問題的討論和決策。這樣可以使領導與教職工處於平等地位,變上下溝通為平等溝通,變單向溝通為雙向溝通。這樣不僅有利於提高管理水平,還能增進了解,使人際關係的水平向更高層次發展,更穩定持久地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於和諧校園的建設。

3、注重師資培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影響教育成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實施教育,把受教育者培養成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未來的各種人才,政府、社會、家庭、學校都負有相應的責任,學校要儘可能多地開展家訪,與家長面對面進行聯絡溝通,使家長們關心子女受教育的情況,支援學校、教師的工作,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再就是學校要在現有的教師資源的現狀下,群策群力,加大學校經費投入,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思想素質。只有教師敬業,社會家長支援,教學質量才會逐步提高。

三、加強教學管理,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其成功經驗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備課、課堂、作業、考試和環境中做到了三細節一是備課細節,在教師教案檢查中,絕大多數教師備課已經達到了規範化要求。

二是課堂細節,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觀念,上課鈴響前,教師必須提前侯課,精神飽滿地走進教室;教師講課必須使用普通話,語調清晰,語速平穩,語氣親切和藹;要求上課有教案,教具的準備。教師上課前必須備好教案,準備好教具,要按設計的教學過程上課,不得隨心所欲和處理與教學無關的事;這些細節要求有效確保了課堂的教學質量。三是作業細節,為了進一步強調作業的有效性,學校在推行細節管理過程中,除對作業內容、作業量有嚴格要求外,還非常注重作業的批改、較正,特別是要求教師批改作業必須做到全批全改,作業本必須有糾錯、有反思,真正落實了做必改、錯必究的作業細節要求。

但是部分教師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備課方面還不能按新課程要求陳述教學目標,教學流程沒有進行過程化設計、只羅列教學內容要點、實質性內容等缺陷還在一定上存在。

2、課堂教學方式上還存在兩種傾向,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重視新課程教學形式,不重視教學實效;也有一些教師拿著新課本採用舊教法。

3、學校對課堂教學監控力度不夠。

4、有的教師課堂教學狀態不佳,上課缺乏準備,備課不認真,用資料代替教案的'現象仍然存在,教學隨意性大、課堂紀律差;

5、部分教師對學生缺乏耐心和愛心,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益低下。

6、部分領導作為班子成員在行使自己的教學管理職責時,檢查走過場。

建議:

1.進一步強化教學過程管理要在原有教學常規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六認真”(即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輔導、認真作業、認真計劃、認真總結)的要求,要深化過程管理,加強對備課、上課、作業佈置、作業批改的檢查。

2.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要進一步開展好校本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活動質量、提高研究水平。

3.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學校要進一步加強教情學情分析,進一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消除課堂隨意性;教師課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不允許以資料代替教案;在課堂上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嚴禁一講到底滿堂灌,每堂課應留給學生思考和自我消化的時間和空間。

四、課程開設情況

1、充分認識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提升教師素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做到減負增效,堅決把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減下來。

2、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課程計劃。我校嚴格按照國家和我省課程開設的有關要求,全面加強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管理體系建設,加大對學校課程開設工作的管理力度,確保學校開齊、開足、開全各類課程。做到:堅持按標準課時開課,不隨意增減課時(國小一、二年級每週課時數不超過26節,國小三至六年級每週課時數不超過30節。);堅持按課程設定開課,不隨意增減科目;堅持按課程標準要求教學,不隨意提高或降低教學難度;堅持按教學計劃把握進度,不隨意提前結束課程和搞突擊教學;堅持按規定的要求考試,不準隨意增加考試次數。沒有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隨意調課代課、趕超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的現象。嚴禁佔用體育、音樂、美術等課時補習其他文化課,確保學生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

3、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活動時間。我校每週上課5天,學生每日在校參加教育教學活動的時間不超過6小時,每節課上課時間為40分鐘。嚴格執行節假日放假通知,不佔用課餘和節假日等時間安排學生集體補課或上新課。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作息時間。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同時,我們向家長宣傳:學生每天睡眠不少於10小時。

4、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嚴禁教師對學生實行有償家教、有償補課,教師也不得組織學生統一徵訂教輔材料。對有償家教及統一徵訂教輔材料的教師,採取“一票否決”的辦法予以處理,年度考核直接定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從目前情況來看,無有償補課行為,無教師要求學生購買教輔材現象。

存在的問題:

1、在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中,個別學科師資不配套,沒有專職教師,只能由其他科任教師兼任(如科學、綜合實踐、美術、體育等),導致教師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有待提高。

2由於受到人員編制、崗位設定和教師工作量不均衡等特殊原因的影響,個別學科安排不太合理。

建議:

1、均衡師資力量,配足配齊專職教師。

2、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學科培訓、大力開展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五、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其終極目標就在於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通過學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優美的物質環境所施加給學生的積極影響和感染、薰陶而實現教育的目的,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體現了學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蘊。目前,我校的校園文化設施還非常單薄,給人的感覺就是學校有骨架,但缺乏內涵,缺少靈魂性的東西。今後,學校應量力而行,進一步綠化美化校園環境,逐步建設文化長廊、讀報欄、讀書園地等校園文化設施。

六、各功能室使用情況:

學校能堅持把功能室的管理使用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之中,納入到課程教學管理工作之中,做到管理規範化、制度化。各室均設立專人負責。各項規章制度健全,負責人能及時記錄。

學校把功能室的使用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能滿足教學要求的情況下努力發揮教育資源的育人作用。

存在問題:

由於我校條件有限,各功能室配備不能達到市級標準,缺少科學實驗室、綜合實踐室、音樂室、美術室、閱覽室,在現有的條件下我們只能一室多用。部分功能室設施太陳舊,如微機室,多數微機已經打不開,老師們只能用自己的膝上型電腦進行演示教學;圖書室只有500多本,質量也較差(單一)不能滿足學生閱讀要求。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多投入資金,在現有的條件下,儘量滿足教育教學要求。

七、學校面臨的其他困難和存在的主要差距

(一)基礎設施運動場、體育活動用地不達標。沒有200米環形跑道及100米直跑道,只有一個籃球場,但場地和設施不完善,需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和擴建。

(二)教學裝備與裝置

實驗裝備和現代教育技術裝置。學校老師們已經配備了膝上型電腦,但班班通至今沒能投入使用。

(三)教師隊伍建設。我校有一支愛崗敬業、奮發進取、團結幹事的教師隊伍。但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形勢和人民群眾對優質國小教育資源的急切需求,這支隊伍也遇到了新的困難和挑戰。教師結構不合理,總體質量不夠高。面對新形勢的教育,有些教師思想陳舊,接受新事物太慢。

(四)下一步設想

1.加強領導,提高領導水平。學校領導要繼續保持校團結務實、爭創一流的領導作風和工作作風,發揚民主,深入教育教學一線,提高專業技術和管理水平,成為全校教師的楷模。

2.進一步健全規章制度,細化並落實常規管理;改革和完善評價標準,建立以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階段評價和大學聯考評價相協調的科學全面的評價制度。

3加強教師培訓,建立教師培訓制度,制定教師培養計劃,努力創造有利於培養教師的人文環境,促進教師更新觀念,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4.加強教研工作,建立學校教研製度,加大教研經費和裝置的投入,大興教育科研之風,以研促教。

5.一如既往地抓好學校內部管理,千方百計穩定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6.多方爭取資金,加大投入,減輕學校債務負擔,繼續推進學校建設程序。

清華園國小走到今天,校園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觀,管理制度日臻完善,教學質量逐漸提高。學校的每一點進步,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離不開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援和精心指導,更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學校領導和老師的堅守與奉獻。展望未來,前景美好,任重道遠。我們會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堅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正確方向,進一步更新觀念,推進改革,優化管理,提高辦學質量。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7

一、基本情況

新村中學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初級中學,校園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842平方米,體育運動場面積3500平方米。現有8個教學班,在校生316人,教職工44人,專任教師37人,其中具有高階職稱7人,中級教師12人,縣級以上骨幹教師6人。學校現有校長一名,教導主任、政教主任、總務主任各一名,各類組織機構齊全,職責明確,4名班子成員分工明確,有序推進學校整體工作。學校成立了由教導處主管的教育教學小組,下設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四個教研組主抓學校教學工作;成立了由政教處主管的德育工作小組,下設團小組,主抓學校精神文明及校園文化建設,師生政治思想工作,學生家校聯絡工作;成立了由總務處主管的後勤工作,下設法制安全、財務衛生、後勤服務,營養餐管理,主抓學校財務、後勤、衛生、維員、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班主任、科任教師及其他兼職人員工作職責,做到職責明確,分工清楚,銜接緊密,不留空檔,體現科學性,規範性,公平性,人文性和激勵性;健立健全教職工學習、工作、生活制度,師生請銷修、採購、營養餐等供應管理及實施。

二、學校管理現狀

1、修訂完善各類制度,推進制度化管理。學校制定了校長、班子成假、教學常規管理、校本培訓、校本教研、集體備課、學生管理、財務管理門衛管理等30多項制度,完善學生思想品德評價、教職工綜合考核評價辦法等教育教學考核評價辦法,建立健全教代會、團組織,充分發揮民主監督和參政職能,堅持校務、政務財務公開制度,實行民主管理,定期召開教職工大會,完善學校工作中的熱點、焦點問題,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工作積極性。

2、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三風”轉變。學校一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規範辦學行為,積極實施管理精細化,全力推動教育改革,全面構建和諧校園。緊緊圍繞教育教學質量這一中心,突出素質教育和校園文化兩個重點;實施集體備課、課堂教學、師生評價三項改革;加強制度建設、隊伍建設、質量建設、校園文化和學生教育管理體系五項建設;深入開展課改實驗,校本培訓,師德師風教育、陽光體育教育活動。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實現了教職工思想觀念、教育理念、工作作風、教學方式和學生行為習慣、校園三風的根本轉變。

3、細化隊伍管理,提升師德師能。加強師德建設,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積極開展師德演講和師德標兵評選活動,嚴格落實師德百分之化考核,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學校通過在教職工中廣泛徵求意見,認真修訂了教師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建立科學、合理、公正的教師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加強教師培養和培訓工作,採用“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坐下來研”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教師培訓,結合繼續教育、“國培計劃”和網路研修等培訓。

4、細化辦學行為管理,提升學校規範化水平。學校嚴格規範辦學,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一是嚴格開齊開足上好課程。二是堅決執行規範作息時間三是嚴格控制作業流量,科學設計作業,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四是積極開展陽關體育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及各類文藝體育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切實增強辦學的活力和吸引力。五是加強圖示借閱活動,把學生個體閱讀和班級集體借閱結合起來,在教室內建立圖書角,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培養自覺閱讀好習慣,積極建立書香型學習型校園。

5、細化教學管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按照新課改理念和要求修訂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建立由校長主管,教導主任負責的教學管理體制。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8

為了促進學校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大塢鎮中心國小於20xx年10月27日對學校管理工作進行了深入的調研。本次教學管理工作調研主要圍繞六方面內容進行:一是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情況;二是學校發展實際的中長期規劃,學校辦學目標及制度建設;學校規章制度是否健全;教師專業素質提高的具體措施;三是學校在課程開設、教育教學、作息時間等規範辦學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和困難,存在的原因及建議。四是校園環境及校園文化建設是否符合現代學校發展方向,是否符合本校實際,校園環境是否存在出現髒、亂、差現象,在校園文化建設及環境衛生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及建議;五是現有實驗室、圖書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師所配備微機管理和使用情況;六是學校領導在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方面作用發揮情況,收到了預期的調研效果。現調研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亮點點選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學校在教學管理中能依據教學規律,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工作,突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常規管理制度化。

2、教研活動校本化。

3、素質提高多途徑。

4、骨幹培養重幫帶。

5、學科活動顯特色。

6、領導深入抓教學。

我校是一所市級規範化學校,現有1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20餘名,48位專任教師。我校制訂了科學實際的中長期規劃。嚴格按照《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驗方案》設定課程,嚴格控制學生作息時間。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晚間、雙休日和其他法定節假日不上課,一、二年級學生不留家庭作業,其它年級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依託“雷鋒學校”為特色,開齊開足了地方、校本課程。制定了嚴格的巡、查課制度,教師授課課程表與學校總課程表、班級課程表完全一致。我們以“解放學習力”為原則,大力實施課堂教學改革,逐步探索出“三三五主動教育”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課堂“增效”達到“減負”目的。

我校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實現了教師人手一機,班班通多媒體。全校多媒體教學平臺總數達16個。學生微機室30臺液晶電腦配備,學校投資50餘萬元新建餐廳,投資2.6萬元新購650套學生升降式鋼木課桌凳。投資8000元栽植30多棵法桐樹、銀杏樹。通過這些投入,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校園總體規劃科學,教學、運動、生活等分割槽明顯,佈局錯落有致,做到了硬化、綠化、美化。有標準運動場,環形跑道,有配套的體育設施;生均建築面積達到了省定標準。圖書總數達到27284冊,生均圖書達到40冊。今年學校投資3萬餘元新購圖書4000餘冊。圖書室、閱覽室、實驗室全天開放。

學校堅持以“為每一個學生積蓄成才的力量,為每一個教師搭建發展的平臺”為辦學理念,以“一切為了師生髮展”為辦學宗旨,把培養高質量人才作為辦學根本目的。校旗、校徽、校歌置於學校顯著位置並在學校網站公示。學校在高舉“生本教育”的旗幟下,適時向師生提出了“主動教育”。學校精心挖掘和提煉教育內容,分樓層設計教育內容,一樓為地方文化和校本文化,二樓為孝文化,三樓為善學文化,共製作72塊展牌,對學生進行耳濡目染的薰陶。各功能教室都懸掛著師生的作品,共計120餘幅,作品內容豐富、意義深遠,充分發揮了校園文化的'薰陶作用,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長見識,明白事理,擔當責任。學校創設富有特色的個性化班級文化環境,提升班級文化品位。

  二、問題連結

1、部分幹部工作思路不清,職責含糊。不知道該幹什麼,怎麼幹。新課程背景下教研工作的職能應轉變,部分業務幹部沒有自己的思路,隨聲附和,專業引領不到位。

2、硬性制度多,人本激勵少。學校要從教師、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的角度建立評價制度。

3、部分業務幹部應付差事多,主動學習創新少。

4、部分交流教師工作不能盡職盡責,成為受援學校的負擔。

5、名優教師少,特別是專業科目。

6、校本教研層次不高,實效性有待加強。與資訊科技結合點把握不好,缺少交流與溝通,資源共享意識薄弱。

  三、感悟與建議

1、提高交流教師的層次。

2、領導幹部要增強自主學習的緊迫感。

3、校本教研要深入開展。

4、要創新管理機制,修訂管理制度。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9

為進一步搞好我校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市人事局市人發〔xx年 月 5日- 月30日對我校實行崗位管理工作以來的情況進行了一次調研。現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崗位設定

我校是市教育局直屬重點完全中學,屬市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市編委核定編制控員數 5人,核定領導職數4個,核定內部機構數4個。目前,全校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0人,其中:高階專業技術人員25人(含高階政工師3人),設定高階專業技術崗位2 個、高階管理崗位4個;中級專業技術人員47人(含政工師2人、主任科員3人),設定中級專業技術崗位34個、中級管理崗位6個;初級專業技術人員 8人,無初級管理崗位。設定工勤崗位6個,其中:高階工4個,中級工2個。所設各類崗位均按現有人員已經聘任,無落聘各類人員,無高職低聘和低職高聘人員。最高崗位年收入2370.3元,最底崗位年收入 32 2元,單位崗位平均年收入24828元(包括學校獎金在內),單位檔案工資年收入 6785.52元。

二、措施和辦法

我校崗位管理與實行教職工聘任制同步。採取的措施和辦法主要有:

在規章制度方面,制訂了《西安市第三十中學教職工聘任制暫行辦法》、《西安市第三十中學教職工津貼發放暫行辦法》、《西安市第三十中學教職工考核實施細則》、《西安市第三十中學關於坐班制的規定》等規章制度,其制訂和修改均經教代會通過。

在聘用合同制方面,強調全員推進,校長與受聘教師簽訂聘用合同書。在實際操作中,堅持三"定"(定編制、定崗位、定任務)、三"結合"(對教師從政治思想、師德修養、教育教學能力、教學質量和履行職責等方面進行考核,做好平時的記實考核,實行過程性考核和階段性考核相結合;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結合;領導、教師和學生評價相結合。)每學期末將考核結果綜合一次,考核結果與本人見面並作為晉升高一級職稱、評選先進、續聘、解聘和獎懲的依據。

三、積極作用

自我校實行崗位管理以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獲得了上級和社會的.好評。

1.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全校教職工基本上可按照崗位管理職責的要求做好本職工作,責任心得到進一步加強。教師專心於教學,集體備課、鑽研業務、勤於教務的風氣愈來愈濃;行政人員忠於職守,上班時間行政人員串崗、不在崗等現象大幅度減少,服務於教育教學的理念深入人心。

2.初步打破了平均主義和"大鍋飯"。在津貼發放上,按崗位、學科計算係數再乘以實際工作量確定當月津貼。教職工在每月考勤的基礎上按崗位職責和工作量領取津貼。

四、存在問題

1.學校缺乏用人自主權,還受到體制、經費等方面的制約,導致校外優秀教師難以引進、校內優秀教師容易"跳槽",不利於學校發展。

2.職稱評定方式落後,未能實現評聘分離和高職低聘、低職高聘。一線具有高階職稱人數和管理崗位具有高階職稱人數幾乎持平,嚴重影響了一線教師的積極性。

3.由於歷史原因,我校還有在崗8名集體性質職工,造成學校在崗位管理之外按人設崗的現象存在。

五、意見和建議

1.實行教育人頭經費包乾,擴大學校用人自主權,為教育教學人才合理流動提供有效保障。

2.全面推行職稱評聘分離和高職低聘、低職高聘,便於學校將聘任制落到實處,做到職責明確、人盡其事。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10

學校食堂是學生用餐的聚集地,食堂及飲食衛生狀況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及社會穩定,近年來我區各級政府及衛生、教育行政部門在學校食堂建設及食堂飲食衛生安全方面下了較大的力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生活質量,有效地防止了學生群體食物中毒等事故的發生。但是,學校食堂由於基礎條件差,資金投入不足,加上經營體制等方面的原因,仍存在一些衛生安全隱患。近段時間,寶峰鎮的人大代表對學校“辦食堂”的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存在問題:

一是學校存在“兩輕”現象。由於思想認識的不足,學校辦食堂存在輕衛生管理、輕衛生基礎設施投入等問題,具體表現是:有的學校食堂面積狹小、功能佈局不合理、缺間少室,設施簡陋、生熟切板不分、交叉汙染現象嚴重,難於保證飲食衛生安全。

二是衛生法律意識淡薄。食品監管點多面廣,監管到不了位。學校食堂未取得有效衛生許可證違法從事飲食經營活動,從業人員未取得健康證上崗。

三是選址不盡合理、功能不分割槽。學校在新建、擴建、改建食堂的選址不盡合理、設計不合理、功能區分不明確,導致一些新建的食堂不符合衛生要求。

四是食品採購把關不嚴,採購大宗食品時,未向生產廠家或批發商索取檢驗合格證等相關證件,未按要求建立食品購銷臺賬,未與食品供應商簽定安全責任協議書,有的採購、使用“三無”產品及其他不符合衛生要求或標準的食品及原材料。

五是學校食堂沒有統一的檢驗裝置和檢驗措施,當出現疑問時,無從就近就地檢驗,食品安全難以有效保證。

六是缺乏專業知識,缺乏良好衛生習慣,不會營養搭配。學生正處於長身體,發育成長的階段,營養需求較高,食堂員工的素質對於孩子們的飲食健康起著關鍵作用。但從學校食堂員工結構上看,工作人員一般是50-60歲人員,大多來自農村,文化水平較低,在上崗前並沒有接受正規的技術培訓和基礎知識培訓,對於菜品營養搭配知之甚少,同時存在個人衛生習慣欠佳,操作不規範的問題。

七是學校食堂臨聘人員勞動關係管理不規範留隱患。學校食堂員工基本屬於臨聘人員,屬於合同短期化管理,且工資待遇相對較低,沒有按《勞動法》繳納五險一金現象普遍,並且因為經濟利益、自身需要等方面緣故,存在較大的流動性。由於其臨時性,時間久了,要求解決退職費等問題又會接踵而至。

八是財政補貼餐費有“暗箱操作”的嫌疑。學生的“營養餐”、“貧困餐”都有上級財政補貼的專案經費和本級補貼的`經費。有專案經費,就必須進行審計,就應公開、公平、接受社會的監督。部分學校食堂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賬目不規範,收支不公開,財務管理混亂。難免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

九是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學校是學生充實內在,提升素養的地方,教育事業屬於社會公益事業,學校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不是盈利。因此,一切以盈利為目的的活動應當遠離校園。辦食堂、開商店都是屬於社會服務,不應由學校來承擔,而應購買社會服務。但是現實是,一些以盈利為目的的餐飲、商店(超市)開在學校內,甚至有的學校以封閉式管理和安全衛生為名,禁止學生在校外購買,形成實質上的壟斷。

十是環境汙染不可避免。由於學校食堂離教室很近,上午11時左右開始炒菜,油煙對學生的學習有影響;食堂的廢棄物處理也很困難,沒有集中統一的處理,很難保證環境不受汙染。

歸結起來,是衛生安全意識不足、衛生法制觀念淡薄、衛生管理措施有限等問題。為此,我們建議:

一是對學校學生用餐實行公開競標。統一向社會購買服務,集聚監管的優勢,確保食品安全。成立由教委、發改委、衛計委、工商局、食藥監局參加的學生食品供應監管領導小組,負責學校學生食品供應的統一組織領導、審批檢查工作。必要時,引進有資質的社會餐飲企業參與經營。餐飲企業進入學校學生用餐經營實行公開招標。接受社會的監督。能解決目前出現的諸多問題。

二是便於從源頭和產品兩個方面對食品進行監管。如果對學生用餐引進企業提供服務,那麼食藥監局只要對企業活動進行監管就能免除食品安全的危害。採用網際網路+、企業聯農戶等優質優選方案:農戶在田間地頭的種植到提供給餐桌上學生的蔬菜、食品都會一一記錄在案。通過企業的訂單供應,同時可以解決如:農業園區建設的訂單、飲水源保護區農戶的收益等問題。

三是學生用餐的企業化管理,可以解決目前學校辦食堂帶來的很多問題。對學校教育事業經費有一定的補充(招投標後獲得的利益)。對政府能夠產生一定的稅收。同時能夠減少環境汙染,防止食品安全追責,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11

近年來,隨著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全面貫徹實施,農村中國小校的經費管理已成為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話題,已愈來愈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如何完善教育經費管理模式,管好用好教育經費?__市各級財政部門為此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一、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情況

20__-20__學年度,__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共有農村中國小校1671所,其中:農村國小1461所(含389個教學點,220所中心學校),國中學校210所。農村中國小在校學生人數383831名。在職農村中國小教職工25505名。

20__年,__市在1區9縣進行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全面貫徹落實了“兩免一補”政策,這項政策惠澤了全市80萬農村中國小生。各級財政部門以實施新機制為契機,優先保證並不斷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資金保障力度,確保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以20__年為例,全市10個縣區全年預算內教育支出56179萬元,加上中、省、市安排的“兩免一補”資金9160.5萬元、危房改造資金7051萬元、教育專款2963萬元、縣區配套20xx萬元,教育資金投入總量達77967.5萬元,比20__年增加了18898萬元,增長32%。全市農村中國小校公用運轉經費4778.2萬元,教職工人均年公用經費達1873.4元,比以前年度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從而,確保了農村中國小校教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和學校的正常運轉,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義務教育事業的發展。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以後,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學校資金量增加,管好用好教育資金已成為各級財政部門必須加強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市為切實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於20__年在全市初步建立起“預算到校,專戶到校,撥款到校”的農村中國小校教育經費管理方式。各縣區按新的管理方式,設立了教育資金專戶,以國中學校、中心學校為基本預算單位,逐校編制並彙總農村中國小校預算,按預算進度撥付資金。新的管理方式執行後,對規範農村中國小校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農村中國小經費管理方式對比分析

目前,從全市情況看,各縣區對農村中國小教師工資已全部實行銀行代發,對學校公用運轉經費和專項資金的管理方式各有不同,大體來看,有以下五種管理方式:

第一種是中心學校集中核算的方式。這種方式是將農村中國小教育經費核算與管理集中在中心學校。如旬陽縣,對於學校公用運轉經費,由縣財政部門年初預算到縣教育部門,教育部門根據二級預算分期撥付到校,以中心學校為獨立核算單位,村組國小經費支出向中心學校報帳;對於專項資金實行財政、教育部門兩家聯合下達資金分配檔案,教育部門負責專案實施,財政部門負責按專案實施進度撥付資金。工程完工後,由縣財政、教育部門對工程支出票據進行稽核報帳。財政部門不直接對學校公用運轉經費實施監督,由教育部門、中心學校實施內部監管,以學校自行管理財務為主。

第二種是鄉鎮會計集中核算的方式。這種方式是由鄉鎮會計核算中心對農村中國小校經費實施集中核算與業務管理。如平利、嵐皋縣,對中國小校公用經費支出實行鄉鎮會計集中核算;對專項資金實行報帳制,即:學校將專案建設支出票據報送縣財政部門稽核後,按工程進度直接將資金撥付到校。

第三種是會計委派制管理的方式。這種方式是縣財政部門委派會計駐鄉鎮對農村中國小校教育經費實施支出稽核管理。如白河縣,對於學校公用運轉經費由縣財政部門駐鄉鎮委派會計稽核把關後支付;對於專項資金直接撥付到校,由縣教育部門負責專案組織實施,財政部門按專案進度撥付資金,支出票據由委派會計和財務總監稽核後支付。

第四種是縣教育部門集中管理的方式。這種方式是在縣教育部門內部設立核算機構,對鄉鎮國中學校、中心學校財務集中核算。如石泉縣今年在縣教育局內成立了教育經費支出中心,負責管理全縣農村中國小校財務核算與監管,實行“集中管理,統一開戶,分校核算,報帳制管理”的辦法,財政部門負責按預算撥付資金,資金監管由教育部門教育經費支出中心負責。

第五種是縣財政部門集中管理的方式。這種方式是將農村中國小校的財務核算與財務管理上收到縣級集中管理。如漢陰縣,在縣財政局會計核算中心設立教育經費核算股,負責管理全縣農村中國小校的財務核算與管理業務,直接管理到國中及中心學校。對學校公用運轉經費、專項資金由教育經費核算股集中核算,實行報帳制管理,從收支源頭上監控財務活動,增強了資金使用的計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__市對農村中國小校教育經費的管理方式不統一,有的管理方式停留在舊的“以鄉鎮為主”的辦學體制下,有的管理方式已與“以縣為主”的新體制相適應,還有的管理方式處在新、舊體制的交叉執行中。從各縣區的實際情況看,存在著四個方面的突出[文祕站:]問題:一是財政監管缺位。實行學校集中核算、鄉鎮會計集中核算及會計委派管理方式,縣區財政部門實際上只管了經費的預算與撥付,面對量大面寬的教育經費監管沒有到位,由學校、鄉鎮或委派會計實施監管,一些學校財務管理出現了漏洞;二是管理關係不順。實行鄉鎮會計集中核算、學校獨立核算或會計委派管理,縣區財政部門未對學校經費進行核算和監管,鄉鎮領導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會計核算環節中經費支出的審籤,影響和制約了學校的財務主體地位。教育部門認為只參與資金初級分配,對學校資金監管中間隔著鄉鎮政府,想管而又不便於去管,使本系統財務監管難以實施。三是運作程式繁雜。實行鄉鎮集中核算,學校整個資金的審批,除工資外,學校領導先簽字,送鄉鎮會計核算中心報帳員稽核,之後總會計把關,送財政所長簽字,重大支出需送鄉鎮分管領導,甚至鄉

鎮長審批後報帳,造成審批環節多,工作效率低,學校對此意見較大。四是管理效果不同。實行縣級財政部門集中核算,有利於加強對教育資金、資產及債權債務的全程監管,規範學校的財務管理,促進資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而其它幾種管理方式在這方面明視訊記憶體在缺欠。

通過對比分析,結合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後,農村中國小校教育經費來源於省、市、縣各級財政資金,農村中國小校財務一般不與鄉鎮財政發生核撥關係的實際,實行縣級財政部門集中核算管理的方式比較完善、規範。這種方式體現了“校財縣管”集中核算,統一管理的特點,適應“以縣為主”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最大的優點是融會計核算、財務監督、資金管理為一體,能把財政的.基本職能貫穿於資金的預算、撥付、核算、監管之中,有機地形成了“四位一體”的管理執行機制,有利於加強對教育資金的監督,尤其是財政部門對資金監督由過去的事後監督、結果監督變為事前、事中和事後全方位監督,這樣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教育資金撥付後,單位隨意開支,財政部門“亡羊補牢”的現象,進一步規範了教育資金的管理和核算。因此,統一實行“校財縣管”模式是規範農村中國小校教育經費管理,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農村中國小校經費管理模式的對策

完善農村中國小校教育經費管理模式,強化學校經費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直接關係到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關係到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更關係到新機制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陽光工程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體現。要按照“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要求,在堅持單位資金所有權、資金使用權和支出審批權不變的前提下,將農村中國小校教育經費上收縣級統一管理,在縣財政部門或會計核算中心內部設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核算管理機構,負責縣域內農村中國小校教育經費的集中核算與管理。切實建立“校財縣管”的管理模式,實行“預算到校、撥付到校、核算到校、監管到校”的管理方式。

首先是預算到校。一是把所有農村中國小校納入縣級一級預算單位,建立以國中學校、中心學校為基本預算單位。把單設的國中、九年制學校從中心學校剝離出來,以迴避中心學校權力過度集中。二是統一預算編制口徑,收入統一按省、市明確的經費標準納入預算,學校所有收入(指輔助事業收入,包括勤工儉學等)納入專戶管理;支出按國家規定的標準全額預算。三是對學校公用經費部分作出規定,合理核定各項支出標準,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確保學校公用運轉支出,突發事件處置和學校正常維修支出,教學如教研活動、設定購置及教師培訓支出。學校根據縣區指導意見和原則要求,編制預算,細化到具體專案,經縣財政、教育部門稽核,分校編制並彙總農村中國小校預算。

其次是撥付到校。按預算進度撥付資金,由縣財政部門預算下達指標,國庫直接將資金(除工資外)撥入教育經費核算機構各校帳戶。對“兩免一補”資金按月撥付。對學校支出實行“報帳制”管理,由國中、中心學校報帳員向縣區教育經費核算機構報帳,支出票據由分管財務校長一枝筆審籤。小額支出以現金支付,大額支出以轉帳支付。同時,對學校區分情況,核定備用金,提前借支,用於學校日常運轉。

再次是核算到校。由縣教育經費核算機構承擔縣區農村中國小校的會計核算業務和履行財務監管職能,負責管理所有預算單位。對核算機構人員實行“分校負責制”,明確每個人管理的學校。對學校的財務核算實行“集中管理、統一開戶、分戶核算”,撤銷各學校原有帳戶,只保留工資專戶,將所有預算單位在縣區教育經費核算機構統一開設教育經費帳戶,實施一校一戶,分戶核算。

最後是監管到校。一是縣教育經費核算機構每月向學校提供財務報表,向財政、教育部門報送學校財務分析報告,使其及時掌握財務活動情況。二是強化制度約束,縣財政部門、教育經費核算機構要建立健全農村中國小校教育經費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規範業務執行。三是對學校的資產、債權債務進行清理登記,納入縣教育資金核算機構業務管理範圍,實行動態管理。四是對學校收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通過“票據統管”約束,確保收入及時足額繳入財政專戶。五是對專案實施,如危房改造、校建、大型購置等實行招、投標,由縣教育部門組織實施,相關學校參與配合,財政部門撥付資金,形管錢與管事相結合的機制。六是學校採購業務,全部進入政府採購管理,按採購程式辦理。七是實行民主理財制度,由教職工推選產生學校民主理財小組,負責對學校每月的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初審,學校對本單位原始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負責。實行學校財務公開制度,堅持每學期公開一次本單位的財務活動情況,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四、實施“校財縣管”模式應注重的工作及措施

一是要切實加強制度建設。如:中國小預算管理制度、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票據審批及管理制度、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財務公開制度和民主理財制度等。特別要強化實行農村中國小預算制度、陽光采購制度和資產管理制度,突出把好“收、支、購、建、撥”五個關鍵環節,真正使學校財務管理做到收有據,支有度,購有章,建有規,撥有法。同時,要加強財政部門與教育部門與中國小校的工作銜接配合,建立工作聯絡制度,定期通報、研究教育經費管理情況,為“校財縣管”模式規範執行提供製度保障。

二是要積極探索教育支出標準體系建設。首先要加強預算到校編制工作,增強預算約束力。農村中心學校編制預算,要按照縣區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細化支出專案,促進縣區財政部門對學校預算的編制和控管由總額控制轉變為定額控制。其次,要科學合理地制定學校公用經費支出管理辦法,根據各學校的情況,對川道、山區、邊遠學校分類別核定支出專案、支出標準,如學校招待費、購置費等,通過實施專案標準控制,節約資金,用於改善教學設施,提高教學水平。第三,要強化支出控制,堅持用一種模式,一套稽核標準,一個支出口徑對農村中國小校的支出進行嚴格的控制,將各項支出控制在年度預算指標以內,並對資金支出和使用效果進行檢查驗收,以控制和減少不合理的開支,使有限的教育經費發揮最大的使用效益。

三是要加強學校資產、債權債務管理。對學校的資產要進行清理、登記,實行動態管理。對學校的債務要逐校進行核實登記、鎖定基數、控制新債、制定化解舊債的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夯實工作措施,促進學校債務化解。要把資產、債權債務體現到學校財務上來,融入財務管理之中。

四是要重視財務分析和結果應用。教育經費核算機構要定期向財政、教育部門報送學校財務活動情況,提供財務分析報告和績效評價報告,促進教育資金績效考評體系的建立。縣區財政部門資金撥出後,要以學校預算為核心,以資金流向為主線,以集中核算為手段,對農村中國小校教育經費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管,做好跟蹤問效,及時發現和解決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鄉鎮財政所要積極配合上級財政部門做好資金監管工作。

五是要加強業務培訓工作。搞好培訓是強化財務管理的基礎,而夯實這一基礎的重要手段是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後,要對學校

校長、分管財務的校長和報帳員進行業務培訓,要加強對財務人員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要加強財經政策法規的學習,增強守法意識,尤其是加強《會計法》、《審計法》、《中國小財務制度》以及預算內外資金管理和新機制相關制度的學習,使財務人員嚴格按制度辦理支出,真正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節,逐步增強法制意識和責任心,提高理財水平,適應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

六是要加大財政監督檢查力度。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農村中國小校 經費的監督檢查工作,將財政監督職能延伸到校;要堅持每年組織專項檢查,把檢查的重點應放在學校預算與執行,資金使用與效果,日常監督與管理等方面,確保農村中國小校教育資金落實到位,資金使用效益不斷提高。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12

近段時期,隨著物價指數的大幅上漲,__市一些學校食堂飯菜價格出現了上漲的現象。為了切實加強學校食堂管理,規範辦學行為,真正把學校食堂辦成服務師生、服務教學的重要場地,按照__市領導要求,__市物價局會同__市教育局、__市衛生質量監督局組成工作組對__市部分學校食堂經營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採取實地檢查、座談、走訪學生的形式進行,涉及大中專院校、市直城區學校、農村中國小等各級各類學校14所,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__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790多所,在校學生45萬餘人,90%以上的學校辦有學生食堂。現有省A級食堂5個、B級食堂80個。近年來,全市各地各校食堂堅持“以生為本,服務為先”的工作宗旨,建立健全學校食堂各項管理機制,不斷加強學校食堂建設,為服務教育教學,服務師生生活,構建和諧平安校園作出了積極貢獻。__市學校食堂在經營過程中有如下特點:

(一)提高認識,維護學校食堂的公益性原則。學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為師生,提供餐飲服務,具有明顯的公益性質。學校食堂經營管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安全和正常的學習,關係到學校的穩定。學校的後勤部門應加強對食堂的管理,要從維護廣大師生根本利益出發,充分認識食堂管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要始終堅持為教育,為師生服務的方向為原則。食堂提供的飯菜應該保質保量,價格適當,充分考慮大多數學生的經濟承受能力,對食堂的就餐價格實行最高限制,切實維護廣大學生的利益。

(二)科學統籌,積極化解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面對物價上漲的壓力,各地各校應積極應對,不能將物價上漲的.壓力一味轉移到學生身上,給學生家庭增加負擔。一是要科學安排食譜,儘量避開高價,如東寶中學在物價高峰期,避開漲幅較大的肉類食品,取之以禽蛋、魚類食品,提前讓學校菜園的蔬菜供應食堂,降低了生產成本。二是實行大宗食品原料招標採購制,__市學校後勤管理中心近年來組織城區大中型學校食堂統一招標採購大宗食品原料,進入學校的食品原料比市場價低5%左右,既保證了原料質量,又有效降低物價上漲風險,各地各校要繼續貫徹這一政策。三是因地制宜發展校內養殖業,近年來,__市學校“兩個基地”建設成效顯著,為學生食堂提供了大量物美價廉的原材料,對物價上漲也有一定的消化能力。特別是農村學校要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種植蔬菜,圈養家禽,減輕物價壓力。四是合理拉開飯價檔次,至少要保證三個以上盒飯檔次,一方保證貧困學生和普通消費水平學生在學校能吃飽吃好,同時可以滿足家庭條件較好同學的需求,獲取的利潤用於平衡最低消費。

(三)加強監督管理,理順食堂經營秩序。發揮社會輿論監督,職能部門行業監督,學校內部民主監督的優勢,定期評定食堂的飯菜價格和質量,聽取學生代表、工會代表的意見,定期公佈食堂帳務,做到一月一核算,一月一公佈,要堅決取消學校食堂個人承包制,教育、物價行政主管部門要定期不定期地對學生的飯菜價格、飯菜成本、食堂成本開支範圍進行檢查,嚴肅查處種種價格違規行為。

(四)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規範學校食堂經營行為。在現階段農村中國小校公用經費相當吃緊的前提下,改善農村中國小校食堂條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政府要通過逐步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緩解公用經費的壓力,同時對學校食堂進行適當補貼,保障學校的正常運轉。

(五)節約伙食成本,防範食品衛生安全。廣大學校要進一步完善食堂財務出納人員工作管理制度、進貨驗收出貨管理制度、食堂財經管理制度、食堂倉庫保管制度、食品衛生安全消毒制度及食堂執行規程,杜絕浪費行為發生,杜絕白條肉及防礙人身安全的食品進入食堂,真正讓學生在校就餐吃得飯,吃得好,價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