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作文[精品]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品]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

照福建閩南那一帶的老規矩,春節一般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是過小年,同樣也是祭灶日。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的老人長輩都忙著做各種特色糕點。

紅龜粿就是其中一種。它扁平約巴掌大小,紅色外壓龜印內包餡,閩南人作為節日祭祀之供品。一些廟宇也會用之為祭祀品。紅龜粿的口感軟糯,香香甜甜,小孩子們尤其愛吃。長輩們做完,便放在蒸爐裡蒸,不一會兒,冒著熱氣的紅龜粿就出爐了。一人捧一個在手上,吃的'歡。但它最重要的作用還是拿來祭奉灶神,在家中供上豬、羊、雞、鴨、魚之類禽畜海鮮,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

過春節,自是少不了貼春聯,不僅增添過年的氣氛,還寓意著鎮邪驅鬼,祈福納祥。在閩南,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

除夕的前一天,在村中心搭上戲臺,通過投影,播放電影,俗稱“做戲”。還記得小的時候,一到晚上,我就拉著爸爸媽媽跑到臺前,已是人山人海,運氣好時,就有座位,運氣差點,就自己搬來小板凳,光看圖畫,也看得津津有味。

大年七年級,按福建的習俗,不能掃地。這是迷信的說法,人們認為掃地會招來“掃把星”,帶來黴運。除此之外,還不能倒垃圾,洗碗,剪頭髮,用剪刀,吃葷食。

過了元宵,春節結束了,人們紛紛散去,地上沒有了鞭炮紙屑,鄉鎮又安靜了下來……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2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那天是我國的節日——元宵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這一天我無比的激動。

元宵節這一天家家戶戶吃元宵。元宵味道各式各樣,五花八門,有黑芝麻餡的、有菠蘿餡的、有紅豆餡的……當媽媽把元宵煮熟,並且盛到碗裡的'時候,我立馬跑到廚房對媽媽說:“媽媽,這一碗先給我吃吧!”媽媽答應後,我把碗端到桌上,用筷子夾起一個,吹了吹,放到嘴裡,咬開後,滿滿的芝麻餡太好吃了。我還挺媽媽說過元宵寓意著團團圓圓。

吃過晚飯後,我們一家人穿起新衣,到郭莊去賞花燈。

到了郭莊以後,到處人山人海,完全看不到尾巴。往裡走便是一大堆紅紅的燈,燈裡掛著字謎,而人們就可以一邊觀看各式各樣的燈,一遍猜字謎,其中有一個是“頭戴紅纓帽,身穿綠戰袍,說話音清脆,時是呱呱叫。”正確答案是鸚鵡,而哥哥卻以為是青蛙。

在往裡走,旁邊有買零食的,有買飲料的,再向裡走,便是處處懸燈結彩的地方。

那裡的花燈,琳琅滿目,五彩繽紛,有的都是紗燈,有的是小豬的,有的是小兔的,有的清一色是玻璃的,有的一律是五彩斑斕的紙燈,有的則在旁邊的草叢或懸掛的樹枝上掛上閃閃發亮的彩燈,有的則圖案各式各樣。

這些燈只要一掛起,整條街道都會擠滿人群。

在這一天晚上,過去人們還會買菸花、花炮燃放,煙花升上天空,散開的時候會特別美麗。

元宵節可真是“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元宵節這一天我真開心啊!

元宵節的元宵,賞花燈更讓我們瞭解了美好的節日。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3

春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定是會做一大桌子好菜的。對於我來說,安徽的美食是我記憶中最為深刻的家鄉風俗。

在這眾多美食之中,最符合我口味的當是白白胖胖的米粑了。它的做法我略知一二,也和奶奶實踐過幾回。第一步不消說,用水與麵粉充分糅合成鼓鼓囊囊的大面糰子,那外形跟吃撐了的“年畫娃娃”有得一比。第二步便是捏皮了。跟“隔壁”那餃子不同,米粑的皮像是放大了幾十倍,並且要靠人工一步一步小心翼翼捏製而成。往年我都是手扒一小塊麵糰,拇指輕輕按住中間部分,另一隻手拉、扯、捏、扭,直到變皮在手下“規規矩矩”地圓起來。我最享受也最喜的當是第三步了。

第三步是奶奶的“專場”。她熟練地將蔥、蒜整齊地切成小段,肉沫和著豆角、蒜泥、小蔥糊糊塗塗地被奶奶的鍋鏟輕盈地翻炒著,小火炒後的香味總使我陶醉其中。豆角的酸溜溜、肉末的鹹香、以及綠油油的小蔥,“奶奶牌內餡”的味道,老家人都是讚不絕口。第四步的步驟與包餃子大相徑庭,因此想必各位都是通曉的'。值得一提的是米粑周圈包起來的花紋,這個得講究。先是捲一捲,再是旋一旋,最後包一包,仿照的是孔雀尾巴上的紋路。

全部步驟完畢,上鍋一蒸,便可以狼吞虎嚥了。米粑的外皮雖軟糯綿密,但畢竟無味。因此各家會備上一碟自制辣醬,辛爽入味,辣醬各不相同,像我家,便會有一種舌頭髮麻的感覺,卻不是太過於辣。

春節是一年最熱鬧的時節,鞭炮聲聲聲入耳,酒肉味絲絲入心,大紅“福”字映入眼簾,美好的一年總在這樣的團圓中開啟,總在米粑鮮美的味道中開啟......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家鄉有好多好多的風俗,比如:社火、小曲、小吃……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家鄉的主要風俗——字畫和小曲。

聽爸爸媽媽說,通渭在一九九二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家鄉的人們家家都懸掛字畫,有“家中無字畫、不是通渭人”之說,在每年的八月十六日都要舉辦書畫藝術節,其中的字畫展覽活動主要在我們的悅心書畫村,書畫村有四樓,一樓是大廳,二、三樓是畫家和書法家畫畫或寫字的地方,我也去過好幾次呢,看見悅心書畫村展覽了許多字畫,並且有許多書法家和畫家在那裡寫的寫、畫的畫。哦,他們字、畫非常好看,但是非常貴,有的一副字畫要一、兩萬或幾十萬呢。對了,還有買字畫的人,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非常多。

通渭還有一個著名的風俗,那就是通渭小曲。通渭小曲特別多,可以百聽不厭,有火焰駒、十里亭、佰牙付琴、華亭相會、張連賣布等等,最火焰駒好聽,我也喜歡。假如你也喜歡的話,你可以買一個通渭小曲碟片,保證百聽不厭。我爺爺奶奶閒時總是不忘聽通渭小曲,真是兩個戲迷,我想,我長大後一定給他們買一套通渭小曲碟片,再買個放碟片的好電視,他們就可以天天看了。還有,隨著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現在,家鄉的大街小巷都有表演通渭小曲的人,尤其在我們的文化廣場,每天都在表演小曲,看的人非常多。

哦,家鄉還有許多好吃的,喬圈圈、油餅、漿水面、煮洋芋、長面等等都非常美味可口。

如果你來到了通渭,別忘了賞通渭書畫、聽通渭小曲、吃通渭美食哦,熱情好客的通渭人民歡迎你!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5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春節時,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今天,我來說一下我們家的春節風俗。

每當過年的前幾天大街上便會非常熱鬧,市場裡的商店都打扮得紅紅火火,有各式各樣的燈籠,春聯,紅福,年畫等。有些店還準備了我們小孩子最喜歡放的'鞭炮,鞭炮的種類也有很多,有摔炮、煙花、響炮、沖天炮這些是小的,還有大的鞭炮,有卷炮禮炮等,市場上更是人山人海,有的人這裡買了一大包那裡買了一大袋,像是從市場白拿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是啊!辛苦了一年。該好好犒勞一下家人了。

每當過年的那一天,路上會變得香氣濃郁,走在路上你會聞到各種香氣,因為每家每戶都在準備年夜飯的菜。晚上在吃年夜飯之前,我們會點上蠟燭,祭拜死去的親人,讓他們也來吃我們親手做的年夜飯。我們還會給他們倒酒,燒紙錢,希望他們保佑我們家平平安安萬事如意。對呀,祭拜了他們以後,就是吃年夜飯了,一整桌美味佳餚,看得我眼花繚亂,手中拿著的筷子,不知該如何下手。吃好年夜後是放鞭炮環節了,我們會把買來的鞭炮放掉,那時,鞭炮聲此起彼伏,天空中一朵朵美麗的鮮花次第綻放,變成了花的海洋,光的世界。之後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守歲了,就是我們家鄉春節的風俗,令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在我的家鄉,有著許多豐富多彩的端午風俗。

小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只是覺得這天有好吃的,好玩的罷了。

早早的算好了時間,得知今天是吃粽子的日子,我一大早就喜得快要發瘋了。

懶得在臥室與灶房間來回周旋,我乾脆搬了個小板凳來,就這麼坐在奶奶跟前,看著她包粽子。

“這裡髒,妮兒,你快出去。”

“沒事兒,我不嫌髒。”相比關注這髒兮兮的瓦灶和牆壁,我還是更想看奶奶包粽子。

那雙佈滿皺紋的手是多麼靈巧啊!一彎,一放,一折,一綁,短短几步,短短几十秒,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便誕生了。

要煮粽子了,奶奶怕薰著我,硬是把我推出了灶房。自己留在那兒隨時準備著添柴火。

望著灶房煙囪裡冒出的濃濃的'煙,不知為什麼,我感到那次的粽子格外的甜。

“五月裡有午端陽,粽子油條泡雄黃。”在我的家鄉,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吃油條、糖糕一類的油炸食品。雄黃油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家鄉還有一個關於雞蛋的端午風俗。在這天,我一起床奶奶就會拿來一個提前煮好的熱騰騰的雞蛋,然後讓雞蛋從我的頭頂一直滾到腳尖,嘴裡還唸唸有詞“骨碌骨碌災,小病大災都滾下來........”滾好後,再讓我把雞蛋猛地一摔,然後立刻拿起來,剝掉殼,給我吃掉。

據說,這個習俗的由來是因為老人們堅信,熱騰騰的雞蛋可以粘走孩子們身上的一切病災,在下一次端午節前都平平安安,倖幸福福。

端午在奶奶對我的關懷中走來,又在奶奶對我的祝福中離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7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舉行包粽子、賽龍舟等活動。但我最愛的是包粽子這一習俗。

早晨,我和媽媽一大早去市場買粽葉、五花肉、糯米、蜜棗、繩子。媽媽說:“包好了才能吃哦!我教你,來!”我瞪了一個斜眼,逞強道:“不就是包粽子嗎,誰不會呀!”接著,我拿起兩片粽葉,放了一些糯米、香菇和豬肉,準備動手包嘍!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我捏好左邊時,右邊的餡卻掉出來了;當我捏好右邊時,左邊的'餡又掉出來了;當我把中間的捏好的時候,兩邊的餡都掉了。可憐的我啊!為什麼只有兩隻手!之前只顧著吃粽子,卻不會想那些包粽子的人有多辛苦啊!

媽媽看得不耐煩了,“傻孩子,不會了吧?我來教你吧,別逞強了。應該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再……”我雖然聽的有點模模糊糊的,但還算是聽懂一點,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粽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但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著我又做了幾個,但是每一個都又矮又小,我就把它們叫做“矮冬瓜”群粽子。

最後一步就是煮粽子啦!我依依不捨地說:“再見了,我可愛的小粽子!”話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媽媽送入了蒸籠裡。過了一個小時左右,香噴噴的粽子出爐啦!我找出我的“矮冬瓜”粽子群,拿出其中一個咬上一口,啊!真香真美味!這種味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真是讓我回味無窮啊!

這是大詩人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那個行潔志廉的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一個拒絕邪毒、崇尚高潔的節日;這是一個飄香的節日!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8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節日當天,街上的攤位有賣香包的、有賣粽子的、有賣粽葉的。大自然的味道在鼻尖環繞,彷彿置身於森林。在這天還有人會喝營浦酒或濁酒,認為能辟邪氣。

南方的端午節會舉行賽龍舟、插艾草、放紙鳶等。在我們這裡會有摔跤、盪鞦韆、鬥牛等活動。我最愛看的是摔跤比賽,尤其是摔跤比賽。兩位比賽選手腰上分別會繫著一條紅色或藍色的摔跤帶,他們單膝跪地摟住對方右肩,再慢慢起身。隨著裁判一聲音哨響,兩人同時向對方身上發力。或勾腿、或抱起對方,總之是誰能把對方摔倒誰就獲勝。最終的冠軍將會獲得一頭披紅掛綵的大黃牛。

所有的比賽再怎麼熱鬧,都不如我們家裡包粽子比賽熱鬧。粽子起源於人們紀念投江的大夫屈原。往年我都會學著大人的'樣子做幾個,雖然老是掉江米、掉餡料的大粽子。我包粽子時總喜歡問大人,這樣做對不?那樣做對不?這樣包好看不?最終還是在捆粽子時,把最初的完美敗得一塌糊塗,搞得大人們煩得直搖頭。好在我的作品出了鍋,他們還會專門把它挑出放到我的碗裡,讓我獨享。

中國之大,有南北之分。就連粽子也要分南北。每年這時南北方總會“吵”得不可開交,爭論是肉粽還是甜粽好吃。肉香品幸福,甜棗嘗快樂,我覺得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端午臨中夏,千載意蘊長。端午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處處洋溢著歡歌笑語。在這個懷念屈原的日子,我們看著傳統活動,吃著香甜美食,和家共度團圓節日。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9

要說春節過後最熱鬧的節日是什麼,那肯定就是“元宵節”啦!在中華眾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元宵節了。

元宵節有很多習俗,例如:吃元宵、猜燈謎、踩高蹺……而在諸多習俗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吃元宵”這一習俗。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做“浮圓子”,後來又叫“團”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這不,我和媽媽就動手來包元宵啦!首先我們先準備材料:糯米粉、白糖、植物油、水。接下來就到重要環節啦!先取適量糯米粉,倒入少許水,揉成糯米糰。這貪玩的我,竟然在揉糯米糰的時候,揉著揉著玩去了。要不是媽媽提醒我,我就把包元宵的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哈哈!

然後要把糯米糰分成大小適中的`小團,在中間挖個洞,加入事先準備好的糖和芝麻餡,繼續揉成團。就在這一過程中,我與媽媽進行了一場比賽:比誰包的元宵又快又好看!那場面叫一個激烈:只見媽媽手疾眼快,一個接著一個可愛的元宵誕生,包得又快又好;另一邊的我臉漲得通紅,看著媽媽動作的迅速,給我急得直跺腳。我已經猜到了結局,只好主動認輸,並向媽媽請教。最後終於全部都包好啦!

再把它們放入鍋中煮一煮,完成!晚飯桌邊,我們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突然有一種湧上心頭的幸福,那是團圓的幸福!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元宵節,團圓,幸福,祥和,美滿!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0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山西正月七年級要吃餃子,吃餃子時還要鳴放鞭炮;廈門的人們元旦出門前還要用素果祭神;蘇州的人們元旦一早開門要放三炮,叫作“高升三級”。而我,還是最喜歡我們家鄉的習俗——搗年糕。

還記得幾年前,我就體驗過一次搗年糕。那天過年,我與爺爺奶奶一起去了鄉下的村子裡。我好奇的.問爺爺:“爺爺,我們這裡要去哪裡呀?”

爺爺笑著告訴我:“我們去搗年糕!”

當時我全然不知搗年糕是什麼。於是我懷著疑惑和好奇,跟著爺爺奶奶來到了一個跟寺廟似的地方,爺爺告訴我這是祠堂。

來到門口,就看見圍了一堆人,我從人群裡往前擠,擠到最前面,終於看到了:一個人拿著大錘子往一個放在有凹面的大石頭上的米團用力一打,緊接著又有人快速伸過蘸過水的手把米團一翻個兒,拿著大錘子的人又打了一下,那人再把米團翻個兒…………

看到這場景,我生怕他們配合不好那個大錘子打到另一個人手上。

爺爺告訴我,這就是搗年糕。於是我與幾個小夥伴一起上前也要打,可我們力氣小極了,連那錘子也拿不起來。

終於到了我最喜歡的環節,吃年糕。年糕端上來,冒著熱氣,我拿了一個,咬上一口,味道香甜軟糯,香氣在口中四溢。

我愛我家鄉的風俗,更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1

在我的國家,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在每個傳統節日裡都有很多風俗。而每個地方的風俗也大有不同,而我要講一講我們那個地方,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的風俗,而就非屬端午節不可了。

在我們那裡的端午節那是非常熱鬧的,在五月五日端午節這一天,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起的很早,為的就是在這一天吃上粽子。所以都要起的很早開始包粽子,準備好材料後,我們就開始要包粽子了。這一天的早上整個村都熱鬧起來,每家每戶都要把準備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拿好,前往我們村裡的一個大院在那裡整個村裡的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會到那個大院去包粽子,大人們很高興,小孩們更激動,因為在包粽子的時候,小孩子們可以在一旁一起包粽子。能吃到自己包的粽子想到這一點,小孩子們都能一蹦三尺高了,我也是其中之一。

在院裡家長們和一些長輩在哪裡忙活著粽子要包的材料,小孩子們則幫忙一起摘弄梧桐樹葉來做包粽子的`外皮。我把梧桐葉在清水裡仔仔細細地洗了一遍又一遍,等我們把梧桐葉洗好後大人們也把粽子裡的米和別的材料都準備好了。我們開始包粽子了,包粽子時大家說說笑笑,氣氛特別熱鬧完全可以跟那些大節日的熱鬧程度有的一比。我們這包粽子裡的食材可不光一種,按個人喜好來包。有的是豆沙味;有的是紅棗味;有的是綠豆味……還有好多好多種。每個人都要包上好幾個,供大家一起分享。包好粽子後就是蒸粽子了,蒸粽子的時候我們一村子人都圍在一起,用話語來等粽子。大家說著笑著,時間好像過得很快,還沒聊盡興。粽子就好了,大家吃著粽子臉上都是幸福,滿足的笑容。

這就是我喜歡端午節的原因,我很喜歡我們村的這個風俗,讓我們都能如此的快樂,滿足充滿幸福感。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2

我的家鄉離嘉興市區不遠,有古色古香的西塘,有原汁原味的八珍糕……那就是我的家鄉——嘉善。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現在就讓我來說說嘉善那兒是怎麼過迎新年的吧!

家鄉的每家每戶為準備新年都忙得不可開交,應接不暇。再忙,也必須要做的一項事——“切切叫”,什麼是“切切叫”呢?奶奶說就是撣煙塵。細細區分,在廿六撣煙塵叫“樂陣陣”,廿七叫“切切叫”,聽起來真是喜慶的名字!廿七那天,奶奶與附近鄰居們一早就在撣煙塵,“啪啪啪”的聲音打破了寒冬臘月的寂靜,似乎天上都下起了灰色的雪。在“切切叫”同時人們也理髮、洗澡、洗衣服、拆洗被褥和洗器皿等,我又迷糊地問奶奶:“這些事還要挑日做?”奶奶用當地的`俗話告訴我:“乾乾淨淨辭舊歲,輕輕鬆鬆過新年,這些事可不能隨便做!”

在廿六、廿七後,廿八、廿九更忙碌了。做糰子、劃方糕,奶奶一刻也停不下來。她做了一大蒸鍋的糰子和方糕,又拿了幾個裝進紅色的袋子裡,我猜測:奶奶做這個比別的要更加小心認真,這一定是祭佛用的吧?果然,奶奶說這是除夕日祭祀祖先和神佛用的,奶奶忙碌地只說了短短一句,我只好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在除夕之夜,人們除了要洗碗、刷鍋、洗菜、切菜、淘米……這些家常,還要再點燃一支爐或在灶肚裡燃樹塊,燃至年七年級。我看奶奶忙,就跑去問爸爸這樣做有什麼寓意?爸爸耐心地回答我:“方言中‘火’與‘富’同音,火燒到年七年級就意味著今年富到明年。”

在這個除夕,我收穫滿滿:瞭解了家鄉我不知道的習俗和文化,也知道了人們對過年的重視,每件事只為一個字——“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