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集合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集合15篇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說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就要數端午節了。

每逢過端午節的時候,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喝雄黃酒的習俗。據說,端午節還有一個來歷呢!

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的時候得知自己的國家快要滅亡了,十分傷心,就抱起一塊大石頭投江自殺。老百姓們聽說後,紛紛跑到江邊,漁民們划著船在江面上打撈屈原的屍體。一位漁夫拿飯糰等食物投進江中,說是讓江中的魚蝦水獸吃飽了,不去傷害屈原。人們見了紛紛效仿……

記得一次過端午節的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因為我和爸爸媽媽說好今天去河邊看賽龍舟的。當我們來到河邊時,比賽早已開始了,橋上、岸上站滿了大人小孩。進去一看,哦,原來是紅隊和綠對比賽呀,在小舟上的人用力划著,想要獲勝。我加入了紅隊,在岸上和大家一起給紅隊伍加油助威!轉眼間已到下午了,比賽結束了,我們戀戀不捨地回家了。晚上,我們一家三口一邊吃粽子,一邊聊天,有說有笑,開心極了。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有我愛吃的大肉粽,十分好吃。還可以通過觀看賽龍舟等方式緬懷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學習他愛國的精神。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2

我們中國有一個節日,叫春節,民間也把它叫過年。每年的大年三十,傳說年獸就會降臨,為不讓年獸傷害我們,在這時,我們就會在門上貼門神,放鞭炮,驅趕年獸。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和姥姥高高興興的到樓下商場買過年需要的糖、對聯、紙杯、冷盤等等。商場里人山人海,都在買過年的物品。商品更是琳琅滿目。

三十晚上我和姥姥爺爺一起邊包餃子邊看新年晚會,我還在餃子中包巧克力和水果糖呢!今年的餃子一定更好吃,因為也有我的辛勤勞動

12點的新年鐘聲敲響,我們全家一起在視窗看禮花。整個半邊天都被禮花照映的五彩繽紛。太漂亮,太壯觀,我家住在高層,從那個高度看,簡直可以說是童話般的世界。

隨後,我就同家人就一起到寶光寺去許願,“希望我們全家在這年裡快快樂樂、高高興興。”回到家後,我就進入甜甜的夢香。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今天又是領導人正式批准的第一個中秋節。

早上,綠樹成陰的柏油馬路上車水馬龍、一輛輛絢麗多彩、形狀萬千的轎車、大客車猶如一條閃著五彩繽紛顏色的彎曲長龍。商店裡、超市內一個個的月餅盒紛紛上場,她們十分美麗,禮盒小姐們也不堪示弱,穿上華麗的禮服爭先恐後的上“舞臺”。超市裡張燈結綵的掛起裝飾品,還打起優惠的牌子招攬顧客。城市的上空飄滿氣球就像是人們的心願飄向遠方。

往年晚上,居民們在山上邊觀賞圓月邊吃圓圓的月餅。今年天氣不合我們的口味兒——下雨,大家都沒有看月亮的機會,我們一家也不例外。我吃著月餅看著圓月腦子裡突然想到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呢?媽媽告訴我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他在夢裡看見自己上月宮,嫦娥盛情款待,並端出酥酥甜甜的仙餅,還讓眾仙女載歌載舞的慶祝他們的到來。那人暗暗地記下音樂,然後讓人整理出優美動聽的“霓裳羽衣曲”還讓人仿製仙餅因為它來自月宮,又形如滿月大家就叫它月餅。而且月餅出於中秋,所以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

圓圓的月亮,圓圓的月餅代表著人們的願望能一一實現得很圓滿!日子越過越充實!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4

我們家鄉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其中我最喜歡春節。

春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貼對聯,爸爸媽媽會幫我買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他們還會買些禮品和年貨送給老人,同時送上祝福語。我記得去年年三十,爸爸媽媽每人都發了我一個紅包作為壓歲錢,一開始我還不知道哪個紅包裡錢多,我開啟一看媽媽給的比爸爸多,我利用爸爸媽媽的紅包又做了兩個紅包,我也給爸爸媽媽每人一包這樣他們就能和我一樣歲歲平安了。晚上,爸爸出去打麻將了,等他回來時已12點多了,這時家家戶戶已經放起了迎春炮,爸爸也拿了鞭炮到樓下劈里啪啦地放起來,斷斷續續的炮竹聲一直到天亮才停。

我們家鄉還有一個風俗,那就是每當大年七年級早上大多數人都會去寺廟燒香,希望來年的日子平平安安,順順利利,走好運,發大財。春節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悄悄地走了。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5

每當秋秋高氣爽,桂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就會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一大早起床,我洗完臉,刷好牙,媽媽就端來一塊熱騰騰、香噴噴的重陽糕,我邊吃著糕點邊想起了遠方鄉下的爺爺和奶奶。心想,爺爺和奶奶年紀大了,不知道身材好不好,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我應該給爺爺奶奶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沒等吃完重陽糕,我就跑過去拿起了電話撥通了爺爺的電話號碼,電話撥通扣,我的一聲“爺爺”喊得老人家開心地大笑起來,聽到電話那頭的笑聲,我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

傍晚,我覺得打個電話不夠,就想到了再做一張賀卡給爺爺奶奶吧。於是,我找來做賀卡的材料,開始做了起來。不一會兒賀卡就做完了,我拿出彩筆認真寫下我對爺爺奶奶的祝福,這時我看了看外面的桂花,心想我不如下去摘一小把桂花夾在賀卡里,等下次回老家的時候,我就可以把這既帶著祝福又夾著重陽節特殊味道的賀卡送給爺爺奶奶,他們一定會很高興。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6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端午節了!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日子。

從前,有個叫屈原的詩人,楚王很信任他,任命他為左徒。後來,楚王聽信小人的讒言,將屈原流放了。楚王登基二十一年的時候,秦國來攻打楚國,楚國抵擋不住,最後被攻陷了。屈原得知後,不想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國家被秦國佔領,就抱起大石頭投進了汩羅江裡。人們知道屈原投江後,便紛紛撐船,把食物投到江裡,避免魚吃掉屈原的遺體,人們把屈原投江的那一天---農曆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那一天人們用划龍舟、吃棕子的習俗來紀念屈原,還有人開到河裡投食。

從那時起,就有了吃棕子紀念屈原的習俗。棕子是用米把餡包入米里,再用棕葉把米包住,煮熟後就可以吃了。棕子有豆沙、紅棗和肉餡料來包,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豆沙棕子了!我把豆沙棕子放進鍋裡,不一會就煮熟了。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膩的豆沙流進嘴裡,好吃極了!

我覺得屈原是個熱愛國家的偉大詩人,他也是楚國的大英雄,他冒著被流放的危險請諫,想要結合齊國的兵力保衛楚國的命脈。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那熱愛祖國的奉獻精神!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7

這天我們要包餃子,包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之一。它是歷史悠久的民間食品。餃子外形像元寶,裡面包著各種吉祥的餡,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憧憬,更代表著圓滿。

經過一番準備,我們一家人開始包餃子了。在包餃子時,爸爸還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餃子的由來的故事:在古代,窮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在隆冬時節,耳朵、手、腳都凍壞了。有個善良人,他見了此等情景,便在小房子把和好的面弄成一個個面片,再把餡放進面片裡,把面片捏成耳朵的樣子。這樣就做好了。善良人便給它起名叫餃子。一個個餃子掉入鍋中,不一會兒,便出鍋了。善良人把一個個餃子分給了窮人們。窮人們一吃,便覺得耳朵不再凍了。那次,是在冬至,所以,人們為了紀念那位善良人,便在冬至吃餃子。我聽了這個故事,笑了起來,開心地說:“原來餃子是這麼來的呀!”突然,姐姐叫了起來:“我在三個餃子裡放了蜜棗!誰吃到了,可有了大運氣哩!”大家都笑了起來。

晚上,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搶著,都想夾上那包著蜜棗的餃子呢!我們既享受著開心,更享受著溫馨的親情!我們大家要把吃餃子的傳統文化發揚下去。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8

大年除夕的晚上,很多孩子都能夠得到壓歲錢。為什麼會得到壓歲錢呢?這裡有一個傳說故事。

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裡出來,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就會變成痴呆瘋癲的傻子了。大人們怕祟來傷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燈不睡,這也叫做“守祟”。

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這年三十晚上,為了防止祟來侵擾,這對老夫妻不睡覺,一直逗著孩子玩,他們用紅紙包了幾枚銅錢,包了拆,拆了包。但隨著夜漸漸深了,小孩子受不了,先睡著了。這對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幾枚銅錢放在他的枕邊。老夫妻年歲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來那祟該不會來傷害他們的孩子了吧!可他們剛一睡著,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小妖就進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頭的時候,突然孩子枕邊發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

很快,這件事就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除夕夜裡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

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9

春節是我國人的重大節日。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底蘊。而春節的許多小規矩小迷信也那麼那人探尋。

大家都應該知道春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上供。大家可別小看了這件事情這可是有講究的。例如,上供用的水果不能馬虎,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適合去供奉祖先和神靈的。要選著寓意好的水果。例如:蘋果平平安安,桔子金桔滿堂,橙子心想事成。像梨,就不可以作為貢品因為有一部分人認為梨和“離”是同音別字。所以不受大家歡迎。還有就是香蕉焦頭爛額。所以有些水果不能上供。

水果只是一部分貢品還有就是餃子作為貢品一定要成雙成對的放不能落單。將糖作為貢品上供的時候要放硬糖不能放軟糖。因為這樣的甜蜜夠硬不會散。

上供還要有紅燭,火紙,佛香等等,不過最重要的`是火紙,火紙要被真錢壓過才可以燒,而且要一家之主壓,這可能是覺得更加真誠吧。

不管這些是真是假,但至少被老祖宗們津津樂道就一定有它的原因。希望這些春節中的小常識可以讓更多的80後,90後們知道春節在我們我國人心目中有多麼的舉足輕重。如果春節沒有任何禁忌那麼也就代表沒有那麼多人關注它。規矩越多越能體現春節的重大意義。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0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圓。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又稱"團圓節。"

今年中秋節吃完豐盛的晚餐後,我把月餅切成幾塊,然後分給爸爸媽媽,月餅圓圓的象徵著團圓的意思。我拿了一塊月餅,吃在嘴裡味道很甜,又鬆又軟。爸爸、媽媽和我坐在椅子上吃得津津有味,在等待月亮的出現。月亮慢慢地出現了,越來越大,越來越圓,越來越亮。月亮的光撒在我們身上,漂亮極了。

中秋節是一個既團圓又幸福的節日,我寫了中秋節,你們寫了什麼節日呢?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吃粽子,在電視上看賽龍舟,還有些地區出現賽龍舟比賽!

今年端午節,媽媽帶我到外婆家。外婆一見我,可開心了。我急急忙忙下了車,跑上樓,開啟電視機,眼睛盯著電視機,看賽龍舟比賽。一共有五條船,我最喜歡第二條船了,因為第二條船不但美麗,而且選手個個非常強壯。比賽開始了,第一條船飛快地"跑"著,第二條船的選手們劃得越來越快,馬上要追上了。我大聲喊到"加油!"第二條船的選手們更賣勁了,好像聽見了我的話,更快了,只見那個鼓手更加賣力地划著,過了一會兒,第二條船超過了第一條船,最後勝利了。大家下了船,高興地抱在了一起。

"吃粽子了!"外婆在樓下喊到。我立刻跑下樓,看見外婆手上端著一盤熱乎乎的粽子,向餐桌走去。大家坐在椅子上,等什麼時候粽子涼了,大家拿起粽子,撥開粽葉,開開心心地吃起來。飛

今年端午節真是太快樂了!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了,因此學校組織了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的活動。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興致勃勃地出發了,一路歡聲笑語。金色的陽光溫和的灑下了大地,太陽公公笑眯眯也跟隨我們來到敬老院。

我們帶著買來的水果、點心等來到敬老院,剛一進去,跟我想象的有天壤之別,沒有高樓林立,沒有五彩繽紛的花朵,也沒有幽美的環境……只有一排排整齊的平房,裡面比較簡陋,甚至有點發黴的味道,看著心裡面泛起一種酸溜溜感覺。

看著老爺爺、老奶奶一縷縷銀絲和滿臉的皺紋,它們透露出歲月的痕跡,看著他們一個個身體健康的模樣,這會有了稍許的安慰。我正想把帶去的香酥和麵包遞給了一個帶太陽帽的老爺爺,正要遞過去的時候,一瞬間,突然出現了一個帶竹帽的老奶奶來接過禮物,哈哈,有那麼點小意外。他們滿臉笑容的說:“謝謝,小妹妹,你真可愛。”我說了聲:“不客氣,老爺爺、老奶奶祝你們身健康,萬事如意。”然後我們都開心地笑了。

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了尊老愛幼的重要性,懂得了要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要發揮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3

三月三是清明節,同時也是壯族的歌節。作為清明節是受漢族的影響。但也有的壯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過清明節掃墓的,與漢族大不相同。壯人對祭掃十分看重,屆時全家出動,帶上五色板、肉、香燭、紙幡到祖先墳上去供,行拜禮。山野間不時傳來鞭炮聲,久久不絕於耳,山崗上,林篁間,白色的魂幡在墳頂的竹竿上飄動,造成了一種神祕肅穆的氣氛。壯族風俗,供品必須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認為,帶回家會招鬼進門。

不少地方的祭掃的同時,還要舉行盛大的歌圩,是為三月三歌節。近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把這一天定為壯族的節日。1984年在南寧舉行了首屆歌節,700多名來自各縣的歌手登臺獻藝,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連外國友人也遠渡重洋與壯人同享節日的歡樂。這期間,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動,然而更吸引人的則是搶花炮、演戲、雜技、武術表演、舞彩龍、舞綵鳳、唱採茶擂臺賽詩等多彩豐富的文娛活動,近年還添加了演新戲、放電影、球賽等。不過青年男女們的注重力大多不在這方面,而是在如何通過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侶。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4

盼呀盼呀,終於在一陣陣爆竹聲中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你知道今年的春節是幾號?“2月10日。”對啦!

我們家也不例外。2月9日那天,奶奶一早就起來貼春聯,窗花還是我剪的呢!之後,我又幫奶奶一起準備年夜飯呢的材料,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

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賞煙花。吃完年夜飯,我迫不及待地拉著爸爸來到室外。突然間,漆黑的天空中綻放出五顏六色的焰火,一個接著一個,有的像一顆顆流星,有的像一朵朵菊花,有的像一串串珍珠……發出噼啪噼啪的聲響,令我們目不暇接。

“陸毅博——陸毅博,快回家啦,春節聯歡晚會開始啦!”“知道啦!”我飛快地衝到電視機旁。哇!小品,我喜歡。哈哈哈!我一邊吃著零食,一邊欣賞著節目。媽媽說:“咦,這是什麼東西啊?”我轉頭一看,一張大紅包出現在我的眼前,好高興啊!

不知不覺新年的鐘聲在我耳畔敲響,真是個快樂的人春節啊!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5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而有趣的,人們會舉行馬球比賽、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