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與滅火評課稿

一、課例主題:第七章“燃燒與滅火”的內容。

燃燒與滅火評課稿

二、課例描述:

在“燃燒與滅火”這一節課的教學中,老師結合生活中的燃燒現象,並出示了幾張圖片,開門見山的引入了課題,此時學生們也表現出了很強的求知慾望。接下來他著手進行演示實驗7—1,本想通過此實驗讓學生得出燃燒所需要的條件。而此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實驗時,銅片上的白磷劇烈地燃燒起來(此時,紅磷沒有燃燒),但是,白磷燃燒的火花濺落在紅磷上,紅磷也燃燒起來了。這一意外的發生,我的頭“轟”的一下大了起來。有的學生也騷動起來(提前已預習)我想他該怎麼辦呢?把結論強加給學生,還是……。他冷靜了一下,面對實驗的失誤,我向同學們承認了自己在實驗中存在的問題,並指著還在燃燒的紅磷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同學們都笑了起來,隨即又安靜下來,等著老師往下進行。這時他因勢利導,組織學生共同探究失誤的原因,學生的熱情又高漲起來,紛紛獻計獻策:白磷的用量再少一些;使用更大的燒杯,白磷與紅磷的距離遠一些;白磷燃燒後,立即用小燒杯將紅磷罩上;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我們得出了燃燒條件的正確結論,同時也提高了探究問題,設計實驗的能力。既解決了意外事件的處理,也促進了師生的共同成長

為了鞏固對燃燒條件的認識,他接著安排了下一個探究實驗,“要使熱水中的白磷也燃燒起來該怎麼辦?”有位同學馬上站起來回答:“向水中吹氣。”他一聽,問題又來了:吹氣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援燃燒,白磷怎麼會燃燒起來?這最起碼的知識都不懂,還亂說!”可一想,老師剛才都犯錯了,怎能怪學生呢!於是他笑著說:“這位同學,你上來試一試吧!”上來用導氣管向水中的白磷吹氣,白磷沒有燃燒起來,他又使勁地吹了一大口,白磷還是沒有燃燒起來,於是他有些懊喪地下去了,並趴在桌子上。見此情景,他肯定了這位同學的勇氣,並要求其他同學一起來解決問題。又有學生說;“老師,應該向水中通氧氣。”他說:“化學是實驗的科學,只有實驗才是最高法庭。你的想法是否正確,得用實驗來加以證實。”並拿出事先收集好氧氣的氣囊,向水中通入氧氣,只見水中出現因白磷燃燒而產生的火花,非常有趣。學生們非常激動,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課堂教學又一次達到了高潮。

實驗過後,他又組織同學們嘗試了向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氣的實驗,也獲得了成功。進而,他又提出問題:“通過導氣管用嘴向水中吹氣,為什麼不能使白磷燃燒?”仍然請剛才的那位同學回答,他在老師的引導和同學的提示下找到了原因,答道“從嘴裡吹出的氣體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它不能支援白磷燃燒。這一知識點是我們前面探究過的。”他接著說:“好,請座下。我非常高興地看到了你的進步。”大家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我注意到這位同學的表情,他的眼中又充滿了自信。我的心也隨之平靜下來。

三、課例評析

在這節課中出現了兩個意外事件,一是教師演示實驗的失敗,一是學生的回答與老師預想的回答發生矛盾。這兩個事件的發生是我預先沒有想到的,但在處理上覺得是恰當的,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演示實驗失敗後我沒有強調客觀原因掩飾實驗的失誤,而是面對失敗承認了錯誤,並組織了學生探究了失敗的原因,引導學生從藥品用量、反應條件、裝置的改進等方面提出改進的.方法。既培養了學生尊重客觀事實的科學態度,又提高了學生探究問題、設計實驗的能力。體現了在課堂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新理念。而面對學生的回答與我的預設發生矛盾時,我沒有嚴厲的批評和斷然否定,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親自探究自己的結論,引導他自己得出回答錯誤的原因,並給予鼓勵表揚,發揚了該同學的積極性。這種做法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參與實驗,參與探究結論的新理念。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著不足之處,老師在備課時沒有充分預料到一些以外情況的發生,顯得有些措手不及。這也使我感到:教師應認真備課,既備教材,又備學生,還應充分考慮到課堂中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甚至還應補充其他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這樣才能做到處變不驚,得心應手。使整個課堂是連貫的,學生是愉快的,使課堂上的意外轉化成教學中寶貴的課程資源。這樣的課堂才會鮮活,才會散發出持久的生命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