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調查的報告8篇【優秀】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書籍調查的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書籍調查的報告8篇【優秀】

書籍調查的報告1

為深入瞭解現在的大學生的課外書籍的閱讀情況,我們於11月進行了一項關於大學生課外閱讀的調查。調查物件主要是本校各年紀學生。調查主要採用了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卷涵蓋了大學生課外書籍閱讀量、書籍來源、閱讀課外書籍的目的、閱讀習慣、閱讀的計劃性及獲得的知識的應用程度等問題,以便對大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全面統計和概括。

我們對我校100名在校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調查,目的是針對大學生的讀書情況,舉行系列活動,推動大學生積極閱讀書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量調查

我們對我校學生的月平均課外閱讀量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0%的大一新生每月閱讀課外書籍量僅1-2本,而50%的大二大三學生每月閱讀量約3-4本,60%的大四學生每月讀課外書平均為1-2本。綜合以上分析,大多數大一與大四學生平時讀書較少,而大二大三讀課外書稍多。其主要原因是大一課業較為繁忙,而大四學生則忙於找工作、考研或者出國深造;大二大三學生相對於大一大四學生,因為課業較少,課餘時間較多,看的書也較多一點。但是,由於各年級學生總體閱讀量過低,就造成了大學生課外知識獲取的缺失的嚴峻形勢。

課外書籍來源

我們也對大學生所接觸的書籍來源進行了調查,資料顯示:90%的大一學生讀的課外書都來自圖書館,大二、大三和大四學生閱讀的課外書100%來自圖書館。可見,圖書館在大學生的課外閱讀生活中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因此,對於大學生,特別是大一新生,學會如何恰當的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學習成果的大小。

閱讀習慣調查

關於大學生閱讀習慣的調查,我們設定了3個問題進行不同方面的瞭解與調查。

首先是關於閱讀後是否會寫一些感悟,調查顯示:17%的大一學生經常會寫,45%的大一學生有時會寫,38%的大一學生基本不會寫;經常寫與基本不寫的大二學生均佔18%,64%的大二學生有時寫;而大三學生中37.5%的人有時寫,62.5%的學生基本不寫;大四學生中,經常寫與基本不寫的各佔40%,20%的學生有時寫。綜合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知道,經常寫讀後感的學生極少,大多數學生沒有讀完書後記下感想的習慣。可以說,讀後感我們從一年級就會寫,但很少有學生能正式讀後感的真正意義,因而沒有養成這種記錄的習慣,這對我們應用所學的知識是不利的。

後兩個關於閱讀習慣的問題其實是相關的。其一是在閱讀時是否有深入思考的習慣。資料顯示:各年級學生中,約50%的人在閱讀時會深入思考,37.5%的人很少會進行深入思考,12.5%的人會思考,但時間很短。其二是閱讀時是否有勾畫的習慣。資料表明:約70%的人閱讀是有勾畫的習慣,30%的人沒有在閱讀時勾畫的的習慣。第一項資料告訴我們,大多數學生在閱讀時進行深入思考。這在第二項資料中得到了驗證,70%的人會在自己閱讀時勾畫,這就說明他們在看書時,進行了一定的思考。相反的,在閱讀時不思考的人,他的勾畫一定也會相應減少。透過這兩項,我們可以瞭解到,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我們讀書會有多少收穫有著怎樣不可忽視的影響。只有思考了,我們才會有收穫。

閱讀目的調查

為了更好地對大學生課外閱讀情況進行深入瞭解,我們還對他們閱讀的目的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調查。

首先是大學生閱讀的書籍類別,約有50%的選擇了青春文學,30%的人選擇了其他,即如盜墓、推理、偵探一類的小說。這明顯地表示,大多數學生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自身的興趣和娛樂自我。而下一項顯然印證了這一結論,關於閱讀的課外書籍是否均為自己感興趣的書這一問題,約有60%的人選擇了“大部分是的”這一選項。

第三項是直接提問大學生閱讀的目的,約有50%的人選擇了“豐富課後生活,充實自己”,另外50%的人選擇了為了“放鬆心情“。我們不否認大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可以補充一定的知識,但這些資料也直接表明了大學生課後閱讀的目的就是娛樂與放鬆。這樣的結果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僅僅為了娛樂與興趣的閱讀,將有多大的收穫呢?顯然,答案會另我們失望,大學生若是僅僅為了娛樂而讀書,那麼在學校的時間裡,他們將學到少得可憐的知識。因為大學的學習生活很大一部分是由從課外閱讀中獲取知識構成的。

閱讀的主動性與計劃性調查

除了已有調查外,我們還對大學生閱讀的計劃性作出了調查,以進一步瞭解大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調查結果顯示:約85%的大一學生沒有明確的課外閱讀計劃,50%的大二學生沒有明確的課外閱讀計劃,75%的大三學生沒有明確的課外閱讀計劃,98%的大四學生沒有明確的.課外閱讀計劃。由此可見,在本校大學生中,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長期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課外書閱讀的主動性不強,因而也沒有明確的課外閱讀計劃。這顯示了大學生不斷下降的課外書閱讀率,這樣的狀況必然會對學生的進一步發展不利。

課外閱讀獲取的知識的應用程度調查

我們調查的最後一項內容是大學生從課外閱讀中所獲取的知識的應用程度,這將顯示出課外閱讀對於我們學習與工作的重要性。調查資料顯示:約50%的大

一、大二和大三學生認為課外閱讀中獲取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被應用到學習和工作中,80%的大四學生沒有留意自己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到的知識是否被運用,20%的大四學生認為自己經常應用這些知識。從調查到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課外閱讀中所獲取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佔據了較重的比重,由此,我們也就可以瞭解到,無論是哪一個時代,課外閱讀對於我們來說,仍是相當重要的。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確定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同時也看清了當前學生課外閱讀量嚴重不足的形勢。因此,我們應當採取積極措施,爭取改變這一現狀。

首先,作為一名大一新生,我們應當從此時就開始培養自己長期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例如:規定自己每兩週看2本自己喜歡的名家著作或心靈雞湯或傳記回憶錄等,並且任選其中自己感觸較深的,寫下自己的感觸,由此形成一個較為長期的閱讀習慣,進而對閱讀的書籍進行階段性規劃。其次,我們應當注意培養自己讀書時的習慣。平時看書時,看到或巧妙、或深刻、或含蓄的句子,我們都可以畫下來,在一定的時候,這些句子也許會給你以啟示,或許它們會改變你人生的方向。然後,我們應當培養閱讀課外書的主動性,而不是隻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才去閱讀課外書籍。最後,我們應當注意課外閱讀所獲取的知識的應用,遇到難題時,多多思考,說不定在某個瞬間,你就會想起自己曾經在某本書上看到過相關的知識,到那時,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也進一步瞭解到了自己的優缺點,更加懂得了團隊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一開始,我們在選取題目上產生了爭議,但經過大家冷靜的協商之後,我們確定了一致的意見。而後的調查中,我們進行了明確的分工,迅速而有效率的完成了此次調查。這些經歷是我們更加團結,促使我們成為了更好的朋友與搭檔,是我們對團隊這個詞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相信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這些經歷將對我們產生無比重要的作用。

書籍調查的報告2

一、調查時間:

20xx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調查方法:

問卷、學生談話、家長談話。

三、調查物件:

國小xx個學生

四、調查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並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的總量有了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定: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國小一至六年級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50萬字。為了確保學生完成這一課外閱讀量,學校要創造一切條件,加強課外閱讀的管理和指導。

現階段,創書香校園,創書香班級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學生是否熱愛閱讀?學生的閱讀量是否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否提高?為了找出城鄉國小生課外閱讀的差異,為了更好地加強課外閱讀的策略研究,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特進行了此次調查活動。

五、針對當前國小課外閱讀現狀的思考。

1.注意方法指導。課堂上教師應少講多讀,給學生留更多的讀和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努力使他們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達到多讀多積累的目的。應樹立一種以讀為本的思想。注意保證學生閱讀主體的地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因此,要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處理好精讀與粗讀的關係。注意讀書既要有深度,又應有廣度。既要以讀帶寫,又以寫促讀。

2.給足讀書時間,以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教師佈置作業要精,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分層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時教師也要做好家長的工作,轉變家長的觀念。可通過家長會、家訪的形式。讓家長了解語言學習的社會性,認識到孩子語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廣闊的知識背景的建立和豐富的課外閱讀的積累,並且人的內部儲存量的大小決定了人的思維是否敏捷。

3.推薦課外讀物,營造有書可讀,有好書可讀的環境和氛圍。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經常性地為學生介紹有益書報。首先,為了讓學生有選擇的餘地,注意配合教學進度大力介紹有益讀物。其次,隨著現代社會各方面資訊渠道的雜、廣、亂的形勢,現代社會文化市場對學生存在著較大的負面影響,教師應有責任相機誘導,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引導他們吸收多方面知識,防止課外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偏食現象。教師可通過設讀書角,教師帶頭捐書、買書,學生踴躍獻書,併發揮學校圖書館的作用等形式來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4.開展讀書活動。繼續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調查發現,許多學生是因為老師要求做摘記才去讀書的。要讓學生樹立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觀念,要求他們隨讀隨記。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認真開展好系列讀書活動,把講、讀、寫、做幾個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開展學科知識競賽、讀書演講、讀書徵文比賽、講故事比賽及小發明、小製作活動,培養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學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發展。當然不同年齡年級學生的要求是不盡相同的。可視具體情況來採用具體方法。

書籍調查的報告3

一、調查的目的:

高爾基這麼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青少年又是祖國未來的花朵,要想讓花兒成長便需要營養,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是青少年成長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關注中學生所喜愛的書籍,關注他們成長的養料,有利於幫助其形成良好的精神狀態,樹立真確的人生觀。

二、調查的過程:

調查物件:所在城鎮的中學生調查方式:問卷調查及網上搜索問卷內容:

1、您所喜愛的書籍型別:A、武俠小說B、青春文學小說C、成功勵志D、其他

2、您喜愛此類書籍的原因:

3、您經常閱讀此類書籍嗎?A、經常B、偶爾

4、您獲得此類書籍的方式:A、自己購買B、到書店或圖書館閱讀C、向他人借閱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是個愛做夢和愛幻想的年紀,心中總有股想去冒險的衝動。此時武俠小說便成了他們的不二選擇,想象著自己是個擁有蓋世武功的俠客,拯救天下。誰能抵擋這種自由、神奇的生活的吸引力。有20﹪的同學選擇“武俠小說”,其中大部分為男同學。55﹪的同學經常看這一類小說,45﹪的同學偶爾看。對於這種幻想和追求刺激冒險的課外讀物來說,經常沉迷會耽誤學習,甚至會導致不正確的是非觀。這源於武俠小說中大部分的打鬥情節,這樣不利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武俠小說有時也可以幫助一個人培養正義感,使之成為一個勇敢、堅強、有目標、有追求的人。

2、青春期,是個內心充滿悸動的人生季節,像春天裡蠢蠢欲動、又想要破土而出的嫩草苗,雖幼嫩卻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選擇“青春文學小說”的同學有50﹪,其中大部分為女生,女生比男生更多愁善感,也正因如此,女同學受此類書籍影響會比男同學更為明顯。喜歡、戀愛等詞眼會逐漸闖入我們的世界,而這一類小說正好促進了這類思想的生長,它作為一種養分使其越陷越深,慢慢發展為早戀,這正是老師和家長所擔心的問題。早戀會分散一個人的精力,使我們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很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後果。其中有90﹪的同學反映經常看此類書籍,一般是揹著老師和家長偷偷閱讀,這種情況不利於建立正確的同學關係。

3、青春期,是個人理想的萌發期,又或是夢想的初步確立期。這是個充滿挑戰的時期,考試、人際關係、家庭等諸多問題和壓力往往會給青少年造成心理負擔。他們此時需要的不是燃料,而是外界的一個助力,像是被卡在坑裡的汽車,靠本身的動力上不去,只有靠外力輔助才能脫險。調查結果中顯示20﹪的同學喜歡讀成功勵志型別的書,但僅有20﹪的同學表示會經常讀此類書籍。所以說,讀此類書籍的人數不多,經常讀的更是少之又少,作為前行的輔助力的此類書籍的.吸引力還不夠大。

4、10﹪的同學表示讀其他種類的書籍,例如:名著、散文集等。大部分同學表示,閱讀此類書籍能增加見識和提高文學素養,但只有心血來潮或十分空閒時才會閱讀。

四、調查的結論:

1、在學校方面,大多數同學表示:緊密的課程使得閱讀時間變得少之又少。學校應增加多一些“讀書節”之類的活動;鼓勵學生到圖書館讀書、借書;在圖書館有助於增加一些提高個人素養、成功勵志、有助於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書籍。現在大多數都是應試教育,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卻遺忘了學生本身,抑或是一個學生成長所需要的實際的、而不是死板的知識。

2、父母方面:鼓勵孩子多讀書,對於孩子偷偷看一些不營養的書籍應及時加以勸阻和引導,而不是打罵和禁止等強制或暴力手段。青春期是個叛逆期,青少年反叛心理加劇,雖對父母有一定的依賴性,但又有很強的獨立意識。有時自己也會迷茫,這是走向成熟的過渡期,正確的引導和誠懇的態度才能指引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發現孩子的興趣,從興趣愛好方面來引導他們看正確的書籍。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

3、個人方面:

①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跟隨自己的意願行事,青春期是個心理不成熟的時期,我們應該多聽聽老師和父母的意見。

②挖掘自己的興趣愛好,多讀取此類書籍,也許日後會對自己的理想有所幫助

③激發自己對文學的喜愛,鼓勵自己多讀書,讀好書,豐富自我;閱讀有助於提高寫作水平,有助於提高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④不要過於沉迷一些不切實際的書籍,把握好力度,多讀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書,做有選擇性的閱讀。

書籍調查的報告4

通過一週的調查、學習,本人感受到當前我社圖書既有傳統優勢,又面臨激烈,在對市場進行一定了解的情況下,作了個人的彙總與分析。考慮到資訊及分析為個人觀察所得,難免疏漏片面,希望能拋磚引玉。

導言

書籍設計是一種立體思維,是注入時間概念的塑造三圍空間的書籍“建築”。其不僅要創造一本書籍的形態,還要通過設計讓讀者在參與閱讀的過程中與書產生互動作用,從書中得到整體感受和啟迪。書籍設計師在完成內容傳達的同時,仍不忘記書籍設計中從整體倒細部,從無序到有序,從空間到時間,從概念到物化,從邏輯思考到幻覺遐想,從書籍形態到傳達語境等的表現。這是一個富有詩意的感性創造和具有哲理的秩序控制過程。

調研時間:

20xx年9月8號

調研地點:

開封詩云書社和各種書籍網站

調研方法:

實地考察,閱讀文獻資料,網路收集

考察內容:

書籍裝幀和紙張應用及各種工藝的應用

調研目的:

瞭解書籍裝幀的各種形式,色彩搭配,紙張應用,排版方式,特殊工藝等等,為以後的畢業設計和工作積累知識經驗。

一、課題基本情況介紹

書籍設計應是資訊編輯思路貫穿下的封面、環襯、扉頁、序言、目次、正文、體例、文字、傳達風格、節奏層次、以及圖、空白、飾文、線條、標記、頁碼等等內在組織體,從“面板”到“血肉”的四次元的有條有理的視覺再現。

二、調研情況介紹

目前市場上書籍的裝幀形式多種多樣。許多有文化氣息民族特色的優秀的書籍裝幀設計及優秀的設計師。

朱贏椿是書衣坊主人,南師大出版社美術編輯室主任。他裝幀設計的《不裁》、《蟻囈》等連續被評為“世界最美的圖書”。當初我就是從《城市畫報》和《讀庫》上知道他的名字,他的名聲早已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書裝是從作者通向讀者彼岸的一條船,當我在考慮這本書的裝幀風格時確實左右為難,做得時尚另類顯得輕佻;傳統穩重又顯得老成;圖文並茂又恐畫蛇添足。因為她的文字思路清晰有極強的畫面感和想象力,而根本不需要圖解。最後還是選擇減法,用材質樸,選擇簡潔的版式,並以改進後的毛邊本形態裝訂。因書中除了《微情》部分是小說以外都是短文各自獨立,也不必一口氣讀完全書。我把想法告訴她並讓她趕快給我一個書名。她把書名定為“不裁”,有“不才”之諧音,也有不加修飾之意。我很喜歡這個書名。也切合了毛邊本的裝幀風格。因為毛邊本的成品尺寸稍大,裁開毛邊本,會發現版面外的留白多,看起來寬鬆,有閱讀呼吸的空間,還可在邊上空白處寫讀書筆記。而且讓讀者邊看邊裁,有一種短暫的等待和喜悅,比那種隨手可翻隨處可讀的文字多了一份閱讀審美過程和趣味。當讀者讀完全書後,會發現書的質感發生了變化,因為書由手工裁開,翻口由原來的光邊變成毛邊,那種參差不齊的瑕疵給人一種殘缺美的視覺享受。

再美的文字讀多了總會讓人疲憊,我想應在讀者的閱讀旅途中提供視覺“驛站”,但是要由讀者參於建立,那就是輕輕裁開牛皮紙印刷的對摺頁,就像推開一扇門。呈現在讀者眼前是古十九填的詞,其中的配圖和攝影是在我“威逼利誘”下,由她自己親手繪製或拍攝,共十頁,獨立分插於書中。讀者如果喜歡,可裁開一讀,如果很喜歡可撕下貼在牆上。

在書的前環襯設計一張書籤,也可隨手撕開作裁紙刀用,又不會傷了手,書籤上的圖案由古十九手繪。扉頁有藏書票兩張,也是用古十九畫的插圖來設計。封面用灰色紙印上書名“不裁”二字,字號不大顏色不能豔麗,封面書名上用縫紉機自由隨意走上一道線,每一本都不要一樣。

劉春傑,1965年出生於黑龍江,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劉春傑版畫集》、《劉春傑的兩個世界》,版畫圖文書《私想者》、《私想者(中英文版)》(獲“中國最美的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裝幀設計獎)、《私想著》(獲“中國最美的書”獎)、《新私想》,長篇小說《猴票》,版畫圖文書《私想者·劉言飛語》、人物傳記《丹青記·全顯光傳》。

每一類的書籍或者是同一內容的輸,他的裝幀方式都各不相同。出去內容看表面,人們在選購圖書是,首選的是吸引自己的包裝分格。有的是注重裝訂方式,有的是封面的設計很出彩,還有的是質感的要求等等,各種各樣的包裝形式不僅體現一本書的核心內容,而且也表達了設計者和作者的思想。

封面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藝術的門面,它是通過藝術形象設計的形式來反映書籍的.內容。在當今琳琅滿目的書海中,書籍的封面起了一個無聲的推銷員作用,它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將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購買慾。

圖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設計的三要素。設計者就是根據書的不同性質、用途和讀者物件,把這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表現出書籍的豐富內涵,並以一種傳遞資訊為目的和一種美感的形式呈現給讀者

三、課題考察歸納總結

書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種文化。因而在封面設計中,哪怕是一根線、一行字、一個抽象符號,一二塊色彩,都要具有一定的設計思想。既要有內容,同時又要具有美感,雅俗共賞。隨著書籍裝幀的發展,興起了另一種吸引人的裝幀方式“立體書”。他開始多數表現在兒童書籍裡,逐漸應用在各種書籍。許多立體書籍就像藝術品一樣陳列在世人面前。

四、主題思想定位

設計師在完成設計的同時,不要忘記從整體到細節,從無序到有序、從空間到時間;從抽象到物化、從邏輯思考到幻覺遐想、從立體形態到傳達語境,這是一個富有詩意的感性創造和具有哲理的秩序控制過程。

我們做系列書的時候要注重整體統一,在統一風格里要做出自己的個性。我的定位是喜歡瓷器,對於這方面的書籍進行設計。

書籍調查的報告5

一、書籍裝幀的構成

封套,護封,封面,書脊,環襯,空白頁,資料頁,扉頁,前言,後語,版權頁,書心。

二、書籍設計要素及主要功能

書籍設計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裝幀,首先強調的是保護功能,保護書的主體不被損壞;其次,書籍作為商品,有宣傳功能,就是要通過封面傳達給大眾作者所要表達的資訊;同時,書是文化產品,一個流動的美術館,所以有審美要求。

第二部分為編排設計,包括字型、字號、影象、空間、灰度節奏、層次閱讀性等的研究,哪怕是一根線、一個點,是資訊傳達的二維思考。編排設計在國外是一個專門的行業。

第三部分即編輯設計。如今是視覺傳達的時代,不能僅通過白紙上的文字來傳達資訊或進行所謂的美化裝飾,要注入編輯設計的概念,是把資訊傳遞變成資訊的表現。

三、書籍封面設計

封面設計在書籍裝幀設計佔據著很重大的位置。代表著一本書給人的第一印象,決定著讀者會不會產生想要翻閱這本書的興趣。

封面設計主要由圖形、色彩、文字和構圖四要素構成。設計者就是根據書的不同性質、用途和讀者物件,把這四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表現出書籍的豐富內涵,並以一種傳遞資訊為目的和一種美感的形式呈現給讀者。

(一)、圖形。包括了了攝影、插圖和圖案.有寫實的、有抽象的、還有寫意的

(二)、色彩。書籍設計色彩語言表達的一致性,發揮色彩的'視覺作用。色彩是最容易打動讀者的書籍設計語言,雖然個人對色彩的感覺有差異,但對色彩的感官認識是有共同的。因此,色調的設計要與書籍內容的基本情調有個完整性。

(三)、文字。封面上簡練的文字。主要是書名(包括叢書名、副書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這些留在封面上的文字資訊,在設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四)、構圖。構圖的形式有垂直、水平、傾斜、曲線、交叉、向心、放射、三角、疊合、邊線、散點、底紋等。

四、書籍裝幀設計中的幾種普遍設計型別:

(一)、以一張完整的設計畫面分成封面、封底和書脊。分別裝飾文字。

(二)、封底以封面縮小的畫面.或小標誌、圖案與正面形成呼應。

(三)、書脊的設計可以獨居一面.可以用文字壓在跨面的設計上。在精裝的書籍外部。常常還有護封。既起一種保護作用。同時是一種重要的宣傳手段。是一種小型廣告。護封設計紙張、印刷精采。表現力豐富。有護封的封面可以簡潔些。達到變化的效果。同時又因為封面運用了亞麻布、漆布、皮革等裝幀材料和印刷工藝的制約。故採用簡潔的表現形式。

(四)、正反面設計完全相同。或大體設計相同,但文字有所變動。正面出現書名。反面採用拼音、外語,或極小的責任編輯、裝幀設計人員名字。正反兩面色彩、設汁有所變化。

(五)、書脊應該是封面設計的體現。尤其在厚厚的書籍上。表現尤為如此。而不應滿足於排列書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通過與正面書名相同的字型。在狹長的面積內。安排好大小、疏密關係。有些運用幾何的點、線、面和圖形進行分割和與正反面形成呼應。並與之形成節奏變化。成為封面整體的一部分。並可利用其刊登內容提要、作者簡介、出版資訊。叢書目錄等。護封分全護封和半護封。半護封的高度只佔封面的一半,包在封面的腰部。故稱為腰帶。用來刊登書籍廣告和有關書的一些補充各項。也起著裝飾作用。

五、優秀書籍裝幀設計賞析

中國每年都會挑選20本“中國最美的書”去參加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的評比。世界對最美的書的評判標準首先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文字影象之間的和諧;第二是書籍的物化之美,對質感與印製的水平的高標準;第三是原創性,鼓勵想象力與個性;第四是注重歷史的積累,即體現文化傳承。種種相結合變生成最美的書,而最美的書必然是最有魅力的也是最成熟的書。 中國書籍設計大師呂敬人創造了許多優秀書籍裝幀設計作品。其中有眾人熟悉的《馬克思手稿影真》、《朱熹榜書千字文》還有教材中出現的《梅蘭芳》。

書籍調查的報告6

課外閱讀是閱讀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對提高讀寫能力,擴大學生知識,發展思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志向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較為全面瞭解掌握XX國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及特點,加強學生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更好地對課題有效研究,特對XX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分析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物件

本次問卷調查選取了XX國小四至六年級共46名學生進行調查。

二、調查時間

11月18日----19日。

三、調查問卷內容及結果

內容共收錄15個不同型別的問題,題型及結果如下。

1、你喜歡閱讀嗎?

A、非常喜歡26人佔56 %

B、一般19人佔41%

C、不喜歡1人佔2 %

2、你在什麼情況下閱讀課外書?

A、主動閱讀39人佔84%

B、老師要求4人佔9 %

C、家長監督3人佔7%

3、你最喜歡的課外書籍是

A 、漫畫3人佔7 %

B、童話故事7人佔15%

C、科幻故事19人佔41%

D、神話故事17人佔37%

4、你每天用多少時間閱讀課外書?

A、一小時以上10人佔21 %

B、40分鐘14人佔31%

C、30分鐘19人佔41%

D、15分鐘3人佔7%

5、你閱讀書籍來源有哪些?

A、購買34人佔74%

B、向同學借8人佔17%

C、交換4人佔9%

6、你覺得閱讀給你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什麼?

A、提高語文成績7人佔15%

B、打發時間、消遣娛樂2人佔5 %

C、豐富自己的知識26人佔56%

D、沒感覺說不清11人佔24%

7 、你讀課外書時喜歡

A、摘抄好詞佳句24人佔52%

B、寫讀後感6人佔14

C、圈圈點點,寫批註5人佔10%

D、隨意地看看11人佔24%

8、在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你是

A、查字典30人佔65%

B、請教他人10人佔21%

C、不管它,跳過去6人佔14%

9、如果你向父母提出購買一些課外閱讀書刊,你覺得他們會承受的價格是多少?

A 、20元以下14人佔31%

B 、20到50元24人佔52%

C 、50到100元3人佔7%

D 、100元以上5人佔10%

10、我一個學期大約讀課外書

A 、2本13人佔28%

B 、3本7人佔15%

C 、4本12人佔26%

D 、5本或以上14人佔31%

11、在閱讀中你感覺快樂嗎?

A 、快樂41人佔90%

B 、不快樂

C 、說不清5人佔10%

12、如果在學校專門增設一門閱讀課,你會接受嗎?

A 、會43人佔93%

B 、不會3人佔7%

13、你們老師每天佈置課外閱讀作業嗎?

A 、每天都佈置14人佔31%

B 、有時佈置22人佔48%

C 、不佈置10人佔21%

14、寫出一部或幾部你知道的文學作品的名字,你讀過它們媽?

15、在你讀過的這些作品中,哪個人物讓你難忘,請寫出它們的名字。四

四、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6份。我們對問卷結果進行了整理歸納。現將相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歸納如下。

{一}、學生閱讀行為習慣尚需培養,選讀物類單一。

國小生課外閱讀行為習慣的培養,實際上是從國小四年級開始閱讀。開始由句、段到篇的閱讀。這時的閱讀習貫,僅限於興趣,並且選讀物類單一。隨著學齡增加逐步全面閱讀。因此,選擇適合學生讀的課外書籍尤為重要。從調查結果看卻不容樂觀。第1題:“喜歡閱讀”的26人,佔56 %;第2題:“主動閱讀”的39人,佔85 %;第3題,讀“童話故事”的7人,佔15%,“科幻故事”的19人。而讀“神話故事”的17人,佔37 %,佔的比例較大。學生所選課外讀物類別比較單一,“科幻與神話”接近,各佔一半。這對促進學生志向形成、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將會受到很大影響。說明學生在選擇圖書上,還需家長、老師和社會的正確引導。我們將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學生閱讀面。天文、地理、歷史、科普、

文學等,都應有閱讀。這樣學生閱讀面才能更廣。

{二}、學生用於課外閱讀的時間還不夠。

第4題:“你每天用多少時間閱讀課外書的”調查中,每天用一小時以上10人,佔21%,每天40分鐘14人,佔31 %。每天30分鐘19人,佔41 %。每天15分鐘3人,佔7 %。沒有用足夠時間進行課外閱讀,說明國小生的.閱讀行為習慣還沒有形成。

{三}、學生對科學的閱讀方法掌握不夠

從第5題、第6題、第7題、第8題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書籍來源於購買,34人,佔74 %,沒有互相交流讀書感受的習慣;閱讀所帶來的好處,雖“豐富自己知識”,26人,佔56 %,“提高語文成績”,7人,佔15 %,“打發時間”2人,5 % 。但“沒感覺,說不清”,仍有11人。說明沒有目的性;第7題中,“摘抄好詞佳句”24人,佔52 %,雖佔一點比例,但“寫讀書筆記”僅6人,佔14 % 。“隨意看”11人,佔24 % 。說明閱讀時很少有同學寫讀書筆記,依賴性大;第8題,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而不去查詢資料等。說明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學生對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逐步增強

第9題調查中,家長對課外閱讀給予了一定支援,並希望孩子通過課外閱讀對孩子有所幫助;第10題看出,學生課外閱讀量由年級逐步增加;第11題、12題分別是:“閱讀快樂嗎?”有41人感到快樂,佔90 % 。接受開設課外閱讀課的43人,佔93 %。這說明學校、家庭、社會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支援和重視程度,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渴望。

{五}、讓學生了解更多文學作品、歷史人物等

從第14題、第15題看出,發現很多學生對文學作品知之甚少,甚至一知半解。很多同學寫出《童話小說》、《故事會》等。部分同學對《神話故事》很感興趣;在讀過的作品中哪些人物難忘,只少數同學寫出歷史人物、英雄人物、文學巨人、名人等。部分同學寫出並不熟知的青春偶像人名等。

五、對當前國小生課外閱讀現狀的思考

1、國小生的課外閱讀現狀應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家庭、社會、學校應積極宣傳提高對課外閱讀的認識。樹立閱讀觀,把閱讀活動滲透到家庭生活、社會實踐中去。轉變觀念,改革教學方法,讓課外閱讀深入人心。

2、給予學生充足的課外閱讀時間,保證足量閱讀。教師應佈置一定的課外閱讀量。脫離題海戰術。閱讀精品,以讀帶寫。養成自覺讀書動筆的習慣,讓學生自己讀書、愛讀書、紮實讀書。

六、今後如何更好地開展閱讀活動

1、開展校園閱讀建立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充分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盡請讀書。

2、強化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首先,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閱讀時注重理解詞、句、段、篇,寫讀書感受等。第二、要重視課外閱讀書籍類別的選擇。精讀那些積極向上,促進志向、勵志成才、增長知識的書籍。第三、重視閱讀學習品格的培養。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努力上進精神,摒棄那些低階庸俗的書籍。

3、激發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把閱讀活動引向深入。學校創設不同閱讀平臺,進行讀書筆記展評活動及口語交際、讀書朗誦活動。利用語文手抄報內容豐富多樣的特點,將手抄報進行展覽。相信,今後學生將會有更多興趣去認真閱讀作品,提高一點寫作水平。讓學生閱讀更強烈,讀好書、精讀書、會讀書。將課外閱讀活動以“以一帶十”地傳閱下去。

總之,通過調查,我們看到:當前國小生課外閱讀中存在著一些明顯不足,我們應較強重視這方面引導,把課外閱讀活動搞得更好、更全面、更有意義。

書籍調查的報告7

一、背景

如今圖書館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的地方了,不管是國小、國中、高中還是大學,甚至是社群或幼兒園,都有自己的圖書館。雖然規模有大有小,但目的幾乎都是相同的,就是為人們提供讀書、借書的場所,在喧囂的城市中開闢一片淨土,也方便知識的傳播和豐富人們的業餘生活,調查報告《基於對圖書館書籍管理的調查報告》。

但試想,倘若在茶前飯後,手捧卷書,翻開卻發現好好的一本書裡面有亂塗亂畫的痕跡,甚至缺頁損頁。原本平靜的讀書心情一定被打亂,讀書的興致也會隨之煙消雲散。因此,圖書的受損現象不容忽視!

相信這個問題不僅僅使讀書者煩躁,更使許多圖書館困擾不已。無論世界怎樣發展,書總能為生活帶來芬芳,給人們帶來精神的糧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似乎已成為亙古不變的道理,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圖書館充實自己。當然我們發現在這種風氣形成的同時,也不可不可避免地給圖書館和借閱者帶來了一些麻煩。

為了保護好圖書館的書籍,延長圖書的壽命,讓每個借閱者都能借閱到儲存完好的書籍,也為了讓文化更好地傳播,我們就確定了這個研究課題——“高中圖書館的書籍保護”。

為完成這一課題,我們可以通過借閱者的身份親自去學校的圖書館借閱書目,觀察圖書的破損情況;也可以向圖書館管理員瞭解圖書館的借閱程式,從中尋找問題;還可以向工作人員諮詢相關情況,再以此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調查方法

1、調查方法

本課題研究的方法主要採用查閱資料、實地走訪調查問卷調查。

(1)查閱資料

貿院圖書館為一層建築,,約有書籍萬餘冊。有很多欄目,科普類、文學作品、小說類、人物傳記、推理類等。有各類學科教輔書,還有新書專櫃,推理社推理小說專櫃……

(2)實地走訪調查

我們小組憑學校分發的借書證以讀者的.身份走訪了貿院圖書館。如今,校圖書館的借閱系統已經全部電子化,但也許是因為圖書館規模,藏書量不夠大的緣故。總體來看,貿院圖書館比較乾淨、安靜,書籍擺放比較整齊,採光也不錯,確乎有一種書卷的香氣,給人種美妙而熟悉的感覺。圖書館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但在走訪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些許問題與缺陷。(具體後面介紹)

(3)問卷調查

以下是我們調查問卷中的幾個問題及統計結果

①、你平時是否經常去圖書館?

A、經常去(34%)B、偶爾去(63%)C、從不去(3%)

②、你認為那些型別的書籍平時借閱較多(或你平時借的較多的書,可多選)

A、科普類(31%)B、文學作品(22.5%)C、小說類(63.4%)

D、人物傳記(18.7%)E、推理類(43.5%)F其他(文藝類等)

③、你認為學校的圖書保護做得怎麼樣?

A、不錯(60%) B、一般(26%) C、不好(14%)

④、你認為哪些環節對書籍保護最重要?

A、圖書館設施(7%) B、讀者(70%) C、管理員(23%)

書籍調查的報告8

調查背景: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眾所周知的一句話。讀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的性格成熟起來,敢於直麵人生。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普遍的今天,一個人素質的提高僅靠在校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另一重要途徑。

從古至今,喜愛閱讀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新中國以來,隨著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閱讀量和閱讀效率也有了一定的上升。

我市市民具體的閱讀情況怎樣呢為了解徐州市市民的閱讀情況並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本人對書籍閱讀進入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調查目的

掌握徐州市市民關於書籍閱讀的情況,瞭解徐州市市民在閱讀發麵存在的問題。

調查物件及其一般情況

調查物件:徐州市市民

資料分析:從對讀書的喜愛程度看,有?%的市民喜歡或很喜歡讀書,這說明我市市民對閱讀的態度良好,雖然如此,但是人均閱讀時間卻並不高,人平均每天的閱讀時間卻不足一小時,人每月讀書不足5本;而且人們去書店的頻率並不高,僅為;由於學習和工作繁忙,有隻在週末閱讀,這比我原本預料的高;

此外,中僅有人會在讀完一本書後做筆記。以上,是市民在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

不過令人高興的是,隨著經濟水平極高了,人們也更加樂意在書籍方面消費,可能沒有時間全部閱讀完,但人們還是很樂意收藏書籍,人的家庭藏書超過了,調查表明,(接受價格),顯然,人民仍希望紙質書的'價格能有所下調,書價下調會使更多人樂意購書。與此同時,市民中近的人有購買雜誌期刊的習慣,雜誌期刊上不僅有優秀的文章、豐富的知識,還有近期的時政要聞,且價格相對便宜,是閱讀的好選擇。由資料分析可看出,徐州人民喜愛的作家前十出現的“輕齡化”,5名為上世紀著名作家,3名為21實際新秀,深得青少年喜愛,只有兩名是我國古代作家(均為清朝)。均為中國人。值得引人注意的是,支援電子書的人數竟高達佔。電子書與紙質書相比,具有質量輕、價格低、攜帶方便等優勢,“電子化”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我個人認為,日後電子書的數量會迅速增多。隨之,網路小說也迅速興起,但網上資訊良莠不齊,多數網路小說對我們益處甚微。雖然“電子化”的趨勢不可避免,但仍會有很多人喜歡紙質書,所以,電子書並不能完全取代紙質書。

調查體會

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光荏苒,我們的青春又是何其短暫,大學畢業,我們就要走上社會,尋找工作,而立足社會的資本的主要來源就是畢業前的學習,學習中收穫的知識是我們所擁有的“無形資產”,真正到了關鍵時刻,它們的作用就會顯現出來。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在校學習的知識早已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更需要跟得上時代的思想和觀念,這些思想觀念的主要來源就是課外書籍,這些書籍能讓我們瞭解到更多方面的知識,而不僅是侷限在語數外物化政史地生這9門學科。顯而易見的,我們的課餘有很多空閒時間,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多讀書來充實自己,提高知識水平,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對我們今後的生存與發展都有很大作用。學會利用時間顯得尤為重要。隨著世代的發展,資訊高速公路的建立,人們每天都要接受大量資訊,因此,我們要學會略讀、泛讀,提高閱讀速度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每天給自己定一個計劃,規定自己要讀什麼書、讀多少,時間長短因人而異,貴在堅持。對於文學名著、優秀詩歌散文,一定要精讀,細細品味;對於休閒娛樂類的資訊,可採取略讀。把深閱讀與淺閱讀相結合。學會利用零散的時間,化零為整,積少成多。把閱讀與思考相結合,每讀完一本好書,都應進行一次深度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及時做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