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CEO如何在“黨爭”中獲利

“黨爭”存在是客觀事實,消滅哪個派別都會使內部關係迅速失衡,容易造成管理混亂。

案例:CEO如何在“黨爭”中獲利

可以說“黨爭”是中國辦公室政治無法避免、也不可迴避的事情,CEO隨時都可能需要面對。黨爭形成後,CEO可以允許其存在,但必須要把握底線:不能威脅到公司的整體利益和自己的“安全”。

作為企業運營管理中的最高權力者CEO而言,如何在黨爭中不使公司利益受損,同時保證自己的權力?

CEO又陷人事紛爭

高華是一家電子製造企業CEO,自從外部請來一位職業經理人李功擔任營銷副總之後,就經常處在以元老趙海峰副總(主管行政財務)和職業經理人李功(主管生產營銷)為首的兩派黨爭中。

“華北地區的業績近來很不理想,應該更換負責人。”會議剛開始,趙副總就丟擲了一個令李功始料不及的殺著。“因為公司對該地區的營銷投入不夠,才導致整體偏軟。”

這樣的針鋒相對,CEO們不會覺得陌生吧。

不要輕易拍板

雙方的小團隊爭論不休,高華未發一言。這場爭論看似是一個區域經理的任免問題,實際上是兩派勢力的鬥爭。

趙、李二人都已經在自己主管的範圍形成了“小派別”。在這個“小派別”裡,趙李二人是“土皇帝”,說起話來甚至比總經理都有用。

高華並沒在會議上拍板。他清楚,“黨爭”爭的是勢力,而權利在公司內的分配是依附於CEO的。讓事情懸而未決,趙、李二人必然要依附於自己,自己的中心地位得以鞏固,使真正的決策權實際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如果在會議上直接敲定,無論換與不換,都有一方是勝利者,無疑還會向公司內部傳遞自己是迫於某方的壓力。

安撫人心,暗渡陳倉

“高總,我在前面帶著弟兄們在市場上拼殺,可後面總有人給捅刀子,如果您真的換掉他,可能讓其他地區的經理也會有意見,弄不好渠道會出大亂子。”李開始拿渠道做要挾。

面對李功的“渠道譁變”要挾,高華馬上丟擲趙海鋒“渠道大手術”的論調,同時把趙已經準備好後續人選的資訊傳遞給李功。

李當然不是真要渠道譁變,不過想以此作籌碼,當看見籌碼分量已不構成威脅時,他自然會退縮勸高華不要聽信趙海鋒的話。而事實上,高華也根本不可能聽信趙海鋒的這個建議,如果渠道全部撤換,動盪是肯定的,更關鍵的.是從此趙、李二人的力量對比根本就不均衡,趙的勢力將足夠強,會輕易處理掉李甚至包括高華自己。

華北的區域經理因為業績不好,高華也想換人,但礙於是李功當年帶來的,一直沒好開口。會議前一天,高華找到趙海鋒,重點詢問了華北地區績效考核的成績,並流露出對該經理的不滿,趙以為找到機會打擊李功,所以在會議上丟擲此話題。這也正是高華想要的結果,讓別人替自己唱黑臉。

如何解決?高華早就想好了對策,讓李駐紮華北幾個月,如果業績好轉,是李的功勞,如果仍未有起色,再換人,李就無話可說了。

(小標)坐享漁翁之利

現在高華已把李功派駐到華北區,一是希望借李的能力提升業績,二是先把李支開總部,以使得人才儲備計劃順利進行。

“黨爭”存在是客觀事實,消滅哪個派別都會使內部關係迅速失衡,容易造成管理混亂。因此黨爭形成後,CEO大可以允許其存在,但必須要把握底線:不能威脅到公司的整體利益和自己的“安全”。在這個前提下,CEO大可以利用“黨爭”使各方力量互相牽制。同時也利於在“爭”的過程中,採取“激將”措施,藉助他力避免與某一方直接衝突。只要控制得當,CEO完全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來源:《牛津管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