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經濟催生的產業生命週期

產業生命週期是特定產品群或技術系統所構成的產品生命週期和技術生命週期的包絡。詳細內容請看下文新經濟催生的產業生命週期。

淺析新經濟催生的產業生命週期

技術生命週期是指企業開發出所滿足的市場需求的出現、成長、成熟與衰退過程,這個過程是以市場價值的變動為依據的,而產品生命週期是指企業用以滿足該種需求所開發出的產品的市場價值匯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因而產業生命週期必然包含著產業出現直到完全推出市場經濟體系的全過程,包括孕育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處於相應階段的產業分別稱為幼稚產業、朝陽產業、成熟產業和夕陽產業。

一個完整的產業生命週期可用一條連續平滑的僅含一個或不含極大值的曲線來表示,代表產業發展變動的長期趨勢。不同國家,不同產業的長期發展趨勢曲線在定量分析的精確表達中可能存在巨大差異。某產業所處的生命週期階段構成企業戰略選擇的外部產業環境。基於產業生命週期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各種競爭態勢,企業具有不同的戰略選擇。

一般而言,孕育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先驅成本,在市場前景不明確、風險較大的專案上,只有少數企業才有這個能力,在這個階段,市場調查與反饋研究是關鍵;在成長期,產業內競爭開始激化,企業應著重進行橫向一體化,以獲取規模經濟效益,當產業進入成熟期,市場增長潛力有限,企業一般採取縱向一體化或加強型戰略提高其競爭地位,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下,一些產業在成熟期已全部或大部分轉到發展中國家生產而返回國內銷售;在衰退期,企業一般採用防禦性收縮戰略實行資產退出,或實行多元化經營實現資產轉移。

隨著科技的進步,世界經濟正逐漸聯結為一個整體,各國的產業結構在國際市場的催生和比較利益的誘導下,正在變成世界產業結構的一個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各國產業結構的相互補充和相互依賴,已成為世界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一個趨勢。這一趨勢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產業形態的區域性轉移把各國緊密地聯絡為一個整體。每個國家都在致力於整體科技經濟實力的提高,本國的產業結構逐漸向新技術產業形態傾斜。而將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普通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等發達程度或者欠發達的國家。以亞洲國家為例,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高速發展後,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四小龍”國家生產,70年代“四小龍”因此迅速成長起來,不得不在80年代將這一產業讓位於東南亞國家,形成了日本高技術密集、“四小龍”普通技術密集,東南亞勞動密集的分工態勢。

另一方面,區域性集團內部的.產業分工合作日趨明顯。各種地區性經濟集團在建立初期主要是為了避免內部減免關稅,對外統一關銳,但目前的趨勢表明,集團內部的產業分工日趨明顯。例如,歐共體內,傳統產業多集中在希臘、葡萄牙,新興產業多集中在英法等國。

國際產業結構的調整的深層次原因是國際分工所帶來的比較優勢決定的。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和國際市場自由化趨勢的加強,這種優勢較之以前表現得更加明顯。在高關稅時期,由於有關稅壁壘以及非關稅壁壘的限制,一國的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潛力十分有限,對一些十分有市場但沒有資源優勢的專案只有進行對外直接投資,但這往往受到國外金融政策的限制。消除或減免關稅與非關稅壁壘之後,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缺乏比較優勢的產品必將提高貿易雙方的整體福利和貿易淨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