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文素材何處來

作文素材何處來20XX年05月16日星期日06:26 P.M.我們的考試很頻繁,週週過關考、雙週考、月考、期會考、期末考、摸底考、調研考、聯考、一檢考、二檢考、三檢考、大學聯考,可謂"無數試卷囂囂下,不盡考試滾滾來",作文素材何處來。面對堆積成山的試卷、數不勝數的試題,常常是評講完試卷師生就把它們"高束焉,庋藏焉"。當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再翻出厚厚的素材本尋找寫作素材。似乎我們壓在書桌底的考試試卷與寫作毫無關係。能不能把我們熟視無睹的試題巧妙剪裁變成寫作素材呢?倘能如此,積累寫作素材何必再踏破鐵鞋去尋覓,信手拈來只需用心梳理巧裁剪。下面談談一下具體做法。

關於作文素材何處來

一、文言試題巧成寫作素材。

文言試題所選文言材料內容多為仁人志士、有為官吏、英雄豪傑的事蹟,這些事蹟至今仍具有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啟人心智,激勵後人的作用,有的事蹟材料還暗合時代精神,完全可以作為寫作素材。這些素材寫進文章中既體現了古為今用的新穎性,又彰顯了學生的文化底蘊,還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學生積累素材的時間(學生做過的試題,比較熟悉內容),可謂一舉多得。下面我們以江蘇省江浦高階中學高三年級十月月考語文試卷中的文言試題談談積累文言素材的方法。

1、從原試題中尋找積累素材。

試題原題: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少年韓褒就有志向與追求,對於學習也有不凡的見解。在恭謹地接受老師教誨的同時,也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有所偏好。

B.北雍州多盜賊出沒,韓褒任刺史期間,先深入調查摸清了情況,又明榜昭告公佈自首期限,再採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最終制服盜賊。

C.寬以待人是韓褒為官的特點,為人的品質。在北雍州,他能寬恕諸盜賊的罪過,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在汾州,更是以德報怨,放還俘虜。

D.韓褒歷經北朝三個君主時期,以忠誠厚道而聞名。武帝每每朝見時,先下詔讓他坐下,然後才議論朝政,恭敬如執弟子禮。

答案:B

我們先對正確的分析與概括進行處理:

A.少年韓褒就有志向與追求,對於學習也有不凡的見解。在恭謹地接受老師教誨的同時,也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有所偏好。

運用方向:志向與追求,學習與盲從,個性與共性。

C.寬以待人是韓褒為官的特點,為人的品質。在北雍州,他能寬恕諸盜賊的罪過,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在汾州,更是以德報怨,放還俘虜。

運用方向:寬容,自己與他人,處事的哲學。

D.韓褒歷經北朝三個君主時期,以忠誠厚道而聞名。武帝每每朝見時,先下詔讓他坐下,然後才議論朝政,恭敬如執弟子禮。

運用方向:忠誠厚道,堅持,名聲。

再把錯誤的分析與概括進行處理:

B.(修正後的分析與概括)北雍州多盜賊出沒,韓褒任刺史期間,先深入調查摸清了情況,在任用"傑黠少年"之後又明榜昭告公佈自首期限,再採用盜賊自省的方法,最終制服盜賊。

運用方向:方法、調查研究、自省。

2、從譯文中尋找積累素材。

譯文比較淺易,容易記憶,即使學生不能照原文一字不落地運用也能夠憑記憶寫出大意。因此教師在講評完試卷後就應指導學生有意識地梳理記憶,一般有了這個環節學生就不需要再刻意記憶。請看下面的例子:

譯文節選:雍州北面環繞著山,常常有盜賊。韓褒暗地裡查訪.都是豪門大族所為,卻假裝不知道。對他們多加禮遇,對他們說:"我是讀書人出身,怎麼懂查究盜賊的事情?仰仗各位與我共同分擔憂愁。"

運用方向:難得糊塗,山不轉水轉,分擔。

3、從原文中尋找積累素材。

文言文原文有些句子可以作為寫作素材,把這些素材寫進文章中能夠彰顯學生的文化底蘊,是作文的亮點,作文素材《作文素材何處來》。不過完整記憶文言句段增加了記憶難度,可以梳理短句、名句,數量上不宜過多。請看下面的例子:

褒因是奏日:"所獲賊眾,不足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請一切放還,以德報怨。"

運用方向:寬容,自己與他人,處事的哲學。

以上方法可以遷移為對試卷中的文學類文字、實用類文字、論述類文字的梳理與積累。為節省學生時間,教師在講評完試卷後就應指導學生有意識地梳理、積累素材。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出一道作文題要求學生用所積累的素材寫作。在考場上,學生也可以"急中生智",改造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寫作,不過要注意不可長篇幅地引用,避免抄襲的嫌疑。

二、名著試題巧成寫作素材。

學生要正確做出名著試題,必然要閱讀名著。學生在閱讀名著後,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梳理、積累寫作素材。筆者在教學中嘗試了以下方法,效果很好。大約每15天要求學生讀完一本名著,然後以"我眼中的×"為題寫一篇文章。每月讀兩部名著,寫兩篇作文。這樣學生既熟悉了名著,提高了素養,又有了思考感悟,同時也積累了寫作素材,收穫頗豐。這裡一篇學生習作,邀請您分享我們的教學成果。

我眼中的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

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題記

在垓下之困中,你敗了,聽著四面楚歌,看著愛妻自刎,你心痛不已,你心刮如麻,你一時不知該怎麼辦才好。一番心理的思考,掙扎之後,你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死亡!也許這對你來說是一條全新的道路,虞姬在等著你,於是你陪她去了…

一代梟雄,叱吒風雲,雄踞一方,破釜沉舟打敗秦軍,你的豪情無人能及!

李清照對你敬重萬分,便有了膾炙人口的《夏日絕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我眼中的項羽是耿直的,他從不掩飾自己,赤裸裸地展露著自己的性格,暴露著自己的心跡,不懂得掩飾自己;他遇事不能隱忍;他不知人更不善任;他做事全憑自己的善惡,而不考慮政治利益…總之,優點也好,缺點也罷,至少他每天毫不隱藏自己內心地真是地活著。

我眼中的項羽,是個天生的英雄,所以他註定不能成為政治家,因為即使是最仁義的政治家也要學會演戲,也要留有三分心計,也要隨時偽裝自己的內心,而這些項羽做不到!

我眼中的項羽,雖在政治上太幼稚,卻是位能武善文的好將軍。他那勇猛的殺敵之技令人佩服,他那神奇的用兵之道令人佩服!

從"彼可取而代也"到"天亡我也,我何渡為?"項羽英雄的光輝永遠是歷史上耀眼的`一抹。

項羽果斷。雖說鴻門宴、封王之時,都有放虎歸山之嫌。但他破釜沉舟,後又救彭城,此皆當機立斷,以少勝多之典範。

項羽仁義,雖曾劍殺殷通、矯殺懷王,甚至坑殺20萬降卒,甚益屠城,但他不忍誅通風報信之叔父,班師後退而守盟,遣六千多將士各自逃命,對虞姬從一而終,甚至將其坐騎放逐活命。此種真情摯義,驚天地,泣鬼神!

沒錯,項羽卻是有"婦人之仁,匹夫之勇",但這也不失為其可愛之處。我承認,項羽真是空有高志卻目光短淺,有勇無謀,剛愎自用,暴躁易怒,昏庸無道,可這樣他的人格才是健全的至少很完整。劉邦雖然善於用人,雄才大略,是一代明君,卻"一將功成千古恨"地殺了太多太多無辜的生靈,拋棄自己的父母妻兒,這是尤其讓我無法原諒的!

四面楚歌,淚水盈盈;霸王別姬,淚露如雨。我眼中的項羽是個能夠讓我感動的真性情!虞姬翩翩,天下無雙的是吳越薄鋼煅劍,只輕輕地飄一下,便帶去了她的情與魂,滑落了,凋零了虞美人。項羽衝殺,人不肯棄虞姬的首級直至四面山上而葬之。為何"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我有時恨,恨項羽不肯苟活一時,過江重整旗鼓,東山再起。然後再細細思過,項羽的英義之氣本身就是悲愴的,也許在烏江邊的隕落才是那顆亮星最好的歸宿,最美的…

"成者為王,敗者寇",而項羽,是失敗的英雄。

我眼中的項羽,永遠是不倒的英雄!(張成夢)

為了減輕學生負擔,也便於學生在寫作中引用名著,可以教給學生把名著試題梳理成寫作素材。下面以泰興市第一高階中學2009屆高三年級第一次月考名著名篇閱讀題為例談談具體梳理方法。

原題:

名著名篇閱讀(15分)

⑴下列對名著名篇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色表述有誤的兩個選項是:(5分)

A."赤壁之戰"是諸葛亮出山之後參與指揮的第一場戰爭,為了凸顯諸葛亮風流儒雅、足智多謀的形象,《三國演義》中先後塑造了"舌戰群儒"、"智激魯肅、周瑜"、"草船借箭"等經典情節,突出了諸葛亮在這場奠定鼎足之勢的戰爭中不可磨滅的功勳。

B.巴金《家》中的覺新是一個在舊制度的薰陶中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他心底裡雖然有著是非和愛憎的界限,也理解奪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奪去了他所最愛的梅和瑞珏的是"全個禮教,全個傳統,全個迷信",但他無力掙扎,只能傷心地痛哭,忍愛著精神上的痛苦。他是舊禮教制度下的犧牲者,但同時又不自覺地扮演了一個維護者的角色。作者對他是有一些批判的,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諒

C.郭沫若在《女神·爐中煤》中自喻為正在爐中燃燒的煤,用他"這鹵莽的黑奴"的"火一樣的心腸"唱出了--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表達了作者對愛情執著追求。

D.海明威的著名小說《老人與海》以寫實的手法表現了人在"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實世界中"表現出來的勇氣。"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擊敗,外在的肉體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內在的意志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是《老人與海》一再強調的論點。

E.巴爾扎克在《歐也妮·葛朗臺》中的女僕娜農是巴爾扎克人物長廊中最不朽的形象之一,她外表的醜陋和內心的單純,同時她又十分忠誠,但巴爾扎克並沒有把她塑造成為一箇舊倫理的殉葬者,相反,巴爾扎克在小說結束時讓我們看到娜農對金錢社會的適應,看到她身上有老格朗臺的影子,尤其是在她成為高諾瓦葉太太之後。

答案:A C

A.項犯了多處常識性錯誤,①《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山之後指揮的第一場戰爭是火燒博望坡,而非赤壁之戰;②"智激魯肅、周瑜誤",應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