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讀後感14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讀後感14篇

三年級讀後感 篇1

一身簡樸的布衣,一雙黑色的布鞋,加上一條沾滿汗水的白毛巾,大概就就是多數人們腦海中那個人力車伕的形象吧!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基層,每一天的工作無非就是拉著載著人的人力三輪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們用自己的勞力和汗水生存,他們就是舊社會人們眼中的低微人群。

我國的“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在抗戰前夕,對這群人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刻畫,寫出小說《駱駝祥子》。老舍以20年代的舊北京為背景,透過人力車伕祥子一生幾起幾落最終沉淪的悲慘遭遇,揭露了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下層人民的悲苦命運。

小說主人公祥子,一個以前年輕力壯意氣風發的小夥子,一個以前強勢、獨立的頭等車伕,一個以前以為只要不怕吃苦就能在社會上立足的“天真”的鄉下漢,卻在社會中一步步淪陷,最後像一條狗一樣栽倒在街頭,再也爬不起來……就是什麼原因造成祥子這樣的變化呢答案很明顯︰就是舊社會的腐敗,將他磨礪成了另一個人一個整日遊手好閒,吸菸酗酒的小混混。他在這個黑暗的社會中完全喪失了理想,喪失了要強的性格,喪失了對生活的所有企望和信心!

在當今社會,又有多少人在為自己懷揣的夢想努力打拼呢許多人在每一天枯燥的工作中像個陀螺一樣不停地“轉”,只為了一時的酒足飯飽,沒有積蓄,沒有規劃,用網路上的一個流行名詞來說,就叫“月光族”。這類人就如喪失了鬥志後的祥子一樣,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得過且過。既然這已不就是那個昏暗、苦難的社會,那我們為何不能為自己制定一個深遠規劃透過自己的勤勞奮鬥來改變自己呢。

導致祥子一步步墮入深淵的,我想,出了那個“把人變成鬼”的黑暗的社會和制度,還有他自身封建愚昧的思想。他看不到受壓迫的小生產者拜託奴隸地位的真正出路在哪裡,而就是把一切都歸於“命”。他絲毫不知,命運就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要想在那個“吃人”的時代立足,就務必把握命運,挑戰命運!

巴爾扎克說得好:“苦難對於天才就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就是一筆財富,對弱者就是一個萬丈深淵。”顯然,小說中的祥子就是屬於最後一類人,他在苦難中墮入了萬丈深淵。試問,你們甘願做一個弱者嗎相信大家的回答就是一致的,當然不願意。那麼,就讓我們昂首挺胸,向命運發起挑戰,向苦難發起挑戰,為擁有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而努力吧!

最後切記,命運就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

三年級讀後感 篇2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講的是:有一個人,名叫魯濱遜,他天生喜歡航海冒險,可他的父母都想讓他成為律師,所以堅持反對他航海,怕出危險。但最後魯濱遜通過他朋友的爸爸,他最終還是踏上了一隻船。

有一次,他因為一場風暴,來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島,他在那個島上,自生自滅生活了好幾十年。其中他遇到了一個朋友,他是從食人族裡逃出來的,當時是星期五,所以魯濱遜給它起名叫星期五。他和星期五一起用從魯濱遜原來那艘船上拿下來的幾把槍,擊滅了許多食人族的人。

還有一次,他們兩個發現了一群人來到了這個島上。原來是一艘船的水手們叛變了。把船長困在這個島上,魯濱遜和星期五救了船長,還抓了幾個水手,他們都願意幫助船長。

最後,他們成功的搶回了那個船長的船,船長作為感謝,願意送魯濱遜回到他的家鄉。

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定要學會自立,不要再依靠爸爸媽媽了。

在前幾天我讀了一本名叫《魯濱遜漂流記》的'書,這本書對我有很大的幫助,也給了我很多啟發,讓我來給大家講述一下吧。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個地方,一是:“魯濱遜來到了一個野人島,救下了一個被抓獲的野人,並把那個野人馴服,花了三年的時間教會了那個野人說話並聽野人講他們族人的事。”我想:“魯濱遜要從一群野人中救一個被抓獲的野人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呀!並還要教野人說話,是需要多麼長的時間和多麼大的精力。還有讓一個從來沒有幹過重活的一個富家大少爺吃生食,還要自己去打獵時多麼大的挑戰,魯濱遜都一一克服了。”再想想我們自己從來都不幫大人做一點事,在寬敞明亮的教師卻不好好學習,遇到一點挫折就放棄這是多麼大應該啊。二是:“野人把魯濱遜帶到了自己族人生活的部落,魯濱遜看到了這了的人都吃生食,一年四季就穿自己獵到野獸的毛皮昨晨的衣服,看到這裡魯濱遜就親自教野人們生火,做飯,織衣服,製造武器,並叫他們識字說話。”我想:“魯濱遜是一個仁慈,有同情心的人,而我也想到了自己,在平時我有時因為一些小事就和同學們吵起架來,甚至還大打出手,搞得我們不歡而散。還有在大街上看到了有人在街邊上乞求別人給他一點錢,我不僅沒有獻出自己的愛心,還大聲的罵他:“你這個髒鬼離我遠一點。”這是多麼不應該的啊,我們是祖國的新一代,21世紀的領導者,讓我們一起保護弱者,讓我們獻出一點愛心,讓人間充滿愛。

三年級讀後感 篇3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著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世的原則。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中國的統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而通過《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化為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還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並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開啟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取向,朋友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你的人生。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對映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後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三年級讀後感 篇4

書,是知識的源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書還 是我的良師益友。因此,我愛讀書!

上學期的一節語文課上,班主任屠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書,名叫《昆蟲記》 。我一聽到這本書的名字就深深地喜歡上了它。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小動物小昆蟲,我常常會一個人在院子裡蹲在地上靜靜地觀察小螞蟻、捕捉草叢裡蹦蹦跳跳的蚱蜢、和停在花葉子上的七星瓢蟲做遊戲……晚上一回到家,我就讓媽媽幫我網上購買了這本法布林的傳世鉅著《昆蟲記》。過了兩天書寄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了包裝,恨不得一口氣將它讀完。

《昆蟲記》裡面介紹了各種各樣有趣奇特的昆蟲,有蜂族中的巨人---土蜂、辛勤忙碌的泥水匠蜂、狡猾的寄生蟲、以及被號稱用毒高手的狼蛛……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螳螂是怎樣捕食的、蟬是怎樣脫殼的、蛛蛛是怎樣結網的、螢火蟲是怎樣發光的等等。

其中我印象最深也最感動我的是一種身體很小很小的毛毛蟲叫被管蟲,它有著彩色的條紋,非常的漂亮,它喜歡用樹枝和樹葉為自已做衣服,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因此人們稱它為聰明的裁縫。它就躲在自己做的這件衣服裡,只露出幾隻小腳和頭。這件衣服不僅美麗,而且充分地利用了大自然的保護色,讓天敵也發現不了它。只要有一點點小小的動靜,被管蟲就會蜷縮回它的那件衣服裡。被管蟲不僅是個聰明的裁縫,更是一位為孩子無私奉獻的母親。為什麼這樣說呢?原來它為了做媽媽,當它從蛹裡鑽出來時,它便失去了原有的美貌,變成了一隻身體肥胖沒有翅膀的蛾子。被管蟲可以選擇不當母親繼續保持它那美麗的模樣,依舊能夠在它美麗舒適的衣服裡悠然自得。可是它寧願犧牲自己為後代著想,甚至在它死後還 要留下自己的毛皮給它的後代,讓它們能夠溫暖茁壯地成長。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啊!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在被管蟲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我們的父母也像被管蟲一樣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不辭辛勞,給予我們許許多多的愛。所以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學會去感恩父母。感謝法布林的《昆蟲記》,現在我非但不懼怕昆蟲,而且願意去更深入地探究它們的神祕世界了。

書,是我心靈的朋友,它不僅開闊了我的眼界,使我從中得到了莫大的快樂,還 增長了我的知識,讓我學會做人的道理。我愛讀書!

三年級讀後感 篇5

在暑假裡,我讀了很多課外書,最感動我的還是小阿姨送的《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嘎羧。它在自己快要死的時候,重新披上象鞍,在它曾經戰鬥過的江上吻了又吻,在那塊在大龜石上親了又親。它沒有像其它的象一樣到象冢那裡去死,而是來到埋葬自己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莊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讀過這本書後,你不覺得很感人嗎?不管別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熱淚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轉,我被深深打動了,特別是最後一句話:“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這句話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靈感,它都知道忠誠和責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我們雖然不能到它心裡看個明白,但我們能體會到,它那種跟同伴永恆的友誼。

大自然真的是既神奇又偉大,讓我知道可以從大象身上學習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善待這些大自然送給我們的朋友。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大自然的安排,共同保護我們在大自然中的朋友。

暑假期間,我認真閱讀了動物大王沈石溪的一本力作——《最後一頭戰象》。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大象的印象就像是在電視上所看到的那樣,大象可以作為交通工具馱載遊客到處參觀遊玩,或者在動物園裡供遊客觀賞。我還看過一部關於大象的電影,講訴的是由於象牙很珍貴,大象成為眾多偷獵者爭相獵殺的物件,每年都有很多的大象死於殘忍的殺害。但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大象也和人一樣,有著豐富的情感。

書中一共記載了六個關於大象的故事。其中,《最後一頭戰象》講訴的是:在一次戰爭中,八十多隻戰象戰死沙場,唯一的倖存者嘎羧臨死前,披上曾經作戰的象鞍和村民們告別。他沒有走進祖先留下的古老神祕的.象冢,而是來到了百象冢——當年埋葬八十多頭戰象的地方,和他死去的戰友“團聚”。而故事《象冢》中,母象巴婭為了種族在兒子隆卡與自己心愛的茨莆之間做出艱難選擇。最終巴婭幫助兒子當上了象王,又從象群中偷偷溜出來,和茨莆共同迎接死亡,化解了茨莆心中所有的悲涼和怨恨。

作者通過對動物細微動作的描寫和細膩心理的刻畫,自然流露出動物間存在的真摯情感。讓我在閱讀時產生了一種錯覺,彷彿戰象嘎羧化身為一名紅軍老戰士,而母象巴婭則化生為一位慈祥的母親和一位深愛自己丈夫的好妻子。從大象身上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淺。

三年級讀後感 篇6

《西遊記》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縣山人,最令我們自豪的是他是江蘇淮安人。它是長篇神話小說,是古典神話小說中成就最高,最受喜愛的小說,它是依照唐貞觀年間玄奘西行取經的事件。其中第一至七回,寫孫悟空的出世,學道,大鬧天空,地府,天宮,直至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大鬧天宮表現的是孫悟空對自由的無限追求和鬥爭最終失敗的悲劇,體現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質與現實生活的約束的矛盾處境。第八至十二回寫唐僧的來歷,魏徵斬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經的緣起,第十三至一百回故事的主體,寫唐僧赴西天取經,一路上收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為徒,又得小白龍作白馬被駝,他們一起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經,終於修成正果,蘊含著人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諦。

還記得花果山水簾洞洞口的對聯: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嗎?孫悟空是第一個被唐僧收徒的,他有七十二變,筋斗雲,火眼金睛等神通,如意金箍棒是他的.武器。唐僧為他取名為行者,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後被封為鬥戰神佛。

還記得那個胖小子嗎?豬八戒,原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獲罪下凡,誤投豬胎,後保唐僧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封為淨壇使者。

還記得掛著一顆一顆大珠子的那個大壯士嗎?沙僧,原為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了王母娘娘,被貶下界,在流沙河為妖,後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為金身羅漢。

白龍馬原為西海龍王之三太子小白龍,化作白馬幫助唐僧取經,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這裡面的玉皇大帝昏庸無能,不辨忠愚,塑造他的目的是為了對封建統治者的嘲諷蔑視,對黑暗社會的尖銳諷刺,嘲笑和批判。

我認為大鬧天宮寫得最精彩,因為它很曲折,寫出孫悟空的萬難不屈,百折不撓,頑強與之奮戰,除惡務盡,它最能反映孫悟空的反抗精神,這大鬧天宮的確是孫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表現。

有人認為唐僧能夠歷盡千辛萬苦去西天取經,他意志堅定,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從來沒有動搖過取經的決心,他心地善良,有仁愛之心,即使誤放妖魔,也不願傷及無辜,他不求名,不貪財,是一個可敬可親的人。但我更認為他膽小懦弱,本性昏愚,忠奸不分,不辨是非,總是聽信豬八戒的挑唆,他對待妖怪心慈手軟,對待除妖有功的孫悟空卻用緊箍咒來折磨,歷千辛萬苦到西天后,面對傳經者索要的“人事”,他卻不知反抗,唯唯諾諾,實在可氣。

我覺得《西遊記》的可讀性強,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大膽奇特的誇張,它將銘記在我心中。

三年級讀後感 篇7

《海底兩萬裡》它是一本冒險小說,其中也蘊含了不少科學道理。

這本書主要講:有一位叫尼摩的船長,他領導了一個祕密船隊悄悄地在大海里航行,他的潛水艇很神祕,被人們誤以為是一個有危害的“海怪”或者是會移動的“小島”,一些海難事故都被推到了它的身上。英國政府命令捕捉這隻“怪物”,正好主人公阿龍納斯——一位自然科學教授對這十分好奇,於是便踏上了“林肯號”開始了尋找“怪物”的旅程。一天深夜,“林肯號”撞上了這個“怪物”,阿龍納斯和他的僕人康塞爾及水手尼德掉入了海中,然而,尼摩船長和那個被人們誤以為的`“海怪”卻救了他們,“海怪”的祕密也在他們的面前一一面世,原來這是一艘非常先進、非常豪華的潛水艇。

於是,阿龍納斯一行帶著好奇加入了尼摩船長的航海之旅,他們克服暖流、缺氧和土著襲擊等艱難險阻馳騁在廣闊無垠的大海里,時而在海底森林中漫步、狩獵,時而在平靜的海面上徜徉,他們穿越太平洋、潛入地中海、抵達了南極,最終因為海底漩渦,尼摩船長把生的希望給了阿龍納斯,而自已卻和潛水艇永遠的葬身於大海深處。尼摩船長的勇敢沉著、臨危不懼深深地折服了阿龍納斯。

讀完這本書,我不得不感慨這部著作的作者——凡爾納,他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和那優美的文筆,將我們引領到那艘非常豪華和先進的潛水艇中,並隨之旅行,一起在海底森林中漫步,一起認識海洋中的生物,讓我們置身於海洋世界中,領略奇麗的海底風光,同時也為文中人物對他人無私的關愛所感動。

凡爾納的作品中有許多知識點,這本《海底二萬里》就包括了很多的自然和科學知識。尼摩船長憑藉著他的勇敢和智慧,巧妙地運用大海中所蘊藏的能量作為潛水艇的動力,十分環保。這本書既讓我瞭解了大海的“學問”,又讓我為書里人物的精神所折服。書中有一個章節就告訴了我們要巧妙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有一次,諾第留斯號駛往南極,由於溫度太低,潛水艇被困於冰層之下,事先已嘗試過開鑿冰塊來尋求逃生道路,可剛開好又被冰封住,潛水艇中的氧氣也在不斷的減少,情況十分危急,通常情況下,只能聽天由命了,然而尼摩船長鎮定自若,想出了用開水化冰的方法,開闢出一條航道。

帶領大家逃離了南極,脫離險境。從中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當一個人做一件事時,遇到了困難,得先冷靜才能想出好辦法,從而也要運用科學知識解決。我認為世界上沒有攻而不破的“金湯”,沒有解而不開的“難題”,只要沉著冷靜,運用日常積累的知識就能解決。

我愛這本書,它給了我無數啟發,讓我明白了只有知識才是最好的“工具”,它能解決一切困難和險阻。

三年級讀後感 篇8

學習《弟子規》有些年頭了,記得第一次接觸《弟子規》還是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那時候,我認識的字有限,只是按照幼兒園老師的要求死記硬背,雖然背誦得比較流暢,咬字也算準確,但對於《弟子規》的內容我根本就參悟不透。

國小一年級開始,通過老師在課堂上聲情並茂的講解,同時也看了相關的動漫劇情,加之自己開始識字,懂得逐字逐句去慢慢體會理解其中的內涵。所以到現在,已經讀三年級的我,終於明白了《弟子規》上所闡述的內容。

一年級的時候,在老師和爸爸媽媽的督導下,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按照《弟子規》“謹”章節中所宣揚的內容,來規範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和作息,慢慢地去體會“時間”觀念,懂得了人生只一世,匆匆幾十載的意義。在不浪費時間的基礎上,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玩耍、休息時間,儘量做到勞逸結合地去學習。通過一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我能夠在不需要大人的監督和催促的情況下,自己起床、洗漱、就餐、著衣、上學。付出必有收穫,這一年我受到老師和親友的多次表揚,學習成績也非常理想。

二年級的時候,全部的《弟子規》我可算是倒背如流了,我開始慢慢學習並按照《弟子規》中“入則孝”和“出則悌”章節中所宣揚的內容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

如果說能做到“謹”的'規定需要的是堅持,那做到“入則孝”和“出則悌”這兩章的內容,需要的就是培養自己有一顆愛心和孝心,並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將其貫徹實施。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些對於我來講,都能夠做得非常好,但“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這一句做好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打小我就愛感冒,為了我這看似壯碩,實則體虛的小破體格,十年來,可沒少讓我的父母憂心。我的班主任邵老師給了媽媽一個非常好的建議,那就是“閉上嘴,邁開腿!”雖然我沒能減肥成功,但二年級這一年的時間,我的體質明顯比以前好了許多,這與我“邁開腿”有很大的關係。鍛鍊多了,我身體也就越來越好了,身體好了,“貽親憂”的問題當然也就迎刃而解啦!

三年級了,我很高興我的班主任還是邵老師!這一個學年,我會將《弟子規》中“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這四個章節的內容,身體力行地做到並做好,爭取秉承聖人訓,做一名新時代至孝、至親、至禮、至信,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三年級讀後感 篇9

雷鋒是一位平凡而樸實的戰士,他的職業是再平凡不過的,可他用他一生的時間證明了一句話——為人民服務。雷鋒平時處處節約,但在為大眾服務的時候毫不吝嗇。他平時積攢的錢,要不就是給自己買書,要不就是把錢給一些貧困人家。說到這裡,也許你會問,雷鋒自己都處處節約,怎麼還要把連自己都捨不得用的錢分給大眾呢?正是因為他這樣做,所以才會突出他的偉大的奉獻精神。

在雷鋒小時候,他的家人就都離開了人世了,不滿七歲的他便成了孤兒。六奶奶見可憐就把雷鋒收留了,他為了報答,就上山砍柴。一天,地主婆看見了,順手拿起斧頭,邊追邊罵,雷鋒一個躲避不及時,被地主婆狠狠的砍了三刀。這三刀不僅砍在了雷鋒的身上,還深深砍在雷鋒的心裡。

雷鋒慢慢長大,他此時此刻的心中那“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已經慢慢在心中發芽了。雷鋒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要做一個兵,為人民服務,讓中國人過上好日子。他的想法被連長知道後,連長覺得雷鋒還小,給了雷鋒一支鋼筆,要他好好學習,長大後才能保衛祖國。雷鋒暗暗在心中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後要做一個兵,一個保衛祖國的兵。

雷鋒慢慢長大,他心中又燃起了想當兵的念頭,終於,如願以償的當上了兵。他的心忠於黨,忠於國,熱於社會主義。日常生活中,勤儉節約;做事時,一絲不苟;衣服破了、舊了;他拿一針一線在衣服上縫縫補補,平時省下的錢用來買一些好書。真是個“書蟲子”。

雷鋒曾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等。都充分表現出了他的愛國之情與偉大的奉獻精神。

雷鋒的生命不應該終止在他的春天,他才年紀輕輕,又是個捨己為人,以大局著想,不顧生命的搶救國家財產,勤儉樸素等。也許,這樣說下去,說個一天一夜也說不完。雷鋒做好事,可謂做了一火車。別人休息時,他在努力學習,工作後,他又擠出時間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做錯了事也很虛心接受別人提出來的意見,也很關心的對待每一個人,和他在堅持自己的道理時那一絲不苟的性格完全成了反比。

雷鋒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精神將永遠傳承下去,讓炎黃子孫們都能學習雷鋒那種捨己為人、刻苦學習的精神。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把雷鋒當做榜樣。日後,我要以雷鋒的釘子精神,刻苦學習,讓雷鋒叔叔永垂不朽的活在我們的心中。

三年級讀後感 篇10

寒假裡,我看了由日本最偉大的女性黑柳徹子寫的、日本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33種文字全球發行,擁有讀者數千萬。這本書記錄了黑柳徹子,也就是小豆豆,她被退學後在新學校------巴學園的一段真實的時光,這段時光奠定了她輝煌一生的基礎。在巴學園裡發生了許多普通學校不能發生的事情:他們上課的教室是電車、他們上課時老師先把所有科目的知識點寫在黑板上,自己喜歡那科就先學那科、他們還請農民“旱田先生”教大家種莊稼、學完習後可以在校外散步、盒飯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他們學校有游泳池,同學們可以光著身子游泳、他們運動會上的獎品是蔬菜、他們那裡假期中可以在一起露營、還可以由7個同學扮妖怪,試大家的膽量,還有我最喜歡的是溫泉旅行。

暑假快要結束的時候,巴學園的孩子們終於盼來了暑假的主要節目------溫泉旅行。溫泉位於靜岡縣的伊豆半島有一個叫“土肥”的地方,那兒從海里湧起一股溫泉,孩子們可以在海里游泳再洗溫泉浴。大海里的溫泉與眾不同,因為究竟那裡是溫泉那裡是海水並沒有清楚的分界線,也不能用什麼東西把溫泉圍起來。有人說:“這裡就是溫泉了。”孩子們就一窩蜂的跳進溫泉,熱乎乎的溫泉水正好淹到脖子那裡,水熱熱的,像洗澡一樣,舒服極了!讀到此處,我多想跟巴學園的孩子一起泡一泡溫泉呀!如果我在那個溫泉池邊,我會先向空中一跳,在空中來個360°大旋轉,然後展開雙臂,以大鵬展翅的姿勢落入水中;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各種姿勢來個遍,痛快淋漓的享受水中的美好時光,即使面板被水泡的皺巴巴的.也毫不在乎。在這裡,孩子們真正接觸到實際生活。比如:大家要輪流去蔬菜店或魚店買做晚飯的菜、有的孩子在樹林裡迷路了、有的孩子在海里游出很遠遊不回來了讓大家非常擔心、有的孩子還被落在海邊的玻璃渣割破了腳,每當這個時候孩子們都會積極思考該怎麼辦。這些活動都是我們普通學校的學生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我們又無比嚮往的,我多麼想成為巴學園的一員呀!

另外,這本書是黑柳徹子的親身經歷寫成的,都是她上一年級時候發生的事情,她把每件有趣的事情都記錄下來匯成了這本書,要是我把我小時候發生的有趣的事也記錄下來,是不是也能寫成一本《窗邊的小玉玉》這樣的書呢?我也期待我的新書的出版。

三年級讀後感 篇11

科學,有什麼用?是為了救活人命,是為了探索宇宙,是為了給人們帶來光明,是為了人們能飛上藍天,和浩瀚的天空、翱翔的雄鷹共舞,或是……其實,科學是為了解決人們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問題,比如:人們夢寐以求飛上藍天,萊特兄弟讓人們有了“翅膀”,發明了飛機。科學也是人們為了破解未解之謎而誕生的。

科學包羅永珍,有化學、物理、天文、地理……他們都是整個科學的組成部分。讓我們走進科學這個神祕的世界,從物理說起吧!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物理家是倫琴,他發現了發明一種震驚全世界的射線,竟然能透過人的面板和肉,直接拍攝到人的骨頭,真是歎為觀止啊!他就把這個射線稱為“X”射線(X是數學未知數的表示)他沒有用自己的名字給射線命名,也沒有因此而驕傲。這就是我敬佩他的原因。如果沒有他,那我們人類就不知道自己身上哪裡有看不見的內傷?又怎能治癒內傷健康得活下去呢?所以,倫琴發明的這條射線給醫學界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人們以前從沒將斷肢再植過,直到1963年1月2日,這個空白的歷史被一個名叫陳中偉的人改寫了。就在那天,一個工人被送到急診室,他的手被衝床沖斷了。醫生們束手無策,只能讓這名工人失去一隻手,不可能再植。可他卻將這隻手再植了,並有了第二次生命。他這種為國家,為人民做出貢獻的.人,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有個千手觀音,但現在,陳中偉也成了千手觀音,只不過,他是讓人們的千萬隻手失而復得。

還有許多人,他們雖然自己殘廢了,但依然為科學做著貢獻,他就是創造盲文的人——布萊葉。他本來是一個普通的人,就在他三歲時,一不小心,將一把小刀插入了自己的眼睛,從此,就再也看不見外面的大千世界了。於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發明出盲文來。他日思夜想,突然,他想到了軍人在板子上刻上一點一點的東西,也就是夜文,這樣就不用點燈看,也不會暴露。正因為這樣,布萊葉發明了盲文,使世界上所有的盲人都能看書了。這是多麼偉大的壯舉啊!

世界上還有很多的人發明了東西,瓦特發明了蒸汽機,諾貝爾發明了炸藥,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為什麼他們要奮不顧身地發明東西呢?因為這些東西的發明可以改變世界,改變人們的生活。

快來讀這本書吧!讀完這本書,你就會知道科學家是多麼勤奮,惜時如金;科學家是多麼勇敢,知難而進;科學家是多麼謙虛,永不滿足;科學家是多麼好學,孜孜不倦;科學家是多麼堅定,捍衛真理。

三年級讀後感 篇12

春晚演播廳,悠揚的樂曲緩緩流瀉,觀眾沉醉在美妙的琴聲中。演奏者郎朗的手指靈活地在黑白琴鍵上跳躍,忽快忽慢,時而柔和如風,時而激情澎湃。觀眾的掌聲經久不息。

聽著郎朗那美妙的鋼琴曲,我的腦海中劃過了不久前閱讀的《復興中華 從我做起》一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世界的郎朗》。文章向我們介紹了一位年僅31歲的中國青年,為中國獲得了無數榮譽,為中國增添了不朽的光彩!他的名字叫郎朗。朗朗被德國的《世界報》稱為“當今世界最成功的`鋼琴家”,是“中國騰飛的符號”、“世界的朗朗,華人的驕傲”等等。他所獲得的榮譽可以密密麻麻寫滿一頁紙!真不愧是“華人的驕傲”。

讀完故事,我上網查找了郎朗的資訊,印象最深的是一則小故事:郎朗小的時候練鋼琴,爸爸給他定了任務,每天要練多長時間,連多少曲子。有一次,郎朗的爸爸要帶他去背景學習鋼琴,火車票訂好了,鋼琴也由火車託運送去北京了。該出發了,可郎朗當天的訓練任務還沒完成,正埋頭苦練著。媽媽著急地催了好幾次,可郎朗不為所動,繼續自顧自地練琴,堅持完成當天的任務。有人說郎朗的成功是來自於他的天賦,但我更覺得是無數個每一天的堅持,成就了今天的郎朗。“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名言在郎朗的身上再一次得到了印證。

讀著郎朗的故事,我不由得心潮澎湃。記得寒假開始,我便為自己制訂了一個訓練計劃,希望通過每天一小時的鍛鍊來重新整理我的體育成績。第一天,我去籃球場跑步,只跑了兩圈就已經氣喘吁吁,四肢好像被抽空了似的。接下來還有跳繩,我只好休息十多分鐘,然後咬咬牙甩動繩子,才跳一百五十下就已手腳發軟,汗流浹背。第二天醒來就覺得渾身痠痛,於是便賴在床上不想起來。我想,休息一天吧,只一天,沒事的,明天一定繼續鍛鍊。就這樣,在起床早鍛鍊和溫暖的被窩之間,我最終選擇了暖和的被窩。第三天,我同樣安慰自己。第四天,第五天……最終,鍛鍊不了了之了。

自從看了《世界的郎朗》,我又開始了早鍛鍊。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總會想到郎朗堅持不懈練琴的情景。那時,原本無力的四肢一下子就注滿了力量。感謝郎朗,感謝《復興中華 從我做起》,使我懂得了明天的成功來自於每一個今天的堅守和努力。

三年級讀後感 篇13

《重返狼群》,看到這個題目,我瞬間想到了姜戎的《狼圖騰》,狼圖騰就講述了一頭野生狼被人類圈養,基本磨滅了狼性,用僅存的狼性,被鐵鏈勒死的悲慘故事。難道作者要悲劇重演嗎?翻開首頁,看到作者被譽為“狼女”,我平靜下來,期待著狼女養狼的故事。

父母雙亡的小狼在無依無靠的情況下,用裝死平靜的耗時間,等待死亡。主人公李微漪想見見小狼,不惜長途跋涉,卻發現所有的狼都死了。絕望的長嘯讓小狼崽子好像感受到了雙親的呼喚,結束了裝死,睜開眼睛,獲得了“重生”。主人公和男友為小狼做了該做的一切,給小狼足夠的食物;給小狼自己的名字“格林”。可是,隨著小狼越長越大,都市生活顯然並不適合小狼,小狼孤寂的狼嚎也訴說著小狼的心事。於是,媽媽般的李阿姨陪著小狼來到草原,過了長達九個月的半野人生活。最後順利的讓小狼重返家園。很辛苦,但她沒放棄。她是善良的“媽媽”,熱血沸騰,願意給予他人關愛。狼就是狼,並非它類。

半狼半狗就不可能是狼,為了自己的孩子,她捲上鋪蓋,來到狼山,和小狼相依為命。在這段相處中,我愈發覺得狼並不是前人所說的“狼子野心”“狼狽為奸”的動物,他們的感情比任何食肉動物都豐富。有誰知道,小狼獵到食物,總會給親狼剩下一些,這種愛,是我們的百善之首,有些人還做不到,就將狼視作可恥的動物,真好笑。

不管是李阿姨生病時候的野兔;還是狼山上不離不棄的提供肉食品;甚至是最後一次見面和擁抱,我都能體會到狼的一身熱血。狼能揣摩出狼親對他的愛,他們是很懂感情的動物。李媽媽尊重狼的`野性,不像陳陣一位的掠奪。狼不管從生理還是心理來講,都不是冷血動物,他們有著細膩的情感。

還好小狼碰到的是可以吃苦耐勞的李微漪阿姨,如果碰上一些紙醉金迷的暴利不良商販,不知道你還要受到什麼。李微漪阿姨是一位很睿智的女人,她把自己的愛,全發揮在小狼身上,那一種母性的溫柔,填補了小狼已逝的雙親。其實並不是有奶便是娘有愛一樣是娘。她努力讓小狼恢復狼性,渴望讓小狼過上真正的狼的生活,她是一位偉大的美麗女性。

讀了挺多關於狼的故事,我一直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人想辦法達到目的是聰明機智;而食肉動物為了溫飽問題想辦法得到食物就成了狡猾。狼不管是五感還是應變、反應能力甚至運動能力都比人強得多,為什麼狼不是人類的老師而是壞蛋?告訴我,腐朽偏激的古文化到底誤解了多少偉大的動物?

放回草原的格林,不知道會不會在遇到捕狼架··他的未來,我還是很擔憂。

三年級讀後感 篇14

暑假裡,我看了一本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寫的《窗邊的小豆豆》,我在這本書裡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小林宗作校長卻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裡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裡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這本書不僅帶給我無數的笑聲和感動,還讓我在這本書裡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

我被小豆豆天真爛漫,助人為樂的品質感動著,更被小林宗作校長那純樸善良,專注耐心,默默奉獻的行為感動著。現在想想,雖然小豆豆在我們眼裡是一個很怪異的孩子,但自己小時候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回憶往事,小時候,我一直認為烏龜的“縮頭絕技”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一看到蝸牛縮頭便認為它是一隻小型烏龜,直到有一天媽媽跟我說:“這種動物不是什麼小型烏龜,它叫蝸牛,是一種很常見的小動物。”可我還是執迷不悟,但又很聽媽媽的話,所以從那天開始,便把烏龜認為是一種巨型蝸牛。現在想想小時候能把蝸牛和烏龜歸成一類的我,又何嘗不像書中的小豆豆?這個世界上像小豆豆一樣的孩子並不少,可為何能當上著名作家的人卻不多?有時候,一句漫不經心的話就可以啟發孩子,但也會傷害孩子天真的心,小林宗作先生的教學方法是寓教於樂,讓孩子們親身去感受書中的涵義。這種獨特的教學方式使他教的大部分學生長大以後,都成為了在日本赫赫有名的人。

在這裡我想問一句,你在這本書裡最羨慕誰,最想成為誰?很多人也許會想成為天真可愛的小豆豆,會想讓和藹的小林宗作先生來當他的老師,但我卻想成為想小林宗作先生那樣的`老師,用寓教於樂的方式來教導學生。一個童心未泯的小豆豆使我們羨慕,而一位偉大的老師又令我們讚揚。他的專注熱情值得我敬佩,他的淳樸善良值得我學習,他的教學方式令我嘖嘖稱讚!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所有老師都值得我們敬佩,他們為我們無私奉獻,甚至受了傷。“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知道,再華麗的詞藻也不能代替您對我們的悉心教導,再深沉的道謝都無法抵過您對我們的付出,但在這裡,我還是要誠懇的說一句:“謝謝您,我們親愛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