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探討論文

本文從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作為研究物件進行電影和電視的分析,探討這兩種不用媒介的之間本質區別,並對電視媒介的傳播特點影響電視電影敘事的程度,進行反思當前電視電影敘事策略。與此同時,提出目前電視電影的相關問題,再利用電視受眾心理學、傳播學等理論對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進行探討。

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探討論文

電視電影時至今日已經走過十多年的歷程,但在如今一本關於電視電影的理論著作仍舊沒有出現,只有各種期刊上一些相關從業人員或學者對電視電影的評論散見和零星的思考。甚少有對電視電影敘事策略針對性的探討,電因此本文筆者為了尋求電視電影自身發展的途徑,是從電視電影敘事策略的理論意義出發,對其現狀、問題及發展策略進行詳細探討。

一、電視電影敘事策略的定義及其意義

1.電視電影的定義

電視電影不屬於電影,並且跟電視劇也不一樣,它是一種電視節目形式,並且是電視劇和電視節目這兩種傳播媒介特點進行融合的電視節目樣式。因此筆者將電視電影進行這樣的界定,其理由有以下兩點。

(1)傳播媒介

電視是小螢幕的傳播媒介,這樣就限制了電視電影全景、遠景的使用,而只能採用小景別適合電視螢幕的方法。要求電視媒介和影像上達到一致。電視電影的低清晰度也讓其敘事節奏弱於電影,這樣可以調動電視觀眾更想參於介入到大熒屏的視覺感受電影。

(2)環境和心理的接受

日常化的生活家庭是電視電影的播出環境,而且觀眾看電影時不同的接受心理對其電影的選擇以及心理也有所不同,這就造成了電視電影傳播與電影的不同[1]。

2.敘事策略的定義

資訊傳送者將資訊傳送到資訊接受者中的交流過程則為敘述。而敘事是一

方將資訊傳遞給另一方的過程。電視電影中的敘事是一個完整的敘事傳播過程,這個過程當中應該包含電視電影的傳播媒介、前期策劃以及電視觀眾接受心理和環境。策略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有兩層意思,分別是鬥爭藝術的講究方式方法和制定形勢發展的行動方針。第一層意思是微觀方面的方式方法,第二層則是從巨集觀層面討論的戰鬥方式和行動方針。而本文就是從巨集觀層面上對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進行研究探討。

3.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意義

電視電影在當下不斷出新的過程中很少有能留給觀眾印象深刻的作品,因此就造成了當下電視電影質量平庸、精品稀缺等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傳媒學者在選擇電視電影敘事策略上存在問題。在這樣情況之下,研究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有著相當明顯的現實的意義[2]。

電視螢幕是電視電影播出的媒介,一些太過奇特景觀和巨集大場景的影像就不適合於電視電影這種小熒屏媒介的傳播。首先是因為電視電影沒有一種強制性收視環境,不能給觀眾帶來視覺上強烈的衝擊感。其次是由於電視電影的小熒屏影像,不能給觀眾營造相關巨集偉奇特電影情節影像中的氛圍及意境。所以,電視電影能吸引觀眾的關鍵就是通過對其策略上的大筆墨投入,讓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放在謀求自身發展的首要戰略位置上。這也是電視電影能夠有效發展的必然要求。

電視電影在電視這個大框架中是一種獨立存在的樣式,它不僅讓電視節目形態得到了豐富,還注入了更多力量到電視大眾傳媒的競爭當中。但是,在電視或者電視與其他媒介的競爭當中,任何一種電視節目樣式如果想要對其佔據一席之地,那麼就要把精品意識放在放在第一位,才能足夠讓觀眾受到吸引,並且得到穩定的受眾流。電視電影作為電視節目樣式其中的一種也不會例外,因此,研究電視電影對精品創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推進作用[3]。

二、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研究背景

1.敘事學研究的起源

由於本文是在敘事學視覺上能產生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範圍內對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進行的專門研究,因此針對性的梳理敘事學這一學科自身是非常有必要的。雖然電視電影敘事策略的研究在目前的學術界當中並沒有很多,但是筆者可以通過梳理現有的電視電影敘事策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找出啟示。

敘事學的起源是在1920年,俄國形勢主義和VladimirPropp所開創結構主義敘事視。在《民間故事形態學》一書就指出,故事中的 “功能”其實才是故事中的基本單位,而不是人物。VladimirPropp在一百個民間童話和故事中得出功能數量是有限的,並且只有31種的結論,反映了民間童話和故事結構都基本相同。此研究深刻影響了在1960年結構主義敘事學的興起。

1970年到1980年,敘事學在另一位敘事學大家熱拉爾.奈特的推動下發揚光大。他強調:敘事文字與故事關係上的敘事話語是敘事學研究的主要物件,包括語態、語式、時序等。因此,敘事學在這一思想精髓的鑄就下日臻完善,成為又一研究主流,走向了“經典敘事學”階段。

2.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研究

根據參考文獻中《電視電影的發展戰略及其敘事策略》可以看出,任何一種策略在制定之前,都要調查清楚什麼是受眾的構成,什麼是觀眾選擇看電視電影的興趣,什麼又是觀眾選擇看電視電影的標準,通過這些調查摸清什麼型別的電視電影才是電視電影觀眾們喜聞樂見的。然後對這些問題進行高度重視,並採取解決辦法。從實踐中應用敘事技巧,以此提高收視率,做大電視電影產業市場。

《電視播放的.電影敘事》中在敘事學的角度對電視電影進行了敘事策略的考量,分成幾大類型分別對電視播放的電影進行了論述,比如怎樣讓敘事主體引向觀眾的認同,怎樣讓主體的心理願望得到激發,如何設定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的障礙,如何讓主體克服障礙,以及怎樣使得觀眾的注意力被營造的敘事高潮和結局被牢牢地牽引,最後讓觀眾的心理願望被替代性的滿足。但是作者在主體部分依然沒有擺脫將電影型別的模式,並且對電視電影也沒有針對性的分析。

3.電視電影敘事策略研究現狀的欠缺之處

(1)缺少深度的理論研究

大部分的敘事研究都在文字敘事或者具體導演的解構上,大都泛泛而談,在整體上欠缺敘事學理論的全面透徹的分析。

(2)概念界定模糊

電視電影的概念界定在目前的學界上還沒有清晰的回答,通常都是“兼有兩種傳媒特性的新的藝術樣式。”這是一種在學科的歸屬上對電視電影概念界定的曖昧不清的態度。最後導致電視電影不鮮明的美學特性,讓其結果就始終在電視和電影之間徘徊,沒有自我[4]。

三、目前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存在的相關問題

1.型別意識模糊

當前的電影頻道在電視電影作品的播出上不可否認的是依然存在型別意識不充分的問題。其中包括不夠充分的型別空間、不夠鮮明的型別人物以及不夠徹底的型別規則行動等等。電影的含義就要在特定的型別空間中存在型別人物的生活,然後根據指定好的型別規則行動。而在當前的電視電影的敘事策略上這一型別意識並沒充分體現出來。在型別的定位以及型別之間的交叉和雜糅時,次要型別和主要型別都沒有準確的拿捏。型別系統不是一成不變的靜態模式,而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型別規則和型別元素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會隨之發生微妙的變化,不同型別的特點會在一些型別片中被借鑑,但是一個主要型別一定要在一個故事當中,而全片的靈魂也就是這個主要型別。另外,中國電視電影型別在電視電影製片公司、央視電影頻道、受眾和個體藝術家這四種力量的博弈下失去了平衡。這種不均衡性會對中國電視電影型別的發展造成限制性的影響。

2.故事性和影像敘事弱化

(1)故事性的弱化

在現在的電視電影中,其故事性存在明顯的弱化,如故事情節庸俗、老套,看開頭就能預測結尾等。這樣顯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觀眾繼續收視的熱情,最終讓大量的受眾外溢。

(2)影像敘事的弱化

中國電視電影受到中國傳統影戲的影響,時至今日仍然在用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形象以及推動情節的發展,而較少的使用畫面造型進行表意,這樣就很容易造成中國電視電影漸漸失去電影的味道。除此之外,畫面和聲音的結合也是尋求影像敘事的可能性。而當今的電視電影在這方面的資訊表達形式重複和單一,造成了收視被動,節奏拖沓,讓影像敘事在電視電影中完全被失去。

3.節目定位混亂

電視電影作為一個電視節目,在內容和形式上如今還是顯得有些混亂不堪。例如欄目化沒有實現、播出零散沒有規律、受眾定位也不明確等,是目前電視電影的結症所在。

4.缺失現代感

現在的電視電影當中很多仍舊停留在對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社會風氣的反映上與快速發展的中國社會形成極大的差距,並且觀眾的審美變化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產生不同的要求。電視電影的不但要有時尚感的形成,還應該有更深層面上的現代感。而在中國的電視電影中很多都是農村片,不僅選材陳舊,其表現的社會問題有很多還都是幾十年前的社會矛盾。嚴重造成了現在電視電影現代感的缺失[5]。

四、電視電影敘事策略應有之道的探討

1.選擇現實題材和傳奇情節

(1)現實題材

根據有關資料資料顯示,電視電影在電影頻道中的選擇題材上還是會有意識地偏向現實社會形勢。現實社會生活是電視電影需要反映的主旋律,而這些與電視媒介的傳播有著直接的聯絡。因此,需要電視媒介做到寫實性和及時性,才能滿足電視電影營造出一種真實感受以及現實題材上的現代感,從而達到現實題材的目的。

(2)傳奇情節

電視電影需要貼近生活的選材,但是在中國的電視電影故事框架當中具有傳奇內容的故事情節才會更加的合適。電視電影的現實傳奇不但要達到日常生活化,同時也要不同於日常生活化,就像藝術中所講的一樣,“藝術來源生活但高於生活”的道理,電視電影亦是如此。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提煉有傳奇效果的情節、戲劇化,才能使觀眾的新奇和想象被強烈勾起,並且帶動吸引力[6]。

2.強化型別意識,採用系列形態

(1)型別意識的強化

敘事系統時型別電視電影的本質,所以這個系統中的內部元素,也就是敘事成分一定要按規則進行運轉和重組。而構成敘事系統的因素分別是型別角色、型別空間以及型別情節結構。對於這三種類型因素的意識都需要進行不同程度上的強化,才能形成一部優秀的型別電視電影作品。

(2)系列形態的採用

電視電影在當今的系列片中有兩大類,分別是電視劇化的系列片和電影化的系列片。其中電影系列片是獨立成篇,故事在各個系列中的關聯性並不大。如《共和國名將系列》就是電影系列片,是分解播出,並且帶有周期性,也可以連續播出。這種系列形態的形式意識在當前的電視電影當中已經被採用,同時也看到了成效,如《父子神探》、《法官老張系列》等都是成功的系列形態電視電影。這種特殊的敘事形態在電視電影中被採用,不僅有受眾方和電視媒體的原因,其自身特點的優勢也是決定這種形態被採用的可能。

3.影像敘事的精緻緊湊

影視與傳統接受方式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活動的影像敘事可以在影視本身中得到應用,而且電影和電視劇在視覺語言表達上又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作為這兩種媒介傳播特點兼有的電視節目樣式的電視電影,更需要獨樹一幟,讓與眾不同的特點被呈現出來。因此電視電影的影像敘事需要做到精緻的電視畫面和緊湊的敘事結構,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從而贏得穩定的收視[7]。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目前的電視電影敘事策略仍然不夠成熟。筆者首先對電視電影和敘事策略的定義進行了簡要概述,然後站在”媒介“的角度,從媒介差異和媒介特性對電視電影為何屬於電視節目進行了論證,並根據這種論述提出了電視電影敘事策略的應有之道。只是這些都在理論上筆者對中國電視電影發展做出的一些探索,至於還有更多有益於中國電視電影成長的研究還有待更多相關專業人士的探究。因此我相信,今後一定也會湧現出大量成熟,並且能被觀眾熟知的中國電視電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