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活動方案模板集錦5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親子活動方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親子活動方案模板集錦5篇

親子活動方案 篇1

小荷中隊各類親子活動較多,為確保各項活動安全,現特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如下:

一、成立家委會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1、組長:徐一楠爸爸

2、副組長:蘭天可爸爸 劉雨沐媽媽

3、安全聯絡員:李伊可媽媽 廖國晨爸爸 黃群喆媽媽媽媽 吳千樺媽媽

4、安全顧問: 姚春花老師

二、安全保障措施

1、活動前召開家委會、小組長會議,明確各自職責。

2、組長備齊全班通訊錄,並保持通訊暢通,以便隨時聯絡。

3、攜帶創口貼、清涼油、繃帶等常用急救物品。

4、活動正式開始前活動主持人對全體成員集中進行安全教育

5、督促主持人人在活動地點隨時清點人數,督促家長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6、合理設定活動區域,確保活動區域無安全隱患

7、提醒家長及孩子在活動中運動適量,確保安全。

8、時刻觀察孩子身體狀況,對身體不適的孩子及時給予關心和照顧。

9、家長應及時制止孩子的危險行為。

三、安全行為六不準:

1、不得脫離集體隊伍單獨活動;

2、不得有不聽從統一指揮、不服從命令的行為;

3、不得在非活動區嬉戲、追逐等危險行為

4、不得在懸崖、臨水、公路邊邊玩耍;

5、不得擅自橫穿公路;

6、不得使用棍棒、刀具等工具進行玩耍。

四、應急預案

1、發生安全事故,應保持鎮靜,堅持孩子優先,就地搶救,報警求助,有序疏散等原則,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2、當發生孩子突發疾病或意外傷害時,安全工作小組組長在第一時間趕至現場,視情節輕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處理,或及時就近送醫院。

3、當發生孩子走失時,安全工作小組組長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分頭尋找,並取得屬地管理處、公安機關的配合。

4、當孩子不慎落水時,安全工作小組組長組織家長及時下水營救,或聯絡管理處安排船隻或工作人員搶救。

5、當發生火災或其他自然災害時,安全工作小組組長組織有序疏散。

6、發生其它安全事故時,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採取相應措施及時處

五、各假日小隊活動的安全管理參照以上方案進行。

杭州錢塘外國語學校小荷中隊家委會

親子活動方案 篇2

1、誰多誰少

目的:正確判斷物品的數量。

前提:掌握10以內數字。

方法:

(1)把同樣數目的、不同大小的物體,在桌上擺成不同形狀,問孩子哪個多?然後讓孩子分別數數,報出總數。如把大小蘋果擺成圖(7—1a)形狀,問孩子大蘋果多還是小蘋果多,還是一樣多。

(2)讓孩子數出6個核桃,在桌上擺成圖(7—1b)形狀,問孩子那堆核桃多?哪堆少,還是一樣多。

孩子開始學數時往往受物品的大小和定向排列的疏密及形式的影響,不能正確判斷物品的數量,通過上述訓練可使孩子在判斷物品數量時,排除物品大小和空間排

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出物品的數量。

2、照顧小弟弟

目的:培養孩子優良的道德品質和助人為樂的精神。

前提:具有一定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方法:

(1)利用孩子現有的玩具,如娃娃、餐具、醫療器械等,給孩子創造一個小家的環境。

(2)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出一些主意,如:“現在你是這個家的主人,小弟弟(布娃娃)來家裡作客,你怎麼招待他呀?”(分給他食品)或者是“小弟弟今天發燒,不舒服了,你應該怎麼辦呢?”(帶他去醫院)“小弟弟跟你一起玩玩具,你應該怎麼辦呢?”(謙讓)等等,長此以往,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3、踩一踩

目的:發展觸覺能力和語言能力。

前提:有正常的觸覺。

方法:讓孩子光青腳在皮革沙發、毛地毯、木地板、水泥塊、沙地、草地。大理石等不同質地的地面走走,讓孩子感受他們有什麼不同;用語言去描述感覺,使用溫的、熱的、冷的、軟、硬、光滑、粗糙、平坦等詞。通過幾次訓練,讓孩子有初步的感覺體驗後,可讓孩子閉上眼睛說出地面所踩的物體的材料。

4、複述故事

目的:培養孩子有意記憶能力。

前提:孩子能講完整的語句。

方法:

3歲的`孩子愛聽故事,家長可用一些較短的故事來讓孩子複述。一個短故事家長講三四遍後,孩子就能記住了,下一次孩子如果再纏著成人要聽故事,家長就可以說:“前幾天媽媽給寶寶講的故事《龜兔賽跑》你還記得嗎?今天你講給媽媽聽聽好嗎?”孩子講故事時家長要注意聽,並且看著孩子,孩子講完故事應及時給予表揚。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講得很好,講故事積極性就高。

親子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幫助家長創造與孩子間的交流、交往平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參加人員:六(2)、六(3)、六(5)班全體家長、學生、班主任、體育教師、當天下午有課的科任老師。

活動地點:學校籃球嘗足球常

活動時間:S年12月8日(星期三)下午14:30--16:40

活動組織:

總指揮:曾見陽 活動協調:鄧煥金

組織組長:溫惠君 組織人員:唐東成、何小平、

陳少巖、各班主任(場地佈置、活動組織)

後勤保障:謝東紅、劉微蘭(飲用水、禮品領取)

安全保障:黃光威、黃文金(預防受傷)

活動過程:

一、 家長到校,到禮堂集合。學校作動員講話。

二、 各班組織家長、學生到指定的場地集合,由班主任公佈活動內容、規則,指導開展活動。

三、親子活動遊戲(以班為單位)

1、協同運送籃球

遊戲方法:家長與學生手持2根木棒託著籃球,從起點運送到終點,先把籮筐內的球運送完為勝。

分組方法:每次分6組同時進行比賽

活動地方:籃球場

活動材料:籃球18個、籮筐10個,木棒12根。

2、二人三足

遊戲方法:家長與孩子並排站在起跑線後,兩人內側的兩隻腿要用繩綁住,教師發令後必須繞過標誌物才能返回。以先跑完的隊為勝。

活動地點:足球場

遊戲規則:綁腿的布條不能鬆,必須兩個人同時跑。

分組方法: 2人一組,共分6組同時進行比賽,父子或母子配合。

3、拋接毽球

遊戲方法:家長和孩子各自站在相對的兩頭,孩子拿著6個毽球拋到家長手持的塑膠桶那裡;然後雙方調換位置,12個毽球拋完遊戲就結束。以接到的毽球數多的隊為勝。

活動地點:田徑場

分組方法: 2人一組,共分6組,父子或母子配合。

活動材料:毽球36個、塑膠桶6個

4、穿越障礙救人接力

遊戲方法:孩子先站在對面,家長跑步穿過障礙到達孩子處,手牽手2人同時再次穿越障礙跑回終點,最快到達者為勝。

活動地點:田徑場

活動材料:跨欄架6個

清湖國小德育處

年12月7

親子活動方案 篇4

活動主題:變廢為寶 創意無限

活動原則:以環保、美觀、創意、耐用為原則,充分利用各種生活廢舊材料,設計製作成有創意性的玩具或手工藝品。

活動參加物件:中班段幼兒每人一件作品(可以是單件的也可以是組合的)

活動形式:親子共同製作

活動要求和活動說明:

1.活動與以往簡單廢舊材料的製作有所區別,此次製作的作品除了在幼兒園進行展覽外,還將用於“幼兒園六一自制玩具的義賣活動”。因此,此次活動作品更突顯材料、造型、用途的創意性。

2.活動製作材料不限,以生活中常見廢舊材料為主,可以以組合的形式出現。

3.活動應該是親子共同參與制作的過程,既體現家長與小朋友的創意,同時也培養小朋友動手實踐能力,最終達到讓小朋友明白綠色環保的重要性。

4.活動將評選出“最具創意獎”若干個,將頒發獎狀。

5.活動作品上交時間:5月下旬(具體時間待定)

6.建議家長們提前構思、有意識地收集材料,並與本班老師交流,作品繳交時將統一填寫製作者的班級、幼兒姓名、作品創意說明(材料及用途)等。

親子活動方案 篇5

  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活動,在遊戲和才藝展示中促進家長與孩子間的學習、溝通和成長,使家長和孩子的關係更密切、更融洽。

活動主題:

我愛我家

活動形式:

以家庭為單位參加的露天晚會

活動前準備:

1、每一個家庭共同設計繪製一張“溫馨家庭”的圖畫。

2、每一個家庭共同準備一個展示才藝的節目。

3、每個人準備說一件發生在家庭中最讓自己感動的事。

活動過程:

1、班主任開場白:各位家長、各位孩子們,晚上好!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讓天上的明月,讓地上的小草為我們作證——“我愛我家”。“我愛我家”的親子活動晚會現在開始。

2、“溫馨家庭”繪畫比賽。每一個家庭拿出自己準備好的繪畫作品,每個家庭派代表解說自己的作品,然後請專業老師進行評比。

3、遊戲:三人四足。一家三口全上場,遊戲規則與兩人三足相同。

4、說說心裡話。每個人說一件發生在家庭中的最讓自己感動的事。

5、遊戲:運氣球。每個家庭派一大一小,背靠背夾著氣球,橫著前進,把氣球從一頭運到另一頭,規定時間內運得多者贏。

6、才藝展示。以家庭為單位,每一個家庭表演一個節目,展示自己的才藝。

7、家長代表談感受。

8、孩子代表談感受。

9、班主任結束語: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一個歡聲笑語不斷的夜晚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我們的晚會馬上就要結束了,在晚會結束之際,我衷心地祝願我們每一個家庭,永遠都像今天晚上一樣快樂、和諧。

活動後的收穫:這次活動後,許多家長和孩子反映,在家裡,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多了,不再自己忙自己的事了,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變得和諧了。孩子更懂事了,更會關心體貼父母了;做父母的也學會了從多個角度欣賞孩子,並且會抽出更多的時間陪孩子,讓孩子覺得家庭更溫暖了,家長和孩子都更愛自己的家。

活動後的思考:家長和孩子溝通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長經常和孩子一起學習、玩耍,從多方面培養孩子的能力,這樣,在孩子眼中,家長就是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在家庭中,孩子時時刻刻會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諧和快樂,感受到家庭中每一個成員對家庭、對生活的熱愛。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出色,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