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g是什麼東西 otg有什麼作用

OTG是On-The-Go的縮寫,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技術,2001年12月18日由USB Implementers Forum公佈,主要應用於各種不同的裝置或移動裝置間的聯接,進行資料交換。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otg是什麼東西 otg有什麼作用

產生背景

USB技術的發展,使得PC和周邊裝置能夠通方式、適度的製造成本將各種資料傳輸速度的裝置連線在一起。上述我們的應用,都是通過USB連線到PC,並在PC的控制下進行資料交換。但這種方便的交換方式,一旦離開了PC,各裝置間無法利用USB口進行操作,因為沒有一個從裝置能夠充當PC一樣的Host。

作用

OTG技術就是在沒有Host的情況下,實現裝置間的資料傳送。例如數碼相機直接連線到印表機上,通過OTG技術,連線兩臺裝置間的USB口,將拍出的相片立即打印出來;也可以將數碼照相機中的資料,通過OTG傳送到USB介面的行動硬碟上,野外操作就沒有必要攜帶價格昂貴的儲存卡,或者背一個便攜電腦。通過OTG技術,可以給智慧終端擴充套件USB介面配件以豐富智慧終端的功能,比如擴充套件遙控器配件,把手機、平板變成萬能遙控器使用。

分類

根據USB介面所屬協議,OTG可分為3類:

USB2.0 OTG

Micro 5PIN OTG:常見安卓手機OTG介面

Mini 5PIN OTG:常見藍魔等安卓平板OTG介面

Micro USB3.0 OTG:三星NOTE3、Galaxy5高階手機OTG介面

TYpe C OTG:見樂視手機Type C OTG介面

原理

設計原理

隨著PDA、行動電話、數碼相機、印表機等消費類產品的'普及,用於這些裝置與電腦,或裝置與裝置之間的高速資料傳輸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IEEE1394和USB是用於此類傳輸的兩個主要標準。這兩個標準都提供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都可以向外提供電源,也都支援多個裝置的連線。其中 IEE1394支援較高的資料傳輸速度,但相對比較複雜、價格較高,主要用於需要高速通訊的AV產品;而最初的USB標準主要面向低速資料傳輸的應用,其中USB1.1支援1.5Mbps和12Mbps的傳輸速率,被廣泛用於傳輸速率要求不高的PC機外設,如:鍵盤、滑鼠等。USB2.0標準的推出使 USB的傳輸速度達到480Mbps。而USB OTG技術的推出則可實現沒有主機時裝置與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例如:數碼相機可以直接與印表機連線並列印照片,從而拓展了USB技術的應用範圍。

相關原理

大家都知道自從1996年USB傳輸協議的誕生,並以其優勢很快的風靡了所有計算機外設以及數碼裝置,大家都知道USB裝置分為HOST(主裝置)和SLAVE(從裝置),只有當一臺HOST與一臺SLAVE連線時才能實現資料的傳輸,OTG裝置就是我們的"EX"既能充當HOST,亦能充當SLAVE。

通訊協議

USB OTG標準在完全相容USB2.0標準的基礎上,增添了電源管理(節省功耗)功能,它允許裝置既可作為主機,也可作為外設操作(兩用OTG)。 OTG兩用裝置完全符合USB2.0標準,並可提供一定的主機檢測能力,支援主機通令協議(HNP)和對話請求協議(SRP)。在OTG中,初始主機裝置稱為A裝置,外設稱為B裝置。可用電纜的連線方式來決定初始角色。圖1所示是用第5個ID腳確定預設主機的示意圖,兩用裝置使用新型mini-AB插座,從而使mini-A插頭、mini-B插頭和mini-AB插座增添了第五個引腳(ID),以用於識別不同的電纜端點。mini-A插頭中的ID引腳接地,mini-B插頭中的ID引腳浮空。當OTG裝置檢測到接地的ID引腳時,表示預設的是A裝置(主機),而檢測到ID引腳浮著的裝置則認為是B裝置(外設)。系統一旦連線後,OTG的角色還可以更換。主機與外設採用新的HNP,A裝置作為預設主機並提供VBUS電源,並在檢測到有裝置連線時復位匯流排、列舉並配置B裝置。OTG標準為USB增添的第二個新協議稱為對話請求協議(SRP)。SRP允許B裝置請求A裝置開啟VBUS電源並啟動一次對話。一次OTG對話可通過A裝置提供VBUS電源的時間來確定(注:A裝置總是為VBUS供電,即使作為外設)。也可通過A裝置關閉VBUS電源來結束一次會話以節省功耗,這在電池供電產品中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兩臺蜂窩電話通過連線互相交換資訊時,一臺連線在費電的mini-A端,是A裝置,預設為主機。另一臺是B裝置,預設為外設。當在不需要USB通訊時,A裝置可以關閉VBUS線,此時B裝置就會檢測到該狀態並進入低功耗模式。

主機協商協議

在USB標準中,主機採用A型介面,稱為A類裝置(A-Device);外設採用B型介面,稱為B類裝置(B-Device)。1個DRD既可以作為主機,也可以作為外設。那麼,當2個DRD互連時,哪個裝置作為主機,為什麼要作為主機?為了

解決這兩個問題,在OTG中提出了新的協議--主機協商協議(HNP)。在OTG中還定義了一種新的介面--微型AB插座(mini-AB receptacle)以及微型A插頭(mi-ni-A plug)和微型B插頭(mini-B plug)。在微型AB插座、微型A插頭和微型B插頭中增加了1個引腳--ID引腳,如圖l所示。主機協商協議(HNP)

在微型A插頭中,ID引腳接地,在微型B插頭中,ID引腳懸空。在OTG中,如果裝置的ID引腳接地(即mini-A插頭連線的裝置,如圖l右側的裝置),則此裝置預設為主機,否則為外設。同時,在裝置連線使用過程中,通過主機協商協議,允許主機和外設功能互換。例如,假設圖1左邊的B-Device為1個手持PDA,右邊的A-Device為1個印表機。由於連線線的關係,印表機初始化為主機。但是印表機的驅動程式存在PDA中,這時需要PDA作為主機,印表機作為外設。通過HNP可以方便實現此功能,而不必拔下連線線調換插頭方向,重新連線印表機和P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