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單車情感的抒情文章

ofo、摩拜等一輛輛五顏六色的單車成了這座城市的風景,乍暖還寒的清晨,穿梭於車水馬龍的街道,喚起了無數人青春的記憶,也喚起了這座城市的記憶。

描寫單車情感的抒情文章

80後的我,所有的溫暖的記憶都是在那輛28大杆自行車,父親的不善言談,從不直接表達愛意。像陳奕迅的歌曲單車一樣,“騎著單車的我倆,懷緊貼背的擁抱”。每次去縣城,坐在父親單車後面,抱著父親,伏於他寬厚的肩膊,在車流人海中穿梭,閉上雙眼,貼在父親的後背上,那種在動中求靜,靜中狂湧思潮,猶如自由飛翔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其實,那單車後更多的.是溫暖與安全,都已上了國中的我,從縣城回家路有十公里,加上頂風騎行,父親有些吃力,路上遇上父親的好友騎著摩托車,父親讓我坐摩托車回去,我就是不答應,感覺只有緊緊貼著父親寬大的背看著路上的風景,便會覺得安全。

開始學騎單車時,父親在後面扶著車後架,我只會套腿(掏檔)踩半圈,當時父親已經放手了,我還以為父親一直在後面,沒想到沒有父親的輔助自己也能騎,可是回頭一看父親已經鬆手了,我還是摔了下來,就這樣我學會了騎自行車。剛學會套腿(掏檔)踩半圈就開始跟玩伴們顯擺,那時候都是六七歲,但都是“女漢子”了,就這麼套腿(掏檔)踩半圈騎行來回五六公里,拿著糧票換麵粉,特別是返回的路程,由於託著20來斤的麵粉,騎不了多遠“女漢子”們就會在鄉間小路上歇腳,就這樣連歇帶騎地回到家中。

城市的飛速發展,馬路上的車越來越多,公交、地鐵、也越來越便利,每個家庭也都擁有汽車,單車越來越成為了一代代人的記憶,單車不光見證了一個城市的發展變化,更見證了一個家庭由貧窮到富裕的過程。在流逝的日子裡,父親的代步工具,從單車,到三輪車,再到汽車。

隨著科技飛速發展,如今孩子更熱衷於網路上層出不窮的遊戲。也遺失了很多童趣,記得小時候坐在28大槓上,表哥騎車的時候忘記了後面還有一個我,一個後甩腿上車,一腳就踹了下來。要麼就是,遇到不好騎的路段,我告訴他我先下車,到家才發現,後面人呢?

自行車,這個似乎已經逐漸走出人們視線的交通工具,隨著城市越來越重視綠色出行,自行車,又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視野,成為了街頭巷尾的一道風景。就像董卿在朗讀者提到的,共享單車就像是送給城市的一份禮物,喚起了人們“單車情結”,加深了與這座城市無聲的交流。騎行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讓我常常想起,大學畢業的那年,我和幾位同學一起來到了一所鄉村的中學開始實習。依稀記得,15年前乍暖還寒的清晨,遍野的杏花已競相開放,三五個孩子成群結隊的,騎行在求知的路上,與落英繽飛的杏花林成了鄉村一道靚麗風景。

城市的節奏越來越快,我們需要這樣的方式慢下來欣賞路邊的風景,回憶青春裡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