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清明節見聞的作文彙總十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見聞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清明節見聞的作文彙總十篇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1

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過了這一天天氣也會漸漸轉暖。今天我要說的是清明節,每年的四月五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這一天是人們祭奠已故親人的日子,這個日子是人們比較重視的節氣,也許在這一天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悲傷的情緒

清晨,我隨著人家踏上了掃墓的路途,我只見他們買了好多鮮花、燒紙、插香帶到墓前。走在路上,你可以見到許許多多的掃墓的人,來來往往,墓地也讓人們裝扮的五顏六色,鮮花和插香用來裝扮墓碑,人們又在墓前放一些吃的水果、食物等等。

掃完墓回來的路上,也許是人們的心情放鬆了,你可以感覺到春的氣息,萬物復甦大地充滿生機。我們看到迎春花和桃花盛開在小路兩邊,迎春花像一隻只小蝴蝶,又像一個個小燈籠好像在對每一個人說“歡迎來到美麗的春天。”粉色的桃花也好像在對每個人微笑,為春天增添了生機和春的色彩。

我聽別人說過一句話每年的清明節不能笑,我不知道這話是真是假,也許這只是一個傳說。但是人們的悲傷換來的是人們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嚮往。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2

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坐火車和汽車來到了爸爸的家鄉——湖南的一個小山村。車快到爸爸的家鄉時,我就從車窗由裡往外看,看到了爸爸家鄉的美麗景色,有山,有河,山青水秀,感覺真美,遠處還不停傳來布穀鳥的叫聲,我心裡頓時高興極了。車到了,我們一下車,爺爺、奶奶就滿臉笑容,非常熱情和激動地接待我們,奶奶摸著我的頭用當地口音笑著說:“八年沒見,羅煜都長這麼高了,長這麼大了,哈哈!”我當時聽得半懂不懂,但心裡美滋滋的,我還是第一次來爸爸的家鄉,還是第一次看到從來沒見過面的爺爺、奶奶。聽爸爸說,爺爺、奶奶只在我過1週歲生日的時候才到城裡來看過我,那時我根本不懂事,我現在來到這裡,感覺這裡就是我經常夢見的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好地方。

第二天是清明節,全家吃過早飯後,就要準備上山去掃墓了,一個家族的人都到齊了,我看到了許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堂兄弟和堂姐妹,我高興極了,堂兄弟和堂姐妹們先用當地口音和我交流,使我聽得半懂不懂,後來他們就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和我交流了,聽到他們講的普通話,我既感到好笑又感到很親切,好笑的是他們講的普通話發音不準,聽起來挺生硬的,有的像繞口令一樣,有的像外國人講中國話一樣,挺好玩的,親切的是他們都很淳樸和友好,確實像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清明節見聞600字

上山掃墓了,南方清明節的山上格外漂亮,燦爛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到處是盛開的.映山紅,布穀鳥傳來歡快的叫聲,確實讓人感到了寒冬過後春天的無比溫暖,讓人心曠神怡極了。在掃墓過程中,我在山上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陶瓷作坊,看到了緊張忙碌的製作工人,看到精美的陶瓷,看到了精湛的手工藝術,讓人看了後流連忘返,浮想連翩,想不到在這遠離大城市的山上還有這麼精湛的手工藝術,還能製造出這麼好的陶瓷來。

我站在山上放眼望去,看到了遠方彎延清澈的河面上橫跨著一坐古色古香的漂亮七拱橋,在七拱橋的一端河岸上還有一所綠樹成蔭的漂亮學校,在直通七拱橋公路的兩邊是一排排整齊漂亮的民宅,一種沁人心脾的感覺頓時湧上心頭,讓人的心情舒暢極了,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山上帶著映山紅花香的清新空氣真讓我陶醉,我似乎看到了爸爸家鄉的明天,感覺爸爸家鄉明天會更美好,我真禁不住想說:“爸爸,你的家鄉真美麗,你的家鄉就是我的家鄉,我愛這裡的一切!”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3

今天是一個風與日麗的日子,可偏偏又是最多的日子。是什麼日子呢?是清明節。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墳上,放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我們對親人的思念與祝福,並在心裡默默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能夠在天堂那邊與我們一樣,幸福快樂的生活!

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多少我們的英雄兒女,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熱血灑在了家鄉與異地。他們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名字都不知道。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為共產主義而奮鬥。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

這正是應為烈士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今天與平安寧,我們才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習。

讓我們永遠銘記與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4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和小表妹一起去園山踏青。

園山好漂亮呀!園山的樹木鬱鬱蔥蔥的,樹木把園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們找到了一條新路。我們看見一條瀑布,看到瀑布我想起了一首詩是《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我們走到路上的時候我看見有一個大石頭在那裡,那個石頭好大好大,像一把大傘一樣!走到半山腰時我和小表妹汗都出來了,我們累的水都喝完了。我們千辛萬苦地到了山頂上了!我們好開心,我們終於走到了山頂。

大家也是去踏青吧!我終於知道了清明節大家都要去踏青的。我知道了我們堅持勝利就在眼前,你們說是不是呀!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5

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的來臨,促使人們祭祖燒香的情緒越加強烈,回念祖先繼承他們優

良思想,祈求他們保佑子孫後代興旺發達。清明時節雨紛紛,此時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意味著春天的雨季來臨了,農田開始耕種了,燕子回到來了,桃樹,梨樹就要開花了,蝴蝶,蜜蜂也要敢個趟,春天裡最美的時刻也要來臨了,二月清明清見清三月清明不見清,就是啊,春風吹拂著柳條吐露著嫩芽,清明時人們揮去冬日的寒氣露出春天的笑臉,煥發出心裡的喜悅。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6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節,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907年)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七年級寒衣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xx多年曆史。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借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時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風俗,如古代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視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已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即使到了現在,清明節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的習慣是非常豐富有趣的,出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到了,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去祭祀祖先,祭祀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還買了一些祭祀祖先要用的東西,比如:紙錢、香、水果、酒.....我們從竹籃裡拿出祭品,把紙錢燒了,用火點燃香,把準備好的酒與水果放在旁邊,然後放聲說:“爺爺,奶奶,拿錢來吧!”一定保佑我們家和萬事興。燒了的紙錢像蝴蝶那樣飛起來。臨走時,我們在墳頂上培上幾鍬土,在墳旁邊栽上一棵樹,帶著輕鬆和慰藉離開了祖先的墓地。

現在,每逢清明節的時候,我們這裡的老百姓依然保持著這裡的民風民俗,掃墓,踏青,盪鞦韆這些活動還在繼續。清明節是個獨具特色的節日。它講永遠流傳於世。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7

雨紛紛清明已經過去,未見幾許斷腸人,倒是借問酒家何所有的不在少數。麻醉神經,損傷肝腎。嘉陵江邊,遊船幾許燈光燦爛。燈下那一杯杯冒熱氣的綠玉,不時幾個星子閃進去。茶溶在水裡邊,唾液溶在茶裡。縱然茶葉再名貴,也不過是茶與唾液的混和物。自然沒什麼味道。

江對岸,紅軍紀念館燈火輝煌。再襯上“閬苑仙境”四個大字,確有一番韻味。但清明節仍無幾人上去緬懷先烈,似乎他們的鮮血造就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抑或只是裝飾了那一雙雙早已飽受光汙染的眼。

古城裡,衣暴露的女人到處留下倩影,全然不顧自己那水桶腰或羅圈腿。不用問,那是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閬中不是小氣的麗江或周莊,道寬樓高倒使她們顯的嬌小了幾分。

這街愈走愈黑,到了漢桓侯祠燈也學會了戛然而止。本來就是古墓。門前又新挖一口“古井”就怕嚇不死人。唉,真為閬中中學的美女們擔心。

夜深了,閬中中學還傳來許許書聲。原來校方又在和全國人民作對,可憐的同學們,你們什麼時候才能體會到中國早已解放?這樣補課,腦細胞死傷無數,本可以考北大的也只有考個渣渣了。

城裡到處都是祭奠後的灰燼。低頭看看冥鈔面值,多以百萬計數。若先人地下有收,一日收穫無數億,這冥間貨幣恐怕也要貶值。不過看這一個個“孝男孝女”,我倒想起一句老話“活不孝死了孝,瞎鬧!”是啊,與其這樣“孝順”,生前何必惡語相加,置於死地而後快?這般孝順也不過是不是“哄死人”,也許有些人才自知罪孽深重或他(她)也成了父母。早知如此,何必當處?

清明,人可醒?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8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爺爺和奶奶一起去公園玩。

清明時節很多人都出去旅遊,所以,我們等車還等了半個小時,車才來。我們先去了桃園路,然後走到了目的地—— 豐慶公園。我們先從南門進去的。爺爺拿出遙控汽車,因為我們要在這裡把它的電用完。我先開始玩了。我不知道該往左轉還是右轉,這時,奶奶說:“繞大圈走!”我聽從了奶奶的話,繞大圈,可是因為我緊張的很,因此我老是讓遙控汽車繞小圈。爺爺教我怎麼玩,可我就是學不會,因為我老是分不清左右。後來,我們慢慢的就分清左右了,我開始繞大圈,過了一會,有點沒電了,我又想去划船了。爺爺也想去邊划船邊玩遙控船呀!於是,我們就向划船的地方走著……

我們千辛萬苦的到達了划船的地方,那個地方沒有4人的帳篷船,賣船的說對面的有4人的帳篷船,我們就走到了最面,爺爺問:“誰要掌舵?”我說:“我要!我要掌舵!”“那好你來掌舵!”“耶!!!”我們去划船,我們選了一艘黃色的小船,我坐了上去,爺爺和奶奶也坐了上去。人家告訴我們怎麼掌舵,往前是左,向後是右,中間是直行。

我們劃到了邊上,爺爺拿出遙控船和遙控器,讓我來玩,我不敢,因為爺爺有一次還把遙控船控到了船的下面,還好爺爺把遙控船修好了。

我們要鑽山洞了!爺爺把船收了起來,我們過了山洞又玩了一會,就回去了。我們換回去船了以後,又找了一個陰涼的地方休息了一會兒,就戀戀不捨的回家了。在公共汽車上,我想:“下次我還要來玩!

在這個清明節假期,玩得很開心!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9

清明節的得名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

用清明來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了。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節,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代,還有一種說法,清明節就是三月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 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觀念裡,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10

清明節這天,有許多人在趕路,有的回老家、有的去烈士陵園,還有的……

在烈士陵園,許多學生們都組織著去悼念,大家胸前佩戴著小白花,在烈士的墓碑前默哀,在此時此刻,心中一定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別人都體會不到的心情。烈士陵園裡還有一座烈士紀念館,裡面有烈士的遺物,、對於烈士的介紹,還有烈士們的照片,看了可以使人深有感觸,使人不禁流下眼淚。

清明節不僅僅只是參觀紀念烈士陵園的,還要回老家呢!

清明時節,回老家悼念去世的老人是很正常的事。跟著大人們走到祖墳前,磕頭默哀,燒一些黃紙,來悼念逝世的長輩,使人有些鼻子酸酸的滋味。

清明還有一處一一廟會。古代有一幅叫《清明上河圖》的名畫,畫的就是清明時節廟會的繁華景象。實際上現在的廟會大多數都是買東西的,還有的耍雜技,多才多藝,有聲有色。

清明,哀思駐存;清明,溼潤眼珠;清明,繁華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