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作文集錦七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集錦七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又憶端午節每當梔子花開,粽子飄香時,我就想起小時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在蘇北的一個農村,在我們家鄉端午節其實很簡單,也就是包粽子,吃粽子。記得在端午前半個月的時間,父母會吩咐我們小孩去河邊摘蘆葉,用來包粽子。聽到父母的吩咐,我們就像接到聖旨似的,幾個同齡的小孩一起興高采烈地奔向河邊,只見河兩岸長滿了蒼翠的蘆葦,葉子又寬又長,隨風飄來發出沙沙的聲響,就像少女在在跳舞在歌唱。不一會兒你就會發現每個人手裡都已是滿滿的蘆葉,我們會用稻草把蘆葉紮成一個個小捆。扎累了,大家會坐在河邊,挑出一片蘆葉輕輕一卷,再用槐樹的刺將其固定好,這樣一個簡易哨子就做成了。放在嘴邊一吹,立刻發出清脆的聲音,只見大家爭先恐後的吹起來,那聲音一聲高過一聲,起此彼伏,煞是好聽。這時聞聲而來的父母會阻止我們,說這樣會招來蛇群,不安全,現在才知道那是迷信的說法。蘆葉摘完後小孩們嬉鬧著,哼著小曲滿載而歸。到家後,父母會將我們摘的蘆葉用繩子串成一圈掛在屋簷下,這時你會發現每家每戶的屋簷下都掛滿了蘆葉。

到了端午節這一天,外婆會早早的起床,在廚房裡燒上一大鍋開水,將蘆葉放在開水裡浸泡,這叫燙蘆葉。還沒起床的我遠遠就聞見一陣陣蘆葉的清香,於是立馬起床。這時外婆已將燙好的蘆葉放在一個木質的長桶中,桶邊上放著一個淘米的竹籃,裡面盛著雪白的糯米。

這時外婆會交給我一個神聖的任務,就是把蘆葉一片一片的.整理整齊,並用剪刀將蘆葉的根部修剪掉,這樣外婆包粽子就會節約不少時間。蘆葉剪好後,外婆就拿上三四片蘆葉往手裡一夾,掰成一個錐形,用小碗江將米倒入錐形中,並用手指輕輕的彈幾下,目的是去除空隙,將米弄實;再將錐形意外的蘆葉部分往上輕輕一翻,在往下一繞,而後用經過開水燙過的稻草僅緊緊地紮在蘆葉的外面,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外婆會根據家裡人的不同愛好包上各種夾心的粽子,有赤豆的,花生的,豆瓣的,實心的。外婆的手很巧,會包好幾種形狀的粽子有,三角錐體的,四角錐體的,六角頭的等。粽子包好後,外婆會馬上將粽子放到鐵鍋裡煮,只見爐膛邊堆滿了木材,爐膛裡的火很旺,紅紅的火光映照在外婆慈祥的臉上,此時鐵鍋裡不時飄來粽子的清香,看著這一切,我感到特別的美好。大約三四個小時之後,粽子就熟了,外婆會將第一個拿粽子給我吃,看著我狼吞虎嚥的樣子,外婆開心地笑了。

而如今外婆已經去世二十年了,外婆那慈祥的面容和她包的粽子會永遠留在我幸福的記憶中。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我給你們先說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吧!

端午節,又稱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重要的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曆新年。

這個節日的由來是古代中國有一位博學多才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從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於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猶豫的情景下投汩羅江自盡。

由於對屈原的愛戴,汩羅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內尋找屈原,並且將米丟入汩羅江中,一平息汩羅江中的蛟龍,即使他們當時並沒有找到屈原,但是,他們的行為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著。然後,我再說說我怎麼過的吧!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粽子,賽龍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包粽子能手——我的媽媽,媽媽說,包粽子用蘆葦葉包最好吃,媽媽先拿了山片蘆葦葉包捲了一個筒,然後放了點米,又放了一顆棗,接著又放米,又放了幾顆棗,包滿了以後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然後又包了幾十個。最後放在高壓鍋裡煮40分鐘後,放出來後等四個小時入味後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節那天晚上,我們院裡的很多小朋友都出來玩,他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騎賽車,熱鬧極了,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愉快而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早晨來到學校,蘋果老師早已在黑板前潑墨揮毫了,畫家小徐也在老師旁邊心無旁騖地繪畫著。那條龍舟可真是霸氣呀!高昂著龍頭,蓄勢待發。劉老師的行楷更是讓人拍案叫絕。更可愛的是大家集思廣益,為粽子君畫的肖像,可愛!精緻!

聽說,今天劉老師會請幾位神祕嘉賓來給我們進行技術指導,會是誰呢?好期待呀!早操課結束,眼尖的我便看到了等候在教室外的幾位神祕嘉賓,這幾位一看就是身經百戰,久經沙場的老將。在一陣熱烈的掌聲後,她們陸續踏進教室。為了表示歡迎,我們為嘉賓們帶上了鮮豔的紅領巾。一個個“超級粽神”閃亮登場!

因為坐在最前面,當然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們率先定位資質最深的羅奶奶。丁一拉住她的左手,我拉住她的右手。見到大將降臨,我們三組的五個隊員終於長舒一口氣。羅奶奶首先給我們示範了一個。原先擁有無限腦細胞的我頓時目瞪口呆,天哪,高難度呀!羅奶奶又把動作和細節分析講解,還手把手地指導。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第一個作品居然是個迷你型的,再看看別的同學:心靈手巧的丁一很快就上手了,只見她先把粽葉紮成了一個封閉的漏斗形狀,將糯米裝入其中,再把粽葉緊緊裹上,繫上繩子,一個粽子就這樣大功告成了,雖然不是很完美,但已經很不錯了。

粽子君即將踏上“蒸”途。可是老師只准備了四個電飯鍋,這麼多的`粽子,怎麼煮。好在有熱心的戴媽媽,替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下午戴媽媽把早上帶回去的粽子煮熟了,又送了過來。聞著香味四溢的粽子,忍不住口水直流。蘋果老師彷彿看穿了我們的心思,下午茶時刻正式開始。領一個,捧在手心,暖暖的,解開繩結,潔白的糯米與翠綠的箬葉相互映襯。我也顧不上斯文,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一個下肚,還意猶未盡。舔了舔手上的餘味,香!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中午剛吃完飯,我就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包粽子。

媽媽一邊準備等會兒要用的一邊對我說:“寶貝,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點點頭說:“恩,我還知道屈原,知道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呢!”“然後呢?”媽媽笑眯眯地問我。我不好意思的搖搖頭。便聽媽媽講起來:當年,屈原提出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憤地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哦,原來端午節還隱含有這樣一個悽美的故事啊”!我不禁驚歎道。

媽媽的食材準備好了,我們也開始包粽子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可當我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調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排著隊地跳出來。媽媽見了,連忙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重重困難,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小KS,終於到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突發奇想。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然後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還覺得媽媽包的老土,不怎麼好看。哈哈~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晶瑩剔透的糯米們好像掉了線的珠子似得,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按媽媽那“老土”的方法重新又做了一遍。媽媽說,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恩,我們大功告成,現在該煮了。媽媽告訴我,煮,也是有學問的。要先用大火,等到高壓鍋發出“磁磁”響聲時,然後關成小火再煮,過一個小時媽媽就把火關了。我迫不及待的看著秒針一圈一圈的轉著。三、二、一,高壓鍋裡果然散發出了誘人的香味。粽子熟了,媽媽說,要等高壓鍋的氣漏完了才能拿出來。又過了十分鐘,香噴噴的粽子總算出籠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吃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媽媽,明年我們還要自己包粽子,”我說道:“因為只有自己努力取得成果才是最開心的。”

啊!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朋友們,你們還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那麼也給我講講吧!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想起這首兒歌,我就想起了家鄉那豐富多彩的端午節,我給大家說說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吧!

到了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就是端午節了。這一天,人們可忙碌了。一大早,他們就忙著把黑、白、藍、紅、黃五種顏色的絲線系在自己孩子的`手腕上,並在門上插一些艾草,(我們這兒只插艾草,有些地方還要插菖蒲、龍舟花等)據說是為了避邪,還有驅蚊的作用,因為古代沒有蚊香,要用艾草驅蚊。對了,在端午節的這一天可千萬別忘了吃粽子,粽子有很多口味的,有甜的、本味的、香的、五味的等,吃起來粘粘的,可好吃了。粽子是人們用家鄉的竹葉或蘆葦葉包上糯米做成的。聽媽媽說,有些地方的人還要喝雄黃酒,用來辟邪。有一些靠近湖泊的地區,還要在水上舉行賽龍舟比賽。要往水裡撒粽子,不讓裡面的魚和螃蟹吃屈原的屍體。

怎麼樣,端午節的習俗有趣吧!歡迎老外到我們中國過端午哦!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快到了。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才有了這個節日。

古代詩人屈原十分忠於自己的祖國,十分想報效祖國。但是有許多小人說屈原的壞話,所以得不到朝延的重用。於是屈原投下了汨羅江。後來人們才知道屈原的忠心,於是就有了一個節日一端午節。端午節還有一些習俗:吃粽子,賽龍舟和打鼓,唱雄黃酒……

去年的端午節,我去了外婆家。看見外婆和姨媽們熟練地操作包粽子的技術,我的腦子裡立刻蹦出來一個詞"老手"。粽子十分難包,過程也非常複雜。我媽媽都不會包,只得一旁邊包邊學。

到了下午,我們去一條河邊看賽龍舟。一走到河邊,就看見了選手們的衣服五彩繽紛,一樣的`顏色就是隊友,一種顏色的衣服代表一個姓氏。剛開始比賽,就聽見觀眾們的吶喊聲。似乎在看一場演唱會。

“一二三,一二三",我又聽見了選手們的口號聲。哇!我不由讚歎起來。“什麼"?我的眼睛是不是花了?還是他們在開快艇?不會吧!他們怎麼劃得那麼快?只見他們一齊劃,還“嘿喲嘿喲”地喊著。他們幾分鐘就到了終點。

選手們上岸時大汗淋漓,但臉上洋溢位快樂而又幸福笑容。我心想,他們平時一定十分刻苦努力地練習著,才會有這麼好的成就。

去年的端午節令我十分難忘,今年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相信:今年的端午節會更加精彩,讓我更加難忘。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我過了許多有趣的節日,在端午節這個古老的節日裡,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充實又溫馨的哦!可今年的端午節我最快樂,最難忘的。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的氣氛,可一般人的家裡總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裡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一次端午節中我既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