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文集錦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冬至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作文集錦9篇

冬至作文 篇1

母親抱著我,在冬至的陽光下走。我的頭靠在她的額頭上,在衣物的重重包圍之下,只露出一張小臉,呆呆地看著路邊慢慢向後退去的枯木。

陽光發出慘白的色彩,我能聽到母親的呼吸,能感受到她額頭的冰涼,但是我的小身軀在她有力的擁抱中,懸在半空中,徐徐的走。

我聽得到吹過的風,也聽得到不遠處傳來的隱約的啼鳴。路上的塵土飛揚,落葉款款飄落,那灼目的燦爛陽光,匯聚成一片金黃及蒼白。我看到路邊樹上爬行的螞蟻,也看得到遠方天空的一朵潔白的雲。那雲,在跟隨著我們。

我被衣物厚厚的包裹起來,我感覺不到冷,只感到近乎悶熱的溫暖。母親的手不時拍過來,似乎想哄我睡去。但是,我分明的精神起來,想扭轉頭來,看看前面的風景,但我的頭剛想動,隨即被母親的右手扭轉過來,說:別動,有風,冷。媽媽給你買肉肉,包餃子吃啊!然後她伸出一隻手來,把籠罩我的那一個圍巾重新摁了一下,確保沒有風跑進我的脖子中。

陽光蒼白呵,我們就在那陽光下走,像走進陽光中,走進溫暖的年關裡。那條路上沒有一個人,只有風和路旁隱隱的麥田。我只在那一個包裹著的襁褓中,被母親抱著,行走在那樣一個平靜的午後。

20xx年冬至,在他鄉,同樣的陽光慘白的午後,我一個人走在車水馬龍的路上,與一位孩子的目光偶遇,他在母親的懷裡,被包裹的只露出一張臉,那個孩子面無表情,呆呆的看著我——好像我只是他眼中看到的一棵樹而已,之後,他們與我擦肩而過……

我站在陽光裡,看著那位母親的背影消失在枯樹林立的街道上,覺得這風景是那麼的似曾相識。忽然覺得自己像一位走失了的孩子,城市之大,敞開多少門窗,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吃餃子的家,我轉過頭來,邊走邊安慰自己說:沒餃子的冬至,也挺好的吧?

冬至作文 篇2

世間萬物千變萬化,四季更替。要我說,還是冬天最有魅力。冬以雪花為音符,以思念為伴奏,用真情點播著人心底最溫暖的瞬間。我愛冬天,更愛冬至,不為別的,只為冬至有“家的味道”。冬至,很暖。

冬至上蒸騰的是餃子的香氣,是團圓的氛圍。古時候,漂泊在外的遊子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至,所謂“年終有所歸屬”。時至今日,我們北方人在冬至這天還保留了祭祀祖先,吃水餃的傳統。“冬至十天陽曆年”這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冬至是春節的前兆,過了冬至,人們才覺得離春節更近了,對下一年美好願望的渴求更大了。

冬至這天,是北半球夜最長,晝最短的一天。在我的家鄉,是能深刻感觸到這點的。奶奶總是說“過了這冬至,天兒就慢慢長嘍!”老人們對冬至的感情勝過任何一個節氣,這還得源於古人對冬至確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冬至是清代三大節日之一。其實早在唐宋時期,詩人們就以冬至為載體,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如杜甫的《冬至》中寫到了“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痛國傷的情懷。又如白居易在《冬至夜》中的“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偏長”記述了冬至這天夜長晝短的特點。心中一想,下午三四點後天就灰濛濛,早上七八點天才矇矇亮的感覺,確實很好。

一個幸福的家庭,家人的關懷、全家的團聚必不可少。流年似水,但那些年的冬至故事卻一直盈我心底。每年冬至,我們一家人都要在一起聚餐,而我最享受的時光便是全家人在一起包水餃的時刻了。我擀麵皮的本領不知哪一年冬至學的。總之年年都有我和爸爸擀麵皮,奶奶和媽媽包水餃的習慣。弟弟貪玩,總愛把麵粉向空中揚起,落到全家人頭上滿是白花花的。奶奶不會呵斥弟弟貪玩,我想大概是因為冬至家人團聚的緣故吧。為更有趣,我們每年都會在餃子裡包上錢幣,為的是新的冬至有新的幸運。我們一家還做了許多有趣的事情,麵人也捏過,撲克牌也打過。每每想起這些事情,一股暖流總會充溢心間。

還有三天便又是一年冬至了。北方的冬天是冬天,北方的冬天才有冬至的味道。冬天到了,窗外總會飄起雪花,輾轉反側中,冬至的美好卻溫暖了我一枕的清冷。

冬至,真的很暖。

冬至作文 篇3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短短的四句話包含了二十四個節氣。這二十四個時節和氣候,可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智慧結晶。

二十四節氣中我最喜歡冬至,因為過冬至的時候可以吃餃子。於是我就問媽媽餃子怎麼包呢?之後,媽媽就開始教我包餃子。

首先,媽媽帶著我到菜市場去買餃子皮、肉、冬筍、榨菜和開洋。回到家後,把買回來的餃子餡洗乾淨,放到絞肉機中攪碎,然後放入鍋中炒熟。等餃子餡稍涼後,拿出餃子皮,在餃子皮的外框上塗上一層水,把餡放在餃子皮當中,然後把餃子皮對摺捏起來。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

不一會,我和媽媽把餃子包好了。媽媽把包好的餃子放進鍋裡蒸了大約20分鐘,香噴噴的餃子出鍋了,我開心地吃著餃子!

冬至作文 篇4

“百花開而春至,百川匯而夏至,百草黃而秋至,問候來而冬至。”朋友的一條簡訊提醒了我,冬至,將至。

老人說:過了冬至就是年。當然了,已是知天命的我自是不會再急急的期盼年的到來了。如果說不介意老,我還沒有那麼豁達。但是,是不是真的畏懼老呢?倒也不是。生老病死自然規律,誰能耐規律幾何?我還不至於愚腐到此。

現在的節日過的實在純粹的.不多。作為傳統節日,冬至節是非常典型的一個歲末時節。與其它傳統節日不同的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竟然沒有滲入大量的、斑駁龐雜的人文典故。冬至節沒有太多妙趣橫生的傳說,幾乎還保留著這個節日原初狀態的單純節令的意義。

小的時候最怕冬天,因為缺吃少穿。冬天綿延不絕的冷,一寸寸地侵蝕著肌膚。從手上到腳上,到處有冬天的風雪在身體上雕刻的痕跡。每每從村街上瘋跑回來,羨極了父親盤腿坐在熱炕頭吃著母親給做的飯菜。聽著灶膛上,茶壺發出咕咕的聲響,看著從壺嘴裡冒出的霧氣,家由於有了父母的存在變的溫暖而實在。我只是看到父親坐在熱炕上的溫暖,卻不曾見父親半夜踩著“咯吱吱”響的大雪,從生產隊的飼養舍裡喂完牲口往家趕的寒冷。那時候,父親是生產隊的飼養員,每天,父親都要在頭一天吃過晚飯就去生產隊的牛棚去喂牲口,然後每兩個小時給牲口添一回料,直到第二天凌晨四點左右才能回家睡覺。父親是在其他人休息,同時也是冬日裡最冷的時段去生產隊的飼養捨去幹活喂牲口的,所以父親的累,沒有人看到,也沒有人感受到。而我也只是目睹到父親的溫暖時光。父親是個喂牲口的行家,原本隊裡的飼養員是由蔡有錢乾的,可是蔡有錢給生產隊當了一年飼養員,兩頭母牛產牛犢,都沒能保住,原因是母牛產仔時蔡有錢回家睡覺了。等他第二天吃過早飯來到牛棚,一頭牛犢被大牛踩死了,另一頭牛犢則被凍死在牛圈裡。加之老蔡平日裡經常將給牛吃的老黑豆帶回家,所以隊裡立馬就將老蔡攆出了飼養室。老實巴交的父親也就順順當當的進了飼養室,當上了飼養員。父親在隊裡的飼養員位置上一干就是十餘年。記得父親那時最愛護的就是生產隊的那頭紅棕色大公牛,每每看到父親揚著鞭子趕著大公牛從村道上走過,我和小夥伴們都用敬仰的目光看著父親。父親那時頭上總是籠著白羊肚子毛巾,身上穿著生產隊特意獎給他的老羊皮襖,跟在大公牛後面的神氣勁兒,那是用多少形容詞也表達不了的。興許是出於虛榮心,少不更事的我,有好幾次下晚自習都是故意當著同學的面跑到父親的飼養室要父親送我回家,幹了一天活計的父親,不得不拖著疲憊的雙腿,在給牛們添足草料後,乘著其中的間隙,用他那寬大的脊背背了我,將我送回家。說句實在話,父親那時所受的寒冷和罪過是別人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為了我們兄妹六個的成長,父親從來沒有說過一聲的苦道過一聲的累,那時的冬天是那麼漫長,以至到如今,我腦海裡對父親夏天的形象幾乎沒有留下多少痕跡。一想到父親便是冬天裡的父親。如今,父親已離開我們一十六載。記得在他去世前的幾年裡,父親一下變得很怕冷,也就在剛入秋的時候,父親就早早地穿上了棉衣。一次我問父親,年輕時起早貪黑的為生產隊養牲口,你沒有覺著冷嗎?父親在回答我的問話前總會笑笑說,顧不的冷。是啊,真的是顧不的。哪有時間去感覺天的冷暖呀。

於是,我那時一直在心裡拒絕去讚美冬天,包括與冬天相關的梅花和白雪。寫過關於雪的散文發表在《延安日報》上,是二十年前的事,通篇沒有一句是讚美雪的,大概反其道而行,博的了編輯的青睞,因為,寫雪必是溢美之詞,像我這樣的寫法少,編輯遵循百花齊放的方針就編髮了,也是出乎我的意料。

而今,我急急的盼望冬至的到來。與吃文化無關,也與孝文化無關。與之相關的是這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杜甫的詩句: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陽生,每當在冬至來臨時,我便早早的默唸這一句。儘管我知道,冬至也就是寒冷的開始,但是我依然從心底感受到陽氣從地層下滾滾而上的氣勢。彷彿聽到地下的萬物在湧動,河流潺潺,樹木發芽,春天的腳步也便發出了鏗鏘聲響。

冬至,將至。瑟瑟寒風裡,葉落蕭蕭,我只是單純的顧念住在我心裡的那些人的安暖,一如你們顧念我的安好!再次,默唸,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作文 篇5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古稱“日短”、“日短至”。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相應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時白晝全年最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恪遵憲度抄本》說:“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至’者,極也。”

冬天來了,這個冬天註定會很冷,很冷。只是不知道老外婆在那頭過的怎樣了,冬天來了,她會冷嗎?

爺爺是豐城人,和南昌人一樣,冬至這天有掃墓的習慣。雖然恰逢星期天,學校下午沒課,但爸爸說是上午掃墓,所以硬是將我攔了下來。

聽說老外婆和老外公的墳頭在不到幾月的時間竟有小樹長出。出生,在寒風刺骨的冬季,在那帶著綠意的墳頭,孤孤單單的……

記得,小時侯印象中的老外婆總是拿著小火爐子坐在沙發上,落寞的睜著她那雙枯黃的雙眼看著門外的形象。但有時門外出現了陌生人,她卻像沒看見一樣。惟有我們這幫子嗣來了,她才會拄著她那根翠綠色的柺杖,慌慌悠悠的走到門口問是誰家的孩子。而後我就會很孩子氣的握著她那如枯木般的手,大聲在媽媽或爸爸的配合下念出自己的名字,直到老外婆臉上露出那久違的微笑……

記得,小時候老外婆總會在我們將要走時,匆匆進到她房裡,那間空氣中充滿木頭腐敗氣息的房間取出準備好的包裹遞給我們,然後緊緊的用她如枯木般的手握住我的手,緊的就像一隻藤蔓,直到我國中畢業也無力掙脫那隻手。她邊握著,邊對著我爸爸和我說:“歇兩天,再歇兩天再走。”這時,我會無助的望著老爸,直到老爸老套的說出那句:“顥顥要去讀書了,不讀書以後就沒飯吃了。”她才放手。老外婆是典型的中國農村婦女,一個經歷了晚清,民國和現在的農村老婦女。斗大的字不認識一個,不知道什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不知道大學聯考這段橋樑是這不公的世界上唯一算的上公平的東西。她只知道,她的小孫兒不能沒飯吃,於是放手了。靜靜的幕送著我們到轉彎口,一個落寞的身影消融在夕陽裡……

記得,老外婆在吃飯時看到有別人家的雞或狗跑入,都會用她那根翠綠的柺杖將它們驅走;記得她那是最愛吃大塊的肥肉;記得,她一天只吃兩頓,晚飯之前就早早的進到房間中睡覺;記得,是為了讓自己不再忘卻。我真的很害怕,害怕有一天記憶會被時間的潮水沖淡。我怕自己忘了老外婆……

記得,老外婆是因為為了幫著奶奶收衣服而被門欄拌倒,才一病不起。沒有叫任何醫生,沒有任何治療,大家就這樣坐在老外婆身旁,看著她躺在床上的氣息越來越微弱,直到離開。我問爸爸:“為什麼?你們為什麼不請醫生,不把老外婆送到醫院治療?”爸說:“不行了,你老外婆她太老了,沒用的!”

記得,在老外婆還沒走的前幾日,爸說老外婆她不行了,讓我回去看看。我來到老外婆床前,握著她的手,那雙如枯木般的手,她的手似乎已經沒有從前那種力量了。她的口中喃喃到:“我沒死,沒死......”“恩~!沒死,你不會有事的。”說完這些我像個做錯事的孩子,將手匆匆收回,竟回到偏房看起電視,心中出奇的平靜。一道牆隔絕了我們,一道牆的前後,是兩個世界。沒想到的是,這會是我最後一次握她的手,沒想到這一面竟成了永訣……

記得,老外婆走的那天,我正在考試。匆匆回去,見到老外婆的屍體被白補蓋著,靜靜的躺在過堂上。我的心依舊平靜如水,泛不起一絲波瀾。但考試卻是一團糟。

記得,在老外婆走後的某晚,我手中我著她的相片,靠著牆壁,哭的一塌糊塗。從小到大像那樣的哭只有一次,那次是98年洪水,我不顧爸的警告,想去被洪水淹沒的西街找外婆。被爸發現時,水已經沒過了我胸口,回去被爸很揍了一把掌,直接將左臉打的發腫,紅的發紫。於是,委屈的哭了。那年我9歲~!

記得,現在我在電腦前敲下這段文字,在冬至來臨時,用紀念來祭奠老外婆。

長吐一口濁氣,心中很亂。

冬至作文 篇6

安妮寶貝說;''有兩個獨立的房間,在各自的房間裡工作,一起找個地方吃晚飯,散步的時候能夠有很多話講,擁抱的時候覺得安全,不彼此表白,表白是變相的索取,不會太想對方,累的時候知道他就是家。''我不知道 她是怎樣的一個尤物?她處理感情有這麼灑脫?我也沒看過她的整篇文章,我熟知她已久,我看她的文字已久,但只是一些經典的段子。我也許我可以尊重這樣的相處方式,但我希望這只是一碗湯的距離。我想見的時候就希望可以見到。而不是以等待和思念維持那樣會太苦太苦。

冬至作文 篇7

冬至作為一個大節日還是古時的事,辛亥革命以後,冬至節俗日益減弱,至今已在各地難以見到冬至過節的活動。但是,從冬至日起“數九”還在民間影響深遠,婦孺皆知,流傳甚廣。

什麼叫“數九”呢?就是從冬至日起,向後數九個九天,天氣就由冬至的寒之至轉為“春深日暖”了。因為“數九”的過程正是寒極轉暖、寒消暖長的過程,所以人們常把這九九八十一天稱作“九里天”、“數九寒天”。“數九”的第一個九天叫“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最後一個九天稱“九九”。每個九天中天氣的冷暖變化不同,人們憑著長期的經驗進行了形象記錄和概括,編成謠諺,流傳於民間口頭,稱作“九九歌”。

因為我國地跨北溫帶和亞熱帶,各地氣候冷暖變化不一樣,所以各地的“九九歌”的內容也不一樣。如北方的“九九歌”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八十一,家裡做飯地裡吃。”(棗強縣)“五九半,凌消散。春打六九頭,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擔。八九不犁地,不過三五日,九盡楊花開。”(新河縣)“春打六九頭,賣了皮襖買個牛。”(晉縣)“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鹽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氣。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擔(單)。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荊楚歲時記》)湖南的“九九歌”說:“冬至是頭九,兩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見火親如蜜;四九三十六,關住房門把爐守;五九四事務,開門尋暖處。六九五十四,楊柳樹上發青絛;七九六十三,行人脫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滿地飛;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地在壩上的蔚縣則說:“一九二九,啞門(形容張嘴)叫狗(形容打嗝兒);三九四九,凍破碌碡;五九六九,開門大走;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雁來雁準來;九九河重凍,米麵撐破翁。”……

這些“九九歌”是我國廣大人民群眾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實踐基礎上,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態反映和天氣徵兆的經驗總結,具有相當大的科學性,至今仍對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的安排起著指導作用,所以一直盛行不衰,廣泛流傳在人們的口頭上,體現在人們的行為中。

從道理上講,冬至日是“陰極之日”,晝至短,夜至長,應該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刻,實際上盡是寒冷的開始。諺語說:“冷在三九”,有的地方的“九九歌”中存“三九四九,凍死貓狗”。三九、四九常在農曆臘月初,所以又有“進了臘月門,凍死一家人”、“臘七臘八,出門凍煞”的說法。為什麼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卻在“陽生”之後的“三九”天呢?這是因為地球吸收太陽的熱量並貯存起來,晝存夜放,冬至前地球放熱量小於吸熱量,略有積存。冬至日起,地球吸收太陽的熱量雖因晝日長而有所增長,放散的熱量卻因夜仍長於晝而“入不敷出”,到了三九、四九,出現了地球嚴重“虧熱”現象,所以冬至日還要冷,成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刻。

為什麼要屬“九”呢?為什麼不數二、三、四、五、六、七、八呢?這與我國傳統哲學中的陰陽的消長,陽長陰消就象徵暖來寒去。九,為“至陽”之數,也稱老陽,九又是至大之數,“至陽之數”的積累意味著陰氣的日益消減,累至九次已到了頭,意味著寒取暖來,“春已深矣“了。

即第九個九天,這時冬天已過完,春天來到了。

冬至作文 篇8

外面寒風凜冽,卻擋不住人們那顆激動的心——冬至到了。

外婆一大早便擼起袖子為冬至的大餐做準備。說起冬至,從我腦海中第一個冒出來的便是糯米圓了。那軟軟糯糯的口感讓人意猶未盡,但製作過程就有些繁瑣了。外婆用糯米揉成團,反覆地推揉,拉伸,使其更有勁道,吃起來軟糯可口。要說最複雜的便是餡了,這種餡是用各種豆,各種糖拌成的。外婆先將豇豆、紅豆煮爛再碾碎,然後再把芝麻炒一遍,為了口感更加得香脆。最後,將碾好的豆和芝麻跟紅糖拌起來,呈泥狀,餡就大功告成了。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就是將餡包進糯米糰裡。外婆手法十分嫻熟,一轉眼間,一大盆糯米圓便做好了。然後在中間印上紅花,在下面撒上松花粉,是為了不讓兩個圓粘一起。

糯米圓蒸熟了之後,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來吃。糯米圓的清香在我的味蕾中徘徊,讓人神清氣爽,沁人心脾。

往往在冬至這一天,人們都要祭神祭祖,從此來祈求來年幸福美滿。只見家裡的老一輩都會燒一盆火,將紙錢,元寶扔進去,嘴裡還不停地嘀咕著什麼,神情十分嚴肅。

到了晚上,冬至的又一個高潮來了,就是吃錫餅。外婆這裡忙忙,那裡忙忙,憑著一己之力弄出了一個“滿漢全席”。飯桌上擺著一盆盆色香味俱全的菜。蘿蔔絲、紅燒肉、粉絲、雞蛋絲、螃蟹……讓人眼花繚亂。香味在空氣中徘徊,久久無法散去。我們拿著一張薄薄的錫餅,先一層粉絲打底,然後再按自己的口味把喜歡的菜夾進去。最後,再捲成一個卷,一口咬下去,味道妙不可言。

冬至過後,年也更近了。人們依然沉浸在冬至的餘韻中,在寒冷的夜中,一家人團坐在一起,談笑風生。

冬至作文 篇9

凌晨時分,我推開窗,我看見黎明的曙光一點點爬上窗格 ,看見那些枯萎的秋菊在晨風裡靜靜舒放,其光明亮,其香氤氳。忽然想著遠方的你,也一定會按時醒來,會淺淺微笑,會開心地打理生活......而我,就是你的等愛天使,你明媚的微笑和燦爛笑容就是我每分每秒的呼吸。——當愛神來臨,我會在我們相愛的世界裡,種植玫瑰,種植百合,種植相思紅豆,種植一切和美麗與幸福相關聯的花卉。讓薰風送拂,讓那些花沉浸在蜜香的山嵐中,沉醉地躍下枝頭,落英如雨,漫天飛卷。

十二月寒冬來了,春天也不遠了;情濃了,心痛了。

我們----相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