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目標

職業生涯目標1

  一、大學生在確定職業生涯目標時不但要統籌考慮,還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待。綜合來說有以下四點:

職業生涯目標

1、明確興趣與愛好

在規劃職業生涯目標時,興趣是主要動力,只有在自己內心不斷湧動的熱忱鼓舞下,一個人才能真正熱愛自己準備從事的工作。當今的職業選擇能夠盡如心意的很少,在這種“就業難”的狀況下,大學生不要因為畏懼就業,而放棄原本的興趣與愛好。如果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能多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和規劃,並且全心全意的為理想奮鬥,想要愛好與職業崗位兼顧,不是不可能的。

2、分析專業與所期待的工作是否相適合

很多大學生在選擇大學、選擇專業時不能完全按自己的心意,在面對職業生涯目標的時候會產生一種比較盲目,無所適從的心理。確定職業生涯目標時,最好優先考慮適合本專業的職業,這樣可以免去很多煩惱,不會因為專業與工作不對口等問題而心生煩躁。

3、明確自身優勢,分析自身劣勢

人非完人,都有自身難以克服的人性缺點與能力弱點。在職業生涯目標選擇與確定時,一定要看清自己的能力大小,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深入瞭解自我,根據過去的經驗選擇、推斷未來可能的工作方向與機會,並結合自身實力考慮其合理性與成功概率。

4、分析社會發展狀況

面對世間的千萬職業,究竟選擇哪一個,不僅取決於自身的愛好與能力,還取決於其行業自身的生命力。要力圖尋求一個符合社會發展潮流,有巨大生命力的職業。因此,在確定職業生涯目標時,一定要考察行業生命力。同時,選擇職業生涯目標還應善於把握社會發展的脈搏,對社會大環境做出分析。雖不能面面俱到,但也要有一定的廣度,包括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趨勢,社會熱點職業門類的分佈和需求情況,自己所學專業在社會上的需求形勢,自己所選擇的單位在未來發展中的情況及在本行業中的地位、市場佔有率和發展趨勢等。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目標的實現

大學生個人職業生涯目標在現實中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執行力的低下,比如缺乏有效的時間管理,或是不能堅持到底,下面分別從時間管理、自我激勵和策略路徑三個方面來探討職業生涯目標的實現。

1、有效的時間管理

第一,分階段目標。目標的分類有短期的日常目標(每日、周和月)、近期目標(1年)、中期目標(1-3年)和長遠目標(3年以上)以及人生的大目標(10年以上)。大學生最好是為自己制定三年內的目標,大的目標可以分解為小的階段目標,目標可以一步一步的設立和實現。

第二,緊緊的抓住今天。每天聚精會神的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把每天的事情分類,重要而緊急的事情要第一做,第二做的事情是重要而不緊急的,對於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為什麼會緊急?最後是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可以暫時不做,避免佔用時間和精力。

第三,實現的期限。給定一個實現職業生涯目標最後的期限,制定具體的時間表,並請親友導師來監督自己,珍惜可利用的每一分鐘,同時安排好放鬆的時間,保持大腦處於一個最好的創造性思維狀態下工作學習。

2、自我激勵

制定了一份詳細的計劃表,並不能保證在期限裡完成任務,因為有的人缺乏外界的壓力,或是沒有內在的動力,不會積極主動的完成一件事。一個人為了自發自動的完成一件事情需要自我激勵,通過滿足內心的需要來激勵自己。

3、策略路徑

策略是為了達到目標所採取的行動和措施,路徑是其中要經歷的路線或者方向。為了落實職業生涯目標,大學生採取的具體措施有:繼續學習深造、工作培訓和輪崗,構建職業人際關係網路以及平衡家庭、工作和自我發展等。職業路徑一般包括三種,一是技術功能型;二是管理功能型;三是自我創造型。

職業生涯目標2

1、探索階段:學生

研究生和現在階段,加強職業要求的專業素質,多學習先進的知識和理念,提高英語水平,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多學習有關軟體和計算機方面相關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培養對軟體行業的濃厚興趣,多多培養軟體方面的人脈。

2、進入階段:應聘者

積極參加各種招聘活動和各企業的宣講會,多瞭解各個公司對人才的培養和對員工的個人要求,製作幾份精美的簡歷,為各種招聘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希望能夠找到一份既能跟自己愛好相一致,又能有比較滿意的待遇的工作

3、新手階段:實習生、資淺人員

要學會自己做事,能夠和同事和睦相處,學會面對失敗,處理好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培養人際關係,處理好工作中的衝突,學習自主。要能夠根據自己的價值觀、才能以及組織中的機會多少、約束程度等等,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這個工作,如果不適合,就果斷選擇放棄現在的工作,然後選擇合適的工作

4、發展階段:任職者、主管

保持自己的競爭力,繼續學習,提高自己的個人績效成績或者技術更新、培 訓和指導的能力,加大創新力度,必須承擔更大的責任,確立自己在團隊中的地位,開發長遠的專案,做長期的企業規劃,尋求家庭與事業之間的平衡,加強對隊員的培養,提高自己的地位,培養好自己的人際關係

5、小有成就階段:高階工程師

多看書,多學習,發散自己的思維,在實踐中尋找機會,多多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多瞭解新技術,在新技術中尋求更大的突破,建議公司能夠注重對創新的培養,從多個方面尋找新的契機,不斷地尋找軟體行業與別的行業之間的聯絡,把軟體應用於更多的行業中。

職業生涯目標3

職業生涯目標的反饋與調整涉及到一個概念,即生涯評估。生涯評估是指在達到職業生涯目標的過程中自覺地總結經驗和教訓,調整對自我的認知和最終的職業生涯目標。一個人對於職業生涯目標的描述和界定,在剛開始時大多數是模糊的、抽象的,有的甚至是錯誤的。在一段時間的工作努力之後,有意識地回顧自身的言行得失和工作感受,可以檢查驗證自我覺醒的結論是否貼切,不僅可以衡量目標是否偏高或偏低,更可以證明自己對職業生涯目標的設想方向對不對。

調查表明,不少人是在一段時間的職業生涯實踐之後,才瞭解自己到底適合於哪個領域哪個層面工作的。在缺乏反饋和調整的情況下,這段時間可能長達十幾年,或者需要較大的挫折才能使人猛然醒悟到自己的職業瓶頸,或者是通過繼續的學習,才能更清醒地發現自己的潛能、長處和短處。在一個人自我覺醒和目標設定正確時,反饋和調整同樣可以糾正分階段目標中出現的偏差,同時極大地增強實現目標的信心。職業生涯目標的反饋與調整,是職業生涯中不能迴避的問題,也是保證職業生涯成功和職業生涯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之一。進行職業生涯目標的反饋與調整需要注重下列原則:

1.目標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經濟、社會、技術在迅速發展,根據環境、自身客觀條件的變化,經過嘗試和實踐的檢驗,對自身的認識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及時進行反饋與調整,適時進行微調,更有利於職業生涯目標的實現。在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今天,職業更新速度加快,必須隨時準備經常轉換職業角色,要善於靈活地從一個角色迅速轉換到另一個角色,以主動的姿態適應社會和環境的變化。但目標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也有一個度的問題,不能以靈活性為自己的意志薄弱和退縮找藉口。

2.目標要體現發展性。一個複合的社會將不僅需要專業化知識,同時還需要通用化及多樣化的技能。我們為未來職業考慮,絕不應只“低頭拉車”,專心研究某一專業知識,還應同時“抬頭看路”,看看這種專業知識在未來社會是否還為人們所需求,看看現在的社會正發生著怎樣的變化,什麼樣的新技能已經出現,需要儘快學習和掌握。從長遠眼光看問題,在職場上,多掌握幾種技能要比只精通一門狹窄的專業知識更有前途。

3.追求個人職業生涯目標與組織發展目標的一致性。個人的職業生涯目標與組織發展目標相吻合,對於個人、組織和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如何讓個人的發展與組織的發展相一致,這是組織開發人才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也是個人職業發展不能迴避的問題。在員工的成長與開發過程中,需要人事部門提供必要的資訊,創造成才的機會,給予員工必要的幫助與指導,這是開發人才的一個重要措施,也是員工個人職業生涯目標能與組織發展目標相一致的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作為個人,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是工作團體的一員,而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獨特的規範、文化和發展目標,個體必須生活在這些規範、文化和組織中,才能被團體接受,也才會有歸屬感。當然,組織的一切不一定與個體本身的需求、價值觀一致,甚至有時是衝突的。但是無論如何,個人的職業生涯目標策略或決定必須考慮到本組織的現實,職業的發展不可能脫離組織所界定的規範和組織的發展目標。個人是無法自足的,很多事情須依賴他人、組織或社會,也只有在團體和社會裡,個人才能得到認同與價值感。既能使個人成才,又能滿足組織的所需,這是最好的選擇。

4.平衡其他目標。職業生涯策略還包括為平衡職業生涯目標和其他目標(如生活目標、家庭目標)而做出的種種努力。因為人生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人生也不是隻有工作,我們也不是僅僅扮演職業人的角色,如果忽視了生活目標和家庭目標,協調不好生活中的諸多需要,要想長久保持工作中出色的表現幾乎是不可能的,職業生涯目標的實現也會遇到許多牽扯精力的障礙。

職業生涯目標4

職業生涯發展目標簡介

職業生涯發展目標是指個人在選定的職業領域內未來時點上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包括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職業生涯發展目標一般都是在進行個人評估、組織評估和環境評估的基礎上,由組織裡的部門負責人或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與員工個人共同商量設定。注意生涯目標要具體明確、高低適度、留有餘地,並與組織目標相一致。

內容

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包括人生目標、長期目標、中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確定,它們分別與人生規劃、長期規劃、中期規劃和短期規劃相對應。一般,我們首先要根據個人的專業、性格、氣質和價值觀以及社會的發展趨勢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長期目標,然後再把人生目標和長期目標進行分化,根據個人的經歷和所處的組織環境制定相應的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1、人生規劃:整個職業生涯的規劃,時間長至40年左右,設定整個人生的發展目標。如規劃成為一個有數億資產的公司董事。

2、長期規劃:5~10年的規劃,主要設定較長遠的目標。如規劃30歲時成為一家中型公司的部門經理,規劃40歲時成為一家大型公司副總經理等等。

3、中期規劃:一般為2~5年內的目標與任務。如規劃到不同業務部門做經理,規劃從大型公司部門經理到小公司做總經理等等。

4、短期規劃:2年以內的規劃,2年內掌握哪些業務知識等等。

在確定以上各種型別的職業生涯目標後,就要制定相應的行動方案來實現它們,把目標轉化成具體的方案和措施。這一過程中比較重要的行動方案有職業生涯發展路線的選擇,職業的選擇和相應的教育和培訓計劃的制定。

特徵

短期職業目標

①目標表述清晰、明確;

②目標對於本人具有意義,與自我價值觀和中長期目標一致,有可能暫時不能完全滿足自己的興趣要求,但可"以迂為直";

③目標切合實際,並非幻想;

④有明確的具體完成時間;

⑤有明確的努力方向,通過努力能達到適合環境需要的能力,實現起來完全有把握;

⑥目標精練。

中期職業目標

①目標是結合自己的志願、組織的環境及要求制訂的,與長期目標相一致;

②目標基本符合自己的興趣、價值觀,使人充滿信心,且願意公之於眾;

③目標切合實際,並且未來的發展有所創新,有一定的挑戰性;

④目標能用明確的語言定量與定性說明;

⑤目標有比較明確的執行時間,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可做適當的調整;

⑥目標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實現的可能性非常大。

長期職業目標

①目標是自己認真選擇的,和組織、社會的發展需求相結合;

②目標很符合自己的興趣、價值觀,能為自己的選擇感到驕傲;

③目標能用明確的語言定性說明;

④有實現的可能,並有更大的挑戰性;

⑤目標與志向相吻合,能夠立志通過努力實現理想;

⑥目標與人生目標相融為一,指導自己為創造美好未來堅持不懈。

職業生涯目標5

一、設定職業目標可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SCI(ENCE)-ART(科學與藝術原則)

Specific(明確的):我要在3年內賺200萬>我要變富有

Clear(清晰的): 我要成為行業第一名>我要成為高手

Image(景象化的):能夠把目標轉換成視覺形象>模糊的文字表述

Acif-now(現在時的):我要成為一名培訓師>我是一名培訓師

Realistic(可實現的):有檢驗標準>沒有檢驗標準

Timed(有時限的):我想在4年內當上老闆>我的理想是當老闆

  2、A+B(積極平衡原則)

Active(積極的):不僅目標內容要正面積極,而且表達目標的方式也要積極。如“我不要整天無所事事”就是否定的表達方式。不可取!

Blanance(平衡的):需要考慮職業目標與生活目標方面的平衡;

  3、先理智後情感原則

人的大多數決定過程是先情感決定,後理智證實。之於職業目標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先充分考慮可能的選擇,然後用自己的感覺去評估決定。具體做法可參考《為什麼倒黴的人總倒黴,幸運的人總幸運》

二、實踐目標可參考的原則

1、目標分解: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減少時間壓力;

2、目標重現:必須不斷複習和想象自己的目標直到它深深印入潛意識;

3、目標習慣化:將實踐目標的活動轉化為習慣。

  三、目標障礙排除

  1、有效性障礙:這種做法真的有效嗎?

排除方法: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需求,拒絕虛偽和強迫,尊重內在意願;

  2、時間障礙:要花很長時間嗎?

排除方法:調整觀念心態,實現目標的過程好比滾雪球,“球核”總是最難滾起的,開始的過程非常緩慢,後期將是加速前進的過程;

  4、難度障礙:比我想象的難多了!

排除方法:調整觀念,困難是成長和進步的機會,人生中間大部分的事情只需要我們努力就能做到。只有天才才能做到的事情佔絕對的少數。

  5、獎勵障礙:到底有什麼好處?

排除方法:不吝嗇對自己每一次進步的及時獎勵。

  6、保持障礙:要堅持下去不容易啊?!

排除方法:描述你的進步過程,就好比股市當中的K線圖,每一個進步之後做下標記。

職業生涯目標6

yogi berra曾經說過,“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去哪,你就不會到達目的地。”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你就不太可能實現它。

這就是為什麼在你職業生涯的任何一個點上——即使是職業生涯的早期——你也需要有目標的原因。

人們犯的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選擇為哪種型別的公司工作。在我接觸過的任何一個行業中,你都可以選擇大企業和小型創業企業,上市公司或者是私人企業、市場領導者和追隨者——各種選擇。

雖然在你開始為你關注的每一次機會投遞簡歷之前就應該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似乎是一個常識,可是絕大部分人都不會這樣做。畢竟,你得付賬單。如果你拿到了一個工作機會,那麼突然變成一個挑剔審慎的工作挑選者是非常困難的。

好吧,關鍵在這裡:儘管有當今就業市場的嚴酷現實和你個人的債務,可是在你職業生涯中的任何一個點上都弄清楚什麼是最適合你的做法非常重要,能夠給你帶來絕大部分人意想不到的好處。

這種做法能夠幫助你確定搜尋的優先順序,提高你獲得更好結果的機率。你有更多的驅動力,更關注面試,這通常是僱主們喜歡的特點。這就最大化了你得到工作的機會,並且幫助你獲得長期的成功和實現,而不是僅僅為了微薄的薪水工作,並且為了等待週末活著。

只要在腦子裡記住最重要的一件事。除非你已經繞著這個區域走了幾遍,並且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公司——如同我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所做的那樣——否則聽從別人說的話、傳統的智慧或者甚至是按照你自己想當然的想法加盟一家創業公司或者做別的任何事情都是一個大錯誤。

你花一分鐘就能明白這一點,可是在這方面很多流行的觀念卻更像是虛構的小說而不是事實。它們只是神話。別喝那些kool-aid一樣的東西,考慮一下下面四個標準吧。

時機是一切

在現在這個年代,每個人都把創業企業浪漫化了。y一代被認為是企業家一代。這就是問題所在:當你建造某個東西的時候,你必須把它建造在強壯、堅實、廣闊的基礎上。你的職業生涯也不例外。

如果你剛一開始就在創業企業工作,你就太快地讓自己的視野變得狹窄。你只會看到有限的管理、企業和領導流程以及做法。你知道嗎?這些做法當然不太可能是“最佳實踐”。你不會得到很多基礎培訓或者培養出重要的技能——這些是會給你帶來未來回報的,因此它們最為重要。

你最好在大型的、已經穩定的公司裡學習這些。腳踏實地,從基礎學起,爭取向廣闊的、由企業、機構和管理者構成的世界的曝光機會。然後,當你積累了一些知識、 經驗、信心和信譽之後,你就可以走出去,去一些創業企業或者甚至是中型企業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冒更大的風險。這就是我曾經做過的事,它確實帶來了很大的回報。

“小池塘裡的大魚”的神話

你知道這個古老的問題:你是想成為小池塘裡的一條大魚還是想在大池塘裡做一條小魚?好吧,算了吧。忘掉所有的這些魚啊池塘啊什麼的吧。看,這個星球上不管什麼樣的人都想要承擔更多的職責。在小池塘裡做一條大魚的問題是那裡沒多少吃的。

一個有用得多的問題是你覺得做大衛舒服還是做巨人舒服?如果你為一家巨頭工作——一個偉大的市場領導者——會有很多選擇和機會由你處置。然而,很多人卻成了被真正踢出局的輸家,他們試圖用彈弓打倒一隻800磅重的大猩猩。

第一種型別的人可能喜歡管理資源豐富的大型企業、或者能夠通過產品釋出等方法變得更大的企業。後者則是那些鬥志昂揚的人,喜歡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享受應對前人未曾做過的挑戰。

這裡的訣竅是弄明白你在哪裡會感覺更有動力、更快樂。無論是哪種環境能讓你在早晨充滿動力地起床,興奮地開始一天的工作,這裡就是你想要的環境。也是你能夠成就卓越的地方。

職業生涯目標7

大學低年級應該如何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問:你認為當前大學低年級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是怎樣的?為什麼會這樣?

答:坦白的說,時下絕大多數的大學低年級學生都沒有很明確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更不要說有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了。其主要導致因素在於:個人簡歷

第一,中國的典型教育在高中以前都以應試教育為主,以大學聯考為指揮棒,所以絕少學生會在上大學前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問題;

第二,當代的父母們很“負責任”的包辦了他們兒女們的人生大事,包括他們的學習與未來的職業,有一次我在新生教育課裡問我們剛報到的新生報考大學聯考志願時全由父母做主的有多少人,我看到將近七成的人舉起了手;

第三,不少高校在低年級的教育是比較注重專業思想教育而忽略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這也是導致大學低年級學生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之一。個人簡歷

問:大學低年級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通常會存在哪些問題?

答:大學低年級學生通常忽略職業生涯規劃的原因在於:

1、有的同學不知道如何去做;

2、有的同學覺得這樣做太麻煩;

3、有的同學對自己確立的目標和計劃沒有信心;

4、有的同學會將自己的職業定位或目標定得過於長遠或不切實際,最後導致他們會喪失執行得勇氣。

問:有必要在低年級就開始職業生涯規劃嗎?為什麼?

答:非常有必要。那是因為:

如果說高中以前的教育是一種基礎教育,那麼,高校大學本科教育應該是培養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的通才教育,是與受教育者將來的就業與成才更為直接的教育。大學生如果不從低年級起按照將來所從事的職業提前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很難想象大學四年會取得圓滿的結果。

另一方面,大學生活與中國小生活有著天壤之別,學習需要自己主動、有計劃地安排,經濟上需要自主支配。為了提高將來得職業綜合素質,同學們需要從擔任社會工作、參加社會實踐等方面獲得提高。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切合實際的計劃,不可能有一個充實的大學生活。而目標的確立,計劃的制定,首先應該從職業生涯的設計開始。個人簡歷

第三方面,隨著高等學校招生的逐年擴大,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競爭日趨激烈,這使一些剛邁進大學校門的新生背上了心理包袱。就業焦慮取代了大學聯考焦慮,困擾著一些新生。因此,新生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就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並認真制定實施計劃,在自己內在潛能上不斷探索和發展。

問:大學低年級學生如何結合自己興趣和專業作好學習、生活等安排?

答:我認為大學低年級學生在職業生涯方面首先要尋找自己興趣與專業的交點,也就是要讀懂自己,讀懂自己的專業,那麼職業規劃就有一個好的基石。

通常我會建議我的學生要“一看、二聽、三想、四做”:

一看:看看大學與高中在學習、生活上到底有哪些不同點;

二聽:1、聽聽自己專業前輩和專業導師的對專業領域的介紹,

2、聽聽學校就業指導中心職業諮詢老師或學院輔導員的生涯建議;

三想:1、想想自己是怎樣一個人,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的心理趨向有一個審視和檢查,對自己的能力與潛力有一個全面的總結;

2、想想客觀環境允許自己做什麼,特別要對自己所讀的專業領域有一個較深刻的認識;

3、想想自己的最終職業目標是什麼,也就是要準確的定位自己的職業選擇和目標;

四做:1、做一個職業生涯規劃報告(包括自我評估、環境評估、職業定位、計劃實施和反饋修正)

2、做一個專業技能學習的日程,(包括必修、選修及課程實踐的計劃)

3、做一個提高自我綜合職業技能的提升計劃(包括溝通、團隊合作、時間管理、誠信及理財能力等)

4、做一個每天的學習生活日程表,做好每一天的時間管理。

問:那麼職業規劃具體應該怎麼做?可以用例子說明嗎?

答: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所以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會不同,所以沒有一個固定的格式或者程式。我只是覺得:一個學生要找到自己熱愛的.東西,如果他不感興趣,沒有激情,那麼勢必得過且過;而成功是需要作出承諾的,而且這種承諾必須基於科學的思考,而這種思考就是陪伴我們一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個人簡歷

職業生涯目標8

一、意識就業中自我定位問題

第一,自我認知不清,定位不準。

很多大學生找工作的時候,常常缺乏定位,見到只要有公司招聘,不管自己適合不適合,都往裡投簡歷,事實上,很多簡歷根本就是浪費,那些公司可能從來不看這些簡歷,原因在於大學生的自我定位和職業意向與用人單位並不必須吻合。大學生必須要有對自己的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比如你的志向是什麼?你是更擅長跟人打交道還是跟事務打交道?你是否掌握某種專業的技術?你能做什麼?你看好什麼行業和領域?然後再分析哪些行業和領域存在必須的機會?以及你如何才能進入這個行業?事實上,到單位應聘的時候,三個因素影響,第一個是你想做什麼,第二個是你能作什麼?第三個是企業透過了解,認為你能做什麼?是看自己和別人怎樣看你的一種眼光的聚合,當這兩種看法比較一致,那麼大家的結果就比較理想。很多大學生並沒有自己的定位,這就好像一個產品一樣,你認為你能夠賣給所有的企業,最後你可能很難賣出去。

第二,很多大學生不重視第一份工作,初期選取處於混沌狀態。

有人說,畢業後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養活自己,不是職業,更不是事業,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第一份工作對於一個人的職業來說十分重要,除非這個人具備做高階白領和職業經理人的天才或者運氣和機遇十分好,否則一個人一旦工作之後,未來將在多大的圈子裡面流動,基本上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劃圈。大學生剛剛踏入社會,第一份工作為你帶來的是一種職業習慣的養成。因此,大學生選取工作的時候,不能抱著暫時養活自己的心態,也不能說這天干的不是自己的事業,也不是職業,因此先就業才是根本,冷靜,謹慎認真的選取才是根本。

第三,很多大學生不知道如何決定一個工作機會是不是好。

很多大學生心中都會有一些自己的認識,比如外企好,國企好等等,但是一旦找到一些適宜的機會的時候,大學生又開始犯嘀咕,個性是多個機會能夠選取的時候,常常這山看著那山高,最後導致好機會溜走才後悔莫及。這說明,很多大學生並沒有深入的瞭解職業發展的成功因素,一個人的成功的因素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知識結構、技能、思維和社會資本。從四個因素來看,一個好的單位先不管背景,但是務必讓一個人在四個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幾個方面受益才是一個好單位。第一,這個工作是不是有助於你拓寬你的知識結構,比如你能夠在工作中學習到很多自己所不具備的知識;第二,這個工作是不是能夠帶給你某個細分的職業技能,這個職業技能你本身不具備或者你並沒有實踐經驗,但是透過工作你能夠讓你在某個領域成為一個專業人員;第三,這個單位是不是有助於構成你的思維,包括你看問題的視角,看社會的視角,看世界的視角,而這些視角可能給你帶來新的價值。第四,是不是在這個單位你能夠獲得社會資源,或者提升你整合社會資源的潛質比如你能夠廣泛的結交朋友,認識專家,或者是提升自己的社會資本。如果一個單位四個價值都不能帶來,那麼這樣的單位只能解決吃飯問題,但是並不能解決職業問題。

第四,大學生的職業心態欠佳。

由於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壓力,大學生在踏上找工作之途後,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狀態,個性是當四處碰壁的時候。很多大學生找工作常常遵循這樣的階段,第一階段,十分“高調”,估價過高;第二階段,十分“低調”,碰壁之後就開始變得不自信,然後就開始降低期望,或者就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值錢,甚至洗碗都覺得能夠嘗試了;第三階段,開始“跑調”,在接連碰壁之後,大學生就亂了陣腳,於是就失去了方向。當然,社會很多說法也會導致大學生很難適從,比如,認為大學生必須要做白領才好,北大才子賣肉了,博士去當村長就覺得不划算了,但是這些人不是也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得很好嗎?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的看,我們不能去阻止每個人都當領袖的慾望,但是大學生還是要清醒的認識一點,職業是不分貴賤的,既不好對自己期望過高,也不好就碰幾次壁就失去自我了。“心態決定一切”,這是職業人生存的關鍵法則。

二、如何做好就業中自我定位?

1、明確自身優勢

首先是明確自己的潛質大小,給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這就需要進行自我分析。透過對自己的分析,旨在深入瞭解自身,根據過去的經驗選取、推斷未來可能的工作方向與機會,從而徹底解決“我能幹什麼”的問題。只有從自身實際出發、順應社會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馬到成功。要知道個體是不一樣的、有差異的,我們就是要找出自己與眾不一樣的地方併發揚光大。定位,就是給自己亮出一個獨特的招牌,讓自己的才華更好地為招聘單位所識;對自己的認識分析必須要全面、客觀、深刻,絕不迴避缺點和短處。你的優勢,即你所擁有的潛質與潛力所在。

2、發現自己的不足

(1)性格的弱點。人無法避免與生俱來的弱點,務必正視,並儘量減少其對自己的影響。譬如,一個獨立性強的人會很難與他人默契合作。而一個優柔寡斷的人絕對難以擔當組織管理者的重任。卡耐基曾說:“人性的弱點並不可怕,關鍵要有正確的認識,認真對待,儘量尋找彌補、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趨於完善。”因此要注意安下心來,多跟別人好好聊聊,尤其是與自己相熟的如父母、同學、朋友等交談。看看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貌,與你的預想是否一致,找出其中的偏差,這將有助於自我提高。

(2)經驗與經歷中所欠缺的方面。“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由於自我經歷的不一樣,環境的侷限,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一些經驗上的欠缺,個性是應對招聘單位紛紛打出數年工作經驗條件的時候。有欠缺並不可怕,怕的是自己還沒有認識到或認識到而一味地不懂裝懂。正確的態度是:認真對待,善於發現,併發奮克服和提高。

3、明確選取方向

透過以上自我分析認識,我們要明確自己該選取什麼職業方向,即解決“我選取幹什麼”的問題,這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職業方向直接決定著一個人的職業發展,職業方向的選取應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的四項基本原則,結合自身實際來確定,即選取自己所愛的原則(你務必對自己選取的職業是熱愛的,從內心自發地認識到要“幹一行,愛一行”。只有熱愛它,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出一番成績),擇己所長的原則(選取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才能發揮自我優勢,注意千萬別當職業的外行),擇世所需的原則(所選職業只有為社會所需要,才有自我發展的保障)和擇己所利的原則(就應本著“利己、利他、利社會”的原則,選取對自己適宜、有發展前景的職業)

4、用長處來經營自己

有的畢業生存在過分的自卑心理,總認為自己技不如人,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去比,因而不敢主動地推銷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成功人生的訣竅就是經營自己的長處!因此,在人生之旅上,一個人如果站錯了位置,用他的短處而不是長處來謀生的話,那後果肯定不會理想的,他可能會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淪。故在選取職業時要注意發揮自己一技之長。首先你不好過多地思考這個職業能給你帶來多少錢,能不能使你成名,而是就應把最能發揮你個人優勢的職業作為首選,正因,你若能發揮自己的特長,錢是能夠慢慢積累的;經營自己長處能給你的人生增值,而經營自己的短處會使你的人生貶值!

總之,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是個人理想的具體化和可操作化。職業目標的選取並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身實際,適合於自身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伴隨現代科技與社會進步,個人要隨時注意修訂職業目標,儘量使自己職業的選取與社會的需求相適應,必須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適應社會需求,才不至於被淘汰出局。

職業生涯目標9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為國家培養高技能銀領人才、居功甚偉的高等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有了較大提高。但其所培養的高職畢業生由於就業能力不足而出現的人找崗位和崗位找人的“就業鴻溝”現象也越來越突出,為此,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培養高職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重要意義就顯得十分顯著。通過對高職生就業能力的剖析,加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其清晰職業發展遠景,提升社會適應能力.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就業觀,提升高職生的就業能力,才能充分滿足社會求才,學生成才、高職院校育才三方面的共同需要。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就業能力;職業生涯規劃

基金專案:本文系陝西省教育廳陝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專案(高職高專)“高職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及就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陝教高 r)把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成長階段(出生-14歲),以幻想、興趣為中心,對自己所理解的職業進行選擇與評價;探索階段(15-24歲).逐步對自身的興趣、能力以及對職業的社會價值、就業機會進行考慮,開始進入勞動力市場或開始從事某種職業;確立階段(25-44歲).對選定的職業進行嘗試,變換工作,到逐步穩定:維持階段(45-64歲),在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維持現狀.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衰退階段(60歲以後).職業生涯接近尾聲或退出工作領域。按照該理論.高職生在校三年正處於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第二時期,因此高等職業院校也就承擔了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任務。

通過大學三年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進入大學後主動了解自己,認識自我,主動獲取所學專業以及專業對口的職業行情,思考自己未來的擇業方向,並據此制定大學學習的總體目標和階段性人生目標,明確大學生活目標,做好學業規劃,有目標地在大學各階段逐步實施提升就業能力。而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學生對自我和外部就業環境缺少理性分析,表現在一部分人面對激烈競爭缺乏自信,不論是否適合而盲目就業:另一部分人無視就業形勢.盲目樂觀、好高騖遠,一味追求高薪資、好環境,致使頻繁跳槽、反覆就業,擾亂了市場,喪失了誠信度。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幫助大學生未雨綢繆,精心策劃職業生涯的發展途徑。、

一、高職院校實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以提高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途徑及方法

(一)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就業觀。高職畢業生在擇業時經常會出現一些不良的擇業心理,突出表現在期望過高、定位不夠合理,高職畢業生在薪酬預期、就業地域、企業規模等通常都會出現高估的情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的準確定位,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從思想和行動上積極主動適應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的要求.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就業觀.從小單位、從最基層做起,主動適應市場當一名高素質的普通勞動者,提高把握就業機會的能力。

(二)清晰職業發展遠景,牢固專業基礎能力。我們因本著在低年級定向.在高年級定位的職業生涯教育理念,在第一學年做好大一新生的大學適應和職業啟蒙教育,整合職業心理要素。學校可通過系列講座、討論、諮詢等活動豐富和深化學生職業發展願景的認識.,鼓勵學生在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和精深的專業知識外.拓寬專業知識面.掌握或瞭解與本專業相關、相近的若干專業知識和技術。引導學生會開闊思維,懂得珍惜所有的學習機會。

(三)擴充套件職業素質,提升社會適應能力。通過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全面拓展職業素質,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特別是利用節假日尋求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進行社會實踐,以便進行職業定位,並根據個人興趣與能力修訂和調整職業生涯規劃設計。

豐富的社會實踐是高職畢業生提升自身就業能力和儘快適應社會的有效途徑。藉助社會實踐平臺,可以提高高職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應變能力等.而且通過社會實踐,還可以使他們瞭解就業環境、政策和形勢等,有利於他們找到與自己知識水平、性格特徵和能力素質等相匹配的職業。高職院校在教授專業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的同時,要把專業實踐和社會實踐納入教學計劃之中,著重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有關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學校還可主動與企業聯絡.共同參與人才的培養,實施“訂單式”培養模式,使學生成為用人單位穩定的專業人才輸出基地,培養學生職業生涯意識和職業發展能力,、

(四)強化技能開發培養,凸顯專業發展能力。高職職業院校的畢業生因為受所學專業限制,通識教育和綜合素質方面低於普通高校學生.崗位的遷移能力和不同崗位的適應能力及可持續發展的職業能力都相對較弱。我們可以結合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校企聯辦專業技能大賽等形式.以職業能力為出發點,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對學生實行“高標準、嚴要求、強訓練”的教學方針.促使學生具備成熟的技術和規範管理。鼓勵、指導大學生創辦“創業者協會”、“職業發展協會”等有利於自我成長與鍛鍊的社團組織,並配備專業指導教師.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使其成為學生交流就業感受、提供就業資訊、共享就業經驗、促進專業研究的場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應變能力,加入校友網路和同學們交流求職工作體會與心得,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使之成為能力培養的核心。

二、結論

提升高職生的就業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就業能力,對於學生個體而言,不但可以幫助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心儀的工作,成功的由“校園人”成為“社會人”.實現理想與自我價值,也為其今後良好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充分滿足社會求才.學生成才、高職院校育才三方面的需要。

為此.我們的高職教育在改造學科專業結構的同時,應本著“以學生髮展為本,提升就業能力”的育人觀,幫助大學生實現正確的自我認知,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形成不同的就業取向,自覺提高學習效率,培養求職擇業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提高職業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充分、順利、合理地實現就業,形成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人生職業生態模式,從而避免教育資源和人才資源的浪費。

參考文獻:

JamesHeckman著,曾湘泉譯.提升人力資本投資的政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xx:21-36.

夏祖浩.淺談大學生就業能力標準與競爭優勢.中國教育報,20xx-5.

吳琪.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調查研究.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xx(10).

劉善球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程.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xx:17-40.

汪懌,就業能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方面.教育發展研究,20xx(4).

於偉,我國高校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論文.20xx

職業生涯目標10

很多即將畢業的學生向筆者諮詢:“我該考研還是該就業?”這其實是一個很荒謬的問題。就如同一個即將出行的旅行者向路人詢問:“我該乘火車還是該乘飛機?”答案因每個人目的地、擁有金錢、時間等條件的不同而呈現出千差萬別。

考研也一樣。它只是實現理想的一種手段,而非目的。它是否有助於實現一個人的最終目標,也要依目標本身、客觀條件、個人喜好等因素來決定。

可現實中,卻有太多人無視這一點。他們把考研當作終極目標來追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麼,考研對自己的理想又有怎樣的幫助和促進。即所謂“考研無意識”:大家都考研,所以我考研;父母要求我考研,所以我考研;考研能改善就業環境,所以我考研。這些理由,沒有一個站在自己立場上,結合了自己的實際狀況。

一個讀研二的學生來諮詢時說:“自從考上研究生就一直很盲目,不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明年就要找工作了,我該怎麼辦?”

筆者建議他先停下腳步,好好規劃一下,不要盲目地胡亂奔跑。他的回答特別有意思:“我怕停下來就來不及了,還是邊跑邊思考吧。”

據我所知,如他一樣盲目、混亂的研究生還大有人在。他們浮躁、焦慮、擔心自己的未來,卻吝惜時間不肯停下來思考。當初考研就是奉行“鴕鳥政策”,推遲找工作的時間,如今研究生也即將過去,同樣的問題又出現了:“我該怎麼辦?是繼續讀博還是找工作?”

這種對未來的模糊認識和盲目追逐可以說是一種浪費,不僅沒有帶來生活質量的提高,反而帶來無盡的痛苦與折磨。按照收益-成本模式計算,考研要花的時間、金錢等代價如果投資於其他事情,其收益要大得多。

理論雖然如此,但考研無意識的大軍卻年年增多,連續數年抗戰的大有人在。

究其原因,首先是我們的職業生涯輔導滯後的體現。

大部分學校的就業指導、就業安置是從大四開始的。進入大四,才開展一系列講座、釋出就業資訊、貫徹就業政策,實際上是十分滯後的。

其次,與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密切相關。

很多孩子的興趣從小就不被重視,家庭教育以灌輸和替代為主。在如此專制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從小就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所有的興趣和價值觀都是父母和社會強加的。所以長大了他們也習慣於聽命父母,遵從社會,在很多事情上“隨大流”。

第三,用人單位也存在學歷迷信的現象。

有些單位招聘時對人才需求本身就比較模糊,沒有真正考慮究竟什麼樣的人能勝任這個崗位。而是從一些硬性標準上去篩選,比如性別、學歷等等。這樣,無形中就把學歷炒高了,形成“學歷越高,適應性越強”的認識誤區。而實際上,一些大公司在招聘時看重的根本不是學歷,而是能力與素質。

最後,也與媒體引導不無關係。

每到畢業時節,媒體總在大肆報道就業環境差,無形中就把找工作的壓力擴大化了。其實找工作難很多情況下不是就業環境本身造成的,而是學生缺乏求職的技巧和策略。

大家習慣於將研究生學歷看作是增加競爭砝碼的武器,其實有些職業是不需要研究生學歷這塊“敲門磚”的。相反,由於研究生教育更加專業化,就業的路反而會越來越窄。

從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來講,大學生應該儘早規劃自己的未來:

第一步是職業探索。即瞭解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和價值觀,看自己喜歡和適合什麼型別的工作;

第二步是外部世界。即瞭解各種職業所需要的學歷,自己的專業適合什麼樣的職業,發展前景如何等等;

第三步是決策。即綜合考察各方面的資訊,確立適合自己的目標;

第四步才是求職找工作,明確自己的意向,以及去應聘的公司或機構的情況;

第五步是找到工作後的評估。

這才是一個完整的職業探索與規劃流程。而很多人卻躍過了前三步,從第四步開始。所以才會在找工作和考研之間猶疑不定,當找工作出現瓶頸或前途不明確時,將自己送上考研之路。而這樣的考研之路,前途依舊不會光明。

職業生涯目標11

整體職業生涯目標;

規劃年限:半年;

長期目標:;要在未來20年內創立自己的公司和品牌,擁有自己的公司;

中期目標:;畢業後第五年時要擁有自己的教學團隊和工作室;

短期目標:;完成好各項學業,著重於提高專業的各項學科的掌握能;

家庭目標:;事業有成,家庭幸福;

健康目標:;多多鍛鍊,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

收入目標:;月薪10000左右;

學習目標:;能夠在大學階段學好自己的整體職業生涯目標

規劃年限: 半年

長期目標:

要在未來20年內創立自己的公司和品牌,擁有自己的設計風格和設計理念,並在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力。

中期目標:

畢業後第五年時要擁有自己的教學團隊和工作室。畢業後前兩年在所在公司努力工作,適應職場生活,積累經驗、人脈關係及日後的創立資金;後三年完成崗位的轉化及升遷。

短期目標:

完成好各項學業,著重於提高專業的各項學科的掌握能力並多參加學校的一些實踐活動,有充足的時間去找一份對專業有幫助的專業。

家庭目標:

事業有成,家庭幸福 。

健康目標:

多多鍛鍊,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

收入目標:

月薪10000左右

學習目標:

能夠在大學階段學好自己的專業課程,並多讀對自己有益的書籍。

第一部分:自我認知

職業測評結果:

從評估結果可以看出,相對於中學教師 ,你目前更傾向於從事 室內設計師 的工作。

360度評估結果:

櫥窗分析結果:

自我認知小結:

個人偏向於成就感較高的工作。因為個人認為有成就感會更加激起對工作的熱情,但同時相反也會減低熱情,所以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在很多時候給我不一樣的新體會。所以,對於教師這一行業,我更偏向於設計行業。

第二部分:職業認知

外部環境分析:

家庭環境分析:本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城市,父母在當地開設一家服裝加工廠,常年在城市的喧囂中為了生計而努力。他們有句話說的好“身教勝於言教”,我充分的學到了父親的勤懇和樸實,母親的勤儉和善良。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早已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我相信我的這些習慣和品質在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為我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校環境分析:我的學校是一個擁有設計界的小清華稱號的綜合性學校,雖然我的專業是師範專業,但它卻因為近幾年國家的大力發展充滿著活力,我相信在以後我們的專業能夠大放光彩的。 社會環境分析: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勞動者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伴隨著人們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對於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培養更多的這方面的人才,而我的專業正適合目前時代的發展與變化,所以我們有著很大的優勢。

目標職業分析:

在人類社會邁向21世紀的今天,人們對其自身環境生存與行為質量認識程度,以及環境的美化、科學化、合理化和完善化的程度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人的一生有2/3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就環境保護而言,人們提出了“綠色建築”,它包括美觀舒適,採光通風,環境汙染,噪音隔聲,保溫隔熱,道路交通,綠化美化等等。這都是室內設計師帶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室內環境是為人們室內活動提供的場所,它隨著人們的生活而拓展擴大,並逐漸發展成為互相滲透不可分割的環境整體,人們通過自身的感覺效應,在生存活動中不斷調整人與環境的關係。21世紀的到來,使人們環境心理的變化也越來越豐富。現代的室內環境設計更需要對環境進行人性化的處理和意義的賦予,把人們的主觀感受滲透到環境中去,使其成為個性和時代性的環境模式。成為能反映新時代精神和物質技術發展的新的歷史。 室內環境氛圍的完善程度決定了人們生存空間的理想化程度。這也是21世紀賦予我們設計師的責任。為了創造人們心中理想的而又美好的室內環境,需要室內設計師與人們心靈的溝通;需要室內設計師的艱苦創造。設計以人為本,21世紀的環境設計、環境氛圍必將更有詩意。

SWOT分析:

優勢(Strengths):

計劃已經在實施當中,並對其仍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擁有自己的設計班和較為豐富的實戰經驗;同時兼修美術學和室內設計兩個專業,比其單獨的室內設計專業的人理解的更為全面、深入。

劣勢(Weaknesses):

本身專業不是設計,只是其相關專業,對於主修這個專業的同學來說,我的學習不夠系統和完善。

機遇(Opportunities):

巨集觀上建築行業是未來最有發展的行業之一,這是一種難得的機遇;微觀上,類似的公司增多為自己畢業後的就業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挑戰(Threats):

人才的激烈競爭以及本身專業的限制。

優勢-機遇(SO):

現在的招聘單位都要求應聘者有工作經驗。而我的工作經驗不夠。即該專業就業前景很廣,但找工作也有難度的。需要加倍努力。

劣勢-威脅(WT):

就業壓力如此之大,自己的工作經驗也不夠豐富。很可能不能如願以償。但還是要不懈努力,好好為找工作而奮鬥。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職業認知小結:

人都要有自己的興趣,我覺得沒有興趣的人猶如死水一灘。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項任務甚至能突破自己,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抓住機會,機會是得來不易的,抓住了就一定要抓緊,才能在這茫茫人海中冒出頭來。 第三部分:職業規劃設計

職業目標與達成路徑:

近期職業目標:大一的時候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鍛鍊自己的交流溝通和組織能力;大二的時候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學習上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要通過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大三的時候自己的專業技能一定要過硬並參加各種專業技能比賽而且要準備考研;大四的時候盡一切可能的去考研,同時有時間的話可以去一些公司實習或者開始自己創業。 中期職業目標:通過自己的努力,希望自己可以再畢業後的3到5年內可以將自己的教育機構的基礎準備完成 長期職業目標:通過一些年的打拼使自己走向成熟,有了一定的能力和資金,有了大量的客戶資源以及師資力量後可以開創自己的公司,使自己的公司能夠不斷地發展壯大 行動計劃:

第一學期: 努力學習專業課程並瞭解專業對口職業,通過課程學習、專著研讀等培養自己的專業興趣和素養 參加學生會、年級班委等學生工作,在集體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建立人際關係。 寒假: 開始英語四級考試練習,著重聽力和閱讀的訓練,尋找與專業對口的兼職 第二學期: 認真學習好美術學專業核心課程; 參與學生會幹部換屆競選;準備好考普通話考試。 暑假: 報名開始汽車駕駛學習,並拿到駕駛證 第三學期: 每天堅持上自習,認真學習專業和輔修知識,拓展閱讀面 ;定期學習黨的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體會,爭取通過稽核成為預備黨員;多參加學校大小型活動。 寒假:堅持專業對口兼職 第四學期: 保持每月精讀一本每週泛讀一本地書籍閱讀量。利用課餘時間參與藝術教育的市場分析調查;參與學生會主席團換屆選舉,為自己提供一個寬廣的舞臺 暑假: 參與學校為期一週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帶著課題下鄉 第五學期: 撰寫學年論文時,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鍛鍊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爭取到學校就業指導辦公室擔任學生助理;學習製作簡歷和求職信,瞭解收集資訊的渠道;加入校友網路,和畢業的師兄師姐交流,瞭解往年的的求職情況 寒假: 充分了解暑期實習生相關資訊,訓練知名企業的筆試題目;認真完成學

年論文的定稿工作 第六學期: 五六月份是各大知名企業招聘暑期實習生的黃金時段,重點精力進行此項工作;積極利用學校提供的條件,瞭解就業相關資訊;爭取在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年論文。 暑假: 重點精力在於實習工作,並爭取有所表現;修正職業規劃,形成現實而正確的個人發展評價,參加招聘會。 大四:為畢業創作而奮鬥。

動態分析調整:

評估、調整我的職業目標、職業路徑與行動計劃:如果沒有實現我上面所說的目標的話或者有更好的發展途徑,我會適時的更改我的職業規劃來更好的服務自己。

備選規劃方案:

美術老師:首先我具有美術學畢業的教師資格證,其次,在校期間,擁有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我相信我能很好的完成這項工作。

職業生涯目標12

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釋出了XX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薪酬調研報告,報告顯示,網際網路行業是員工流動率較高的行業之一,XX年行業自願離職率為15.9%。統計資料表明,其他行業的自願離職率為12.3%。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員工覺得沒有什麼發展空間和薪資沒有持續的提高!當一名員工遞出辭呈後,公司需要付出的代價究竟有多大? 除了重新招募、訓練員工熟悉公司作業等成本,如果再計算無形的損失(例如,員工來來去去,破壞了公司的士氣及形象),一名員工離職,公司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遠比公司想象大得多,因此很多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也開始轉變了工作重點。

獨之秀職業顧問”分析:

當然,適當比率的員工離職是正常的,這也有助於企業的血液更新和總體員工職業競爭力的提高。可如果出現高頻率的員工離職現象、特別是核心員工的離職,不僅使工作無法正常的運轉,還使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渙散。那麼如何才能降低的離職率、是企業的人力資源競爭力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呢?人力資源部門是最近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行業,它的只要只能有兩大發面:分別是行政職能和戰略職能。

從行政職能的角度上看,日常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多屬於行政性的工作,例如組織招聘員工、新員工培訓、基本技能的培訓、工資的計算與發放、考勤管理、組織文體活動、人事檔案管理等等;從戰略職能的角度上看,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之一,是將企業中的員工視為非常重要的資源,是企業價值的重要體現,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就是將這些資源加以有效地開發和利用,使之成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推動力。而要實現一個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目標,前提是要怎麼樣留住員工、特別是那些能夠體現企業人力資源的員工,這些都需要人力資源部門在戰略規劃和日常的行政管理中不斷的努力。

“獨之秀職業顧問”建議:

對於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來說,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從員工離職的原因調查結果分析,第一個主要因素是覺得在自己以後沒有一個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這就要求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制定人力資源戰略時,需要結合本企業的一個總體發展戰略,使員工的職業生涯路線隨著企業目標戰略的實現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員工的職業生涯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初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和退出期。其中,職業生涯初期是一個較為關鍵的階段,在此階段,個體和組織要面臨雙方的雙向選擇問題,也就是個體和組織的匹配問題,從其結果來看,是達到個體和組織的同化:個人的適應性和技能與工作要求的匹配;個人期望、工作價值觀和非工作價值觀與組織的戰略目標、組織約束、組織氛圍等方面的同化。實現這些以後,很多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就把工作的重點放在績效考核、薪酬管理、人事檔案管理等日常行政工作中去了。

其實到了這個時侯人力資源部門的關鍵工作是要建立員工和企業的良好溝通渠道,不斷開發和激勵員工的職業能力,幫助每一個有潛力的員工在企業內部找到自己的職業位置,結合企業的組織環境和晉升路線幫助員工進行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只要讓員工在企業裡不斷實現自己職業上的成功、增加他們職場上的滿意度,才能通過員工來實現客戶對產品(服務)滿意感,進而使得企業的目標戰略得到成功,最終實現員工、客戶、企業三方的需求滿意,降低員工的離職率。

二、員工離職的第二個主要因素是覺得薪酬沒有一個持續的提高。人力資源部門在制定薪酬制度時可能更多考慮的是企業的用人成本和薪資核算方面,對於一個想不斷成功的企業來說薪酬制度是獲取人力資源競爭優勢的主要保障,是獲得優秀人才和保留優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因而薪酬制度必須實現企業外部的競爭力和內部的公平性,對於企業外部,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薪酬可比同行業、同一職位上高出5% — 10%,如果條件還不能夠達到要求,可在其它方面彌補(如可以加快員工的晉升速度、加大放權等方面)。對於企業內部,必須在同一崗位、同一工作內容方面的員工實現薪酬公平。另外,要讓員工享受企業利潤增加所帶來的利益,實現雙方“產出最大化”。

三、員工的離職除了上面的兩個重要因素外,也存在其他的原因,比如人際關係、工作內容、組織環境、休息制度等。人力資源部門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中,都應該多瞭解員工對企業、工作、環境的一些想發和建議,努力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適當進行崗位的輪換,幫助各部門改良工作流程、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