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養生

大寒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亦是公認的進補好時節。大寒正是一個由冬到春的過渡時期,飲食起居應隨之“轉軌”。養生飲食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多吃。

大寒養生

大寒時節要養心氣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授時通考》引《三禮義宗》説:“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説的是“大寒”是全年中寒氣最重的節氣。大寒天氣寒冷,此時節,衣要厚、住通風、食宜苦。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温”。意思是説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穿

第一要義是禦寒保暖

大寒時節,由於天氣寒冷,上了年紀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縮和動作緩慢的現象,因此,選擇寬大鬆軟、穿脱方便的冬裝很重要。

養生專家提示,患有氣管炎、哮喘、胃潰瘍的人,應再增加一件背心,利於保護心、肺和胃部不至於受寒。有關節炎、風濕病的人,製作冬衣時可在貼近肩胛、膝蓋等關節部位用棉層或皮毛加厚,從而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而在內衣選擇上,以吸濕性能好、透氣性強、輕盈柔軟、便於洗滌、穿着舒適的純棉針織物為宜。

生活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時節,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最好養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

俗話説“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對於預防凍腳和防病保健都有益處,特別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用熱水泡腳。

居室常通風

中醫認為,冬季危害人體的主要是寒邪,春季則為風邪。大寒時節,日常起居一方面要禦寒,另一方面也要防風。

為了避免寒風的侵襲,理應做到早睡晚起,勞逸結合,外出時也要根據自身情況添加保暖衣物。如果室內經常開暖氣或空調,除了要經常開窗通風外,最好再通過使用空氣加濕器等方法,提高空氣中的濕度。此外,人們應該有意識地增加飲水量,千萬不要等口乾後才想到去喝水。

大寒飲食“減鹹增苦”

中醫理論認為,“冬主腎,腎主鹹,心主苦,鹹勝苦,腎水克心火。”

錢涯鄰解釋説,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醫學五行理論來説,鹹勝苦,腎水克心火。若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因此冬天的飲食原則是減鹹增苦,抵禦腎水,滋養心氣,以保心腎相交,陰陽平衡。

適合選擇的食物包括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

大寒時節,天氣嚴寒,人體的新陳代謝相應減慢,皮膚的血管收縮,散熱少了。在飲食調配上,還要增加一些厚味,如燉肉、熬魚、火鍋等。牛肉、羊肉、狗肉滋養臟腑、增加營養,是冬季滋補佳品。

同時,切忌黏硬、生冷食物,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適當濃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

在調味品上,可選用一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姜、葱、蒜等,但不可過量。此外,“冬吃蘿蔔夏吃薑”,所以冬天應多吃蘿蔔。

大寒進補宜“封藏”

錢涯鄰介紹,中醫認為,秋季進補適宜“平和”,冬季進補適宜“封藏”。俗話説“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為抵禦嚴寒補充元氣,在冬季應少食生冷之物。

大寒時節適宜食用以下食品: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雞肉、羊肉、蝦等;蔬菜有黃豆、胡蘿蔔、韭菜、油菜、香菜等;水果有橘子、柚子等。

大寒進補的另一原則是多飲水,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飲烈酒。同時,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如堅果、米麪製品等。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進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一般來説,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

冬季進補,還要注意補充陽氣,以養護腎氣。食物方面可以多吃桂圓、大棗、紅糖、小米、山藥、茯苓、蓮子、薏仁等。錢涯鄰推薦了當歸羊肉湯,適合在較冷時食用,加些紅棗可補血,但不能常吃,因為較燥。

進補到尾聲

“過完大寒,正好一年。”此時自然界的陽氣正處於從冬季的閉藏過渡到春季的升發中,人們的.飲食也應順應這一變化。

冬季進補到這時需收尾,偶爾吃些狗肉、羊肉無妨,但不宜再多吃生薑、大葱等辛散的食物,更不適合大量飲酒。為了逐漸適應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可適當吃些白菜、油菜、胡蘿蔔、菜花等味甘的蔬菜。

大寒養生吃什麼

含維生素食物

低温會加速體內維生素的代謝,飲食中應及時補充。如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耐寒能力;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因此,冬季應適當增加動物肝臟、胡蘿蔔、南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及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的攝入量。

含碘食物

人體甲狀腺可分泌一種叫甲狀腺素的激素,具有產熱效應。甲狀腺素由碘和酪氨酸組成,酪氨酸可由體內合成,碘卻必須依靠“外援”。因此,冬季應適當多吃點海帶、紫菜、貝殼類等含碘豐富的食物。

含鐵食物

研究表明,許多女性冬季怕冷與體內缺鐵有關。因此,怕冷的女性可適當多攝入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的血和肝臟等。動物性食物中的鐵是血紅素鐵,被人體攝入後吸收率較高,尤其是動物血液,其鐵的吸收率可高達22以上。植物性食物如木耳、海帶、芝麻等,雖然含鐵也較高,但吸收率較低,多在10左右。

温性食物

中醫認為,羊肉、狗肉、桂圓、韭菜、核桃、小米等食物具有温陽益氣的作用,適量多吃可提高禦寒能力。相反,鴨肉、螃蟹、香蕉、黃瓜、梨、綠豆、西瓜、冰糖等涼性或寒性的食物最好少吃。

含蛋氨酸食物

低温使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加,脂肪代謝加快。肌酸的合成及脂肪的代謝都需要甲基,這些甲基可由蛋氨酸來提供。蛋氨酸是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之一,而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包括芝麻、葵花子、葉類蔬菜等。對於老年人來説,不妨多吃點豬血。豬血中氨基酸比例與人體非常接近,易吸收,適合消化功能減退的老年人食用。

含鈣食物

醫學研究證明,怕冷與飲食中礦物質缺乏有關,尤其是缺鈣,會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因此,冬季不妨多吃點牛奶、豆製品、蝦皮等富含鈣質的食物。此外,胡蘿蔔、地瓜、蓮藕、大葱、土豆等根莖類蔬菜中含有大量礦物質,經常食用也能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