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作文300字集合【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傳統節日作文300字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傳統節日作文300字集合【5篇】

中國傳統節日作文300字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對清明節的寫照。清明時節掃掃墓,祭拜已故的親人,表達了對他們的思念。

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星期五,這一天陽光明媚,百鳥爭鳴,花紅柳綠,想你們在天空中嘰嘰喳喳的唱歌挺好聽,小草從泥土裏鑽出來,伸伸腰,彷彿在説春天來了,花兒們也爭先恐後地展開美麗的笑臉。左搖搖,右擺擺彷彿在給春姑娘跳舞。春姑娘走來了,温和的撫摸着他們,我們一行十幾人準備去掃墓。我們準備了兩盆花籃。來到墓前,阿公和爸爸叔叔們一起清理墓周圍的雜草。大家靜靜地站在那兒,小聲地對太爺爺説着家裏開心的事情,久久不願離去。回想起太爺爺在世時的情景。一幅幅畫面出現在我的眼前,每當我一經過太爺爺家門口,太爺爺總是微笑着向我招手,把藏在懷裏的東西拿給我和哥哥吃。有時還會塞給我零花錢,我就蹦蹦跳跳地跑去買零食,媽媽發現了總會批評我。又到了清明節,我又想我的太爺爺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中國傳統節日作文300字 篇2

我知道很多節日,有過年、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在這些節日裏,我最喜歡的是有着濃濃的喜慶氣氛的元宵節。

元宵節是每年的陰曆元月15日,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今年的元宵節,我們為了讓元宵節的氣氛更熱烈一些,特別將許多的煙花,分別放在了大樓前的紅旗台周圍,準備在晚上燃放,讓人們去觀賞。那一天的晚上,我和妹妹一起,也帶着幾個元宵,邊説邊笑地去看煙花。

我們剛到觀看煙花的觀看點,煙花就開始燃放了。我們一邊看着天上美麗的煙花,一邊吃着元宵,享受着夜裏看煙花的感覺。夜裏的煙花真得很美呀,五彩繽紛,有的是綠色,有的是藍色,還有一種奇特的煙花,爆炸後發出了吱吱的聲音,就像一枚剛剛被砸碎的白寶石一樣,在月光的`照射下閃着點點白光,美麗極了……煙花在天上霹靂啪啦的放着,我們坐在地上,指着天上一朵又一朵美麗的煙花,又説又笑,整個院子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不一會,美麗的煙花就很快放完了,我們也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今天的夜晚真是一個快樂的元宵之夜,今天是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中國傳統節日作文300字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辭舊迎新的春節,總是令人期盼的。春節有很多民俗,我的家鄉也是如此。大年三十兒,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總結一年的收穫,暢想新年的計劃,互相送上美好的祝福。最開心的還是我們小朋友,可以穿新衣,放鞭炮,收紅包,堆雪人,打雪仗

我的家鄉在冰城哈爾濱。那裏的春節,還有一個特別的習俗,做冰雕,我們學校每年都有冰雕比賽。夜晚時,冰雕在五光十色的.燈光映襯下絢麗多彩、璀璨奪目。每年春節,我和爸爸都會報名參加冰雕比賽,我們班級創作的冰雕作品《吉慶有餘》還獲得過學校第四屆冰雕藝術節創作大賽一等獎呢!

春節期間,我們冰城人還喜歡去冰雪大世界遊玩,它已經舉辦了很多年,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雕刻了很多雄偉的冰雕建築、雪雕藝術,還有冰滑梯、冰雪橇等冰上游樂項目,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前來賞冰玩雪。我最喜歡玩冰滑梯,足足有300米長,坐在輪胎上從高處向下滑,耳邊寒風呼呼作響,嚇得我害怕地緊閉雙眼,非常刺激!

我愛我的家鄉,愛那裏的冰雪,更愛與家人團聚的春節!

中國傳統節日作文300字 篇4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有許多特別的傳統節日,它們都有着不同的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到了清明氣温會增高,這是人們耕種莊稼的季節。俗話説:“清明前後,種瓜點豆。”農民伯伯們根據這句諺語來耕種莊稼。清明節和寒食節很接近,寒食節這一天禁火掃墓,但漸漸地,人們就把兩個節日合二為一了。寒食節也是清明節的別稱,那天的習俗是不動火,吃涼食。

清明節的活動挺多。"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前後,爸爸會帶我去掃墓。聽説,人們會以祭祀的方式緬懷去世的親人。祭祀時還要準備蠟燭、冥紙、小元寶……這些東西擺好了之後還要燒掉。接着爸爸讓我跪下磕頭,我會對長輩説一些祝福的話:“希望我的學習成績能越來越好,也希望爸爸媽媽能身體健康。”不僅如此,爸爸在旁邊還會説一些最近家裏發生的瑣事呢!有些地方人們還會鏟一些新土蓋在墳墓上面。人們通過這樣的方式紀念過世的親人,表示對親人的懷念,同時也在教育孩子學會文化傳承。

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驕傲的。

中國傳統節日作文300字 篇5

農曆的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我們民間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湯圓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也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傳説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裏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説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青龍被丞相殺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