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鳥》教學案例反思

緣起:

《放小鳥》教學案例反思

新《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明確指出: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不僅有利於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而且能夠促進學生非認知能力(如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就國小語文教學而言,培養並充分發揮國小生的想象力,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還學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對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的發展以及情感的體驗與陶冶有着極其重要的價值。在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通過各種途徑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融會起來,從而使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科書第二冊第十五課《放小鳥》是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優美散文,不但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而且準確妥帖,耐人尋味。課文通過描寫“我”關養小鳥與放歸小鳥的經過,告訴人們鳥是人類的朋友,表現出少年兒童愛護小鳥、讓鳥自由飛翔的童心。在教學中,我通過課文插圖,再現課文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陶醉於故事情節中,再設身處地地為小鳥着想,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生活情趣。

案例:

(通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學生已經體會到小鳥的可愛和小鳥不吃不喝時“我”的着急心情。)

師:就在“我”很着急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什麼?

生:這時,“我”看到了窗外飛來一隻鳥。

師:請小朋友們看着圖,做個翻譯家,告訴我們:籠子裏的小鳥在説什麼?

生:籠子裏的小鳥可能在説:“媽媽,媽媽,你快來救救我呀!”

生:籠子裏的小鳥會説:“媽媽,媽媽,我好想你啊。我還以為永遠見不到你了。”

生:籠子裏的小鳥在説:“媽媽,媽媽,你快來救救我呀!我再也不想在這兒呆了,快救我出去吧!”

生:籠子裏的小鳥會説:“媽媽,你快跑!這個小孩要來抓你了!”

生:籠子裏的小鳥會説:“媽媽,快救我,我一分鐘也不想在這兒呆了,我想回家。”

……

師:那麼,窗外的那隻鳥又會説些什麼呢?

生:窗外的那隻鳥會説:“孩子,媽媽可找到你了。”

生:窗外的那隻鳥會説:“孩子,你怎麼會在這兒呢?”

生:窗外的那隻鳥會説:“孩子,媽媽找了你好久了。別怕,我這就來救你。”

生:窗外的那隻鳥還會説:“孩子,媽媽找你找了好多地方。原來,你被人抓住了。媽媽不是告訴你不要亂跑嗎?你就是不聽話!”

……

師:這一自然段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呢?

生:這一自然段應該用焦急的語氣來讀,要讀出這兩隻鳥焦急的心情。

(學生練讀,指名讀,師生評議)

體會與反思:

愛因斯坦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喜歡想象,富於幻想是兒童的天性。上述案例中,執教者着力訓練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輕鬆舒適的環境中,展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當翻譯家,充分引導學生看圖後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去想、去説,給予他們思維與説話的機會,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一名動物語言的翻譯家,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流暢,而學生在這不斷參與語言實踐的過程中,思維也與語言得到了同步發展,想到什麼説什麼,並且能把所想的內容清楚地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