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24字教學模式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實現由知識傳授型課堂向知識建構型課堂轉變,課堂教學的重心由教師的個人展示向學生的自主學習遷移。“24字教學模式”則是這次課程改革中的指導思想,經過深入學習我對其有了一些粗淺的理解。

感悟24字教學模式

一. 自學感悟:在課堂上留給學生足夠的自學新內容的時間,讓學生初步感知學習內容,初步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在這個環節中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徵。因為閲讀文學作品時人們會説“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在我們傳授學法時儘可能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讓他們把不同的看法、獨特的見解都表達出來,從而使每個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李廣射虎》一文第四自然段時,我問學生打算怎麼樣學習這一部分課文,結果發現學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抓住文中的關鍵詞來體會,有的則是邊讀邊做批註;寫下自己的體會,有的邊讀邊圈、點、寫……

當然,對生字的學習則是教師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其自己動手通過查字典、查教輔資料等的方式自主學習完成,然後,通過所學的生字把課文讀通,讀順,做到能流利的讀課文。

二.自學檢測:在學生充分的自學後,教師要根據課標要求,用基礎知識組題檢測,觀察瞭解學生的自學成果。

我認為此環節是在自學感悟的基礎上展開的`。檢測的目的就是為了檢查學生自學時是否真的動腦筋,真的感知了課文內容。在這一環節組題時教師可以出一些基礎性的題目,而這些題則是既能體現教材實際,有能力求反映學科大綱和教材的要求,同時也要注意學生原有基礎和發展水平,其目的不在於檢測分數的高低,而是取得教學目標達成與否的反饋信息,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檢測可以採用口試、筆試、講練及小組評議等方法,題型可以活潑多樣,題量不宜過大。例教學《古詩兩首》時,在學生自學完後,我要求他們做課後第三題,檢查後我發現學生自學效果很不錯。

三.合作交流: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實行兵教兵,讓學不懂的同學有時間發問,讓學的好的同學有知識昇華的機會,有共同不懂的準備讓老師質疑解難。

此環節的實施過程中我認為小組合作交流要體現“積極互賴、同時互動、人人盡責”,而不是三、五個學生聚集在一起圍繞某一個問題你爭我辯探討一番,合作交流這一方法不僅能提高好同學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對於學不懂的同學也能起幫助、促進作用,讓其在合作學習中解決不懂的問題。儘管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可能沒做檢測試題,也沒有默寫詞語,但是他們相互探討、相互幫助,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了深層次的理解。當然,在合作交流中也有解決不了的難題,這時就需要教師在全班和學生一起交流解決。例在教學習作《小草中的發現》時,我讓四人小組展開討論小作者寫作此文的方法,而且每人在桌子左上角放五張正方形,每發一次言就教給小組長一張,當遇到困難時,可以互相幫助解決,這時我巡迴到每個小組給予指導。又如教學《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在解決“駱駝的駝峯、腳掌、眼毛在沙漠裏有什麼作用”這一問題時,我設計四人一小組合作學習的環節,並友情提示:這一問題中有三個小問題,每個小組可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交流。允許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所涉及的課文內容”進行反覆朗讀、體會……這一過程,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自主的學習時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認真真地讀書,紮紮實實地訓練,仔仔細細地思考,真正使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都參與到語言實踐中去。

四.展示點評:畢竟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有限的,這時就需要教師在課上抽出不超出10分鐘的時間把共性問題予以講解。

五.分層訓練:即教師要根據教材,創造性地編排好三組練習題(1)基礎題,(2)連接題,(3)思考題。

就此環節的應用我認為分層訓練實際上是對以上四個特色實質性的檢驗,三種題型從不同層面檢驗了課堂學習的效果同時也對不同水平的學生作出了不同要求。“基礎題”檢驗了後進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鏈接題”使的學生對先前所學和現在所學知識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思考題”則激勵了優生,更加鼓舞了其動腦筋的積極性。如教學完《廬山的雲霧》一課時,我出了這樣三組聯繫題A熟讀文中四字詞,並能用“留戀往返”造句,B通過上網或查資料總結歸納出描寫廬山的詞語;C以繪畫的形式畫一幅自己心中的廬山姿態。

六.拓展延伸,即把所學知識靈活運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或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

拓展延伸性的知識不僅能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而且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做到學好語文、用好語文,兩者的結合也開發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如教學《花瓣飄香》一課時,文中小女孩是個懂事的孩子,於是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在生活中是怎麼樣做一個懂事的孩子的。很快,教室裏充滿了討論聲,每個小組的同學都在積極講述自己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