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教育心得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自然災害教育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自然災害教育心得

自然災害教育心得1

通過整治教育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轉變,“六項整治”的內容就是緊貼官兵實際,切實關係到官兵的自身利益,從各個整治內容來看其根本目的是相近的——就是確保安全穩定,促進倉庫全面發展。學習上我們經常會思考這些整治到底是為了什麼,其實細想一下就不是那麼難了,下面就我結合崗位實際為大家帶來自己的一點膚淺的看法,談到不妥的地方還請領導批評指正:

一、通過對規章制度的學習強化了責任意識。

要着眼落實安全責任制,搞好責任細化分解,保證責任在肩,事事相關,抹去了從前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錯誤觀念。學習中瞭解了自己職責,懂得了“崗位雖小,責任重大”的真正含義,對於班上的`管理以前都是跟隨大體走,平時幹什麼也不會過問,沒有自我主見,集體的事情就是能拖就拖,主人翁意識淡保對於事情的發生都是“事後諸葛亮”,工作積極性不高,主動作為能力不強。通過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把握標準,能夠做到發現事故的苗頭,找出問題的原因癥結、薄弱環節和管理漏洞。有針對性地抓好任務轉換、節假日和季節變化等重點時期的安全督促,制訂安全小措施並抓好落實。只有形成人人責任不忘,事事多關心。才能真正促成人人抓安全、時時想安全、事事講安全、處處謀安全的生動局面。

二、通過對規章制度的學習強化了法規意識。

法規制度是部隊建設實踐的結晶,了安全工作的經驗,揭示了安全工作的特點規律,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本遵循。現在一些事故案件的發生,同法制意識不強、規章制度不落實有密切關係。要使安全發展成為部隊建設的科學指導思想,就必須強化法制意識,自覺把依照法規制度指導和開展工作作為基本的領導方式和方法,做到按綱要建、按大綱訓、按條令管、按制度辦,把依法從嚴治軍貫穿和滲透到部隊建設的各領域全過程。要加大條令條例、規章制度的學習貫徹力度,真正使大家都熟悉條令法規內容,深化對安全工作有關法規制度的學習理解,切實掌握制度要求,熟知制度內容,領悟制度要義,自覺按照制度規定做工作,使法制觀念深入人心,創造學法、懂法、守法的濃厚氛圍。要堅持教養一致,從點滴入手,使部隊做好天天必做之事,嚴守人人必守之規,在日積月累中培養依法辦事、遵章守紀的自覺性。

三、通過對規章制度的學習強化了的全局意識。

部隊一個大集體,各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是安全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安全工作也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安全發展不僅包括行政管理方面的安全,也包括政治工作、後勤保障方面的安全。落實好安全發展要求,必須從治軍理念上去把握、從部隊全局上去謀劃,絕不能單打一,把安全發展孤立地當作某一個方面的工作來抓。因此,落實安全發展要求,必須強化全局意識,進行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樹立安全發展的整體意識,善於從分管工作、本職工作上去思考安全發展工作,充分發揮抓安全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共防共管機制,形成齊心協力抓安全、謀安全的合力。要結合具體工作抓安全,通過經常性工作落實保安全,真正做到縱向到人,橫向到邊,切實糾正對安全發展的內涵、要求理解窄,抓安全工作視野不開闊,僅僅把安全發展當作行政管理方面的要求,從而忽視政治工作、後勤保障安全的錯誤傾向。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在促安全求發展的大環境下,共同努力,攜手奮進,為倉庫又快又好發展插上安全的翅膀描繪出穩定和諧的美好明天。

自然災害教育心得2

電影場面宏大,主要描述了某市市長帶領當地黨委、政府抗擊超強颱風,面對十防九空和遭遇天文數字的經濟損失幾番動搖,仍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堅持把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最後全民撤退躲過颱風的故事。在問責制越來越硬的今天,對官員來講,還是很有教育意義和提醒意義的。

如果它是災難片,我的觀後感如下:

一台風的成因。據説至今仍無法十分確定,但已知它是由熱帶大氣內的擾動發展而來的。在熱帶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容易蒸發成水汽散佈在空中,故熱帶海洋上的空氣温度高、濕度大,這種空氣因温度高1 而膨脹,致使密度減小,質量減輕,而赤道附近風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發生對流作用,同時周圍之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循環不已,終必使整個氣柱皆為温度較高、重量較輕、密度較小之空氣,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熱帶低壓」。然而空氣之流動是自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就好像是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四周氣壓較高處的空氣必向氣壓較低處流動,而形成「風」。在夏季,因為太陽直射區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和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更迫擠此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這種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相遇所造成的輻合作用,和原來的對流作用繼續不斷,使已形成為低氣壓的旋渦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加快向旋渦中心流,流入愈快時,其風速就愈大;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公尺時,稱之為颱風。

二温室效應。是由於大氣裏温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恆定。這是由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始終處於“邊增長、邊消耗”的動態平衡狀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80%來自人和動、植物的呼吸,20%來自燃料的燃燒。散佈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於水中。還有5%的二氧化碳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物質貯藏起來。這就是多年來二氧化碳佔空氣成分0.03%(體積分數)始終保持不變的原因。

但是近幾十年來,由於人口急劇增加,工業迅猛發展,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遠遠超過了過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於對森林亂砍亂伐,大量農田建成城市和工廠,破壞了植被,減少了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的條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漸縮小,降水量大大降低,減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條件,破壞了二氧化碳生成與轉化的動態平衡,就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長,就使地球氣温發生了改變。

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熱量輻射到太空中,具有調節地球氣温的功能。如果沒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氣温會比目前降低20℃。但是,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就會使地球彷彿捂在一口鍋裏,温度逐漸升高,就形成“温室效應”。形成2 温室效應的氣體,除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氣體。其中二氧化碳約佔75%、氯氟代烷約佔15%——20%,此外還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種。

温室效應就是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氣體含量增加,使全球氣温升高的現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現在增加一倍,全球氣温將升高3℃——5℃,兩極地區可能升高10℃,氣候將明顯變暖。氣温升高,將導致某些地區雨量增加,某些地區出現乾旱,颶風力量增強,出現頻率也將提高,自然災害加劇。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於氣温升高,將使兩極地區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許多沿海城市、島嶼或低窪地區將面臨海水上漲的威脅,甚至被海水吞沒。20世紀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區曾發生持續6年的乾旱。由於缺少糧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殺,飢餓致死者超過150萬人。

這是“温室效應”給人類帶來災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須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長,科學使用燃料,加強植樹造林,綠化大地,防止温室效應給全球帶來的巨大災難。

我覺得災難片的主題應該是喚醒民眾意識,為了人類為了生命為了美麗的大自然,去保護環境吧!這才是源頭,這才是根本,這才會減少颱風。我是導演的話,我會選擇這個主題。

假如一天,本是風和日麗,突然,天空暗了下來,一股火來得猛烈,來得殘酷,來得憤怒!晴朗的天空被染成了紅色。紅光向我逼近,温度急劇升高,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大地上火山噴發,熔巖橫流地球上的巖漿冒着熱浪像潮水一般湧動着。江河湖海里的水也吞噬着整個城市,地球人知道,災難來了,世界末日來了,逃跑,去尋找新的避難所,去尋找新的家園,這就是我觀看到的'第一感受。

地球上的磁場發生了變化,人和動物不知向哪逃竄,失去了方向感。有的被洪水沖走;有的小型哺乳動物被倒塌的建築壓死,有的斷裂,公路也損壞了。最讓感動的是在最緊急時刻一架直升飛機救了在樓頂守候的人。

這告訴我們大家要珍惜資源,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一樣資源都是有限的。一年又一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地球越來越美麗了。大家都節約用水,節約用電,不浪費資源,多植樹,把空氣變的非常新鮮;保護動物,不傷害它們。

所有的人都應記住這句話:“要愛護一切,這樣,美好的家園就會回來了。”沒有自然的破壞和物質的掠奪!生命要為自然而生,永遠是真、善、美。這就是我一直嚮往中的理想之國。

“今天,你為保護地球做貢獻了嗎?”

自然災害教育心得3

“學校的安全教育大於天”。整天工作在學校,我深深的感覺到安全教育已成為我校教育的一個重大問題。社會上各種安全事件接連發生,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離我們而去,複雜沉痛的心情壓抑着整個學校,使我感覺到身上的責任重大。我們該怎麼“防範於未然”呢?通過安全教育與安全管理學習,我收益頗多,得到了很大啟發,也反思了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其實,除了學校的安全事故以及校外的意外事故以外,讓我們同樣能在生命安全方面受到威脅的就是各種自然災害,而往往最讓人措手不及的就是自然災害到來時我們的無能為力,所以在學校的安全教育中,我們同樣也要重視對於自然災害的教育。

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會給人們帶來生命、財產損失,自然災害是突發公共事件中的一類,也常給人們帶來種種危害。所以,我們學生應當積極去了解採取的措施,以儘可能避免其發生、減少其帶來危害後的嚴重性。近年來世界各地地殼及活動不穩定,引發多處地震和海嘯事故,拿最近發生的日本地震來説,其造成的損失已經不是單單地震帶來的了,還有海嘯以及核污染。這麼巨大的災難,日本的人員損失數卻不大,尤其是在地震中存活的人很多,這與他們平時注重地震安全教育是分不開的。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級強震猝然襲來,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西南處,國有殤。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創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汶川大地震再次告誡我們,自然災害距我們校園不遠,預防自然災害對校園安全的威脅應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各個階層的領導、老師、學生都應加強科普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防災、減災意識,通過各種途徑,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普及的教育,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和減災意識,增強人們對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認識和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及水平,使學生樹立防範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避免緊急情況下更多的生命財產受到損失。

在城市裏,許多學生對於安全的防範意識遠遠要高於農村的孩子,所以我認為在農村這種學習條件艱苦的,教學設施差的環境中,我們老師就更應該做好對學生安全的教育,尤其是自然災害。從小就灌輸自然災害的危害性,以及教育學生遇到自然災害時候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對於我們學校所處地方主要的自然災害就是洪水和雷電。所以在教育的時候比較着重教育這兩方面的安全教育,低年級的學生知道基本的應對自然災害的措施,高年級的同學要能熟知這些自然災害的特點,防範方法以及應對措施。我們都盼望孩子一生平安順利,但美好的願望並不能阻止災害的發生。所以,讓孩子擁有臨災智慧,從日常生活、遊戲訓練中擁有順利逃生的技能,是一項迫切的家教任務。

在關於自然災害的教育中要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學校經常有組織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自然災害防範教育。增強防範意識,讓學生知道自己與自然災害息息相關。通過具體案例分析,掌握基本的常識,提高警惕。面對自然災害要放正心態,正確對待。充分發揮自人保護作用。掌握自我保護技能,學校也對學生進行自然災害演練。例如:外出時如何避免遭受雷擊?

1、在外出時遇到雷雨天氣,要及時躲避,不要在空曠的野外狂奔、停留。手中的通訊工具要關閉。

2、雷電交加時,如果在空曠的野外無處躲避,應該儘量尋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雙腳併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儘量降低身體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導電的物體(如鐵鍬、金屬桿雨傘),要迅速拋到遠處,千萬不能拿着這些物品在曠野中奔跑,否則會成為雷擊的目標。

3、特別要小心的是,遇到雷電時,一定不能到高聳的物體(如旗杆、大樹、煙囱、電杆)下站立;也不要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物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停留;還要遠離輸配電線、架空電話線纜等。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擊危險。讓學生掌握這些基本的應對措施,當自然災害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能做到不慌亂,冷靜沉着對待。

除了這些我們農村常見自然災害外,我們同時要讓孩子全面瞭解我們國家,我們這個地球所面臨的各大自然災害,也能讓孩子掌握在各大自然災害中,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瞭解自然災害是除了指洪水、雷電以外,還有地震、颱風等自然現象給人類造成的災害。以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和能力,人們還無法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也無法完全抵禦自然災害的破壞。但是完全可以根據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儘量地減少損失。例如:地震發生時怎樣保護自己?強烈的地震,常會造成房屋倒塌、大堤決口、大地陷裂等情況,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損失。為了在地震發生時保護自己。應當掌握以下應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裏,突然發生地震,要迅速鑽到牀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儘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呆在牀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進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牆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在房間內側的牆角,並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

除了教育學生一些自然災害的知識以及應對措施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培養在複雜的環境中保持清醒鎮定的心理素質,學生正處於身體、心裏發展時間,在教育教學中教育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康心裏素質。

總之,培養學生應對自然災害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在於長時間的培養,因為要求老師要在日常工作中無時無刻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使安全紮根學生心中。每一位社會公民應有效地應對自然災害,應當進一步提高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增強防災、減災的意識。平時國家、社會、學校,應多進行關於應對自然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並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以提高大家的防災減災意識。每個人都應當積極掌握一些應對自然災害、防災減災的方法,儘可能地減少自然災害給大家帶來的損失。進而,我們也應該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從源頭上控制自然災害的發生!

自然災害教育心得4

根據區行署辦公室《關於做好國際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單位高度重視,及時安排部署,制定實施方案,紮實做好了國際減災日的各項活動,取得較好成效,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精心部署

《關於做好國際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各單位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文化宣傳活動;積極推進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普及;認真組織防災減災應急演練;深入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紮實推進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工作,我單位全面貫徹落實文件精神。

為切實開展好國際減災日的各項活動,單位領導及時召集相關人員召開了專題會議。認真組織學習文件精神,並對國際減災日活動進行了研究部署,對活動期間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進行明確,提出具體要求。切實增強了我單位對於開展好此次防災減災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為防災減災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在宣傳方面,我單位充分利用了橫幅、海報、標語等方式進行大力宣傳。首先我單位制作了以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為內容的宣傳橫幅,懸掛於單位大門口。其次還專門製作了防災減災主題海報,並粘貼於辦公區顯眼位置。海報內容結合我館實際,具體從地震來了如何避險與火災發生了怎麼自救這兩方面展開,內容精煉,切實有效。

三、周密計劃,突出重點

(一)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專項宣傳活動

為切實增強預防和應對火災、地震等突發性事件應急救援能力。xx月11日,我單位組織起機關幹部、保安等人員在我單位管轄區域內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小知識專項宣傳及消防知識培訓活動。活動內容主要是通過召開家屬院全體居民講解如何正確使用消防器材;掌握面對災害降臨時該如何正確的保護自己和該怎樣進行救援;掌握消防設施的使用方法並進行實戰演練。通過此次培訓、演練活動,進一步提高災害處置的決策水平和實戰能力,切實增強了應對災害的防範意識和應急救援能力。

(二)開展危舊房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為確保排查治理紮實有效地開展,按照以查促防,防消結合的.原則,對全單位家屬院的重點部位進行全方位的安全隱患大排查,發現隱患立即責成相關部門整改。特別是對糧食收儲公司所下屬的各鄉鎮糧站開展大力排查工作,此次排查過程中,對於家屬院的用電、危舊住房等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地方進行了特別嚴格的檢查,發現我單位家屬院用電方面存在着安全隱患。由此,辦公室立即整改隱患問題,發佈《安全用電通知》,在家屬院內張貼公示,並以發文的形式轉發給各部門,要求召開部門會議,學習安全用電知識,加強用電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