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學作文集錦九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作文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國學作文集錦九篇

國學作文 篇1

11月21日午飯過後,蕭山第一實驗國小的多功能廳熱鬧非凡,原來是蕭山奇石館首次走進校門,與蕭山日報小記者進行面對面共賞石國學活動。

在奇石館館長的講解下,我彷彿來到了一個夢幻的世界。首先我推開了隕石的大門,走進了隕石世家。那裏的隕石形狀各異,但是特徵都非常明顯,表面凹坑下平,呈黑色或黑褐色,佈滿各種各樣的圖案。份量非常重,墜落時有一定的方向。奇怪的是,水裏的隕石通常是彩色的,陸地的隕石則是黑色的,所以水裏的隕石尤為珍貴。

離開隕石的世界,我彷彿又穿越到了寶石的海洋。那裏有珍珠、瑪瑙等,在燈光的照耀下格外的漂亮誘人。如果透明度在60%以上,説明是塊上等的寶石,同時還有"萬國之石"之稱。

在一陣熱烈的鼓掌聲中,我從夢境中走了出來,原來我對自然界瞭解的太少了。我一定要走進自然,接觸自然,更多的瞭解自然。

國學作文 篇2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文學珍寶,在這些少年眼中,就是一幅幅淡逸勁爽、濃墨重彩的水墨畫,他們提起厚重的毛筆,瀟灑落下,畫出屬於他們的那片浩瀚的詩詞天空!

記得小時候,背古詩是我最頭疼的一件事,曾不止一次的想過:古人為何要做那麼多佶屈聱牙的詩詞呢?直到今天,當我有幸看了《國學小名士》,看到和我年齡相仿的學生們行雲流水般順利的“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我才真正認識到詩詞的重要性,那一刻,我早已跟着他們暢遊在詩詞的海洋中了。探索着那片藏有無數寶藏的“詩詞海洋”,我的心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安靜和快樂!

他們口中一句句自由灑脱的詩句,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精神瑰寶,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物質文化,是引領我們前行的啟明燈。人們常説“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修養,無需外在的刻意表現,而是發自內心的恬淡。詩詞讓我們學會安靜,學會欣賞,學會淡泊名利,像陶淵明無拘無束的《歸園田居》,像李白豪情萬丈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像李清照舒適愜意的《如夢令》。

詩詞需要極高的文學修養,幾句短小精悍的詩句,竟將“遷客騷人”們無盡的愁思、豪爽、恬淡表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們如同身臨其境,不禁為他們暗暗擔心或陪他們一起煮酒論英雄。

我的作文一直沒有什麼優美的句子,想來定是因為詩詞的積累量不夠,看待問題沒有詩人們那樣開闊的心胸。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復旦附中16歲的美少女武亦姝,前幾日在網上看到她八年級寫的作文,真是妙哉!優美詞句為這篇本就是佳作的作文畫上了“點睛”的一筆,濃濃的古風撲面而來,難怪她看着那麼清秀,像古代穿越來的女子,定是古詩將她修飾的如同一株仙草!

古詩還藴含着豐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是多少人脱口而出的句子,可就是這簡單的幾句話,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現在的我們正值花季,正是該奮鬥的時候,別在該努力的時候選擇了安逸,因為你今天偷的懶會成為日後打自己臉的巴掌,年輕就是要拼!

隨着時代的進步,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已漸漸代替人們的生活,遇到生字,我們不再翻閲字典,而是百度查詢;遇到文言,我們不再翻閲相關資料,而是將一切都交給了網絡。古詩詞難道真的要漸漸被人們遺忘了嗎?老祖宗智慧的結晶難道真的要塵封在歷史的長河中了嗎?不,絕不!

看完《國學小名士》,我對古詩產生了新的理解和認識,正是因為有這些青少年,古詩才得以傳承,我們也要做他們中的一員,將古詩詞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愛上古詩詞!

同學們,讓我們朝着那片詩詞的海洋奮力游去吧!

國學作文 篇3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菜根潭》……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好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裏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着一個偉大的名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夠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總是引領我們不斷領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度。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峯,怎樣才能夠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菜根譚》囊括了5000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這是世人對它的評價。“雲中世界,靜裏乾坤;冷靜觀人,理智處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無窮趣味。我覺得《菜根譚》它真的看懂了這複雜的社會,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道德經》是我體會最深的,它總能夠用一句短小而精闢的話把我們領到另一種美妙的境界,那裏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使生活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穿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都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

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了人生!

國學作文 篇4

從四歲起,我就開始在幼兒園學習漢語,現在上國小二年級,我已經和漢語學習密切接觸了四年。學了中文後,我改正了對長輩無禮的缺點,養成了以史為鑑、以史為鑑的好習慣,學會了“人有禮貌,就安全;人沒禮貌,就危險”的道理。

(一)

以前,爸爸媽媽叫我,我根本不理會;爸爸媽媽讓我收玩具,我從來不收拾,等着爸爸媽媽收;爸爸媽媽教育我,我只把頭扭向一邊,耷拉着眼睛,有時還會用手捂住耳朵;爸爸媽媽責備我時,我還和他們頂嘴。

後來,我學會了《弟子規》。在孝道上,父母不應該放慢腳步。不要懶惰。當父母教書時,他們必須尊重地傾聽。必須遵守父母的責任。”在書中,我瞭解到古人是如何孝順長輩的`。回到家裏,我答應我父母糾正這些問題。從那時起,父母給我打電話時,我會大聲回答;玩完玩具和作業後,我會收拾好玩具和書本;父母教我時,我會認真聽。如果你有什麼建議,我會給爸爸媽媽的。我父母稱讚我是個好孩子。

(二)

考試時間到一半了。大家都在認真複習。回家後,我不僅按照老師的方法複習,而且還自己複習。最後,我在半期考試中得了全班第一名。當老師問我如何取得好成績時,我調皮地説:“邊學邊學並不奇怪。”。向過去學習!”

(三)

當我們學會“人有禮貌但安全,粗魯但危險”時,我想到了我遇到的一件事。一天,我坐公共汽車上學。那裏非常擁擠。突然,一個行人走到我們前面。司機匆忙踩剎車,我們都衝上前去。其中,一名乘客踩在另一名乘客身上,乘客“哎喲”地大叫。乘客不僅沒有道歉,還認為上車沒問題,因為車上人太多了,他們吵了起來,最後吵了起來。我想:那時候,他們學習了中國文化,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們不會打架!

學“漢語”真的很有用!

國學作文 篇5

兒時,媽媽常用國學來教我做人的道理。現在,媽媽又經常用國學來教我勤奮學習的方法;從小到大,國學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幫助;在無數個春秋裏,我與國學相伴,我與國學同行!

六年時光,匆匆而去,國學不僅給我帶來了豐富的知識,還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每當我遇到困難而膽怯的時候。我會用“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格言來鼓勵自己,不退縮、堅持下去就是勝利!每當我學習時,窗外的嬉戲誘惑我時,我會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諺語來激勵自己,繼續學習下去;每當我在學業方面有所成就時,我往往會想到“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格言,它控制住了我的自滿情緒、讓我更加虛心地學習。

小時候,媽媽曾經教過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詩詞,但那時我還太小,不懂得這是什麼意思。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漸漸長大了。有一年夏天,媽媽帶着我去爬泰山。在上山的途中,我們停停歇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了山頂。站在山頂,眺望遠方,密密麻麻的人們像螞蟻似得,其它山峯也變得很渺小。此時我的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了這句詩詞,就在這時,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不禁脱口而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元宵節時,我們一家老少團聚在一起,歡慶節日的到來。這時,我望了望窗外皎潔的月光,電視里正唱着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歌聲悲涼悽切,這讓我想起了不久前去世的姥爺……想着他那慈祥的面孔,想着想着,不覺得鼻子一酸,眼淚就像一串串珠子似地流了下來……

我愛國學,因為國學能給我更多的啟迪;我愛國學,因為國學更能突出我們國家的特色;我愛國學,因為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智慧的結晶!

國學作文 篇6

眾所周知,我們學校設有“國學館”、“陶藝館”、“廚藝館”等八個學生實踐活動場館,其中三樓的“國學館”正是學校傳承傳統教育的主要體現。所謂國學,就是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學術,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樑老師經常會帶我們去那裏參觀、學習,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走進“國學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古色古香的方格天花板和讓人寧靜思學的滿地的蒲墊。

前方的黑板上寫着蒼勁有力的“學習經典、奠基人生”八個大字。講台旁邊是一尊儒家學派創始人、國學奠基人“孔子”的銅像。講台的中央是一張木質的長桌,上置古代的文房四寶,一切都那麼井然有序,令人肅然起敬。環顧四周,你會看到很多國學大師的畫像及其經典語錄,比如“老子”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等。“國學館”內還收藏了很多古代名家的論著,在暖黃色的燈光下散發着幽幽墨香,吸引着我們對文學知識的渴望。我們在每週一的早讀課上都會朗讀一些經典詩文,可是這跟“國學館”的藏書相比,也只是九牛一毛罷了。

作為一名國小生,我一定會加倍珍惜時間,認真學習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通過經典誦讀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修養,讓自己變得更加善良聰慧、樂觀堅定!

國學作文 篇7

最近這幾天,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

這個節目裏參賽者的表現讓我十分敬佩,因為他們能背出那麼多的詩句,還知道很多歷史典故,都可以稱為“國學小百科”了。再加上他們説的詩句,有的我連聽都沒聽過,所以我更加敬佩他們了。幾位扮演小古人的小同學也十分有趣,經常逗得我捧腹大笑。

令我記憶最深的便是美德大考驗這個關卡了——

我從這一關學到了好多道理。

有一期考驗的是大家禮讓的美德,吃飯上菜的時候故意沒有按人數上大蝦,而是少上了一隻大蝦,看大家怎麼做。

果然大家中了圈套——都沒有做到禮讓,雖然他們沒有人讓出自己的大蝦,但是他們在吃飯的時也都彬彬有禮的,我就總是做不到。

在家裏數我的年齡最小,大人們也都不和我計較,像吃大蝦這樣的事,基本上是想吃多少吃多少,從沒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妥之處,想吃啥就吃啥,也從來沒有想過給別人倒水、夾菜等等。

在學校裏的時候,同學們雖然都年齡差不了多少,可是有時候也沒有做到相互之間禮讓,有的時候還會和別人吵架。現在想想這也是很不對的,不管對家人,還是朋友,應該講禮貌,不能和別人爭爭搶搶,要做到謙讓,這才是中華美德啊!

中國的傳統美德有很多,我不可能一下子都學會,可是我要從現在開始一點一點的嚴格要求自己,爭取也做一位“國學小名士”!讓我們攜起手來,弘揚傳統文化,樹立美好品行!

國學作文 篇8

國學經典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國學經典中對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我內心的關係等內容都有着十分系統的記載。在國學各個學術流派存在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充滿人文智慧和道出人生真諦的記述。其藴含的哲理,不僅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本,還是一國安邦濟世之基。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把它稱之為“國學”譬如《三字經》是啟蒙的範本。它最重要的特點是條理清楚,文理明暢,概括精闢地傳授歷史文化知識,倫理道德知識,團結友愛的重要性,被譽為“袖裏通鑑”《百家姓》可使我們瞭解到中華民族姓氏的起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的最久遠,運用人數最多的兒童國學啟蒙讀本,是中國文化的小百科全書。至於《弟子規》所包含了中國文化所提倡的忠,孝,仁,義,禮,智,信等品德修養,在這些優秀的書籍忠,我們可以回溯源文化傳承的命脈,吸取中華民族博大的文化。

在國學的經典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領略“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聆聽聖賢的教誨對我們來講是件莫大的幸事,對我們的工作,學習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以國學為基礎的教育培養了一代一代的文化巨人與治世之臣。然而“五四”之後,中國開始學習西方德爾科學知識,摒棄中國祖先自己留下的國學。中國也開始逐漸西化,一切都以物質為基礎。現代的教育只是對人的智力與技能方面的開發加大重視。然而對於人的德育與做人做事方面卻不管不顧,1個再有才能的額外你如果沒有德行也會在社會上處處碰壁,不會得到幸福的人生,而我們的祖先都早已教會我們,這些道理都寫在國學裏面。現今如果我們重讀國學,用心去讀,認真品味,能夠滌盪內心深處的污垢。

我國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傳世名篇。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內涵,所以,作為新世紀的我們要多加學習國學,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領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脱。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驕傲,繼續併發揚中國傳統關係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有很多人不知道人生到底要最追求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白白的浪費了大好的青春年華,奪走了許多的冤枉路。而國學著作中闡述的人生哲理是人們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在迷茫。

既然國學經典中藴藏着這麼多中華民族的瑰寶,那就讓我們一起勤勉,共同學習國學!

——09園藝1 張新聖

國學作文 篇9

這學期老師發了一本《國學啟蒙》的書,我讀了這本書就愛不釋手。從書中,我收穫很多,明白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

一、《國學啟蒙》讓我學會學習。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説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二、《國學啟蒙》讓我學會做人。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孔子説:“學生,在家裏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啟蒙》,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

要講信用。我們從小就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説,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 我們要多加學習,勇於實踐。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我們走出迷茫,讓我們茁壯成才。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併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傳播正能量,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