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論語讀後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薦】論語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這句古代名言大家都聽説過,它出自《論語》。讀《論語》,我懂得了勤學才能成君子。

《論語》,記錄了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的言行,它的主要思想就是孔子先生一生所崇尚的“仁”和“禮”。“仁”就是仁德,它藴含了君子必須具備的高尚的道德品質;“禮”就是禮儀,是外在表現道德品質的方式,從言行舉止上表現出良好的個人修養。“仁”被“禮”來規定,“禮”以“仁”為基礎,兩者緊密結合,不能分離,同時做到“仁”和“禮”才能被稱作為君子。

從“仁”和“禮”中我們就能看出勤學的重要性。“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多向有學問的人請教,這句話就突顯出成為君子,勤學的重要性。

勤學本身就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勤於學習,學知識,學禮儀,學經驗,學方法······不斷學習,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成為一個滿腹經綸,知識淵博的人,是成為一個君子的前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勤學還要求我們多向優秀的人請教,自己的力量不如大家的力量,多學習他人身上的高尚品質和良好的習慣,取長補短,並對照他人改正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從書籍與他人身上學習優秀的道德品質,勤學不就是“仁”了嗎。

“仁”和“禮”緊密相連,勤學的人更加註重禮儀,注重形象,因為他們從書籍和優秀的人的身上學到了如何為人處世。遇事以德服人,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處理,就顯得比只會用拳頭處事的人更加有道德。勤學的人擁有更高的個人修養,他們講文明懂禮節,不在小事上與人斤斤計較,給人一種知書達理的感覺,在外在上就體現出自己的高素質,這樣,勤學不就是“禮”了嗎。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圉之所以得“文”這個諡號,就是因為他非常勤奮好學。雖然他是衞國的大夫,但是他不論身份的高低以及地位的貴賤,只要不懂的地方,就會虛心向他人求教。就因為這種勤學好問的精神,孔子才會稱之為君子。

想要成為君子,“仁”和“禮”固然十分重要,可是“仁”和“禮”從哪來?答案就是勤學,勤學知識禮儀才能有優秀的道德品質,才能有良好的個人修養,才能有成為君子的基本。所以像古人一樣勤學,努力成為一位讓人稱讚的君子吧。

論語讀後感2

暑假裏我閒來無事閲讀了《論語》一書,我感觸很深,從中我不但學到了許多知識,還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論語》一書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編纂的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其作者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他是思想家是理論家,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批判家,他所提出來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對中國的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深遠影響。《論語》這本書是孔子思想主張的體現,孔子學説的核心是“仁”,即“愛人”這是孔子認為的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品質。

其中幾則道德言論令我感受深刻。第一則當然就是開篇第一章的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學習知識以後,要去時常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處而來,不也是快樂的嘛!別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養高的人嘛!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來多麼勤奮的人,多麼樂觀的人,多麼大度的人,這樣的人不為君子誰為君子?這種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了之後及時複習,不僅會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會從舊的知識中領悟到新的東西,就是“温故而知新”,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大家在一起討論共同的興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學習,真的是很快樂。別人不理解自己,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世界上有這麼多人,每個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們沒有必要去為此惱恨、惱怒,應該用寬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別人,去原諒別人,這樣的人才可以被稱得“君子”。

孔子不僅勤奮、樂觀、大度,而且還謙虛好學。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意思是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裏,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説,做到了哪些呢?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孔子真的太謙虛了,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所思所想有很多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就突出,如此偉大的人還説出如此自謙的話,這種好學的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孔子還提出了“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意思是如果一心一意培養仁德,就可以消除惡。在生活中品德是評價一個人好壞的重要依據,擁有美好品德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歡迎,而那些品德低下的人會遭到別人的遠離。

《論語》對於現在人來説真的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書中充滿了哲理,對我們的做人做事都非常的有學習借鑑的意義。

論語讀後感3

有句話説的好:‘讀史使人明智’論語就是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論語》的學習它告訴我們如何學習,如何做人等為人處世之道,我學到最多的是學習。

論語的第一句就告訴我們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把老師教給你的知識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識在現實中實踐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奮人心的事。”孔子認為作為教學過程的一方——學生的學習活動,本身就應該是快樂之事。孔子的教學思想完全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思想,並且十分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在實踐中鍛鍊知識和提高知識能力的培養。理論聯繫實際,把學來的知識放到實踐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識,才能證明你已經把握了知識。而真正懂得知識的人在現實中的運作會興趣倍增,會自然產生出需要更多知識的充實。 學習、實踐的重要性,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讀書學習而不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就會茫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就是我們平常説的讀死書。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精神疲憊,就成為“紙上談兵”。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多讀書、認真學習各種先進教學經驗、優秀論文、教學先進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斷將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將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實際行動,只有這樣做才能使我們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使之不斷符合社會的需要。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在温習學過的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那麼就可以當老師了。”這也就是對我們學習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不斷“温故而知新。”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能使我們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社會的需要。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向書本學,不如向世人學,學習是一種悟性,處處皆學問。人的行為,價值觀,禮俗,知識的傳承,體現在的人的生活得方方面面。一個人的內心有智慧,而且願意好好去學,甚至樂意比自己差的人去請教,這就是一種難得的態度。

論語可以讓每個人都各有所得,受益匪淺。相信只要我們深刻體會《論語》中的精闢言論和孔子“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我們不斷努力學習,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去,我們就會更充實。

論語讀後感4

《論語》由孔子弟子編寫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倫理思想、道德觀念等,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它與《孟子》、《大學》、《中庸》並稱“四書”。

“學而時習之……”隨着開篇這句膾炙人口的“子曰”,讓我們打開《論語》這本國學經典,走進2500多年前孔子的世界。孔子在《論語》中主要講了仁、禮、德、學這四方面,其中關於禮,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八佾篇首孔子謂季氏的那段話,“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以季氏的官職,只有用四佾的資格,但他卻用了天子才能用的八佾,這對孔子來説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對禮的尊崇和信仰。他對禮所持的這個態度,在《論語》中常常可以看到。孔子會哀歎“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會為難地邊贊管仲大仁,邊説他器小,“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那麼禮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孔子在這裏剝去“禮”複雜的外衣,道出了本質:與其奢侈,不如節儉。我覺得具體的有關禮的規矩、儀式都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為什麼需要禮,明白了這個道理,才能自覺守禮。

《論語》中,孔子在學、仁、德等方面的意見是比較統一的,但在禮的敍述上,讓我有些迷糊。類似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的話,不由令我疑惑起來。一會兒説寧儉,一會兒卻又不願省去祭祖的活羊。到底是形式重要呢,還是本質重要?“聖人年紀大了,説話有反覆也是正常”我心裏這麼想。直到在做春節小報時,我突然明白了。春節有很多習俗,比如貼春聯、吃餃子或湯圓、祭灶、迎財神……

這些都是形式,都是用來表達人們追求團圓、平安、幸福等美好心願的,而本質就是由這許多形式體現了出來。就像子貢覺得既然在禮崩樂壞的魯國,一切都只剩下有名無實的形式了,那為什麼還要每月浪費一隻羊呢?但孔子在意的就是這個形式,它是古禮!如果沒有了這個形式,禮就真的不存在了!我又想起在國學班上,大家一起學揖手禮見師長、見同學,現在這種禮儀只能在古裝片中看到,現實生活中哪還有啊。可與人見禮的本質還在呀,只是變成了鞠躬握手您好,點頭抬手説嗨了。

在反覆細讀《論語》後,我發現對於現在仍有很多意義,比如有關於學的,有關於如何做君子的、有關於富與貧的,甚至還有關於孔子那些個性鮮明的弟子們的。讓我不禁由衷感歎,《論語》不愧是一部流傳至今的國學經典!

論語讀後感5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論語》則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着智慧的光芒。讀《論語》,讓我進一步瞭解孔子。

在讀《論語》中,令我體會最深的兩個方面:一是孔子的學習方法和態度,二是孔子的思想修養。這教給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以及如何處事待人。

孔子在學習方面的很多言論給我很多啟發。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明白思考與學習應相結合;“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教導我們要時常複習舊知識,才能更好的進步,更好的提高;”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認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無止境,應做到“學而不厭”。

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同樣值得我們學習,令我敬佩。

學海無涯,只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人才是智者,因為他們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查漏補缺,從而進一步做到“敏而好學”。在實事求是的態度下,我們還要做到時常積累點滴零碎知識,所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學習上,只有腳踏實地的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才能積少成多,最後擁有龐大的實力,摘到成功的聖果。

孔子提倡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孝。孝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子女,最重要的便是孝。子曰:“父在,觀其意;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為了家庭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作為子女應該體諒父母,也希望自己以後能夠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學着替父母分憂,盡全力做到令父母滿意。

孔子在待人處事中做到了“仁”。如“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認為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學習禮樂才有意義。在“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中都體現了孔子“仁”的政治主張,以”仁“為核心,推己及人。

孔子身為大思想家,教育家,又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受到了眾多人的欽佩,但他仍是有謙虛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胸懷,主張”仁“的學説。我想,這也許就是令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原因之一吧!

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

論語讀後感6

近日,一口氣買下了宋代大儒朱熹之《四書集註》、錢穆老先生的《論語新解》和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準備要好好的讀讀《論語》。不是為了其他的,以前南懷瑾老先生的《論語別裁》和于丹大姐《論語心得》也都讀過,只是想了解得更深入、更系統些。

記得梁啟超老先生在講到讀國史典籍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於做學案,學案的淺層次就是讀書筆記,所以便欣然從之,既算是對學問的一種自我領悟,也是對堅持的一種自我歷練。我人生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讀書筆記正式開始(頗有些感歎為時已晚,自愧啊)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學以來,我們就一直朗誦着,但是我們很多同學往往只記住了前兩句,而把最精髓的一句給落下了,這句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可以説,此段既有學習方法的闡述,又有學習態度的思考,更有學術境界的提煉,切不可膚淺析之。

從學習方法言,學習必須時習,即當日復日,時復時,年復年,反覆不已,老而不倦,特別是此中之習,不能簡單理解為温習,其還有演習之意,因為孔子特別要求所學必須與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結合,即學習必須與實踐相結合,不能是空洞的理論、説教。

從學習態度言,一為説樂,即必須對學習感興趣,學為樂,在學習中感覺到快樂,把學習讀書當做是一件快樂之事,有興趣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有朋自遠方來,錢穆老先生就説:學者惟當牢守學而時習之初境,斯可有遠方朋友來之樂。二為不愠,即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揚名天下,讓人知,不是為了追求功利,成為謀生手段,而是為了成為君子,何為君子,乃成德之名。

從學習重要性言,朱熹老夫子在其《四書集註》中有云: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而首篇之第一段,也是全書的第一段就將學習之要,由此可見學習對於做人做事的.重要性。孔子一生重教,孔子之教又重在學,孔子教人以學,又重在學為人之道。列此為篇首,實有深義。

從學習境界言,在此餘頗同錢穆老先生言,其曰:學而時習,乃初學事;有朋遠來,則中年成學後事;不知而不愠,達於最高境界。解之,朋之義,不僅僅是指朋友,更多所指求學者或弟子不知之義,乃指學日進,道行越深,至於別人已不能領會,就像孔子自己所言:知我者其天乎。此段實乃敍述一理想學者之畢生經歷,實亦孔子畢生為學之自述。

由此所感,《論語》的確博大精神,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此就可見一斑。

論語讀後感7

隨着國學熱潮的洶湧而至,我也通過閲讀提升自己的國學積澱和文化素養,讓自己更充實起來。閲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一書,我從中讀出了先生的謙虛和虛懷若谷,把學問做透的執着態度。特別是讀完先生對《卷二?里仁第四》的解讀,如在《里仁第四》、《月是故鄉明》、《兼收幷蓄見仁心》等篇章對“仁”的闡釋和講解,讓我更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的認識,更堅定了“仁在心,學做人”的信念。

南懷瑾先生認為“里仁”是人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要求我們重視個人修養,強化精神提煉,追求“仁”的境界。這就引導我們以“里仁為美”,讓修養、學問、做人達到智慧之境,達到真善美的境界。這就啟迪我們從以下三大方面要求自己:

樹“仁”之人生觀,做到知行合一。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只有以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待他人,以博愛之心“泛愛眾,而親仁”,能夠深刻認識到“仁德”是人之本、人之性,以仁愛作為真正的做人之道,逐漸超越血緣基礎之上的親親之愛,以無限的温暖照亮他人,逐漸讓“仁愛”作為一種品性和能力,並在現實生活中加以落實,讓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能展現出“仁”的風範,併成為一種行為的自覺。

堅信心中有愛,以仁愛之心愛人。在日常生活中,堅信“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想別人所想,以一顆仁慈之心學會關愛,做到在家愛父母、愛兄弟姐妹,在外愛朋友、愛他人,逐漸構建愛的和諧氛圍。做到以寬以待人的胸襟勇於承擔,摒棄自私自利之念內修文德。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以仁愛之心平等對待他人,以和睦相處促進團結協作,那麼怎麼會成不了真正的正人君子和仁人君子呢?

聆聽聖人啟迪,提升綜合素養。通過學習閲讀,從先賢聖人那裏學習做人之道,以“恭、寬、信、敏、惠”要求自己,真正成為“至仁之人”,以此才能行於天下。在生活工作中,以“恭”要求自己,堅持做到必恭必敬,對世界、對他人有恭敬之心,做到恭則不侮;以“寬”勉勵自己,以自然寬和之態善待他人,以寬容和美匯聚人心;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講求信用,力爭做到誠以修身,信以立世;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以敏鋭、敏捷的態度抓住機遇,能以敏鋭的應變能力力爭敏則有功;以“惠”警示自己,能以慈惠之心感動別人,發揮精神感染力。

總之,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學習中,我都將以“仁”為追求人生向善的動態的進取過程,進行自覺地地“仁道”選擇。最終,以良好的品性為保障,以過硬的本領為支撐,以遠大的理想追求為航標,以超強的主觀能動性為自覺,以恆久的“仁心”勤踐行,以推己及人之心温暖世人,温暖世道!

論語讀後感8

學海無涯,人在一生中要學會做很多東西。學做人,是最基本的,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當然是要做一個美好德行的人,像孔子一樣,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我讀了是孔子的《<論語>十二章》,文章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講了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教我們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教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從文章中,我懂得了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德行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了知識、技能之後,時常去複習它,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學習了新的東西之後,我就要時常地去複習、熟悉它,這是一件快樂的事。在沒有學習這句話之前,我從來不重視認真複習,每次上課看到同桌記筆記,我也跟着記,下課後同桌認真複習,把上課的筆記反反覆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也常跟着他一樣學,但每次考試我的成績都不如她,我常常在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如今,學習了孔子的語句,我真正理解了學習,要及時複習所學的知識。

自從真正理解這句話我才知道,原來真正理解了學習,及時複習所學的知識,而且要用心把知識記憶理解好,這樣才能越來越好,當然也不能模仿別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性格品質,讓自己成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讓我感觸最大的是“曾子日:‘吾日三省吾省,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按時複習了呢?《論語》中告訴我們的永遠是簡單而質樸的道理,孔子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德行美好的人,必須要每天都幾次反省自己本身的問題:替別人辦的事有沒有辦?替別人辦事有沒有辦好?跟朋友交友:有沒有誠實、平等、友好、關心自己的朋友?在朋友遇到挫折時,有沒有去鼓勵和幫助朋友?在朋友獲得成功時,有沒有真心的替朋友開心?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一天中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還有學會了什麼。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吵架了,我把自己關在了卧室裏,不吃不喝,放聲大哭。學了《論語》,我發現自己錯了,哭鬧並不能解決問題,反省自己本身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通過反省你可以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是別人錯了,從而反省自身,取長補短,不斷豐富完善自己,讓自己擁有高尚的品德。

《<論語>十二章》多麼讓人受益啊,在這裏教會了我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做一個怎樣的人。我們應該在學習和實踐增長才幹,在與人交往上要心胸豁達,充滿歡樂,不斷完善自我,不斷修養身心,努力成為一位品質高尚的人。

論語讀後感9

看完了《詩經》再看《老子》,一部部幾千年前的不朽經書讓我獲益,並讓我不禁迷惑;幾千年前的先秦諸子百家是如何悟到這些道理的呢?但是這些字字珠磯的作品對我來説還是有些太深奧了,咬牙讀了幾本後,我把信心全部放在《論語》上了。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彙集片酬,後來就成了《論語》。中國歷史上從漢武帝開始,尊儒學為統治思想,《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它的推崇。

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像一座大雪山,只有那些專業人士才能攀上去,其實不然。在我看來,《論語》更像一碗熱騰騰的雞湯,喝下去後讓心靈得到一次洗滌,不,應該用一次昇華。孔子的《論語》很少由長篇大論,每一則都很簡練。因為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這句短語就是最好的敍述。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身傷痕闖過來的。全世界都驚歎於我們,因為我們的一種信念,孔夫子就是一個很叫信念的人。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明信子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比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先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是啊!兵、食物都是護生的,人都有一死,還不如信念重要了。對待生活,孔子最愛顏回,他曾誇獎道:“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論語》像一位智慧老人,給我指引人生。在處世方面,子曰:“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優何懼。人以羣分,物以類聚,交友需要謹慎。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子曰:“三軍可多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讓我明白志向重要。

《論語》的真諦就是教我們過上心靈的那種生活。古人半部《論語》治天下,我想用它來洗滌心靈,修身養性跟更好罷了。

論語讀後感10

讀過《于丹論語心得》有了些思考和心得。于丹是北京大學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讀《論語》為引領,把高深的道理寓於生動通俗的語言中,抓住了論語的核心要義,剖析並展開來,結合我們當前的社會,很有説服力和感染力。對《論語》重新認識的體會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把握自我,不為外界表象所迷惑。 忠孝禮儀是《論語》對“士人”的基本標準和要求。人們對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事情是好的,什麼事情是壞的,都要作出正確的判斷。《論語》早就把這問題解決了,只是我們以前沒有注意到而已,處理好各項關係,就是要講求“忠孝”。對黨,對國家,對事業,對領導,要“忠”;對朋友,對工作,要“誠”,對父母,對老人要“孝”,對子女,對孩子要“悌”,對他人,乃至敵人,要有“禮”。把忠深深植入到心中,不是説説了事,有時候要用生命來解讀,有時候要用幾十年的苦難解讀。

二是 安貧樂道,淡薄名利思想。我們工資收入不高是多年的事實,我們都已經“習慣了”。但有的人卻很不適應,。但任何事情都有個度,超越了度,事物本質就發生了變化。“法律允許範圍內”、“違紀”、“違法”懸殊往往在一線間,有的人偏就喜歡在這鋼絲上走,思想根源上還是不能正確看待“安貧樂道”思想。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我認為人要真正獲得自在、寧靜、最要緊的就是安貧樂道。我們不排斥富裕,我們不崇尚貧窮,但如果在富貴中,要學子貢一樣,要同情、賙濟貧困的人,並且不要名利。如果在貧困中,不能怨天尤人,要有安貧樂道精神。

三是愛人猶如愛己,敬人猶如敬己。 孔子很重視日常生活中的禮節。當做官的人,穿喪服的人,還有盲人路過他面前,他一定要站起來;如果他要從這些人面前經過,他就小步快走,這表示對這些人的一種尊敬。現代人一般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關愛、得到他人的尊敬。但自己付出了什麼呢?卻很少去思考。自己心中沒有別人,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特別是生活中本來有諸多不如意的人,憂患多於歡樂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愛,並對他人的付出。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顆誠敬的心,真心讚揚他人,真誠對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對待不友好的人,要“以德報恩,以直抱怨”。用《論語》精神指導我們的行為。

論語讀後感11

合於天道,即是最好的與天地神祇相通,天地鬼神自然庇佑。禱爾於上下神祇,只不過是低端做法了。中國古人對神的建構,是基於人為主體的,神格服從人格。所以神祇降福,不是依據人對神的迷信、供養,神格可以被理解,不是暴戾無常的。關於中華文明中鬼神觀念的話題,在7.21已經聊過,此處不再贅述。人與神之間互認的價值在德性上體現。“鬼神非人實親,唯德是依”、“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孟子説: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所以死生禍福疾病窮通,不是隱祕的力量所至,實則是人自已德性行為所致。所以孟子説:“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詩》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尚書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遇到困難,求助鬼神,這是心力不足,志向不堅之人常做的事。子路登堂而未入於室,張居正説:“蓋疾病行禱雖弟子事師迫切之至情,然不達於人鬼之理,機電溺於禍福之説,惑亦甚矣。”。有諸?是指請禱之事,是否有古聖賢同類事件的依據。誄,是敍述死者事蹟表示哀悼的文章。古人注中,有認為誄當為讄。讄,指古人行善積德,以文求神佛保佑、降福的儀式。孔子所尊崇的先賢,除了堯舜禹湯文王武王之外,大概是周公了。因周公建禮作樂之功,輔弼周王之忠義,以至於常常夢見周公。《尚書金滕》卻記載了周公向太王、王季、文王的祈禱,願以身代武王去死的故事。周公祈文,以自已多才多藝,請以自已代替武王去死,而到另一個世界更好侍奉先祖,沒多久武王病就好了。這或許是與湯武從天受命,以革命的形式獲得政權,同最理想的受命於人,從禪讓獲得政權不同,文化建構尚未健全,而心理上有巨大壓力所致。

子路請禱的思維,是以世俗福禍為念,懺悔改過,以祈避凶趨吉。以此思維,遷善改過,鬼神見之而喜,賜福於人。孔子遷善改過,博施濟眾,豈不比以禍福為念頭而產生的悔過之心,可謂是禱之久矣。加之夫子行道,個人禍福也無法影響行道之決心,禱之無所增益。

另,夫子於人世間行道,人世間的秩序不宜過多引入怪力亂神之説,所以以此教弟子世人。

夫子敬鬼神而遠之。盡人事,而安天命。所行之事,皆身體力行而求諸,不希求於他者。人有急難,常禱於天。然天自有天道,豈因堯桀而存亡。夫子盡心儘性,德合神明,若比於禱也。

論語讀後感12

孔夫子以前説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説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向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説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正因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資料,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説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髮奮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能夠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此刻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適宜。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着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着對於生命好處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着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着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禮貌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閲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能夠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能夠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讀後感13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沉澱在一本散發着油墨書香的《論語》之中,任憑他在歲月的風箱裏被剝落的斑駁朱漆,任憑他在時間的長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這其中的靈魂所包含的所有美麗文化都以他安詳的姿態靜靜的躺在那泛黃的紙張上。像陽光,播撒我心中知識的種子;像雨露,滋潤我向善的靈魂。

在《論語》中我看見一個個靈魂,一個個穿梭於“仁”、“學”、“君子”與“小人”之間的靈魂。我還看見了一個“君子坦蕩蕩”的孔子,一個“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的孔子,一個“剛、毅、木、訥”的孔子,一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孔子,一個“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個……孔子是很講究學的,在他的《論語》中就有學而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學”與“思”之間的相輔相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學習態度才會進步;“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告訴我們其實學習也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告訴我們要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地治學;“温故而知新”告訴我們學了就要重新再複習一遍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陶行知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的優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每一個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夠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教導我們,使我們更上一層樓。我們要多向我們身邊的所謂平凡人學習他們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樹叢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邊許多的植物滋養下茁壯成長,並且長成一棵堅韌不拔的大樹。樹之所以高大,因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偉岸,因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壯闊,因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閃光,因為有了那些所謂的平凡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是中華文明的匯聚,是一位諄諄教導的老師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事的道理,更是引領我們向上的階梯。

論語讀後感14

這學期開始,我們複習背誦聞名中外的《論語》。這次我以本書中的人物為線索,再次和學生們一起梳理這本書。

還記得暑假裏,每每心情煩躁,便提筆書寫《論語》。看着一個個字符從筆下流出,莫名地心安。對於我來説,這是繼李子柒視頻之後,又一部心靈“治癒系”作品。我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率性、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是一種怎樣自由灑脱的精神。是啊,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裏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當然,也有可能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所以,孔子告訴我們,在學習中定要把握好“學”和“思”。

這時,我自然地想到了曾子説的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説:我一天中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夠不夠盡心呢?與朋友交往夠不夠誠實呢?老師教的知識夠不夠熟練呢?背誦着這句話中,我想到了自己。我總是立志要每日寫隨筆,卻總是虎頭蛇尾,真是慚愧。以後,我一定要堅持下去,也要像曾子説的那樣每日反省,努力遇到更好的自己。我還要繼續誦讀《論語》,牢記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仍可指引我們如何謙虛為人,如何做學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明確告訴我們: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辦公室吧。在這個近40人的大家庭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作文大師……多向我們身邊的榜樣學習,慢慢地自己也會優秀起來。即使優秀如組長,遇到電腦上的事情也向年輕人詢問,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更優秀的人。

感謝《論語》,讓我靜以修身。未來可期,我們一起努力。

論語讀後感15

《論語》中還有另兩處相關的記載,我覺得更為重要。一處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這裏的兄弟可以做“朋友”理解。我覺得,這一段語錄對我們自身提出了要求。友誼是需要雙方共同建立的,我們不能只要求對方符合自己的要求,還要使自己能羣,能讓人接受。要做到這一點,恭敬有禮是基本的條件。此外,這段話還擴大了選擇朋友的範圍,提出了與人交往應有的氣度。我覺得子夏是相當有胸襟的。當一個人能夠自立於天地之間,視野已達到一定境界時,什麼人不能容我成為他的朋友?同樣,當一個人能夠自立於天地之間,視野已達到一定境界時,什麼人不能成為我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線,“四海之內皆兄弟”。這一點可以和另一處對讀:子夏之門人問交友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張)

所以我們必須在繼續孔子的思想道理的同時也要學會變通學會改進。就拿最簡單的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來説,或許在古代或是很久以前它是人們行事的一個準則,不管任何事都得像這句話所要表達的一樣。可是在當代這個社會中,這句話就不能這樣用,我們要根據不同場合來靈活的運用它。因為現代社會也流行這樣一句話“説謊不對,可是有時候善意的謊言卻遠遠勝過説實話”。

當然孔子的這句話在以前主要是運用於學習中,但是生活中的學習也是一種習得,這句話同樣適用,只要我們會用。還有像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説:“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並且經常記在心裏。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興奮,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懼怕。”我覺得這句話前面説得很好,我們是應該記住父母的年齡和出生日期之類的,這樣我們才能在他們生日的時候不至於忘記而讓他們感到很難受,這也是我們作為子女盡孝的最好時機。可是後面的一則以喜,一則以俱,在我看來就沒那個必要。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與死,只不過是晚與早的問題而已。我們沒不必要為這種很自然的事情而擔憂,只要我們能夠讓父母的有生之年過得舒適健康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