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週記模板彙編9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轉眼一週又過去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鍊自身,這時候,最關鍵的週記怎麼能落下!但是週記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週記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中秋節週記模板彙編9篇

中秋節週記 篇1

中秋節也叫八月十五,是個月圓之夜。在家鄉過中秋節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可以吃到很多的水果和月餅,其實中秋正好也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也不缺吃的了。但是那個時候像香蕉、葡萄等不是本地產的水果還是很難吃到的。中秋節前一段時間商販會來村子裏叫賣,家家才會多少買一點等到中秋節吃,有時我們嘴饞的到不了中秋就吃完了。

中秋本來就是慶祝秋天收穫的,想想這天人們應該高高興興,買一些好吃的,好好過節。可是家鄉人們卻不太是想象的這樣,因為是收穫的季節。人們都忙着收秋,一時也不想錯過收穫的時間。所以中秋這天家鄉的人們還是很忙碌的,該做什麼農活做什麼,一點也沒有過節的意思,直到傍晚的時候人們陸續回到家中才開始準備月餅、飯食和水果。

因為忙了一天所以過節的激情也不是很高,所以這天只是孩子們的樂園。我們聽完飯和月餅之後就來到場院裏,場院裏堆滿了各家準備脱粒的莜麥、黃豆、紅豆等。有的堆的還特別的高,我們在裏邊玩呀,捉迷藏,打仗等,這些活動相當有意思。

一次,在打仗的過程中不知道是那個傢伙把石頭當子彈的扔了出來,把一個孩子頭給打了個大包。這才在這個孩子的哭聲中結束了中秋之夜。

中秋節週記 篇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之日共團圓。中秋節的晚上,我們全家人來到人工湖賞月。

終於夜幕降臨了,我看到一個明亮的月亮從山坡上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的穿過一個一個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着、升着,突然,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淺了,然後又變白了,白了!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了。圓圓的、亮亮的,它是那樣的可愛、那樣的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突然發現我身邊的人工湖和平常相比有點不同。我往湖水裏一看,裏面還有一個小而朦朧的月亮呢!它跳躍着,像一個淘氣的孩子在玩蹦牀。一陣微風吹來,水面上泛起了波紋,像一堆碎銀灑在水面上。

聽媽媽説,在西漢年間,人們每年這個時候都祭拜月神,希望月神能夠保佑他們來年能五穀豐登,過上好日子。中秋節作為節日,早在唐朝、宋代就盛行起來了。中秋節有許多美麗的傳説:《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中秋節賞月、吃月餅更是必不可少的習俗。

賞月的人們歡聲笑語從遠處不斷傳來。我都有點醉了。

吃着月餅,講談着幸福。“花好月圓人團聚,我與家人共嬋娟”,呀!我也會作詩了。

中秋節週記 篇3

中秋佳節,農曆的8月15日。每逢中秋,亦逢團圓之際,這便引起人們的萬種情。有團圓的歡樂,有分離的悲怨,有不能相聚的煎熬……

中秋佳節的到來,人們祭月、觀潮、猜謎、賞桂花、玩花燈……一系列活動都與這個節日有着密切的關係。

中秋節,人們吃月餅,喝桂花酒,都代表着中秋佳節的美好意義——家庭的團結與幸福!

月餅,圓出了人們團圓的期盼,圓出了人們家庭的美滿,圓出了8月15那晚圓圓的月亮。

圓月之下,萬家燈火照亮,全家人圍在酒席旁,笑聲伴隨談論聲飄出屋外,圓月映照着這一份美滿快樂的思緒。

而有的人,只能望着明月,似乎看見家人久違的笑臉,若隱若現,含着淚笑着,想着……如同詩人“把酒問青天”。另一種情也油然而生——憂傷,傷感,痛心。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佳節萬種情。

中秋節週記 篇4

抬頭仰望夜空,漫天星光璀璨,像是一顆顆最珍稀最寶貴最明亮的明珠被人從海底撈了上來鋪散在九曲仙宮中,精心的佈置點綴於滿弦弓似的皓月側畔。

十五的月亮總是那麼圓,那麼明亮,好像是把一個巨大的並且會發光的白玉圓盤高高地掛在天空,她的光芒也永遠總是那麼的柔和而曼妙,今晚的月圓更像是聚斂了所有的温柔和光彩。

圓圓的月餅也如一輪輪小小的明月,被人從高天之上摘下來放入這晶瑩光潤的圓碟中。

大而香甜的香蕉,紅豔而清脆的蘋果,如珍珠般圓潤的葡萄,還有甜如春蜜的蜜桃,爽甜可口的大西瓜……各種新鮮的水果似朝奉般恭聚於月餅周圓。

每年的中秋節,無論離家多麼遠的人也總是要趕回來和家人一起過中秋。在桂花樹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月餅,看花賞月,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嘮嗑,一片歡聲笑語,一片幸福祥和的氣氛。

中秋節週記 篇5

我們家每天過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們家忙碌起來,媽媽讓帶我去買東西,走進超市,裏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月餅,聽到門口的叫賣聲,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中秋節到了。

我們回到了老家,老家還是原來簡陋的樣子,但我已經習慣了這樣在老家過節。我的小姑回來了,舅爺、叔叔都回來了,我們吃飯的時候,我和小姑在一起討論星期日的趣事,談論着自己的成績,叔叔一直在説他在外地打工的事情,我們都聽得很認真。

吃過晚飯,在中秋節裏怎麼能少得了賞月呢?媽媽和爸爸搬出來一個小桌子,因為是中秋節,總不能讓爸爸累着呀,於是,我和小姑擔當起做零食的職責。我拿起鍋,用麪包把香蕉包起來,放在油鍋裏炸成香蕉派,我把香蕉派盛出來,拿起筷子就要吃,一下子燙到了嘴。“小心燙着了吧!”這句話又在我的耳邊響起。我望着天上的月亮,好像上面有人在説話一樣,看着天邊的星星,我突然想起了一個人,就是我的堂姐,她在鄭州上學,香蕉派還是她教我的呢!我想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吃着香蕉派,望着天上的月亮呢?

雖然這個中秋節和往年一樣,但她沒有回來,總覺得這個中秋少了點兒什麼……

中秋節週記 篇6

今天六點,不用媽媽爸爸叫醒,我就自己醒了,媽媽也醒了。媽媽告訴我:“這叫生物鍾”。因為一個星期上學已經養成了這個時間起牀的習慣。

一早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中醫,路有點遠,媽媽還開錯了一段路。到了診所等了很久。我就坐到駕駛座學爸爸媽媽開汽車,等着看病也不覺得無聊了。

在等看病的時候,我還和爸爸媽媽説了這個星期班級裏面的很多趣事。比如,有小朋友吃飯是一粒一粒數着吃;有的小朋友上課做小動作被李老師罵了,老師説完他還是繼續開小差;中午吃飯前上廁所洗手的小朋友特別多,我們校長還會來維持秩序;還有有一天男廁所漏“雨”……

媽媽説生活在於發現,每天才會不一樣,才會有趣好玩。

中秋節週記 篇7

為了迎接中秋節的到來,我和媽媽決定親手製作一個燈籠。可是做燈籠我從來沒有嘗試過,於是媽媽在網上找了一個教程給我作參考。我仔細一看,這不是做南瓜燈的教程嘛,於是我説到:“媽媽,為什麼中秋節做的是南瓜燈啊?”媽媽回答説:“這不是為了別出心裁嗎?”好吧,這可真是“別出心裁”。

南瓜燈的做法很簡單,需要用到橙色、綠色的卡紙兩張,膠水和剪刀等。我和媽媽分工明確,媽媽負責剪紙,我負責南瓜燈頂部和底部。我和媽媽幾乎是同時完成的,再把它們拼接起來,瞧!一個完美的“南瓜”燈籠就完成了。

學校為了慶祝中秋節,也舉辦了“圓月節”猜燈謎活動。“圓月節”當天下午,猜燈謎活動開始了。我和我的小夥伴興奮地來到我們的“場地”,看到各式各樣的燈籠間,都帶着一個又一個的燈謎,我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經過我和小夥伴的聰明大腦的思考,我們一共獲得了28張獎票,每人換得了兩份獎品,真是開心。

時間飛快地向前奔跑,轉眼間活動結束了,我知道中秋也即將來臨,我很期盼我們一家的團圓,就像中秋的月亮一樣。

愉快的一天很快就結束了,通過有趣的活動,學生們充分了解了中秋節里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20xx年博羅育英學校國小部的“圓月節”活動,讓孩子們在幸福和快樂中真切感受到傳統節日的魅力,也將傳統文化的種子種到了孩子們的心田。

佳節之際,祝大家幸福團圓永安康!

中秋節週記 篇8

每年中秋節的夜晚,和爸爸、媽媽嗎、爺爺、奶奶圍坐桌前,品嚐着滿桌的美味佳餚,享受着親人團圓的天倫之樂,

我感到生活是多麼幸福。但是,今年的中秋節,我卻過得更有意義。我在教室裏和老師、同學、阿姨一起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節日。

那天是星期一,老師、同學緊張地忙碌了一個下午,一切準備就緒。課桌圍成了圓形。每張桌子上都擺滿了石榴、糖果、瓜子、月餅等食品。黑板上"中秋月兒圓"的版畫給我們的教室增添了喜慶的氣氛,教室裏的燈光顯得格外明亮。

六點整,聯歡會正式開始。薛春明、建宏赫兩位小主持人走上台,他們笑容滿面,聲音甜美,一段精彩的台詞拉開了聯歡會的序幕。

首先是同學們齊聲朗誦蘇軾的《水調歌頭》,同學們深情的朗誦,把老師和幾位阿姨都陶醉了。接着,男、*分角色合誦《少年中國説》,那雄壯有力的聲音在教室裏迴盪,那少年的豪情也在我們心中激盪,朗誦到*時,老師也情不自禁地加入我們的朗誦。

緊接着,同學們一個個爭先恐後的上台表演。那些多才多藝的同學這回可大顯身手了,一首首優美的.小提琴曲,悦耳的葫蘆絲,悠揚的笛聲,讓同學們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

該我和好友趙晨靜上場了,我們兩人是表演小合唱《讓我們蕩起雙槳》,一上台,我們都有點緊張,我們的心怦怦直跳,像懷裏揣了個小兔子似的,雙腿不由自主的打哆嗦。看着老師和同學們鼓勵的目光,我們深吸一口氣,努力使自己慌亂的心鎮定下來。開始唱了,剛唱了兩句,我就不緊張了,我還像個小演員似的,神態大方,隨着甜美的歌聲,翩翩起舞,趙晨靜動作也很自如,笑容很甜。台下的同學們給我們輕輕打着節拍。"咔嚓"老師為我們拍下了最精彩的瞬間。我們的歌聲剛落,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我心裏美滋滋的。

隨後,又有許多同學上台表演了節目,有讓人捧腹大笑的笑話故事,還有現代舞,相聲等,節目精彩極了。看到同學們興致這麼高,老師也很高興,紀老師給我們唱了一段豫劇,班主任*也給我們唱了一首自己兒時的《禮貌歌》。教室裏掌聲連連,我們幸福的笑聲飄出窗外……

中秋聯歡會過去很久了,但我記憶猶新,我不能忘記那個充滿歡笑聲的夜晚,不能忘記學校領導給我們這些身在異鄉的孩子送來的關懷,更不能忘記那次聯歡會上老師和同學甜蜜的合影……

中秋節週記 篇9

中秋節到了,吃月餅的時候也就到了。來到超市,架子上的月餅琳琅滿目,一盒盒月餅包裝精美,包裝上印着着許多漂亮的圖案和文字,如嫦娥奔月,如吉祥如意等等。月餅的種類很多,有冰皮月餅,有蛋黃蓮蓉月餅,有水果月餅……讓人看了直流口水。看到這些月餅,我想到了一個故事……

那是我第一次吃月餅。當時,我還不知道月餅是吃的點心,以為是一個玩具,所以當我接過爸爸給我的一個棕色的月餅時,非常好奇,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上左看右看。月餅圓圓的,上面刻着美麗的圖案和”吉祥如意“四個字。哦,這月餅是是跟爸爸的印章一樣,可以蓋出漂亮的圖案呢?我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進了房間,拿了爸爸平常蓋印章的印油,然後把月餅壓在上面,月餅變扁了,我想,月餅怎麼真麼軟?不理他,繼續。我又拿了一張紙,把月餅壓在上面,有一些碎粒掉在了紙上,但是圖片還是有模有樣。我興奮地拿着蓋了印泥的紙片給爸爸看。爸爸笑了,説:”兒子,怎麼做的啊?“

我自豪地説:”爸爸,我用你給我的月餅印的,圖案好看嗎?“

爸爸大吃一驚,説:”兒子,把月餅給我看看。“

我回了房間,拿了月餅給爸爸看。棕色的月餅沾滿了藍色的印泥,已經變形了,兩側還可以看到幾個清晰的指印。

爸爸拉着我苦笑不得,説:”兒子,月餅是拿來吃的,不是用來蓋印章的!“

”啊?“我的臉上充滿了驚訝……

如今,我已經慢慢長大了,拿月餅當印章的傻事我再也不會做了,只是每當中秋來臨吃月餅時,童年就又浮現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