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元宵節的作文3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元宵節的作文3篇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八月十五看月,正月十五看燈。

一個是明亮完滿的寒煙,極寧靜亦極悽美,另一個則是天上地下星光燦爛,紅火而熱鬧。那是春節的壓軸菜,春節一口暖融融火辣辣的長氣吹到元宵,終於飄飄灑灑地佈滿街市,變成最終的狂歡。

人們把自己的心情做成燈飾,掛到各家門前,在這種日子裏,沒有高山流水,沒有陽春白雪,沒有平平仄仄的唐詩宋詞,沒有清清苦苦的佛家禪意,有的只是燈籠,燈謎,新掛不久的春聯,漫天絢爛的煙花,大紅大綠,明黃亮紫,有的只是無數俗人到極點的笑意,只是平平淡淡老百姓的歡樂。這是大眾的節日,沾染的是紅塵的色彩。

一直想看遍各種地方在元宵節那天放出的河燈。可能是素白的紙質蓮花,也可能是揚帆的紙船,內心卻是流着淚的紅燭,盈盈燈火搖曳一路,盞盞順流而下,隨風而去,最終將柔弱的祈禱彙集成令人肅然起敬的美麗震撼。靈魂彷彿被燈火灼燒着洗滌過了,無人高聲喧譁,只是默默的,以笑到極致而衍生出的'悲哀與感激望着面前的一切。在旁觀者眼中,這可能是平凡人最耀眼的行為藝術,但在平凡人心裏,這是他們與信仰中的神明交流的最好方式。

當古老的起伏儀式隨着每一寸水路蜿蜒纏繞在城市之間時,有沒有誰在無人的地方唱起了沒有歌詞的歌?

提到元宵節,不能不提的便是元宵。細膩綿軟的糯米糰,靜靜地裝在白色的瓷碗中,襯着白色的湯,倒映了滿室燈光。用筷子頭輕輕挑開,同樣柔軟的餡便從那小口中點點流出,擴散為一個愈來愈大的異色的圓。黑芝麻香甜滿口,豆沙甜而不膩,水果餡流出各種顏色的想象,果香卻純粹地駐留在脣齒之間。小孩子在燈下比湯圓更加可愛純潔的笑容便如那小口一般徐徐綻開了。他們的快樂,是節日裏最美麗的燈光。

元宵節後,假期也便結束了,可很多人們顯然還停留在節日的餘暉中,心如湯圓,綿軟甘甜,眸如燈火,温暖明晰。是一年的好兆頭。

更多的人,則會在忙碌的閒暇時後翻一翻日曆,計算着下個元宵節來臨的日子,然後微微歎一歎,不知是應高興狂歡的再次臨近,還是感慨時光飛逝不為人駐留呢?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元宵節晚會上,我和家人一起去青穎公園看一年一度的燈展。

還未進公園大門,目光就被門前號稱“天下第一燈”的巨型燈——“龍鳳門”吸引住了。那是一個亭子形的大燈,八根柱子上分別盤繞着四條青龍、四條金龍,燈的最上端是“二龍戲珠”的圖案。燈的右上方,有一隻雄糾糾、氣昂昂的大公雞,它有着火紅的雞冠,圓而有神的眼睛。它正“撲閃”着“翅膀”“打鳴”呢!大有“雄雞一唱天下白的感覺”

進大門向右看,是“十八羅漢”。莊重典雅的如來佛祖端坐羅漢中間,真是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向左看,是“龍燈送福”一個昂首擺尾的巨龍!龍背中間,是一個大大的“福”字,“福”字的左右兩邊都是紅鯉魚、大壽桃和金元寶,象徵着福、祿、壽、喜“四喜臨門”。再向前走,還有“大鵬展翅”、“桃園結義”、“常回家看看”、“螳螂撲蟬”、“森林酒吧”……火樹銀花,鞭炮聲響,觀燈的人笑着,指着,如痴如醉,彷彿走進了仙境一般。要問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花燈,還是“糊塗官”和“花果山”。

瞧!那邊還有唱戲的。遠遠看去,只見舞台上跪着兩個人,一個正哭天喊地叫屈,另一個則鎮定自如地跪在那裏,好像這場官司他贏定啦;旁邊的衙役雖知道那個哭天喊地的人是冤枉的`,但又敢怒不敢言;坐在椅子上的縣太爺正悠閒地看着那個叫冤者;站着的師爺正眯着眼看着他們;想必他們收了不少好處,才如此對待這個喊冤者。走近一看,啊!原來是一組名叫“糊塗官”的花燈。製作者的精湛技藝一定會讓你油然而生敬意吧!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十四夜的石浦街頭,人山人海,前方帶頭的是滾龍燈隊,記者看到不少人爭着觸摸龍頭、龍身、龍尾,有些年長的漁民紛紛抱着孫輩在龍身下穿行。漁民陳善本説:“十四夜穿龍身寓意着一年沒病痛,這是石浦的習俗。”龍燈隊、魚燈隊、漁鼓隊等數十支民俗隊伍魚貫走上街頭,數萬名羣眾拎着各式各樣的魚燈,跟隨着財神、觀音、八仙等流光溢彩的“抬閣隊伍”踩街巡遊,大街小巷人如潮湧,熱鬧非凡。

舞魚燈已成為當地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間習俗,元宵節上的魚燈都是漁民自己親手製作而成。對漁民來説,風調雨順、魚蟹滿艙是他們的最大追求,而魚又與“年年有餘”“富足有餘”諧音,由此魚便變成了漁民心中吉祥、幸福、美滿的象徵。

石浦元宵節不過“十五”過“十四”。石浦“十四夜”鬧元宵活動由當地羣眾的魚燈隊、馬燈隊、龍燈隊進行踩街、巡遊的表演形式組成。除了在十四夜過元宵節外,石浦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元宵節不吃湯圓吃糊臘。農曆正月十四的晚餐,石浦每家每户都會做糊臘、吃糊臘,吃了十四夜糊臘,寓意新的一年會聰明、做官、發財。由此小孩子們會自帶碗筷,在十四夜走上七户人家要“糊臘”,主人笑臉相迎每人一瓢,串門越多越聰明,討糊臘的人越多,主人家越會發財。

據石浦文化館蘇文偉介紹,傳統的石浦十四夜活動有吃糊粒羹、走十四、掛燈、看新媳婦、扮故事等十幾個內容,場面熱鬧非凡。隨着時代的變遷,石浦十四夜傳統元宵活動只保留下了走十四、吃糊臘羹等經典內容,後來又隨着時代變化增加了民俗隊伍巡遊、掛魚燈、放焰火等內容。最初有馬燈隊等三四支隊伍踩街巡遊開始,發展到現在的抬閣隊、船燈隊等25支民俗文化隊。

據瞭解,十四夜作為石浦鎮一項重要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該鎮積極鼓勵和支持羣眾性文化活動的開展,加強對隊伍的聯繫指導、管理服務和扶持發展,加強對活動組織和服務安全保障。並劃撥專項資金,確保項目、隊伍等的資金需求;人才保障上,該鎮還積極挖掘本地人才,建立人才庫,充分發揮紮根基層的鄉土文化能人、民間文化傳承人特別是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積極性,由他們帶動培養一批基層文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