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元宵節作文7篇【精選】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作文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的元宵節作文7篇【精選】

元宵節作文 篇1

今天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宵節有很多的習俗:有吃元宵,賞月,看冰燈,看煙花。在我們黑龍江最盛行的是看煙花。

今天晚上5:20,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下了樓,我們隨着人羣來到了體育場。突然一聲巨響煙花在天上炸開了花,天空頓時熱鬧起來:有的像一張張笑臉,正在對我微笑;有的`像參天大樹,高聳入雲;一枝枝向日葵,在天空綻放開來;有的像瀑布一樣,從天空中傾瀉下來;有的一開始像一朵菊花,慢慢的菊花的花瓣向下垂,變成一棵垂柳......

煙花放完了,我和爸爸媽媽回去吃元宵,看元宵晚會去了。

啪的響聲,到處是爆竹的硝煙味兒,到處是歡樂的笑語,到處是新年的祝福。

元宵節作文 篇2

今天,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日子。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大家興致勃勃在街上轉來轉去,都不覺得煩。

今天一早,我和爺爺、奶奶、爸爸、姐姐,一塊去轉街,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都開開心心,臉上都露出了滿心的喜悦。

大街上什麼都有,舞獅子的、賣小吃的、賣玩具的,都在樂呵呵的,不為大家不買自己的東西而傷心,也不為大家買自己的東西而不認識自己是誰了,大家都沒有這樣,因為這是元宵節,不能不開心,既然迎來了這個節日,就開開心心的玩,不用擔心任何事情。

大街上到處都是人,沒有一輛車,我們看見了賣燈籠的,他(她)們忙得不亦樂乎,他們賣的十分漂亮,是我情不自禁的想買一個,可是我沒錢啊!嗨!還是好好看這些美麗的景物吧!

元宵節是應該吃元宵的,可是這個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呢?就讓我為大家講一講吧!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命名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作文 篇3

春節剛過,迎來的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一大早,鞭炮就“劈劈啪啪”的響,吵得我沒法睡,只好起牀,空氣中充滿了難聞的火藥味。

“快點,搓湯圓了,搓湯圓了。”奶奶大聲喊着。

我和小夥伴們洗完手,坐在桌子旁準備開始搓湯圓。奶奶真會搓湯圓,她先用糯米粉和水揉成一個大面團,然後用右手捏了一個小麪糰,放在左手上面,用手心輕輕地搓了一下,把它壓扁,用湯匙在盆裏拿了一些芝麻餡,用手輕輕地裹在一起,再搓成一個圓圓的湯圓。小夥伴們按照奶奶的方法搓了一個又一個,大家一邊搓一邊你一言我一語地聊了起來,慢慢地盤子裏裝滿了一粒粒水靈靈的小胖子。湯圓搓好了,小夥伴們都變成了不是小花貓,就是白鬍子老頭,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哈哈大笑。

湯圓一開鍋,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香味,我乘了一碗,舀起一粒輕輕一咬,甜甜的.芝麻餡就流了出來,可好吃了。

時間過得真快,晚上,老人們都去社廟前看莆仙戲,我和小夥伴們跑到院子外去看熱鬧!只聽見社廟那“咚,咚”的鑼鼓喧天,一聲高過一聲,社廟前戲台上有演莆仙戲的,台下有扭秧歌的,有唱小曲的,有放煙花的,好美啊!五顏六色的煙火照亮了整個天空。

真是一個歡樂、熱鬧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篇4

過了春節之後,小孩們就會盼望元宵節的到來。

我們這兒過元宵節都要吃湯圓、餛飩,象徵着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吃完晚飯後,就會發現田埂上,小路邊,到處都是星星點點的火把,孩子們跳躍着,呼喊着,奔跑着……這也是我們這兒的風俗:在一根竹棒上捆上柴,點上火,在自家的田頭甩着火把,嘴裏唱着歌謠:“點點柴,大發財……”

一把把火焰燃燒着,在田野裏遊動,像一條條火龍。大人們都會在村頭,在田邊看着我們玩“點點柴”,臉上洋溢着幸福快樂的`笑容。或許在你看來,這只不過是農村野孩子玩的土把戲,可是它包含着農民對新一年收成的美好企盼,是一種別具農村特色的祝福方式。

節目,一個接一個。這不,剛從田裏回到村子裏,就聽得村中心傳來鑼鼓聲,禮炮聲。調龍燈開始了!只見十來個身體健壯的男青年舉着長龍燈,龍身通體發亮,龍珠引路,珠動龍隨,龍身蜿蜒遊走。這可全靠舞龍燈人的本事,瞧,他們隨着鑼鼓聲,一招一式整齊有力,配合默契。禮花在空中綻放,五彩繽紛,爭妍鬥麗,整個村子火樹銀花!哇,好美的夜晚。深藍色的天空五彩斑斕,禮花如綵球,似雪花,像流星雨……天空光彩奪目!

淳樸的歌謠,遊蕩的火把,喧天的鑼鼓,舞動的龍燈,絢麗的禮花,把元宵節“鬧”得一片歡騰!

元宵節作文 篇5

今年的元宵節,我們一家是在奶奶家過的。奶奶提前就對我們説過:“元宵節是很熱鬧的,因為元宵節我們老家有這樣一個風俗習慣。”大街上掛着許多好看的花燈,我聽着就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過了大年就眼巴巴地盼着元宵節快些到來。

元宵節終於盼到了。晚上,我吃完飯就帶這妹妹蹦蹦跳跳去看燈。我們一口氣跑到大街上。喝!燈真多啊!這裏來一條“龍”,那裏來一條“龍”,扭扭擺擺的`滿街都是,五彩繽紛,鮮豔奪目!看的人也真不少,不説是人山人海,卻也擁擠不堪,熱鬧極了。

只見那些龍燈張牙舞爪地時而降下,時而騰起,有時“龍”的肚子幾乎都碰到地面了,卻又一躍而起。這樣不斷上下翻滾,真是姿態萬千。我的眼睛跟着上上下下,簡直應接不暇了。

看啊,那邊還有獅子燈。那獅子就像活的一樣,它那兇惡的樣子,一眼看去,真能嚇得你後退三步;然而,它那笨拙的體態,又使人擔心它究竟如何,可是當它舞動起來以後,卻是那樣靈活,十分可愛,只見它張開口,兩眼裏分別裝着的手電筒,炯炯發光,露出一副百獸之王的神態,球燈閃到哪裏,它就撲到哪裏。甚至還做了一個“臉朝大地肚向天”的“翻肚”動作,引得人們喝彩不迭。

這一夜,到處都是“咚咚鏘鏘噼噼啪啪”的聲音,到處都飄散着爆竹的硝煙味,到處都洋溢着歡歌笑語;遊動的燈籠和閃爍的電燈匯成了一片燈海。這個元宵節過的太開心了。

元宵節作文 篇6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這天晚上,我、爸爸和媽媽,來到鳳凰廣場觀燈會。

遠遠望去,廣場上一片熱鬧的景象:人山人海、一盞盞美麗的花燈有動作,也有神態,形態逼真,惟妙惟肖。一朵朵煙花“吱吱”地飛上天,在天空綻放出一朵又一朵的彩花,還有流星,很漂亮。

我們首先來到城門面前停了下來,站在高大的城門下,望着插入雲霄的`柱子,高大壯麗,可逼真了!

城門後面有一些活蹦亂跳的金魚,金黃金黃的,似乎能勝過任何金色的光芒,引起遊人的一陣陣驚歎。

再往後,有一些張牙舞爪的龍。金色的鎧甲,精緻的龍頭,栩栩如生。

一路小跑,我們跑進了草坪。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畫人物進入了我的眼簾:喜羊羊、懶羊羊、沸羊羊、美羊羊、灰太狼、功夫熊貓,一個個動畫人物好像在走動,生動極了。

花燈除了這些還有很多,説也説不盡,不過都有共同特點——美麗。

元宵節作文 篇7

今天,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日子,那就是我盼望已久的元宵節。在元宵節裏,有眾多的歡慶活動,其中之一就是舞龍舞獅慶元宵。

於是,今天母親就帶我去沿江大道看舞龍舞獅。在歡聲笑語中,我和母親一會就來到了沿江大道表演的地方,只見一隻白獅和一隻黑獅正在舞蹈,一會兒跳躍,一會兒轉動,一會兒站立……突然,雙獅從口中吐出一副對聯,觀眾拍手叫好。

緊接着羣龍出陣。紅的,綠的,金黃的……一條條長龍在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中,盡情地舞起來了。看,五顏六色的蓮花船搖來了;穿着花花綠綠的秧歌隊也扭過來了;長鬍子的財神爺拿着金元寶也款款而來;大頭娃娃也眯着眼裂着大嘴笑着來了……

最令人捧腹大笑的是“司老爺查街”。司老爺是個滑稽人物,打扮像戲曲裏小丑,翹翹的鬍子邊有顆大黑痔,手拿一根長長的煙桿,坐在一根長長的竹杆上,旁邊吊一隻便壺,由兩人抬着,後邊還跟着兩個拿掃把的跟差。隨着竹杆的上下晃動,司老爺也抖動起來,可笑又可愛!

沿江大道上人山人海,據説光長龍就有70條,整條街成了表演的海洋,也成了拍照的海洋。瞧,街兩旁的.觀眾你擠我湧,高高舉着手機,照相機或攝象機在拍照,演員們很配合的作着各種姿勢……

獅子歡快地跳躍,長龍威風地搖擺着,美麗的採蓮船划着,鑼鼓咚咚聲,鞭炮噼裏啪啦聲……整個沿江大道舞動着元宵節的快樂。

今天,真是一個不一樣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