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週記模板七篇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一週的經歷,可以助長我們的閲歷,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週記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週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週記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週記模板七篇

端午節週記 篇1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吃粽子,人們把摘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淨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在我們這裏每到端午節時,家家忙着打掃房屋,採來新鮮的葦葉調好粽子餡,各種各樣的,有鹹肉的,蛋黃的,紅豆的,松仁的,蜜棗的……真是饞死我們這些小孩子了。

今年的端午又會有什麼好玩的事呢?其實節日都是用來祈福的,人們都會借節日的機會祈禱國家,小家,家人們平安幸福,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強盛!

端午節週記 篇2

今天是個快樂的端午,媽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我們的目的地是去大福源,我們先來到買吃的地方,媽媽和奶奶買了許多我愛吃的東西:桃子、香蕉、果凍、蝦條、沙琪瑪、各種口味的粽子、魚頭、雞腿等等,我可高興了!

然後,媽媽和奶奶帶我去世宇娛樂城裏玩遊戲機,我玩了賽車、和田咚的打鼓、幸運機等,我們還得了許多票。玩完以後,媽媽和奶奶帶我去吃飯。我吃了一些小菜、雞腿、米飯、木瓜生魚湯,我吃得很飽,還喝了一些蔬菜汁和橙子汁,就更飽了。最後,媽媽、奶奶和我就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我覺得:今天可真是個特別開心又非常難忘的端午啊!

端午節週記 篇3

每到端午時,母親最大的樂趣就是做粽子。母親做粽子的時候,年少的我總會站在旁邊,眼巴巴地看着,不僅是因為想早點吃到那美味可口的粽子,更因為,我始終認為,看母親做粽子是一種樂趣。

母親開始並不會包粽子。外婆專程到我家幫着包了兩次後,母親便把手藝全部學到手了。

後來,每年的端午節前,母親就開始自己忙活了,街坊鄰居需要幫忙包粽子,母親有求必應,給這家包10斤,給那家包20斤,端午節前要忙活一個多星期。幫別人忙完了,再忙自己家的,每次,我們家大約都要包上七八斤。

外婆説,裝鍋和煮粽子也是有“技術”的,因為用竹葉包的粽子是四角形的,裝鍋的時候要密密實實地插好,一個壓一個,這樣粽子才煮不破。擺完粽子後上面還要放上些雞蛋,因為粽子鍋裏煮出的雞蛋有特別的清香。

裝好後就開始煮粽子了。用大火燒開鍋後,改為慢火慢慢地煮。這時如果火太急,就可能把粽子煮破了,只能等着喝“稀飯”了。大約用慢火煮上兩三個小時後,再改用微火,讓鍋裏的水似開非開,一直持續到下半夜。

第二天早晨,揭開鍋蓋,滿屋清香瀰漫,我和妹妹歡呼雀躍着,爭先恐後地解開粽子的“衣服”,大口地享受着,而幾乎是一夜未眠的母親,又忙着讓我們給沒有包粽子的鄰居這家送10個、那家送8個,分享端午的喜悦。

端午節週記 篇4

快到端午節了,今晚我家包粽子。我也想學着包粽子,母親就一步步地教我:首先拿兩片粽葉,並排將寬的一頭重疊一小部分,再窩成一個小漏斗,但是這個小漏斗一定要是封口,一絲縫也不能留;再將糯米裝進去,用粽葉長長的尾部蓋上蓋子;然後還要加一片粽葉才把小漏斗裏的糯米包裹得嚴嚴實實;最後用繩子將成形的粽子捆緊,就大功告成了!

今晚我一共包了三個粽子,其中兩個是在母親幫助下包好的,還有一個雖然樣子很古怪,但是我獨立完成的。我不明白為什麼同樣的粽葉在母親手中就很聽話,一點兒也不漏米,而在我手裏卻總是不停地散開、漏米?母親説熟能生巧,只要我多練習,就會越包越漂亮的!還説我第一次學包粽子就能包起來,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

今晚學包粽子可真有趣!以後我包的粽子一定會比母親包的還要漂亮!

端午節週記 篇5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裏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週記 篇6

很多節日都有各地的風俗習慣,但是我對家鄉端午節的習俗記憶猶新、印象深刻。

今年的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湘湖遊玩。正趕上下孫文華村在舉行端午節活動——粽香情濃,我們也積極地參與了活動。雖然活動還沒開始,但是場地上早已人山人海。

場子中間放着一張大桌子,桌上擺着傳統五黃:黃魚、黃鱔、黃瓜、鹹蛋和雄黃酒。聽爸爸媽媽説吃五黃可以抑制黴運,增強自己的精力。場地兩邊擺着長長的桌子,桌上放着密密麻麻的粽葉、糯米、紅棗。

活動開始了!第一場是包粽子比賽,人們紛紛圍攏過來,爭先恐後地拿起粽葉包了起來。雖然我不怎麼會包,但是看着大家的樣子,也學着包了起來。在我們身旁有好幾個奶奶也在包粽子,她們包得可快了,有的在放糯米,有的在用線將繩子扎牢。她們不但做法精確,而且動作敏捷,真是太厲害了!包完以後,我們得到了一個香囊包,這個香囊包味道怪怪的,非常像艾草的味道。

除了包粽子、吃粽子,更重要的項目就是賽龍舟。走出包粽子大廳,就可以看到湖面上有一條條龍舟飛馳而過,他們敲鑼打鼓,彷彿真的是一條條巨龍在向終點衝刺。岸上的人們也紛紛為他們加油鼓勁。劃到一半時,所有划船手都力氣大增,好像吃了大力丸似的,又過了幾分鐘,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所有人都用最後一絲力氣在拼命向前劃。100米!50米!20米!5號船突然發力,一下子超過了其它船,獲得了第一名。

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因為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還讓我感受到各種傳統風俗和豐富多彩的紀念屈原的活動。

端午節週記 篇7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説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夠將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瞭解了這一祕密,我馬上學着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説,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是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夠保衞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裏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裏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將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

以後,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好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