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來歷的作文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來歷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春節來歷的作文4篇

春節來歷的作文 篇1

在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中,最受人們重視的要算春節了。臘月裏,天寒地凍,農活較閒,人們有較充裕的時間,因而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比起其它節日來更為豐富,而且這些活動都具有特別濃郁的節日特色。

過去,在廣大城鄉圩鎮,賣年畫的,賣吊錢的和窗花的,賣燈和鞭炮的,賣臉譜和春聯的.一片紅紅綠綠,年貨攤一個挨着一個,喜氣洋洋,充滿着節日的氣氛。

到了臘月三十日,時針移過午夜十二點(子時)的時候,鞭炮聲立即響成一片,大家迎來了新年的第一個早晨。

春節古時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個早晨。《爾雅》對年的註解是: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自商殷起,把月圓缺一次為一月,七年級為朔,十五為望。每年的開始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漢武帝時,司馬遷創造了《太初曆》,確定了正月為歲首,正月七年級為新年。此後,農曆年的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

據《詩經》記載,每到農曆新年,農民喝春酒,祝改歲,盡情歡樂,慶祝一年的豐收。到了晉朝,還增添了放爆竹的節目,即燃起堆堆烈火,將竹子放在火裏燒,發出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使節日氣氛更濃。到了清朝,放爆竹,張燈結綵,送舊迎新的活動更加熱鬧了。清代潘榮升《帝京歲時記勝》中記載:除夕之初,夜子之初,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爭響。聞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於朝野,徹夜無停。

在我國古代的不同歷史時期,春節,有着不同的含義。在漢代,人們把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南北朝時,人們則將整個春季稱為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為了行夏曆,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決定使用公曆。這樣就把農曆正月七年級定為春節。至今,人們仍沿用春節這一習慣稱呼。

春節來歷的作文 篇2

壓歲錢的來歷,它最早出現於唐朝宮廷,當時宮中有散錢之風。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雲:唐玄宗天寶年,“內廷嬪妃,每於春時,各于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錢為戲。”王建在《宮詞》中載:“宿粧殘粉未明天,總立昭陽花樹邊。春日內人長打白,庫中先散與金錢。”從春日“擲錢為戲”,到“散與金錢”,後又發展到贈“洗兒錢”。據司馬光《資治通鑑》稱,楊貴妃生子時,“玄宗親視之,喜贈貴妃洗兒錢”,以賀喜驅邪。至宋、元,便形成一種民俗。它與正月七年級春節結合,形成早期的“壓歲錢”。但當時還沒有流通的貨幣,而只是一種特製的`“壓歲錢”。

每逢春節,長者往往要給晚輩們壓歲錢,而且多用一些連號的新紙幣,這個帶有濃厚節日色彩的習俗緣由何在,為什麼要用連號的新紙幣,恐怕很少有人知曉。

壓歲錢由來已久,古稱"厭勝錢"、"壓勝錢"、"壓崇錢"、"押歲錢"等,在錢幣系列中,它被歸為花錢類。早在漢代我國就已出現壓歲錢,以圓形圓孔和圓形方孔居多,錢的正面多為吉祥文字,如"去殃除兇"、"福山壽海"、"長命富貴"、"強身健體"等,還有的正面為錢文,背面為祥瑞圖案,如"北斗七星"、"龜蛇"、"生肖"等紋飾。唐朝時期,宮廷盛行春節散錢,當時人們把春節這天作為立春日,在宮內相互朝拜。而當時在民間還沒有拜年的習俗。宋元以後,春節被定為正月七年級,春節散錢習俗就演變為長者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燕京歲時記·壓歲錢>記載:"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者賜小兒者錢,亦謂之壓歲錢。"明清時期,長者用紅繩串連着壓歲錢送與晚輩。民國時期,方孔圓錢基本取消,長輩則用紅紙包一百文銅錢作為壓歲錢,其寓為"長命百歲",貨幣改為紙幣後,長者喜歡選用連號的新紙鈔賜予晚輩,有"連連好運、連連高升"之意,這種送連號錢給晚輩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可以説,壓歲錢的習俗源遠流長,是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願。

到清代,才有兒童慶歲,長者與以錢,貫用紅,置之卧所,曰“壓歲錢”。至民國,又曾流行以紅紙包100銅元,以示“長命百歲”,建國後才用紙幣,以示祝福。

春節來歷的作文 篇3

農曆正月七年級是春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曆正月七年級正式定名為春節。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

有關於年的傳説也很多。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常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類的性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逃往深山,以此躲避“年獸”的傷害。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顫慄,再不敢往前走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第二天正是正月七年級,人們回來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訴説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起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着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紛紛換新衣,到親友家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驅趕“年獸”的辦法了。

現在中國過年都會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等等。貼“福”字,人們會故意倒貼在門、窗、傢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吃魚,則象徵年年有餘。

在我的家鄉,每到年末,每家每户都要祭祖,祭祖的前一天,大家都會把屋子裏打掃的乾乾淨淨,準備好祭祖所要的物品,而在除夕的當天,每家每户在大門兩邊貼對聯和貼“福”字,一大家子人都會聚在一起吃團年飯,象徵團團圓圓。除夕晚上12點鐘聲敲響時,家家户户都會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正月七年級,大人小孩都會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普遍都會穿紅色,寓意“象徵新的一年新面貌和紅紅火火”,走親訪友拜大年。

過年是中國民間最傳統最隆重的節日,我們要把民間傳統傳承下去!

春節來歷的作文 篇4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古文、詩詞、民族音樂、戲劇、國畫、書法、對聯、燈謎等,還有一些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下面讓我説説“年”吧。

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年12月30日,年都會到村子裏吃人,它跑得比風還快,叫聲比雷還響。

有一次,一個外地人來到一個村子裏,一個人都沒看見,他自言自語的説:“大白天的怎麼一個人都沒有”。他走到一户人家門前敲了敲門,問有沒有人在家,屋裏的老人聽到敲門的聲音問“是誰呀?”他回答:“我是外地人,路過這裏想借宿一晚。”老人看是一個年輕人就開門讓他進去了,他問老人家大白天的怎麼一個人也沒有,老人家對年輕人説:“我們這個地方有一種怪獸叫做年,每到12月30日晚上都回到村子裏捉人。”年輕人聽老人説完,忙告訴老人家,你們不用擔心了,我知道年怕什麼了,年怕三樣東西,一樣是紅色的火,一樣是火炮,一樣是對聯。老人聽完,召集村民們,告訴他們這三樣東西,村民們聽完後,有的'到家裏拿對聯粘在門上,有的在鐵盒子裏面生火,還有的把鞭炮掛在棍子上,到了春節的時候,年來到村子裏,看見家家户户都有紅色的東西,撒腿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