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重陽節作文彙總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重陽節作文彙總6篇

重陽節作文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一大早我就想着該為爺爺做點什麼呢?

放學回到家,我把書包放到一邊,一蹦一跳地來到爺爺的房間。“爺爺……”望着爺爺那瘦骨如柴的身體,又聯想起爸爸口中年輕時身強力壯的大漢爺爺,一個鮮明的對比啊!我張口結舌,感到一股淚湧又在眼眶裏打轉兒了,心裏也酸溜溜,難過極了,也許女孩子就是這樣多愁善感一些吧。“什麼事啊?”耳邊又傳來了爺爺聲如洪鐘又堅定有力的話語。“我……暫時保密。”我調皮的一笑。“小滑頭!”爺爺温和地摸了摸我的頭。我跑出房間,拿了一個洗腳盆,放了點水,試了試温度,笨手笨腳地端起來,也許是因為水太重,我走起來簡直像個搖搖擺擺的企鵝,還潑一地的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爺爺的房間,爺爺拍了拍我這隻“落湯雞”不禁哈哈大“又有什麼鬼注意啦?咳,咳……”我知道爺爺的氣管炎又犯了,喉嚨裏像個風箱,呼哧呼哧地響,便輕輕地拍了拍爺爺那像弓似的背,有禮貌的説:“請。”爺爺瞪大了眼睛,愣了愣,我呢,將計就計,幫爺爺脱了那破爛不甚的布鞋,把他早已乾燥的腳挪到盆裏,搓了搓,又為爺爺敲了敲腿。這時,我偷偷地看了看爺爺,爺爺臉上笑開了花,意味深長地説:“長大啦!懂事啦!小寶貝親一個!”我沒有像往常一樣推辭,而是輕輕地吻了吻爺爺的臉頰,爺爺也吻了吻我額頭,頓時我心裏像吃了蜜一般甜,一股温暖從心底發出,“我愛您,爺爺,我這輩子一定要對爺爺好!”我閉上眼睛許了個願。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老人,我們應該去關心他們,尊重他們。

在這重陽節裏,我希望我的爺爺和天下所有老人都能健康長壽,開開心心的過完每一天。

重陽節作文 篇2

重陽節,又是老人節。尊老、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我決定再次走進沙河怡老院,陪爺爺奶奶過一個有意義的重陽節。

走進熟悉的大門,院內顯得很冷清。長椅上三三兩兩坐着幾個爺爺奶奶,沒精打采曬着秋日的暖陽,偶爾睜開雙眼漠然地看看匆匆經過的路人。我們順梯而上,活動室空無一人。我將牛奶、香蕉、葡萄打開,這些都是我去超市精挑細選適合老人的食品。挨個房間,親切的喊着,卧牀的王爺爺,耳背的熊奶奶……雙手遞上禮物,嘴裏介紹着自己,並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爺爺奶奶欣喜地接過禮物,笑着連聲誇獎我。張奶奶招呼我在她門前的椅子坐下,用她那乾枯的手拉着我的手,滿臉慈祥地看着我,問我的姓名、年齡、學校……我也問奶奶的身體怎樣?吃得怎樣?兒女經常來探望嗎?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離開時,張奶奶告訴我,以後不要帶禮物,來看看,來聊聊天,她們就心滿意足了,並鼓勵我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做個有用的人……

這時,院子裏的爺爺奶奶陸陸續續的回來了,我主動給大家表演了我準備的節目,快板《兩頭忙》、《騙坐》,現場的氣氛頓時熱鬧起來。詼諧的語言,誇張的動作,惹得爺爺奶奶哈哈大笑,他們鼓着掌,意猶未盡,像個孩子似的喊着:“再來一個,再來一個”。

相聚是短暫的,很遠還能看到爺爺奶奶依依不捨的'揮着手,滿眼的期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要把握現在,抽出時間孝敬長輩,他們最需要的是最簡單的陪伴!

重陽節作文 篇3

“老人節”是弘揚尊敬老人的節日。為了表達我們的感恩的心,今年的重陽節,老師帶上我和段巧玲、鄭鈴榕,提着禮物,去看望了東岐國小教學樓的捐建者的夫人和一位退休老校長。我們和老人們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細雨濛濛的清晨,我們提着一大堆禮品,沿着馬路地出發了。我十分想知道這兩位老人到底長得怎樣,憧憬着快一點見到老人,但我也擔心,見到老人我應該説些什麼,才顯得我很禮貌,很尊重老人。於是,我的心情時而像快樂的小鳥,時而像擔驚受怕的小兔子。

我們走了一會兒,拐過一條小巷子,老師就説到了,便按響了門鈴。“怎樣才能表示我們感激的心呢?”我一下子緊張起來,不知道該把禮物捧在手上呢?還是放在地上?是站在門口祝福老人呢?還是到老人家裏走走?開門的是一位老婆婆,我以為就是今天探望的老人,馬上就説了聲:“老奶奶,好。”就想把禮物遞過去。老師對着這位老人問:“邦響婆婆在嗎?”“哦,原來她不是我們要看望的老人,差點兒搞錯了,嗨,怪我太緊張了。”

這時,走出一位老奶奶,她帶着一絲微笑,看上去很慈祥。看來她肯定是我們要看望的老人了。老師和老人拉了一些家常話後。我們都把禮物放下來了,一起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説祝福的話:“祝老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看到老奶奶爬滿皺紋的臉頓時像一朵鮮花燦爛地綻放。我也開心地笑了,再也沒有剛才的恐慌了。我想:“一個老人孤零零的,多孤獨啊!如果我們能天天都來看望她,她就能天天開心,那多好啊!”時間過得真快,我們要走了。老人立刻用響亮的鞭炮聲來歡送我們。

我們還看望了一位退休老校長。臨別時,他目送着我們,讓我想到了李白的詩歌“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連老人也感受到我們對他的尊敬

今年的老人節,我們過的非常有意義。我們明白了感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重陽節作文 篇4

奶把我接回來,和姨婆一起把我帶大,我的童年無憂無慮,她們對我寵愛有加,特別是姨婆對我偏心偏得來是地球人都知道最遺憾的是她們一天我的福也沒享到,在我還沒開始工作賺錢她們就都走了......

明天就是重陽節了,預祝天下的老人健康幸福快樂,長命百歲!都説家有一老賽過一寶,現在才明白其中道理,家裏的老人讓你想想就感覺温馨也生出對家的無限依戀,每當夜幕降臨,暢遊車河時,萬家燈火中總有一盞燈是屬於你為你而留,心中頓有暖流緩緩淌過...

這個重陽節快到了,想起我的奶奶和姨婆還有爺爺,希望他們在天堂裏快樂安康!經常會想起他們,很少會夢到他們,相信他們在那裏一定是快樂安好的在我還是個毛毛頭時,奶奶把我接回來,和姨婆一起把我帶大,我的童年無憂無慮,她們對我寵愛有加,特別是姨婆對我偏心偏得來是地球人都知道最遺憾的是她們一天我的福也沒享到,在我還沒開始工作賺錢她們就都走了,雖然這些年我總是盡我所能為她們做佛事,總彌補不了心中的缺憾...到現在還記得姨婆看到我就説阿囡啊...放學後每天偷偷給我買奶油小方還叮囑不能告訴表妹...過年奶奶為了勸説我去表姐家作客需要先答應我的條件---買連環畫外帶拷扁橄欖,我才同意去的...奶奶做的五彩圓子,青團,鬆糕...在我的記憶中那是空前絕後的美味隨她一起走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抓緊時間,多陪陪家中的老人,陪他們多聊聊,哪怕多一個電話,以後都會少一個遺憾...

重陽節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來臨了,在這個第25個敬老節,不用説,大家也該知道怎麼做,要向老人致以節日的問候,跟老人談談心,聊聊天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今天,我便向鄰居的老爺爺、老奶奶送上了節日的問候。

寫完作業,我跟媽媽商量去幫鄰居的老爺爺、老奶奶做點事,媽媽很贊同我這個做法。於是,我跟媽媽來到爺爺家,我們一同問候了老爺爺、老奶奶,並致以節日的祝福。接着,我便不知所措,還是,媽媽替我開了路,問候了他們的身體狀況,然後,我主動幫爺爺奶奶揉肩,媽媽一邊跟他們聊天,談心。爺爺奶奶樂的合不攏嘴,當然他們也十分感動。

這是我第一次向老人敬老,以前不懂,現在我懂了。通過這一次敬老經歷,我也懂得了很多,一個人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一個老人一個人來照料,一大羣老人就需要我們集體團結起來。我們不能忘記這些生活在角落裏的老人,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去關注一下他們。換位思考一下,我們都有父母親,如果我們老了,身邊沒有兒女會是什麼心情,這樣也許更多人才可以體會到那些老人的悲涼了。

希望大家可以去關心一下那些老人,只要一聲問候,一點關心足矣。

重陽節作文 篇6

節日起源

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九年級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節日習俗

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賞菊

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係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明代,在《陶庵夢憶》中記載有:“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麪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

清代賞菊,如《燕京歲時記》:“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後輕(軒輊,車前高後低叫軒,前低後高叫軒,比喻高低優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在《清嘉錄》中記蘇州賞菊活動説:“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幹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擔入城市。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台,梗中置熟鐵絲,偃仰能如人意。或於廣庭大廈堆壘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記》等書中也有賞菊之記載。至今,重陽節期間,各大公園也仍組織大型菊展,並將菊縛紮成各類動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觀。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温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傳為佳話。

南朝時,樑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記載一個神異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遊學,費長房要他在重陽這天讓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係臂,並登高,飲菊花酒,才可免禍。桓景照辦了,才逃脱災禍。這個故事,生動地反映出重陽時人們的避邪除災心理。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後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