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設計方案集錦10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設計方案集錦10篇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觀察並講述圖片內容,知道做事要有條理,合理安排時間。

·初步具有按計劃做事的意識,懂得珍惜時間,保證早晨準時到校。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認識了時鐘,知道自己每天早上來園前在家做什麼

(材料準備) PPT圖片,教師用鐘面,幼兒操作材料包

重點與難點:重點:能比較連貫地講述圖片內容,瞭解莎莎遲到的原因 難點:嘗試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再過一段時間,小朋友們就要背上書包上國小,成為一名國小生了,你們心情是怎樣的?為什麼?

2、有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國小生名字叫莎莎,讓我們來看一看關於她的故事。

二、觀看圖片(PPT),講述故事:

1、播放PPT一:·早上媽媽在做什麼?

·莎莎有沒有馬上起牀?為什麼?媽媽又是怎麼説的?

2、播放PPT二、三:

·起牀後莎莎想做什麼?可是襪子呢?在哪裏呢?

·莎莎到哪裏去找襪子了?

·最後是在哪裏找到襪子的?是怎麼找到的?

3、播放PPT四、五:

·襪子穿好了,現在莎莎該做什麼了?可是她看到自己的鞋子了嗎?

·她到哪些地方去找鞋子了?找到了嗎?

·結果在哪裏找到鞋子了?媽媽在説什麼?

4、播放PPT六、七:

·你們看莎莎還在找什麼?

·媽媽為什麼拉着莎莎往外走?邊走邊在説什麼?

5、播放PP八、九:

·莎莎有沒有跟着媽媽走?她在説什麼?做什麼?

·媽媽為什麼要看手錶?媽媽在説什麼?莎莎怎麼回答的?

·莎莎是怎麼出門上學的?

·莎莎一邊走一邊吃着早飯,她還想起了什麼事情沒有做呢?

·媽媽為什麼沒有讓莎莎做完再去上學呢?

6、播放PPT十:·今天莎莎會遲到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7、幼兒自由結伴講述:將幾張圖片的內容連起來,編成一個完整的小故事。

請個別幼兒完整講述自己編的故事。

●討論:莎莎為什麼會遲到?

三、如果你是莎莎:

1、莎莎每天這麼慌慌張張,急急忙忙的,你們是這樣的嗎?

2、你每天是怎麼做的呢?

·小結:每天睡覺前,要把第二天需要的東西都整理好;把自己脱下的衣服疊好,準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椅子上;睡覺以前想一想,第二天有什麼活動,要帶些什麼,準備好,就不會像莎莎那樣慌慌張張,這個找不到,那個找不到,來不及了。

3、如果早上8:00到學校,早上幾點鐘起牀才不會遲到?

·想一想每天起牀後需要做哪些事情?(穿衣服、上廁所、刷牙洗臉,梳頭,吃早飯)

·做這些事情分別需要幾分鐘?一共需要幾分鐘?提早這幾分鐘時間行了嗎?

(輔助提問:還需要加上什麼時間?)(去上學路上的時間)

·那麼應該幾點鐘起牀呢?(運用教具鐘面幫助幼兒推算起牀的時間)

·小結:定好了起牀時間,鬧鐘一響或者媽媽一叫就起牀,早上可不能賴牀哦,而且起牀後做每一件事情都不能慢吞吞、拖拖拉拉的,要抓緊時間,要不然還是會遲到的。

四、延伸活動:

1、觀察畫面,按照國小生早晨做的事情的順序在圖下面的空格里寫上編號。

2、估算做每一件事情需要的時間,在橢圓形裏記錄下來。

3、試着算一算早晨做這些事情一共需要多少時間?

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課件第2張)

1.體會解不等式的步驟,體會比較、轉化的作用。

2.學生理解、鞏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用數軸表示解集,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夠體會將文字語言轉化成數學語言,學會用數學語言表示實際的數量關係。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介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通過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複習和對不等式性質的利用,導入對解不等式的討論。

3.學生體會通過綜合利用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質解不等式的方法。

4.學生將文字表達轉化為數學語言,從而解決實際問題。

5.練習鞏固,將本節和上節內容聯繫起來。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課件第3張)

1.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體會數學中的比較和轉化思想。

2.通過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從而更好的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樹立辯證統一思想。

3.通過學生的討論,學生進一步體會集體的作用,培養其集體合作的精神。

4.通過本節的學習,學生體會不等式解集的奇異的數學美。

二、教學重、難點

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階梯步驟,並能準確求出解集。

3.能將文字敍述轉化為數學語言,從而完成對應用問題的解決。

三、教學突破

教材中沒有給出解法的一般步驟,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經歷將所給的不等式轉化為簡單不等式的過程,並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和鞏固過程。在解不等式的過程中,與上節課聯繫起來,重視將解集表示在數軸上,從而指導學生體會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解決問題。在研究中,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求解,從而鍛鍊他們活躍的思維。

四、教 具:計算機輔助教學.

五、教學流程:

(一)、複習: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導入新課

1. 給出方程:(x+4)/3=(3x-1)/2,抽學生演算。(注意步驟)

2.學生回憶不等式的性質,並説出解不等式的關鍵在哪裏。

3. 讓學生舉一些不等式的例子。在學生歸納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後,據情況點評。

4. 新課導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瞭解簡單不等式的方法。這節課我們來共同探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1.學生練習,並説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

2.認真思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不等式的性質,説出解不等式的關鍵在於將不等式化為x≤a或x≥a的形式。(出示課件第2頁)

3.舉出不等式的例子,從中找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例子,歸納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4.明確本課目標,進入對新課的學習。

1. 複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驟。

2.讓學生回顧性質,以加強對性質的理解、掌握。

3.運用類比思維

4.自然過度,出示課件第3、4張

(二)、新授: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1、 學生觀察課本第61頁例3 ,教師説明:解不等式就是利用不等式的三條基本性質對不等式進行變形的過程。提醒學生注意步驟。

2. 分析學生的解答,提醒學生在解不等式中常見的錯誤:不等式兩邊同乘(除)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方向要改變。

3. 激勵學生完成對(2) 解答,並找學生上講台演示。

4.強調在數軸上表示解集時的關鍵(出示課件第8頁)

5.出示練習(出示課件第9頁)

6.鼓勵學生討論課本第61頁的例4 。提示學生:首先將簡單的文字表達轉化成數學語言。(出示課件第10頁)

7.指導學生歸納步驟。

8.補充適當的練習,以鞏固學生所學。(出示課件第12頁)

1. 類比解一元一次方程,仔細觀察,理解用不等式的性質(3)解不等式的原理,並掌握用數軸表示不等式的解的方法。

2.學生類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

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驟,同時完成練習。(出示課件第6頁)

3.完成例3(2):2(5x+3)≤x-3(1-2x)的解答。教師提示,組內討論後,檢查自己的解答過程,彌補不足,進一步體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4.理解、體會在數軸上表示解集的方法和關鍵。

5.學生組內討論完成。

6.認真完成對例題的解答,在教師的提示下找到不等量關係,列出不等式:(x+4)/3-(3x-1)/2>1,並求解。.

7.組內討論並歸納後,看教師所出示的課件。(出示課件第11頁)

8.認真完成練習。

1.電腦逐步演示,讓學生從演示過程中理解不等式的解法。(出示課件第5張)

2.鞏固對一般解法的理解、掌握。

3.通過類比歸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出示課件第7)以訂正學生解答。

4.讓學生明白不等式的解集是一個範圍,而方程的解是一個值。

5.培養學生的擴展能力。

6.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以加深對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理解。

7.通過動手、動腦使所學知識得到鞏固。

8.鞏固所學。

(三)、小結與鞏固: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小結與鞏固

1.引導學生對本課知識進行歸納。

2.學生完成後(出示課件第13、14頁)。

3.練習與鞏固。

1.學生組內討論小結,組長幫助組員對知識鞏固、提升。

2.學生加強理解。

3.完成練習:書63頁第4題,第5(2、4)題。

1.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2.點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3.鞏固本課所學。

設計方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粘貼的方法把杯子裝飾成獅子。

2.體驗自己動手操作裝飾的快樂。

3.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審美能力。

二、活動準備;紙漿等三、活動流程:導入--演示--操作--欣賞(一)導入師:我們把紙漿杯子,變成了漂亮的紙漿娃娃,那小朋友們,開動你們的小腦筋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把紙漿杯子變成什麼呢?幼:娃娃、水杯,小花籃。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能把紙漿杯子變成什麼?幼:想。

師:看,這是誰啊?幼:是獅子,真漂亮。

師:其實啊,杯子可以變成很多的小動物的,今天啊。老師就教小朋友製作大獅子。

(二)演示我們先用黑色的即時貼剪兩隻眼睛貼上去,然後再用金黃色的即時貼剪兩個三角形作獅子的眼珠子。用紅色的長圓形作獅子的大鼻子。用即時貼剪成彎彎的紅色的嘴巴,嘴巴上面的鬍鬚用歡色的。最後,做獅子的頭髮,我們用桔黃色的剪成一絲一絲的,粘滿他的頭,粘得多一點,我們看,一頭大獅子製作好了。

(三)操作師:你們也來嘗試着做一隻可愛的大獅子吧!

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給與幫助。

(四)欣賞師:小朋友都製作好了嗎?我發現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厲害啊。做的大獅子可真漂亮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看看誰製作的最好呢,下次老師教小朋友製作另一個小動物。

設計方案 篇4

一、班會時間:20xx年xx月

二、班會地點:教室

三、參加人員:全班同學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班主任或學生幹部

五、班會主題:法律與我們同行

六、目標:組織進行一次深刻的有意義的宣傳法律的主題班會活動,進一步瞭解法規知識,加強同學們的法律觀念,養成自覺遵守和維護法律的習慣。

七、主要內容:

1、加強法紀教育,引導學生學法、守法,自覺遵守校規班紀。

2、強化安全教育,防止發生踩擠、跳窗、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教育學生遠離不良文化,遠離誘惑,遠離遊戲廳歌舞廳網吧,遠離邪教,遠離毒品,堅決杜絕由此引發的違法犯罪。

八、形式:

印發法制學習手冊,觀看影視片段,採用討論、交流方式。

九、活動過程:

1、主持人開場白,宣佈主題班會開始。

2、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識(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法律知識競答,分抽籤必答和小組搶答,評選優勝小組)。

3、看投影或影視片段,討論怎樣處理以下行為。

畫面一:包間內,烏煙瘴氣,一羣中學生飲酒慶祝同學生日。

畫面二:有人跳窗入室盜竊,一人看見後悄悄走開。

畫面三:一毒品販子正誘騙一羣中學生吸煙。

畫面四:有的同學向同學強行借錢,不借就找人打。

畫面五: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幫他打羣架。

4、班主任老師總結。

5、主持人宣佈班會結束。主持人:願同學們從小樹立法律意識,讓法制與我們永相隨,讓幸福快樂與我們永遠相伴!

設計方案 篇5

  活動目標:喜歡不同的水果,喜歡吃水果。 通過看、摸、聞感知不同的水果顏色、大小、味道不一樣。

 活動準備:每位幼兒一個不同的水果、籃子、墊子

 活動過程:

  一、遊戲引入:

兔子媽媽的果園裏長滿了果子,我們去幫助提媽媽收果子吧。

(帶領幼兒到果園收果子,要求找到一顆果子就來排好隊)

 二、認知水果:

你摘到的是什麼水果?看看你的是什莫水果是什莫顏色的?

摸摸它感覺怎樣?(粗糙和光滑)

聞聞你的水果有什莫味道?

三、分類:

老師拿起一個橙子就吃,引發幼兒問題:要撥皮吃的。

你的水果怎麼吃?(帶皮的和洗乾淨直接可以吃的。)

將撥皮吃的和可以直接吃的放入兩個不同籃內。

水果有很多的維生素營養,我們要多吃水果。

四、探索:

把一隻蘋果、和一隻香蕉從中間切開,比較有什麼不同。

有核的和沒有核的水果。

五、引伸:

我把各種水果的圖片放在區角活動中,請你幫助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

我們正在進行的一級主題為“我自己”,結合秋天到了瓜果豐收,這一季節的豐富資源,進行了“多吃水果”這一二級主題的開展。通過這一主題幫助幼兒解決:什麼是秋天、秋天有什莫、為什莫要多吃水果等問題。這節課主要從感知體驗入手,讓幼兒初步的瞭解水果喜歡水果。為今後的探索作鋪墊。

設計方案 篇6

【學習重點】

1、説的文體特點 奇巧而善辯 “文藝性的議論文”。

2、《馬説》的`寓意 比喻説理。

3、虛詞“也”的用法,體會文中的“氣”。

【學習難點】

1、由“馬”到“意”,透過文中情,體會文中氣。

2、虛詞“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

3、歸納這一類懷才不遇文學的共同特點,做一點初步文學研究。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製作、增加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法初探】

1、鏈接教學,決不滿足於某一課的內容,提倡大容量,以本課內容為核心,將課內、課外相結合,讓學生廣泛地閲讀。

2、初步的研究性教學,一課上完,不以解決了所有的問題為滿足,而是重新提給學生新的問題。一課上完是終點,同時也是中國,是某個問題研究的起步。

3、主張“情氣説”,作者寫時以情使氣,以氣結句,我們讀時反過來由句尋氣,由氣悟情。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馬年説馬,學生説有關馬的成語,指名另一個學生解釋。

2、教師説一個關於千里馬的故事“伯樂相馬”“知己”這個詞的來歷(見大屏幕)“知己──彼此互相瞭解而情深意切的人” 見《戰國策·楚策四》

二、韓愈其人

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散文尤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其人有傑出的才華,可他的政途卻多坎坷,請看下錶:?

時間 原因 結局 貞元11~16年(795~800年) 求仕 不得志 有“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感歎 貞元19年(803年) 上書言京畿百姓窮困,請求緩徵徭役,租税, 被貶為陽山令; 元和14年(公元819年),卒於824年 韓愈上著名的《諫迎佛骨表》力諫, 幾招殺身之禍,後經友人鼎力營救,被貶為潮州刺史。

在《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竟然想到了死,“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心情抑鬱,悲傷到了極點。這種抑鬱的心情一般都註定他們不會長壽。“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

三、關於“説”?

奇巧──有形象 善辯──有觀點 “文藝性的議論文”

託物寓意,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説理,是這種文體的特點。

韓愈就是一匹千里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會,他懷才不遇,屢遭貶斥。他對在位者的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有強烈的憤慨與不滿,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來,所以,他就託物寓意,借寫千里馬的遭遇,來寫封建社會人才的遭遇。

看課外閲讀《雜説·龍説》 (君臣關係 互相依靠,才有作為)

四、學生讀課文,感知文意?

五、歸納整理字詞?

1、實詞:古今詞異義表?

詞語:故 雖 稱 等 安 策 道 通 臨 是 或

古意:今已不用──祗 駢 槽櫪 石

通假字:祗同只 食同飼 見同現 邪同耶 材同才

第二節四個“食”讀音 食1食4──shí 吃 食2食3──sì 飼

2、虛詞:而 之 其 以 也

而: A、轉接 可以譯為“卻,可是” B、順接 可以不譯

之: A、結構助詞“的”B、代詞,代人或物 C、無意義,句中停頓 D、幫助構成倒裝,無意義

其: A、代詞,代人或物 B、代詞 他的 它的 C、指示代詞 那種 D、反問語氣詞 難道 E、推測語氣詞 恐怕

以: A、介詞 因為 B、介詞 按照

也: A、肯定語氣 B、反問語氣 C、推測語氣 D、句中停頓

3、練習:

而:

A、而伯樂不常有( ) B、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C、執策而臨之( ) 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之:

A、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 B、馬之千里者( )

C、策之 食之 臨之( ) 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其:

A、安求其能千里也( ) B、策之不以其道( )

C、不能盡其材( ) D、其真不知馬也( )

E、其真無馬邪( ) F、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G、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以:

A、不以千里稱也( ) B、策之不以其道()

也:

A、安求其能千里也( ) B、其真不知馬也( )

C、不以千里稱也( )

六、課文學習指導

1、第一節:伯樂知馬 (伯樂對千里馬命運起着決定作用)?

首句──千古感歎 到底是先有伯樂,還是先有千里馬?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説?(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全文觀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次句──憤憤不平 千里馬倒常有,可沒有伯樂發現,憤世嫉俗。

末句──描寫千里馬的終身遭遇,“不以千里稱也”“也” 肯定語氣,寄予無限同情。

2、第二節:不知馬,害了馬(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首句──千里馬的特點 特別能吃,因此特別能跑。

次句──全節之關鍵,“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以上冷峻陳述。

末句──“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一頓,作低迴之勢。接着,以“不飽,不足,不外見,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層層蓄勢,反問作結。“也” 反問語氣,憤怒譴責“食馬者” 害了千里馬,向讀者尋求公道與正義。

3、第三節:太不知馬(辛辣嘲諷“食馬者”的愚妄無知)?

首句──活畫“食馬者”的愚妄無知的醜態

神態:“執策而臨之”──洋洋自得 愚妄淺薄

語言:“天下無馬”──有眼無珠

末句──發表感歎 歸結全文中心 “不知馬”

其真不知馬也( )“也”推測語氣,辛辣嘲諷“食馬者”的愚妄無知。

句末可以用“!”(強烈的諷刺感情)“?”(推測語氣,表達自己的觀點)

“。”(問而後答,一錘定音)學生可以自由討論,發表看法。

七、歸納寓意

學生思考:本文的觀點是什麼?形象是什麼?借伯樂與千里馬來比喻什麼

【板書設計】

馬説

韓愈

伯樂──不知馬── “食馬者”──

(憤怒譴責) (辛辣嘲諷)

千里馬──知馬,害了馬──(無限同情)

全文觀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課外拓展】

政途多失意 悲憤出奇文──中國古代懷才不遇文學初探

1、你還知道哪些古代文人懷才不遇?寫了些什麼作品?

2、他們作品大多寫些什麼內容?山水風景,男女之情,詠史懷古,託物寓意

3、如果你懷才不遇,你學古代文人哪一位?

A、韓愈 懷才不遇 文 B、蘇秦 懸樑刺股發 C、董邵南 另尋高就發展

將上述你的觀點寫成一篇小論文,下節課交流。

設計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建立有利於教師快速成長的培養機制,根據相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幫教幫學”活動計劃。

二、幫教幫學活動目標

通過以老帶新、幫教幫學的幫教方式,使新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合理的知識結構,勝任本職工作及業務要求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適應新課改的需要。

三、幫教幫學活動對象

新引進教師

四、幫教幫學活動時間安排

幫教幫學的活動時間週期為一個學年,分三個階段進行。

五、幫教幫學活動過程

㈠班級管理方面

班主任是學校班集體的教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也是學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骨幹和有力助手。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方面,新教師應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見習班主任工作,並獨立或協助指導教師做好以下工作:

1. 向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護學生身心健康。

2. 教育學生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找學生談心,做好行為偏差生的轉化工作。

3. 教育指導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上好班會課,增強學生的自理自強能力和投身社會實踐的能力。同時教育指導學生堅持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衞生習慣。

4. 關心學生的課外生活,鼓勵學生髮展正當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5. 進行班級的常規管理,把班級建設成優良班集體。

6. 配合學校開好家長會,爭取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7. 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評定和有關獎懲工作。

8. 做好有關資料的記載和整理工作。

9. 好班主任工作的研究與總結工作。

10.每學期主持一節班隊活動課。

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的:

1、提高審美情情趣,培養創作能力

2、學習封面設計知識

3、掌握書籍封面設計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書籍封面設計方法

2、構思、構圖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封面設計範畫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我設計的書(一)

二講授新課

1、啟發談話

一本好書,若無精美的封面,就不容易引人注目;一本內容有趣的書,若加上生動的插圖,就會增添閲讀的樂趣。

2、設計知識學習

書的裝幀設計主要包括封面、封底、書瘠設計和內面設計。而書的封面設計中一般必需有書名、作者和出版社名,內頁設計主要包括書的文字和插圖的版式編排。

3、設計原則

適用、經濟、美觀

4、欣賞封面設計數幅,講解設計方法

(1)根據書的內容立意

(2)根據閲讀對象選擇適當的形式

如兒童讀物要選用活潑、生動、寫實的擬人形象,色彩上宜多用鮮豔色,字體要活潑。科技書籍要體現代感,紋樣可適當籠統。

(3)要符合印刷等條件

5、製作過程

(1)設計

(2)畫鉛筆稿

(3)上色

6、同學設計,教師巡迴指導

自已動手設計一本書的封面,書名、內容自定

7、作業講評

(1)搞一個封面設計展

(2)談一談喜歡哪些設計

教後札記:

構圖不簡練,並且很碎,在塗色時,顏料水加得過多,使顏色泛開。

設計方案 篇9

  一、方案總則

培訓部自成立至今,得到了公司領導、各分公司經理及員工的大力支持和用心配合,為了儘快搭建企業培訓機構,實行規範化操作,根據公司副總經理許總指示,培訓部現面向各相關部門招賢納士,公開招聘內部培訓師。

  二、招聘要求

1、品德要求:

熱愛公司,熱愛自我從事的職務,對培訓工作有興趣,待人熱情,喜歡挑戰自我,做事情有韌性,在公司工作1年以上。

2、專業要求:

精通本部門的工作流程,產品製造,產品結構,掌握相關技術,具備相關

資格證書者優先思考。

3、潛力要求:

能夠獨立編寫相關培訓教材,考核試卷,有較強的課堂控制潛力,善於表

達,有較強的學習潛力。

  三、級別鑑定

1、A級培訓師

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具有中級及中級以上相關資格證書,工作經驗3年以

上。有較強的動手潛力和表達潛力。

2、B級培訓師

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具有相關資格證書,工作經驗2年以上。有必須的動手潛力,善於表達。

3、C級培訓師

中專以上學歷,工作經驗2年以上。有必須的動手潛力和基本表達潛力。

  四、內部培訓師考核

1、培訓教材使用審批,技術類培訓由生產技術部林強順部長負責審批,公共類培訓由許總負責審批。

2、培訓效果考核,

①問卷考核。培訓部當場發放培訓課時效果調查表,根據學員打分,計算平均分

評定,80分以上為A級,60分以上為B級,60分以下為C級。(此類適用所有培訓)

②工作模擬考核。培訓部將在培訓結束一星期內,安排學員進行相應的技能操練,及格率在80%以上的為A級,60%以上的為B級,60%以下的為C級。考核由質量部鄧永傑部長全面負責。(此類針對技術性培訓)。

③績效考核。培訓部將在培訓結束一星期內,向學員所在部門發放調查問卷,由學員上級對學員培訓前後的工作態度、員工士氣、員工流動率等作出評估。80分以上為A級,60分以上為B級,60分以下為C級。(此類針對公共類/銷售技能類培訓)。

  五、待遇

1、公司頒發內部培訓師證書,正式聘用。

2、A級培訓師每節課補貼100元,考核A級100元,B級50元,C級-20元。

B級培訓師每節課補貼80元,考核A級100元,B級50元,C級-20元。

C級培訓師每節課補貼50元,考核A級100元,B級50元,C級-20元。

每節課時時間為45-60分鐘,酬勞為:課時補貼+考核補貼,問卷考核/工作模擬考核/績效考核三類考核得分不累計,以單項所得最高分給予補貼。

3.10人以下培訓不分等級統一為30元,新員工入職培訓不計。

  六、附xx年公司培訓計劃表

打造學習型團隊,超越創新,需要各位員工的大力支持,用心參與,需要相關部門負責人用心推薦,嚴格把關,請以上分公司負責人在規定時間內向培訓部推薦3名人才,培訓部將從中挑選1-2名。

設計方案 篇10

1.概述

本主題活動是在人教版國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過程中開展的。本單元包括《春》《濟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古代詩歌四首》五篇課文。幾篇課文雖然文體不同,年代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意境優美、構思精巧、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通過這些文質兼美的美文,可以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良好語感,從而引導學生感受自然之美。教師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延伸,形成了本主題活動,共需要十個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

2.學習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積累字詞,繼續擴大詞彙量

2、注重誦讀,在反覆誦讀中品味語言、感受情感

3、課外蒐集關於四季的詩文名篇,注重積累。

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通過富有感情的美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美的情趣,養成好的語感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理清思路,學習作品精巧的構思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3.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設計的教學對象為七年級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初步具備賞析、品味、遷移的能力。但是他們的合作探究能力較弱,朗讀能力也需要提高。

4.學習任務分析

1、通過富有感情的美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美的情趣,養成好的語感並背誦優美詞句掌握每課的生字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