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制度(合集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制度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了維護正常的工作、勞動、學習、生活的秩序,保證國家各項政策的順利執行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訂的具有法規性或指導性與約束力的應用文。那麼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麼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公共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共管理制度(合集15篇)

公共管理制度1

1、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必須取得“公共場所衞生許可證”後方能營業。“公共場所衞生許可證”必須公示在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並按規定每兩年複核一次,逾期未複核的',原“公共場所衞生許可證”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衞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並取得衞生許可後方能營業。

3、經營場所應設衞生專用消毒設施,公用品、用具等需定期進行消毒保潔。衞生條件、衞生設施及用品用具必須符合《衞生標準》要求。

4、經營場所應配備專職或兼職衞生管理人員,建立和健全衞生檔案。主動協助、支持和接受衞生監督部門的監督、監測。

5、經營場所的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合格證”和“衞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並按國家規定進行復檢和複訓。

6、室內保持清潔衞生和空氣清新。凡設空調裝置的場所業必須有新風供給,新風入口應設在室外,遠離污染源,空調器過濾材料應定期清洗或更換。

7、衞生間應有有效的自然通風管井或獨立機械排氣裝置,衞生間內應保持清潔衞生。設立座廁者必須使用一次性座廁墊紙。

8、場內禁止吸煙,並設有明顯的禁煙標誌。

公共管理制度2

為保障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維護公共場所安全和衞生秩序,弘揚社會公德,構建和諧校園,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領導幹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20xx年12月29日)和《教育部關於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教基一函〔20xx〕1號),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一、我院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實行“限定場所、部門負責、加強引導、嚴格管理”的原則。學院愛衞辦負責校園公共場所禁煙的具體工作。

二、在學院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一)校園內的教學樓、圖書館、實訓樓、訓練場館(含室外訓練場)、各類機房等教學活動場所;(二)學院辦公室、會議室、報告廳、接待室、展覽室、資料室、檔案室等會議與辦公場所;(三)學院食堂、商業門面、學生宿舍、醫務室等生活場所;

(四)學院除指定吸煙區域外的其他場所。

三、設立室外吸煙區,由行政後勤處負責安裝吸煙區標誌、警示語和垃圾桶,禁止在校園吸煙區之外的地點吸煙。

四、學院各部門履行職責,做好本部門禁煙管理工作。

1、負責本部門所轄區域內的禁煙工作,對違反規定的吸煙者進行批評教育,做好記錄。

2、在禁止吸煙場所內不設置吸煙器具。

3、設立兼職禁煙監督員,負責本部門禁煙工作。

4、禁止在校園內銷售香煙和發佈煙草廣告。

五、發揮師生的監督作用。在禁止吸煙場所內,任何人有權要求該場所內的吸煙者停止吸煙,有權要求禁止吸煙場所的所在部門履行職責;愛衞辦在教師和學生中選聘義務禁煙監督員,定期檢查督導,記錄檢查結果,接受上級愛國衞生部門的檢查與指導。

六、發揮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領導幹部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應帶頭不吸煙,同時,還要積極做好禁煙宣傳教育和引導工作,及時勸阻和制止他人在公共場所吸煙。

七、發揮教師的為人師表作用。教師不得在校園公共場所吸煙,更不得在學生面前吸煙,做到不敬煙,不勸煙,不受煙。發現學生吸煙,及時勸阻和教育。

八、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工處、團委、各系等要將禁煙教育納入新生入學教育內容,利用課堂、講座等對學生開展禁煙教育。

九、學院要充分利用櫥窗、網站等媒體宣傳吸煙的危害,提倡和鼓勵不吸煙。要利用世界無煙日開展禁煙宣傳活動。

十、學院將公共場所禁煙工作納入教師績效考核和學生紀律考核內容,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考核。即:教師違反禁煙規定的由考核辦、愛衞辦扣除考核分;學生違反禁煙規定的由學工處負責按學管規定予以處罰;違反禁煙規定情況嚴重的場所,由考核辦扣除該場所使用、管理部門的考核分。

十一、本規定自頒佈之日起施行,由學院愛衞辦負責解釋。

公共管理制度3

為加強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信息,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現根據《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1、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各部門要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應急工作原則,建立應急管理網絡,並行使相應的權力和職責,各級有關科室和相關人員應通力合作,保證各項應急工作的順利執行。加強法制觀念,依法應對突發事件。一旦突發事件發生,立即啟動應急系統。

2、各有關部門應首先保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訊設備、醫療救護設備、救治藥品、醫療器械、防護物品等物資的調配和儲備,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服從衞生主管部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3、醫務科在院長的.領導下要組織相關科室,建立流行病學調查隊伍,負責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與處理,搜索密切接觸者、追蹤傳染源,必要時進行隔離觀察;進行疫點消毒及其技術指導。

4、按照法律要求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發現疑似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疫情時,應立即用電話通知疫情管理人員,疫情管理人員要立即報告院長,同時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5、醫院對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進行接診治療,並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轉送 1 洛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管理制度

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其病歷記錄的複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療機構。有權要求在突發事件中需要接受隔離治療、醫學觀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在採取醫學措施時予以配合。拒絕配合的,報公安機關依法協助強制執行,並配合衞生行政主管部門進入突發事件現場進行調查、採樣、技術分析和檢驗,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

6、對傳染病要按《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醫院感染控制等各項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員防護,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內感染的發生,做好污物、污水的無害化處理。

7、醫院承擔責任範圍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任務,建立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制度並定期對醫生和實習生進行有關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工作的培訓。

8、發現人畜共患傳染病時,應上報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由區疾控中心和農、林部門應當互相通報疫情。

9、發現瞞報、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不報告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或傳染病疫情的,拒絕接診病人的,拒不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調度的對其主要領導、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態惡化等嚴重後果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公共管理制度4

食堂是學生生活一個公共場所,應保證良好的清潔環境,為進一步提高與完善衞生管理,制定以下制度:

一、在食品操作過程,嚴格執行食品衞生法,嚴把"病從口入"關,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去做,保證就餐者的身體健康。

二、將食堂的`工作場所進行嚴格劃分,分別由將衞生分擔區域落實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管。每人將自己的衞生分擔區域認真清掃整潔。

三、食堂衞生要天天保持乾淨整潔,做到窗明地淨,無油漬,窗台無灰塵。保證紗窗完整無破損,發現破損時及時上報修理。暖氣片(管)及各種上下水管道無灰塵。垃圾桶要及時清理,不得長時間存放。

四、每週六、日進行衞生大掃除,週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檢查,對檢查不合格的區域,根據情節進行處罰。

個人衞生:

(一)必須具備有區級以上衞生部門的健康證。

(二)工作時必須着工作服、戴工作帽(巾),並要保持衣裝整潔乾淨。

(三)必須有良好的個人衞生,要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髮、勤剪指甲、勤洗工作服。

(四)在工作期間不允許佩戴特別的飾品,女員工不應畫濃粧,塗染指甲;男員工不留長頭髮、長鬍須。

(五)不得穿褲頭、背心、拖鞋上班。

公共管理制度5

為加強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信息,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現根據《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1、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各部門要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應急工作原則,建立應急管理網絡,並行使相應的權力和職責,各科室和相關人員應通力合作,保證各項應急工作的順利執行。加強法制觀念,依法應對突發事件。一旦突發事件發生,立即啟動應急系統。

2、有關科室應首先保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訊設備、醫療救護設備、救治藥品、醫療器械、防護物品等物資的調配和儲備,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服從衞生主管部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3、在院長的領導下要組織相關科室,建立流行病學調查隊伍,負責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與處理,搜索密切接觸者、追蹤傳染源,必要時進行隔離觀察;進行疫點消毒及其技術指導。

4、按照法律要求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發現疑似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疫情時,應立即用電話通知疫情管理人員,疫情管理人員要立即報告院長,同時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5、對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進行接診治療,並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轉送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其病歷記錄的複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療機構。有權要求在突發事件中需要接受隔離治療、醫學觀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在採取醫學措施時予以配合。拒絕配合的,報公安機關依法協助強制執行,並配合衞生行政主管部門進入突發事件現場進行調查、採樣、技術分析和檢驗,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

6、對傳染病要按《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醫院感染控制等各項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員防護,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內感染的發生,做好污物、污水的無害化處理。

7、承擔責任範圍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任務,建立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制度並定期對醫生和實習生進行有關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工作的培訓。

8、發現瞞報、緩報、謊報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或傳染病疫情的,拒絕接診病人的,拒不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調度的上報醫院按照醫院的工作要求進行處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態惡化等嚴重後果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公共管理制度6

理髮、美容用具消毒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

為加強本單位公共用品清洗消毒的衞生管理,保證消毒質量,防止疾病傳播,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衞生管理條例》及《公共場所衞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設施及藥物準備

1、消毒櫃或臭氧消毒櫃:用於理髮用刀、剪、梳子等的`消毒;

2、蒸汽消毒櫃或含氯消毒製劑:用於毛巾、面巾等的消毒;

3、醫用戊二醛消毒藥:用搪瓷或不鏽鋼滅菌缸浸泡消毒痤瘡針、眉夾等美容工具。

二、操作程序

1、消毒順序:消毒前洗淨→消毒→保潔

2、消毒方法:

(1)理髮工具消毒:將理髮工具放入紫外線或臭氧消毒櫃內消毒,消毒時間為20分鐘2剪刀應打平放,雙面消毒。

(2)毛巾消毒:用蒸汽消毒櫃熱力消毒,80℃蒸10分鐘以上或用100-500mg/L含氯製劑浸泡15分鐘以上。或使用一次性消毒毛巾。

(3)痤瘡針、眉夾美容工具:用2%戊二醛在搪瓷或不鏽鋼滅菌缸內浸泡30分鐘,2%戊二醛14天更換一次。

(4)美容用盆:用100-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5分鐘消毒或使用一次性衞生塑料袋。

(5)美容師手部:洗淨後用酒精擦拭或用100-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分鐘。

3.保潔:

(1)採用高温消毒:消毒後的工具應乾爽清潔,可直接放入保潔櫃內。

(2)採用藥物消毒:消毒後的工具應放置10至15分鐘後才放入保潔櫃內。

(3)消毒櫃兼作保潔櫃:消毒後可直接留置櫃中,但該櫃的容量應不少於日常最高用量的2倍。凡新置入的工具應消毒後使用。

公共管理制度7

1、美容美髮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領取“健康證明”和“衞生知識培訓證明”後方能上網工作。

2、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衞生的疾病,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3、理髮店、美容店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4、美容美髮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接受衞生知識培訓,學習有關的`衞生法律法規,基本衞生知識和基本衞生操作技能等,熟悉並嚴格執行本崗位的各項衞生操作規程和有關衞生要求。

5、美容美髮場所從來人員上崗後每兩年進行一次衞生知識複訓。

6、健康檢查項目按衞生部《預防性體檢管理辦法》進行,“健康證明”均不得塗改、轉讓、倒賣、偽造。

7、美容美髮場所從業人員必須講究個人衞生,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澡理髮,穿戴整潔工作衣帽。

8、美容美髮場所經營單位建立從業人員衞生檔案,有連續二年應檢與應培訓人員、已檢與已培訓人員和已領健康證、培訓證人員名單;有衞生監督部門通知的不合格人員名單及其去向記錄。

公共管理制度8

一、管理標準:

1、衞生紙無黴爛、變質,嚴格按核定的有償服務標準收費。

2、職責到人,全日開放,方便羣眾,優質服務。

3、工具、物品要擺放整齊。

4、照明、供水、排污設施完好。如有損壞,要及時修復。

5、管理房只供管理人員居住使用,不得讓外人留宿或作其它用途。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二、衞生標準

1、全日保潔,多次沖洗,做到無臭味。

2、廁內持續“六面光”。做到無蛛網、無煙頭、無紙屑、無雜物。

3、定期藥物消殺,做到無蚊蠅。

4、公廁周圍環境整潔,牆壁內外無亂寫亂畫亂貼。

5、廁內乾淨,便槽暢通。無污跡、無尿鹼、無便垢。

公共管理制度9

摘要:

全球一體化、經濟區域化和市場化、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不斷深入推進,催生了大量宏觀和中觀的區域性公共問題,使得區域公共管理需要應運而生。當前,我國在推進區域公共管理中還存在區域公共管理思想比較落後、政策結構不完整、在具體制度和內容安排上不合理不全面等制度缺失。因此,促進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具有很強的必要性。本文在探討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缺失和促進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必要性的基礎上,對從三方面提供了實現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路徑和策略,並提出加強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已經成為公共管理的一種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

隨着全球一體化、經濟區域化和現代市場化、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簡稱“四化”)的深入推進,催生了大量宏觀和中觀的區域性公共問題,單一的公共主體治理已經很難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區域公共管理需要應運而生。區域公共管理,是指為了共同解決發生在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某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社會公共問題,實現共同發展和整體利益,從而由特定區域內的多個主體,運用相互協商、多方調解的方式和手段,實現對整個區域或者區域內部縱向層級和橫向部分進行交叉、跨界、重疊性的管理。在社會經濟發展日益進入新常態的當代中國,迫切需要加強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力度。

一、當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中的制度缺失

(一)區域公共管理思想比較落後。

進入新世紀,全球的知識化、信息化、流動性、複雜性等日益突出,使得公共管理面臨着一些新的壓力和挑戰。傳統上,我國都是實行“各人自掃門前雪”式的行政區管理的公共管理模式,在長期的制度習慣下,行政區域積累了較強的經濟性,在公共管理中滲透和融入了多樣化的複雜利益,因此,使得在新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一些地方政府不願意放棄對管轄區域內經濟性的獨立管理權,對第三部門、私人組織等區域公共管理主體介入公共管理採取排斥或消極對待的態度,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在利益驅使下制定了大量的具有明顯地方保護主義性質的管理政策和制度,不利於區域內各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充分競爭,不能適應區域化管理的現實需要。

(二)現代化的區域公共管理具有政策結構不完整的問題。

實現區域公共問題的良好治理,需要一套有的放矢、設計精細、組織完善區域公共管理政策作為保障。在行政體制的改革過程中,我國曾多次對區域範圍進行過調整和劃分和多次試行區域發展戰略,但獲得的區域發展績效不高,一直難以達到理想目標,並表現出了突出的區域公共管理政策結構不完整的問題:一是一直沒有成立專門的區域公共管理職能部門,區域公共管理的政策基礎不完善;二是區域劃分沒有體現大範圍和計劃性,制定的`區域公共管理政策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都不高;三是實施區域公共管理政策的工具手段不完整,缺乏有效的針對特定區域問題的政策和制度;四是尚未在區域公共管理方面建立有效的責任、監督和管理。

(三)區域公共管理在具體制度和內容安排上不合理不全面。

近年來,隨着東盟、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性的區域性組織發展和國內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國在推進和加強區域公共管理方面做了許多努力,取得了一些區域公共管理的進步。但由於區域公共管理的整體意識還不強,當前我國對宏觀性和中觀性的區域公共問題的管理和治理還處於探索階段,對許多區域公共管理問題還需要作進一步的制度安排。此外,我國在推進區域公共管理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加強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減少和降低地方保護主義以及各地地方政府間的惡意競爭,減少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以及行政區劃調整、區域公共管理政策執行中的隨意性和“長官意志”現象。

二、促進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必要性

(一)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是世界形勢發展的內在要求。

新世紀以來,隨着全球化區域化發展的加快,全球公共管理所面臨的景象和生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民族間、國家間的區域化和一體化逐步加深,區域化模式的開放性不斷加強,使得宏觀性的區域公共問題大量增加。全球範圍內的投資貿易、公共衞生、環境治理、危機處置、國家安全、恐怖主義防範治理等跨區域性的公共問題日益增多,依靠單一的行政主體已經難以有效解決各類公共管理問題,因此迫切需要區域內的部分或全部行政主體集體決策、相互協調和共同行動才能有效解決。

(二)傳統的公共管理制度難以滿足現代公共管理的現實需要。

在傳統的國家和社會治理中,由於行政區域距離較遠、信息傳播和溝通渠道不便捷等原因,只能實現單一的以行政區域劃分為主體的社會公共管理。在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常態、新形勢、新任務下,傳統的缺乏制度保障的單一社會管理和治理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多產生的區域性公共管理需求,不能有效地解決目前區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江河流域治理以及“泛行政化”、地方保護主義現象嚴重、地方政府之間存在惡意競爭等社會經濟問題,因此迫切需要進行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

(三)促進區域管理制度創新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加強區域管理制度創新,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又具有豐富的實踐價值,既是主動適應全球化和區域化、市場化和現代化、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積極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切實解決區域性的社會公共問題,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促進區域間的健康協調發展,還對於深化公共管理學科研究,不斷豐富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環境保護學等相關理論學科具有重要意義。

三、實現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路徑和策略

(一)切實轉變公共管理理念。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和公共管理環境的改變,國家間、地區間的交流合作不斷加強,區域公共管理的主體、內容和要求都在隨時隨地發生着深刻變化。因此,在推進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過程中,要積極轉變落後的區域治理和管理理念,繼承和發揚傳統科學管理的理念和優勢,根據時代需要,不斷建立和健全區域公共管理的合作機制,實現集中管理與多元化分散管理的有機結合。

(二)積極改善區域公共管理政策。

完善的區域公共管理政策,是實現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重要載體和內容。因此,在促進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過程中,要積極制定和完善區域公共管理政策。一方面,要積極調整和完善區域協同發展政策、區域市場競爭政策、區域環境保護政策等區域性、功能性的區域公共管理政策。另一方面,要按照一體化的原則,促進區域公共管理政策的不斷協調、完善和落實,增強區域公共管理政策的協調性和整體性。

(三)建立完善區域公共管理法律法規。

當前,我國正大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促進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要將實現區域公共管理與強化依法治國緊密結合,積極推進區域公共管理的規範化、制度化和法律化,積極藉助、改進和完善市場機制、科層機制、績效管理機制等,用完善的法律法規來規定區域公共管理中治理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合作中的責任和目標,從而增強區域公共管理政策的權威性、影響力和有效性,為實現區域公共管理創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環境。

結束語:

推進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實現社會公共有效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力量源泉,也是破解當前普遍面臨的區域環境治理問題的關鍵舉措。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由於受到歷史發展、價值差異、地方保護、利益分割等各種因素障礙,當前要實現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困難和挑戰非常大,因此,實現區域公共管理創新的目標,需要巨大的改革創新勇氣,堅持不懈的創新探索實踐,並需要經歷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才能可能取得切實的效果。但是,加強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已經成為公共管理的一種誰也阻擋不了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範濡源.淺談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J].經營管理者,20xx,12:275.

[2]趙秋蘭,尹海鳳.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路徑探尋[J].人民論壇,20xx,23:50-52.

[3]方永新.分析區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失及其創新[J].管理觀察,20xx,19:26-28.

公共管理制度10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積極推動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揮公共機構在全社會節能中的表率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公共機構,是指本市行政區域內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財政性資金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節能,是指通過科學管理、技術改造、合理利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等途徑,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使用效益。

第四條 深圳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是全市公共機構節能的決策機構,負責統籌、協調和監督全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各區要設立相應的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負責本區節能工作的決策、統籌、協調和監督。

第五條 市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在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的指導下,負責市本級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計劃、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區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在市、區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的指導下,負責區本級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計劃、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教育、科技、文化、衞生、體育等系統各級主管部門在同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開展本級系統內公共機構節能工作。

第二章 公共機構職責

第六條 各級公共機構負責人對本單位節能工作負責,實行目標責任制和綜合考核評價制度。

各公共機構應建立詳細的能源消費統計制度,聯絡員負責將本單位的年能源消費數據報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第七條 各級公共機構應當實行能源管理崗位責任制和能源消費計量報告制度,實行能源消耗成本管理。指定專人負責能源消費統計,如實記錄能源消費原始數據,建立統計台賬,至少每年報送一次本年度能源消費統計表,同時報送能源消費統計分析報告。

第八條 公共機構應當採取以下具體措施,加強日常節電管理:

(一)減少空調用電。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空調室內温度控制的規定,夏季空調温度設置不得低於26℃。下班前半小時提前關閉空調。

(二)減少照明用電。辦公建築應當充分利用自然採光,使用高效節能照明燈具,優化照明系統的設計,採用限時開啟、間隔開燈等方式改進電路控制,推廣應用智能調控裝置,嚴格控制建築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裝飾用照明,除重大節日或有關部門通知外,夜間不允許開燈亮化辦公區域的景觀照明。

(三)減少辦公設備電耗和待機能耗。電腦等辦公設備應設置為不使用時自動進入低能耗休眠狀態。複印機背面排氣孔與牆面最少保持10公分距離,以利散熱。停用辦公設備1小時以上的,應關閉設備電源。每天下班時,應關閉辦公用電設備的電源插線板總開關或撥下電源插頭。網絡機房、食堂、開水間等部位的用電情況應進行重點監測,實行科學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四)減少電梯用電。電梯系統應當實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設置電梯開啟的數量、樓層和時間,加強運行調節和維護保養。

第九條 公共機構應當採取以下具體措施,加強日常節水管理:

(一)節約用水。加強用水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定期檢查更換老化供水管線,安裝或更換節水型龍頭和衞生潔具,杜絕水龍頭跑冒滴漏造成的“長流水”現象。嚴禁使用高壓自來

水沖洗地面、設備、器具和車輛。各單位內部綠地養護應根據季節和天氣變化情況,科學適時灌溉,提倡微灌、滴灌等方式。

(二)提倡中水回收。鼓勵建立再生水回收利用系統和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和城市污水、廢水作淨化處理後,成為達到國家標準的“中水”,並進行回用,減少用水量。

第十條 公共機構應當採取以下具體措施,加強公務車輛節油管理:

(一)實行編制管理。嚴格控制公務車輛保有數量,按規定標準配備用車,新購公務用車優先選購節能環保型和清潔能源型汽車。嚴格控制高油耗公務車輛的購置。

(二)推行一車一卡制度。公務車輛統一實行定點維修、定點保險和定點加油,推行一車一卡、專卡專用的智能IC卡加油制度。嚴格執行公務車輛百公里耗油分類控制標準,推行單車能耗核算制度,定期核定行駛里程、用油額度、運行費用支出。

(三)規範駕駛。堅持科學、規範駕駛,按時保養,減少公務車輛部件非正常損耗,降低公務車輛維修費用支出。合理安排公務車輛出行線路和用車人員搭配,儘量減少公務車輛空駛里程。禁止非公用途使用車輛,嚴格執行公務車節假日封存停駛制度。

(四)推進公務車服務社會化。加快機關班車、接待用車和公務車使用制度改革,鼓勵工作人員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機動交通工具出行。

第十一條 公共機構應當定期開展節能宣傳活動和崗位培訓,增強工作人員的節能意識,培養節能習慣,提高節能管理水平。

第十二條 市政府採購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和完善以國家節能清單所列節能產品、設備為主的政府集中採購名錄庫,優先採購以再生材料生產的產品和通過環境標誌認證的產品。

第十三條 為公共機構服務的物業公司,每年應當明確提出具體節能管理目標、要求和措施,並由業主單位進行監督。

第三章 監管部門職責

第十四條 市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按照管理權限,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系統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綜合水平和特點,制定能源消耗定額;市、區財政部門應當根據能源消耗定額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標準。

第十五條 市、區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定期對重點用能單位進行能源審計,並根據審計結果制定相應的節能改造措施和計劃。建築能源審計數據可從我市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監管平台中採集。

能源審計內容包括公共機構節能負責人和節能崗位落實情況,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的'制定、落實情況,能源消費計量、監測和統計情況,能耗定額完成情況,節能改造情況,公車配備和使用情況。

第十六條 市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和市住房建設部門應當共同承擔全市公共機構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和能耗監測任務,明確投資收益分析和節能指標,並組織實施。

第十七條 在適當範圍內,逐步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工作,鼓勵公共機構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進行節能改造,鼓勵專業節能服務機構和企業參與政府機關的合同能源管理。第十八條 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制定全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目標考核的具體辦法,組織、協調公共機構節能的各項監督、檢查、考評和公示工作,並納入全市單位GDP能耗考核體系。

第十九條 市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會同財政、發展改革、住房建設、水務、交通等相關部門對公共機構節電、節水及公務用車節油情況進行檢查,並對檢查不合格單位予以通報批評。第二十條 公共機構年終節能考核採取單位自查、現場核查、專項檢查、跟蹤檢查、書面調查和重點抽查等方式進行。

具體程序是:

(一)自查申報:各單位先行年終自查,根據節能目標完成情況作出書面説明。

(二)考核評議:由市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組成公共機構節能考核小組,採取聽取彙報、實地調查、查閲相關資料、分項打分等方法,對年度節能工作指標完成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形成初步考核意見。

(三)彙總上報:由考核小組彙總初步考核意見,並將考核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向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報告。

(四)獎勵處罰: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根據考核情況,核定各單位考核結果,並提出獎懲意見,報市政府批准。

第二十一條 節能考評結果經報請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同意後,應當予以公示或通報。

對涉及重要工作機密或不宜公示結果的單位,可由本單位向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申報予以免除公示或通報。

第二十二條 公共機構對考核結果公示有異議的,可以在公示發佈後10個工作日內向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提出,受理部門應當在15個工作日內做出答覆。公示信息出現錯誤的,經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核證後,在公示或通報媒體上進行更正。

第二十三條 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應當設立節能舉報電話並向社會公佈,接受社會公眾對浪費能源行為的舉報和投訴,並在接到舉報和投訴後15個工作日內組織處理,將處理情況及時向舉報人和投訴人反饋。

第四章 獎勵與處罰

第二十四條 對自願實施節能改造的公共機構,改造項目可按有關規定予以資助。第二十五條 公共機構完成節能改造項目且正常運行一年後,項目年節約經費(財政資金安排部分)可作為獎勵資金按每年20%的比例、連續3年返還給被改造單位,用於該單位節能減排相關支出。獎勵資金由各單位在申請下一年度預算時一同申報,並在下一年度預算中作為該單位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出。

第二十六條 對採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節能改造的公共機構,可按有關規定予以獎勵。

第二十七條 對阻礙節能檢查、未按時報送能耗數據、提供虛假數據的公共機構,按《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第三十七條予以處罰。

第二十八條 年度考核被確定為節能不合格的單位,由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予以通報批評,並下達節能整改意見書,限期整改;對逾期未改正的,依法追究行政責任,並由市財政部門按當年全市節能規劃目標相應減少該單位下一年度的能耗核撥財政資金。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文件下發之日起施行。

公共管理制度11

一、公共管理創新的內在要求

全球化和區域化程度提高的需求。隨着全球化和區域化程度不斷的提高,國際新區域在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活動更加頻繁,原有封閉的國家民族區域形態被打破,開始向區域化模式轉變。這種轉變也增加爆發國際間區域公共管理問題的機率。國際間區域公共管理問題非某一國家能獨立解決,而需要跨國相互合作才能解決問題。例如反恐、環保都需要國家之間相互合作才能解決。除此之外,全球化和區域化程度的提高也是相鄰國家的聯繫程度也加強,相互依賴程度增強,因此難以避免引發各種區域公共管理問題。

二、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存在的阻礙

1.行政區域意識的影響。我國的歷史背景豐富,我國的制度也與其它國家不同,我國的行政區域具有很強的經濟性,各個級別的政府都不遠放棄對本區的獨立經濟管理權利,因此各級政府受“利益權利”驅使而自覺制定具有地方保護特點的政策,不同區域內的政府更多地出於競爭狀態,而不是合作的狀態。行政區域意識像“柏林牆”一樣,阻礙了區域之間的聯繫,而最終導致區域公共管理制度難以創新。2.利益羣體的阻礙。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猶如改革,是對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會影響既得利益羣體的強烈的阻礙。區域政府本身對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依賴性,政府的主觀意願上就不願創新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維持原有的制度還能保證政策的穩定性。因此,在創新制度的過程中必然產生各種矛盾。尤其在當前缺乏明確的補償機制下,政府害怕合作而損害了原有的利益。因此,政府通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願合作,阻礙了制度的創新。3.法律保障制度缺乏。創新並非憑空創新,而是建立創新在已有的制度的基礎上的創新,一旦創新的制度內容和已有的制度內容產生衝突,必然會影響創新制度的進程。當前我國沒有關於區域公共合作相關的法律法規,政府之間的合作行為不是依據法律法規,而是根據領導者的個人意願,政府之間的合作也較為隨意,在這種環境下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很難有創新的空間。

三、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對策

1.區域公共管理理念的創新。社會的發展、環境的改變是區域公共管理制度改變的基礎,在國家間經濟交流和合作加強的同時,區域公共管理的管理主體也在發生變化。因此,創新區域公共管理理念需要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繼承傳統區域公共管理理念中的科學管理理念,突破落後的管理理念的束縛,並與現代管理理念相結合。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專項的行政理念已經難以滿足需求,共同合作管理理念才符合時代發展需求;除此之外,還要改變公共管理權限集中的狀況,區域公共管理中的主體和客體應該在明確關係的基礎上,加強兩者交流和合作,形成一個多元化的分散管理機制。2.加強法制建設。法制化是區域公共管制制度創新的重要內容,這是由我國社會改革的國情決定的。用法律來規範各個區域政府的責任範圍和權力使用範圍,公共區域管理制度才能逐步走向科學化、理性化,有效的保障了區域間政府的合作。而且從大量國外公共管理實踐研究中可以發現,區域公共管理制度法制化提高了區域管理政策的權威性,保證和政府合作的持續性。因此,我國各級人民各級政府要加快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建設,為制度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3.完善區域公共管理政策。在創新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內容中,完善的區域公共管理的政策是重要的保證。然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定相關的區域公共管理政策都不多,這給區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阻礙。而且,傳統的區域管理政策具有偏向國內的內向型特點,隨着社會的發展已經難以滿足需求。因此,必須改革和完善原有的區域公共管理政策。首先,實施相關的區域功能性政策。主要包括三分方面。①區域環保政策,隨着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提高,環保政策也應該受到區域政府的重視;②適時調整市場競爭政策,促進國內市場的科學合理發展,減少政府間不公平競爭的現象;③制定區域發展政策,可以有效的調節各個區域之間的發展,降低區域之間的差距。其次,按照一體化原則去協調、落實各項政策。一體化原則是指各個區域間政府或國際間政府在協調的基礎上制定、調整或者執行國家政策,可減少不同管理機制帶來的問題。在國際上有較多成功的一體化政策案例。政策一體化可以促進區域管理政策的完善、提高規章制度的協調性以區域間管理政策的配合程度,從而形成公平的市場競爭,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利益。

四、結語

在當前的經濟發展大環境下,我國區域公共管理問題會變得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嚴重,只有通過創新區域公共管理制度才能解決區域公共管理問題。在創新區域公共管理制度時,要從創新管理理念入手,拋棄落後的管理理念,繼承科學的管理理念,用法律手段作為創新的保障,不斷的完善區域公共管理政策,才能真正做到區域管理制度的創新,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公共管理制度12

一、衞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培訓合格證必須齊全有效,做到亮證經營。

二、要保持環境整潔、美觀,地面無污垢和垃圾。

三、必須設有消毒間和消毒設施,所設容器要標記明顯。

四、被套、枕套(巾)、牀單等卧具要一客一換,常住客牀上用品至少一週一換,用後必須清洗和消毒。

五、公用茶具應每日清洗消毒。茶具表面必須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

六、客房內衞生間的洗臉池、浴盆、座便器應每日清洗消毒。清潔洗臉池、浴盆、座便器專用的工具應三格分設,分別存放,標記明顯。

七、無衞生間的客房,每個牀位應配備有不同的臉盆和腳盆各一個。臉盆、腳盆和拖鞋要做到一客一換,用後必須清洗和消毒。

八、公共衞生間要做到每日清掃、消毒,並保持無積水,無蚊蠅,無異味,無水垢、污垢。

九、要有防蠅、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設施,並經常檢查設施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改進。

十、對旅客廢棄的衣物要進行登記,統—銷燬。

十一、店內自備水源或二次供水,其水質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衞生規範》,二次供水蓄水池要有衞生防護措施,容器內壁塗料應符合輸水管材衞生要求,做到定期清洗消毒。

公共管理制度13

1.房屋公共部位維修管理規定

1.1房屋公共部位包括大堂、走道、樓梯道、梯面、電梯間及房屋的毗領部分。

1.2環境部每天對房屋公共部位進行清潔,保證無灰塵、雜物。

1.3客服部責任區物業助理定時對公用部位牆壁、地磚等進行巡查,地磚壞了及時填寫維修單轉工程部處理,牆壁較髒的,由客服部主管組織統計,報公司經理,由公司經理統一安排粉刷。

1.4對公用給、排管道,平時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重大損失。

1.5對公用樑、柱、承重牆定期檢查,按照公司制定的維修計劃執行。

1.6公用部位的`維修以棟別統計,建立專項台帳,由房屋的本體維修資金支付。

1.7房屋周圍道路及公用設施、設備維修由工程部計劃執行。

公共管理制度14

一、落實消防安全責任,明確本場所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和逐級消防負責人。

二、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證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

三、開展消防法規和防火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對從業人員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

四、期開展防火巡查、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五、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

六、確定各類消防設施的操作維護人員,保障消防設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標誌完好有效,處於正常運行狀態。

七、組織撲救初期火災,疏散人員,維持火場秩序,保護火災現場,協助火災調查。

八、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和相應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九、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定期組織消防演練。

十、建立完善防火檔案。

公共管理制度15

為加強全市公共機構節水工作,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發揮公共機構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的表率作用,減少公用經費支出,建設節約型機關,依照《河南省公共機構節能辦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注重洗手間用水節約。

加強用水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避免出現“跑冒滴漏”現象;在顯著位置設置節水提示標誌,公佈維修電話;大力推廣感應式節水水龍頭。在辦公樓適當區域放置盛水器具收集保潔用水。

(二)注重綠化節約用水。

提倡循環用水,綠地用水儘量使用雨水或再生水;推廣噴灌、微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禁止用自來水湧灌。

(三)加強設施維修改造。

經常對供水設施進行檢修,認真進行管網檢查,尤其要關注預埋管道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檢修,杜絕跑滴漏現象。

(四)定期觀測定量分析。

安排專人定時定期抄錄水錶,即比較分析用量,發現情況異常,立即進行管網檢查,採取有效措施。

(五)建立統一台賬,加強用水消耗統計工作。

統計台賬登記要全面、準確、及時,數據要與實際發生的原始憑證相符,不得造假虛填。

(六)實行定額管理。

按照單位性質、業務量和各年度能耗狀況,科學確定本單位年度水耗總量、人均水耗、單位建築面積水耗定額。各公共機構要在能耗定額內使用能源,超過水消耗定額的`公共機構要向本級政府機關事務管理部門作出書面説。各級政府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每年要結合節能監督檢查和績效考核對公共機構能耗定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年度節水目標完成。

(七)張貼節水標識,公佈維修電話。

在辦公區域顯著位置張貼節水標誌,設置温馨提示,並公佈維修電話。發現跑、冒、漏或其他浪費情況及時向維修部門報修,報修時要説明準確地點。對報修情況維修部門要及時解決。

(八)實行分户計量。

辦公區與經營區、住宅區、出租區等非辦公區要分裝水錶;辦公區內不同用水單位一户一表。

(九)加強節水宣傳。

運用各種宣傳形式進行節約用水宣傳教育,提高對水資源節約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節能責任心。加強用水管理,利用每年6月份公共機構“能源緊缺體驗日”和“世界無水日”廣泛開展節水宣傳活動,教育機關廣大幹部職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科學用水、自覺節水,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十)加強水資源循環利用工作。

廣泛開展再生水回收和雨水收集利用工作。定期開展節水評比活動。對在節水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用水定額嚴重超支的單位給予經濟處罰和通報批評。

(十一)加強用水統計分析。

指定專人負責水消耗季度和年度統計彙總和分析報告工作,每季度和年度水消耗情況統計彙總及分析報告在規定時間內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