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文化要從執行力文化轉變為創業文化

“執行力文化是要求員工執行指令不走樣;創業文化要求你以創業成果為立身發展之本,沒有成果就不應該在這裏存在。”

現代企業文化要從執行力文化轉變為創業文化

現在的海爾,沒有層級,只有三種人??平台主、小微主、創客,大家都圍着用户轉。員工以前要聽從上級指揮,現在要為用户創造價值,必須變成創業者、創客,這些創客組成小微創業企業,創客和小微主共同創造用户、市場。不過,小微主不是由企業任命的,而是創客共同選舉的。創客和小微主間可以互選,如果小微主做了一段時間被小微成員的創客認為不稱職,可以選掉。實際上,海爾的小微主經常被選掉的。最重要的是,不侷限於內部員工,還可以引進外部的資源。這些小微加上社會的資源,就變成了一個生態圈,共同去創造不同的市場,這就會形成有很多並聯平台的生態圈,對着不同的市場,對着不同的用户。

我經常引用《維基經濟學》作者唐?泰普斯科特先生的兩句話,“世界就是你的研發部”、“要麼協作,要麼消失”。

我把前一句話延伸了一下,“世界就是你的人力資源部”,全世界的人力資源都可為我所用。例如,海爾有幾個員工在網上發現,有一些女性説懷孕之後看電視比較困難,希望躺在牀上看。於是,這幾個人就搞了一個家用投影儀。他們沒有自己的研發部:研發資源是美國硅谷的,主要的核心零部件來自美國德州儀器,生產在武漢光谷。後一句話對傳統企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過去企業一定是與上下游之間進行博弈的,供應方、營銷商等都想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現在企業員工要和用户一起共同創造需求,要各方的利益都最大化。

海爾從轉型開始到現在,為什麼用的時間比較長?很大的一個挑戰就是上萬名中間管理層一定要轉變為創業者,否則就要離開。這裏所説的“中間管理層”,是指企業和用户之間的那一道隔熱牆,這些人不一定有什麼職位,但所有外面來的資源都要經過他們。比如,供應商要到海爾來必須經過他們,這就衍生出很多的問題;現在,所有的供應商只需要通過網絡就可以進入。只有這樣,網絡才可以整合到最好的資源。

企業文化也要從執行力文化轉變成創業文化。這兩種文化的要求、標準是不一樣的。執行力文化是要求員工執行指令不走樣,今天要求你做好的事情必須今天完成,哪怕下了班幹到晚上十一點也要完成。過去都是把堅定不移執行公司指令的人樹為公司標兵。但是,創業文化要求你以創業成果為立身發展之本,沒有成果就不應該在這裏存在。成果大可以分享大,小分享的就少。

201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法國人讓?梯若爾在《公司金融理論》一書中指出,有兩種減輕內部人風險的辦法:一是基於經理績效的激勵機制;二是股東可實行監督,對企業很重要。這兩者加起來就是西方社會所謂的委託?代理激勵機制:股東給代理人、經理人期權,經理人給股東利潤。但是,這種辦法只針對少數人,主要是管理者,而海爾現在要讓每個人都成為創業者,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市場、用户。而且,委託?代理理論是要控制經營風險,我們不是要控制風險,而是要使企業充滿活力。這樣才可以做到德魯克所説的“每個人成為自己的 CEO”。當然,我們也面臨着文化上的挑戰,要改變一個觀念,要從“只要聽領導的就行了”變成“聽用户的,用户就是我的領導”。

互聯網時代的變化和挑戰就是三條:第一,零距離,信息零距離;第二,去中心化,互聯網上所有的人都是中心,每個人都是發佈者、評論者,符合用户要求、需求的就可以購買;第三,分佈式,資源都是分佈的。

現在,海爾面臨最重要一個挑戰就是去中心化的問題:怎麼樣滿足每個人都是中心?怎麼樣把組織從原來緊耦合變成鬆耦合?就像抓一把沙子,越攥緊拳頭可能抓住的沙子很少,手掌鋪開放的沙子反而更多。我們要把企業鋪開,打造成創業平台,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創業,海爾會得到的更多。而緊耦合結構像一部精密機器一樣,所有的齒輪都在高速運轉,但每一個齒輪都沒有主動性,一旦外界發生變化可能就會轟然倒塌。柯達是全世界膠捲界老大,但在數碼時代轟然倒塌,因為它是一個緊耦合的結構;它發明了數碼相機,但沒有做下去,現在設想如果是鬆耦合結構,可以切出一塊業務持續做數碼相機,可能也不是今天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