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杜甫草堂作文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杜甫草堂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杜甫草堂作文15篇

杜甫草堂作文1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一家人歷經磨難,終於逃難到四川。他的好朋友們為他在浣花溪畔,蓋了一座草堂,杜甫終於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可是好景不長,八月份的一天,突然烏雲密佈,狂風大作。草堂上的茅草被風颳得四處亂飛,有的高高地掛在樹梢上,有的落進了泥塘裏。杜甫急得手足無措,跌跌撞撞衝出屋子。

在林子邊,有幾個孩子笑嘻嘻地抱着茅草,跑進了林子。有個男孩很調皮,對杜甫説:“杜老頭,我家的茅草也颳走了,怎麼説茅草是你的呢?”杜甫累得氣喘吁吁,卻又哭笑不得,只好悻悻離去。

過了一會,電閃雷鳴,瓢潑大雨從天而降。開始還好,屋裏漏的雨不算大,勉強用盆子,罐子還可以接住,後來卻越下越大,屋子裏牀被打濕了,被子也被打濕了,一家人蜷縮在一起,難以入睡。

在這個難眠的雨夜裏,杜甫百感交集。自從安史之亂開始,杜甫報國無門,只好四處顛沛流離,從來沒睡過一宿安穩覺。杜甫望着漏雨的房頂,不禁浮想聯翩,如果能有一座風吹不動,雨打不壞的大廈,讓天下窮苦的.讀書人住進去,多好啊,他們將來能更好地為國家服務,百姓就不會遭這麼多罪了。

杜甫想着,想着天亮了,他望着那輪噴薄而出的朝陽,自言自語道:“如果我的願望實現了,就我自己凍死,也心甘情願。

千古以來,誰能像杜甫這樣想呢,他真是當之無愧的詩聖啊!

杜甫草堂作文2

杜甫草堂遊記雙流縣實驗國小六年級二班劉書博今天,陽光明媚,我和媽媽一同來到了風景秀麗的杜甫草堂,來參觀這“詩聖”在成都的故居。走進草堂,一股清新的涼風拂面而來,不覺讓人精神一振。紅牆黑瓦的房屋在茂密的樹叢中若隱若現。步入前門的杜甫博物館,杜甫的各種作品在這裏陳列,這裏靜靜的,來這的每一個人都十分肅穆,都不忍將這份寧靜所破壞。沿着幽深的鵝卵石小徑往裏走,放眼望去,滿圓青翠欲滴的樹木將草堂圍成了一個世外桃源,古樹參天,綠樹成蔭,巨大的樹影將我們籠罩,小徑邊的小溪靜靜地流着,穿過竹林,跨過山坡,徑過小橋,奔流向遠方。

抬頭仰望,寬大茂密的樹葉,將陽光分成了斑斑點點撒在地上,像一塊並不完整的黃金地毯。清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彷彿歡迎着來自遠方的客人……跨進“詩史堂”,杜甫那瘦長的身驅映入眼簾,杜甫那張臉上顯出莊重嚴肅的表情,一雙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感歎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杜甫那莊重的`表情讓我彷彿看到他在埋頭思索怎樣寫出優美的詩章來同情百姓。離開了“詩史堂”,我不禁回眸凝視他那消瘦的背影,這位憂國憂民的詩人顯得那樣的高大。接着,我走入被複原的杜甫故居——一座簡陋的草屋,看到這裏,我不禁感慨萬千。杜甫那憂國憂民的感情我永遠不會忘記,也讓我更加喜愛草堂了,它讓我感受到了,那樣的,從來沒有感受過的安謐……指導老師:鍾先剛

杜甫草堂作文3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追隨着杜甫的腳步,來到了杜甫草堂。

一路上,初春的氣息異常濃烈。柳樹像姜太公一樣,把自己的“釣魚竿”放進了水裏,靜靜地等待着魚兒上鈎。過了一會兒,一陣微風吹過,柳樹又變成了綠衣仙女,隨着風翩翩起舞。忽然,兩隻可愛的小黃鸝一路追逐着飛了過來,靈巧地落到了柳條上,唱起了《春之歌》。那旋律時而高亢,好像是牧童用竹笛吹出的歡快的曲子;時而低沉,好像幾個孩童躲在角落了在竊竊私語。一羣白鷺從天空中飛過,時而排成人字形,時而排成一字形,像一羣舞蹈演員在不斷地變化着隊形跳舞。藍藍的天空上,幾朵白雲正在飄過,暖暖太陽掛在上面,衝着我們微笑。我想杜甫一定和我一樣深深陶醉在這樣的美景中,才會寫下千古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晃白鷺上青天。”

不知不覺,我走進了杜甫草堂,從窗户裏向外看去,西嶺山連綿起伏,高聳入雲,山頂上還有厚厚的'積雪,像一條白龍盤踞在山頂。而不遠處的江邊,停泊着很多從遙遠的東吳開來的船隻,船上的桅杆密密麻麻,就像一個個旗杆矗立在江上。這多像一幅以窗户為畫框,以大自然為神筆,景色優美而意境高遠的畫啊!難怪杜甫情不自禁地寫下“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樣色彩鮮明、動靜結合的如畫美景,怎能不令杜甫沉醉?怎能不讓我留念?

杜甫草堂作文4

“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公元769年一個寒冷的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入蜀輾轉來到成都。第二年春,杜甫在成都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居住,所住的正是詩中提及的草堂,也就是今天的杜甫草堂。

走入草堂之中,能聽見鳥鳴陣陣,恰似歡歌,水聲潺潺,好似樂音,穿過那茂密的.竹林,望那荷塘之中,荷葉田田,似舞女之裙襬,荷花亭亭,似少女之微笑。我望那荷塘,似乎看見對面也有一人正望着那荷葉,那荷花,正揮毫寫下“風含翠筱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這樣美的詩句。

望茅屋,過溪橋,經竹林,聞水聲,我想要尋着杜甫的腳印去看他曾看過的風景。走入工部祠,我望着一篇篇詩作,似乎看見了杜甫正坐在茅屋中,與我訴説着他的喜怒哀樂,他稱讚着那“黃四孃家花滿溪,千朵萬朵壓枝低。”的美景,他抒發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他也傾聽着“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的憂愁, 揮筆一寫,就是他一生的坎坷波折。那顆赤城的愛國之心乘着文字跨越千年的時光來到我們面前,讓我們感同他心中的豪情壯志,他的憂國憂民。我站在那詩篇前,細細的品味這文字中的歡與憂……

走出工部祠,天忽然下起了小雨,雨天的屋瓦,浮漾着濕濕的流光。雨敲打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在那朦朧的雨煙之中,被雨淋濕的身上沒有半點寒意,或許正是杜甫那顆愛國之心給予了我温暖!

杜甫草堂作文5

我們今天去了杜甫草堂,杜甫草堂裏有許多的盆景,有一個盆景我最喜歡了,因為盆景裏有一個小木屋,小木屋在盆景的下面,還有一個塔,塔在盆景的上面,我和那個盆景找了張相。

我們接着向前走,看見了許多的竹子,那些竹子都是萃竹依依,很粗很粗,很高很高,稱得上蒼天大竹,於是,我讓媽媽給我和竹子照了張相,媽媽也給這些竹子單獨照了一張。

我們繼續向前走去,看到了許多的芭蕉,我不知道這裏的芭蕉怎麼也長得這麼大,一個芭蕉葉子,足足有兩個我的'大小,我對這棵芭蕉樹也很關注。

我們還去一個茅屋,茅屋裏有杜甫的廚房,杜甫的卧室,杜甫他兒子的卧室,還有他的書房。那些東西看起都很古老,杜甫的院子看起來蠻好的,院子裏有一口井,還有一張石桌,和四石個椅子。

我還看見了許多的亭子,有些亭子大,有些亭子小,有些亭子好看,有些亭子不好看,我和楊浩宇一起買了一包魚食餵魚,那些魚都很大,我想應該是遊客喂的好吧。

我們繼續向前走去,看見了許多燈展,各式各樣的,都很好看,我最喜歡那裏的蝴蝶和兩隻鴛鴦,我和它們都拍了張照片,還有許多想紙一樣的燈展,上面寫着杜甫的詩,我們在草堂裏饒了一圈,就回去了,因為杜甫草堂實在太大了。

我們今天太開心了,因為看到了很多跟家鄉不一樣的風景!

杜甫草堂作文6

去年五一假期,我們全家去了四川成都玩兒,我們去了錦鯉、武侯祠、寬窄巷子、熊貓基地......可是,讓我印象最深的景點還是杜甫草堂。

進入大門,頓時一陣悠揚的古典音樂從遠處傳來,再加上週圍清新的空氣,讓人瞬間感覺心曠神怡,內心安靜。隨後我們繼續往前走,在一條筆直的道路上,我看見坐落了幾棟整齊的建築。順着路往前走,我們首先來到了一個寬闊的大廳,上面赫然寫着兩個大字“大廨”。裏面陳列着的是杜甫的家族介紹,其中不乏有魏晉時期軍事家、經學家杜預、其子杜耽等人。

之後我們進了詩史堂。這座建築連牆壁都是石頭做的,充滿了古色古香,牆上到處都是杜甫的.詩作。其中也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當然也有許多我還不會背的詩,看來還有許多詩句等待着我們去學習啊!出了詩史堂,便是一條幽靜的小路,兩旁茂密的竹林和花叢讓這裏顯得格外生機勃勃。面對着這美麗的景色,吟誦着杜甫優美的詩句,豈不美哉?

後來,我還去了“萬佛樓”“工部一覽亭”等地遊覽。

不知不覺間我們就要離開這個充滿詩意的地方了,這個屬於詩歌的樂園帶給了我無限的驚喜,希望我下次還能來這裏參觀。

杜甫草堂作文7

杜甫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被人們稱為“詩聖”。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佔地面積24公頃。安史亂之後於公元759年,由甘肅顛沛流離到了成都靠友人的幫助在城西浣花溪畔營建了草堂。

草堂總面積打300畝,其間檐廊結構緊湊,草堂內小橋、流水、梅院、竹林交錯在庭中,另有春之梅、夏之荷、秋之菊、冬之蘭可欣賞,置身其中,讓人可發思古之幽,又享大自然之漫。

草堂主要建築自前至後有大廟詩史堂、柴門、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等等。大廟裏陳放着國畫杜甫草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紹。詩史堂正中是杜甫雕塑像,壁柱見懸掛着歷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兩側陳列室展出近代書畫家的“杜甫詩意畫”和書法。公部祠內有杜甫彩雕塑像和兩通“少陵草堂圖”碑刻;左邊的“草堂書屋”和右邊的“恰愛航軒”陳列着宋代以來各時期的古版杜甫作品和各種外文譯。草堂內溪流環繞,竹木葱籠,台祠掩在花草叢中,也是一處好風景。

杜甫在這裏住了四年,寫下了許多名篇佳作如《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在這裏創作的。當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不存在,現在的草堂,實際是後人為紀念杜甫所建的一所優美園林!

這裏風景這麼好!你也快去吧!

杜甫草堂作文8

杜甫草堂現如今有兩個,一個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另一個也在四川省,不過是在綿陽市。

而今作為四川省重點旅遊開發項目,更為廣泛接受的是位於四川綿陽三台縣的三台杜甫草堂。被稱之為是四川省第二大杜甫紀念堂,當然排在第一的是成都杜甫草堂,但是知名度卻遠及成都杜甫草堂。

三台杜甫草堂,位於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縣城西邊的牛頭山上,是三台縣城牛頭山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偉大著名愛國史詩級別的'詩人杜甫先生的紀念遺址,整個草堂裏面亭台樓閣,風景如畫,十分注重生態建設和園藝建設。

在不破壞原本草堂的基礎上增添了很多景緻,並註明了杜甫生平的簡介,另外還有杜甫先生在三台縣的生平事蹟和詩歌著作展覽,可為打造了一個精緻獨特的草堂。整個草堂是建在原來明代的工部草堂的遺址上的,並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做了重建,整個一復古園林,更廣泛吸引遊客。

另外,坐落於四川省省會成都市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已成為一個標誌性的博物館類型的草堂,是國家為了紀念被稱之為“詩聖”的偉大歷史詩人杜甫先生而修建的博物館,並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

因此處杜甫草堂所在位置,又被稱之為浣花草堂。但歷史上的杜甫草堂在杜甫離任成都之後就已經不復存在了。

據歷史記載,五代時期詩人韋莊重尋得杜甫草堂遺址,而後重新修建,而後,歷經數朝杜甫草堂均被多次修復,從而保存至今並最終被建作紀念性博物館,併成為如今歷史文化聖地和著名旅遊景點。

杜甫草堂作文9

那天天氣真不錯,春雨過後,一切充滿了活力,就是這種感覺,伴隨我步入了杜甫草堂。

那寬敞而簡樸的大門,彷彿在張開雙臂迎接我。可能顯得有些魯莽了,握疾步走馬觀花般地遊覽,不知不覺進入了一座宅院,非常小,只有二十來平方米,也比較矮,但門前,清溪碧水橫淌而過,一座別有情趣的拱橋橫跨溪上,自然卻不遜情調。西邊,兩叢翠竹拔地而起,不禁為我帶來了一種清爽的扶風,朦朧的.樹影在竹林中若隱若現。我正驚歎這幽趣的景點,卻發現了刻於青石上的兩個字:柴門。

來到正門,只見一條波光粼粼的河流從門前環過,這兒叫浣花溪,傳説唐代時着力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人美且心善,一天他正在洗衣時,迎面走來一位滿身膿瘡的和尚,行人都躲得遠遠的,唯有這位任姑娘不避讓。於是這位和尚求她浣一下那滿是農學的袈裟,哪知袈裟一入水,霎時水中金蓮萬朵,再看那和尚,也不知去向,於是,人們就把這兒改名為浣花溪了。

也許這兒的幽靜陶醉會將你吸引至此,那麼遊覽吧,展現你不一般的美麗收穫。

杜甫草堂作文10

今天,我和同學一起來到了大名鼎鼎的成都杜甫博物館,博物館座落在成都西門外,在這兒我們有幸一睹“詩聖”——杜甫的雕像。

進入杜甫草堂映入眼簾前是兩旁的花卉,鮮花的香味薈萃樸鼻。我們走在“花徑”上,路兩旁的“樟樹”和“黑殼楠”它們那玲瓏精緻的樹冠。遒勁而伸展的樹冠,高大粗壯的樹幹具有一種大將風範。就是這種大將風範,忠心耿耿地守護這一方水土,才使得草堂歷經上千年還保存得如此完好。

我們穿過“花徑”來到了著名的“詩史堂”, 它的中央立着“大詩聖”杜甫的雕像,他神情莊重雙眼炯炯有神,彷彿在擔心什麼似的。再看兩旁,寫着“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的.題字,看看杜甫雕像,再看着兩旁的題字,我的腦海裏不禁浮現出在“安史之亂”時,杜甫對勞動人民的關心。

參觀完了“詩史堂”我們又來到了杜甫曾經居住過四年的“茅屋故居”。站在茅屋門口,看到是用竹子圍成的籬笆。走進院子,院子的右邊是一口水井,則左邊就是一個石桌子和四個石凳子。我緩緩地踏進了屋子,屋子十分簡陋,房屋經過上千年風雨的洗禮,看上去彷彿不是那麼堅固了。房屋裏的客廳的傢俱也十分少,只有一個用竹子編木椅子,客廳的左右兩邊的牆上掛着山水畫,在住左邊走則書房了,書房只有書櫃和古人寫字的書桌就沒有其它的東西了,住右走就是廚房了,並且廚房裏只有廚櫃和灶。走出房屋心裏在感受頗深……

今天,我終於一覽了草堂風光,讓看到了“詩聖”——杜甫遺留下的痕跡。

杜甫草堂作文11

杜甫草堂位於成都市西面,是杜甫為避安史之亂而攜家入蜀,在成都西郊修建的茅屋,原名為“成都草堂”是由杜甫故居,紀念祠堂,和園林景觀結合的川西民居建築羣,它的環境清幽,我們去時遊人也不是像趕廟會的那麼多,處處皆可見到樹木與花草,參天竹林比比皆是,鬱鬱葱葱,修長挺拔。整個草堂曲徑通幽,構造精巧,使人常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杜甫的詩句到處充滿了草堂的`各個角落,有很多都耳熟能詳。

這裏還有很多的亭子,全部用茅草做頂,實木為樑,古色古香。

這裏還有很多的水塘,肥碩的一尺來長的各色大鯉魚在裏面游來游去,碰到有人餵食,就更撒了歡兒,撲通撲通通擠在一起,裏三層外三層的,在前面的魚吃飽了或是嫌這個地方擠,想回到塘中寬敞地方,遊是不能的,只好使勁跳,於是我們又欣賞了鯉魚跳龍門,儘管濺得我們褲子上全是水。.。.。.

我們的主人公杜甫在1000多年前,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而如今,我們可以自豪地説:“已有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杜甫草堂作文12

成都杜甫草堂世界聞名。我已經聽説了這個歷史遺蹟。所以借這次調查的機會來看看。

杜甫草堂果然名不虛傳!每個地方總是那麼吸引人。草堂南門,門兩邊排列着兩排嬌豔的蘭花。大門前放着一輛紅色的大馬車。這輛馬車沒有草堂裏的古蹟有吸引力。

沿着東邊的小路走,迎接你的是一座高高聳立的塔。玻璃下游有很多井,有大有小。塔裏有幾塊石碑,石碑上刻着許多不明顯的字。快看!我不認識幾個繁體字,但是真的不知道這些內容是什麼!

當我來到“唐朝遺址”的發源地時,我走進去,大大小小的蝴蝶碗出現了。最顯眼的是中間的大坑,裏面有許多豆子,各有特色。

隨着鳥鳴聲,我們一家人來到了杜甫的住處。因為杜甫住的房子是後人建的,所以外觀還是很完美的。我走進去,但是有點擁擠。我大致看了一下。像我們現在住的房間,有廚房,卧室,房子等等。但是沒有我們現在的這麼精緻。走出杜甫的住處,母親告訴我:“杜甫首先得到了鄰居的幫助。農民的淳樸善良,是給飽受苦難的流浪者最好的`良藥。因此,在與這些不同層次的普通人的交流中,杜甫找到了自己創作詩歌的靈感,進而在這裏創作了許多詩歌。”“哦!原來杜甫的創作靈感還是普通人給的!”我説。在母親的催促下,我不情願地離開了這裏。

參觀杜甫草堂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雖然走的很匆忙,但我永遠忘不了它的樣子。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偉大的詩人杜甫。

杜甫草堂作文13

暑假的時候,媽媽把我送去大伯家玩,大伯帶我去了許多的地方,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詩聖杜甫旅居四川時所居住的地方。剛進大門,一陣淡淡的花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路的兩旁有着一棵棵高大而挺拔的大樹,鮮嫩的小草,芬芳的花朵……大詩人杜甫能寫出那麼多美麗的詩句,一定和這裏的環境有關。再往前走,我便來到了杜甫住的地方,房間中央擺着一張桌子和兩張椅子,我閉上眼睛,想象古時候杜甫和朋友在椅子上吟詩作對、飲酒歡歌,該是多麼愜意的畫面啊!

沿小徑往前走就是柴門,不言而喻,這就是杜甫當年放柴的.地方,而今天卻早已改造建成一座美觀華麗的“石門”了。來到正門,只見一條波光粼粼的河流從門前環過,大伯告訴我這兒叫浣花溪,説到名字的由來傳説唐代時,這裏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人美且心善,一天她在洗衣時,迎面走來一位滿身膿瘡的和尚,行人都躲得遠遠的,唯有這位任姑娘不避讓,於是這位和尚求他浣一下那滿是膿血袈裟,那袈裟一入水,霎時水中金蓮萬朵,再看那和尚也不知去向,於是人們就把這兒改名為浣花溪了。

這次遊玩我不僅領略了杜甫草堂的美景,還收穫了許多知識,下次如果有機會我還要去杜甫草堂玩。

杜甫草堂作文14

春天的早上,我從睡夢中醒來,唐代大詩人杜甫突然出現在我的眼前。他笑着對我説:“咱們走吧。”我的腦子裏全是問號,好奇地問:“我們去哪裏呀?”杜甫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去我的杜甫草堂了。”我急急忙忙穿上衣服,跟着杜甫出門了。

到了杜甫草堂,我一眼就看見了一棵高高的柳樹,我的腦海裏立刻想到了一句賀知章的詩:“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一陣風輕輕吹着,柳樹把垂在水裏的柳條拽了出來,像釣到大魚了一樣。柳樹下面有兩隻黃鸝,在草地上踱來踱去捉着蟲子,吃飽了,嗖的一聲,像離弦之箭一樣飛到了柳樹上,嘰嘰喳喳地唱着春之歌。草塘邊的.小河裏,三個一羣、五個一夥的白鷺正在捕魚,當然也有在戲水的,因為受到了驚嚇,扇了扇翅膀,排成一字形飛上了青天,漸漸的,飛遠了,就像一朵流動的白雲。

走進屋裏,我順着杜甫指的方向,往窗外望去,窗户好像畫框,連綿起伏的西嶺山存着千年不化的雪,山下的小河邊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互相映襯,就像一幅畫,我自己宛如畫這幅畫的畫家,正在欣賞我的作品,連我自己都忍不住讚歎。

突然,誰輕輕拍了一下我説:“都快遲到了,你怎麼還在睡?”我從睡夢中醒來,原來剛剛是一場夢呀!

杜甫草堂作文15

懷着對古人的好奇,我遊覽了杜甫由甘肅顛沛而流離到成都的住處——草堂。

草堂,顧名思義,是指用茅草作屋頂修建的簡陋房屋。杜甫一生因戰亂顛沛流離,多在茅草屋棲息度日,其所寓居之所,後人建“杜甫草堂”以為紀念。

如今的草堂全然不是“牀牀屋漏無干處,兩腳如麻未斷絕”,“鳥槍換炮”的聖堂,不但楠木參天,竹溪相映,而且亭台樓閣一應俱全。從正門開始,以此建了大廟、詩史堂、柴門和工部祠,原先的草堂反被“喧賓奪主”,成為了陪襯的茅屋,看起來怎樣也經得起八級大風的折騰。杜甫他老人家也不要擔心“捲起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罩長林梢,下者漂轉沉塘坳。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扔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蓊蓊鬱鬱,古樹參天,流水蜿蜒,小橋橫卧,好一派田園風光,和比戰亂蹂躪的長安。洛陽相比,這兒簡直是個世外桃園。

佇立堂前的一段碑文前,杜甫的.生平一目瞭然:

杜甫,安史之亂後於公元多首詩篇。《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就是在這裏寫的。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北宋以來,就有人在詩人故居處建園立祠,拱人瞻仰。當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現在的草堂,實際上是後人為紀念杜甫而建的一所優美園林……

雖然這不是古代的杜甫草堂,然而碑上的文字讓我看見了一個熱愛生活的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