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作文(實用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華傳統文化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實用7篇)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1

在過年的時候,我們要放爆竹、貼窗花、掙壓歲錢、吃餃子、聽年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聽年的故事。關於年的故事有很多種,我最喜歡其中的兩種。

一種是説年是一羣非常兇猛的'動物,它們聚在一起,一出動,多則上千只,少則幾百只。每到寒冬,年就出來覓食,走到哪裏,哪裏的人和各種動物就要遭殃。據説,一羣年一次可吃上百隻虎豹熊和幾十個人。

一到冬天,人們都得集中起來和年作鬥爭。在和年的鬥爭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年雖兇惡殘暴,但它最怕火,一見火光就拼命逃跑。因此人們一旦發現年羣來犯,就迅速點燃火把,手持武器吶喊助威,直到把年全部趕走。

另外一種傳説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深居海底的怪獸叫年,它的頭上長着一對尖尖的角,非常兇猛。到了除夕這隻叫年的怪獸就會爬上岸傷害人命,因此到了除夕,大家都逃到深山裏。

這一年,從村外來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老人告訴大家,年有三怕,第一它怕紅色,第二它怕響聲,第三它怕火光。因此當過年的時候,人們都要放爆竹、貼窗花、開燈過夜。

年的故事很吸引人,過年的習俗豐富多彩,我喜歡過年!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二年級的語文課上,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和傳統節日中的傳統文化,我特別喜歡這些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我最愛的就是過春節,因為這是中國最隆重和最熱鬧的傳統節日,過年時,家家户户貼春聯,街上掛滿了紅燈籠,大人小孩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回家過年。這時,我遠在外地的姑姑姐姐們也都回到奶奶家,長輩們給了我好多的大紅包,爸爸還給我買了好多煙花和摔炮。天一黑,我就和姐姐們一起出去放煙火,我們玩得好開心,直到春晚開始,我們才戀戀不捨地回到家,然後與家人一起邊吃東西邊看晚會,精彩的表演讓全家人哈哈大笑,我真希望天天過年,天天這麼快樂。

春節過後就是元宵節,元宵節晚上,我打着媽媽給我買的漂亮燈籠走上了街頭。在大潤發超市裏,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猜燈謎,我們猜中了好幾個謎語,贏得了好幾個獎品,好開心啊!回到外婆家,全家人團團圓圓地吃了香甜的元宵後,我又在外婆家樓下和爸爸放起了煙花,我跳啊、叫啊,整個小區都回蕩着我快樂的聲音。

我最愛的就是這兩個傳統節日。當然,中華優秀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優秀的傳統節日、文化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專屬於中國人的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牢牢記住這些美好的文化,並把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發揚下去。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種,有書法、京劇、皮影、武術……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書法了,因為我現在正在練毛筆字呢!

中國的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書寫藝術,先從甲內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後來又發展成為草書、楷書、行書等等。草書、楷書、行書是現代書法的主要表現形式,它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來書寫,具有四維抽象藝術。

我現在剛開始學習,學的是楷書,講究個橫平豎直,楷書寫好後就可以練行書了,行書是楷書演變的連筆字,看起來很有藝術感覺。草書呢揮筆如神的龍飛鳳舞,草書寫成的文章我們國小生是看不懂的,也讀不下來,因為它的欣賞價值很高,都是一些書法家的傑作,不是一年兩年功夫就能欣賞並理解的。看!我説是對吧!我國的書法是多麼的有趣!

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中國書法已經成為一個民族的符號,它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恆魅力。我做為中國的傳人,一定我喜歡的毛筆字練好、寫好。讓它不狂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這是這周老師讓我們整理的作文,老媽幫我從電腦上查了很多資料,在老媽的幫助下我的整理如下,望各位博友都能喜歡上毛筆字,喜歡我們中國的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勤勞而智慧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一座巨大的寶庫,寶庫裏有許多“寶藏”。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曲、國畫;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中秋節吃月餅……今天

我要介紹的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這一天是愛國詩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他聽説自己的國家要滅亡了,心如刀割,悲憤交加,於是,抱起一塊大石頭,縱身跳入汨羅江。

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就會划着船把米飯到入江裏,可是,大家發現倒入江裏的米飯,全都被魚吃了,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用一種長長的葉子把米包成四個角的形狀,再投入江中,魚以為是菱角,就不再吃了。

直到現在,每到端午節時,人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差艾草、掛香包,媽媽也會用長長地竹葉把米包起來,我也會呢!

中華的傳統文化多得數也數不清,這都是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財富”。我們要把這些傳統文化好好的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可以説今年的十一長假,對於我來説是一個特別的假期,也是一個意義非同尋常的假期,這一次媽媽沒有帶我去旅遊,而是在十月二日這一天,我們共同踏上了去長春的火車,媽媽帶我去參加一個由吉林省家庭教育促進會舉辦的“浸潤傳統文化,你我共同成長”親子歷練營活動,一路上,我對這次活動充滿了期待和猜測,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後我們乘了輕軌,最終我們來到了歷練營的活動場所好漢坡度假村。

第一件事就是分營房,這是我第一次和媽媽分開,自己照顧自己,雖然有些害怕和擔心,但心裏還是有一點點小小的竊喜,心想終於脱離了媽媽的魔爪了。雖然環境看起來很好,但是實際上這個時候沒有取暖,屋子裏的冷無法形容,尤其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整個人都蜷縮在了被窩裏,四面透着風,第一次感受到這種環境,想起媽媽平時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心生一絲歉意,平時生活在那麼好的環境中還不知道珍惜。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餐桌上沒有了平時的大魚大肉,只有兩道菜分別是白菜豆腐湯和茄子土豆,這也讓我第一次體會到了環境的變化帶給我心裏的思考,我應該更加珍惜爸爸媽媽們給我創造的幸福生活。

到了晚上我們上了一堂傳統文化課,老師帶着我們研讀了《弟子規》和一些傳統禮儀,邊遊戲邊學習,活動在活躍的氛圍中進行到了八點半,但我全然不知道累,反而更加喜歡這種氛圍,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傳統文化的學習之中…。.

第二天,隨着一聲號響,該起牀了,我睜開眼睛一看才五點,我還是第一次起這麼早,起來跑步和做操,鍛鍊之後感覺真的神清氣爽,這也是我在家從來沒有體驗過的,美好的清晨都是在睡懶覺中浪費掉了。

白天一整天的課程都是老師在講,講孝道、講禮儀、講親子、課程非常精彩,我非常喜歡他們那富有哲理的語言,對比生活中的我真是該改掉的毛病太多太多。自己在對待父母、對待學習等等方面做的都太不合格。給我最大的觸動就是我應該珍惜現在的好生活,感恩父母和老師對我的養育和教導,努力使自己成為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如今我們中國,在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繁榮背後,然而在奔跑着追趕西方的路上,我們也時常察覺和歎息:一些原本屬於我們的珍貴的東西,不知什麼時候被弄丟了,甚至已不能清楚的描繪它的本來面貌,這種東西就叫做傳統文化。

為了我國的發展,傳統的精華不能丟,優秀的文化不能丟,優良的傳統更應繼承。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6

當時間的沙漏漏下最後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痕劃過最後一瞬,珍珠的色彩也會如此耀眼。當六年的養分在體內積累,毛竹的生機也會如此蓬勃。

正是由於歷史的洗禮,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最終誕生了華夏女兒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説的那個歌星的經歷,正是由於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形成的。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現如今,知道重陽節的人越來越少了,知道感恩節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情人節的人越來越多,可知道七夕節的人越來越少了。

對於我們先輩留下來的許多傳統節日,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幾乎全都置於腦後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崇洋媚 外嗎?這難道是我們口口聲聲説到的.責任感嗎?然而,我們身邊其實有許多人在為我們做榜樣,他們能堅守自己的信念,鼓勵人們學習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著名學者馬寅初不就是嗎?

他積極提倡我們青少年應當多多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雖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們傳統的中化文化不能丟!因此,我們是否想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否會被他國文化所取代?這個答案須靠我們用行動來回答。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繼續發展的基石,是我們共同保護,共同繼承的使命。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堅定信念,共創美好未來!憶往昔,若不是司馬遷的瀝盡心血,怎會有《史記》的鴻篇警後人,若不是李時珍的跋山涉水,怎會有《本草綱目》的福祉遺萬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會有《石頭記》的哀婉催人淚?看今昔,是誰苦心鑽研十餘載,終使兩星成?是誰奮鬥十八年,終抱金牌歸?是錢學森!是申雪與趙宏博。他們是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中的堅定,他們是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於繼承和傳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們能夠這般堅定,這般執着。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點亮一片星空: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片綠葉,但能點綴整個春天;傳統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若駕一葉扁舟,但仍能驚動一片大海。

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生命的支撐,成功的基石。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篇7

團園過大年,全家共團聚。春節就是大家在一起團團圓圓坐在一起吃團圓飯,一起談談心,看看電視,讓自己的煩惱都拋空而去,換來一個開心舒暢的好心情。

世界各地總會有不同的春節習俗,在我的家鄉里,鞭花爆竹聲中,大家從遠方來到團聚的家鄉,在這裏,爆竹聲聲迎新年,大家飲酒取樂,互相申訴開心和痛苦的事情,為了尋求安慰,總會選擇在餐桌上來發泄自己的悲痛事情,事情過了,就會再次 投入到認真的工作當中去了,在這天晚上,總會是煙花爆竹處處見,讓人忍不住駐足痴望,還會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機拍下這動人而又動人的畫面,之後就會慢慢的欣賞着。

“啪——啪——” 遠處傳來一陣陣放炮聲,不用看,就知道一羣孩子們的孬勁(家鄉話,意思:淘氣的、搗蛋的。)大起,正在噼噼啪啪的放着炮呢!自從過年開始這種聲音就沒停過,讓人膽戰的從他們身邊路過,剛離開,就會立刻離開,而他們卻玩略似的再向他們身邊留下自己“輝煌”的痕跡,這時,身邊的'人總是啊的一聲頭也不敢往後看就跑着離開了危險的“戰場”。

噼裏啪啦的聲音就是大家的傳統習俗放鞭炮。除夕夜裏,傳説為了除掉一個名叫夕的野怪物,大家貼門對、放鞭炮、穿紅衣就會將他趕走,至今還流傳着這樣一個神話。

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了貼近傳統習俗,大家總是在這天夜裏吃湯圓(家鄉話,意思:元宵)放鞭炮,團圓吃飯為新年後吉祥如意。

我們家鄉的習俗雖然與各國各地的不一樣,但卻讓我們很快樂,我們並不需要擁有他們所需的思鄉情,無憂無慮的過着自己的快樂時光,讓我感到自己現在所生活的是十分的快樂的,這讓我學會了珍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