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統文化作文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優秀)傳統文化作文4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中國人自古以來身上的優秀品質數不勝數。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人們從古至今最為重要的,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應當孝敬父母,做一個好孩子,不能因為自己的任性、淘氣而讓父母勞累,讓父母操心。孝道的楷模,不説遠的,孟佩傑帶着癱瘓在牀的養母上大學,雖不是親生母親,雖沒有血緣關係,孟佩傑卻視養母為親母,數年來悉心照料,用孝心撐起了一片天。孟佩傑是當今無數人的楷模,是一個好榜樣。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一個依次遞進、由內而外的個人品德養成過程,也是每個人實現自身價值,邁向成功的必經之路。由此可見,個人修養是非常重要的。不論在怎樣的環境下,個人品德都體現着你是怎樣一個人,帶給別人好感,因此交到的好友、知音,豈不樂哉?

美德中所含有的思想品質,同樣令人可敬可佩。

“和”,中國人喜歡和平,古往今來,從未見中國向哪個國家發起過侵略戰爭,現在中國的維和警察也為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家和萬事興”,家裏人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多理解,少吵鬧,在困難來臨時一起面對,正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仁”,被儒家思想確立為最高的.道德規範。儒家對仁的理解頗多。如“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仁”在中國五千年文化中,佔據了重要位置,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人們心中也保留這一偉大思想。

“義”,人們交朋友,講究一個“義”字。對朋友要有義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朋友遇難時,應肝膽相照,兩肋插刀。當朋友受不白之冤時,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放棄他,你也要相信他,相信他的品格、操守,不輕易否決朋友;當朋友遇到挫折時,應鼓勵朋友,安慰朋友,令朋友重拾信心。

“忠”,自古以來,臣忠於君,身為臣子為君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為實現劉備臨終囑託,終日操心國事,為匡扶蜀國政權,嘔心瀝血,直到臨終前,也始終牽掛國事,只有將所有事情託付後,諸葛亮才安心逝去。

中華民族傳承了中華美德,使中國人鼎立於天地之間,令人欽佩的中華美德不僅影響着下一代,同時影響着外國人,中華美德無不令外國人驚歎,孔子學院正影響着世界人民。

勿忘傳統文化,發揚中華民族的精神。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對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始於五代,盛於明清,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對聯的'種類有很多,如用於春節的春聯,用於祝壽的壽聯,張貼在名勝古蹟的名勝聯以及好玩的趣巧聯等。

對聯還可以對於別人進行諷刺,還可以表達感想等。比如北宋呂蒙正的這副對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批“南北”,表達的意思是缺衣(一)少食(十),沒有“東西”。

對聯還可以用來勵志,比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對聯要求對仗工整、押韻意近。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結晶。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國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一些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就是過大年,也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喜慶的傳統節日。

每當過年,到處都洋溢着節日的氣氛。街上掛滿了大紅的燈籠,到處都是人山人海,人們忙着添置年貨,家裏也堆滿了好多好吃的東西,聽媽媽説,這叫“年年有餘”。家家户户都忙着大掃除,把屋子打掃得一塵不染。我也在家裏幫着貼春聯,貼倒福字,意思是説幸福就要來到我們身邊了。

到了年三十,最高興的就數我們這些孩子了,我們可以聚在一起放鞭炮,玩捉迷藏。最繁忙的要數爸爸媽媽了,忙了一天,做了一大桌子的菜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晚飯後,大家圍坐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幽默的相聲、滑稽的.小丑表演、優美動聽的歌舞表演,家裏一片歡聲笑語。我還時不時地趴在窗台上看煙花,真是太美了!

我喜歡春節,這是個令人難忘的節日。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每個民族都有屬於各自的傳統文化和習俗,這是每個民族的標誌。所以,傳統文化不能被遺忘,而應該發揚下去,使這個民族能夠繁榮輝煌。

我們現代的青少年們都比較喜愛唱歇,也特別愛追星,當然這也是現在大多數年輕人的愛好。娛樂節目多得讓人眠花繚亂,電視上總是會播着很多娛樂、音樂方面的節目,人們好像漸漸地遺忘了本民族的文化內涵,追求着時尚而新穎的娛樂活動。在大多數人的心中肯定認為,只要自己多才多藝,歌唱得好就可以一舉成名,但他們或許不知道,在那些成功人士的身後,又揹負着多少的負擔,又流過多少汗水和淚水。

有很多音樂愛好者被淹沒在滾滾紅塵中,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勇敢,而是因為他們之間的競爭太激烈了。社會也需要傳統文化來加快發展,不是因為現代人不瞭解傳統文化的.內涵,而是他們不懂得用怎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發展文化。

我們中國的漢字有深厚歷史,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等人們懂得如何發揚文化後,電視台推出了各類的文化類節目,這使人們感到新奇,於是引發了文化熱潮。

有很多人積極湧躍地參加文化節目,比如一些《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等,都以很簡單純樸的方式引導人們關心關注文化,傳統文化並沒有被遺忘,而是漸漸地得到弘揚和發展,這些文化類節目使傳統文化重新被人們崇拜和追求,人們再也不只是簡單地追星了,現在還有更淵博的知識文化等着他們去探索和發現!

我們應該號召全人民都弘揚傳統文化,讓本民族的文化習俗得以更好發展。娛樂只是閒暇之時用來放鬆心情和愉悦身心的,傳統文化才是根本。人不能忘本,所以,我們也不能忘記傳統文化。

我們這些正在成長的青少年們,更應該從現在做起,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瞭解各種文化的內涵,為民族文化的發揚做出自己的貢獻,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