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故事15篇【熱】

哲學小故事1

那天,一個在日本獨資公司工作的好友告訴我,她們公司最出色的技術骨幹上週辭職了。據她講,那個工程師在公司工作3年了,兢兢業業,為人很厚道。當然公司也給了他優厚的薪水回報。可是他為什麼辭職了呢?好友説是人情的問題。

哲學小故事15篇【熱】

這家日資公司是1995年成立的,當時日本的經濟如日中天,該公司也財大氣粗,給員工開出了誘人的薪水條件。可是到了20xx年底時,由於日本總部沒有接到大的訂單,所以20xx年的年底分紅誰也沒有拿到。

公司的負責人坐不住了。公司經理是一個早年留學日本的中國人,自認為國人皆是“唯利是圖”之輩,日本的那套“誓與公司共存亡”的管理模式根本不能對付眼前的危機。於是他封鎖了日本總部那邊效益下滑消息,轉而百般挑剔技術部的工作,意在讓大家形成一種錯覺: 沒有拿到分紅是因為大家工作沒有做好。

不久,公司來了一筆小的訂單,客户對出貨日期要求非常苛刻,可是許諾如果全部設備能夠如期出貨的話將有更大的合同可以簽單。作為項目負責的這位工程師,為了公司,他連續一週沒有回家,帶領着技術部的人幫助工人做組裝,好幾個夜晚都睡在組裝現場的長椅上。

客户對此次合作深表滿意,可是由於客户方自己認為十拿九穩的工程沒有拿到,所以那筆所謂更大的訂單就成了泡影,為此期望過高的公司經理大為惱火。在公司例會時,他藉口客户是因為對組裝不滿意而取消再次合作的,提出不支付技術部的加班費和獎金。負責的這位工程師拍案而起,憤而辭職。臨走時,這位工程師只説了8個字:沒有人情,沒有人格。

不知道這位自認為聰明的經理現在作何感想。在任何一家公司工作,員工們所盼望得到的有時候不單單是錢,更多的是一種尊重、承認。所以許多時候情感的投資是會戰勝利益誘惑的。我想起了我原來在北京工作過的一家德資公司,儘管已經離開很久,可每每想起仍覺得温情,沒齒不忘。

我原來工作的那家德資公司,它在亞太地區的總部設在台灣,我們所能接觸的最大老闆——亞太地區總裁也是一位德籍台灣人。當時公司剛剛成立不久,還處於投資期,所以薪水不高。公司那時最吸引我的地方是: 來應聘時,這個總裁的辦公桌上居然放着一疊10元的零錢,每個應聘者都會得到10元錢作為來回的車票錢。當然不是因為這10元錢買動我們的心,而是覺得這麼細微的小事,老總都會替你考慮周到。那麼大的事情呢?

那時負責東北地區銷售的是一位女士,能力非常強,我們都叫她張工。平時她整天風風火火,可是有一個階段,她的情緒非常不好,後來我們都知道那時候她的丈夫正和她鬧離婚。那麼一個樂天派的張工整天眼睛腫得像桃子,碰上她的好友打來電話問到她的痛處,人高馬大的她能握着電話哭上老半天。一次,她正在打電話哭得不亦樂乎時——總裁進來了!

當天晚上,總裁讓祕書退掉了第二天返回香港的機票。第二天上午10點左右,總裁先生竟然帶着張工找到張工丈夫所在的工廠,那天,正是北京夏天裏最熱的一天。後來聽説,本來約好張工的.丈夫十點鐘在廠門口見面,可是他們廠早晨突發了一場事故,張工的丈夫被調去搶險。當張工的丈夫滿臉油黑地出現在工廠門口時,總總裁和張工已經等了他足足3個小時。因為天氣非常熱,總裁1米80的大個子只好擠在空調車裏一邊接着手提電話處理公務,一邊等待。張工幾次含着眼淚催總裁回去,可總裁操着並不熟練的普通話告訴張工:不要緊,不要緊。

不知道是總裁的等待打動了張工的丈夫,還是因為總裁真誠的表白感動了張工的丈夫,或者是他們之間的感情並沒有破裂,不過僅僅是發生一些誤會而已,張工和她的丈夫和好如初了。後來,在我走的那一年,張工在公司創造了一個奇蹟,她領導的東北科的銷售額居然佔整個大陸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我不知道其他公司老總和員工之間是否非常融洽,他們之間做什麼樣的溝通。我們的總裁先生卻教給我了一個道理: 一個公司的負責人所面臨的困難在一般人眼裏是大於一個員工所面臨的困難的。但是,當一個老總把員工的困難當成最重要的事情並且去幫助解決時,他將來碰到困難時也會容易解決得多,因為所有的員工都是和他站在一起的。

所以,無論人在高處或低處,只要活在人羣裏,彼此間就要記得經常給予對方一點感情的慰藉。因為畢竟能夠真正維繫人與人的,只有真情。

哲學小故事2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裏,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勵志小故事:所長無用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説:“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麼?”“草鞋,是用來穿着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髮。憑着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您想學習更多相關文章嗎?請添加微信號caz71888每天為您更新勵志,銷售,管理,商戰案例,等經典文章,免費學習。此微信改變了千萬人的.命運,歡迎您的加入。

哲學小故事3

古時有一位太子,聲望已經很高了,還要去周遊列國,培養自己的聲望。

這時突然來了一個鄉下老頭兒,腋下挾把破雨傘,言不壓眾,貌不驚人,自稱王者之師,説可以做皇帝的老師,幫助平天下,求見太子。

通報以後太子延見,這老頭兒説,聽説你要出國,但這樣去不行,你要拜我為老師,處處要捧我,在各國宴請你的時候,大位要讓我坐,你這樣才能成功。太子問他是什麼道理。

老頭兒説,我以為你很聰明,一提就懂,你還不懂,可見你笨。現在告訴你,你生下來就是太子了,絕對不會坐第二個位置,而你在國際上的聲望也已經這樣高了,再去訪問一番,也不會增加多少。

可是你這次出去不同,帶了我這樣一個糟老頭子,還處處恭維我,大家對你的觀感就不同了,認為你了不起。

第一,你禮賢下士,非常謙虛。第二,這糟老頭兒的肚裏究竟有多大學問,人家搞不清楚,對你就畏懼了。各國對你有了這兩種觀感,你就成功了。

這位太子照他説的做,果然成功了。這不只是一個笑話,由此可懂人生。懂了這個竅,歷史的鑰匙也拿到了,乃至個人成功的道理也就懂了。有時候把好位置讓給別人坐坐,自己在旁邊幫着抬轎,舒服得很。這就是君子三畏的道理,一定要自己找一個怕的.,誠敬地去做,是一種道德。這真是一種哲學,我發現一個有思想信仰的人,他的成就絕對不同,一個人沒有什麼管到自己的時候,很容易就是失敗的開始。

哲學小故事4

一個青年揹着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靈智大師,他説:“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刺割破了雙腳;手也受傷了,血流不止;嗓子因為長久的呼喊而嘶啞??為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 靈智大師問:“你的大包裹裏裝的是什麼?”

青年説:“這包袱對我可重要了,裏面是我每一次被傷害後的怨恨,每一次被誤解時的氣憤,每一次被指責後的煩惱??我時刻提醒自己要記得包袱裏的東西,以後好加倍地回還給那些傷害我的人。靠了它,我才有勇氣走到您這裏來。”

於是,靈智大師帶着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説:“你扛着船趕路吧!”

青年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的動嗎?”

“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説:“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放下背上的包袱吧,孩子,生命不能負重太多,否則就算你看遍天下美景,你也不會感到快樂和滿足!”

青年覺得老者的話很有道理,於是他放下包袱,繼續趕路。他發現自己的步伐輕鬆很多,心情也愉悦很多。

啟示:“憤怒、埋怨、氣惱,甚至仇恨,須臾不忘,就會變成生命中的包袱。其實我們可以輕輕鬆鬆地度過每一天,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寬容之心。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請放下包袱趕路,你的生活也會輕鬆很多。

哲學小故事5

哲學家 John Searle 讓我們設想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只懂英語的人,他坐在房間裏,回答外面的人用中文提的問題,但是房裏的人有一本問題與答案對照的手冊,這樣就可以讓外面的人誤以為屋裏的人懂中文(但實際上完全不是)

這個悖論在於,他揭示了一個事實:就算計算機技術無比先進,看·上·去已經能用語言自然與人交流,但是它們仍然無法真·正·懂·得語言本身。這是因為從本質上説,計算機永遠只是被限定在「操作字符」上。「中文房間悖論」出名就在於,它徹底幹掉了「圖靈論證」的可靠性,並且簡潔地闡述了人工智能所能達到的.極限,包括機器學習,和潛在的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Searle 的看法是對的,即有沒有可能出現一種看上去和人類一樣具有意識的人工智能?這不太可能,因為 AI 最多隻能做到不懂裝懂。所以,我們面對周遭這些「聰明的高科技」的時候,必須非常小心。

哲學小故事6

旅遊的時候認識了一對夫妻,職業是製作防割手套。我問,這手套堅硬到何種程度呢?他們笑而不答,説回到北京後你到我們那裏參觀一下就知道了。

第一眼晤見防割手套,平凡到令人垂頭喪氣。和普通車工鉗工戴的白線手套沒有任何區別,如果一定要找到不同,就是價錢要貴出很多。也許看出了我的不屑,男主人抽出一把寒光四射的匕首握在手中説,你戴上手套,然後,來奪我的刀。細端詳,那刀尺把氏,尖端像西班牙人的鞋子彎彎翹起,開了刃,血槽很深。我膽戰心驚道,這刀可以殺死一頭恐龍了,不敢。他又説,要麼我戴上手套,請你來割我吧。我説,那乾脆就滑到了犯罪邊緣,本人奉公守法,恕我也不能從命。他無奈,只有親自戴上手套,自己來割自己了。

戴上防割手套的左手有些臃腫,右手執刀殺氣騰騰。晶光閃爍長刃劈下的那一瞬,我駭得緊閉了眼睛。等到哆哆嗦嗦打開眼簾,以為看到的是皮開肉綻血花翻飛,不想雪白的左手套上,只有一道淡淡的痕。主人優雅地舒了幾下掌,如同少婦的額頭被抹上了速效去皺霜,痕跡很快就平復了。

我大覺神奇,不由得一試。戴上手套,用刀鋒在指掌上反覆切割,先輕後狠。那真是一種奇妙的感受,你能感覺到薄刃的鋒芒和殺伐的重量,然而它卻如溪水掠過毫髮無傷;主人告訴我,看似普通的棉紗裏,捻進了500根高彈鋼絲。臨走的時候,主人送我一副防割手套,笑道,從此你可空手奪刃了。

感歎防割手套的神奇,不由得想到:倘加上十倍百倍之量,用千萬根鋼絲織就一件背心,披掛在身便心硬如鐵了。再沒有什麼情感的劍戟能刺穿出血洞,再沒有什麼理智的矛斧能劈裂成溝壑。

有一段時間,我出門書包裏常帶着防割手套,期望碰上一個行兇的`歹徒,衝出去見義勇為。然世事雖紛雜運氣卻太平,夢想竟無法成真。堅固的防割手套漸漸蒙塵,如同驍勇的大將空白了少年頭。終有一天,我在鄉下幹活的時候,想到委它以新任。花圃中月季正香豔,這是最渴望修剪的花卉。此花盛開之後如不從瓣下第三分岔處刈除,就會花漸小香漸遠魅力大失。只是那些薔薇籍貫的鋭刺盡忠職守,如同美女的貼身保鏢虎視眈眈。我手笨,每一回都被扎得十指痛癢。

連刀劍都能阻擋,還怕小小的荊棘嗎?我戴上防割手套,所向披靡地抓起了月季花莖。頓時,雙手像被蜂羣包圍一樣,數不清的小刺同時扎入肌膚。慌亂摘下手套查看,七八處鮮血淋漓,實為我充任業餘園丁以來損失最慘痛的一次。

原來,這特製手套能夠防止長刀短劍的切割,卻並不能阻止細小毛刺的鍥入。鋼絲絞結的縫隙是小針出入自由的高速路。

那天,我貼着大約10張創可貼完成了剪枝工作,一邊揮舞園藝剪一邊想,悲哀啊,看來十萬根鋼絲也無法保證我們的心境不受損毀。

哲學小故事7

國王有七個女兒,這七位美麗的公主是國王的驕傲。她們那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遠近皆知。所以國王送給她們每人一百個漂亮的髮夾。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來,一如往常地用髮夾整理她的秀髮,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於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裏,拿走了一個髮夾。

二公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便到三公主房裏拿走一個髮夾; 三公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個髮夾; 四公主如法炮製拿走了五公主的髮夾;

五公主一樣拿走六公主的髮夾;六公主只好拿走七公主的髮夾。

於是,七公主的髮夾只剩下九十九個。

隔天,鄰國英俊的王子忽然來到皇宮,他對國王説:“昨天我養的百靈鳥叼回了一個髮夾,我想這一定是屬於公主們的,而這也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不曉得是哪位公主掉了髮夾?”

公主們聽到了這件事,都在心裏想説:“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頭上明明完整的'彆着一百個髮夾,所以心裏都懊惱得很,可嘴上卻説不出。

只有七公主走出來説:“我掉了一個髮夾。”話才説完,一頭漂亮的長髮因為少了一個髮夾,全部披散了下來,王子不由得看呆了。故事的結局,想當然的是王子與公主從此一起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

不明白人為什麼一有缺憾就必須要拼命去補足? 一百個髮夾,就像是完美圓滿的人生,少了一個髮夾,這個圓滿就有了缺憾;但正因缺憾,未來就有了無限的轉機,無限的可能性,何嘗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這遺憾可能是一張將要滿分的試卷上的一個紅叉,也可能是一件近乎完美的工藝品上不小心劃過的一道痕跡……人生不可免的缺憾,你怎樣面對呢?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過。對那些沒有機會彌補的遺憾,不如稍加修整,看那改變後的遺憾,有時,它會是比完美更美的驚喜。

哲學小故事8

離我住處不遠,有一條並不算熱鬧的小街。街口總是坐着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乞丐。他很少説話,但他的眼神裏有種渴望和乞求,讓你看一眼就覺得辛酸,忍不住就想要去摸口袋。

老乞丐的面前總是擺着一個大號的鋁盆,裏面是零星的錢幣。我注意到,鋁盆裏總是夾雜着一兩張十元或五元的“大鈔”,每天都是這樣。我很奇怪,天天都有人這麼慷慨地施捨嗎?

慢慢地混熟了,我就問他。他説,那些整鈔都是他自己放進去的'。你見別人這麼大方,你還好意思小氣嗎?我問他,那你為什麼不放五十、一百面值的呢?他説,看到別人給那麼多,你若給少了好意思嗎?給多了又捨不得,乾脆就不給了。

我想想也對,又問他,為什麼你總坐在這裏,不去別的熱鬧地方轉轉?他説,你見過逮兔子的嗎?那些揹着槍到處跑的人從來都沒有下網的人逮得多。因為你跑的時候,兔子也在跑,你不一定攆得上;如果你坐在一個地方不動,那些亂跑的兔子總會撞到你的網上的。我開始有點佩服他了,又問他,那你為什麼不去人最多的廣場呢?他説,你釣過魚吧?魚最多的地方,釣魚的人也最多。

哲學小故事9

在我落到現在這個上司手裏之前,我並不太清楚跟一個工作狂合作是怎麼一回事。當然,我也遇到過其他的工作狂——比如説有家不回,休息日也在辦公室的。但他們並不直接領導我,因此也不直接影響我的生活。終於,有一天——那是多麼昏暗的一天啊,我的苦日子降臨了。

做一個工作狂上司的下屬,一般來説是這樣的:

你的工作日的80%以上,都不要想按時下班。萬一哪一天正常下班,你會發現,家裏根本沒預備你的晚飯。

你的手機常常在休息日狂響。如果你膽敢關機,或者置之不理,家裏的電話就會響得一往無前,拿起話筒,裏面會傳來工作狂上司友好的問候:怎麼不接電話啊?接下來,當然是一大堆客客氣氣要你“抽時間”再做做的事。

你連續加班三週,三個週末不回家,補假?痴心妄想。工作狂上司會在第四周的星期一滿臉無辜地説:你不是週末剛剛休息過兩天嗎?你試圖爭辯,他理直氣壯:這是法定工作時間。工作狂上司一般患有選擇性失憶症,他不會記得你在法定休息日是怎麼加班的。

如果你累死累活,把10天的活兒在5天內趕完,等着你的決不是5天的清閒日子。你的工作狂上司會在第一時間備好另一個10天的工作量,殺機暗藏。

有一天,我在筋疲力盡之時,忍無可忍向他推薦一本管理學書籍,告訴他有一段專門的論證:“每週工作80個小時不是好習慣。”

他想了想,答覆:我看的時候會把這段跳過去。

如果我是老闆,用到這種人,會覺得挺划算的。可我是下屬啊。

你知道比遭遇一個工作狂上司更背運的是什麼?那就是遭遇一個學習型工作狂上司。

我朋友的上司愛好讀書,熱衷學習。市面上所有最時髦的勵志類、管理學書籍,他都是第一批讀者。什麼從優秀到卓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什麼六西格瑪、管人的真理,本本不落。自己讀了,還要求下屬讀。

問題是,這位老總思考戰略時,我朋友這一級的下屬有無數戰術、戰鬥層面的瑣碎活兒要幹,而且閲讀是不能佔用工作時間的。所以我朋友常常在週六的半夜學習,週日趕去公司,和加班的'老總探討讀書心得。老總並沒有説週日的讀書會必須出席,他不過是説:反正我來,你們看着辦,然後感慨:不學習就會被淘汰。

當然,跟着一個工作狂上司,也不是一點好處沒有。如果反正躲不開工作狂上司,就多想想可能存在的好處吧。樂觀有益健康。以下是我和像我一樣的下屬能忍他們到今天的理由:

一、關係簡單

工作是惟一標準。你既不用刻意想辦法讓他喜歡你,也不用小心翼翼怕得罪了他。這些都不重要,他的要求相當簡單,只要交出的活兒好,他才不管你黑貓白貓。

所以工作狂上司領導的團隊,人際成本會比較低,因為合作者之間除了活兒,不涉及其他。

二、患難與共

這樣的工作無可置疑就是災難。大家都累得要死,本來就不太有時間有精力去暗戰。又因為患難的心理感覺,共事者之間比較容易建立起相互伸把手的良性互動,也不太斤斤計較。你知道,通常災難中人性高尚的一面容易凸顯。

三、餡餅效應

故事很古老:國王指着鱷魚池説:誰最先游到對岸,我就把女兒嫁給她。話音未落,只聽撲通一聲一青年下水,狂奔而去。國王握着終於上了岸的青年的手,説:勇敢的年輕人,你將得到我的女兒。可是,你能告訴我,是什麼令你如此勇敢。青年舉頭四望:哪個混蛋推我下去的?!

工作狂上司可能就是那個推你下水的人。你並沒娶國王女兒的打算,也不認為自己有這個能力,但如果因為工作狂上司的逼迫,奮勇娶到了,也不壞啊。

四、開發潛能

還是上一個故事。不過,我看着我的工作狂上司在眼鏡片後微笑的眼睛,更多想起的是那池子裏的鱷魚。身後有一羣鱷魚,會產生出正常情況下永遠發現不了的能量,重新認識你自己——原來以為不會幹也幹不了的事,因為鱷魚的追逐,一夜成材。

就算前面沒有國王的女兒,藝不壓身這回事,也是有的。

哲學小故事10

有一個人在森林中漫遊的時候,突然遇見了一隻飢餓的老虎,老虎大吼一聲就撲了上來。他立刻用生平最大的力氣和最快的速度逃開,但是老虎緊追不捨,他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最後被老虎逼入了斷崖邊上。站在懸崖邊上,他想:“與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肢解,還不如跳入懸崖,説不定還有一線生機。”他縱身跳入懸崖,非常幸運地卡在一棵樹上,那是長在斷崖邊的梅樹,樹上結滿了梅子。正在慶幸的時候,他聽到斷崖深處傳來巨大的吼聲,往崖底望去,原來有一隻兇猛的'獅子正抬頭看着他,獅子的聲音使他心顫,但轉念一想:“獅子與老虎是相同的猛獸,被甚麼吃掉,都是一樣的。”當他一放下心,又聽見了一陣聲音,仔細一看,一黑一白的兩隻老鼠,正用力地咬着梅樹的樹幹。他先是一陣驚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斷樹幹跌死,總比被獅子咬好。”

情緒平復下來後,他感到肚子有點餓,看到梅子長得正好,就採了一些吃起來。他覺得一輩子從沒吃過那麼好吃的梅子,找到一個三角形的枝椏休息,他想着:“既然遲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覺吧!”

他在樹上沉沉地睡去了。睡醒之後,他發現黑白老鼠不見了,老虎、獅子也不見了。他順着樹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懸崖,終於脱離險境。原來就在他睡着的時候,飢餓的老虎按捺不住,終於大吼一聲,跳下懸崖。黑白老鼠聽到老虎的吼聲,驚慌逃走了。跳下懸崖的老虎與崖下的獅子展開激烈的打鬥,雙雙負傷逃走了。

由我們誕生那一刻開始,苦難就像飢餓的老虎一直追趕着我們,死亡,就像一頭兇猛的獅子,一直在懸崖的盡頭等待,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正用力咬着我們暫時棲身的生活之樹,總有一天我們會落入獅子的口中。

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壞的情景是死亡,唯一的路,就是安然地享受樹上甜美的果子,然後安心地睡覺,只有存着這樣單純的心……少慾望、多一點赤子之心。

幸福是一顆夢想的種子,需要用生命的熱情去灌溉,幸福不是靠別人給的,而是要認真抓住用心選擇。

哲學小故事11

今天清晨起來,陽光柔和,微風拂面。你順着人行道往學校或公司的方向走,忽然看見前面一位老太太摔倒,這時你毫不猶豫地趨前扶她起來,問她受傷沒有。

你為什麼這麼做?這個問題值得想一想,不要輕易回答“因為我覺得應該”或者“因為我高興”。

生活就是哲學前幾天的一個清晨,天色昏暗,風雨交加。你在同一條人行道上走,瞥見有人摔倒,卻自顧撐着傘走過去了。

為什麼同樣是你卻有兩種相反的待人態度?

難道是天氣影響你的心情,心情在決定你的行為?仔細反省一下,似乎不是如此單純。人的任何行為背後都有一個信念做為預設。譬如當我幫助別人時,我心中相信:人與人應該互相扶持,人類形成一個大家庭,人生是有意義的,別人會在我需要時伸出援手。反之,當我拒絕幫助別人時,我心中相信:人與人各自孤立,人類並無共同關懷,人生難免老死,我也無法逃避命運的擺佈。

問題是:你有時樂於助人,有時又拒絕助人,難道是在心中同時接受兩套相反的信念?如果是的話,你又如何認定自己是“一個人”呢?你怎能期望別人瞭解你?甚至,你瞭解自己嗎?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覺得好奇,想要進一步探索答案,那麼你就走上哲學之途了。哲學是用比較系統的方式去思考人生的現象,然後為人生的種種抉擇提供指引。為了找到自己心中究竟潛存着哪些互不兼容的信念,進而予以疏導、整理、融合,使其顯示同一的立場。這種“化隱為顯”的工作,是哲學上關鍵的第一步。哲學之有益於人生,也由此開始。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確立自己心中的基本信念後,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就可以免除許多不必要的困惑、彷徨、掙扎、挫折。氣候不能再影響我們,因為我們心中自有温暖的陽光;環境不能再幹擾我們,因為我們心中自有堅定的主張。我們可以活出真正的自我,不僅內外如一、表裏一致,而且始終清楚自己正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這麼做。

當然,從外表看來,這樣的人有時讓人覺得頑固、自大或狂妄,有些人也確實打着“擇善固執”的招牌特立獨行或標新立異。我想,這是“過猶不及”的結果,因此哲學家無不強調反省慎思及自我約束。希臘哲學初期最著名的兩句格言是:“認識你自己”與“凡事皆勿過度”。孔子則主張好學深思與忠恕之道,因此他一方面勇於堅持理想,“知其不可而為之”,另一方面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顯示了温良和樂的人格特質。

由此看來,思想的功用真是偉大。人可以憑藉思想突破有限的時間與空間,掌握自己內心的真我,亦即不受氣候、環境、人羣所拘束的自我。這個自我,既有清楚的信念,又有明確的方向,因此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一言一行都是非常真誠、非常踏實的。不僅如此,思想還能引領我們樹立風範,見賢思齊,使我們在面臨重大抉擇時想一想:若換了是孔子,是耶穌,是蘇格拉底,是佛陀,或是其他聖賢,處在我的情況時,又將如何決定行止?

如此念頭一轉,平平凡凡的人生就可能展現壯闊的波瀾,高潮迭起。

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因為其中充滿了新的挑戰,等着你以新的精神去響應,從而開拓新的人生境界。

有人説:生活就是文化,生活就是教育。我們也可以説:生活就是哲學,不過還須加上一個小小的習慣,亦即思考。孟子肯定人的尊嚴,聲稱“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矣”。只要養成思考的習慣,生活的質量自然會隨之提高,生命的內涵也將更為充實。

哲學的確是我們品味人生的開始。

哲學小故事12

我們小區門口有一家修鞋店,開店的是一位樸實的大叔,大家都喊他葛大叔。星期天沒事時,我總喜歡和葛大叔聊天,他很喜歡説話,總是一邊修鞋,一邊和我拉家常。這天,我和葛大叔聊到了鞋子。我就對葛大叔説:“體重大的人,鞋子肯定容易穿壞!”沒想到,葛大叔説:“不一定,不過鞋子是否經久耐用和走的路有很大關係!”

聽葛大叔這麼一説,我就問:“那這麼説,山區的'人穿鞋子肯定容易壞,他們走的都是坎坷不平的山路啊!”讓我大感意外的是,葛大叔竟然搖搖頭,又否定了我的説法,他説:“相比于山區,我們城市人穿鞋子更容易壞!”我有些傻眼,葛大叔竟説出這樣讓我難以理解的話。可是葛大叔修了一輩子鞋,在鞋子上可是專家,他對鞋子的研究深厚,他説出的話我又不得不信。

葛大叔見我驚訝得很,就解釋説:“山區的人,腳下不平坦,他們走路時就養成了習慣,總是能把腳抬高走路,這樣就不容易傷到鞋子。而我們城市的道路平坦,我們走路沒多少阻礙,腳就不會抬得多高,鞋子和地面摩擦的機會反而多了很多,地面又多是堅硬的水泥地面,鞋子也就自然容易損壞!”

葛大叔的這番理論,讓我折服。估計大多數人和我一樣,沒想到多一些坎坷,對腳上的鞋子來説,反而是好事。

由鞋子,我想到了我們的人生,生活中多一些阻礙,人生之路多一些坎坷,對人生來説,也是好事!

哲學小故事13

拔苗助長

每天他到稻田時,發覺那些稻苗長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煩,心想:“怎麼樣才能使稻苗長得高,長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終了想到一個“最佳方法”,就是將稻苗拔高几分。從前,有個農夫,種了稻苗後,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經過一番辛勞後,他滿意地扛鋤頭回家休息。心想:明天稻苗長得一定更高了。隔天早晨。一早起身,他迫不及待地起去稻田看他的`“成果”。哪知,他跑到稻田時,卻看到所有的稻苗都枯萎了。

啟示:從事推銷事業,哪有一躍而成的事情?每一探植物,都需要陽光、空氣、水分及土壤才能逐漸成長。農夫也必須生天辛勤地澆灌、耕耘等,才能獲得成果。許多人為了迅速獲取公司所提供的豐富獎金或分紅,而鼓勵組織內為人員存貨,讓他“更一層樓”。豈知這種坐享其成者,往往欲速而不達。

哲學小故事14

大師年輕時在上海窮困潦倒,常常為一頓飯發愁。他的鞋前面列開了一個口子,他既沒錢買新鞋,也沒錢縫補。

一日,大師畫了一隻老虎,拿到街上賣。一個外國人看中了這幅畫,想買,就問:“多少錢?”大師説:“500美元。”

外國人覺得太貴,便説:“能不能少點兒呢?”大師説:“不能少!”一邊説,一邊將畫撕碎了。

外國人吃了一驚:“年輕人,你怎麼撕了它呢?多可惜呀!500美元不賣,少點兒也行呀!你是生氣了吧?”

大師平靜地説道:“先生,我沒有生氣,這畫我要價500美元,説明我認為它值500美元,你跟我講價,不願出500美元,説明在你眼裏它不值這個數,也認為它不好。所以,我要再接再厲,撕了它,重畫,直到顧客認可為止。”

那時,大師還不是大師,是個普通的青年。大師當時太窮了,太需要錢了,可他沒有降低自己追求的標準,沒有讓物質的誘惑干擾他的最高追求。他追求的不是錢,是藝術的'境界。

假如是常人,他會能賣多少賣多少,先換到錢再説。

就是這個心態,使這個青年日後成為一代雕塑大師,當上了中國美術館館長,主持雕塑“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留下了許多傳世經典雕塑作品。這個人就是一代宗師劉開渠。

是什麼成就了大師?是心態。

哲學小故事15

記得剛工作的時候,第一次出差,下了火車發現錢沒有帶夠,給母親打長途電話,希望她能從我的工資卡里取出1000元錢寄給我。母親憤怒地説:“你去出差為什麼不帶夠錢?你媽媽不是家庭婦女,哪有那麼多時候給你幹這些事情?”

我在電話裏哭了——後來她當然還是給我寄了錢,但是警告我下不為例。後來我再沒有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麻煩過她,因為她不只是一個母親,還是一個教授級的高級工程師,她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

她不是不肯為我做出犧牲,她只是不願為我做出不必要的犧牲。

去年一天深夜,我被送到醫院急診。母親當時正負責寶鋼項目,她趕到醫院時,大夫告訴她我病情嚴重,刻不容緩,需要馬上化療,她當機立斷辦了退休。她甚至對親戚説:如果能夠一命換一命,就讓我換了她吧。

我常常想,母親為什麼甘願用自己的命來換我的命,卻不肯給我一點點依賴和幻想呢?

即使在我生病的時候,她也從來不像有的'母親那樣説些“善意的謊言”,她似乎從來就不認為我承受不住真相的打擊。她是直截了當跟我説:“你生的病叫惡性滋養細胞腫瘤,如果不化療,你活不過半年;如果化療,你有50%的勝算。即使化療結束,你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過日子,你必須常常到醫院檢查,防止復發。在協和醫院的記錄中,曾經有18年以後復發的患者。”

我當時差點瘋掉,我對她説,我的生命是我自己的,我不打算治療,我要用最後的時光去周遊世界。

她冷靜地告訴我,第一,現在不是最後的時光,第二,你的生命不完全是你的,你這條命是我給你的,你要為我活下去。

我想,如果我的母親不是這樣一位母親,我會成為今天的我嗎?我現在還能活着寫這些文字嗎?

她幫助我發現了生命中另外的意義,她讓我成為我自己,又讓我懂得,我的生命並不是任性地屬於我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