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藝術教案《郊遊》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藝術教案《郊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藝術教案《郊遊》

大班藝術教案《郊遊》1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在遊戲中獲得愉快地情感體驗。

2、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能與同伴相互合作,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大膽地表演。

活動準備:錄音機、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提出與幼兒一起去郊遊,討論用什麼方式去公園,以孩子們的決定做隨意的動作進“公園”。

二、請幼兒與同樣商量合作表演公園裏的景物。

三、提出問題,並進行表演。

1、你們放過風箏嗎?都見過怎樣的風箏?(幼兒自由回答)

2、風箏是怎樣放的?(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

3、教師與幼兒一起合作放風箏。

4、教師與全體幼兒配合放風箏。

四、根據自己的經驗,通過想象表演發生各種情況的風箏。

提問:風箏在天空中飛,有時候會發生一些情況,都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幼兒自由回答)

同時請幼兒與老師一起進行表演。鼓勵幼兒能大膽地上來,並能邀請自己的同伴共同合作。啟發幼兒想出不同的表演方式。(例如:掛在大樹上、纏繞等等,選擇一兩種為表演重點)

五、請聽課教師與幼兒互動,表演放風箏的遊戲。

延伸活動:

1、探討並表演另一些可能發生的情況,想出解決的方法。

2、小組合作來裝飾大風箏。

課後反思:

聽了張老師的活動,我深深感到她是一位創造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係融洽得就像一首音樂詩,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絲絲笑意,都給孩子們信心和勇氣,使音樂融入了幼兒的學習之中,開啟心智,抒發情感,激起想象,引導創新,使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都能愉快而和諧地成長。現在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激勵幼兒主動自信地參與活動。

在音樂活動中首先要滿足幼兒自我表現的需要,可是以往的教育活動中,總有部分是“老演員”,有一部分是“觀眾”,那些有天賦的幼兒經常有機會參與活動,而那些發性格內向的幼兒膽小、自卑不願意參與活動。張老師為他們設計小步遞進的階梯,提出合適的要求,使教學個別化,使每個幼兒能按各自的步調向前發展,在“最近發展區內”獲得提高。如:一開始,她提出帶幼兒去郊遊,這一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孩子們便能很快地投入到活動中,老師再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讓幼兒回答,我們乘什麼交通工具去公園玩?孩子們便能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説,有的孩子説乘三輪車,有的孩子説乘公共汽車,有的孩子説騎自行車,孩子們説的各不一樣,老師請孩子們商量一下這麼多人一起去的話,用什麼交通工具,孩子們馬上説出了應該是乘公共汽車去。張教師説,那麼我來當司機,你們乘我的公共汽車一起去吧,孩子們便在輕鬆愉快的音樂聲中投入到活動中。在去公園的路上我們要過橋,要鑽山洞……孩子們便在張老師的引導下輕鬆自然地運用動作來表達遇到的各種情況。到了公園了,我們會看到什麼?孩子們擺出各種造型,來説一説在公園裏我們會看到什麼,孩子們便很自然地三三兩兩組合起來,擺出各種不同的造型——“小橋”“小活動,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張老師在活動中請幼兒兩人一組來表演放風箏的情景,把個體的創造和羣體的合作交往緊密地連成一個整體,既尊重幼兒個體發展,又注意羣體合作交往。通過合作表演,培養了幼兒分工合作的社會精神,幫助幼兒與人交往,學習“擺脱自我”,而從“他我”關係中獲得最初的人生經驗,使合作交往過程充滿和諧的樂趣,幼兒建立了自信,在羣體中相互適應、配合和協調,並學會被人接受自我,獲得成就感。

正如曹冰潔老師所説的:“音樂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小歌唱家、小演奏家,而是要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教育,是為了培養人。用音樂教育來陶冶孩子的品格和品德,發展全心全意的音樂才能,培養其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有欣賞音樂的能力及藝術趣味,所以應着重在培養孩子感受和理解音樂,在全心全意力所能及的程度上用音樂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體驗,而不應過分強調技巧訓練,追求龐大的演出場面和完滿折演出效果,享受音樂的美,通過自己的不斷地探索、嘗試、表現音樂,最終獲得全面發展。”而張老師的活動就是培養幼兒感受和理解音樂的活動,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很投入地參與活動,滿足幼兒自我表現需要,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大班藝術教案《郊遊》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體驗歌曲表達的郊遊時快樂的心情。

2.在聽聽、説説、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逐步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幼兒有外出郊遊的'經驗.

2.物質準備:音樂《郊遊》、風景區圖片、圖譜、團旗若干等。

  活動過程:

1.創設歌曲情景,導入活動。

師:“我們上杭可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遊的,我們一起出發去看看吧”

2.幼兒在情景的提示下,熟悉歌曲。

(1)師:“看,我們來到了哪裏?”(紫金公園)

(2)師:“公園裏有什麼?”(請個別幼兒回答)“走,我們繼續出發吧!”

【評析】:

活動開始以創設“去郊遊”遊戲情境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郊遊的過程中循環播放本次學習的歌曲,讓幼兒對歌曲的旋律有了反覆的熟知和感受的過程。同時,教師在郊遊中出示家鄉本地的旅遊景點和風景圖片,使活動更加的貼近幼兒生活實際。

3.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師幼學唱歌曲

(2)完整唱一遍歌曲

師:“那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完整的將這首歌再唱一遍吧。”

【評析】:

在學唱歌曲環節,教師打破以往出示圖譜一句一句教、幼兒一句一句跟唱的模式,而是通過到家鄉的各個風景區去“旅遊”的形式,輕鬆自然地讓幼兒將歌曲哼唱出來。同時教師能引導幼兒突破歌曲演唱的難點部分,拋出問題:“你覺得哪一句比較難唱,還唱不好”,充分的尊重幼兒,讓幼兒更加自主地學習演唱。

4.感受歌曲情感,讓幼兒自由表現。

(1)幼幼互動

師:“我們除了可以用好聽得聲音來表現我們愉快的心情,還可以用什麼來表示我們的快樂呢?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説一説”(教師下去指導)

(2)請個別幼兒表現

【評析】:

活動中,教師不僅僅是引導幼兒唱,更注重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帶來的情感體驗,把郊遊當中喜悦、愉快的情緒帶入歌曲中,真正依據《指南》精神,不再重“技能訓練”,而是強調藝術教育的“感受與表現”。

5.遊戲《音樂動車》

(1)師:“除了上杭,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遊,比較遠的地方有哪裏呢?”

(2)教師示範遊戲,第一遍遊戲。

(3)第二遍遊戲

(4)第三遍遊戲

6.在遊戲情境中自然結束。

【評析】:

活動把郊遊遊戲貫穿始終,在活動最後教師扮演動車長,以“點兵點將”的形式,邊唱邊邀請幼兒乘坐她的音樂動車去郊遊,同時要求唱得好的幼兒才能乘坐她的音樂動車,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與演唱的興趣,最後讓部分幼兒扮演動車長再次進行演唱與遊戲,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