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集合15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集合15篇)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

音樂新課程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藴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感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保證新課標的更好實施,我們音樂教師應深入領會課程的基本理念,開拓思路,創新方法,以音樂為本,以育人為本,全面實現課程價值和課程目標。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當孩子們“亂”的時候,老師該怎麼做呢?

案例背景:

《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是國小第六冊音樂課本中第二課歌曲,歌曲歌頌了老師為培養新一代而嘔心瀝血,忘我工作的精神,表達了孩子們在春夏秋冬中時刻想念、關心着老師,衷心地愛戴、祝願着老師。學生通過歌曲的學唱來抒發對老師的敬愛之情,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老師。

這麼優秀的一首歌,這麼富有教育意義的歌曲,按理説學生會很投入地進行學唱,並以自己的行動來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敬。可是,在實際教學中並不是如此輕鬆。

案例實況:

1、用豎笛的吹奏來問好,老師吹前半句,學生接後半句,進行即興創編。然後學生和老師進行合奏(老師吹前半句,學生接後半句;學生吹前半句,老師接後半句),最後四個組進行輪奏練習。大多數學生情緒高漲,對這個步驟很感興趣。但是,有一部分學生處於太興奮狀態,一直不聽指揮,胡亂吹奏。

2、用遊戲“傳信”來進行節奏的訓練。

(1)、XX X︱XX X︱XX XXX︱X –‖

(2)、XX X︱X X︱XX XXX︱X –‖

(3)、X XX︱XX X︱XX XXX︱X –‖

(4)、X . X ︱X X︱XX XX︱X –‖

方法:分四組進行比賽,請一組裏最好的同學先拍出節奏,再傳給後面的同學,節奏打在手心上。

目的:通過遊戲進行節奏訓練,併為歌曲的節奏掌握打基礎在遊戲進行中,很多同學由於沒有專心去感受節奏,所以沒能準確拍擊節奏,而課堂紀律看上去也較亂。

3、由於幾個同學的“亂”使我想把今天要教的歌曲早早帶給他們,好讓他們自己去反省。我就一邊組織學生安靜,一邊把他們引入“老師”這個主題,讓他們自由説説老師的勞動,及對老師的印象。這時大家都靜下來了,似乎都意識到了什麼,但那兩個調皮的孩子還是滿臉的笑,手腳還沒有停下來。老師播放了音樂,學生都跟着唱了起來,那兩個孩子還在笑。學生開始有感情地朗讀歌詞,他們還在笑。看着那兩個孩子,聽着那首深情的歌曲,我的心不禁一陣顫動,想到我的努力,我的付出,我的無奈,我那不爭氣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

案例反思:

這堂課是我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這樣設計的:首先用豎笛的接對來吸引學生,並培養學生的編創能力。然後用兩個音樂遊戲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和視唱練習,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並通過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最後學唱歌曲,用情來感染學生,通過演唱歌曲來激發學生對老師的敬愛之情,師生進行情感交流。

由於我有過課前準備不充分,而導致課的失敗的教訓,因此,我在上課前做了精心的準備。但由於那幾個調皮學生的搗蛋,這一課還是以失敗而告終。雖然説孩子的不專心有老師的因素,但當老師努力了,付出了,卻還不能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專心時,作為老師該怎麼做?是先管理學生紀律,還是先用眼睛暗示,先進行教學,不影響全體學生?連那麼具有教育意義的歌曲都不能對學生進行情感交流,那音樂教育的價值還能怎麼體現呢?現在的孩子連語文、數學課都不能專心聽講,作業常常不做,做為音樂老師該如何來正確引導學生、教育學生呢?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1、能用親切、自豪的聲音演唱歌曲《全都認識我》。

2、在學習歌曲《全都認識我》中感受三拍子音樂。

3、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之情。

1、引導學生能用親切、自豪的聲音演唱《全都認識我》

2、激發孩子們的情感,使他們更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自己的祖國。

教具

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音樂《家鄉》,感受歌唱家對家鄉的熱愛。

2、揭示課題

有一位小朋友,他説自己的家鄉也很美,想請我們班同學去他的家鄉看看,想去嗎?讓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吧!

出示並指導學生用親切的聲音演唱。

32326︱1026︱1—21︱6——

請你快出來哎囉喂哎囉喂

[設計意圖]:從自己的家鄉切入本課的學習,以他們親身體驗點燃他們愛家鄉的感情。

説説演唱形式是複習人聲的分類

二、寓教於樂

1、由於從小在家鄉長大,所以有特殊的親切感,因此草、樹、牛、水全都認識我。好像你家養的貓、狗認識主人一樣。

2、聆聽教師範唱,感受歌曲的內容與情調。

3、學唱曲調:

(1)教師範唱一次曲調。

(2)分組分句學唱曲調。全曲分成四大句:第1—5小節;第6—10小節;第11—16小節;第17—20小節;第11—16小節;第17—20小節。其中第二句最難。以學生自認為主,教師分配為輔。分組後教師巡視,重點指導第二、四句的學生組。

(3)分組接唱曲調。相互糾正錯誤之處,教師要指導、要學生唱出每小節的強拍,標●。表揚唱得好的小組。

(4)分組交換學唱樂句,直至全班學生都能唱全曲。

4、學唱歌曲:

(1)填上歌詞(注意三拍子的強拍要唱好)。

(2)討論用什麼情感來演唱這首歌曲?

發表意見的學生不僅要講而且要唱幾句來表達。

(3)教師歸納學生的意見:用親切地自豪地情緒來演唱。

[設計意圖]:音樂在許多情況下是羣體性的藝術,通過分組合作,不僅能發揮集體的智慧,而且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畫●來感受三拍子的強弱,進一步體驗歌曲的韻律。

三、創造表現

1、推薦與自薦相結合,請個別學生獨唱。(每人一段,或二人唱一段)評出最佳獨唱獎。

2、分組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並編創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3、完整地表演歌曲。領唱、齊唱用打擊樂伴奏。

[設計意圖]:歌曲的感情處理和歌曲的表現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並給學生的再度創作一個自由的空間。

四、完美結果

課後收集唱唱、畫畫、説説自己家鄉的資料,在下節課交流。

設計意圖:佈置課後,把音樂課上的學習延伸到課外,讓音樂融入學生的生活。

教學反思:

今天上完這節課,聽了沈老師和許老師的指導點評,認識到這節課上的一些不足之處。

1、在教學方法的安排上,我先是通過讓學生分別用M、LU、LA模唱來熟悉旋律,然後加入歌詞進行學唱。其實,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這首歌的旋律不是很難,我可以讓學生跟着鋼琴伴奏直接唱旋律,再加入歌詞時,學生就不會出現後來的歌詞和旋律對不起來的情況。

2、四分休止符所在小節的演唱是這首歌的難點,雖然我在教學時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在學生學唱時加以指出,但方法單一,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這個地方可以在學生能夠用拍手的方法準確拍出休止符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遇到四分休止符不發出聲音來,甚至可以加上肢體動作,讓學生理解休止的作用,即表現家鄉的那麼多事物都認識小歌手,小歌手是那麼自豪、天真和可愛。

3、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找出自己覺得難唱的句子,學生提出來以後,我只是機械性的讓他們來唱一遍,再來唱一遍。幾遍下來後我以為他們會唱了,其實效果並不明顯。其中的原因就是沒有向學生指出句子當中到底難在什麼地方,也就沒有把難點突破。

4、三拍子強弱規律的教學應該結合歌曲演唱的情緒,而不是一味讓學生把強拍的歌詞唱得響,弱拍的歌詞唱得輕。

每次上完課,經過師父們的細心指導,能使自己豁然開朗。所以,在以後的備課上課過程中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走過場,結合學生實際,把每一個環節落到實處。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3

今天我上了一節學校的晨曦杯音樂課,對於沒接觸過合唱的三年級學生來説,也許會稍感吃力。我在執教《夏夜》後有瞭如下的感想:

一、學校晨曦杯教學比賽選了《夏夜》這首歌,國小階段的第一節合唱教學課,所以對於學生和教師都有點難度。本冊教材共三首合唱歌曲,《八隻小鵝》(低聲部一種節奏與旋律,相對簡單)、《夏夜》(低聲部兩種節奏與四種旋律)、《月亮鈎鈎》(輪唱)。輪唱相對複雜,一種旋律和節奏的低聲部又顯得單調,而把平時練聲時運用的跳音與連音唱法有機地運用到一首歌曲中這還是第一次。選擇《夏夜》確實有理由:首先學生有連音與跳音唱法的基礎,其次對學生把握演唱方法是個不小的提高,再次歌詞具有趣味性,也很容易被學生理解。

二、對於歌曲教學環節,不採用先聽合唱版本,在學生沒有聽賞出歌曲是合唱還是獨唱(或者齊唱)形式的前提下,先讓學生聽合唱版的歌曲,顯然沒有教學的遞進層次性,學生的學習基礎也被忽略。常規下,合唱教學肯定先教學高聲部,假象讓從來沒學唱過合唱的學生聽一首擁有兩個聲部的歌曲來學習高聲部,低聲部肯定干擾學生對於高聲部的學習。反過來想,先學習獨唱版本,再聽合唱,學生有了高聲部的基礎,很容易聽出低聲部歌詞的出現地方,甚至發現高低聲部旋律和節奏在兩聲部之間的聯繫:低聲部好似高聲部的回聲。

三、把歌曲中連與斷的節奏和螢火蟲閃爍與飛舞聯繫起來學生易於理解,這個方法比較有效。

四、把節奏形象化的同時,也把節奏律動化,讓學生邊唱邊跳,跳的部分不宜難,只用兩個動作,而節奏方面也僅有連與跳的節奏,這樣學生唱與跳的部分一致,載歌載舞,內心的感悟也會同步。

五、拓展歌曲《蟲兒飛》對學生的審美啟示。《蟲兒飛》似乎有一種藝術魔力,學生在聽第一遍時就深深被吸引,且歌曲相對簡單易上口,學生會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曲。上課結束後一個平時調皮的男生再次問我歌曲叫什麼名字,説是回家網上搜來聽。

對於這節課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1、導入可以在語言引導上更流暢些,比如:學生從畫面之中看出漫天的繁星,被微風吹動的衣角後,可讓學生聯繫生活想象自己印象中的夏夜還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以便,在接下來的帶有自然蟲鳴蛙叫的《舒伯特小夜曲》中給學生更多生活的聯想與想象。

2、螢火蟲的謎語,可以讓學生嘗試有感情地嘗試用音樂的節奏朗讀,既給學生熟悉歌詞的機會,又從感情的層面給學生感染,等於在學習一首旋律化的散文詩。

3、連與跳的節奏分別表現螢火蟲翩翩起舞和忽明忽暗的亮光的舞蹈律動可以分別先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動作,然後再統一動作,既讓學生提高,又讓學生的表演與音樂演唱方法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4、二聲部的演唱教學方法可以從節奏與音準兩方面入手,只有先節奏後音準學生才會學得輕鬆。可以先講解二聲部的第一拍前半拍休止,從後半拍唱“啊”,在拍子上搞懂後,再在節奏上下功夫。可以讓學生念節奏。跟着範唱唱二聲部,第一遍唱在心裏,第二遍輕聲地唱出,第三四遍跟着鋼琴學唱歌譜、並填詞。既然是合唱教學,兩個聲部絕對不能有偏頗,一視同仁,這樣合唱才有真正的根基。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4

也許我們都己站在講台上教了好多年,習慣於以智者的身份去“餵養”我們的學生。但現在的學生他們有着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見解。在課堂上,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認可,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轉變觀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深入到學生中去,讓學生接近老師。在音樂教學中嘗試讓師生合作。 例如:我在課堂教學中,常和學生一起討論一些問題、節奏練習怎樣拍,這條練習用怎樣的方法唱等活動,此時的學生都感到老師能和他們一起參與活動覺得很親切很開心。其實老師的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對學生來説都是最好的獎勵。而我又在表揚的話語中作了改革。比如我設計的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時,對回答對的學生就表揚他或過去拍拍他的肩膀説:“不錯,你真棒,大家為他鼓掌一下。”簡單的舉動,()使學生的興趣大為提高。在以後的師生交流中,老師就不像以前那樣嚴肅,而學生也不那麼拘謹,課堂上的師生關係也會變得更加融洽了。

我在教唱二聲部合唱練聲曲時,在以前我會把兩個聲部分別範唱給學生聽,學生就很呆板地聽着卻不會唱,而現在我改為這樣對他們説:同學們都唱得很不錯,接下來老師唱第一聲部,不過還需要和老師一起合作唱第二聲部,哪些學生願意跟老師合作,話音剛落,學生們來了興致,爭先恐後地要求參與合作表演。兩種教學環節,但不同的方法,帶來了不同的效果,同時,這種合作也彌補了教師在範唱時有一些不能顧及的表演,師生間的合作也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音樂教學,讓師生一起參與,讓更多的孩子喜歡音樂!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5

我把自己這幾個星期的教學心得做了一個總結和反思。

國小三年級的音樂課即唱歌課為主,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我覺得現在有這樣一種現象,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裏(特別是課的後半部分)唱歌都是“老太婆唸經,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裏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就要到課外去找。找學生認為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裏,並引以為豪。我覺得音樂應該與時俱進,把最新的資信帶進課堂,第一是可以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第二是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在剛進入音樂教學的第一個星期,我進入了思想的誤區,即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我光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於偏重技能,使我的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國小生當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裏,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為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所以在第二週的時候我改變了教學的方法,畢竟還是3年級的學生,不要把他們的興趣個磨滅了,技術性的東西還是要講的,但講要講得生動,而且不能過多,主要還是激發他們的興趣為主,音樂雖然在很多家長或學生的眼裏不是什麼重要的科目。但是,是一個人,特別是國小生情操的培養一個重要的途徑。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6

成功之處:

1、在請學生讀課文環節,我發現每個孩子都讀得很認真,他們讀書時不僅聲音響亮,而且非常富有感情,他們的朗讀不僅讓全班學生投入到了故事情節之中,而且也深深的吸引了在場的每一位老師 。

2、和孩子們一起理解課文,我讓孩子們找出留給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並且認真讀一讀,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當我請同學們回答這個問題時,大多數同學回答的是小動物們怎樣嚇走強盜和怎樣趕走強盜這兩部分。這一教學環節達到了我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

3、我讓孩子們説説自己認為這四個小動物怎麼樣時,孩子們總結出了“聰明、機智、勇敢”這些詞語,我感到很欣慰。這時在前排的一位女同學把手舉得高高的,我讓她發表自己的見解,她説:“這四個小動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改變了自己悲慘的生活。我們應該向它們學習這種敢想敢做的精神。”多麼流暢的表達,我給了孩子一個會心的笑,這是自己備課時不曾想到的,順着他的話,我順利地過度到了下一個環節的教學。

也許這節課當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但孩子們獨特的感受和精彩的發言,卻讓我對他們又多了一份欣賞,對孩子多一個讚賞的微笑,多一句鼓勵的話語,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新的成績。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7

接觸三年級音樂教學已經過去6周時間了。現將諸多感觸寫下來,反思一下以利日後教學之用。

三年級國小生對音樂非常感興趣,實施的口風琴進課堂活動進展順利。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也發現了這一級學生諸多的問題。一是學生的課堂紀律意識較差,課堂組織教學比四年級還要難一些。二是學生讀譜習慣不好,課堂上沒幾個孩子會唱譜,使得識譜教學成了難點。三是口風琴教學進展緩慢,很多孩子入門太難。四是學生對欣賞教學興趣不大。

針對以上情況以後教學將採取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在課堂上加強學生課堂紀律意識的培養。二是在平時唱歌教學中逐步滲透識譜和視唱教學。三是加大口風琴教學的力度,通過活動隊興趣小組等形式使得一部分同學先學會,然後帶動全體學生齊頭並進。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8

二胡獨奏曲《賽馬》是國小音樂第五冊中的一首聆聽曲目。音樂結構是常見的帶再現的三段體。樂曲描寫蒙古族人民在歡度節日舉行賽馬盛會時的熱鬧而歡快的場面。它以二胡這種獨特的民族樂器,表現了賽馬時那種萬馬奔騰、蹄聲“得得”的壯觀場面。聽來使人彷彿置身於駿馬在草原上狂奔的情景中,令人隨着跳蕩的節奏而心潮起伏,對遼闊神祕的內蒙古草原無限神住,同時也了表達內蒙人民對草原、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樂曲有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段音樂熱烈奔放,刻畫了賽馬場上馬兒飛奔的沸騰場景,第二段音樂抒發了人們在節日賽馬的歡樂情緒,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部分再現,使賽馬場面又一次呈現在人們眼前。

在本課教學中,我以律動引發學生的興趣,體驗樂曲,幫助學生理解樂曲內容;以打擊樂器的伴奏來增強學生對音樂元素的感悟,以及培養學生聽音樂的習慣。

整個教學過程以總分總的形式展開。首先是瞭解草原文化,初聽樂曲,感受基本情緒,並認識演奏的樂器二胡。然後分段細聽,第一段着重從律動出發,旨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並瞭解樂曲基調,加上簡單聲勢;第二段在律動之外,又加上打擊樂器的伴奏,引導學生仔細聆聽音樂,並與所聽到的音樂進行交流;打擊樂器的節奏進行變化後延入到第三樂段,實現比賽快到終點時的氣氛與前幾段的比較,並加入人聲的節奏,重現賽場的白熱化。最後,總體感受樂曲,把律動與聲勢結合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抓住聽,並嘗試培養學生好的聆聽習慣,從細處入手,努力與本課的三個教學目標靠攏。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9

《哦,十分鐘》歌曲旋律歡快、活潑,語言形象生動。通過對兒童課間十分鐘的描寫,表現緊張的學習後他們自由、快樂的心情。

我設計的主旨是讓學生在動中感受歌曲、學習歌曲、表現歌曲;所以在這節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方案:在課堂導入的部分,我以興趣入手,談一些課間活動,播放同學們課間活動的圖片,符合了學生的興趣,從學生的表情中,可以真實的感受到他們是多麼地喜歡課間十分鐘。然後通過聽範唱來抒發一下對這“十分鐘”的感情,使學生感受和體驗歌曲帶來的愉悦情緒,為歌曲的初步學習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之後讓學生再聽一遍歌曲錄音,然後要求學生邊聽歌曲邊劃拍,老師在旁邊加以指導。這樣,就讓學生熟悉了歌曲的節奏,使下面學習歌曲降低了難度。我覺得本堂課難點解決的不是很理想,這首歌曲在音準方面學生們掌握的還算是不錯的,但是在節奏方面演唱得還不是很準確。特別是“ 0 4 3 ”的空拍處,學生很難找到切分音的感覺,儘管我讓學生把這個空拍處加入躲一下腳,有的學生又所好轉,但仍然未能使所有學生找到切分音的感覺。看來,學生的節奏感方面的訓練應該在日後的教學中還要加強。由於這首歌曲的曲譜簡單,而且學生此時已對歌曲旋律比較熟悉,所以我覺得是進行歌曲進行簡單的再創編的一個很好的時機,為了降低難度,我先示範給學生們聽,然後再遇到學生多動腦,多想點子,讓他們自己進行再度合作創編,在樂趣中學會知識。

總之,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主體發展,引導學生興趣學習,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建立了一種活潑、生動、和諧的課堂氣氛,在表演、演唱時讓學生自己去做,並適時地加以指導,力求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0

《我是小音樂家》是人音版三年級音樂第六冊第四課第一課時的歌曲。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歌詞簡練、富有童趣的美國兒童歌曲。歌曲生動的表達了孩子們一個美好的願望和共同的心聲“我是小音樂家”。雖説此歌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難度,表現為速度較快,節奏有點難度,弱起和後十六分音符頻頻出現,學生唱時容易出現吐詞不清楚的現象。

學習目標有三方面:一是技能目標,使學生能用輕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並進行簡單地歌曲表演;二是認知目標:就是讓學生認識小提琴、吉他、圓號三件樂器以及演奏姿勢;三是情感目標:通過當一名小音家,激發學生表現音樂的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歌曲情緒處理,創作歌詞。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

1、正確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詞唱法如“跳吧”等等。

2、歌曲情緒處理,創作歌詞。

在設計本課教學環節時,我以《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為原則,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點,讓學生通過感受、模仿、體驗、實踐等一系列的音樂活動進行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感受及創編能力。教學環節分為初聽歌曲、模唱曲調、學唱歌詞、表現歌曲、創編歌曲五個環節。讓學生逐步、由淺入深的由接受歌曲,到掌握歌曲,再到自由拓展歌曲,很好的理解歌曲情感,表現歌曲內容。

下面我再根據本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結合課堂教學情況給大家談談我的教學反思。

我按教材要求,讓孩子們用摸唱的方法學唱歌曲。通過默唱、輕唱、自由唱、有感情唱等循序漸進的步驟,我儘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提出、解決問題,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參與者和鼓勵者,學生才是在這一堂課的主人。因此不管是歌曲動作的設計,自編歌詞,都是學生自然生成的自我嘗試和探究慾望,最終達到在實踐中即鞏固了本課的節奏內容,拓展了學習,又感悟到了音樂迷人之目的。

最後的音樂活動是我設計的本課高潮。我通過複習、轉換音樂表演等形式來創編動作,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拓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發展他們的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經過自己創編、同桌間交流、自由表演、上台展示等步驟,孩子們各顯神通,都能創編出自己喜歡的動作,不但自己跳的很投入,也能和小夥伴們配合默契。通過自評、同學評、老師評等評價手段,他們更喜歡、更有信心表現自己。

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一直努力創設一種非常寬鬆、活潑的氛圍,以民主的態度,輕鬆的語言,指導學生進行音樂活動,放手給學生一個自由充分發揮的空間,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一種放鬆的、活躍的心裏狀態,因此整堂課中,充分體現出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使他們學得開心、學得主動。

我認為不夠好的地方是:在感受、體驗、模仿三種樂器的演奏姿勢的時候,孩子們在平時接觸的不是很多,認識樂器,但是不能準確的去模仿演奏姿勢,這些事需要在平時多給孩子們提供機認識、運用。在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氣氛不是很活躍,歌曲節奏複雜,歌詞內容較多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以後的教學中,通過今天的反思,相信以後會更好。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1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設計、運用各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活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多層次、多領域地感受音樂,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之產生強烈而濃郁的審美動力和審美慾望,培養他們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以達到審美教育目標。

 經過反思,我認為這節課有以下閃光點:

1.在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我始終與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一起討論,聽取、採納同學的建議,共同參與表演活動,當學生出現緊張情緒時能及時幫助學生調節情緒,師生間建立了親密和諧的關係,給學生增添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誘發了他們的審美情感。

2.能夠鼓勵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用各種形式表演歌曲,展現他們的音樂特長。

3.本課的問題設計比較簡明直接、通俗易懂,針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突發狀況也能及時有效地調整、解決。

4.語言簡潔、幽默,教態自然,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對教材的分析雖然很透徹,但對學生學情的分析還不夠全面,只考慮到了學生在接受知識程度上與我校學生的差異,但沒有顧及學生學習、行為習慣及心理狀態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到前面表演敲鑼打鼓時由於緊張沒有發揮出他原有的水平,這是我沒有預設到的,教學反思《圓圓和彎彎教學反思》。

2.在表演這一環節上,對學生情感的激發還不夠,部分學生不敢放開胸懷,表達自己,表達音樂。

3.教師的體態語言還可以更豐富、更準確一些,如對切分節奏、連線等音樂知識的手勢提示,還有待商榷。

總體上説,本節課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感受歌曲《圓圓和彎彎》表現的人們勞動豐收的喜悦之情,能夠用歌聲、自編動作,表現人們喜慶豐收的歡樂情緒;通過歌篇上字的大小、顏色等變化的暗示,唱準了歌中的切分節奏、一字多音、波音記號、跳音記號等,學生能夠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也能夠創造性地運用打擊樂器、身體動作等為歌曲伴奏;整體的教學效果較好。

從這節課中我深深領悟到:要在音樂教育中體現以審美為核心,必須從感性入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與音樂融為一體,在主動地探尋、領悟、體驗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進而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2

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巧妙地設計教學環節,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輕鬆愉快、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學中注重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注意了學習方法的指導,體現了閲讀教學的本分。成功的地方是:

1.字詞的教學。三年級是學生由低年級向中年級過渡的時期,字詞教學仍然是本年級的一個重點。本節課,我紮紮實實地進行字詞教學。課上既有集中檢查識字情況,又有在學文的過程中理解品味詞語的意思。在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時,教師首先讓學生認真聽同學的朗讀,發現讀音中的錯誤,相互糾正,讀準字音。在全面檢查生詞的時候,教師又很自然地引導學生了解詞義:如讀了“脊背”一詞,教師讓學生指一指哪裏是脊背,學生自然地瞭解了詞義。

2.重視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靈魂。課程標準十分注重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點,強調了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等。與人交流閲讀感受以及有感情地朗讀,都是建立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的基礎上。課堂上我設計的問題具有開放性,讓學生認真默讀第四自然段,交流讀懂了什麼?老師再以此段作為訓練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抓重點詞語來理解、感悟,體會到白鯨處在極其危險的境地,如果不馬上營救會有生命危險。學生關心白鯨的命運,為它擔心着急。在學文的過程中,適時地引導學生品味詞語的意思,使學生在欣賞、品味中不知不覺地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薰陶。

3.重視以讀為本。閲讀教學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味,讀出情。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為此,課堂上我採取了多種形式的讀,學生從能讀到會讀,再到有感情地讀,讀出了層次,體現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像開始檢查讀書時學生只是能讀通,在老師的引導下,瞭解了白鯨遇到的危險時,學生將自己當作遇險的白鯨,體會當時的情景,這時的朗讀水到渠成,學生有感而發,讀出了真實的感情。在讀到人們想盡辦法,白鯨終於得救時,《藍色的多瑙河》音樂響起,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讓人感動。

4.重視學生個性化的閲讀。課標中提到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文章、語句會有不同的理解,課堂上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比如,在讀搶救白鯨的經過時讓學生談各自受感動的地方,有個學生對“正巧一個獵人發現了這羣遇險的白鯨,馬上向附近的村莊報了信”一句很受感動。通常我們會認為學生應該抓住“馬上”一詞,體會獵人非常急切,一刻也不耽誤,要儘快搶救白鯨。可是學生通過自己的閲讀,體會到作為獵人,他們不去捕殺白鯨,而是想辦法搶救白鯨使他們非常感動。學生的感受是不同的,見解是獨特的。語文課文內容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體驗是多元的,因為我們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使教材更加豐滿起來。

但是,上了課下來,我覺得還有些地方落實得很不夠深入: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3

三年級的學生對歌曲(樂曲)的理解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能對歌曲(樂曲)進行比較貼切的分析,可見學生的音樂能力有一定的基礎了,這和二年級時的能力培養是分不開的,所以音樂教學,或者説學生音樂方面的各種能力都是要從一開始慢慢培養的,我們教師要重視

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的培養。

近兩年來學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比較狹隘,容易跟着別人走,自己的創新意識不夠強,有部分學生的表現慾望不是很強,畏畏縮縮不敢在同學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這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表演能力方面,當然這其中也有老師的責任,比如説沒有更好地考慮到一部分能力較弱的同學;沒有為學生創設更多的表現自己才能的平台等等。建議學校或老師多搞一些文藝方面的活動,比如班級的歌手比賽,小小舞蹈家的比賽等等,為學生創設一個展現自我的舞台。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4

《我是小音樂家》是三年級下冊的一首兒童歌曲。我在設計本課時以體驗當“小音樂家”的樂趣為教學的鏈條來貫穿整堂課,把教學內容有效的整合在這條線上,讓學生在和諧,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感受和表現音樂。

遊戲導入,埋設懸念

通過預設的節奏練習,將歌曲中最不容易唱好的部分單獨拿出來,讓學生在模仿遊戲中掌握歌曲中難點節奏,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之後,三位音樂家也參與到課堂中給同學們“提問”。通過各種設問,學生知道了每種樂器的名稱,音色特點,並且還能夠用遊戲中出現的節奏來模仿各種樂器的音色。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準備了三種樂器的模型,讓學生更為直觀的看到每種樂器的細節,創設一定的情境,完成教學目標中認識中外樂器及瞭解音色的內容。

注重自我探究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表現精彩,在此點題,送給他們“小音樂家”的稱號,學生們自豪的念出課題,激發當“小音樂家”的欲 望。我在教學中主要通過“聽、模仿、唱”等要素,讓學生去體驗音樂的情緒。分別讓孩子聆聽歌曲的情緒、扮演“小音樂家”去模仿樂器的演奏,去充分聆聽,感受音樂。由於歌曲本身難度不大,在2遍聆聽後很多學生已經能夠哼唱出歌曲,這為教唱環節做了很好的鋪墊。在教唱環節我儘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提出、解決問題,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參與者和鼓勵者。因此不管是歌曲動作的設計,歌曲重難點的解決,還是到進一步打開思路,藝術處理歌曲,都是學生自我嘗試探究後,最終達到在實踐中學會了歌曲,解決了難點,有感情的表演唱了歌曲,又感悟到了音樂的魅力。作為老師,範唱很重要。在範唱第一段歌曲時,儘量用誇張、對比、極富表現力的演唱方法,讓學生感受不同樂句的情緒變化。第二、三段學生跟唱時,基本能夠唱出歌曲所要求的情緒。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5

這是一首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兒童歌曲。孩子們聽到音樂臉上馬上就洋溢着活潑的神情……

這首歌的教學相對比較容易,孩子們接受的很快。

這首歌的重點是要讓學生像講故事一樣,把歌曲生動的唱出來。

所以我用講故事來作為本課的導入,先讓學生聽蝸牛與黃鸝鳥之間發生什麼故事,再由一個學生生動的把故事講出來,以此來激發其他學生的想象力。

在學唱的部分,唱會不難,就是有幾個字“萄、鸝”,最後一句的“要、我”偶爾唱不準,還有第二段的歌詞不容易記牢,其他就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在情緒的把握上,學生表現力部夠,歌曲演唱的有些呆板,我就採用了,師生互動分別扮演蝸牛與黃鸝鳥的角色,一遍一遍的表演唱,效果很好。後來在學生單獨上台表演的部分,學生也能發自內心的加上動作表演,非常生動、形象。

在最後我還在歌曲中加入了三條節奏,讓學生模打,他們模打的成績只能給70分,但學生的興致很高,他們很喜歡這三天加入的節奏,我想,以後還可以經常嘗試在歌曲中加入創編節奏,他們一定會越打越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