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音樂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樂教學設計精選15篇

音樂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分析及設計理念:

《火車開啦》是音樂教材第二冊中的第五課。此課教材圍繞“遊戲”主題,。歌曲《火車開啦》是一首輕快的兒童歌曲,展現的內容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具有生活情趣,樂於被他們接受。歌曲當中X—,X,X這三種基本節奏,又是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創編的,通過這些節奏訓練,可以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

由於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創設和學生生活貼近的,又是讓他們樂於接受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引導感受X—,X,X這三種節奏,並進行創編節奏,動作和歌詞來表現火車的各種狀態。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使整節課呈現一種情境學習模式。

教學目標:

1、聆聽中學會並用自然的聲音背唱歌曲《火車開啦》,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

2、通過歌曲的.遊戲,養成學生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3、能結合自己的感受與同學們一起讀出三聲部節奏。

教學重點:

培養良好的歌唱、聽賞習慣。

教學難點:

三聲部節奏練習。

教學過程:

幻燈片出示 謎語:長長一條龍,走路轟隆隆。跨河又鑽洞,嗚嗚向前衝。(板書:火車)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這是什麼聲音?(課件播放火車聲)

出示火車圖片(幻燈片)

師:火車能發出什麼樣的聲音?誰能來模仿一下

請你們想一想,火車要出站時的情景(鳴笛、啟動、奔跑、飛馳)

學生模仿火車開動的聲音和動作

如:拉汽笛的動作: 嗚 —

車輪轉動的動作: 轟 隆

咔嚓 咔嚓

二、創編節奏

教師總結:老師把你們的設計總結一下(汽笛聲、大車輪、小車輪、幻燈片逐一出示練習)

x – x - │ x x x x │ xx xx xx xx

嗚 轟隆 咔嚓

教師和學生一起模讀節奏,模仿火車的聲音。

要求:

(1)三個聲部依次進入,學生邊做動作邊模仿火車開動的聲音。

(2)學生做三聲部練習。

三、學習歌曲

節奏練習:xx xx │ xx xx │ xx x │ x -- │

1、導入:小朋友們表現得真不錯,老師獎勵你們出國旅遊好不好,我們一起去匈牙利看看,那裏的小朋友在歡迎我們哪。請聽。

2、聽範唱: 感受歌曲的情緒與速度

3、讀歌詞:按節奏讀 強調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區別。

4、學唱歌曲:

識譜(學生説出音符跟琴唱一唱)

師:這首歌曲的旋律我們已經很熟悉了,能隨着琴唱一唱嗎?

歌曲的速度是什麼樣的?(比較快)

情緒:你應用什麼樣的心情演唱?(活潑歡快)

假如你是一名火車司機,你是什麼樣的心情?(自豪)

請你自豪的唱起來。

四、音樂遊戲《開火車》

師:匈牙利的小朋友看到我們特別高興,他們希望和我們一起開着火車參觀匈牙利,你們説好不好?(好)

那你們會開火車嗎?(學生表現自己的遊戲動作)

你們表演的真不錯,老師也會開火車,你們跟我一起開好嗎?

學習開火車動作 腳 xx xx 左右左右

手腳搭配練習(播放歌曲)

師:我們一個人能表現火車嗎?(不能)那怎麼辦?(很多小朋友搭上)

搭火車練習(播放歌曲)

師 :好小朋友們真聰明,學的特別快,現在我們開始去匈牙利參觀了,在路上我們會遇到什麼?(橋、花草、房子)

請幾名小朋友搭橋,另一部分學生扮演花草、房子。

師:各位乘客你們好,現在由北京開往匈牙利的火車馬上就要出站了,請大家做好準備 嗚——音樂

播放音樂,觀看火車圖片。

五、小結:

師: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火車也越來越先進了,現在的火車不冒大黑煙了,也越來越美觀,越來越輕巧了,速度也越來越快了,希望你們從現在起好好的學習,將來當一名火車設計師,設計出更先進的火車,最後讓我們開着小火車到校園裏遊玩吧。

反思評價: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説,音樂學習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遊戲”。只有當孩子在音樂遊戲過程中獲得快樂,才能喚起他們對學習的那種緣自心底的熱愛,併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不竭動力。因此,本課的設計將欣賞、唱歌、節奏、聲勢練習、創作表現等“知識與技能”均溶入遊戲之中,讓學生在遊戲中聆聽、在遊戲中自由想象、在遊戲中積極表現、在遊戲中大膽創造。在遊戲中,學生有個體的獨立活動,更有充分的師生、生生合作活動(如:合作模仿火車開啟的聲響、分角色扮演開火車等),在這些合作的遊戲活動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相關的音樂,體會到了音樂活動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會了與人交流,與人對話,鍛鍊了膽識,增強了自信力。在這一過程中,我從設置坐火車去旅遊這個情境入手,讓學生在情境中玩、學,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並進行了許多即興創作淡化原先音樂課的條塊模式,使課堂教學渾然一體。

音樂教學設計2

這些年我一直從事國小的音樂課教學工作,自己深深地體會到,要搞好國小的音樂課的教學,必須做到:

一、提高認識,加強對國小音樂課的重要意義的認識,改變過去的對國小音樂課不重視的偏見,必須認識到,當今的素質教育,絕對離不開國小的音樂課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的音樂課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讓人們普遍認為:國小的音樂課的教學是國小階段的必不可少的學科,對學生走向今後的社會生活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注重音樂課教師的培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該有計劃的'根據農村音樂課教學的需要,急需培養或培訓一批合格的國小的音樂教師,以滿足農村國小音樂課教學的需求。

三、現在的國小的專職音樂教師,在原有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學習提高,豐富自己國小音樂課教學的相應的知識,從而,提高國小音樂課的教學質量。

四、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特點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音樂課堂的教學時間,以更好地集中國小生有效的精力,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參與音樂課的學習。

五、搞好國小音樂課的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參加有益的社會課外活動,如:歌頌“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演唱會,積極參與“六一”兒童節的音樂會,“七一”黨的生日活動,從而使國小生真正認識到國小音樂課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從而調動國小生積極參與社會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

總之,只要我們不斷鑽研,大膽探索,虛心學習,在國小的音樂的教學中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果。

音樂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能靜坐,聆聽音樂

2、訓練模仿能力,以及聽指令做動作的能力。

3、能靜坐,聆聽音樂

重點難點

訓練模仿能力,以及聽指令做動作的能力。用打擊樂器和絲巾表現歌曲。

重點:模仿、律動

難點:用打擊樂器和絲巾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音樂、樹模型、小兔子玩偶、樹葉實物若干、打擊樂器

活動目標:

一、課前常規活動

1、課前準備,請你跟我一起做《小手拍拍》

2、師生問好《你好歌》

3、點名《你的名字叫什麼》

二、音樂常規

1、發聲練習《doremi》

2、節奏練習

三、音樂活動

1、故事引入

秋天到了,樹葉從綠色變成了黃色,小兔子來到樹林裏大風,樹葉從樹上紛紛地掉落下來。

(老師在講到樹葉掉下來的時候,拋灑真的樹葉,讓學生真正感情景。)

2、欣賞音樂,學歌謠

(1)、欣賞音樂,讓孩子對音樂有初步的認識。

(2)、配合動作,講解歌詞內容。

(3)、老師用鈴鼓敲出基本拍子,讓小朋友們隨着拍子練歌謠。

3、律動

老師帶領孩子們跟着音樂,做相應的律動動作。律動要領:

(1)“風兒你帶什麼來”時,手臂上舉,左右搖擺,模仿“風”

(2)每段第一次響起“叮”的聲音時,跟着“叮”的聲音用手三、四。“叮”多少數多少。

(3)“X 片樹葉掉下來”時,手向下擺動,模仿樹葉飄落。

(4)每段第二次響起“叮”時,跺腳數數。

(5)最後一句“樹葉全都掉下來”時,下蹲。

4、聲勢

每個樂句,分別做不同的身體拍打動作

(1)“風兒你帶什麼來”——拍手

(2)“一片樹葉掉下來”“兩片樹葉掉下來”——拍腿

(3)“三片樹葉……”“四片樹葉……”——跺腳

(4)“樹葉全都掉下來”——拍腿+跺腳

間奏部分孩子們可自由發揮,做各種動作。

5、樂器演奏

(1)、把孩子分成兩組,一組拿絲巾,一組拿沙錘,請一位老師

(2)、當音樂唱到“風兒你帶什麼來?”的時候,拿絲巾的一組仿風的形態。

(3)、當音樂中“叮”的聲音響起,拿碰鈴的`老師同時敲響碰鈴

(4)、當音樂唱到“X 片樹葉掉下來”的時候,拿沙錘的一組孩 “落葉”的聲音。

(5)、間奏部分兩組同學同時搖動手中的絲巾和沙錘。

(6)、兩組交換絲巾和沙錘,再次演奏。

6、音樂遊戲遊戲一:

(1)、同學們圍成圈,老師站中間。

(2)、音樂響起,當音樂中響起“叮”(一片樹葉)的聲音時,一個孩子,該孩子做模仿“落葉”動作。

(3)、當音樂響起“叮叮”(兩片樹葉)的聲音時,老師選中兩個孩子一起模仿落葉。

(4)、當音樂響起“叮叮叮”(三片樹葉)、“叮叮叮叮”(四片樹點到三個和四個孩子,帶領他們做模仿落葉動作。

(5)、最後一段歌詞“樹葉全都掉下來”,全班孩子一起模仿落

遊戲二:老師播放音樂,讓孩子們自由地活動,拋灑樹葉,讓他進一步感受秋天到了,樹葉掉落的情景。

四、放鬆活動,師生道別《再見歌》

活動總結

在教學中,加入了奧爾夫音樂的元素,通過聆聽、看、説、感官課堂教學的目的,肢體協調能力、聽指令的能力得到訓練, 中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鍛鍊了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

在音樂治療教學中,應注重把奧爾夫音樂的元素,與我們的結合,這兩者之間有着很多共通的地方:

“多感官教學”,主要是通過各種方式,對孩子的包括聽覺、感覺等各個感官的刺激,同時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效地味、嗅、觸覺,使孩子的多感官(眼、耳、口、鼻、肢體)受到信孩子用多感官的方式去吸收,去體驗,從而全方位地開發包括“ 音樂、語言、人格和社交”在內的七大潛能。

奧爾夫音樂教學通過聆聽、歌唱、律動、樂器演奏等形式, 官教學的要求,而且表現得更藝術化,更輕鬆愉悦,更容易為孩

音樂教學設計4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

【年級】三年級上冊

【課型】欣賞課

【執教】青海省德令哈哈市民族聯校

【教具】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班班通設備等

【教材分析】

《我是人民小騎兵》是吳光鋭、王小平、齊景全作曲的一首木琴獨奏曲由手風琴伴奏。結構為三部曲式。全曲由引子——A段(主題及其變化重複);B段(變奏+華彩);A段+尾聲三部分組成。樂曲引子曲漸強到減弱的力度變化來模仿馬蹄聲。樂曲為2/4拍,節奏明快、時而舒展、時而密集,全曲採用樂句重複、音型級進、模進、變奏。旋律在低音、中音、高音區的上行和下行連續進行,速度和力度的變化對比,以及顫音的運用等手法表現了小騎兵在草原上換的騰的場面。音樂所描繪的小騎兵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學生分析】

本班有32名學生,其中男生15,女生17名。都來自牧區學校,一直以來非常注重學生藝術教育,經常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設馬頭琴、舞蹈、體育、書法、蒙古象棋等興趣小組。本班有11名學生參加馬頭琴班,5名學生參加舞蹈班,5名學生參加蒙古象棋。因此學生對節奏型的認識能力上較強能夠準確的拍擊出簡單的音型節奏,在音樂表現也較好,喜歡舞蹈的形式表現歌曲,並能根據歌詞的意思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大多學生還需要培養靜心聆聽欣賞樂曲的習慣。

【目標】

1、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感受蒙古族小騎兵的勇敢,瞭解蒙古族音樂的風格,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之情。

2、通過靜心聆聽,學唱主題曲、模仿律動、敲一敲等音樂活動來音樂力度的變化,感知樂曲的音樂形象。

3、引導學生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聽辨主奏樂器——木琴的音色特點,瞭解樂曲所表達的內容及情緒。

【教學難點】

嘗試聽辯出音樂中的風格和樂曲中的力度變化。

【教學重點】

體會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用不同的方式參與音樂的表現。

【教學過程】

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都來自大草原上,會騎馬嗎?模仿以下騎馬的動作!

學習新課

師:蒙古小騎兵給我們帶來了一段優美的音樂,讓我們來聽聽、看看。(播放《我是人民小騎兵》音樂課件)

1、你知道是什麼樂器在演奏?(出示圖片,介紹木琴的形狀、演奏方式和音色特點。)

2、(播放《我是人民小騎兵》動畫音樂課件)用動作、聲音模仿騎馬並聽辨音樂力度的變化。

師:看完後你有什麼感受呢?(小騎兵在騎馬,他很勇敢)

誰能用聲音來學學騎馬呢?你是怎麼知道小騎兵是由遠到近的?

師:小騎兵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那我們的馬蹄聲該怎樣呢?(由遠及近,越來越響,漸強)用木魚、雙響筒等樂曲來學一學。

師:那如果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應該怎麼表現呢?(由近及遠,越來越輕,漸弱)

輕的時候音樂也就是弱的,重的時候音樂也就是強的。你能舉例出生活中強弱不同的聲音嗎?

3、創編故事情節

師:小騎兵從遙遠的`地方來,一路上會遇到哪些事呢?你能講給大家聽聽嗎?(結合圖片)

4、學習創編各種騎馬舞蹈的動作,表演《我是人民小騎兵》體會小騎兵的勇敢。

師:如果去美麗的大草原上玩,什麼作為我們的交通工具呢?

老師可不太會騎馬,誰能來教教我呢?(鼓勵學生創編多種騎馬方式表演)

師:小朋友們表演的都不錯,那你覺得如果我們去大草原的話還要注意什麼呢?(學習小騎兵勇敢的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在分組活動中同學們之間的互相學習,增進了同學之間的關係,也集中了每個人的創意,為學生展示自己的能力,提供了舞台。不足之處:用打擊樂器模仿的時候,只是給出幾個節奏,老師教他們模仿的時候沒有指導到位,所以這個環節比較亂。通過這次上課,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吸取了很多經驗。我很感激有這次學習的機會,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對我的指導和幫助,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缺乏教學經驗,望各位老師多多提點,我一定虛心接受。

音樂教學設計5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木瓜恰恰恰》

2、為歌曲設計打擊樂器伴奏。

教學目標:

1、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瞭解一些“叫賣”的藝術形式。

教學重、難點:用較長的氣息來歌唱。

教學過程:

(一)學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1、創設“叫賣”的場景。討論用什麼樣的形式賣東西?引出叫賣的歌曲。

2、欣賞台灣歌曲《賣湯圓》和印度尼西亞歌曲《木瓜恰恰恰》。

3、學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在演唱第二樂段連續切分節奏時要注意用較長的氣息來歌唱。

4、為歌曲設計打擊樂器伴奏。

(二)表現歌曲

1、分小組討論設計“叫賣”的形式。如賣什麼東西?怎樣吆喝?演唱什麼歌曲等?(除《木瓜恰恰恰》外,還可有台灣歌曲《賣湯圓》、墨西哥的《賣玉米餅》。教師可提供錄音資料)

2、分小組表演彙報、評價。

3、板書設計:木瓜恰恰恰賣湯圓賣玉米餅

4、課後小結

隨筆:學會用歡快、熱情的聲音演唱本歌曲,並瞭解了一些“叫賣”的藝術形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尼羅河主題曲》

教學目標

1、欣賞人聲與電子合成器《尼羅河主題曲》。

2、與埃及、尼羅河有關的音樂文化知識。

教學過程:

(一)欣賞人聲與電子合成器《尼羅河主題曲》

1、聽用常規樂器和電子合成器演奏的兩段音樂,分辨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

2、簡介電子合成器。

3、第一遍欣賞人聲與電子合成器《尼羅河主題曲》,有什麼感受?

4、哼唱主題a。

5、第二遍欣賞全曲,進一步記憶主題a旋律。

(二)瞭解有關埃及和尼羅河的音樂文化知識。

1、由教師或學生介紹有關埃及或尼羅河的知識

2、欣賞埃及的民間音樂。

(三)第三遍欣賞全曲,啟發學生談談欣賞了樂曲後體會。

(四)板書設計:尼羅河主題曲

(五)課後小結

隨筆:認識了電子合成器,熟悉了它的音色,瞭解了一些與埃及、尼羅河有關的音樂文化知識。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紅蜻蜓》。

2、欣賞日本民歌《櫻花》《拉網小調》

教學目標:

1、運用均勻的氣息合唱《紅蜻蜓》。

2、畫出歌曲的旋律線,根據旋律線的起伏為歌曲設計力度變化演唱歌曲。

3、瞭解一些日本的'代表音樂作品。

教學重、難點:學唱二聲部歌譜

教學過程:

(一)學唱歌曲《紅蜻蜓》

1、導語:簡介日本。

2、欣賞或範唱歌曲《紅蜻蜓》。

3、學唱二聲部歌譜。

4、練習均勻的氣息:每人準備一張紙條,放在嘴邊,輕輕地吹紙條,使紙條保持一樣的高度。

5、學唱二聲部歌詞。

(二)表現歌曲

1、畫出歌曲的旋律線,根據旋律線的起伏為歌曲設計力度變化演唱歌曲。

2、為歌曲的三段歌詞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領唱、用哼鳴伴唱、合唱等。

(三)瞭解其他的日本民歌

教師播放錄音或由教師、學生演唱熟悉的其他日本民歌。如《櫻花》《拉網小調》等。

(四)板書設計:《櫻花》《拉網小調》

(五)課後小結:

隨筆:學會演唱本歌曲並瞭解了一些日本的代表音樂作品。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火車咔咔咔》並用口風琴或豎笛演奏第1—17小節旋律。

2、創編節奏為《火車咔咔咔》伴奏。

教學目標:

1、感受《火車咔咔咔》的歡快情緒。

2、用口風琴或豎笛演奏第1—17小節旋律。

3、瞭解馬林巴,並熟悉它的音色。

教學重、難點:樂器演奏、用節奏樂器伴奏、創編舞蹈或律動動作。

音樂教學設計6

課程目標:

中班音樂《開始和停止》

課程目標:

1、幼兒感知音樂有反覆地開始和突然停止的特點。

2、幼兒嘗試使用多種形式表現開始和停止的音樂特點。

3、幼兒體驗與同伴、教師一起遊戲的快樂。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課程準備:

1、開始和停止音樂2、紅綠燈圖片

課程過程:

一、導入:身體律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上課之前孫老師先帶你們玩一個節奏遊戲。你們想玩嗎?好的,那請你把小手變出來。

二、談話:啟發幼兒發現生活中的“開始和停止”。

1、師:小朋友坐汽車時有沒有觀察過司機叔叔是怎樣開車的?當司機叔叔看到綠燈時怎麼辦?看到紅燈時又怎麼做呢?

2、師:現在我們也來做小司機開車(小手變成方向盤、右腳踩地作剎車),等會孫老師會出示紅綠燈的標誌,我看看誰是遵守交通規則的合格小司機?

3、師:司機叔叔看到綠燈時就開始發動汽車,當遇到紅燈時就立刻停下來。還有剛剛小朋友和孫老師一起玩節奏遊戲,當我説開始時我們就一起拍,當我説停時大家就立刻停下來。這個呢,就是一種開始和停止事件。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什麼能夠突然間開始,然後又立刻停下來呢?

4、幼兒討論並分享:電燈、水龍頭、用電腦播放音樂、用電腦放視頻、電磁爐開關。

5、小結: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關於開始和停止的事情。

三、感受音樂

1、師:今天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非常好玩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下,聽聽它到底好玩、有趣在哪裏?現在請小朋友仔細、認真地聽一聽。

2、師:音樂聽完了,你覺得這段音樂好玩、有趣在哪裏?

3、師:這段音樂表現的就是我們剛才説過的,好像司機叔叔開着車遇到紅燈停下來,看到綠燈向前進,遇到紅燈又停下來,等到綠燈亮的.時候又向前進。現在,我們就跟着這段有趣的音樂一起玩遊戲吧!

四、表現音樂

1、我是合格的小司機:

師:現在我們跟着這段音樂來玩開汽車的遊戲,小司機出發之前我們先來説一説,怎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小司機?寶貝們要仔細聽,注意音樂開始和停止的信號。當音樂開始時,就好像綠燈亮了,小司機要開車了,當音樂停了,就好像紅燈亮了,小司機要剎車了。你們明白了嗎?好,接下來我就要看一看誰是合格的小司機。

2、木頭人遊戲:

師:你們喜歡玩木頭人遊戲嗎?好,那我們來玩一次。那你會跟着我們剛剛的這段音樂玩木頭人的遊戲嗎?音樂開始時,你可以走一走,音樂停止時就就擺個好看的造型停在那裏不可以動。音樂開始時才可以動,等停止時再不動。好的,我們試一試。

3、創造表演:

師:我們除了可以玩木頭人的遊戲跟着音樂一起走一走,停止時擺擺造型,還可以學什麼跟着音樂遊戲呢?(跳舞、學小兔子、小貓......)

師:好,那我們現在就跟着音樂試一試。音樂停時不可以動,音樂開始時再繼續。

五、小結

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天知道了生活中有許多關於開始和停止的事情,還欣賞了一段關於開始和停止的音樂,還跟着這段音樂玩了好玩的遊戲。你們玩的開心嗎?喜歡這段音樂嗎?下面就讓我們在這段好玩的音樂中開車回教室吧!

活動反思

中班的孩子對音樂的理解往往是直觀,形象,並沒有很多事先的準備和指導。通過老師的一些引導,用身體動作、表情來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音樂活動《開始與停止》旋律歡快、有趣。孩子們特別喜歡,參與度很高。活動中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們通過用耳朵仔細聽,聽音樂的開始、音樂的進行和音樂的停止,提高了孩子們的聽覺反應,再用耳朵聽到的去指揮身體運動,從而讓孩子們學會了聽音樂信號指揮身體運動的好習慣!這次活動我最注重的是讓孩子們真正體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盡情享受和同伴一起遊戲的樂趣。我覺得這個目標我已達到,孩子們很享受。

上完這堂活動課,感觸很深,作為老師本身就要有很深的音樂素養,對音樂的節奏要抓準,才能更好用引用音樂帶孩子玩遊戲。在這次遊戲活動中,我本人對音樂的悟性很低,導致這次遊戲活動上的不夠理想。由於自身對如何去帶好一節音樂活動,還沒太多的思路和想法,現在要做的是多去聽其他老師帶教,多聽,多去試教,多反思。以後我要不斷學習音樂知識,提升音樂素養,在教學上要有更深的鑽研。我想我的音樂帶教能力才會有所提高。

音樂教學設計7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經常有意無意的用肢體語言自我感知節奏。基於孩子們這個特點,圍繞大班建構式主題《開心一刻》,以及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我選擇了這段輕快的音樂,節奏比較明顯,並且有變化,在孩子樂於感知的基礎上提煉節奏型,促使孩子的無序學習向有序學習發展。此外,這次音樂活動,為貼近孩子生活,巧妙引用當今熱門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羊寶寶的形象貫穿始終,使孩子們興趣盎然。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通過兒歌、肢體語言、圖譜探知與表現節奏型。

2、在樂器演奏中,幼兒學習看指揮進行節奏練習。

3、樂於參加節奏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打擊樂的樂趣。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重點目標:指導幼兒通過兒歌、肢體語言、圖譜探知與表現節奏型。

難點目標:在樂器演奏中,幼兒學習看指揮進行節奏練習。

活動準備:音樂碟、雙響桶、碰鈴、鈴鼓若干、磁性黑板、節奏圖標、音樂小路

活動過程:

一、導入營趣

教師導入:你們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動畫片嗎?你們喜歡動畫片裏的哪隻羊羊?為什麼?你們想當羊寶寶嗎?

二、學習節奏型

(一)遊戲兒歌激趣,滲透節奏

師幼進行《捉迷藏》遊戲,師有節奏的呼喊:羊寶寶,羊寶寶,你在哪?幼有節奏的迴應:咩~咩~,我在這。通過簡單兒歌初步感受節奏。

(二)、感受音樂,初步探知節奏

幼兒聽音樂,師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嘗試拍打節奏。

師:我們來聽一段音樂,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拍出音樂的節奏。

幼兒探知後,師提煉成節奏圖譜。

(三)音樂小路增趣,體驗節奏

全體幼兒走音樂小路,體驗節奏,進一步探知。

(四)直觀圖譜學習,掌握節奏

1、學習圖譜。

2、請幼兒用身體動作拍打出節奏。

三、選擇樂器,演奏節奏

1、教師介紹樂器,巧用“約定”組織教學。

2、幼兒選擇樂器根據圖譜自由敲打,老師分組指導。

3、用手中的樂器集體打節奏。

4、幼兒用圖標選擇相應的小節,分組合奏。

5、開音樂會,跟着音樂,看着指揮齊奏。

四、小結

反思

30分鐘的音樂活動,多少能帶給羊寶寶一些快樂,5分鐘的反思,一定能促進我更快的提高。非常感謝省教研室組織這次活動,讓我有鍛鍊的機會,也感謝各位評委、老師和同仁,你們辛苦了!

我的選材是大班上學期《開心一刻》主題中的一個分支。從剛才的活動效果來看,亮點部分想用三個字來概括:“趣、探、活”。

1:活動環節趣味橫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次活動分三步走,達到了誘發幼兒興趣,激發求知慾的效果。

第一步:導入營趣。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當今最熱門的動畫片。活動一開始,老師提問:你們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動畫片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幼兒你一言我一語,説:“我喜歡喜羊羊,因為它很喜氣;我喜歡美羊羊,因為它很漂亮。……”,拉近了我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同時營造了濃厚的活動氣氛。

第二步:遊戲結合兒歌增趣。

捉迷藏的遊戲中,老師念富有節奏感的兒歌:羊寶寶,羊寶寶你在哪?在活動現場,看見有的孩子有節奏地回答:咩咩咩,我在這。有的幼兒附和着兒歌拍着手,興趣盎然!

第三步:音樂小路激趣。

我們設計了一條音樂小路,引導孩子們在上面歡快地跳,巧妙地讓孩子們初步感知了節奏的快慢。

“營趣、增趣、激趣”三部曲,步步趣味橫生,層層巧妙推進,既實現了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理念,為後面學習節奏型做了堅實的鋪墊,同時,也遵循了幼兒由易道到難,由潛入深的認知規律。

《綱要》強調,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幼兒,凡是幼兒自己能探索獲得的決不替代,凡是幼兒能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所以,下面就來説説第二個亮點“探”

我們一起來回顧幾個場景:

場景1:音樂出現時,我放手讓孩子們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嘗試探究節奏,儘量給他們探知的時間,用他們自己喜歡的方式。有幾個孩子探究的節奏被老師提煉出來後,獲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時也激發了其他的孩子的探知慾望。

場景2:音樂小路出現後,老師沒有先示範跳,而是放手讓幼兒嘗試跳;

場景3:幼兒自主選擇樂器後,老師沒有急着講授,而是放手讓他們自己探究打擊節奏。

給幼兒多一點的活動餘地,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會成功的愉悦,這不正是體現着幼兒《綱要》精神嗎?

3:靈活教快活學

教無定法,學無定法。如果教師教法靈活,幼兒自然學得快活。

當幼兒跳完音樂小路後,引發了認知衝突,現場生成了疑問:“誰跳得好呢?”,我注意把握住了教的時機,適時的.把幼兒拉回到圖譜,使幼兒在渴望的心理狀態下,明晰事理,以達到教與學的高效。

另外,運用“約定”巧妙組織教學,使孩子動靜有序,鬆弛有度。

二:不足部分

1、讓孩子“探”的時候,老師放手不徹底。

比如欣賞音樂探知節奏的時候,因為畢竟是比賽,希望能在短時間展現出好的活動效果,所以我總是有意無意的用肢體語言在影響着他們。

2、在“收”的把握上,沒法照顧到個體差異。

敢於放手,確實能培養幼兒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但是有句話説得好:沒有聚集的發散是沒有作用的。我們可以看到,每個環節儘管我努力的先放後收,但是收的時候,還是沒照顧到個體差異,因此在現場能看到有幼兒在用樂器演奏的時候,還有些薄弱。

3、現場出現了未預設的情景時,老師迴應的態度不夠積極。如有的孩子説~~~,我沒有給予回答~~~~~

音樂教學設計8

本節課選定廣東音樂為主要教學內容,目的是通過讓學生感受與體驗廣東音樂的地方風格,以及對相關文化的瞭解,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廣東音樂的內涵及藝術價值,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

教學目標

1、通過樂曲學習,培養學生熱愛並喜歡我國民間音樂。

2、通過欣賞樂曲,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表現能力,並藉此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在欣賞樂曲中感受歡快活潑的情緒,並能哼唱出主旋律。教學難點

欣賞廣東音樂《步步高》。

教學準備:

多媒體 鋼琴 音響

教學過程:

導入:今天讓我們一起欣賞一首廣東音樂(播放廣東音樂視頻)一《步步高》

1:聽一之兩遍

讓學生説説樂曲的情緒(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哼出你最耳熟的那段旋律。

2:再聽一遍,聽一聽樂曲中用了哪些演奏樂器?

廣東音樂在演奏上多使用較多的裝飾音,樂器組合獨特,主奏樂器多用高胡並輔以揚琴和秦琴

3:整體聽賞,跟樂曲整體哼唱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

(1)、欣賞《步步高》(2)、音樂知識:廣東音樂(3)、拓展練習

2.《步步高》內容簡析:《步步高》是廣東音樂早期的優秀樂曲之一,廣東音樂發源於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帶,風行國內外而享有盛譽並擁有眾多的聽眾。它是以廣東民間曲調和某些粵劇音樂、牌子音樂為基礎,吸收了中國古代,特別是江南地區民間音樂的養料,經過300年的孕育完善和發展起來的地方民間音樂。學習者特徵分析

(1)、學生對新鮮事物極力想知道,很想把握學習內容。(2)、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對我國優秀民間音樂知之甚少。(3)、想得到別人對自己的鼓勵和讚賞,這種優秀感能促使他想做得更好,努力一直保持好成績。

課堂小結

1、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反思小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麼知識?你能説説嗎?

2、教師對全課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一節以欣賞為主的音樂課,我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能聽出廣東音樂的幾種主奏樂器,並會哼唱唱樂曲曲《步步高》的主旋律,在本課教學過程中,貫穿以審美為核心,興趣為動力的基本理念,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在創造性教學環節中,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參與表演創作,採取情境創設與啟發式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廣東音樂的.概念與特點,並在欣賞、思考、理解、描述與分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我想有效的教學才是真正上好一節課。不論運用什麼樣的教學手段,一節課成功與否,是通過學生的掌握情況來驗證的。在今後的教學中不但要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學生程度的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平時中積累與培養學生們的音樂素養。

音樂教學設計9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桔樹尚且性剛強》。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本地區主要戲種的歷史發展、主要特點和代表性劇目,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引發學生對中國戲劇藝術的關注,弘揚民族精神。

教學過程

1.導入

(1)播放三段唱段,請學生猜一猜是哪個劇種?

京劇《紅燈記》選段、黃梅戲《女駙馬》選段、越劇《紅樓夢》選段。

(2)哪一個戲種是流行於我們地區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關越劇的知識?

2.新授部分

(1)介紹越劇發展歷史及行當: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賞《桔樹尚且性剛強》,邊欣賞邊完成課後問題。

(3)欣賞《紅樓夢》選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4)總結越劇的音樂風格特點:清悠婉麗。

3.演員介紹:尹桂芳

4.拓展性作業模擬演唱,積極體驗、大膽表現。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報花名》。

教學目標

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使學生了解評劇的歷史、表演特點以及主要的劇目。欣賞《報花名》進一步感受評劇演唱特點,通過欣賞、模唱感受評劇藝術的深厚文化底藴。

教學過程

1.教師課前要了解各小組的學習情況:戲劇種類、相關知識資料的準備情況。

2.導入:播放歌曲《看大戲》並交流評劇的有關內容:發展歷史、藝術特點、音樂特點、代表劇目、優秀演員。

3.欣賞《報花名》:簡單瞭解《花為媒》的劇情, 感受音樂風格,介紹演唱者。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花木蘭》。

教學目標

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河北梆子的歷史、表演特點以及主要劇目;欣賞《花木蘭》,進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樂特點。對比欣賞豫劇《花木蘭》,學習瞭解豫劇的歷史、表演特點以及主要劇目。

教學過程

1.教師課前要了解各小組的學習情況:戲種以及相關知識等有關資料的準備情況。

2.導入:播放歌曲《看大戲》

3.瞭解豫劇的有關知識:發展歷史、藝術特點、音樂特點、代表劇目、優秀演員。

4.欣賞《花木蘭》選段──誰説女子不如男:簡單瞭解《花木蘭》的劇情, 感受音樂風格。

5.欣賞河北梆子《花木蘭》並瞭解河北梆子這種藝術形式。

6.背誦古詩《木蘭辭》

7.拓展性欣賞:民族管絃樂交響詩《花木蘭》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唱歌《看大戲》。

 教學目標

學習歌曲《看大戲》,設計歌曲的`唸白節奏,正確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1.導入:播放豫劇《花木蘭》──誰説女子不如男, 感受豫劇的唱腔風格。

2.學習歌曲《看大戲》

(1)初聽:體會樂曲的情緒,感受樂曲的風格。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過門、變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確演唱。

(3)學生自主設計唸白的節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賞教師提供的音響材料

4.總結本單元的學習情況。

音樂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一)體會課文是如何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手法塑造瑪麗亞的形象的。

(二)品味課文中的環境描寫、人物語言描寫和動作表情描寫。

(三)揣摩語言,發揮聯想和想像,感受課文的畫面感,以及其中唱詞所體現的音樂故事片特色。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注意檢查下面的字詞的讀音和理解

崢嶸山麓

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一個地排列着,多用來形容房屋等密集。

漣漪:細小的波紋。

佇立:長時間的站着。

嬤嬤

頂禮膜拜:這裏形容十分虔誠地行禮。

彌撒

通宵達旦

(二)導入: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薩爾茨堡地方有一個馮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個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師的妻子,在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之後,組成了家庭合唱團,到處演唱奧地利民歌和愛國歌曲。

這個故事曾被拍攝成德國影片《菩提樹》,後來由“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改拍成電影《音樂之聲》。

影片獲得五項奧斯卡獎。兩年內放映收入劇增至四千二百五十萬美元,超過《飄》。許多觀眾,多半是婦女,連看十數次,到1971年《音樂之聲》仍然膾炙人口,在美國曆年來票房收入最多的影片中站第三位。

(三)學生朗讀《音樂之聲》

提問:你喜歡瑪麗亞嗎?練習課文中的語句,談談你對她的看法。

學生用下列句式發言:

我喜歡(不喜歡)瑪麗亞,因為從這段

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她: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課文運用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動作表情描寫,以及環境描寫,將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少女瑪麗亞熱愛歌唱。心靈美好、活潑自由、純真快樂的性格,使瑪麗亞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

解答:修道院院長把瑪麗亞比喻為“天上的雲彩”“皎潔的月光”你認為這個比喻句恰當嗎?為什麼?你能用自己的一兩個比喻來形容一下瑪麗亞嗎?

(四)《音樂之聲》這部電影能夠獲得奧斯卡五項獎勵,表明這部電影很美,上面我們分析了瑪麗亞的形象美,除此而外,還美在什麼地方?

明白:環境美和音樂美

體會環境美:

請一位學生朗讀描寫環境的語句。

請同學們發揮想像,描繪畫面。

體會音樂美:

找出文章中歌唱的內容,從抒情、押韻等角度體會音樂美。

(五)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藝術效果探討。

側面描寫在文章中,豐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將正面描寫難以表現或無法表現的豐富內容,簡練而藝術地加以表現;活潑風趣的議論,增添了輕鬆歡快的喜劇氣氛。

拓展延伸:

你周圍有沒有像瑪麗亞這種性格的人?注意觀察,寫一段話描寫這個人。

《音樂之聲》教學設計6

課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新疆之春》(小提琴曲)

《春曉》(歌曲)《春節序曲》(管絃樂曲)

《春天奏鳴曲》((小提琴與鋼琴)

2、器樂:學吹豎笛《春遊》

3、創作與表演:為旋律創作歌詞,並表演、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以描繪春天為主題的聲樂、器樂作品,瞭解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並感受其抒情性、審美性;

2、掌握《新疆之春》、《春節序曲》主旋律;

3、學會用豎笛吹奏《春遊》;

4、通過創編歌詞、填詞唱歌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作意識以及對音樂的理解、表現能力;

5、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小提琴獨奏曲《新疆之春》創作於1956年,由馬耀先完成初稿,李中漢參加修改並添寫華彩樂段和鋼琴伴奏。樂曲以通俗、樸素的音樂語言,豪爽、樂觀、奔放、流暢的樂思展示了新疆人民歡欣暢快的精神風貌和生活情趣,音樂具有鮮明的維吾爾族音樂風格。《春節序曲》是李煥之《春節組曲》中的第一樂章,作於1954—1955年間,這一樂章廣受人民的喜愛,常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奏。樂曲以我國民間的秧歌曲調、節奏及陝北民歌為素材,通過熱烈歡快的大秧歌的.場景描寫,生動地體現了我國人民在春節是熱烈歡騰、同歌共舞的情緒。《春天奏鳴曲》是貝多芬創作的十首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中的第五首。樂曲形象清新而又明朗,旋律歡快而活潑,充滿着希望和幸福感。

教學重點:欣賞音樂吹奏豎笛

教學難點:理解音樂,體會音樂藝術與文學、繪畫等姊妹藝術結合而產生的美。

教學準備:鋼琴、豎笛、三角鐵、小鈴鼓、多媒體、教材音樂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教學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

1、宣佈上課。

2、面帶微笑地問好:“同學們好!”並環視全體學生。

1、全班起立。

2、有禮貌地問好:“老師好!”

營造上課和諧氛圍

二、導入新課

上節我們學習演唱了奧地利着名作曲家莫扎特的《渴望春天》,配樂朗誦了朱自清的散文詩《春》,感受到“春之聲”迴盪在我們周圍,春天讓人感受到勃勃生機、感受到無限美好的希望,也給藝術家以豐富的創作靈感,以春天為主題的音樂許多,本節我們將進一步學習經典的“春之聲”作品,進一步去感受這濃濃的春意。

認真聽講,隨教師進入新課內容。

承上啟下

導入新課

三、欣賞音樂

一)《新疆之春》

1、播放音樂,啟發感受,鼓勵學生用恰當詞語描述作品表達的情緒。

2、出示主旋律片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3、介紹音樂家

4、完整欣賞作品,感受音樂形象,哼唱主旋律。

1、認真感受,積極發言(豪放、樂觀、奔放、流暢、歡快、載歌載舞等)。

2、欣賞、感受各部分演奏形式的不同。

3、欣賞音樂,加深感受,哼唱主旋律。

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掌握主旋律有利於學生對作品的把握

二)《春節序曲》

1、播放音樂,啟發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鼓勵學生用恰當詞語描述作品表達的情緒。

2、出示主旋律片段,引導學生對比感受。

3、介紹音樂家李煥之。

4、完整欣賞作品,感受音樂形象,哼唱主旋律。

1、欣賞、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積極發言(如:熱烈的、歡騰的、載歌載舞等)。

2、欣賞、對比感受各部分音樂的不同特點。

3、欣賞音樂,加深感受,哼唱主旋律。

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掌握主旋律有利於學生對作品的把握。

三)《春天奏鳴曲》

1、播放音樂,啟發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鼓勵學生用恰當詞語描述作品表達的情緒。

2、出示主旋律片段,引導學生對比感受。

3、介紹音樂家貝多芬。

4、完整欣賞作品,感受音樂形象,哼唱主旋律。

1、認真欣賞、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積極發言(如:熱烈的、歡騰的、載歌載舞等)。

2、欣賞、對比感受各部分音樂的不同特點。

3、欣賞音樂,加深感受,哼唱主旋律。

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掌握主旋律有利於學生對作品的把握。

四)《春曉》

1、複習朗誦詩歌《春曉》。

2、播放音樂,啟發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理解歌曲的深刻內涵。

1、齊聲吟誦詩歌《春曉》。

2、認真欣賞、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

從文學的角度加深學生對“春之聲”的理解。

四、學吹豎笛《春遊》

1、教師彈琴,引導學生跟唱。

2、講解吹奏要領,並示範吹奏。

3、引導分析樂曲中旋律的異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

4、編配打擊樂。

5、班合作演奏樂曲。

1、隨琴輕聲哼唱旋律,熟悉曲譜。

2、練習吹奏豎笛。

3、找出樂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4、為樂曲編配打擊樂。

5、合作演奏樂曲《春遊》,感受合奏之美。

用樂器吹奏來加深學生對春的感受。

合作演奏樂曲《春遊》,感受合奏之美。

五、創作與表演

1、播放《春節序曲》第三樂段。

2、即興為《春節序曲》的旋律配一段歌詞《春節序曲》。

3、彈琴伴奏,演唱配詞。

4、引導學生編配舞蹈動作。

5、師生共同表演《春節序曲》音樂片段。

1、認真聆聽,用心感受,展開聯想,積極為《春節序曲》配詞。

2、演唱配詞。

3、積極為樂曲編配舞蹈動作。

4、演唱、跳舞,共同表演《春節序曲》音樂片段。

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及創新思維。

六、課堂小結

總結課堂知識要點,激發學習下節課內容的熱情和願望。

認真聽講,鞏固本節課知識點。

鞏固掌握本節課知識點。

七、佈置作業

教師佈置課後作業:

1、熟練掌握《新疆之春》、《春節序曲》主旋律;

3、熟練用豎笛吹奏《春遊》;

聽講並記下作業。

佈置作業可鞏固知識掌握。

教學後記:

1、學生對幾首樂曲感受、欣賞效果很好,不僅理解了音樂所表現的內容,而且更加深了他們對“春之聲”單元主題的理解;

2、學會了用豎笛吹奏《春遊》,表現出較高的興趣;

3、通過創編歌詞、填詞唱歌等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創作意識以及對音樂的理解、表現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音樂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1.聆聽樂曲《蜜蜂》

2.學唱表演唱《小蜜蜂》。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表現歌曲,親身的參與和體驗表達對小蜜蜂的喜愛之情,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益蟲的教育。

2.過程與方法:採用遊戲、聆聽、模仿的形式學習歌曲,理解、表現歌曲。

3.知識與技能:聆聽《蜜蜂》、,感受旋律走向;用自然優美的音色演唱歌曲《小蜜蜂》,體會音樂表現“飛”的音樂形象。

教學重點:

通過歌曲教學,體會並表現音樂所表現的“飛”的形象。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引導學生正確的表現音樂形象。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環節:

一、組織教學

同學們,講課之前老師想請同學們一起來活動一下,大家準備好了嗎?請全體起立!

二、導入:

1、師:同學們的動作真優美,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一位朋友,請同學們一

起來聽聽它是誰?(播放,生答)

2、同學們的小耳朵真靈!那誰能模仿一下蜜蜂的聲音?(生模仿)那你知道蜜蜂是怎樣發出聲音嗎?(生答)

3、同學們的課外知識真豐富!我們來聽一首關於蜜蜂的樂曲吧!聽完告訴老師這羣小蜜蜂在忙些什麼?它是由哪種樂器演奏的?

4、你們能模仿一下拉小提琴的動作嗎?小提琴放在左鎖骨上,左手握琴,右手持弓,讓我們跟着音樂試着模仿一下,老師看看哪位同學模仿的最像!

5、同學們真像小提琴演奏家,大家看,老師這裏有兩條線,你認為哪條線符合小蜜蜂的飛行路線?為什麼呢?(解釋“八字”飛行路線)

6、下面讓我們跟着蜜蜂飛一飛吧!

三、新授課

1、看着大家剛剛飛得這麼賣力、這麼勤勞,老師忍不住想唱首歌誇一誇大家。

2、大家想不想誇一誇自己呢?那先請同學們把歌曲的.節奏來拍一拍吧!(教師領打第一段,其他兩段由學生自行拍打)

3、同學們的小手拍得真準確,請同學跟着音樂來唱唱吧!(從歌曲音準、節奏、休止符、咬字吐字來處理歌曲)

4、同學們的歌聲真動聽!老師把旋律給大家畫出來了,大家一起來找找相同樂句吧!

5、今天老師要教給大家一種用身體語言表現音高的形式,叫柯爾文手勢。下面我們來學5、4、3這三個音。

6、用柯爾文手勢試着唱一下旋律。

7、老師請大家一起來表演一下這首歌曲吧!(小組合作表演)

8、分組表演(有唱有表演)

9、同學表演得真好,真像一羣小蜜蜂在飛一樣!老師還給大家改編成了一首小合唱,請同學們仔細聽一聽吧!(輔導學生二聲部輪唱)

10、小蜜蜂剛剛偷偷跟老師説它們剛睡醒,飛得很慢,請同學們按照mp漸慢的速度力度把第一句放慢速度演唱,這時候突然看見了鮮豔的花朵,速度變快了,第二句我們用f漸快的力度速度來演唱一下,最後採完花蜜小蜜蜂感覺累了,飛行速度又慢下來了,我們用mp漸慢的力度速度來唱第三局。讓我們完整演唱一遍歌曲,體會一下小蜜蜂勞動時的心情吧!

四、拓展:

學習歌曲前,我們聆聽了小提琴演奏的《蜜蜂》,老師今天還給大家帶來一首鋼琴演奏的小蜜蜂,叫做《野蜂飛舞》,瞧,它們來啦??

五、小結:

同樣是演奏小蜜蜂,只是用了不同的樂器,大家是不是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感受呢?!老師希望大家要從日常生活中善於發現音樂、體會音樂,更要像蜜蜂一樣熱愛勞動,刻苦學習,最後讓我們伴着優美的歌聲飛出教室吧!

音樂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用歡快、優美的聲音演唱《白鴿》,體驗歌曲的歡快情緒和愉悦情感。

過程與方法:通過音樂遊戲的學習和表演,能夠感受、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及美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樂趣,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用跳躍、輕快的聲音演唱《白鴿》,讓學生充分體驗、感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2、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好,快樂的音樂課又開始了,讓我們隨着歡快的音樂跳起來吧!(放《嘀哩嘀哩》音樂,帶領學生跳起來)。剛才在音樂聲中,我們聽到黃鸝鳥嘀哩嘀哩的叫聲。今天也有一隻象徵和平、友誼的小鳥來到我們教室,知道是什麼鳥嗎?(生:鴿子或和平鴿)。誰來模仿一下鴿子的叫聲?(生:咕咕咕)這隻潔白的鴿子還唱着好聽的歌曲呢。

2.老師範

1=C2/4

5 4 4 4︱4 3 3 3︱2 2︱5-︱ 5 4 4 4︱4 3 3 3︱2 2︱1-︱

3.學生看着老師的手勢跟着琴聲模仿以上旋律。

4.師:這隻可愛的白鴿有天早晨飛到我的窗台上,咕咕咕的呼喚我快起牀,聽—聽。

二、學唱歌曲

1.老師出示歌曲第一聲部歌頁,範唱歌曲。聽完問:歌曲的旋律怎樣?(歡快、活潑??)速度怎樣?(中速)喜歡這首歌曲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好聽的歌曲《白鴿》。

2.老師視唱歌曲旋律,讓學生找找旋律是由哪幾個音組成?(由1、2、3、4、5、6、7、ⅰ組成)老師板書音階。然後帶領學生做着柯爾文手勢視唱這八個音。

3.老師教唱歌曲第一聲部旋律。提示學生想想這個旋律你是否熟悉?使學生回憶起剛開始練唱的鴿子叫旋律。

4.學生跟琴完整視唱旋律。 5.帶領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

6.老師彈一句旋律,學生填唱一句歌詞。然後再跟琴完整演唱歌詞,唱錯的地方老師及時給予糾正。

7.歌曲處理: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在我們的窗台上,可愛的白鴿就來喊我們起牀了。這時你的心情怎樣?(很高興、愉快??)那麼我們應用怎樣的歌聲來迎接我們的好朋友呢?(快樂的、活潑的??)。學生用歡快活潑的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8.歌表演:誰能用動作來表現白鴿?(請勇敢的學生到前面表演)。我們把這些動作加到歌曲中,邊唱邊表演。(老師還可引導學生邊唱邊用雙手模仿鴿子飛翔劃出旋律線。)

三、音樂遊戲《我的朋友就是你》

“找朋友”的遊戲開始前,必須先學會演唱歌曲,其次要給學生講清遊戲的規則和要求:

1、一定要弄清哪個音符和哪個唱名是一對好朋友。

2、當你找到你的.“朋友”後,還應繼續唱歌曲直到歌曲的結束。

3、在歌曲的最後一拍,兩個或三個“好朋友”應作一個優美的造型,才算這輪遊戲結束。

遊戲的玩法可以多種多樣:可以一對一地找朋友,也可以一對

二、一對三地找朋友;可以分小組玩,也可以全班同學一起玩;還可以借用“藏貓貓”遊戲的方式來玩,即讓一部分音符或唱名小朋友藏起來,讓他們的朋友來找,最先找到者為勝。總之,要設計一些不同難度的玩法來適應不同程度的小朋友通過學習學生能體會到秋天的不同景色及秋天的美麗。

四、拓展

1.師:剛才我們演唱的歌曲《白鴿》是一首捷克民歌,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首中國兒歌《和平鴿》,感受另一首以鴿子為主題的歌曲風格。

2.播放《和平鴿》,聽完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感受,可以與《白鴿》相比較。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唱了一首捷克民歌《白鴿》,並用輪唱的方式演唱了歌曲,感受了兩個聲部表現出的和聲美。讓我們再次演唱歌曲,體會和聲美(學生再次輪唱歌曲《白鴿》)。

音樂教學設計13

一、學科學期教學目標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讓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本學期的教學目標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繫。音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的音樂實踐和音樂創造能力的培養。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在上學期已學過一些兒歌,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上課紀律也不錯,舉手發言的學生很多。從整體水平來看,這些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進步較大,學習目的性也有所增強,個別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有所改進。每個班都有一些表現非常棒的學生,他們在音樂活動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但還存在着個別學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學中還是要加強常規教學,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這學期對他們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要進一步加強訓練。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採用了新教材,增加了學生唱的和欣賞的內容。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能夠隨着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2)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3)能夠完整地背唱所學過的歌曲,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能夠隨着音樂自由發揮想象力,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表演。

感受生活中的音樂,能夠運用人聲、樂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樂於與他人共同參與音樂活動。

五、教學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教學水平。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用輕鬆的課堂形式讓學生喜愛音樂課。

3.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4.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教學設計14

一、教學內容

1、歌曲演唱《大海啊,故鄉》

2、欣賞合唱《漁家姑娘在海邊》

琵琶獨奏《大海啊,故鄉》

二、教學目標

1、能用不同的音色、唱法表達對歌曲《大海啊,故鄉》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對祖國、對家鄉以及生活的熱愛,能背唱全曲。

2、通過欣賞比較琵琶版與合唱版《大海啊,故鄉》,瞭解更多的演奏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情緒異同及音響感受的異同。

三、教學重點

能充分運用力度、情緒的變化,深情演繹《大海啊,故鄉》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每個人都有生養自己的故鄉,記得我們曾學過一首讚美故鄉的歌曲,叫做——(我愛我的家鄉)。那就讓我們唱響這段美好的旋律,開始我們今天的音樂之旅吧。(複習歌曲)

二、欣賞《漁家姑娘在海邊》

1、師:歌兒唱的真好,我們的祖國真的是幅員遼闊,我們身處於煙雨濛濛的江南,也有人生長在波濤翻滾的大海之濱,你聽過南國海島的`汽笛聲嗎?你見過漁家姑娘在海邊織網的情景嗎?今天老師帶領你們跟隨音樂走近大海,來欣賞《漁》。仔細聽,在音樂中你能聽到什麼,彷彿能看到什麼?

(欣賞歌曲)

2、師:請向大家描繪一下你所聽所見所想的,好嗎?(生髮表意見)

3、師:海浪聲輕拍沙灘,發出嘩嘩的響聲,海上的汽笛聲似乎在呼喚人們出海工作,漁家姑娘除了織網打漁還在沙灘上練武,因為當時他們還肩負着保衞海島與外敵作鬥爭的重任,你能在欣賞歌曲時加入一些簡單的身體動作來感受歌曲的情緒嗎?(復聽歌曲)

三、歌曲教學

師:聽罷漁家姑娘的吟唱,似乎把我們帶到了南國海島,那歌聲隨着海風傳到了遠行的中國海員耳旁,勾起了他們滿懷的思鄉之情,於是作曲家望立平為電影《大海在呼喚》創作了一首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的歌曲《大海啊,故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熟悉演唱這首經典老歌吧。

1、仔細聆聽,聽完後説一説這首歌曲的情緒如何,速度怎樣?(播放歌曲)

生:速度稍慢,深情地,舒緩地

2、老師也忍不住想來唱一唱,請你在有鈴鼓標誌的地方加入動作,可以拍手、拍肩、拍腿、捻指或其他動作。(跟範唱做動作)

3、經過了剛剛的拍一拍,你能告訴老師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曲嗎?(三拍子)

三拍子通常給人以盪漾、抒情的感覺,剛剛我們也已經感受到了這是一首深情盪漾的歌曲,老師想和你們一起用這首歌的歌詞來配樂詩朗誦了,你們準備用怎樣的語氣來朗誦呢?(深情地、起伏盪漾地)

4、老師從你們的眼神中讀到了深情,從你們的朗誦聲中聽到了遊子的心聲,請同學們把感情投入到歌聲中去,讓我們來學唱這首《大海啊,故鄉》

跟琴學唱

a用wu模仿海風聲模唱

4、這首歌曲中模仿遊子聲聲呼喚的高潮部分在哪裏?(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

師:這兩句的音與前兩句的音相比怎樣?表現了歌者情感怎樣的變化?

生:音區更高,情緒越來越激動,不斷昇華,就像翻滾的海浪高過一浪。

7、師:那後半部分的演唱力度與情緒應該相應地有些什麼變化呢?

生:更加強烈有力,情緒更激動些,才能表達呼喚的真切。

師:那好,讓我們帶着這些變化來再試試演唱這首歌曲。(復唱歌曲)

8、師:海風吹起了思念,海浪翻滾着呼喚,讓我們在這美妙的歌聲中加入一些模擬的海風和海浪聲吧,讓這首歌更加豐富,老師給你們設計了海風和海浪的聲音節奏,你覺得哪一條更適合在“大海啊大海”這一處合唱。(出示節奏)

①××××××︱××××××︱②×—×︱×——︱

嘩嘩嘩嘩嘩嘩嗚嗚嗚嗚嗚嗚譁—譁嗚——

9、跟音樂用領+齊或+領+合的演唱形式來演唱歌曲。

四、欣賞琵琶獨奏版《大海啊,故鄉》

1、師:多少年過去了,這首歌曲一直被傳唱着,還有人將它改編成器樂曲,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另一個版本的《大》,你能聽出來是什麼樂器在演奏嗎?

2、師:説一説你更喜歡哪一個版本的,説説你的理由呢?(生髮表意見)

師總結:不管哪個版本,都非常優秀地演繹出了這首作品濃郁的深情,但願這美妙的旋律流入大海,也流入我們的心間,永不停歇。

音樂教學設計15

作品分析】

這是一首嘻哈音樂,該曲有鮮明、強烈的節奏,歌曲裏幽默又特別的唱腔吸引了幼兒,孩子們都覺得音樂裏“有着一個搞笑的人’。

同時,作為嘻哈音樂,是幼兒很少接觸的新事物,對他們來説是新奇的有興趣的,同時也能豐富幼兒對音樂作品的認識,有利於開闊幼兒的音樂視野。

小丑,這一特殊的角色,正好體現了幽默、搞笑、滑稽的特點,於是我選擇了訃醜的角色,藉助小丑這個角色充分去感受音樂幽默風趣的特點。而整個活動以‘‘小丑當大廚”的情境為背景,以“切菜”的脈絡貫穿其中,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感受音樂幽默滑稽的風格,並能創造出多種切菜方法。

【活動目標】

l、感受音樂幽默滑稽的風格,伴隨音樂學習小丑得意、走、看和選菜的動作。

2、在瞭解4/4X X XX XO/這個節奏的基礎上,伴隨音樂創編出與該節奏相匹配的切菜動作。

3、體驗當廚師進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已經用該音樂玩過找朋友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瞭解故事情節,模仿學習情節所匹配的動作。(幼兒圍圈坐)

1、在教師動作、語言的引導下初步學習基本動作。

①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看看我是誰?(教師戴上小丑的紅鼻頭)肚子好餓呀,我要去廚房做一頓香噴噴大餐,(做得意的動作),進了廚房,我走走走走走 /左看看右看看/(3遍)。哇,發現了我最喜歡的菜(做指菜動作),我,拿呀拿呀拿呀拿。準備切,切切切切切/……看看我切的菜。

②配樂,教師完整示範動作兩遍。

③幼兒完整模仿學習兩遍

2、幼兒在教師引導下初步有節奏的隨音樂做動作。

①重點練習有節奏的切的.動作

②連續完整遊戲(兩遍)

第一遍遊戲:教師重點用語言提示切菜的節奏

第二遍遊戲:教師重點關注能力較弱的幼兒在做切的動作時候的節奏

(二)用4/4X X XX XO/節奏創編不同的切菜方法

1、在教師引導下,學習用替換的方法創編片和拍的動作

①重點練習有節奏的片魚的動作,幼兒在圈上按順時針的方向移動,完整玩片魚片的遊戲(關注幼兒在移動時候的節奏和空間距離的調整,教師重點用語言提示走走,走走走,的節奏,以及片魚片的節奏。)

②重點練習有節奏的拍姜的動作,完整玩拍姜的遊戲

2、幼兒自由創編切菜的動作

①幼兒創編不同菜的切法

②教師引入魔法菜板,進一步激發孩子創編的興趣

③配樂完整遊戲三遍

3、結束

師:現在,端上我們切好的菜吧,跟着老師走,咱們炒菜去吧。(幼兒假裝端菜狀,離開)

活動延伸】

1、魔法菜板放置位置的不同變化:高、低、左、右、前、後

2、可增加魔法菜板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