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數學評課稿

數學評課稿 篇1

秋老師這堂課,重點突出,條理清晰,講了數學與生活相聯繫;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鞏固練習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通用)數學評課稿

引入簡潔明瞭,直接告訴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是數學,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自行車裏的數學。出示實物教具自行車,先讓學生開放性的找找自行車裏的數學知識,然後老師再給予適當的引導,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自行車蹬一圈走多遠?秋老師把“自行車蹬一圈走多遠”這個問題的切入點放在了自行車的工作原理上,這個切入點很好。學生回答也很好,教師直接板書了自行車的工作原理:腳蹬—前齒輪—鏈條—後齒輪—後車輪—前車輪。

本人認為在這裏秋老師可以放慢教學進度。再用最通俗的語言講解一下自行車的工作原理。腳蹬一圈,帶動前齒輪轉動一圈。由於前後齒輪用鏈條連接,前邊過一個齒數,後面也跟着過一個齒數,這樣前齒輪的轉動帶動了後齒輪的'轉動,後齒輪是和後車輪連在一起的,也就是後齒輪轉動一圈帶動後車輪也轉動了一圈,後車輪的轉動驅動了前車輪的轉動,這樣自行車就工作起來了。

學生在充分了解了自行車的工作原理後,剩下的工作就只剩下前齒輪轉動一圈後齒輪轉動幾圈(後齒輪轉動的圈數也就是後車輪轉動的圈數),這個問題就可以 大膽交給學生去完成了。如果知識是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那麼原理也自然會了解的很透徹,後面的變式題也會深入本質的去理解和變通。

鞏固是對本節課的消化,能瞭解到學生是否掌握本節課的新知。所以秋老師例舉了多而不重複的練習,解決了自行車行程,自行車的車輪半徑,直徑。本節課如果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了前後齒輪的齒輪數之比就等於周長之比,也就等於半徑之比或者直徑之比,那麼學生在做後面的練習題就會思路清晰,較快的解決問題。

數學評課稿 篇2

《認識時間》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鐘錶,會看幾時、半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鐘面,掌握看幾時幾分的方法,知道1時=60分。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雖然生活中經常接觸時間,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畢竟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真正理解比較困難。特別是看幾分,很容易受時針看法的影響而將兩者混淆。程老師在教學中,很好地利用了課件,緊抓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實際觀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識。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呈現知識,給學生以視覺刺激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時間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課堂教學時,程老師師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展示鐘面,使時間這一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給學生以較強的視覺刺激,幫助他們建立豐富的感性經驗。特別是在認識幾分時,課件演示將分針走過的痕跡用較粗的紅線標出,讓學生清楚知道分針看小格,時針看大格,印象比較深刻。

二、巧妙設計,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幾時多是學生認識的一個難點。如4時多,學生容易看成5時多。課伊始,陳老師就從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入手,出示時針指向數字9和10之間,問是幾時多。並總結如果時針在兩個數字之間,看小的。

認識每個數字各代表幾分,是這節課的重難點,因為學生沒有學習乘法口訣,只能通過一個格一個格的數或5個5個的加,因此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難度比較大。程老師也注意到這一點,在教學中,除讓學生集體説説分針走到各個數字分別代表幾分外,還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幾個關鍵的數字,以便更快地讀出幾分。有的學生説記住6就是30分,有的説記住3就是15分,9就是45分等。這一環節的'教學,緊抓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巧記,加深了學生對這一難點的理解和掌握,為後面正確讀出幾時幾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中程老師還注重引導學生對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辨析,從而使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如認識時、分時,出示課件觀察時針走動1大格是幾時,分針走動1大格是幾分,然後提問:“兩個1怎麼不一樣?”引發學生思考,進一步認識時針走過1大格是1時,分針走過1大格是5分。

三、課堂語言淺顯易懂,學生易於接受

程老師的課堂語言簡單明瞭,能用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去描述知識,讓學生易於接受。如:“外面的數字給分看的,裏面的數字給時看的,不過外面的數沒有標,要小朋友自己去記”“一看時針,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指向兩個數字之間就看小的(12也可看成0);二看分針,一個大格就是一個5分。”等,這些語言淺顯易懂,清楚明白,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就是給了他們一個明確的學習指向,讓學生清楚知道該怎麼看時間,將抽象的知識簡單化,學得明白紮實。

四、建議

學生上來板書時,書寫比較隨意,中間兩個小圓點沒有寫在右下角,而是一上一下分得很開,兩個小圓點也寫成兩條小斜線。這裏應該要注意引導學生規範書寫。

數學評課稿 篇3

這四位老師的課堂教學風格,她們的教育教學理念,深深地震撼着我;聽了這四節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緊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過去的“複習導入”、“直接導入”等新課導入方法大多被“創設情景”導入法所代替,內容生動、學生熟悉、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層出不窮,課堂所追求的“讓學生真正成為主體,擁有學習主動權”,在預設好的情境和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實。這四節課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如,何老師《搭配中的學問》這節課中,教師依據本課的內容和要求,貼近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巧妙地創設情境:課前--握手遊戲,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一個一個地去握,才不會重複、不會遺漏,從而引出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課中—搭配衣服、搭配早餐,讓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去猜測老師的穿法,幫老師搭配上裝和下裝。再利用所學的知識,創設“世博中心—台灣館—中國館”的路線的選擇等一系列學生所熟悉的、直觀的、藴含數學內容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結合親身經歷,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感悟,從而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探索新知的積極性。

因此,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一定要考慮到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教師在設計教學情景時,一定要關注教材資源,關注學生的實際,關注學生的差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設的教學情境要具有可操作性,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達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實踐提示我們,學生探索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往往來自充滿誘惑或新奇的問題情境。精心創設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情境,能引導學生從熟悉的生活環境來感受數學,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逐步養成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潛能。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習潛能,是促成數學課堂教學向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式轉化的必要前提。

二、探究有效的學習過程,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其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它不僅僅是一個認識過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活動,親自體驗數學知識,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建構主義學習觀也認為,學習不是老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的過程。如,《分蘋果》一課,郭老師在引導學生探究10的組成時,讓學生動手分蘋果,把10個蘋果分成幾和幾,從而探究10的加減法。教師充分為學生創設操作和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分蘋果的過程中,體驗10的各種分法,以及10的加減法。整堂課,學生情緒高昂,課堂氣氛熱烈、融洽。

又如,何老師《搭配中的學問》也是以“活動”為基礎,組織學生“經歷”了一個個學習過程,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更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如,“搭配衣服”的活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出現,以“兩件上裝和兩件下裝”的學具為載體,通過“想一想、議一議、擺一擺、説一説”的活動,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再利用學具動手操作擺一擺,最後反饋時,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想法,從而得出上裝和下裝有4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在引導搭配的表示方法時,讓學生説一説、畫一畫,在紙上用數字、字母、文字等形式來表示,並用連線的方法連接起來。這些都是學生通過親身經歷來體驗和感悟的。學生的手、腦、眼、口等多種感官直接參與了學習活動,不僅解決了數學知識高度抽象性與兒童思維發展具體形象性的矛盾,經歷了實物操作(擺一擺)到圖形符號(即用數字、字母、文字等連一連)的過程,將數學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數學事實,而且使全體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並且能充分地感悟:只要做到有順序地搭配就能不重複、不遺漏地把所有搭配找出來。

三、合理安排有效的課堂練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課堂練習是檢查認知目標的主要手段,安排一個緊湊、短時、有效的課堂練習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有效的課堂練習還能為教師提供教學反饋,從而修改教學方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踐表明,

有效的課堂練習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必要手段。

在四節課中,教師能根據教學的需要,設計練習,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和技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在練習的設計上,老師們都表現出以下幾點:

首先,練習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如,《生活中的比》,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什麼是比時,教師設計以下練習:下面哪些題目可以用比來表示?如果能,就寫下這個比,並求出比值,求出來的比值表示什麼意思?……這樣的練習針對性強,可以幫助學生總結規律。

第二,練習設計具有趣味性。為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擺脱機械重複、枯燥乏味的練習。四位老師都精心設計了具有趣味性、符合兒童年齡特徵的'形式多樣的練習。如,搭配早餐,《分蘋果》一課中的對口令、過河、打地鼠、爬台階摘蘋果等形式的練習。設計這樣的遊戲類練習,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作業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

第三,練習設計具有探索性、層次性。如,“路線的選擇”這一道練習題:“世博中心至台灣館有2條路,台灣館至中國館有3條路,”根據此情景,你能提什麼數學問題?如果在世博中心至台灣館再修一條路,台灣館至中國館多修2條路,一共有幾種不同的走法?這道練習既能幫助學生理解搭配的問題,考查學生對這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有效的課堂練習是學生對數學進行有效學習的有力保證,也是課堂數學有效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運用有效的課堂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是新課程提倡激勵性評價的宗旨。四節課中,老師們都不吝嗇對學生的評價。如,教師在提問時都儘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語氣,評價學生的語言都是多表揚、多鼓勵,適時適度地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積極的評價,如“你回答的聲音真響亮,要是你以後也能這樣就更好了”、“你很有生活經驗,這樣的題目也難不倒你”、“你想的方法真簡便,從這就看出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等等,這些積極的、激勵性的正面評價,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促進教學。此外,教師的表情、手勢及姿勢也能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總之,在四節課中,老師們能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真正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讓整個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數學評課稿 篇4

課題:正比例函數的性質

課型:展示課+反饋課

授課人:高麗

地點:喬集中學八(7)班教室

過程簡介:

課前每組把本組要處理的知識或題目提前寫在各自黑板上,先由四個小組處理本課的基本知識,其中一個小組陳述課題,兩個小組通過描點、連線、畫圖,畫出兩個不同類型的正比例函數的圖像,最後一個小組根據前面的圖像得出了結論:正比例函數的性質。

第二階段是由兩個小組應用所得結論,處理課本上的`兩個練習題

第三階段是五個小組分別用一個題目進行了知識的擴展,使學生的知識運用有了進一步提高。

第四階段是一個小組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小結,最後老師佈置了作業。

優點:

1、整體感覺是學習過程邏輯清晰,小組分工明確,學生主體地位體現充分,學生配合好,課堂氣氛活躍;

2、學生充分小老師角色非常到位,有講有問,學生回答積極配合;

3、教師穿插點評、補充、總結、講解,少好精;

4、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部分:基本知識、知識應用、擴展部分、總結部分。前後緊密相連,由易而難,步步推進;

5、充分體現了杜郎口模式的10+35原則、學生為主體原則、分作協作原則,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課。

建議:

1、第5組在提出如何用簡單的辦法畫函數圖像是,老師不應代為回答,動員其他學生回答,並把結論板書在黑板上;

2、第6組有個同學在講解不清楚,老師不應代為講解,應動員其他學生來講;

3、擴展的題目有點偏難過繁,拔的太高。

借鑑:

把展示課與反饋合二為一,不同組分領不同類型的任務。

數學評課稿 篇5

本節課教材通過一幅旅遊窗口購票圖,讓學生在數購票人次序的過程中感知自然數的另一個含義——序數。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能準確表達幾和第幾的意思。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早已有了“第幾”這個概念,在學校無論是站隊,還是自己的學號,以及在課表中學生們都會接觸到“第幾”這個知識。但是對於“幾和第幾”學生們並沒有認真區分過,本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在深刻理解第幾的基礎上明白“幾和第幾”的區別。

1、本堂課一開始就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先請學生找找同桌身上能用數字1—5表示的東西,從中發現問題,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所見,所想,從而順利地引出新課。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旁,激發學生從生活中找數學的濃厚興趣,也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教學中,應根據實際情況改進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實踐的機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過程。

3、學生親身體驗生活中事物的數量順序,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在深化對“第幾”的認識時,老師可組織相關活動,豐富學生對“幾個”和“第幾”的感性認識,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看得見、摸得着、用得上。實現了數學教學生活化,不但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理解、運用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服務意思。

對於這節課我也有一點不成熟的看法。在講述排隊問題時,能否滲透一些思想教育呢?首先請學生看各種排隊圖片,形象直觀地感受到排隊是文明的行為,然後請學生説説為什麼要排隊,總結得出:如果不排隊,大家擠來擠去會很亂,容易出危險。使學生明白:我們要遵守公共秩序,自覺排隊。這樣水到渠成地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最後揭示學習主題:排隊中的數學知識“幾和第幾”,這樣就順利地進入了新課。

數學評課稿 篇6

數學廣角《搭配中的學問》,這部分內容在《課標》中屬於“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主要是幫助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決與生活經驗密切聯繫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簡單的排列組合問題,以發展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同時,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並培養學生有序思考問題的方法。

11月5日我們在鳴謙國小有幸聽了烏金山國小劉海霞老師、聶店國小趙立梅老師的講課,兩位老師在教學本節課時,主要是以直觀的內容為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資源,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始終充滿信心,充滿激情地學習數學。不僅如此,教學中,老師們還用飽滿的熱情、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活動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動形式,為學生創設了獨立思考、自我體驗、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使得教學過程始終民主、平等、寬鬆、愉快。我認為兩位老師的講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1、創設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數學廣角”屬“實踐活動”的範疇,非常注重生活中的數學與書本上數學之間的聯繫,強調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整節課始終用創設的故事情境來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激發積極性。首先由“密碼”這個情境引入,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再引導學生用二個數字探索排列組合的規律,過渡到引導學生用三個數字探索排列組合的規律。用學生經常接觸的生活問題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讓學生在生活問題和實際情境中來學習組合和排列,讓學生從穿衣、吃飯這些生活事情中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們充分體會到數學知識存在於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2、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主動參與數學過程、自主探究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排列組合知識比較抽象,老師們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連一連、説一説等一系列活動,開展小組合作和獨立思考相結合,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通過分析、比較發現其中的規律。例如在詞語搭配這個環節上,老師又開展小組討論,選擇方法的最優化,找到不重複又不遺漏的科學搭配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側面進行探究,突出策略的多樣性,方法的多樣性,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3、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

教師通過幾次個例題和操作實踐,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自己探究實踐,對具體的方法最後提出總結,根據學生的活動,挑出能夠快速完成的幾個,總結方法,讓學生來了解方法的重要性。

4、在練習題的設計上也別出心裁,形式多樣。

有排數字,合影留念,教學環節聯繫生活,抓住學生的心裏特點,實際進行模擬演練,讓學生倍感興趣,而且在練習上也拓寬思維,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編號排序。整堂課對學生提出的方法只要是按一定順序的,老師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給學生以人文關懷,着力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維。

5、關注情感與評價激勵。

情感態度與自信心作為數學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中老師的教學語言生動又激勵性,尤其是對學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積極的激勵作用,使得學生情不自禁地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同時也一次次體驗到成功的愉悦。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只是學到了一些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用比較準確的數學方法去解決生活中搭配問題。

總之,老師結合學生實際與教材內容,遵循新授課三步導學教學策略對本節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和借鑑。

在這裏也提點我個人不成熟的看法:“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不管準備的怎麼好,一節課總有很多優缺點。可以看出老師們在課前準備十分充分和做了許多設想,由於經驗不足,還是有一些環節處理的不熟練和不夠完整,駕馭課堂能力還需儘快提高。再加上教學內容安排較多,在課堂教學中時間有點趕,導致講解不夠深入,有些環節講得有點倉促。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因此今後還應加強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提升自己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

數學評課稿 篇7

一、以趣引生,營造愉快課堂。

4位執教者非常善於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都能設計一些以與本節課有聯繫、有情趣的故事(小熊分蘋果)、生活常景(米飯為何變成稀飯)、遊戲(握手、對囗令)、學生愛聊話題(過生日)和學生非常愉快地進行交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師生關係,使學生內心很快產生一種親切感。正是有了這些課伊始或課前的趣談和情感交流,才讓孩子們在課堂中表現得那麼輕鬆自在,那麼自信滿滿,盡顯真實愉悦的一種課堂展示。

二、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繫,準確解讀、把握教材。

執教老師能根據數學科的特性,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繫,準確解讀、充分挖掘教材的內在因素。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一步一步地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對教材的準確把握、合理利用都非常值得我學習。如吳老師在上《生活中的比》時,在設計上能超越教材,但在內容上又緊扣教材。先設置疑團:米飯為何變成稀飯?學生充分猜測之後,再出示煮米飯的方法(一碗米加兩碗水),請學生用多種形式來詮釋一碗米加兩碗水的涵意,巧妙引出比,接着藉機尋找生活中的比,依次展開,環環相扣,最後讓學生從一系列的練習中,發現並歸納出比的意義,教學中沒在生拉硬拽的感覺,而是讓人感到水到渠成。又如何老師在教《搭配中的學問》中,教師向學生提供了三個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穿衣服搭配問題、早餐搭配問題、路線選擇問題,活動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具有層次性。

三、立足於數學活動,注重數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

兒童的天性是活潑好動,願意在活動中學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的生命潛能和創造精神獲得充分釋放。以數學活動為主陣地,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景入手,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猜測、驗證、交流、反思等數學活動,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如《分蘋果》中,學生在同一個情境活動通過擺10個蘋果圖片具體分一分,説一説,再在比一比中明確10的組合與分解,使他們感受到加減法之間的內在聯繫,同時也有助於知識的遷移。在《生活中的.比》教師選取了“煮白米飯的祕訣”“比較速度、單價”“圖形放大”等情境,有的是不同類量的比較,有的是同類量的比較。通過情境研究一組相對應的量的變化規律,這樣處理更能凸顯比的意義和引入比的必要性。這些情境都是把數學問題融入實際生活情境中,學生真正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產生學習需求,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既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使學生深刻體會了數學知識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四、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逐步走向實質。

新課程十分倡響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執教老師十分注重以學生的獨立探究為基礎,引導交流,給了學生一種很好的學習尊重。如“穿衣服”的活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以“上裝和下裝”學具為載體,通過“想一想、議一議、擺一擺、説一説”的活動,得出上裝和下裝的4種不同的搭配方法。早餐搭配的問題,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的形式在書上用連線的方法表示,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投身到解決問題活動中,充分感悟:只要我們做到有順序地搭配就能不重複、不遺漏地把所有搭配找出來。讓學生在充分自主探索中進行實踐合作與交流,這樣的合作與交流才是有效的。

五、善於引導,注重數學思維習慣的培養。

教師始終把初步培養學生有序、全面的思維習慣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緊緊抓住這一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搭配中的學問》中,何老師從學生的數學現實出發,允許不同學生有不同思考問題的方法,允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強求統一,只要方法合理,就給予肯定和鼓勵。學生通過擺一擺、配一配中知道有序的搭配,感受有序搭配的方法和好處,並用不同方式進行搭配(實物圖、文字、數字、字母、不同顏色等),教師再適時引導:你最喜歡哪種方式?為什麼?優化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尋找簡捷的表現方式。對於這生活中的搭配問題,教學過程中採用提出問題---引導參與,探究方法---優化思維,實踐應用---解決問題,層次清晰,步步深入,使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完美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學到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從而促進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形成。

六、多媒體輔助

教學,課堂更富有生機。

在本次數學展示課中,上課的老師都利用多媒體課件為教學服務,大大增強了學生對事物與過程的理解和感受。無論是新課導入,新知學習,還是鞏固拓展等環節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課件。尤其是《分蘋果》這課中,課件的功效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學生在掌握10的組成的基礎上,為了激勵學生繼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鞏固練習的設計採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如過河遊戲、妙打地鼠、巧摘蘋果等方法吸引學生積極參加.同時也避免了一些簡單、重複的計算練習,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並使教師更好的把握反饋信息,從而取得優質的教學效果。

在聽課頗有收穫的同時,我也由此產生了以下幾個困惑。

1、教學進程中,教師往往過多的預設和牽引,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與展示空間,對於現在的課堂,教師和學生該如何才能更好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該如何更好的交流彼此情感,體驗和觀念,以求更多的生成,更好的共同發展呢?

2、《新課標》所提倡的探究性學習正在課堂中更多的展現,然而,我們經常看到課堂中學生探究活動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差異,因此,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3、與課改同行的老師皆感到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不佳,其戰勝困難、受挫的勇氣和毅力均較弱,且自我意識太強,集體意識偏低。因此,在數學課中滲透學生德育教育,防止學生行為偏差將是成為熱門話題。

總之,通過本次數學展示課活動,使我找到了一面很好的鏡子,讓我看到了自己的短處。從4位執教者的身上我也學到了許多,感悟了許多!讓我深深地明白,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我將以此為動力,不斷地學習新知,不滿足於墨守成規,致力於擴大教學視野,優化課堂教學,讓自己的教學生涯與眾不同!綻放光彩!

數學評課稿 篇8

X老師教的《解決問題》是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99頁例1的內容。通過與X老師的交流了解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兩步乘法解決問題。2.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獲得一些用乘法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X老師這節課以解決問題為主線,重視培養學生用臉部計算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具體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1、 聯繫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在本節課中,X老師圍繞着教學目標,創設了一系列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問題情境,比如在立體中的團體操隊形問題、聯繫中的晨跑問題、家庭中的購買雞蛋和購買水果問題、照片問題以及作文本字數問題等,學習材料充滿的真實感和親切感。學生根據這些材料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在這過程中,學生產生了求知的慾望,嚐到了成功的樂趣,增強的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設計,不僅使學生變的更加主動,而且在數學與生活實際問題之間築起來一座暢通的橋樑,使學生切實的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和信心。

2、 教學設計由淺入深,展示數學的應用價值。

本節課的例題學習中,X老師首先提了兩個一步計算的問題,運動會方陣每行10人,8行共多少人;每個方陣80人,3個方陣多少人。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很快能説出計算過程及答案。將這兩個問題合併成一個問題時很自然引出了兩步計算的題,學生這時再進行計算思路也很清楚。在後面的練習中,X老師設計了這樣一道題:作文紙每頁有20行,每行可以寫16個字,___________?請學生添上一個條件和問題,使之成為兩步才能完成的應用題。在做這道題時學生很自然會在腦中過一遍解題思路再提問,更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

3、 多樣化的解決策略

在兩步乘法計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X老師始終讓學生尋求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並在多種方法的尋找中,加強學生的説服能力,讓學生説説不同的方法所求的每一步分別表示什麼,引導學生用語言準確、連貫地表述思維過程。這樣學生增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參與了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把時空有限的課堂變成人人蔘與,人人思考的無限空間。

4、 注重引導學生交流思維過程,讓學生表述解題思路

國小數學教學,解決問題無疑是教學難點之一,而解決問題又是學生思維發展的最好驗證。因此引導學生表述自己所理解的數量關係,結合具體情境闡述自己的解題思路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過程。X老師在講課過程中始終注重學生説説每一步應用題的依據,表述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既是有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過程,也是學生之間和老師之間進行交流和評價的基礎。只有學生的思維過程得到呈現,解決問題的思路得到暫時,其他學生或老師才能作出相應的反應,或表明自己的態度,或提出不同的策略。

總之,X老師結合學生實際與教材內容,遵循新授教學策略對本節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X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和借鑑。

數學評課稿 篇9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評課稿 今天我們有幸聽了中心國小龔老師的一節數學課,我覺得這節課質樸文華,耐人尋味,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的和諧統一。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去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讓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應用意識,同時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養符號感。從這節課的教學實施上看,基本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和興趣。

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

新課伊始,教者運用多媒體出示了等寬不等長和等長不等寬的兩組長方形,通過觀察,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係,為學生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做孕伏和鋪墊。在例1的教學中讓學生小組合作:用若干個小正方形擺三個不同的長方形,填表並交流所擺的長方形的面積各多少平方釐米?然後通過例2的教學,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測量、觀察、彙報交流測量的方法和結果:可以沿着長擺一行,共用5個小正方形;沿着寬擺一列,共由4個小正方形,説明每行5個小正方形,共可擺4列,共需要擺20個小正方形,面積就是20平方釐米,最後出示試一試中的長方形,學生在小組裏交流想法,再向全班同學彙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小組討論:通過剛才的實踐和合作學習交流,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怎樣求長方形的面積呢?總結抽象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是充滿了觀察、操作、探索、抽象、概括與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讓學生擺一擺、想一想、説一説,親歷操作——思考——交談——抽象概括的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索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開展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交流與思考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悦,在主動參與、樂於探索中發展自我。

三、知識遷移、主動建構,推導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基本觀念有兩條:一是兒童的認識是在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應十分強調活動;二是主體的認識是一種主動、積極的建構過程,其中“同化——順應——平衡”是建構的基本環節。在探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時教者先出示一個長方形並求長方形的面積(長5釐米,寬3釐米),然後藉助多媒體演示:將長方形的寬分別增加1釐米、2釐米,使之變成長都是5釐米,寬分別為4釐米、5釐米的兩個長方形,並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計算兩個長方形的面積並引導學生觀察長為5釐米,寬為5釐米的長方形:這是個什麼圖形?它的。面積怎樣計算的.?

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能否推導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學生討論並交流: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教者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建構,將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納入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中,也只有經過學生主動建構概括的知識,才能真正納入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優化了學生思維過程,取得了認識上的平衡。

四、拓展練習,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在完成基本練習後,教者設計了一道拓展題進行深化練習,請同學們拿出一張正方形紙(邊長為10釐米),學生獨立求出正方形的面積,再請同學們將這張正方形紙沿着某條線對摺,使這張正方形紙對摺後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有幾種折法?會求出對摺後圖形的面積嗎?學生根據要求對摺成長方形或三角形,並計算出三角形的面積:10×10=100(平方釐米) 100÷2=50(平方釐米),教師這時因勢利導:我們雖然沒有學習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但我們會在今後學習中進行研究。最後一題的設計獨具匠心,讓學生在題目的拓展、延伸中動手操作,並設置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懸念,始終讓學生思維處於興奮的最佳狀態,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習,在實踐操作中創新,滿足了學有餘力學生的需求,實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基本理念。

當然,蔣老師這節課也有不盡如人意的的地方,主要體現在課堂有效教學的問題。例如,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適時加以點撥,學生合作交流還有些不到位的地方,關於有效學習的問題,我們今後將會從效果、效率、效益三個層面,在校本教研時做進一步探討。

數學評課稿 篇10

《自行車裏的數學》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比例的數學活動課,比例對學生來講是個難點,更不要説運用了。本節課利用前齒輪、後齒輪的關係,巧妙的利用了比例解決,並能求出自行車的路程。這樣讓學生既瞭解了自行車的原理,又解決了數學問題,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起來。

汪老師這堂課,重點突出,條理清晰,講了數學與生活相聯繫;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鞏固練習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引入簡潔明瞭,直接告訴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是數學,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自行車裏的數學。出示實物教具自行車,先讓學生開放性的找找自行車裏的數學知識,然後老師再給予適當的引導,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自行車蹬一圈走多遠? 汪老師把“自行車蹬一圈走多遠”這個問題的切入點放在了自行車的工作原理上,這個切入點很好。學生回答也很好,教師直接板書了自行車的工作原理:腳蹬—前齒輪—鏈條—後齒輪—後車輪—前車輪。

本人認為在這裏汪老師可以放慢教學進度。再用最通俗的語言講解一下自行車的工作原理。腳蹬一圈,帶動前齒輪轉動一圈。由於前後齒輪用鏈條連接,前邊過一個齒數,後面也跟着過一個齒數,這樣前齒輪的轉動帶動了後齒輪的轉動,後齒輪是和後車輪連在一起的,也就是後齒輪轉動一圈帶動後車輪也轉動了一圈,後車輪的轉動驅動了前車輪的轉動,這樣自行車就工作起來了。

學生在充分了解了自行車的工作原理後,剩下的工作就只剩下前齒輪轉動一圈後齒輪轉動幾圈(後齒輪轉動的圈數也就是後車輪轉動的圈數),這個問題就可以大膽交給學生去完成了。如果知識是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那麼原理也自然會了解的很透徹,後面的變式題也會深入本質的去理解和變通。

鞏固是對本節課的消化,能瞭解到學生是否掌握本節課的新知。所以汪老師例舉了多而不重複的練習,解決了自行車行程,自行車的車輪半徑,直徑。本節課如果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了前後齒輪的齒輪數之比就等於周長之比,也就等於半徑之比或者直徑之比,那麼學生在做後面的練習題就會思路清晰,較快的解決問題。

數學評課稿 篇11

在活動中教師比較注重孩子探索能力的培養,為幼兒提供了便於研究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通過操作材料,去觀察、去發現、去記錄、去思考、滿足了幼兒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慾望。排序活動是幼兒數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需要教師創設一個豐富的活動環境,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探索、發現,推斷出排列規律,並能按此規律進行排序活動。

一、選材貼近生活,《綱要》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所以王老師選取的`這個內容是來源於生活的。另外,教師在活動設計時充分考慮到了孩子的生活經驗,利用孩子平時經常玩拼圖這個經驗來展開活動,一方面貼近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更激發起了孩子學習、發現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比較全面,基本上涵蓋了情感、知識和能力,符合《綱要》要求。

三、教師的準備很充分,在材料的提供上體現了目的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在活動中教師比較注重孩子探索能力的培養,為幼兒提供了便於研究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通過操作材料,去觀察、去發現、去記錄、去思考、滿足了幼兒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慾望。

四、教師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很好地展示了活動的每個環節,即認識圖形,激發興趣—拼拼圖形,記錄結果—二次操作、多種組合—交流分享,總結延伸。整個活動的每個環節緊扣教學目標,體現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探索興趣。

五、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多樣的,體現數學教學特色,如演示法、操作法和記錄法等。

六、在教學形式上,教師能較好地採用個別、集體和小組活動相結合的形式。

建議:

1、在二次操作中,教師是要求讓幼兒在選定一塊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多種組合,幼兒操作後,教師也可以作一下簡單的記錄,以便幼兒能更清楚的掌握其中的規律。

2、在幼兒操作拼圖過程中,教師可播放一些輕音樂,讓幼兒在快樂的拼圖中感到輕鬆感。

3、兩張記錄表的製作上,是二合一的。第一次操作之後,讓幼兒自己把記錄表1撕下來。在活動中,發現有些幼兒撕的比較困難,需要老師的幫忙,這就間接的造成了時間的浪費性。

數學評課稿 篇12

同課異構是一種新的教研方式,充分發揮了我們教師的創新才能,使課堂教學別開生面,三位老師同上《分數的初步認識》,他們不同的教學設計,不同的教學構思,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我們聽課者真正感受到數學教學藝術的魅力。

我覺得三位老師對新課程理念的領會是深刻的,教學方法把握得當,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尊重學生的知識體驗,找準學生新知的最近發展區。

分數對於學生來説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學生從實際發展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的橋樑,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領域。

數學學習是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一種自主建構過程。教學時,三位老師都注重從學生的'這一數學現實出發,從學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確一半是怎麼分的,從而引入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創設具體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知識體驗,促進他們有效地開展建構活動。

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課程資源。

新課程實施的一個突出變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學的唯一依據,不再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而是提倡教師依據自己所追求的,想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組合、再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體現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於教材。

如三位老師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車標誌、國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圖片等搬入認識分數的課堂,可以説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放置在紛繁複雜的社會場景中簡直不值得一提,但我們驚喜地發現,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為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感悟數學價值的有效載體。

學生從這些生活畫面中,不僅聯想到了等分數,更重要的是結合具體表象辯證地體會到了其中的數學算理。這樣的設計更貼近生活,而且將知識化靜為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與數學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經典的課堂。

注重開展自主學習,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三位老師摒棄了師生問答的傳統教學模式,組織、引導、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折一折,畫一畫,説一説,並讓學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學生的意見,發揚了學生的個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實現了由單一被動式接受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轉變,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羣體的積極性。

當然,每一節課都很難做到踏雪無痕,多多少少會留下一些遺憾。我有幾個觀點,純屬一家之言,現提出來與各位共同商榷。

張老師的設計可謂是大膽、開放,給了我們對分數初步認識教學方法上的一種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但是我覺得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是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張老師在此內容的傳授中過急,沒有讓學生充分地去體會和表述幾分之一的意義,重難點沒有突破。

周老師自己個人的各方面素質都非常不錯,不管是語言的表述還是板書的書寫都顯得那麼幹脆、漂亮,很讓人羨慕!但是畢竟這是借的班級,學生跟不上你的的語速,跟不上你的思維,在這種情況下能稍放慢一些,提出問題後不要急着讓學生回答,等一等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在李老師的課堂上充分表現出李老師對數學語言表述的重視,整節課下來,基本上學生都能準確的表述幾分之一的意義,知識目標落實的比較到位。但是李老師自己的語言還不夠準確、精煉,在課堂上出現了一些失誤。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還請各位同仁指正批評。

數學評課稿 篇13

一提到數學這個詞,大家都覺得只是題是數字,學生學數學只要做題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我逐步體會到了,數學它本身不只是數字符號,它有更豐富的內涵,它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思考、描述、刻畫、解釋、理解,其目的是發現現實世界中所藴藏的一些數與形的規律,為社會的進步與人類的發展服務。

1、教學設計好,教學流程清楚,環節緊湊、流暢,由易到難,層次分明,知識梳理清晰,既有對集體備課形成的教學案的使用吸收,又有個人的創新、獨到之處,注重了基本數學方法的培養與基本數學思想的滲透,從待定係數法到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從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法,讓學生從整體、系統的角度領悟複習要求,從整體上處理教材複習內容,從系統上把握複習要求,整個設計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對知識的回顧過程,變成了學生自己探索提升的過程,讓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教學定位非常準。

一是從教學設計上看,僅課前熱身環節的7個小題,就涉及到本節內容九個考點的五個考點、七個不同的考查形式,複習了待定係數法,運用了數形結合思想,有效的喚醒了學生的記憶;

二是通過例題的教學,進一步夯實了雙基,明確了各知識點的能力要求,熟練了通性通法,再加上各例解決後的總結,讓學生的思維品質有了提升;

三是每個例題後的拓展補充題,不僅加強了學生對所複習的知識運用、對常用解題方法的深刻理解,而且更讓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提高,大家都知道上好複習課,選題是關鍵。

一節課下來我們可以感受到,徐老師這節課的題選的非常的好,特別是從例2的的第三小問的補充,由學生交流討論後給出的三種解決方法都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設計都落在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最近發展區。

3、徐老師雖是年青教師,但上課不慌不忙,教態自然,表現非常老成;上課語言語調好,板書清楚有條理,個人基本功非常紮實;上課能與學生的有效溝通,雖説上這節複習課時間緊,複習內容和知識點多,但她上課捨得把時間給學生去板演作圖過敏、去交流思考思路、去講解解決問題過程;她不僅自己板書示範,還讓學生板書解題過程,徐老師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口,老師只引導點撥,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領悟知識,使學生完全成為課堂主人,達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的'統一,説明她善於啟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

這節課也讓我們感受到徐老師鮮明的教學風格,每一道題呈現出來之後都讓學生經歷觀察、思考、交流、探討的過程,最後教師點評,她及時簡單中肯定的評價,給予了學生莫大的鼓勵,較好的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這也是複習課應該達到的目標。

我的兩點思考:

1、本節課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回顧、歸納、運用、構建知識網絡的過程。

理解一次函數的代數與幾何意義,體會b,k對一次函數圖像的影響,體會數形之間的相互轉化,瞭解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與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繫,並能在具體的問題中運用解決問題。同時,滲透多種數學思想方法,通過這節課的複習,起到了把舊的知識、遺忘的知識重新建立起來,把沒有掌握的知識補上來,使新的意義確立和鞏固,從而在全面瞭解的基礎上開始學習,更加深化新學的知識內容,達到經過多次反覆,逐步提高認識的層次。特別是讓學生議、説、畫、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改變了複習課變成習題課、複習課成了題目評講課的現狀,值得借鑑。

2、本節課是一次函數的第一節複習課,應以教材知識梳理、考點知識回顧為主,以基本題開型和基本方法熟練為抓手,徐老師這節課已對一次函數常見9個考點的六個考點進行了複習,內容豐富,稍感不足的是一次函數與方程(組)、一次函數與不等式這一重要考點用力不夠,是否可以把橫向綜合性比較強、能力要求比較高的例2放在下節課,再在本節複習重點三個一次上縱向再深入點、多花點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