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西遊記的作文合集六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遊記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西遊記的作文合集六篇

西遊記的作文 篇1

西遊記耳濡目染,不知道我這一寫,會不會改變大家對西遊記的初衷,會不會有人罵我。

——題記

網上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傳這個説法,西遊記倒過來看,更能反映社會現狀!這個説法出自哪裏?大概從何時傳出?是一個遊戲的宣傳廣告嗎?

如來派師徒四人與小白龍去東土大唐去傳教,在一路上遇到了各種妖怪,打來打去發現他們都是有後台的,無論怎麼作惡都不受懲罰,八戒和沙僧覺得太黑暗了,無奈一個躲進了高老莊,一個鑽進了流沙河,只有悟空堅持正義一路斬妖除魔護送師傅東去傳教。結果天庭對悟空實在忍無可忍就和如來達成協議——我們可以保證唐三藏平安到長安,不過你得把孫悟空這個刺兒頭給辦了,

如來同意了,在一翻陰謀之下,白龍重傷墜入山澗,悟空敗了,被壓在了五指山下,而唐三藏卻拋棄了孫悟空,孤身來到長安,在長安傳完教,被封為御弟,享受完榮華富貴,壽終正寢。就這樣過了五百年,

悟空終於從五指山下逃了出來,一聲不吭,把天庭攪了個天翻地覆,

天庭被逼無奈許諾讓豬八戒化為人身,封為天蓬元帥,沙和尚封為捲簾大將,只要他們能夠殺掉孫悟空。最後的最後,因為兄弟相殘而心灰意冷的悟空去尋找菩提祖師解惑,然後他封印了修為,回到花果山,陪着猴子猴孫過完了平凡的一生,最終在花果山的山頂化作了一塊石頭……

西遊記的作文 篇2

它一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侶;它無處不在,薄薄的幾頁,疏空的幾字,幾小時便能讓人“飽餐一頓”;它既是我們的“朋友”,又是我們的“老師”。猜猜它是誰,它就是——書。説起書,有人曾今説過:“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霜。”而如今的我也可謂是與詩人一樣“拜書為師,結書為友,讀書為糧”了。

記得小時候最熟悉的就是《西遊記》了。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動畫片,甚至是漫畫我都不知看過幾千遍了。可以説他就是我第一個最感興趣的劇情。但是慢慢地一次又一次,熒屏上的打打殺殺,讓我厭倦,平凡的轉身,無趣的對話……毫無韻味。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發現了它的真正化身。那就是書面版的西遊記,徹夜的閲讀,我才明白了,我從未真正的瞭解西遊記的真諦。

唐僧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難關,但這並不能難倒師徒三兒。他們上刀山,下火海,遇敵殺敵,遇鬼殺鬼,成功地到達西天取到西經。

是啊!《西遊記》的故事就好像我們成長道路,道路是坎坷的,道路上是佈滿荊棘的。我們要有決心,每做一件事不能放棄。就像唐僧一樣去西天,遇難無數,但他皺過眉嗎,他抱怨過嗎?“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是再恰當不過。而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也要不怕困難,有顆堅持到底的心,那樣我們也能克服種種艱難,走向最終的成功。

人生之路漫長而遙遠,其中不乏西行。那閲讀之路呢?其實,閲讀也是一場西遊。閲讀一本書,我們不是草草而過,更不是一目十行,這是一場不簡單的西遊,淡淡藐視它,它的精髓往往只是主人公的“假”面。但凡你慢慢品味,知道的並不止如此。從字裏行間,慢慢透露出了他的精神,品質……甚至將你深陷故事之中。

在我漫漫的閲讀“西遊”路上,我與“保爾”一起不懈努力,戰勝一切困難;與俠盜羅賓漢一起與惡霸鬥智鬥勇,幫助有需要的人;見識了《夏洛的網》中那份觸動我心,令人欽佩的友誼;跟着“窗邊的小豆豆”一起在充滿愛心和幻想的巴學園快樂地學習……

我的閲讀“西遊”路,是豐富多彩的,是喜怒哀樂的,可我還只是一隻剛剛爬上書的小蟲。書上的天地太大太大,今後我也將在書上,建更大的窩,鑽更深的洞,爬更多的書。你樂意和我同行,一起遊我的西遊記嗎?

西遊記的作文 篇3

“俺老孫來也!”一進教室就可以聽見一陣這樣的喊叫聲。

大鬧課間

“叮鈴鈴……”下課了,我興奮的從椅子上跳下來,還喊了聲:“耶!大鬧天宮去哩!”我像猴子似的跳出了教室,我首先來到了男廁所裏。“送”給了那些正在上廁所的男同學,一個一個巴掌,當那些正在上廁所的男同學剛回過神來,此時我已經逃之夭夭了。

八戒貪吃

接着,是我們的瘦子八戒“閃亮登場”,為什麼説他是瘦子呢?雖然他很瘦,但不代表他不貪吃。“吃飯了,吃飯了!”他像餓了三天沒吃,急匆匆地衝出了門外,剛打完飯不一會兒,他就把菜全部“消滅”了,我們班的剩菜幾乎都會被他吃完,食堂阿姨都誇他厲害呢!

緊箍咒

唐僧,當然是我們班的班長,如果誰做錯了事,他就會開始一番的“唸經”。有一次上美術課時,我正剪着窗花,剪着剪着,我的廢紙一不小心掉在了地上,這剛好被班長髮現了,“你怎麼能亂丟紙,太破壞環境了。”並把我的名字記在了本子上,我頓時絕望了,下課後我受到了一頓教育。

你看,我們班是不是天天上演着精彩的“西遊記”。

西遊記的作文 篇4

我最喜歡看西遊記。裏面有孫悟空,因為他勇敢面對壞蛋,有一次有兩個孫悟空,一起到海里去找龍王分辨出誰是真假?龍王説他們都是真的!有一個孫悟空從耳朵裏拿出金箍棒,他説金箍棒變大,另外一個孫悟空也拿出金箍棒,他也説變大,龍王看了一眼。説他們都是真的!

然後去找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説一個是真,一個是假。

西遊記的作文 篇5

很小的時候,我就聽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帶着這份親切、帶着更多的好奇,在七年級的時候,我打開了這本世界名著---《西遊記》。

翻開書來看,你就會發現,吳承恩先生極其擅長塑造人物形象,他筆下的人物,哪一個不被他描寫得栩栩如生?使看書之人也身臨其境,對那些個妖魔鬼怪,菩薩羅漢也生“愛恨情仇”了。

那沙僧十分兇悍醜陋,怎見的“一頭火焰蓬鬆,兩隻圓睛亮如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而沙僧與八戒打鬥的場面也甚是有趣:“捲簾將、天蓬帥各顯神通,真可愛……算來只為取經人,怒氣沖天不忍耐。攪得那鯾鮊鱖退鮮鱗,龜鼈黿鼉傷嫩蓋……”每次看到這裏,都忍不住要笑上一陣。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令妖魔鬼怪聞風喪膽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它的本領高強,會七十二變,一副鋼筋鐵骨,又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裏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能識破一切妖魔鬼怪。孫悟空桀驁不馴,敢於挑戰天宮的權威,它曾説“常言説得好‘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它卻也是個愛憎分明,有情有義的美猴王。它見老楊的兒子是個強盜,無惡不作,於是便幫老楊家、百姓“除害”;還記得它打死白骨精,唐僧不識,將孫悟空驅逐出取經隊伍,孫悟空臨走前定要拜他三拜,後灑淚離去。這樣一個好猴王,怎能讓人不愛?

再説説妖魔集團的一員紅孩兒,他“面如傅粉三分白,脣若塗朱一表才;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這樣一個儀表不俗的孩兒,卻佔山為王,想吃唐僧肉長生不老。在觀音降他時,他幾次反悔欲傷觀音,還要坐蓮台。後皈依佛門,做了善財童子,得了正果。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菩薩,這個取經集團的策劃者,他人如其名,大慈大悲、法力無邊,他幫行者擒魔王時,讓土地、山神把窩中小獸、窟中小雉蟲帶到安全地界,以免傷到生靈。行者也暗暗稱讚:“固然是個大慈大悲的菩薩。”

原本只是想看一場熱鬧,看完後,卻發現它有許許多多的地方,值得我們靜下心來去深深地思考和回味……

西遊記的作文 篇6

最近,張紀中版《西遊記》以一張嶄新的面孔出現在全國觀眾的面前,拿重慶影視頻道的.廣告語説“魔幻暑期夏令營活動第三季”。對於張紀中版《西遊記》中的魔幻場景,張紀中在每播放一集後,他就要出來“做下廣告”,稱其為是他們整個製作團隊為之奮鬥的理想。可見,魔幻是張紀中版《西遊記》的一大看點。

但有些話不得不説,張紀中版《西遊記》也不過是在走回頭路,難逃“舊瓶裝新酒”或者是“換湯不換藥”的罵名,甚至是把藥煎熬了又煎熬,到最後成了沒有藥效的白開水。中國觀眾就特好這一口,你們看嘛,吳承恩老兒寫的《西遊記》已經先後被拍攝了三次,《三國》被拍攝了兩次,《水滸傳》被拍攝兩次,《紅樓夢》被拍攝了兩次……一個題材被不同的人反覆熱炒,已經成為中國娛樂界的詬病。

如果細讀《西遊記》原著,就不會被歷來的三個導演發現那麼多的歡樂。如果説《西遊記》是本魔幻類的喜劇熱鬧書,我想,肯定會讓吳承恩老頭兒“罵娘”。原本是一部集人生酸甜苦辣為大成的苦難《西遊記》,到了電視劇裏,到了觀眾那裏,怎麼就只剩下了甜,成了惹得觀眾哈哈大笑的喜劇鬧劇?如果不因其寫得神話,我們的張大導演就有可能難發現點魔幻元素。魔幻點,也就多笑點,也就搶眼點,或者説刺激點,搞笑點。

人們就喜歡這樣被演繹了的變味《西遊記》,因為當下的人們特別需要歡樂。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得感謝張大導演。

也有媒體説,張紀中版《西遊記》中的台詞,很不符合原著,或遭“封殺”。我也看了40多集了,台詞除了不符合原著,而且很現代很突兀很搞笑很雷人,不妨舉一例:烏雞國國王妃想與那假烏雞國國王“親熱”,假烏雞國國王卻想推脱,説出了一句:“我沒有刷牙……”

另外,豬八戒在張紀中版《西遊記》裏,完全是個“搞笑角色”,有點“喜劇人物”的味道,他跟孫悟空一唱一和,旅途愉快,沿途風景還好。

到西方取經痛苦、艱難嗎?不,是公費出資旅遊,餓了有當地土地菩薩“買單”,打不過了有觀音菩薩救難,而且背景特深,我估計,唐僧師徒四人到如來那取經,是發了“紅頭文件”的,是天庭的形象工程,舉天庭之力,解決九九八十一難,求取到一堆大白紙。

我們假設,吳承恩老頭兒寫《西遊記》是為了記述自己一生的“遊山玩水”,為了淋漓盡致地發揮他腦瓜裏的想象力,為了描寫苦難的人生經歷,那麼,張紀中版《西遊記》在前兩處上,表現得比較出色,西行的沿途風光比前兩部都好,魔幻效果,特別是孫猴子從八卦爐裏出來,毛被燒光了,而前兩部裏基本上是毫毛無損,我覺得更符合常識。但此處仍有遺憾,可能是因為猴毛被燒光的原因,猴子卻露出了人形,如果把此處“魔幻”成猴形,就更接近張大導演的意圖。

關於吳承恩老頭兒描寫《西遊記》的苦難人生經歷,不啻張紀中版《西遊記》沒有處理好,而且,在前兩部,也同樣沒有處理好。基本上給老百姓更多的是青少年兒童加的是同一作料:邊打妖怪邊看風景,笑談佛理,人妖神仙就如當下社會,有背景有關係有錢財,就能克服解決九九八十一難。從中,除了如來、觀音、唐玄奘“鄭重其事”的嚴樹“佛學”,其他基本上是遊玩人生搞笑人生的。

我總認為,《西遊記》原著,是把人生描寫得相當苦難的,吳承恩老頭兒是按一個人活八十一歲來設計九九八十一難的,如果把這些難看成大難的話,那麼,一歲一大難,人活着應該多麼的不容易,多麼的辛酸,多麼地痛苦。

與其説如來故意設計了九九八十一難,不如説,人難逃自己的命運主宰。《西遊記》原著也主張用虔誠和執着能到達西方極樂,現實生活中,虔誠和執着是一個成功者必不可少的品質,但確實非常痛苦,不然也不會有白巖鬆叫囂“痛並快樂着”。

其實,用“痛並快樂着”來形容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比較恰當,原著本是痛的,但到了電視裏,卻把“快樂”的元素加以放大。在九九八十一難中降妖除魔,本是件你死我活的鬥爭,妖怪常把吃“唐僧肉”掛在嘴巴,可想鏖戰之慘烈悲壯。像這種痛就大大縮水,甚至也被處理成了精彩的打鬥場景,巴不得贏來陣陣叫好聲。所以給觀眾的,已經是一個快樂喜劇的包,只要精彩、刺激、樂觀,觀眾就買單。

説到這裏,什麼樣的民眾,就有什麼樣的藝術作品。如果倒過來搞創作的藝術家,那他必然窮困潦倒。因此,對張紀中版《西遊記》無需作過多批評,在娛樂大眾方面,此劇功不可沒。

如果要思考人生,我主張去讀原著《西遊記》:無論你在從事何種職業,手握多大權力,是否腰纏萬貫,或者你身陷絕境,生活無比困頓,遭遇諸多不幸;你在經歷你該經歷的,享受你該享受的,人生似旅遊,前方有意想不到的困難,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樂或驚喜。

從出生那一秒就開始出發,現在的你,正走在《西遊記》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