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評課稿(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有利於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麼優秀的評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教師評課稿(15篇)

教師評課稿1

授課教師:

xxx

科目:

xx

聽課時間:

xx課時

聽課課題:

xx

聽課地點:

xx班級

聽課記錄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談話:看教師手中拿的是什麼?(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個角嗎?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認識角

投影顯示:投影課本里的圖片

談話:找一找,圖片上哪些像角?(學生回答)

追問: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能從我們身邊的一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嗎?找到後指出它們的頂點和邊。

2.折一個角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能用自我靈巧的小手摺一個角嗎?看誰折得快折得好。(用準備好的白紙折角)

3.角的大小比較

(1)提問:能使你折的角變得再大一些嗎?你是怎樣辦的?能把它變得小一些嗎?又是怎樣做到的?

(2)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時,構成了大小不一樣的角,同學們能比較出哪個角大些嗎?用什麼方法比較?

(3)談話:觀察教師手上的這兩個三角形(兩個紙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個三角形大些呢?還是一樣大呢?你明白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嗎?

三、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課本練習第1題。談話:機靈的小猴找來了一些圖形,想考考小朋友,敢理解它的挑戰嗎?投影展示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指名回答。

2.課本練習第2題。談話:好學的小貓覺得小朋友學得不錯,於是來請教我們了。投影展示,圖中各有幾個角,説給同桌聽。

3.課本練習第3、第5題。談話:聰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領這麼棒,最終忍不住也要來考考我們,投影展示題目。同桌討論後在班內交流。

4.課本練習第4題。談話:山羊教師對大家很滿意,決定帶小朋友玩一玩。

動手拉、合剪刀。説説你看到的角有什麼變化

四、總結全課,佈置作業

談話: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今日學到的本領,找找你們家哪些物體上有角。

點評:

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慾望,使學生獲得對角的感性認識。

經過“看”、“找”,體會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對角的概念。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折一個角,在實踐中探索不一樣的折角方法,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充分利用創造條件,供給很多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製作等活動,獲得感性知識,構成對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徵,從而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練習更加生動趣味,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評:

1.引導學生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教學問題,激活生活經驗。

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並將數學知識應用於實踐活動。經過“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身上找角”,使學生覺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促進數學思考。

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一改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大膽放手,變過去的單純看教師演示為學生自我動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本節課設計“找”、“説”、“做”的環節,幫忙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認識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學習興趣較為濃厚,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本事、操作本事、表達本事及分析、概括本事。

教師評課稿2

《豐碑》這篇課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講述了紅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蹟。文章對人物的刻畫非常細膩,表現了紅軍將士們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今天有幸聽到馬老師執教這篇文章,教者在課堂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用情,讓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這節課中馬老師巧妙的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會思想感情。

1。情境教學法:課堂中注重創設情境,運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圖片、錄音等教學設備營造氛圍,讓學生觀看紅軍過雪山的錄相和凍僵的軍需處長圖片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人物的關注,入情入境生情。

2.誦讀質疑法:指導讀中感悟,讀中質疑,實現語感積澱,促進學生自悟自得,使學生在圖、聲、樂、情中自主學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深刻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媒體演示法,多媒體展示感人的畫面,再配以柔和的音樂,把學生帶入了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朱熹曾説:“讀得熟,則不待解説,自曉其義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語文學習中“讀”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本節課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在馬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將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要表達的感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本課教學中,學生以多種形式的讀來整體感知這篇文章,即:1.大聲自讀,讀通課文;2.分段朗讀,檢查自學;3.快速覽讀,概括內容;4.小聲自讀,畫出最感動的語句。由品賞朗讀到領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

學習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創造力主要依靠求異思維。在結尾之處的教學設計也體現出教者的別具匠心。馬老師用課件出示軍需處長在雪地裏凍僵,像座晶瑩的豐碑的畫面,讓學生仔細看圖,並想像,“當軍需處長靠在樹下馬上要犧牲了,他會想些什麼呢?他有什麼心願嗎?”讓學生看圖想象延伸,不僅練習了學生的説話能力,發展了思維,也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了軍需處長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這種精神在戰士們心中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在同學們的心中也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一樣永垂不朽。

人們常説:“文道結合”,在總結課文時,馬老師又問學生:“你從軍需處長身上想到了什麼?”這時學生暢所欲言紛紛把對軍需處長的崇敬表達出來了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的作用不單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控器,教師應做到“導而弗牽”,為學生的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我認為馬老師這節課的教學正體現了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學習。

教師評課稿3

《小草的生命》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課文語言優美,形象生動,繪聲繪色地敍述了小草頑強的生長過程,歌頌了小草不畏艱難困苦,蓬勃向上,堅忍不拔的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胡建華老師立足於學生的發展,以語文素養的提高為出發點,以引領者、合作者的身份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深入到文本的語言之中,真正讓學生感受語言,熟悉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師生在課文的重點,難點之處進行探索,交流互動,利用課文這個“例”,讓學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實現“例”的增值。縱觀整節課,亮點紛呈,精彩不斷,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個地方:

1、以學生為主體,努力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理念新。

胡老師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的終身發展,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引導學生去體驗、感受小草的形象與內涵,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正確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教學目標定位準。

胡老師堅守語文教學的本真,圍繞一箇中心,即以語言教學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培養語文能力和提高語文素養來設計教學,三維目標有機整合,體現年段和教材訓練重點(舉例略)。課時目標具體實在,準確、科學、實用。

3、體現閲讀教學特色和學生認知規律,訓練過程實。

教學過程中,胡老師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和熱情,以巧妙的切入,動情的渲染,靈活的方法,機智的點撥,恰當的評價等多種方法組織教學(舉例略),體現了訓練的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的過程。整節課情、景、理順序清晰,調動學生進行生命的感悟和思考,給學生以情感的薰陶,精神的滋潤。

4、以語言訓練為本,品詞、析句、明理、悟情,語文味濃。

圍繞教學目標,胡老師引導學生細讀文本,摳詞摳句,潛心會文,認真思考,把語言文字活化為生動形象的生活畫面。例如讓學生運用多種方式的讀(自讀、聽讀、評讀、合作讀、角色讀、表演讀、配樂讀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運用換詞比較,動作演示等方法體會“冒”一詞在句子中表情達意的作用;引導學生以“巖石媽媽”、“小詩人”的身份誇一誇小草,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而且使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激發起對小草精神的讚頌,昇華了情感美。

5、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教學方法活。

教學過程中,胡老師善於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學、愛學、會學。”例如,創設“巖石媽媽”與“種子寶寶”的對話情境,以“貧窮”一詞為切入點。從小草的生活環境入手,聯繫學生的經驗,初步瞭解小草惡劣的生存環境,感受巖石媽媽的擔心與關愛,小草的堅強和自信。又如,師生合作,通過做一做、説一説、讀一讀、議一議、練一練、演一演等多種方式,讓學生進入到小草的角色之中,在課文特定的情景中去體驗小草的艱辛與喜悦,進一步體會小草堅強,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使學生與文本產生情感的共鳴。

6、專業知識全面、厚實,學科視野寬,教學功底深。

在不斷地學習探索與教學實踐中,胡老師逐步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教學風格,聽她的課是一種愉悦和享受。她的教學語言規範、簡潔、流暢,具有親活力和感染力。課堂上能做到關注學情,適時調控,引領和評價能力強,教學智慧豐富,值得我們青年教師好好學習。

提幾點需要改進的地方:

1、課堂顯得過滿,指導學生“靜心會文”略顯不足。

2、動態學情的處理方法上有失偏頗,例如前排一個男生表現很積極,發言未經認真準備,老師的評價使他有受挫之感。

3、教學時間應緊縮一些,這節課超時多了點。

教師評課稿4

今天,聽了朱老師指導的《想象作文》,我想了不少。首先,他選的這個課題對於寫作教學來説是一條新思路,以後可以在自己的教學中實踐操作。整堂課聽下來,思路還是蠻清晰的。開始呈現作文開頭一句話:“一天,小王遇到了一件蹊蹺的事……”,接下來就是讓學生大膽想象,各抒己見。這裏,朱老師及時地將學生的想法實行歸類並呈現在黑板上,這樣大家的想法就一目瞭然了。這一點比較好,可以借鑑學習。這時,學生的反應是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是熱烈的!只是,在讓學生去大膽想象的同時,教師並沒有任何地要求和限定,對於七年級學生而言似乎很難握好度。後來出現許多比較另類的想法,讓人不免得擔心學生會不會將大膽想象等同於胡思亂想。我的想法是在這裏教師應該説明想象的要求以及採取一些導向性的提議。

接着,朱老師引導學生逐個排除了剛才列舉的內容,最後在“狗生貓”與“穿越時空”兩個裏面進行選擇。最後選定的是“穿越時空”。這裏,我存有疑惑,在引導學生排除時應按什麼標準為好呢?選定的內容到底是不是完全應該由學生隨機生成的呢?教師是不是應該有大方向的引導呢?還有,我們本節課的寫作意圖應該是什麼呢?

接下來,朱老師讓學生們寫下自己最初的想法,完成第一稿。規定時間到了,他讓學生展示了自己業已完成的文字片段,讓其他學生提意見,當堂修改。

教師評課稿5

課堂結構

整個課堂以旅遊為線索,過渡自然,扣人心絃,從導入到新課再到課後引申,都圍繞一箇中心,以這個中心為支點,學生的思維圍繞這個支點迸射出五彩的火花。一堂好課就應該是這樣,像一部影片,環環相扣,扣人心絃。

課堂語言

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至關重要,是否能吸引學生,是否能畫龍點睛,是否能把整堂課組織的井然有序,生動有趣,這些都跟課堂語言有關。趙老師在這節課上,對語言做了精心準備,每一句話都引人入勝,導入生動有趣,總結言簡意賅,做到畫龍點睛。

課堂評價

在課堂上能及時、準確的給學生以評價,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能給學生一個正確的指導。趙老師在這節課上所缺少的就是這一點,很少聽到鼓勵、讚揚學生的話語,學生已經表現得很出色了,個別學生的回答相當有創意,老師要是能給一兩句肯定或讚賞,學生該有多樂。學習的勁頭將會有多大。所以,在課堂上,千萬別吝嗇自己讚賞、肯定的語言。

教學重點的把握

雖然語文課並不要求有統一的模式,可模式再變,有一點不能變,必須扣題,任何教學形式都必須為教學重點服務,高年級是篇的教學,中年級是段到篇的過渡,文章的主題必須讓學生明確,要引導學生感受這個主題,理解這個主題。像趙老師這節課,必須讓學生學完後知道:自然之道是什麼意思?而且能把自然之道和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要知道學這篇語文目的何在。如果學完課文,連這些重點問題都是是而非,怎麼能算完成了教學任務?

總之,每聽一節課,總有許多收穫。常常思考,相信我們的教學能力會越來越強。

教師評課稿6

《熱愛生命》課文很長,要在一節課內完成教學任務,教什麼、怎麼教到關鍵處?這對執教老師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高小粉老師出色地完成了課堂的教學,使我受益匪淺。

一、遵循閲讀教學的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體現自讀課的特點,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抓手。整個教學流程從整體到局部,先見森林再見樹木,從初讀感知到研讀賞析,再到質疑探究,由淺入深,由導到放,先引導學生讀懂文本作者的特定指向,再讀出學生的個性感受,每個環節都注意教方法、給扶手,如初讀感知提供批註的範例,課堂完成後學生談啟示等,讓學生上完一課不但讀懂課文,讀出自已的感悟,還能舉一反三自讀其它文學作品。

二、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內容挖掘到位,語文味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潛移默化,受到薰陶感染,在語境的動態中學到語文知識文中主人公強烈的生命意識,驚人的頑強意志,非凡的人性和智慧;文中精彩出色的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凸現主題的象徵意義,形象生動的文學語言執教者都能關注到並在相應的教學環節中巧妙落實。

三、板書設計簡潔、完整,富於藝術性。

隨着多媒體的運用,不少老師忽略了傳統的教學手段——全文性的板書而全文性的板書是對文本整體思路、內容、寫法的把握,有利於訓練師生的思維,錘鍊師生的語言,幫助師生深入把握文本,從高老師的板書設計中也可窺見她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

當然,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上好一堂課,對教師往往是高難度的要求。就本課而言,有一些教學環節還有待商榷。如整體感知要整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整體感知這一板塊用時較長,前後有10餘位學生進行了感知歸納,內容涉及“困難、命運、自然、飢餓、狼、孤獨、死亡”7個方面。在學生感知回答以後,有一個很好的提煉機會,將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合並,這樣可以將學生髮現的點與整體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概念,為進一步理解文本奠定基礎。遺憾的是教者沒有安排這一環節,整體感知的效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教師評課稿7

黃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教學內容的補充。教師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查找了許多資料,為學生的課堂討論做了準備。同時也使學生獲得了書本以外的許多信息,從而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黃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了以往教學過程中以教師講或所謂的引導為主的模式,教師在課堂上成為導演,搭建各種平台,還課堂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地表演,全員參加,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體會。

在課堂教學中,黃老師給學生積極參與的機會,通過活動使學生體驗他們的衣、食、行等方面的風土人情。這比單純的老師教,學生聽效果來的好,這樣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也充分體現了老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理念。

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教師通過地圖為載體,讓學生讀圖獲取知識,從而發展的學生的讀圖能力。自然景觀和生產景觀與生活景觀關係探究,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採用引導學生帶着自身的感覺體驗、認識,參與教學過程,並結合小組合作討論活動,來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這就很好地體現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師評課稿8

授課教師:

xxx

科目:

xx

聽課時間:

xx課時

聽課課題:

xx

聽課地點:

xx班級

聽課記錄

一、開啟詩(全體同學起立)

師:早安,孩子們。

生:早安,陳教師。

師:整個早晨,我一向看着你們。

生:整個早晨,我們一向看着您。

師:詩歌在黎明開啟。

生:期望在清晨放飛。

師:我們一路追尋。

生:我們一路收穫。

師:在這最美的一天,讓我們用最美的詞語,讓我們用最動聽的聲音

生:與黎明共舞,迎接新的一天!

孩子們,讓我們調整好呼吸,用最動聽的聲音一齊來複習我們學過的《小樹搖曲》吧!

二、配樂複習詩《小樹搖曲》

我們來回憶一下這首詩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今日,我們再來看看金子美玲的這首詩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三、新授詩。

1、出示課題,齊讀,提問:你怎樣理解“明亮”這個詞?

2、下頭,請大家認真聽教師朗讀這首詩,注意教師是怎樣讀的!(範讀)

3、同學們聽得真認真啊!這首詩中提到了誰?它們明亮的那方指的是什麼呢?請你們帶着這個問題像教師一樣也來讀讀這首詩吧!(生自由讀)

4、誰來回答剛才教師提的問題?為什麼小草要向着日光灑下的方向?(生答)你的感受這麼深,教師相信你必須也能把這一小節讀得很好,請你帶着這樣的感受去讀一讀吧!(教師感受到了小草的生機勃勃!掌聲)還有誰也願意帶着自我的感受來讀一讀?(教師感受到了)請同學們像剛才那兩位同學一樣,同桌間相互練習,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同桌讀)

5、誰願意來做這棵向上的小草?教師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了那種、奮發向上的精神!(掌聲)

6、讓我們試着經過背誦這一小節一齊去讚美小草吧!能背的同學閉上眼睛想象小草向着日光向上生長的畫面把它背下來,背不了的同學,能夠看着屏幕朗讀。

7、不只是小草,在詩中還有誰也這麼渴望着明亮那方呢?你認為這是一隻怎樣的飛蟲?你能經過朗讀來讚美飛蟲嗎?(教師感受到了你對飛蟲的喜愛和發自內心的讚美!)

8、誰還能讀得比他更勇敢?(真是一隻勇敢拼搏的飛蟲啊!掌聲)

9、請同學們小組比賽,帶着自我的感受去讀這一小節吧!

10、除了飛蟲和小草,還有許多的孩子也渴望着明亮那方,我們一齊來讀一讀第三小節吧!(生齊讀第三小節)

11、小草渴望陽光,因為它要茁壯成長;飛蟲勇敢撲火,因為它要追尋燈火閃爍的方向;農村的孩子們刻苦學習,因為他們渴望走出大山。那你心中的渴望又是什麼呢?(指名説)

12、你們真是一羣有追求、有夢想的孩子,帶着這樣的感受,我們一齊再來讀一讀這首詩。

四、創編詩。

1、這首詩是作者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有感而發的,在我們身邊,也有許許多多這樣勇敢的人。你能用填空的方式,把讚美送給某個向着明亮那方的人或大自然中的某樣事物嗎?請先在四人小組中練習説一説。

2、指名説。

五、贈送詩。

教師也有一首詩要送給今日表現出色的你們,讓我們一齊來合作讀一讀。

六、結束詩。

孩子們,你們明白嗎?這首詩還被譜成了曲子,十分的好聽,課後大家能夠找來聽一聽。同學們,明亮那方是期望,是完美的夢想,教師相信你們永遠都會向着明亮那方前進,你們的明天會更完美!喜歡這首詩的孩子們,期望能把它背下來。

感激孩子們,給了我一個清新的早晨!讓我們一齊期待,下一個美妙的早晨!

教師評課稿9

王老師執教的《歡歡喜喜過大年》是一節形式多樣的美術課,從整體上來看,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課堂開放,富有活力,在教學內容,教學思路,組織形式上都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是一堂讓學生感興趣,綜合性很強的一堂課。

一、 選材與時令緊密結合

眼下正值年關,選擇《歡歡喜喜過大年》這一題材符合實際需求,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對幼兒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非常有意義。在音樂的選擇上,緊扣主題,感覺恰到好處。

二、 教學態度嚴謹,課前準備充分

王老師的教學態度非常嚴謹,課前準備充分,課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術語專業,沒有教學遺漏現象;另外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得當,課堂結構合理,説明王老師在課前認真透徹地研究教材,提前反覆研究哪些方法學生更容易接受,下足了功夫。

三、教學方式具有開放性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本節課突出美術課的趣味性,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徵相適應,呈現活潑多樣的形式和教學方式,改變美術課過去過於注重技法傳授的傾向,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美術課良好的態度,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四、教學內容新穎實用

王老師根據教學需要,自行設計的美術活動,不僅僅侷限於書本上固有的知識,是對平時美術教研和課堂教學的檢驗。讓幼兒的美術活動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幼兒創作能力,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給予了幼兒更大的發揮空間,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五、學習方式與區域教學有機結合,使幼兒學習具有自主性

1、本次活動與區域活動有機結合,幼兒自主選擇創作形式。學習中注意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充分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以增強幼兒興趣,更好地滿足其成就需要。

2、讓學習具有挑戰性,最後的環節讓幼兒在玩開槍的遊戲中體驗“油彩分離”這一技法的神奇,再次激起了課堂教學的高潮。使幼兒學習後能獲得滿足感;擴大了學習的自主性,使幼兒能獨立自主地參與活動,增強了幼兒的自尊滿足。

3、及時展示已經完成的幼兒作品,促進學生積極完成的興趣。教師肯定的評價,使幼兒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以促進其學習積極性的調動,達到幼兒心理滿足。

總之,在本節課中教師素質良好,語言表達清晰,操作示範熟練,基本功紮實,學生積極參與,體現面向全體學生。而幼兒在這樣輕鬆,和諧,開放的學習活動中,樂於嘗試,學習到美術的知識與技能,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 在賞評的同時,我也有以下幾個思考:

1、本節活動幼兒積極性很高,由於年齡小,幼兒愛動、好奇,課堂容易亂,在教學中你是怎樣組織孩子呢?

2、本節是一節以展示為主的美術形式綜合課,在課堂中是否可以再加入其他形式呢? 以上這些是我對《歡歡喜喜過大年》一課的不成熟看法,也許有些膚淺,也許有不當和錯誤的地方,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教師評課稿10

一、評課存在的問題:

1、重視聽、忽視評。

2、評課較膚淺、泛泛而談,沒有看到點子上。(如:評一個活動,活動設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幼兒很感興趣等)

3、理論支撐不夠。

4、能看出問題,但不會提出改進的措施。

二、什麼是評課?

評課就是對照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活動及由這些活動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判斷。

其中包含三個含義:(也就是三個關鍵詞)

1、教學是涉及教師與幼兒雙邊的活動過程,因此,評課中既要觀察幼兒的活動,又要觀察教師的表現。(如:有的老師在評課中提到有孩子某方面表現不好,透視這現象的背後,又有些什麼問題?是不是教師的引導、操作材料等出了問題?)

2、教學是一種學習活動,本質上是學,而不是教。(如:木偶式的教學活動)

3、目的在於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活動後孩子是否有所收穫?(如:有些活動十分花俏,又是遊戲、又是音樂、語言等,但最終孩子是否有收穫呢?可能孩子還是在原地踏步,所以老師們不能被這些外表所迷惑,要看到本質的東西,包括設計活動也是一樣。

三、評課的意義

可以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評課,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促使教師生動活潑地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四、如何評課

1、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一般教學目標的制定包含三個緯度(情感態度、能力、知識)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本次教學活動特點(即在表述時可操作性明顯);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新綱要為指導,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關注本年齡段幼兒興趣點,且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活動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

2、評選材

評析一節課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是否準確、科學,還要看教師對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否恰當,對教材理解是否透徹,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選材是否符合幼兒生活經驗水平、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

2)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是否準確。(處理是指: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

3)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3、評教學程序

1)看教學思路、脈絡、主線是否清晰。

做事,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教學活動設計,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度,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操作練習等。

教師在活動中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如:環節的設計、提問的設計、操作環節的設計等等。為此,我們評教學過程,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不符合幼兒實際,激發興趣,滿足幼兒學習需要;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能不能給幼兒以新鮮、刺激的感受;三是看教學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我們平時聽課,有時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對活動預設不夠,對孩子不夠了解,以至於遇上情況後缺乏應變能力,不能及時的調整教學對策。

2)設計思路與實際教學操作是否符合

有時,教師在設計教學思路時對活動預設不夠,對孩子的瞭解不夠,或者教學思路不清楚,導致在活動中遇到情況無法很好的處理。

3)看教學的結構安排是否合理

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要看有沒有“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的現象,要看指導與練習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看幼兒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集體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關注個體的時間過少的現象。

4、評教學方法和手段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所謂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它總是因內容,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説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我們評課,既看老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活動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幼兒主體性的發揮,要看新的教學理念,要看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師的人格魅力等。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5、評師生關係

1)看能否充分確立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看能否努力創設寬鬆、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與幼兒的融入。(如:有的師幼關係非常融洽,有的教師則高高在上,特別是小班教學活動,更需要教師與幼兒之間這樣的親近感。)

6、評教師教學基本功

1)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活動中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幼兒,師生情感融洽。

2)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首先,要準確清楚,説普通話,精確簡煉,生動形象,提問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3)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多媒體操作熟練程度(鋼琴彈唱)。

7、評教學特色(整個活動的亮點體現在哪裏)。

五、評課的要求

認真聽課、把握標準、講究藝術、擬好提綱

提綱內容:本節課的優點或經驗或本節課的主要特點或不足或需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特色是什麼?你的建議是什麼?

六、幾種評課報告的撰寫

1、點綴式的(抓住重點寫,並把它提升到一個理論的高度。)

2、總分式的(一分為二,突出的優點,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方法。)

3、流程式的(評選材、目標、環節、特色等,可以按照聽課本上的評課要素來評。)

教師評課稿11

一直很欣賞沈主任上課時大氣穩重、文氣縱橫的風格,雖不及女教師上課時的温柔與可愛,但卻能夠自成一體,吸引着學生走進他的課堂。

沈主任今天選擇的是《誠實與信任》一課,這是一篇頗具勵志色彩的文章,講述的是發生在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之間有關“誠實與信任”的故事。沈主任在教學伊始,就先引導學生主動發現,自己最值得信任的人往往是誠實的人或自己的親人,進而過渡到“今天的故事卻發生在兩個陌生人之間”,這在潛意識中增加了故事的含金量,使得學生迫不及待地想從文本中一探究竟,這個過渡真實自然,頗有娓娓道來之風。

其次,沈主任在課堂上極具個人魅力的地方就是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教學第一段時,老師的一句“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打開了孩子們的猜想之門,看似簡單的一個環節恰恰是此堂課的亮點所在。“看看哪位同學能夠和老師心有靈犀,猜出來老師在這一段中會提出哪些問題?”這個問題多具有挑戰性啊!孩子們不再隨意地拋出問題,而是認真地揣摩文本,揣摩老師的想法,因為大家都想成為這個和老師“心有靈犀”的人。這個環節的設計巧妙不僅體現在這,對於這個和老師想得不謀而合的問題,孩子們在後面的學習中自然極有興趣地去文本中尋求答案,於是第一段的學習中提出的三個問題,孩子們解得快速,解得全面,解得到位。

應該説,整堂課的教學,沈主任都把握得張弛有度,但對於一些教學中的細節,我覺得還需注意。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我覺得老師在“識字”方面指導得很到位,但“寫字”方面卻明顯忽視了。老師在課堂上缺少生字的.範寫、指導,忽略了生字的描紅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另外,老師在指導孩子分段時,忽略了學生在表達上的一個小錯誤,正確的表達方式是“從第一自然段到第三自然段為課文的第一段”或“從第一小節到第三小節是課文的第一段”,而不能説成“從第一段到第三段是課文的第一段”。對於這個小小的錯誤,老師沒有及時地糾正。另外,放在小紅車上的“字條”可以説是本節課文本解讀的一個重要線索,老師完全可以進行相應文字拓展,問一問孩子們“你覺得紙條上除了姓名、聯繫方式外,還有可能寫什麼?”,進而再過渡到更深層的拓展:“這張紙條還留下了什麼?”而且老師強調紙條上不會寫上事故的原因,似乎太絕對了。

總之,沈主任的這堂課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值得我學習。我想:真正的一堂好課,聽起來不但不會覺得是負擔,反而會是一種享受。

教師評課稿12

今天,聆聽了陳老師執教的人教版三年級的一篇寓言故事——《獅子和鹿》。 張老師親切自信的教態、娓娓動聽的教學語言,值得我學習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謝學區領導能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

《獅子和鹿》是一篇美麗憂傷,令人慶幸而又發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張老師通過想象説話引出課題,再讓學生自學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把學生引入預設的情境中。 通過老師的導和學生的學,逐步落實目標,達到預期目的。其教學亮點有三:

亮點一,設置懸念,激趣導入。

由於寓言這種文體的特點,它是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的。因此, 陳老師緊緊抓住文體特點,並結合三年級兒童的好奇的心理特點來設計自己的教學。在課伊始,她就設置了這樣一個懸念——“兩隻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故事還得從“獅子和鹿”説起。這樣的導入,一能自然地引出課題,導入課文;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説得好: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這樣的開課,為後面的教學進程作了一個良好的鋪墊。

亮點二,抓住一點,統領全文。

整節課給人一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感覺”。在整堂課中, 陳老師始終抓住“美麗的角和四條難看的腿”不斷地循環推進,利用簡單凝練的板書,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加上多種形式的朗讀和感悟,使學生對寓意的理解更趨理性化。

亮點三,注重學法,關注成長。

現在對一節好課的評價,首先要看老師能否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組織自己的教學。我認為, 陳老師的這節課,給我留下的是一學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的好課。如:當學生出錯時,張老師能及時指出並鼓勵學生再思考,這樣,學生在出錯時也不會擔心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了。

從這一節課中,不難看出陳老師的心中把學生放在首位。只有老師的心中有學生,眼中有學生,才能在實施教學時,處處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己任。然而,語文課堂是缺憾的藝術。我聽了這節課後,有兩點想法,提出來與大家商榷。

1、本課教學中,老師的語言過多,相對而言,學生表達的機會就少了。老師可把自己的語言精簡些,讓學生有更多想象的、表達空間。

2、讀的指導欠缺層次。我想,在指導學生讀“鹿獅口脱險”部分時,讓學生邊讀邊感悟,從而有助於學生對寓意的理解,效果會更好些。

3、教學時間安排顯得前鬆後緊。前面正音、概括主要內容,以及欣賞和抱怨部分花費太多時間。所以,到後來道理的感悟和拓展部分就由於時間的限制而顯得十分倉促,能夠感悟到道理的學生寥寥無幾。如果,能夠把本節課的重心放在感悟道理上,給充分的時間學生討論、思考,再讓學生髮表他們的看法,從而得出道理;在得出道理後,鼓勵、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再次説明問題,最後進行總結,這樣安排和組織,就能夠使大部分學生明白寓言所藴涵的道理了。

4、教師的評價語很匱乏,教師的目光遊離與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不夠真誠,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適當的給一些讚美性的語言,會對學生起到一個正面的引導作用。因此,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因為你的讚揚,會起到一個暈輪效應,更好地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

5、教態不夠自然。由於習慣和緊張兩個原因,上課的時候陳老師總是不停地走來走去,這種情況必須儘量控制、減少。因為學生的目光總是會跟隨着老師,老師如果不停地走動的話,會影響學生精神的集中。

6、板書沒有發揮作用。板書代表着上課的思路,代表着本節課的重點,應該隨着每個環節的進行而添加板書。但是,陳的板書是完成任務式的補上,沒有發揮到板書該有的作用。這點必須改正。

最後,語調和語速問題。語調起伏不大,缺乏抑揚頓挫,這樣學生會很容易覺得沉悶和疲累。在不同的環節、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課文、語段用不同的語調,整節課堂會生色不少。

教師評課稿13

授課教師:

xxx

科目:

xx

聽課時間:

xx課時

聽課課題:

xx

聽課地點:

xx班級

聽課記錄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在《秋日私語》的樂曲聲中播放秋天的畫面,並談話導入。

(二)鞏固字詞,感知全文

1、出示課件,鞏固字詞,我將它們按必須的規律、特點排列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涼爽。讓學生用心記住易錯字“爽”的筆順,先寫四個小X,再寫一個人字托住他.

2、教師範讀全文,讓學生聽後找找每個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話寫出了他對秋雨的印象?並用橫線畫下來。抽生彙報。

(三)品讀課文,感悟體驗

由於第二自然段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顏色,是課文“濃重的一筆”,所以我將着力點放在了學習第二自然段,層層推進指導學生的讀。

如:理解中心詞“五彩繽紛”。先請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把描述顏色的詞語找出來。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利用多媒體把詞語變成相應的顏色。之後追問…..(這樣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進行本事培養,體現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2、賞析美句,重點指導。學生先自我練讀喜歡的句子。之後抽生個別讀,相機指導

3、學習第三段

4、學習第四段

(四)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五、説板書設計

五彩繽紛豐收

11、秋天的雨香甜好聞

(鑰匙)傳遞信息歡樂

聽課評析

這堂課的板書簡明扼要地反映了課文的主要資料,脈絡清楚,豐收和歡樂兩個詞語點明瞭課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教師評課稿14

聽了劉老師上的《圓柱的體積》一課,深有感觸。這節課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節課的一開始,劉老師複習以前學習過的一些圖形的計算公式,再讓學生把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v=abh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v=aah,統一成一個計算公式v=sh。並向學生提問:這個統一的計算公式是否也能用來求圓柱的體積?通過設疑揭題從而引入新課。教者溝通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銜接自然。新課引入“引”出了學習新知識的思路,,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慾望。

新課教學,教者積極創設了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猜測、操作、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理解數學。教者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足夠大的學習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者讓學生拿出課前佈置的預習單作業,把自己預習的結果在四人小組討論,同時,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投入到學生學習小組活動中去,體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探究新知過程中,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圍繞預習單的問題去進行實踐、探索、發現。學生四人小組用學具進行動手操作,把圓柱體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學生在操作、比較中,緊緊圍繞圓柱體和長方體之間的聯繫,抽象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sh)。這個過程,學生從形象具體的知識形成過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認識得以昇華(較抽象的認識——公式)。學生在逐題彙報預習單內容時,教師的"導"、"放"、"扶"層次分明,教師雖然沒有講太多東西,但保證了學生參與的廣度。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的彙報、交流、評價與反思,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師與生、生與生間的交流評價,動手實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合作交流是學生體驗的有效途徑。使學生領悟了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本節課採用了新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是:

(1)處理推導過程不夠到位,只講清了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底面積,圓柱的高=長方體的高,圓柱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沒有進一步弄清圓柱和長方體之間的關係,如:圓柱的半徑=長方體的寬,圓柱底面周長的一半=長方體的長。

(2)本節課我覺得在練習上還可以下一番功夫,比如可以設計一些開放的習題。總之,本節課教師引導得法,學生學得靈活,體現了重在思,貴在導,導思結合的原則,體現了"教是為了不教,學會是為了會學"的素質教育思想。

教師評課稿15

今天上午聽了牟老師執教的《誠實與信任》一課,發現牟老師很會調解課堂氣氛,上課前就帶領同學們做了“熱身運動 ” ,伴隨着同學們的歌聲 ,上課鈴響了,同學們緊張的情緒也得以緩解,為這堂課的成功做了小小的鋪墊 。

牟老師總是表現的那麼激情四射,語言也極具調動性,所以學生在她的感染下也表現的非常出色,整堂課給我留下的感覺就是活生生的,不呆板,不老套,不虛假。

總結牟老師的這堂課有三大優點:

首先是課堂基本思路清晰,從導課、課題質疑、檢查預習、小組研讀、集體交流,教師點撥等環節,教師穿針引線,把握全局,課堂整體效果良好 。

其次是重點難點突出。教師把握課文中心,引導孩子自主互助學習,孩子在自主互助的過程中隨時提筆記錄,可見牟老師在平時的課堂中注重了這一方面的訓練 ,孩子們已經養成了看書交流做筆記的好習慣 。

再次就是教師點撥引導到位,牟老師抓住課文中的空白讓孩子們進行補救練筆 ,並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思想教育,這點是值得廣大老師學習的。

當然這堂課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我將其總結為三點:

第一是教師對課堂時間調控上稍有欠缺。我覺得調控課堂是教師最應掌握的一門教學藝術 ,因為執教者要在40分鐘內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適當的調控時間,調控學生,調控課堂的各個環節,調控課堂整體密度,包括調控教師本人的一些授課行為等,如果在某些方面處理不當,就會為完成本課時目標埋下潰敗的伏筆。牟老師在引導學生交流預習情況時,用時很長,而且效果不佳,今天上午馬老師也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方法,我們可以在課中一試。當然如果我們動動腦子,興許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這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第二是某些環節切入不合時宜。牟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忘進行思想教育,這一點做得非常不錯,但是在學生剛剛認識這個人物,還沒有在頭腦中形成更完整的印象時就開始穿插了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這未免讓人覺得不合時宜。本人認為把這部分聯繫生活實際的環節放到倆人的對話之後或學完內容之後,這樣更有利於學生了解課文主人公的品質,也就更容易聯想到生活中的實例,教師進行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第三是教師在課堂調控中破壞了文本的完整性。課堂上老師能抓住文本的空白及時進行補救練筆是語文教學中大力提倡的。牟老師做的很不錯,當她講到作者留給小紅車主人的字條時,她抓住了字條內容這一文本空白,及時讓學生進行了補救練筆:“想一下作者會留給小紅車主人怎樣的字條呢?請你寫下來。”於是孩子們開始了練筆。由於時間緊,教師還沒等到學生寫完就開始引導交流(其實孩子們對於這種字條的格式也忘記了,雖然我們注重的是字條的內容)。其實這一環節的處理是欠妥當的,本人認為空白補救練筆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能進一步加強對人物品質的瞭解。但是把練筆放在此處卻破壞了文本的完整性,也就是像上面説的那樣,不合時宜的練筆卻反而造成了費時無效的現象。那麼練筆是否不要了?當然不是,我們可以在此環節讓學生簡單的説一説,或是放到文後拓展階段,想必會更有成效。

以上僅代表筆者的個人觀點,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行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