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故鄉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鄉讀書筆記

故鄉讀書筆記1

幾年前我還一直沉浸在自己劃定的圈子內,抱着“非名著不讀“的信念,沉浸在大師名著的圍城裏不肯跨出一步。偶爾受老同學白玉穩之邀,和他閒聊藍田文學圈,他給我提到在這兒有散文寫得好的比如曹林燕老師,新詩寫得好的有朱娟老師,古詩詞賦有張效東老師、譚長征老師、賈毅老師、王福安老師等,小説寫得好的有孫老師、祝老師、卞老師等,引發了我對藍田文學圈的好奇與關注。後來在藍田文學羣聚會時看到曹林燕老師表演瑜伽,聽別的文友説她的國畫也畫得很好,原來也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女。由此開始關注她的作品。每每看到她文章的題目,總是浸潤着一脈書香,一縷詩意,比如《有露沾衣》《慢時光》《觸摸一段温暖的時光》和《負暄》等,彷彿從《詩經》裏款款走出,從陶淵明的詩裏迤邐而出,從風景旖旎的杏花春雨江南温婉走過,單從標題一看,就足以讓人沉醉。進而讀她的文章,詩一樣地富於張力和表現力的語言,讓人總覺得這是用寫詩的筆法寫成的散文。

今天拿着曹老師的新作《從故鄉出發》看到孔明老師的序言裏提到鄉心如蓮,我覺得這個比方非常恰切。曹老師的文章裏那淡淡的鄉愁,對故鄉的人情風物,變換的景物,蜕變的民俗民風,如漸行漸遠的背影,牽出長長的懷念和悵惘。鄉心如蓮,洗淨鉛華,一塵不染,清雅脱俗。

以往我在讀周作人的《烏篷船》、白先勇的《遊園驚夢》、沈從文的《邊城》《長河》蕭紅的《呼蘭河傳》梁實秋的《雅舍小品》等文章時有過這樣的感受,讀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國》《伊豆舞女》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我從她的文章裏似乎能感受到這些大師名家的影子,但仔細推敲,她是飽讀名家的作品,博採眾長的基礎上獨具面目,似又不全似,自成一格。這也正應了前人説的“似我者生,是我者死。

有人説周作人的文章是西方工業文明碾壓中國古老的農業文明時唱起的一首輓歌。確實如此。而今閲讀曹老師的文章,書裏的老屋、老井、村路、老牛和傳統的農村生活方式都漸漸變成日漸模糊的回憶,蜷縮進滿是鄉愁的文字裏,這是現時代社會轉型時期,古樸恬靜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逐漸被勢頭強勁的現代化城鎮化建設的步伐碾壓,古老的農耕文明正經歷着痛苦的蜕變,農村人口不斷湧向城市,給農村留下一個空殼子,或者只有老弱病殘悠守着苟延殘喘的老家。以往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築逐漸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鋼筋水泥的森林,原來穿行在林子與瓦屋裏的燕子現在再也找不見自己舊日温馨的老巢,歡快的呢喃與鳴唱會變成怎樣的情調呢?是慶幸原來四面透風的柴房茅檐變成了堅固的水泥樓閣,還是留戀往日那種椽檁縱橫疊架的老屋茅檐更適合自己築巢壘窩呢?

現代人都耳朵塞進了藍牙耳機,聽着DJ音樂,誰還會去耐煩傾聽燕語呢喃呢?其中的歡飲與失落,糾結與悵然如同水墨在現實的熟宣上暈染開來。伴着對故人故事親切的回憶,宛如曾經唱過的台灣校園歌曲《鄉間的小路》《壟上行》《踏着夕陽歸去》,扛着鋤頭,或牽着黃牛,從鄉間縱橫的小路回到炊煙升起的老屋。那熟稔的畫面是幾代人共同的美好的回憶。她的文章是對過去農耕文明的追祭,更是對未來美好新農村生活的期待與呼籲。

曹老師的這部書裏有一組關於讀書的篇什,給人的感覺是冬日晴明的暖陽下,沏一杯熱茶,在窗前書案邊或在陽台上茶几前,愜意地躺坐圈椅裏捧一卷書,細心地品讀。那讀書的姿態應該是世上最美的姿態。行文中讓人看到蘭心蕙質陽光知性的女子對書的獨特感悟,文字從容優雅,詩意温婉,字裏行間彷彿讓人看到一個優雅高傲的靈魂的高蹈於喧囂的紅塵之上。無需搔首弄姿顧影自憐,也同樣無需字斟句酌,精雕細刻,但以她的深厚積澱和博學修養,提起筆來,温婉優雅的文字從筆端自然流淌出來,彷彿風行水上自然成文,沒有明顯雕琢的痕跡。但是你讀起來有温度有深度有格調有情懷有境界有個性有魅力,讓人如品好茶,也如品味美食,尤其是在浮躁之風甚囂塵上之際,更是治癒現代人浮躁病的一劑良藥。過癮之餘,品之再三,受益匪淺。材料的選取如同詩歌意象的選擇,很精心也頗見匠心,情感的傾吐有節制,語言表達質感有特色,詩意氤氲,讓人想起古人説的:“涵泳工夫韻最長。”

總之這是一部很難得的散文集,放在我的書架上,與諸位大師名作比肩而立,毫無違和感,一樣的大氣,投射出別具一格的魅力。讀她的散文,你會隨着她的筆觸,從她的故鄉洋峪川出發,帶着親情與美好的回憶,帶着詩情畫意的鄉愁,用精美細緻的描繪,把窄峪川、洋峪川、湯峪水鎮等藍田人的故鄉呈現在世人面前,也讓漂泊在外的遊子看到故鄉的變化,回到生養自己的故鄉,把她建設得更加美好,這或許是作者,也是所有愛故鄉的藍田人的共同心聲和夙願。

故鄉讀書筆記2

讀完魯迅先生的《故鄉》這篇文章,我最想説説文中的閏土了。

魯迅在文中回憶閏土是講了一個活潑能幹的少年形象:“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頭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凡從他的胯下逃走了。”是一個典型的南方英俊少年形象。在家族的一次大祭祀中,閏土和魯迅認識了,併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那時,閏土的家境雖然不好,可是他見多識廣,明白許多事。魯迅的家境很好,是個地主少爺。卻整天被困在四角的天空裏。閏土還想他講了許多稀奇的事:獾豬、刺蝟、角雞、鵓鴣使魯迅終生難忘。

讀了《故鄉》這本書,使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這樣寫的:“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頭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期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對當時和此刻都有着獨到的詮釋。《故鄉》這本書。它主要是想告訴人們空有期望不去奮鬥,那期望也就無所謂有,而如果為了期望去奮鬥,那期望也就無所謂無。雖然實現“期望”困難重重,可是隻要你去探索了、去實踐了,那麼就會有實現的可能。期望之路是祖祖輩輩用自我的雙腳走出來的路,是祖先們實踐出來的路,也是祖先們探索出來的路。

剛開始我讀《故鄉》時以為太無聊了,常常浪費時間,寫作業不認真。匆匆忙忙地寫,馬虎潦草,效率很差,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才明白原先讀書是多麼的趣味,也漸漸懂得了珍惜時間。還記得:“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諺語嗎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吧,而這句話的含義就是在告訴我們應當珍惜時間。

魯迅先生以往説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瞧,這就是魯迅先生的名言,讓我們把它作為座右銘吧!

故鄉讀書筆記3

在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名家著作精選集——《故鄉》。它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述的是魯迅對童年往事的回憶,作者用純樸的語句、不多的筆墨深刻的刻畫了自己難以忘卻的人物形象及其特點。第二部分講魯迅的著名小説,其中便有家喻户曉的《阿Q正傳》,更有婦孺皆知的《孔乙己》。

我花了約一個星期時間來閲讀這本書,讀完以後,最大的收穫便是學到了寫文章要寫得真實,要寫得感人。像魯迅這樣的大文豪的文章雖然沒有什麼優美的修飾,華麗的詞藻,但也讓人讀起來有一種名家的味道,而且能夠讓人以一種欣賞的態度來細細品味這文章。每一個有上進心的人無一不想擁有象魯迅先生那樣絕佳的文采,所以我們必須要寫出真情實感。光説不練是沒有用的,需要時間來證明,需要行動來實現。書的封面上説:“這觸動靈魂的優美文字,源自文學大師的心靈深處,在歲月的長河裏,如寶石般熠熠生輝,陪伴着我們一路遠行。”所以,要想寫觸動人心靈深處的文章,不是用萬般華而不實的美麗詞藻或修飾得不成樣子的句子,而是要出自內心深處的“寶石般”的文字。

另外一個令我十分佩服魯迅先生的一點是,他寫得大部分的文字帶有一種批判的味道,而且柔中帶鋼。看似是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倘若給被諷刺者看,他們便會覺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慄;而與魯迅“統一戰線”的人看了便會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這也是他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優秀的、用筆桿子與敵人奮鬥一生的革命作家的原因。同樣,現在社會也正需要這樣的一股力量,以一支支鋼筆,結合一篇篇言辭犀利的文章向官場上的惡勢力予重重一擊。

魯迅先生之所以在文壇被人尊為大師的原因,是因為他源自內心的語言和革命無形的批判,而我們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懼怕寫作,就同樣需要這樣的法寶。

故鄉讀書筆記4

魯迅的文筆就是這樣。如一把利器,刺破了社會的黑暗,筆筆流露出自己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跟隨着這力道的文字,我們走進了那個時代……

第一天,楊老師剛講過《少年閏土》,我便對這文章起了興趣,一定要看個究竟,回家後,就找老爸,拿出那本《魯迅全集》細細品讀起來……

霎時,那個紫色圓臉、項帶銀圈的陽光少年浮現在我眼前,他帶領着魯迅去享受童年……每一次的拾貝,每一次的捕鳥,每一次的看瓜,都那麼鮮活,有趣……

三十多年,轉瞬即逝,當魯迅再次回鄉時已是物是人非,那曾經親熱喊他“迅哥兒”的閏土改呼“老爺”,兒時的那些友情彷彿遙不可及,正如他所説的,兩人之間隔了一展厚障壁,心,涼了……

哎!——本以為會有“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的感人重逢,誰知,這結果竟是如此不堪。

不過水生與宏兒不是一樣無話不談嗎?!不是還有這純真的友誼嗎?但願,他們永遠這樣,不要重蹈覆轍……

故鄉讀書筆記5

最近,在媽媽的要求下,我看了魯迅先生寫的小説——《故鄉》。

儘管作者描寫的故鄉就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紹興,但這篇文章對我來説實在不易讀懂。原因有四:

一、文中有些字和我們現在的不太一樣,如“哪裏”寫成了“那裏”;

二、有些事物是我沒碰到過的,如胡叉、秕穀之類;

三、有些字詞是作者自己編造的,如“猹”、“弶”等;

四、當然最主要的是我不知道當時的歷史背景,不能體會文章背後所要揭示的深刻含義。

這篇小説主要寫的是作者回到故鄉,看到了小時候的玩伴閏土,在生活的重壓之下變得衰老、拘謹和麻木,完全不像小時候那樣可愛、機靈和富有活力。經過對兒時的閏土與現實的閏土的比較,可以知道作者對兒時的故鄉、兒時快樂的生活、兒時的閏土非常懷念,對現實社會的破敗感到非常不滿。

故鄉讀書筆記6

《故鄉》這篇小説中,給我印像最深的是人物的描述。

閏土當之無愧是重點人物。20年的轉變,使得他從一個勇敢機智、見多識廣的小男孩成為一個庸俗、卑躬屈膝的下人。到底是什麼使他的改變如此之大呢?是貧窮?還是……這是我們所不能得知的。可是從魯迅的小説中,我們能夠明白,在魯迅的心裏,閏土一向是一個勇猛聰明活潑的人,要不然不會一提到閏土就會想起他在刺猹的場面。可是,當閏土與魯迅説話的時候,第一個詞竟然是“老爺”。我相信當時魯迅的內心震動肯定是很大的,他也許料想過千百種交談方式,可是肯定惟獨沒有料到這種。按照封建社會的標準來説,閏土是應當叫魯迅老爺,可是,從20年前的迅哥兒到20年後的老爺,跨度是不是太大了一點?閏土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歲月在他的臉上,手上,都留下了滄桑的痕跡。可是,容貌的改變並不是他最大的改變,他最大的改變就是心理上的改變。也許,他的心裏還是把魯迅當成迅哥兒的,可是當時的社會不允許;也許,他的心裏還是想和魯迅一齊玩耍,可是他明白,他和魯迅之間還有主僕關係。一聲“老爺”又包含了閏土多少的感情?是懦弱?是卑怯?還是因為久久不見不熟識的陌生?這,也許僅有閏土明白了。

另一個人物楊二嫂,不知看過《故鄉》的朋友們注意過沒有,雖然楊二嫂是一個配角,可是她也是其中一個改變很大的人物。20年前,她以往有豆腐西施的美名,可是在20年後,她的樣貌簡直讓魯迅認不出來了。對於她的樣貌,魯迅只找到了一個形容詞——“圓規”。如果單純是外貌上的改變也就算了,楊二嫂成為此刻這副“醜模樣”也是因為她的內心在漸漸地改變。她去魯迅家的時候,居然提出了要一些舊傢俱的要求,被他拒絕後大放厥詞,説什麼“越富越一毫不肯放鬆,一毫不肯放鬆便越有錢”。如此尖鋭的語句,簡直不像是一個“西施”所能説出的話,倒像是一個混着菜味和尖酸刻薄話的中年婦女。不僅僅如此,楊二嫂離開的時候,還拿了魯迅母親的一副手套。如此種種,此人的改變也是巨大的。

《故鄉》中,魯迅不僅僅點到了家鄉的改變給人一種惆悵的感覺,更用閏土和楊二嫂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證明一個詞——改變。不論是家鄉的改變還是人物的改變,魯迅的文章總是給人一種微言大義的感覺,異常是最終一句:世上本是無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

故鄉讀書筆記7

那天逛街,在購書中心買回三本書:汪曾祺《故鄉的食物》,蕭紅《呼蘭河傳》,還有一本帶拼音的《愛麗絲漫遊奇境記》是給外甥女的。外甥女已經可以一板一眼的按照拼音自己讀故事,一本美人魚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除了安徒生,其實還有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我希望這些童話故事可以帶着她神遊各種奇幻世界,希望她的童年充滿美好,所以我要把這些美麗至極的童話故事一點點的介紹給她。

每看到蕭紅這個名字,就會有一番別樣的滋味。對她是有着別樣的感情在裏面的。在中國歷史上,女作家輩出的年代正是她在的那個年代,而在這些女作家中,我尤其喜愛的就是蕭紅了。很多人大愛張愛玲。可是張太尖刻,太灰暗,且是大上海的味道。石評梅太悽苦,太絕望。冰心太簡單,太乾淨。丁玲太激昂,太革命。張是老照片樣的灰褐色;石是灰色的;冰心是透明的;丁玲是橄欖綠。只有蕭紅是彩色的,就像東北鄉下棉被被面兒上的紅底兒的鳳凰牡丹的圖案。蕭紅一生奔波、坎坷且短暫,如今對她所經歷的那些故事依然説法各異,褒貶不一。儘管如此,她還是堅強而倔強的活着,用她的筆戰鬥着,直到生命的最後。蕭紅一生遇人不淑,一生受挫,一生都是孤零零的漂泊着。“從異鄉又奔向異鄉,這願望多麼渺茫,而況送我的是海上的波浪,迎接我的是異鄉的風霜”。(寫到這,去網上確認細節,又看到她生活的'片段和後來人們的紀念,竟至流淚不止。大概因為有過一年在東北鄉下生活的經歷,對於她筆下的人物和風情感到熟悉而親切,有温暖的鄉土氣。説到這,後來的那個人是我的老鄉,大概離得還很近,明明是東北農村,不知道為什麼非要起一個四個字的名字,像個日本人。活的長久,不知道對他來説是不是一種折磨呢?一個人,不管他怎樣澄清,真正的事實也就只在他自己的內心,該報應的自然就報應了,不用別人費心吧。)可她的文字卻温暖而清麗,充滿色彩。把她的書放在那裏,不忍猝讀,就像一段沉重的心事,安放好,輕易不去觸碰。

看汪曾祺的書,只為看那些食物。是消遣用的。這次回來大連,隨身帶了來。飛機晚點50分鐘,在機場看着看着睡着了。醒來剛好登機。飛機上最適合看書了,電子產品不能始終打開且又依賴電,書可以一直看着且字和版面都夠大,捧在手裏始終是比ipod舒服。可是這本書卻怎麼也看不下去,飛機3個小時,也只看了短短兩篇小文。不為別的,因為是食物和這些文字引來太多神思,沒讀幾個字,童年的那些瑣碎的記憶就奔忙着跑了出來,喜的、傷的、平淡無奇的。小時候一直以為自己過着最無味的生活,現在回想起來卻是別一番滋味。老頭子跟個貪吃的頑童似的,心心念念記掛着那些關於食物的點滴,説“我有四十五年沒有吃過了”,這又是怎樣的一種滄桑啊。我如果不是離開北方整整一年,大概體會不到對自認是一種普通的食物後來卻產生綿遠的牽掛的滋味吧。我有整整一年的時間沒有吃到大醬了,有一年的時間沒吃到酸菜了。雖然相比之下清淺了許多,我不敢想象我將要經歷的滄桑,因為我已經有兩年沒看到下雪了。沒有雪我是不能活的。我以為沒有你我是不能活的,可我還是活了下來。我想,我該像他一樣,把這些食物的記憶寫出來,也許沒有多麼精彩,可對我來説都是有價值的。

故鄉讀書筆記8

讀了魯迅的小説,我印象最深是那篇《故鄉》,而此書中印象最深的還數那最後一段話“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句話對當時和現在都有獨到的詮釋。首先是對《故鄉》這篇文章。它主要是想告訴人們空有希望不去奮鬥,那希望也就無所謂有,而如果為了希望去奮鬥,那希望也就無所謂無。如果人們都為了希望去奮鬥,那麼就能實現自己的希望,實現自己的理想,迎來美好幸福的新生活。換句話説,就是隻有美好的願望而不去探索實踐,希望必然落空,等於沒有.雖然實現"希望"困難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實踐,就有實現的可能。總結的説就是,希望之路是走出來的路,是實踐出來的路,是探索得來的路。

其次是要説説這句話單單對故事裏的人的總結。魯迅和閏土而是都是夥伴兒,長大後,魯迅的機遇與抱負好,比起閏土來,的確是闊點。但這並不意味着閏土不抱有希望。魯迅的希望是倡導白話文,鞭策封建禮儀;閏土的希望是温飽,一家幸福。個人有個人的希望,這些希望本沒有對錯之分,好壞之分,都是美好的希望。加之兩個人都為之奮鬥,可兩個人的境況卻不同。但是這好像是命運如路一般,你不走你不會知道它的盡頭是哪裏。人類活了這麼久,昭示的各個命運都已出來了,這不得不引人默歎,人的命運就像註定一般,前人的路

足矣。不過想一想宏兒與水生,魯迅先生當然不希望宏兒和水生也像自己與閏土一樣之間有如此深的隔膜,由此可以看出末句話也似魯迅先生的一種無奈,他不希望自己與閏土所走的路也是宏兒與水生所走的路。同樣那個豆腐西施顯然也是一條路,從文中也可以看出魯迅先生並沒有對她進行鞭策,的確,魯迅先生充分尊重每一個命運,正如他所表達的每個命運也有各自苦難形成的經歷,至少也是個過程。

然後我要談談這句話與魯迅先生一生的信奉的關聯。魯迅先生倡導白話文運動。我想他認為,本來就沒有什麼白話文,也不存在要不要倡導白話文的爭端。白話文原本就是中國人在長期語言文化的積澱與發展,説不出它發展所謂的時間,所謂的地點以及所謂的人。換句話説,白話文的形成過程無所謂有,無所謂無,只是自然而然的形成。並且魯迅先生相信,白話文也是一條實實在在的路子,説它的人多了,寫它的人多了,用它的人多了,大家廣泛的使用它也會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

最後,我還想,對我們來説,這是一條經驗之路,這不是強求,前人都會自然的碰碰、探探、走走,經過長期的積累,就必定意味着經驗的形成。

不過,我還覺得,末句改成這樣會更好: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不成為路。也許這樣反着説,反倒更符合魯迅先生諷刺激進的文筆,表意也不失清晰,可體現部分人隊白話文的不尊重。但是,這也僅是己見,值得商榷。

故鄉讀書筆記9

看完魯迅先生的《故鄉》,我頓時覺得有些失落。魯迅的兒時好朋友閏土,經過漫長的時間不見,竟與魯迅存在着一層“可悲的厚障壁”。剛要與閏土再見面時,魯迅是多麼期待!而使他沉在心中多年美好的記憶又從新浮起。可見到閏土後,卻發現閏土與他疏遠了,魯迅感到非常難過,也為這個間隔而感到失望。

我想,閏土也並沒忘記和魯迅兒時的快樂時光,只是他覺得不能像兒時那樣“不懂事”,他們有着階級的差異,在那時,他們有着大人們所沒有的天真。仔細品味他們的話,小時候的“閏土哥”“迅哥兒”以及長大後的“閏土哥”“老爺”這其中有着多麼微妙的變化啊!變的是閏土,他忘記了童年的真誠的友誼,這樣,他就失去了一件寶貴的東西。

在我的抽屜裏,有一張全家福,是在我五歲時候在家鄉照的,在這張照片裏全家都站着台階上,唯有我一人坐在最前面坐着哭,這是多麼戲劇的一幕!這裏面還有個故事:小時候我在家鄉,沒幾天就和一個小孩混熟了,當我們要去照全家福時,我想帶他一起去,大人們不同意,原因很簡單,他和我不是親戚。但是我偏要帶他去,最後我被大人們硬拉到那裏,而我的夥伴也被他的父母留在家裏,在照相的時候我坐着大哭,偏不站起來。於是,這一幕就被留在了相片裏。後來聽大人們説起這個故事,我暗自冷笑,沒想到那時的我竟會這麼“仗義”。

有一次,爸爸想帶我去見這個兒時的夥伴,我提不起興致,更不想去見他。過去這麼久了,現在的我對於這個兒時的夥伴,早已不認得了,雖然這在我的腦海有留下幾個殘碎的模糊的畫面,但我們也好像有一道看不見的牆給擋住了。這比起魯迅來,我真感到慚愧。我就如後來的閏土,但我可以猜出,就算現在見面,他也不認得我了,兩人見面,還能像小時後那無話不談嗎?

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魯迅那時的階級差別,但是我依然也忘卻了一個兒時的夥伴,因為我不能像魯迅一樣對朋友念念不忘?還是我變得冷漠了?後來我才明白,我在心中沒有一個美好的回憶,我就只記得曾經有個玩伴。但魯迅在心中對閏土有着一段美好的回憶,這個回憶使他時時記得自己的這位朋友。

我們也在心中有着一段段美好的回憶,這也是我們的希望。只要我們在心中有個希望,不放棄它,這便是我們向前的動力。讓我們牢牢記住魯迅先生的那句話: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

故鄉讀書筆記10

每次重讀魯迅的《故鄉》,幾乎都有一些相同的感受,強烈而又無從言説;這次再讀《故鄉》,也許能夠稍微理清其中的感受了。

魯迅在《吶喊》的自序中説道,他當時做小説不過是“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而自己“也並不願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着好夢的青年”。《故鄉》同樣體現了魯迅的這種意圖。

悲哀是幾乎貫穿《故鄉》全篇的感情基調(回憶中與閏土相處的情景雖然色彩明麗、感情真摯動人,但也不過作為“現在”的對比而更顯其悲涼;即使略帶喜劇色彩的“圓規”——楊二嫂,也不免顯出故鄉之人的勢利、卑微而讓人心生對故鄉的失望之情),正如作者所説,“這次回鄉,本沒有什麼好心緒”。而這種悲哀,無疑在魯迅見了閏土、在閏土“終於恭敬起來”“分明的叫道:‘老爺!’”時達到了頂點。至此,魯迅所感到的一層“厚障壁”硬生生地隔開了他和閏土,兒時美好的記憶成為一種祭奠。對此,魯迅“打了一個寒噤”,“説不出話”,他的默然,飽含了對閏土一聲“老爺”的無聲責備以及對此無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到了魯迅再次離開故鄉時,他對閏土的印象“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時,又“非常悲哀”,而當他幻想着宏兒和水生能過上“新的生活”時,卻又不免覺得“願望茫遠”了。可見,魯迅終不能有足夠的信心來面對這嚴酷的現實。

然而,小説卻未到此為止,魯迅不願將失望乃至絕望的情緒傳染給青年,他寧可自己揹負着渺茫與虛無的痛苦,也要給青年們希望: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小説中有一個不起眼的人物——宏兒,他並不對小説情節、內容的表達有所影響,但在反覆的閲讀中,我們會發現,他的價值卻滲透在《故鄉》文末所要帶給人們的希望之中。這樣的安排,到了文末,甚至對開篇以來的感情基調也產生了影響,顯出若干“亮色”,而使小説終不至於陷入無盡的灰色的憂鬱之中。

然而説到宏兒,卻不能不將他與水生並舉,他們在小説中似乎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有的是共同所起的一種對照相映的關係。正如作者所説,水生“正是一個二十年前的閏土”,那麼相應的,宏兒則是“二十年前的魯迅”。如此,他們(宏兒和水生)則形成了和少年魯迅與少年閏土的正襯、對照,和中年魯迅與中年閏土的反襯、對比的一對巧妙的關係。而這一種關係,是深深地隱含着作者渺茫希望的。

當時的魯迅是信仰進化論的,他相信將來總會勝於現在,“希望是在將來的”。但當魯迅站在兩對關係(魯迅與閏土、宏兒與水生)之外觀察時,不免生出悲涼的感慨及唯恐後輩重蹈覆轍的擔憂,他不願他們過着“辛苦展轉”“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生活(而這卻是當時所能抉擇的幾乎所有的生活道路)。

魯迅創造出宏兒的形象,其實也是將自己未必真正感覺到的渺茫希望(“進化”的思想)透露給讀者;然而,他自己內心所面對的或許只有黑暗的重擔吧。

再讀《故鄉》,我想我讀出了魯迅忍受絕望而給予希望、承擔黑暗而透露光明、“自己揹着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的形象。

故鄉讀書筆記11

宮春虎先生拮取其“月是故鄉明”之句,把情感與詩意嚴謹的結合,把其意境淋漓盡致地展現於畫作之中,真是高妙至極。

畫作那深邃的內涵、超凡的意境,帶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其張力與感染力是對《月夜憶舍弟》詩意的延深。倘若大詩人杜甫地下有靈,也會賦詩相和的。

《月是故鄉明》呈現給人的是一個高度淨化的世界,廣褒無垠的天空靜寂、祕奧、空靈、超然,景色是那樣的自然,那樣的純潔無暇。

畫面太靜了,靜的出奇!靜謐的夜晚,蒼穹中一輪明月在遙遠的天際噴薄而出,兒馬深情的眺望皓月,馬駒兒在凝視遠方,母馬似乎在馬駒兒耳畔私語什麼,是在叮嚀?囑託?教誨?傾訴…,留下的是三匹馬的背影,其意只能由賞閲者去暢想了。

賞閲中畫面帶來無限的遐想,腦海中縈繞出無數的明月讚歌,“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駱玉笙先生的一 曲悲愴高亢的《重整河山待後生》,既喚起了對外辱的憤恨、勿忘的國恥,又勾起對母親的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帶給我的是思鄉之情。馬兒的背影,又何曾不使人想起朱自清那令人感懷的《背影》,讓人又重新感受父親對子女的博愛。 《月夜憶舍弟》使我倍加珍惜兄弟姐妹情…

宮春虎先生對生活有着細密的觀察、深入的體驗,委婉的以畫馬錶現出自己內心的感受,抒發自己真摯的情感。他愛馬,並以曠達的胸懷、無疆的大愛,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畫馬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上,持之以恆地探索、提高、昇華、創新,日臻完善了畫馬藝術,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的移情畫的風格體系。

“(徐)悲鴻畫的是奔跑的馬,拉車的馬,(趙)望雲畫的是耕田的馬(張大千)。宮春虎畫的是移情的馬。

遣詞造句中的雙關語、多關語已屢見不鮮,而在一幅畫作之中能表現出多重主題,實為罕見!深奧之處在於不同的觀閲者有着不同的體味,畫作既表現了人們對和平的祈盼,又展現了對家鄉的思念。既有鄉愁,又有寄情。恬靜的夜晚沒有喧譁,見不到浮躁,我們期望的不正是有一個和諧的社會、和睦的家庭嗎!那馬的背影又何不使人想起朱自清先生膾炙人口的《背影》。三匹馬所隱喻正是和美的仨口之家嗎!

宮先生在畫中寓情於馬,以馬喻人,以馬擬人,創造性的把社會、人情、生活、大愛移情於畫馬之中,境界極高,內涵豐富,形象多樣,胸懷寬闊,積極向上,勇於創新具有深刻的認識價值和豐富的審美價值,是繪畫藝術的傑作和珍品,代表了畫馬歷史的新高度。

故鄉讀書筆記12

今天,我讀了魯迅的《故鄉》這一篇文章。從魯迅的《故鄉》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是被封的大院。

童年的魯迅,彷彿是被關在籠子裏的一隻小鳥,家庭富裕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大自然的小鳥,生活艱幸但充蠻快樂。閏土的童年得看瓜,但是她很自由、快樂。魯迅的生活雖然充實,但是隻能默默地念拿在童年的書。閏土還可以做許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拿四角的天空。

我們需要自由,不能在自己的家裏度過,一定有了解大自然。

這時候,我的腦裏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瓜地,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想一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當“我”記起童年時的“故鄉”,浮現在腦海裏的首先是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海邊沙地上的碧綠西瓜,整個大自然是那麼靜謐,那麼安詳,但在這個靜謐的世界上,卻有着活潑的生命。這活潑的生命給這個幽靜的世界帶來了動態的感覺。“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捏一柄,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胯下逃走了。”它幽靜而沉悶,活潑`而不雜亂。和諧自然,是一個另人心曠怡的世界。

從魯迅的《故鄉》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塵封的大院。童年的魯迅,彷彿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必須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着“之乎者也”。閏土還可以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沒有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封建社會,離現在已經有那麼漫長而浩瀚的一段歷史。可是,到了現在的社會,大人們還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地為我們打造一個標準童年:束縛。

故鄉讀書筆記13

故鄉,多麼富有詩意的一個名字啊!但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在你長大離開家鄉,20年後再回到家鄉的時候,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當你遇到兒時夥伴,他或她又是怎樣一副形象呢?想必各位國小生們都沒有研究過這個問題吧?我國著名作家魯迅先生也沒有想過這,他,就看着蒼黃的天空和遠近幾處蕭索的荒村,淚流滿面。

他因犯了傷寒而回到故鄉,可人、物的變化卻讓他心裏一陣悲涼,異常是他兒時的夥伴與僕人:閏土。閏土是魯迅在他家辦祭祀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的一位與自我年齡相仿的僕人。

閏土雖然身為僕人,雖然沒有魯迅家裏有錢,雖然沒有魯迅的這種高等待遇,但他卻擁有魯迅兒時所未擁有的東西,那就是自由。他會用胡叉捉猹,還會用斗笠和樹枝抓麻雀,他還見過跳魚兒……

可這回魯迅先生回到故鄉時,看到的卻是另一個場景:啊,那是閏土嗎?他身材雖然增加了一倍,可他先前的紫色圓臉,已經變作灰黃,並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已經都腫的通紅,一點兒也沒有小時候可愛的樣貌。他一見到魯迅,立刻就跪着説:“老爺!”這樣大的反差,讓我不禁打了個寒戰。可見,在當時的時代,人們的生活不是越變越好,而是越變越壞。在戰爭的侵犯下和ZF的無能下,人民羣眾過着悲慘的生活,人們的生活也在發生着莫大的變化,而在當時人們的腦子裏已經種植下了通用的關係,那就是主僕關係,否則,閏土怎樣會發生那麼大的變化呢?這真是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文章最終一段中的一句話讓我深思:“我想期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然而在生活中何嘗沒有呢?”此刻我們沐浴在新時代黨的陽光下,人民羣眾僅有社會分工的不一樣,沒有社會階層的高低,人人都是平等的,與那時候相比,此刻真是天堂中的天堂啊!

故鄉讀書筆記14

長江口外,黃海之濱,有一個綠色的美麗的海島。那就是我的故鄉。

二十幾年在北國的大城市裏工作,我常常想念我遠在南方的故鄉。

生我養我的故鄉啊,你給我留下多少夢幻般的、繽紛的記憶!——

那密如蛛網的、縱橫交錯的清清亮亮的小河;

那燦若彩星的、叫不出名字的各種各樣芬芳的野花;

那望去像鋪撒一方方碎金似的油菜花;

那朗朗秋空下熠熠耀目的、潔白如雲的棉花……

然而,多年來尤其令我夢牽魂繞,永遠不能忘懷的,卻是故鄉的蘆葦。

是的,就是那些看來似乎很不起眼的、樸實無華的蘆葦。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綠油油,迎着輕風,搖曳着修長的青玉似的秀枝,遠看猶如一朵朵綠色的輕雲,在地平線飄拂着,給鄉村平添幾分恬靜和飄逸。

幾乎所有的河溝、小湖、池塘都有綠色的蘆葦掩映着。

每年,當春風剛剛吹謝雪花,故鄉的蘆葦就迫不及待地從還未褪盡寒意的泥土裏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腦袋。它長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長到幾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狹長的葉子。

到這時候,我和小夥伴們最喜歡摘一片蘆葉,熟練地捲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邊,吹出各種悦耳的音樂,孩子們為這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邊,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樂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喚着……

我們還喜歡用蘆葉折成綠色的蘆葉船。手巧的夥伴還會從舊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當做舵,按在小船尾部,還用香煙匣裏的錫紙做成小小的銀色的帆葉。我們一個個光着小腳丫,蹲伏在河灘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開船囉!開船囉!”於是,在一片歡呼雀躍聲中,綠色的“船隊”便滿載着我們純真的幻想之花,順流而去……

在那裏月交輝的夏夜,我最喜歡帶着弟弟到蘆葦叢中抓紡織娘。紡織娘通體透明,頭上長着兩根細長的觸鬚,身上裹着兩片薄薄的玻璃紙似的羽翼。我們把捉到的紡織娘小心地放進小竹籠子裏,怕它們餓,就塞進幾朵金紅色的南瓜花,然後將籠子掛在蚊帳架上,任紡織娘用好聽的歌聲伴我們進入甜美的夢鄉……

啊,故鄉的蘆葦!因為你給過我不少童年的歡樂,所以我一直對你懷有一種特殊的親切之感。每每想起你,我就會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憶之中……

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加深,我對於故鄉的蘆葦,又逐漸加了一層欽佩以至崇敬——它幾乎無所不在。凡有人煙之處,就有它蓬勃的生命。

它不喜歡單個兒獨處,而是集叢而生。無論什麼時候,總是根根相連,葉葉相依,互為提攜,相親相愛,結成一個綠色的集體,因此再猛再烈的風也刮不倒它。

它所求甚少。它從不佔良田,不需要給它特別施什麼肥,即使在十分貧瘠的土地上,它也能挺幹抽葉,頑強地生長。

對故鄉農民來説,它是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常用它搭瓜棚、豆架,打籬笆,編葦蓆、葦簾子。用蘆芭蓋的房子,冬暖夏涼。把蘆葦杆鋸成一截截後,可以做織布用的紆子軸、筆套,抽煙的又可以做煙嘴,它還是造紙的好原料。每年春節,給孩子們做花花綠綠的馬燈、八角燈,少不了要用蘆葦做支架。蘆蔑又可做風箏,編制各種工藝品。散發着特有的清香的蘆葉,可以用來包粽子。雪白的蘆根,又脆又甜,可以食用,還可以治病。蘆花可以做枕芯,貧苦人用它做蘆花鞋,既保温又禦寒。蘆葦還可以當柴燒,蘆灰又可做肥料……

故鄉的蘆葦真是一種極其普通但具有極大用途的植物。

故鄉讀書筆記15

閏土長大後之所以過的不好,是因為他沒讀過書,沒有知識。

文中有句話:他們不明白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四角的天空。這句話中的“院子”便是學校,就是説“他們”和“我”都在讀書。而閏土沒有去,他在海邊。

像閏土這樣的生活乍一看很趣味,很自由。所以作者當時很羨慕閏土的生活。

但這樣的生活帶來的是什麼?閏土長大後過的好嗎?不好。他這時的生活很困難:多子、饑荒、苛税。他本也不可能過好。因為:福禍相依。閏土兒時的生活為福;長大之後的生活為禍。

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如我自我。三年級寒假時,我一向在和爸爸攻克數學;因為當時我的數學在主科中是墊底的,所以攻克起來很困難:放假之後,我每日起牀後就幾乎離不開學習桌半步,三年級下冊的數學課本終日不離桌面,之後便是四年級上冊的。那時提前學數學對我來説像是在走一條坑坑窪窪的路,可走這條路的我是個瞎子:一步沒走好,掉進了“坑”裏,好不容易摸索着爬上了“坑”頂,一抬腳又是一個“坑”……我就這樣艱難地走着這條路。能夠把這看作“禍”。

這所謂的“禍”漸漸有了效果。我的眼前漸漸有了光亮,使我看到了周圍的環境,看清了哪是“坑”哪是路。數學提前學習容易多了,開學後聽課、做題都變得簡便多了。我學數學的路變得暢通無阻,而這一切的“福”,都是緣於三年級寒假的“禍”。

又如《塞翁失馬》。故事的順序大概是這樣的:丟馬——馬帶駿馬歸——騎馬摔斷腿——躲過招兵。換成“福、禍”順序為:禍——福——禍——福。並且,上件事中的“禍”造就這件事中的“福”;這件事中的“福”又引出下件事中的“禍”。故事中,塞翁一向在説:“這不必須是禍(這不必須是福)。”就是因為他懂得:福禍相依。

福與禍是一件事的兩個面,有福必有禍,有禍必有福。此兩者不能獨存,它們是相依的。“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極。”這就是:福禍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