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秋感悟作文合集8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感悟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中秋感悟作文合集8篇

中秋感悟作文 篇1

秋高氣爽,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假節,我感想挺多的,中秋佳節是表達了人們的一種良好的祝願。

首先,我就會感想起從古詩中學到的'‘每逢佳節備思親’,這就證明了中秋佳節是一個一家團圓的節日,每家每户都會坐在一張大圓桌上吃團圓飯,到了晚上還回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亮。

我們中國人一向重視團圓,就是憑藉中秋佳節的力量,正因一向以來由於工作或其他種種原因和自己的親人異地分居,透過中秋節互相思念,有了中秋這個節日,大家才不會感到寂寞和孤單。

之後,我來感想一下吃月餅的好處,吃月餅是古代勞動人民流傳下來傳統的習慣。中秋吃月餅最早能夠上週代,源自我們中華民族拜月的一種儀式,能夠説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

最後,我來感想一下中秋賞月的好處,賞月是正因月亮總是纏着離愁別緒,總是寄託着望月人的思念。雖然,今年的中秋佳節浙江大部分地地區受到了颱風‘森拉克’的影響,只能看見一輪朦朧的月亮,但是,我一點也沒有不開心,正因月亮在我的心裏永遠都是那麼美麗,那麼皎潔。

中秋感悟作文 篇2

中秋節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着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裏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閒,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不論是在月下嬉戲抑或聽大人們講那些耳熟能詳的關於月亮的美麗傳説,都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

長大後,不管是在異地求學還是在他鄉工作,回家的時間越是聊聊。才真正讀懂了“每逢佳節倍思親”、“月是故鄉明”。望着那沒有半絲塵埃的圓月,她雖然洗去了我們塵世的鉛華,卻也盪滌得我們的心境只剩下無盡的情思和淡淡的鄉愁。這時候,月是期盼,月是

掛牽;月是幻想,月是浪漫;月是思念,月是圓滿;月是父親滿滿的酒杯,月是母親滿嘴的嘮叨,月是妻子滿桌的佳餚,哎,月!哎,中秋!你讓他鄉的遊子對你的思念是那樣的糾結,你使時空變得那樣的`朦朧和扭曲。

又一年的中秋,又一年的月;又一樣的思念,又一樣的情。今年是我到公司的第二年,中秋前夕,公司領導的慰問,填補了我們這些身在異鄉的人的部分空洞的情感,讓我們感受了温暖,感到了公司同我們員工之間共同的血液脈動,感到了不管在哪裏,我們的心都不曾遠離,或許正是如此,使我們能四海為家而心中永遠有家,心中永遠有公司,願意為家為公司付出所有。感謝公司的慰問,感謝你們在這個思念的節日裏,使我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使我們能始終團結在這個大家庭裏。

在這裏再次感謝公司各位領導的慰問,也代表在外的員工祝各位中秋快樂。

中秋感悟作文 篇3

“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想起這句千古佳句,也不禁地想到中秋節快到了,外地的人們一定很想念家鄉。

小時候,常常望着月亮發呆,幻想着童話故事,不久便發現月亮上會出現一棵樹和一隻可愛無比的小玉兔。中秋節可有趣了,能吃好多好多口味月餅,果肉陷、蛋黃陷……數都數不清,吃着香甜的月餅,有種前所未有的樂趣,月餅圓圓的,表示着團團圓圓。

賞月也是一種享受,因為農曆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是一年中最圓的一次。

中秋節,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家喻户曉的名字。

中秋感悟作文 篇4

今年的9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那天,全家的老老少少都要趕回家來,因為“每逢佳節倍思親”,大家聚在一起,有説有笑,熱鬧極了。晚飯後,每户人家都要賞月亮、吃月餅、看晚會,別提有多高興了!

中秋節晚上,爸爸買了些菜,親自下廚給我們燒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我感到今天的飯菜比平時都要好吃,都要香,因為今天是全家團圓的日子。

今年的中秋節,我過得既快樂又有意義。中秋節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悦的象徵,我喜歡中國的中秋節,更愛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秋感悟作文 篇5

中秋節的晚上,我和媽媽、姐姐還有大姨從姥姥家出來,看到一輪如玉如盤的明月掛在天空,我們一致決定到綠城廣場去賞月。

我們快到綠城廣場時忽然看到天空飄着很多紅色的星星,咦?怎麼回事,星星怎麼會是紅色的呢?等我定晴一看,哇,那可不是什麼星星,那全部都是孔明燈啊!我和姐姐興奮不已,恨不能馬上飛到目的地。

終於到了,今天晚上的人可真多啊。沒玩幾分鐘,忽然聽大姨説:“那裏有一個女腦癱患者,她寫了一本書在那裏買。”我説:“腦癱的人怎麼會呢?寫書去看看吧!”我們快步走了過去。大姨拿了一本翻了翻,就與那個女腦癱患者身後的一個上海老人聊了起來。從他口中我們得知這個患者名叫陳志嘉,今年46歲,是一個腦癱病人。

她自己告訴我們:她的大腦沒問題,只是小腦癱瘓。小腦對隨意動作起着調節作用,使動作的力量、快慢與方向得到精確的控制。比如手和腳,我們可以讓手不動,可是她不行,她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她的手、腳和頭就會亂動。

因為患有腦癱,她每天只能用蜷曲的左手寫下一個一個雞蛋大小的字,她每寫一個字,就要用一分鐘,而且每天只能寫150個字,她正是用這種堅持不懈和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才用25年完成了一本共約25萬字的.書《志嘉心語》!“志嘉”就是説她本人(她名叫:陳志嘉),“心語”就是説她的心聲。大姨和媽媽給我和姐姐一個買了一本。

有一句話,大家肯定都熟悉,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陳志嘉有了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寫成了一本獲了獎的書,當你有時對自己失望或絕望時,就想想她吧,如果我們有這種自強不息精神,還有什麼事情幹不好呢?

中秋感悟作文 篇6

中秋節將至,這個中秋節我不回家,跟同事在一起過,在此送上我衷心的祝願,願家人平平安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一句詩詞道出了千百年來人們的思念故鄉之情。中秋,明月,團圓,從中秋節誕生那天起,節日的涵義便定格在歷史的河流之中。它就像涓涓的流水,在向我們在傾訴着那或淡或濃的.親情鄉情。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個温馨的電話,一條幽默的信息,一份精美的禮品,無不透露出人們對佳節的歡喜,無不透露出人們對親人的思念。在這樣一個幽靜的地方,我抬頭遙望着家鄉的月亮,很明很圓很亮。

中秋感悟作文 篇7

中秋節我也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開始的,不過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值得一提的節日,中秋節也在其中,每一個節日都擁有豐富多彩的`內涵。

因為這個節日,所以我從學校回到家裏。與親戚們一起過這個節日,家中人差一個就突破兩位數了!人多了,這個家裏的氣氛也十分熱烈,平日裏清靜的生活也開始改變,而且我與弟弟不用自己做飯吃,可以不用憂慮吃什麼,看來這好處還不少。

今天早上醒來,發現時間果然不早了!昨天晚上睡覺太遲,幾乎在凌晨兩點多,看來父母回來後我才能放鬆下來。父母以及二舅和妗子一起也已經包好了餃子,只需要我們負責去吃飯就行了!

這餃子真不錯,皮薄餡多,新鮮蔬菜,絕對無害,最重要的是我沒有動手,只需吃餃子就可以了,而且我還不需要去洗碗,這樣的生活真是太美好了!可惜,晚上我就要乘車前往學校,哎!有喜必然悲!

看來我收拾收拾東西就可以撤了!

中秋感悟作文 篇8

夜,靜悄悄的,一陣涼爽的風拂過,輕輕地撫摸着我的臉,好似母親的手。我站在窗前,看着那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户灑進各家的房屋裏,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悦中吃着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但似乎有點孤單。

這幾天網絡上關於中秋的文字如同潮水般湧來,一時塞滿了我的心,但心中仍有些空蕩蕩的感覺。也許,是因為姐姐沒回來吧!

家裏早就買好了月餅,上面有各種各樣的圖案:小白兔、牡丹花、小狗狗……。而且,餡餅的餡也是各式各樣的:紅糖餡、芝麻餡、葡萄乾混合花生米餡、桂花餡……。。也有各式的軟硬月餅。有的香軟可口;有的乾脆有味;有的嚼勁有味……。可謂是應有盡有,但我還是沒興趣。

我以為會和平時一樣地吃月餅。可意想不到的是,姐姐突然拿着一盒月

餅回家了!我又驚又喜,失落和孤單感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驚喜,是快樂。

現在,抬頭看看月亮,似乎更圓,更皎潔了。全家人在桌子上坐着,談着笑。姐姐逗我玩:“吃月餅要看着月亮,這樣眼睛才更明亮。哈哈!”我樂呼呼地回答:“看着月亮吃月餅,會分心的`!”大家高興地笑了起來。幸福在我心中燃燒起來,暖暖的。

看着窗外的月,似乎沒這麼孤單了。光又把温柔、包括靜灑入江面,撒向人間,那月亮,那摸輕那摸純,清純的足以融化心中所有的不暗和煩躁。啊!多麼美的圓月,多麼清純的圓月,多麼可愛的圓月呀!中秋,真美!

重慶銅梁縣巴川七年級:夢熙兒